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字号”创新中心中的青岛力量22 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概况青记智库2021 年 11 月摘要1、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重要性:被看作是中国制造 2025的五大工程之首;麦肯锡将“制造业创新中心”形容为“中国制造 2025 的加速器”,并将其与美国2012 年提出的总投资额 10 亿美元的“全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相提并论。2、青岛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重要意义:青岛将成为中国整个家电产业的研发中心和技术高地,占据整个家电领域产业链条中的核心位置。3、青岛企业还参与了另外 4 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国家智能物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先进功能纤
2、维创新中心。4、山东参与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达到 8 家。除了青岛企业参与的 5 家,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参与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山东天岳参与国家 5G 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建设;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汽车轻量化中心签约落户烟台。第一部分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背景1、启动背景2015 年,中国发布中国制造 2025战略规划。2016 年,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年)和关于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实施指南明确了创新中心的建设思路和原则、定位与功能、创建方式、管理和运行等内容,并提出到 2020 年和 2025 年
3、的两阶段建设目标。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具体任务,提出统筹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形成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节点的多层次、网络化制造业创新体系。2、四大特点据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是体制机制的创新,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的落实,最主要的是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建、怎么建、在哪建、什么时候建”这几个问题。因此,制造业创新中心组建过程中,首先,要体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同时创新中心在创新决策、人才培育、国际交流等方面也都应以企业需求为主导。要能够集众智、汇众力、促融合,推动产
4、业的创新发展。其次,制造业创新中心是一个创新平台,不是产品公司,也不是生产企业,主要解决的是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而非单个企业可以解决的关键技术。这就要求中心主要任务是通过开展本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并为行业提供检测验证、标准制定等公共服务,解决长期以来行业内共性关键技术供给薄弱和市场失灵的问题,破解基础研究和商业化应用之间所谓的“死亡之谷”,形成对产业共性技术的支撑,为行业发展提供竞争能力。再次,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最大特点是靠行业内的企业共同出资建设,融合科研院所等相关方面力量,按照企业化、市场化去运营,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后,创新中心要体现“高水平、唯一性”原则。也就是
5、坚持在每个领域只建设一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就要最大程度地聚集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当然创新中心还应是一个开放平台,随着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能够把本领域新出现的具有创新优势的企业吸纳到创新中心中来。3、升级需满足 12 项条件2017 年工信部制定了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条件,按照要求,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要升级为国家创新中心需要达到 12 项要求。据工信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强调,升级为制造业国家创新中心有很多明确的数字指标,比如创新中心的联盟应汇聚全国范围内,包括用户在内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并覆盖 50%以上的本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
6、程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此外,创新中心应拥有代表本领域先进水平和研发力量。其中明确提出创新中心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 50%;创新中心的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支出总额比例不低于 30%。还有创新中心不仅要制定明确技术路线图,还需加以实施,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另外创新中心还应拥有合理的成果转化机制和专利许可转让制度,已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或通过自行孵化企业,实现至少一项共性技术的转移扩散。4、享受免税和投融资扶持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人士介绍,今年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和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