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研究报告区域研究报告 1 青岛市及下辖各区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公共融资部 邵一静 何文 经济实力:经济实力: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是我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城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网络体系发达,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山东省龙头地位、副省级城市中游。在建设蓝色海洋经济区、西海岸新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上合示范区及“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级战略的推动下,青岛市经济发展前景向好。2021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41 万亿元,同比增长 8.3%,增速较上年提升 4.6 个百分点。当年三次产业比重为 3.3:35.9:60.8,服务业地位进一步巩固。以 GDP/全市
2、常住人口计算,2021 年青岛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13.78万元,分别是山东省和全国的 1.69 倍和 1.70 倍。青岛市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近年来形成了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海洋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七大优势产业链,品牌经济效应显著,拥有海信集团、海尔集团,青岛啤酒,中车四方等知名企业;2021 年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提效,智能家电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7.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 24.5%。以商贸物流、金融、旅游等为主的服务业是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21 年
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67.8%。同时投资关键性作用和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发挥,2021 年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 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增长 14.8%。港口区位、开放优势决定了青岛市外向型经济特点,当年青岛市外贸货物进出口总额和增速分别为 8498.4 亿元和 32.4%。2022 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当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10 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5%,占 GDP 比重 6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69.4%;当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4.1%,在城市更新决策的带动下,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发力,前三季度增长
4、15.9%;在振兴实体经济的战略引领下,重点领域投资稳步增强,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 19.3%和 12.6%,分别快于全市投资 15.2 和 8.5 个百分点。同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026.3 亿元,同比增长 0.7%;进出口实现 6654.1 亿元,同比增长 7.5%。青岛市下辖区市经济发展特色各异,胶州湾东岸主城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和崂山区)经济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其他区市工业集中度较高,其中胶州湾西岸的西海岸新区及鳌山湾西岸的即墨区是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内陆县域平度市和莱西市是全市农产品主产区,农业基础较好。沿湾城区经济结构及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优于内陆
5、县域。十四五期间,青岛市将积极打造环湾都市现代化主城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和城阳区),同时做大做强海洋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区域研研究报告究报告 2 经济,打造与主城区协调发展的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三大主城片区,培育平度莱西青岛都市圈两大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从经济水平来看,西海岸新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高地,立足海洋特色优势,地区生产总值稳居全市首位,2021年 GDP 为 4368.53 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 30.9%,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规模在全市均处于绝对优势。胶州市、即墨区、市南区、城阳区、市北区和崂山区 2021年经济总量均超过千亿元,其中胶州市发展势头良好,以 1
6、1.2%的增速居首,经济规模超过即墨区和市南区跃居第二位;平度市、莱西市和李沧区经济规模依次排名后三位,地区生产总值处于 600 亿元至 825 亿元之间,其中李沧区以 601.21亿元继续垫底。从增速看,胶州市、西海岸新区和崂山区发展较快,而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等主城区普遍面临着发展空间受限、结构不优等问题,经济增速较低。2022 年上半年度,西海岸新区以 2214.77 亿元的 GDP 遥遥领先,即墨区、胶州市、市南区 GDP 相近,均突破 700 亿元,李沧区 GDP 规模和增速均垫底。财财政实政实力:力:近年来青岛市财力不断增强,财政自给能力保持良好。2019-2021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