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 2023 年 01 月 14 日 环保环保 动力电池需求动力电池需求高增高增,锂电回收前景广阔锂电回收前景广阔 碳中和下动力电池需求持续高增碳中和下动力电池需求持续高增,锂电回收,锂电回收进入爆发前夜进入爆发前夜。(1)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双碳”政策引导下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2022Q3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已达23%。经测算,2019-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装机总量预计将由 0.2GWh 上升至 52.0GWh,6 年CAGR154.4%,动力电池报废潮即将来临。(2)锂电回收不仅符合减污降碳的政策方向
2、,且由于我国镍、钴、锂等原生矿产资源相对稀缺,电池需求拉升下镍、钴、锂等金属价格高企,回收蕴含巨大经济价值。锂电回收锂电回收可分为梯次利用与资源再生两大环节,可分为梯次利用与资源再生两大环节,国内国内再生再生利用利用已形成已形成“湿法为主”的“湿法为主”的成熟成熟工艺路线工艺路线。(1)一般而言,若退役动力电池在其他领域仍具备使用价值的,可先进行梯次利用,不适用或不再符合梯次利用条件的,进入再生利用环节。(2)再生利用主要是通过火法回收、湿法回收、物理回收或生物法等技术对金属元素进行提取。目前,国外以火法冶金为主,国内则逐渐形成以“湿法为主,其他技术为补充”的工艺路线,技术上已能满足电池级要求
3、。锂电回收市场空间广阔,锂电回收市场空间广阔,龙头企业尚待成型龙头企业尚待成型。(1)经测算,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实际市场规模 2022 年预计约为 146 亿元,至 2030 年理论可达1406 亿元,锂电回收整体市场规模 2022 年预计约为 314 亿元,至 2030年理论可达 2351 亿元。(2)竞争格局暂呈“小、散、乱”的局面,除88 家获得工信部资质认定的“白名单”企业,中小企业数量众多,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注册量达到约 2.4 万家,龙头企业尚待成型。渠道渠道能力能力构成核心构成核心竞争力竞争力,未来有望形成未来有望形成电池生产商、车企及专业回收电池生产商、车企及专业回收
4、机构机构等等多方多方合作为主的商业模式合作为主的商业模式。(1)由于报废汽车来源广泛而分散,报废汽车龙头回收量仅占报废总量的 4%,渠道回收能力构成行业核心壁垒,此外,随着市场扩大,自动化拆解等技术水平提升将有助于摊薄人工及固定成本、实现规模经济。(2)考虑到渠道的重要性,以及技术互补优势,未来我国更可能形成多方合作为主的商业模式。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目前仍存在政策法规强制性不足、发展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中小企业在废旧电池采购价格上更具优势,参考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随着我国行业规范化,更多电池有望流入头部正规企业。行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建议关注行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建议关注已具备相关已具备相
5、关布局的企业布局的企业。锂电回收目前仍是蓝海市场,尚未出现绝对龙头,建议关注具备良好回收基础且已有相关布局的企业:格林美、光华科技、天奇股份、旺能环境等。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政策力度不及预期;技术创新风险;回收技术发展不及预期;测算风险。增持增持(维持维持)行业行业走势走势 作者作者 分析师分析师 杨心成杨心成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20001 邮箱: 研究助理研究助理 沈佳纯沈佳纯 执业证书编号:S0680122070016 邮箱: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1、环保:资源循环多点开花,科学仪器长坡厚雪-环保 2023 年度策略2023-01-08 2、环保:多地发布碳达峰方案,资源化景气度
6、持续2022-12-13 3、环保:CSDR 正式签署,绿能、环境治理望受益2022-12-05 重点标的重点标的 股票股票 股票股票 投资投资 EPS(元)(元)P E 代码代码 名称名称 评级评级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002340.SZ 格林美 0.19 0.33 0.49 0.65 40.00 23.03 15.51 11.69 002741.SZ 光华科技 0.16 0.54 1.06 1.60 121.50 36.00 18.34 12.15 002009.SZ 天奇股份 0.40 0.74 1.20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