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胶东经济圈五市优势产业胶东经济圈五市优势产业差异化发展对策建议差异化发展对策建议青记智库青记智库20212021 年年 1212 月月目录目录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背景介绍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背景介绍.1 1二、二、胶东胶东经济圈经济圈五市工业五市工业发展概况发展概况.3 31.总体情况.42.国家、省级优势产业集群分布.43.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分布.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5三三、胶东五市现有优势产业对比分析、胶东五市现有优势产业对比分析.6 61.青岛:轨道和汽车制造业增长迅速.62.烟台:龙头企业引领优势产业集群发展.73.潍坊:一家央企撑起一个行业.84.威海:医药制造业
2、主导地位.85.日照:钢铁产业优势突出.86.小结.9四四、胶东、胶东五五市十四五规划产业体系对比分析市十四五规划产业体系对比分析.10101.青岛:制造业“5+4+3+X”产业体系.102.烟台:九大制造业优势产业.123.潍坊:2025 年规上制造业营收突破 1.5 万亿元.124.威海:七大产业集群.125.日照:五大优势产业+五大新兴产业.136.小结.13五、建议五、建议.14141.青岛 ICT 产业和胶东经济圈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的融合.142.青岛打造胶东经济圈制造业研发创新高地.153.胶东经济圈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链布局路径.174.案例一:歌尔潍坊和青岛双总部成长模式.18
3、5.案例二:烟台万华和青岛科技大学的产学研合作.19六、胶东五市十四五规划摘要六、胶东五市十四五规划摘要.21211.青岛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原文摘要.212.烟台十四五规划原文摘要.263.潍坊十四五规划原文摘要.274.威海十四五规划原文摘要.285.日照十四五规划原文摘要.301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背景介绍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背景介绍无论从产业聚集还是人口迁移来看,中国已经不可逆转地进入城市群和都市圈时代。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为重点,增强经济和人口 承载能力,带动全国经济效率整体提升。再往前,2019 年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
4、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而发展都市圈是“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的重要路径。可以预见的是,人口、产业和资本要素向城市群、都市圈聚集的态势还会加速,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整体发展水准将成为核心城市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换句话说,青岛和宁波、无锡、郑州、长沙等同体量城市之间的竞速赛,以及包括青岛有没有可能赶超天津,其关键所在就是以青岛为核心的青岛都市圈和胶东经济圈能否成为一个要素流动高效、发展活力强劲、辐射作用显著的区域发展共同体。2020 年年初,山东在对标长三角、珠三角区域
5、一体化发展基础上,印发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明确胶东经济圈产业定位:重点发展现代海洋、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产业,目标是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此后,胶东五市活动频繁,开始建立各种合作联盟。2021 年 10 月 21 日至 11 月 11 日,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五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推动胶东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决定,通过立法形式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化、法治化保障。2不过,产业合作才是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和灵魂。胶东五市必须立足优势产业,形成分工合理、有机协调的产
6、业链生态。只有在产业层面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打造全国甚至全球领先的现代海洋、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产业集群,胶东经济圈才能成长为像长三角、珠三角一样的创新高地。3二、二、胶东胶东经济圈经济圈五市工业五市工业发展概况发展概况41.总体情况总体情况2020 年,胶东五市工业增加值为 9700.32 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 23111 亿元的41.97%。对比来看,胶东五市 GDP 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例为 42.5%,两者相差不大。而胶东五市工业增加值占胶东经济圈五市 GDP 总量的比例为 31.2%,与全省工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31.6%也相当。2.国家、省级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