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专题研究 2023 年 01 月 06 日 银行银行 深度深度分析,若分析,若消费复苏,哪家银行最受益?消费复苏,哪家银行最受益?行业:行业:2023 年年消费有望回暖消费有望回暖,银行的银行的消费消费类类信贷信贷(含信用卡)(含信用卡)有望触底有望触底改善改善。1)我国消费内生增长中枢不低(2019 年以前社消零售增速在 7%以上),随着管控优化+扩大内需加码,未来有回升潜力;2)2022 年居民预防性储蓄需求增强,1-11 月新增居民存款 14.9 万亿(同比多增 6.9万亿)。未来居民消费信心恢复、场景重新打开,这些储
2、蓄存款或逐步转化为消费动力;3)过去几年相关监管框架不断完善,且及时化解了一些潜在风险(如 P2P 风波、平台贷款过快扩张等),近 3 年全行业增速较为稳健(仅 10%,没有野蛮扩张),总体环境较健康,为复苏打好了基础。简单测算:简单测算:2019、2021 的两年我国新增消费信贷(含信用卡)分别为 1.8万亿、1.5 万亿,占新投放贷款的 10.6%、7.6%,而 2020 年、2022 年1-9 月新增仅 1.3 万亿、5019 亿,占新投放贷款仅 6.6%、2.8%。假设2023 年全行业消费类信贷投放占比恢复至 2021 年的 7.6%,测算新投放消费信贷达 1.61 万亿,同比多增
3、1.02 万亿,余额增速有望回升至 14.1%。若若消费复苏,消费复苏,平安银行或弹性最大,招商银行增长最稳健,宁波、南京平安银行或弹性最大,招商银行增长最稳健,宁波、南京银银行行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静态看,2022H1 消费类信贷(含信用卡)占总贷款的比重超过 15%的上市银行一共有 8 家,分别为,平安、宁波、平安、宁波、光大、光大、招商招商、江苏、江苏、长沙、中信、南京银行,、长沙、中信、南京银行,占比分别为 33.4%、23.6%、18.7%、18.4%、18.0%、17.5%、15.1%、15.1%。此外,常熟、北京常熟、北京银行消费类信贷增长势头也较快
4、(近 3 年平均占新增贷款的 15%以上)。再结合这 10 家代表性银行近 3 年表现来看:1)招商银行招商银行:优质客群优质客群粘性好、粘性好、优势明显,优势明显,最为稳健最为稳健,2023 有望继续有望继续稳定增长稳定增长。过去 3 年其消费类信贷年均增速 10%左右,不少银行信用卡交易额近 3 年持续负增长的情况下,招商银行 2021、2022H1 分别达 4.8万亿、2.4 万亿,规模稳定行业最高同时,保持了年均 4.7%的稳定增长,反映其客单价值、粘性均高,也带来了稳定中收(2022H1 其银行卡收入同比增 13%以上,明显高于同业)。2019-2022H1 招商银行新增消费类贷款占
5、全行比重分别为 21.3%、15.2%、22.4%、11.7%,22Q3 其单季度新增近 500 亿,占全行投放的 78%,直接扭转了上半年趋势,22Q1-Q3累计新增消费类信贷 920 亿,占全行投放的 22%。中性情况下,测算 2023其消费类信贷或新增 1471 亿,同比多增 356 亿,多增部分占贷款总额的0.6%,测算结构优化可提升息差 2bps,提升营收 0.6pc 左右。(详细测算假设、过程见正文,后同)2)平安银行:)平安银行:近近 3 年波动较大,年波动较大,2023 年年测算潜力、弹性或最大测算潜力、弹性或最大。其信用卡业务走势与疫情节奏较为吻合,2019-2022 前三季
6、度分别新增 671亿、-112 亿、992 亿、-265 亿,在 2021 年信用卡贷款增速明显回升至17.4%。2022H1 虽然规模净减少,但其客群优化+存量挖掘下,分期比例得到提升,分期平均余额实现同比 20%以上的高增长,若 2023 年消费复苏,其信用卡贷款恢复的潜力或也较大。消费贷方面,平安银行在汽车金融业务方面优势突出,带动其消费贷(不含信用卡)年均增速、占新增贷款的比重都基本在 10%以上,增长稳定。中性假设下测算其 2023 年消费类或新增 1195 亿,同比多增 1064 亿,多增部分占贷款总额的 3.1%,弹性最高。且平安银行汽车金融、新一贷产品收益率高(汽车金融 A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