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以两轮车、以两轮车、A00 级乘用车为起点,钠离子电池步入产业化发展快车道。级乘用车为起点,钠离子电池步入产业化发展快车道。在全球锂资源稀缺的背景之下,受益于全行业日趋提升的供应安全与降本诉求,钠离子电池迎来历史发展机遇。目前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接近磷酸铁锂电池,足以取代铅酸电池,应用于电动两轮车场景。此外钠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低温性能占优,可解决铁锂四轮车的痛点,在乘用车市场有望取代部分低端磷酸铁锂电
2、池,应用于 A00 级车型。储能应用关键在于提高循环,聚阴离子在正极的迭代是方向。正极:层状正极:层状氧化物工艺成熟,氧化物工艺成熟,率先应用。率先应用。在正极材料三大路线中,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结构与锂电三元正极结构类似,技术切换简单,并且具有能量密度高的性能优势,是行业公认将率先实现产业化的技术路线。普鲁士蓝类材料制备成本低,但结晶水影响材料稳定性,应用受到制约。聚阴离子类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但导电率较差,目前来看多种化合物中硫酸铁钠电压平台高,且成本最低,未来在储能场景具有一定应用潜能。负极:硬碳性能更优,生物质前驱体主导负极:硬碳性能更优,生物质前驱体主导。由于石墨储钠容量有限,钠离
3、子电池负极主要采用无定形碳。硬碳在比容量、首次充放电效率、电位平稳性等方面优于软碳,其比容量可达到 300mAh/g 以上,目前为钠离子电池主流负极材料。前驱体以生物质材料主导,树脂成本处于劣势。几种生物质中,以椰壳和淀粉应用较多,克容量可以达到 300 mAh/g 以上,首效达 80%以上。中科海钠研发的无烟煤软碳成本低廉,但目前克容量与硬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未来可能在中低端领域得到应用。2023 年钠电产业化趋势清晰,传统锂电厂商纷纷下场,新玩家入局接二连三,未来或有更多锂电企业参与布局。产业链参与者增多,有利于多方合作推进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短期来看,锂电企业下场和四轮车应用加速了市场
4、对钠电产业化的共识。下一阶段,钠电池企业订单兑现将成板块催化核心要素。2023 年电池产能释放后,材料环节将是下一个阶段的重点,正极短期以层状氧化物为主,未来看储能场景聚阴离子的应用,负极关注硬碳方向。建议关注:宁德时代(300750,买入)、华阳股份(600348,未评级)、维科技术(600152,未评级)、传艺科技(002866,未评级)。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下游市场空间不及预期;量产产品性能有待验证;产业化进展和成本下降不及预期;锂电池材料价格下降超预期;假设条件变动对测算结果影响的风险等。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核心观点 国家/地区 中国 行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 报告发布日期 2022
5、年 12 月 29 日 卢日鑫 021-63325888*6118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5100003 李梦强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7100003 林煜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1080002 杨雨浓 锂电隔膜量升利稳,关注全球化出海机遇:电池材料系列报告 2022-12-09 淬火成钢质地显,玉汝于成新征程:新能源汽车行业 2023 年度投资策略 2022-11-24 解决消费者核心需求,寻找动力电池发展的主旋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度报告 2022-11-02 应用拓宽降本可期,产业化迈入快车道 钠离子电池行业报告 看好(维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深度报告 应用拓宽降本可
6、期,产业化迈入快车道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2 目 录 钠离子电池:高性价比驱动产业化浪潮来袭.5 中游材料:技术路线多元,商业化进展不一.10 正极:三大路线各有优劣,层状氧化物为现阶段主流.10 负极:无定形碳路线确定性高,生物质硬碳主导.13 群雄并起:产业链相关公司梳理.16 宁德时代:锂电巨头超前布局,产业化进展顺利.16 华阳股份:无烟煤龙头携手中科海钠,打开成长新曲线.16 维科技术:锂电业务为基,联手钠创共推钠电产业化.17 传艺科技:跨界新秀,进军钠电势头正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