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摘要01高端铜箔产品需求旺盛,复合铜箔产业化成为行业共识期待高端铜箔产品需求旺盛。6微米极薄及更薄的铜箔成为国内主流锂电铜箔生产企业布局的重心。锂电铜箔已从关键辅材向核心主材演变,在锂电池成本占比快速攀升至第三位,仅次于正极和电解液。复合铜箔初露锋芒,与传统铜箔相比优势明显。其能量密度高兼具安全性高、理论成本低、轻量化等。复合铜箔2025年渗透率或达10%,市场规模228.2亿元。复合集流体产业改进方案可分别从材料、制造、设备着手分析。02材料:体现产业化核心驱动安全性、低成本、轻量化复合集流体的材料选择是高端定制化动力电池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高安全性是复合集流体的主打优势,产业在安全性方
2、面的密切关注也是基于其有望解决高镍电池热失控难题;低成本是其产业化的基石,低成本的保持高比能与长寿命是其实现产业化的必备条件;中长期看,轻量化与强兼容为其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复合铜箔产业化成为行业共识期待。03制造工艺:两步法+PET基膜工艺成熟度较高,推动产业化加速落地目前产业内已大多采用两步法。基膜环节PET材料抗拉强度更大、工艺简单;PP材料或工艺成熟后成为更优选。工艺方面一步法分为全湿法和全干法,产品性能优异、良率高,但目前成本高昂,尚处实验室攻关阶段。两步法包括磁控溅射+水电镀环节,成熟度高。三步法在两步法基础上增加真空蒸镀,即磁控溅射+真空蒸镀+水电镀,提升生产效率和均匀性,但损失
3、良率。电池组装环节增加了滚焊,并将极耳焊接改为超声焊接。04设备:产业化的基础,设备先行锂电产业技术迭代设备更新先行。新工艺、新产品需要新设备实现,促使锂电制造设备的更新周期缩短,原使用寿命为5-8 年的设备,实际更新周期仅3-5 年。锂电设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两步法设备增量市场空间2025年可达近70亿元。2021 年中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超过500 亿元,预计2022 年将进一步增长超过750 亿元。2025年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近3000亿元。05风险提示(1)新能源车销售不及预期;(2)政策变动;(3)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UVlWoMsQQYiZqU1YtVbR8Q6MsQqQmO
4、nOfQnNrQlOrQmO7NrRzQwMmOsPNZnQoO30102+PET030405/CONTENTS 4011.2/1.1/1.3/202510%228.21.4/5 铜箔是现代电子行业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传统铜箔按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压延铜箔和电解铜箔两类。根据应用领域及产品规格不同,电解铜箔可分为锂电铜箔、电子电路铜箔,其中锂电铜箔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如消费类锂电池、动力类锂电池及储能用锂电池等;电子电路铜箔根据其自身厚度和技术特性主要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印制电路板(PCB)。铜箔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将带动锂电铜箔行业快速发展,锂电铜箔行业高端铜箔产品需求旺盛。受下游新
5、能源汽车行业续航需求增加、高能量密度电池享受更高补贴等因素影响,锂离子电池向轻薄化、高能量密度发展趋势明显。催化铜箔企业不断升级产品,厚度、抗拉强度、延伸率、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等指标提升,6微米极薄及更薄的成为布局的重心,4微米、4.5微米等产品已在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开展应用。新型3C数码市场如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近年来发展迅速,对高端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增多,也带动了高端锂电铜箔需求增长。锂电铜箔已从关键辅材向核心主材演变,在锂电池成本占比快速攀升至第三位。电池企业争相入股投资锂电铜箔企业,表明电池企业在保障锂电铜箔供应稳定和维稳价格方面的需求急迫。铜原料涨价、加工费上涨、下游市场需求增长,锂电
6、铜箔价格大幅上涨。据高工锂电,2022上半年,锂电铜箔在5系三元电芯中的成本占比已经上升至第三位,仅次于正极和电解液,在其它材料体系中的电芯成本占比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复合铜箔初露锋芒,与传统铜箔相比优势明显1.1图:典型脑机系统的组成数据来源:高工锂电,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40%10%60%110%(30)(10)1030507090123456789101112202220212020YOY环比图:2022年H1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近500万辆 6传统铜箔为复合铜箔产业奠定坚实基础1.2数据来源:各公司官网,公司公告,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已具备投资规模及运营资金壁垒。传统铜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