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乘用车如何夯实100万辆根基? 2020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结构优化洞察报告 报 告 撰 写 周 丽 君 李 懿 欣 易车研究院首席分析师 易车研究院行业分析师 前 言 近几年乘用车大盘一直是“风雨飘摇” ,再加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折磨,没准今年来个断崖式下滑。 大家自然更关心之前增长势头一直不错的新能源,能否继续风景独好。 基于补贴退出、双积分执行、潜在用户增多等多重因素考量,我们总结了20202025年新能源呈现的八大趋 势:竞争机制市场化、参与主体多元化、新车投放高端化、产品实力品质化、车型定价亲民化、渠道建设灵活化、基 础设置完善化、消费群体扩大化。 上述“八化”
2、趋势有利于持续优化新能源市场环境、强化产品实力、扩大消费空间,是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意味着20202025年将是新能源车市发展的新阶段结构优化,之前野蛮生长期积累的泡沫 将被挤出,不可避免会出现销量的下滑,但会加速新能源车市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型,以及新用户的持续涌入, 助力新能源大盘筑底反弹,2024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突破100万辆。 这应当是目前市面上最保守的一次预判,结果未必对,仅供参考,有点可以明确,中国新能源车市经历野蛮生长 期后,一旦进入由市场力量主导的时代,一定会迎来一场赤裸裸的市场矫正,强势挤出之前的泡沫,不可避免会冲击 销量,这恰恰是目
3、前多数乐观型预判缺失考虑的。要想维持野蛮生长期的高增长,除非补贴不停或强制消费,让泡沫 越滚越大。 基于前述“八化”分析,可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市场已经准备好自我纠正了,现在就看政策是否配合。 新能源竞争机制市场化:20202025年新能源补贴快速退 出,持续优化市场竞争机制 巨额补贴就像强力兴奋剂,2018年新能源汽车(含商用车)总销量突破100万辆,期间由于药剂太猛,肥了不少骗补车企。2020年无论新能源补贴 是彻底退出,还是扭扭捏捏,该政策都会接近尾声,毕竟一百多万辆的盘子也不小了,相关部门自圆其说的难度越来越大,也为了避免部分车企 患上“补贴依赖症”。20202025年随着新能源补贴快速
4、退出,持续优化市场竞争机制,为优质车企提供更好环境 0 1 2 3 4 5 6 7 20132019年不同续航里程的纯电动车补 贴额度(万元) 100R150 100R150. 150R200 200R250 250R300 300R400 R400 0 5 10 15 20 25 3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62019年纯电动乘用车终端销量走 势(万辆) 2016201720182019 20172019年部分新能 源汽车补贴调整政策 2017年补贴从1月1日执行, 退坡20%,地方单车补贴额度 上限不得超过中央50%; 2018
5、年补贴从2月12日执行, 2月12日到6月11日为过渡 期,乘用车按现行0.7倍补贴; 2019年补贴从3月26日执行, 整体下降50%以上,3月26日- 6月25日为过渡期,之后取消 地方补贴 ? 2017年中国品牌新能源终端销量占比高达95.35%,且以微小型级别为主。20182019年丰田、大众、宝马等更多品牌开始布局新能源,中国品 牌占比下滑至80.43%。20202025年双积分要求和市场不断完善,海外普通品牌、海外豪华品牌、造车新势力等三股新能源新生力量都会进一 步强化车型投放,主流中国品牌也会加速产品升级,新能源的参与主体将快速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格局,市场销量更均衡 新
6、能源参与主体多元化:20202025年主流品牌大规模布局 新能源车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主流中国品牌海外普通品牌 海外豪华品牌造车新势力 吉利新能源、上汽新能源、广汽新能源 长安新能源、长城新能源、比亚迪新能 源、奇瑞新能源等 蔚来、小鹏、车和家、威马、零跑、拜 腾、电咖、爱驰、奇点等 大众id、丰田新能源、本田新能源、日产 新能源、别克新能源、雪佛兰新能源、现 代新能源等 特斯拉、奔驰EQ、宝马i系、奥迪e-tron、 凯迪拉克新能源、沃尔沃新能源等 四大主力阵营 新能源新车投放高端化:20202025年宝马、奔驰、奥迪、 特斯拉等高端品牌持续加码,助推新能源车市高端化 2017年提出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