1、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量升:支付体量在疫情修复、消费回暖情况下增速有望提升。1)疫情的冲击有望逐步消化,行业迎疫后修复。1Q20、2Q22 中国电子支付交易笔数分别同比-4.80%,+1.05%,交易金额分别同比-18.78%,+1.15%,且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的 21 年,支付大盘交易量及交易额增速均明显高于 22 年,疫后线下消费有望修复进而推动线下收单体量扩大,叠加个人收款码转商业收款码影响,商业支付笔数有望加速增长。2)居民超额储蓄叠加政策驱动,利好银行卡消费场景复苏。疫情期间居民增储,22 年银行存款人民币新增 26.26 亿元,同比多增 6.59 亿元,参照 20 年疫情
2、期间居民增储,21 年疫情好转后银行卡消费恢复明显,23 年有望再现该趋势,加之房地产、汽车政策端整体向好,卡均消费或迎提升。3)牌照收紧+疫情影响,行业集中度或提升,强者有望恒强。第三方支付牌照数量自 2016 年起逐年降低,2011 年至 15 年间共发放 271 张牌照,截止 2022 年已注销(包括不予续展)70 张,目前仅剩下 201 张。其中 2022 年共注销(包括不予续展)23 张;加之,疫情导致许多商户线下经营不善,线下收单受较大冲击,中小机构生存压力较大。头部公司凭借自身市场地位、防御疫情等能力有望获取更高市场份额。价升:部分支付机构已落实提价,费率对比海外仍有提升空间。1
3、)费率现状:支付服务费率=收单机构费率+发卡行费率+清算机构费率,发卡行及清算机构服务费率规定了上限,收单侧费率市场化定价,目前刷卡收单服务费率约 0.6%,条码收单费率约 0.38%,发卡行、清算机构施行服务费率达到上限下,分润比例为发卡行:收单机构:清算机构=7:2:1;2)据三方支付机构上市公司财报,疫情致费率下降 0.02-0.04pct,疫后商户经营改善下,费率有望提升至疫前水平,目前行业内已有国通星轶等公司发布公告提升费率,据星驿付官网,其不再延续IC 卡小额免签免密优惠费率,交易费率将按照刷卡费率执行;3)疫前三方支付机构分润费率约 0.12%-0.18%,对比海外 1%-2%的
4、费率提升空间较大。1Q18-3Q22 美国支付巨头 Block 的 POS 机支付费率整体在 2.9%左右。费率提升对业绩影响:收入放量,利润弹性更大。1)费率提升 0.01%,每万亿元交易量能带来 1 亿元收入增量,约 0.285 亿元毛利润增量,28.5%的毛利率假设据三方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营业成本构成得出,其中假设行业平均代理商分润 62%,为主要成本;2)费率提升空间高于 0.01%,且提升幅度较大将释放更多利润。由于发卡行及清算机构分润有上限,费率提升部分基本归于三方支付机构,收入增量较大。同时费率提升时,代理商分润比例有下降空间,毛利率提升具备较大可能性,拉卡拉、新大陆、移卡、新国都
5、 2019-21 年的数据均显示费率较低时,代理商分润比例较高,毛利率较低。结合疫情前平均 30%以上的毛利率,谨慎假设随费率提升,毛利率可提至 30%,在费率提升 0.1%的假设下,每万亿元交易额带来的毛利润增量为 3 亿元。量价齐升逻辑下,推荐线下收单行业。个股方面,从受益程度考虑,建议关注支付业务收入占比较高、银行卡收单交易额较高的公司,建议关注拉卡拉:公司支付业务收入占比超 85%,其中 80%的交易金额由银行卡收单带来,且公司是 POS 机交易额仅次于银联商务的三方支付机构;新大陆:支付业务收入占比 30%,多数由银行卡收单带来,此外公司电子支付及信息识别设备收入占比超 40%,支付
6、终端也有望在行业量价齐升过程中放量;移卡:1H22支付服务收入占比 77%+,线下 POS 机支付交易额占比 30%左右,同时到店电商业务增速较快,直接受益线下修复,在抖音效应+与自身支付业务协同下,有望成为新增长极。线下收单修复不及预期;支付费率提升不及预期;监管风险 行业深度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一、行业复盘:疫情期间量价走弱压制估值,消费修复有望改善.4 二、“量升”:支付体量在疫情修复、消费回暖情况下增速有望提升.6 2.1 支付受疫情冲击增速放缓,后续有望修复.6 2.2 支付体量修复主要驱动因素:线下活动恢复、大额消费及信用卡消费回暖.7 2.3 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