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委员会总编胡玉海主编(排名不分先后)史训平(江苏省财政厅)张 骏(江苏省财政厅)尚海涛(陕西省财政厅)顿新杰(湖北省财政厅)俞 雄 王 飞 孙 明 毛 旭 黄 俊 腾 晓专家顾问(排名不分先后)王 蕊 张 磊 沈 康 陈景明 丁月利 任开锋责任编辑杨 浩 王 瑞01观点一: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和集中化,需要全面云化做技术支撑.观点二:充分利用自主创新技术,满足财政业务连续性要求.观点三:建设服务中台以沉淀财政公共服务,灵活应对业务变化和未来演进.观点四:建设财政大数据平台,深挖数据价值,为决策提供支撑.030404042.1 财政数字化发展阶段.2.2 财政数字化建设要求.05064.1 核
2、心观点阐述.4.2 最佳实践:陕西财政.1012目录CONTENTS1.卷首语 032.财政数字化发展阶段和建设要求 054.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和集中化,需要全面云化做技术支撑 103.财政数字化建设模型 08025.1 核心观点阐述.5.2 最佳实践:湖北财政.14156.1 核心观点阐述.6.2 最佳实践:江苏财政.17198.1 从顶层设计入手,一省一策.8.2 积极拥抱新技术,持续向未来演进.8.3 以开放思维打造繁荣的应用生态.2323245.充分利用自主创新技术,满足财政业务连续性要求 146.建设服务中台以沉淀财政公共服务,灵活应对业务变化和未来演进 177.建设财政大数据平台,
3、深挖数据价值,为决策提供支撑 218.拥抱创新:财政数字化建设建议与展望 23数字化已经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财政数字化转型尤为关键。近年来,我国在财税体制改革和财政制度建设方面全面发力,实现了多点突破。全国财政单位在财政信息化三年重点工作规划(2019-2021 年)、关于推进财政大数据应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指导下,按照“横向一体化、纵向集中化、全国系统化”的建设思路建设了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的形成。但是全面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化财政制度,推进财
4、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仍然任重道远。本白皮书通过财政数字化的实践经验总结,提出四个观点,旨在帮助财政单位持续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为推进财政信息化、一体化、集中化和数字化建设提供参考。观点一: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和集中化,需要全面云化做技术支撑财政行业以预算一体化建设为契机,采用信息化大集中建设模式,使业务标准化、数据规范化,真正把业务全流程打通。预算一体化建设可以说是财政行业信息化一次全面的转型升级,这个过程需要领先的技术作为支撑,云化的架构是必选项。一方面,通过云平台的自动化能力,可以解决大集中后更大规模的 IT 基础设施集中管理和资源动态调配的复杂度问题;另一方面,利用丰富
5、的云服务作为技术支撑,还可以使应用更加敏捷和健壮,更好地支撑业务的转型升级。卷首语1031 卷首语|财政数字化最佳实践白皮书04观点二:充分利用自主创新技术,满足财政业务连续性要求财政行业的预算一体化建设是核心业务系统的一次全面转型升级,与国产化的主流趋势相结合,同步实现了业务转型和核心业务系统的国产化替代。云化架构为国产化替代提供了最佳的技术方案。基于云平台,将国产化与分布式技术相结合,提供大规模的弹性的计算能力,保障核心业务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性能;高效的迁移工具和成熟的迁移工程方法,保证了最小代价的国产化切换,助力业务平稳上线。观点三:建设服务中台以沉淀财政公共服务,灵活应对业务变化和未来
6、演进预算一体化系统全面云化后,存在大量的公共服务用于承载跨系统跨部门的应用交互,这些公共服务是实现更广泛财政业务标准化和升级的关键。通过建设服务中台,可以沉淀大量的财政公共服务,最大程度实现服务的复用,避免形成新的烟囱系统,同时为生态伙伴提供开放、标准的能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财政行业生态。财政一体化聚合了原本离散的海量数据,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架构上支持向大数据技术演进。通过财政大数据平台整合全省财政财务数据,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业务场景分析、分析模型建立、决策支持、可视化展示平台于一体的财观点四:建设财政大数据平台,深挖数据价值,为决策提供支撑政数据平台,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