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化叙事转变与中国经济展望张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全球化叙事源于 世纪 年代初,中国以“和平与发展”来叙事全球化,全球化的叙事传播推动全球规制一体化。经济的全球化叙事更主导了各国的分工、合作以及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直接表现为全球经济的高增长与低通胀。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冲击、俄乌冲突导致的地缘政治危机不断加剧,全球各地区纷纷出台区域化协定,欧美则不断推出对峙性产业政策,全球化叙事出现转变。地区冲突破坏了和平,疫情导致了供应链脆弱,而欧美国家的疫情救助政策直接导致了“疫情泡沫”,出现了自全球化以来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与此同时,全球规则也让位于区域联盟,全球化叙事出现了
2、不可逆转的转变。这一转变改变了全球经济发展和分工模式,将更多的地缘政治、对峙性的意识形态、安全准则纳入了经济领域,经济摩擦加大,引发了全球供需再调整,贸易增长低于全球 增长,全球经济进入了“低增长与顽固性通胀”并存的新格局中,其变化趋势对全球和中国经济的影响、挑战和应对是本文探索的主题。一、全球化叙事的转变(一)全球化叙事全球化叙事从 年开启,全球化浪潮改变了 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滞胀和原苏联东欧地区各国的长期经济停滞与短缺,结束了地缘政治争夺的分割,转向了和平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全球化遵循四个原则。()和平原则,年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两极化的地缘政治格局转向了全球一体化的和平时期,各国政府的
3、国防开支不断下降。()全球规制统一,全球贸易和要素流动的自由化被描述为“世界是平的”。全球化是全球各个国家参与下的全球规则共同建立的过程,世界贸易组织()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全球治理推动全球化规则不断发展,中国 年加入,全球贸易和要素的流动更加便利化。()全球贸易引领全球经济增长,全球化的特征是全球贸易增长快于全球经济增长,即全球贸易带动全球增长,体现的是全球化的大分工协作,以全球市场规模为驱动的经济发展。效率原则是全球化的经济准则,依据全球化的各个市场效率进行技术产业全面分工与合作,并以全球市场为规模的生产体系建立,商品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直接压低了全球物价,推动了全球通货膨胀持续走低,
4、全球化推全球化叙事转变与中国经济展望“叙事”()就是讲故事,先在文学后在历史学中使用,其定义也在不断流变,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这一概念在当代更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人类学、商学、金融等领域,被认为是统领人们思维价值观、思想传播和相互协作的“共同意识”,成为社会分工协作的关键。动下最为显著的经济特征就是高增长与低通胀。()全球化推动了基于主权信用货币供给的大扩张,在高增长与低通胀(低利率)条件下,各个主权国家进行信用扩张,货币供给不断增加。全球信用扩张主要来自美国、欧洲等储备货币国家,它们不断扩张其主权资产,即低利率发行国债,再扩张其负债发行货币,将货币金融资产投资到房地产金融领域、新兴市场国家
5、进行套利交易()和技术创新领域以获得高回报。储备国的信用货币扩张刺激了非储备货币国的信用扩张和国际负债增加,全球信用扩张和资金流动推动了全球产业转移、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引动全球增长。与主权信用相伴的货币联盟不断发展,全球金融治理从 扩展到。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动创设特别提款权()货币联盟体系,随着美国 占全球比重不断下降,从 年的.下降到 年的.,美元需要更大范围的货币联盟,以维持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运转与救助。年欧元诞生并代替德法意三个欧洲大陆国家货币,与美元、英镑、日元一起组成了 货币篮子。年人民币加入,年人民币占比提升到.,的货币联盟性质不断加强。全球基于主权信用的货币体系和以美元为
6、主导的货币联盟体系形成。全球化成就了经济大发展,但也带来很多积累性矛盾。()全球化效率分工导致了国家、区域间劳动者就业产业发展机会的不均衡,孕育了产业保护、民粹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反全球化思潮,这些思潮也推动了各国政治、对外经济政策的改变,新的 规制难以再推出。()低利率导致全球高杠杆率,全球化带来的低通货膨胀直接决定了低利率,到 年绝大多数储备货币国家进入负利率时代,年比例进一步加大,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扩大主权债务,日本、欧洲、英国、美国等大量进行资产扩表,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直升机撒钱”的方式发行国债直接救助家庭和个人,最终引发了 年的“新冠泡沫”()。货币信用的无节制扩张引致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