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纳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海纳云智慧园区白皮书Hainayun Smart Park White Paper1.1.1国外智慧园区发展现状近十年来,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世界各国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在园区管理、服务和运行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园区的智慧化需求上,关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努力打造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园区”。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园区、社区的智慧化建设与新一代信息网络建设工作。世界500强企业IBM公司提出了智慧楼宇与园区建设的解决方案,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将感知、互联网和智慧化应用高度集成,对楼宇和园区遇到的各种类型的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判断和决策,从而
2、形成有机的园区智慧化形态。大型园区在智慧园区建设过程中首先会关注基础设施领域,中小园区则偏重某个应用系统智慧化,例如智慧运维系统、智慧储运系统等。美国在智慧园区方面非常重视大数据的积累和应用,并通过数据来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园区创新发展。美国较早地启动了智能电网工程,该工程通过安装部署大量的智慧化电力设备,将现有的测量设施改造成强大、动态的电力系统和通信网络,并通过配电网络提供实时、高速、双向的通信服务,将现有的变电站改造成具备远程监控、实时数据发布等功能的“智能”电力系统。在智能道路照明方面,圣何塞2009年4月启动了智能道路照明工程,智能控制物联网技术以新型灯具的效率为基础,通过诸如失效路灯
3、的早期排查、停电检测、光输出平衡以及调光等功能来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同时使城市的街道、道路和公路更安全美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方面包含智能基础设施和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基础设施由高速路管理、意外预防及安全保障系统、道路天气管理、道路作业和维修、运输管理、交通事故管理等十三项管理措施组成,智能交通工具则包括防撞保护、驾驶者助手和碰撞信息发布。英国智慧化建设模式注重发展应对世界气候变化的各种智能和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与方案,“绿色环境”是其智慧化的主要目标。2007年英国在格洛斯特建立了“智能屋”试点,将传感器安装在房子周围,传感器传回的信息使中央电脑能够控制各种家庭设备。智能屋装有以电脑终端为核心的监测
4、、通信网络,使用红外线和感应式坐垫可以自动监测老人在屋内的走动情况。屋中配有医疗设备,可以为老人监测心率和血压等健康指标,并将测量结果自动传输给相关医生。此外,“智能屋”还可以提供空调温度设定等诸多功能。英国还在贝丁顿社区建设了“贝丁顿零化石能源发展”生态社区,其建筑构造是从提高能源利用角度考虑,是表里如一的真正“绿色”建筑。该社区的楼顶风帽是一种自然通风装置,设有进气和出气两套管道,室外冷空气进入和室内热空气排出时会在其中发生热交换,从而节省保暖所需的能源。社区内的小型热电厂使用的燃料是废旧木头等物质,不会造成额外的环境负担。它在发电过程中散发出的热能也被用来制造热水,热水通过管道送入社区内
5、的每家每户。每户家中都装有一个一米多高的热水桶,除了因生活需要取用热水外,热水桶还可以在室温较低时自动释放热量,辅助取暖。采取这些措施后,只要没有特殊需求,居民家中就不必再安装暖气,整个社区也没有安装中央供暖系统。荷兰政府非常重视智慧园区建设方案的可复制性,借助埃因霍温科技园区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成果,合作布局智慧园区项目建设,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空间管理、运营管理等领域实现了内外资源的整合,将各类信息有机串联起来,通过多个系统的有效协作,为园区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确保园区高效运营。在改善环境方面,荷兰启动了WestOrange和Geuzenveld两个项目,通
6、过智慧化节能技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量消耗。在WestOrange项目中,500户家庭将试验性地安装使用一种新型能源管理系统,目的是节省14%的能源,同时减少等量的二氧化碳排放。Geuzenveld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为超过700多户家庭安装智慧电能表和能源反馈显示设备,促进居民更关心自家的能源使用情况,学会确立家庭节能方案。交通废气排放方面,荷兰还实施了EnergyDock项目,该项目在阿姆斯特丹港口的73个靠岸电站中配备了154个电源接入口,便于游船与货船充电,利用清洁能源发电取代原先污染较大的燃油发动机,减少了轿车、公共汽车、卡车、游船等二氧化碳排放对该市的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日本政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