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o.202223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2年12月 全球全球 W Webeb3 3 技术技术产业生态产业生态 发展发展报告报告 (20222022 年年)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前前 言言 目前,新一代互联网框架 Web3 正在形成,世界主要国家
2、均对其发展高度关注并开展积极探索,学术界围绕共识协议、加密通信、智能合约、去中心化信任网络、分布式应用等核心技术进行研究,产业界聚焦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自主数字身份管理和数字资产驱动下的金融、游戏、文化等领域应用创新。Web3 不只是互联网应用层的简单创新,可能会带来是互联网体系架构整体性演进和系统性升级。万维网(Web)为用户查询和浏览网页提供了图形化、易于访问的界面,成为全球第一个爆款互联网应用。从狭义的角度看,Web1.0 阶段的用户只能被动浏览网页,Web2.0阶段的用户依赖平台创造和传播信息,Web3 阶段的用户可以更加自主的管理数据并在互联网内容创造中获得价值。从广义的角度看,W
3、eb3 通过设计新的技术协议和建设新的基础设施,让互联网更加去中心化、更加安全,让用户掌握自己的数字身份和数字资产,是首次在数字世界中创造了真正可面向数据要素确权、流通、交易的经济体系,从而实现技术体系与经济体系协同创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但我们必须认识到 Web3 仍处于发展初期。Web3 的本质内涵和概念范畴如何界定,Web3 的整体性技术框架与区块链等核心技术实现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Web3 的业务需求和应用场景是否可实现规模性验证,Web3 创新生态是否对 Web2.0 平台经济和传统的中心化监 管治理体系带来较大冲击等,业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明确的答案。本白皮书将重
4、点对 Web3 从技术、开发、部署、应用、产业等视角进行分析和阐述。在技术层面,提出“四层两化”基本框架,即 Web3可包括设施、基础、扩展、应用在内的四层技术协议栈,同时在数字身份标识化和数字对象资产化相互作用下建立技术体系。在开发层面,梳理出 Web3 分布式应用开发框架应包括基础设施、组件工具、交互界面、用户入口、部署环境等五类核心工程要素。在部署层面,Web3将构建数据驱动、自主管理、分布互联、安全可信的新一代互联网,并对计算、存储、通信等带来新的需求和新的动力。在应用层面,整理了 Web3 在金融科技、内容创作、游戏娱乐、文化创意、社交活动等不同领域的典型场景,并归纳出 Web3 由
5、数据来驱动价值分配和价值流动的基本应用模式。在产业层面,全面梳理了国家政策、标准组织、资本市场、企业主体的最新动态。最后,分析了Web3下一阶段的演进趋势和可能面临的主要挑战。我们相信 Web3 的持续发展必然对整个数字空间带来巨大的影响,一个新的数字时代可能来临。由于 Web3 技术和产业的迅速发展,我们对 Web3 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白皮书中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目目 录录 一、Web3 基本认识.1(一)Web3 的产生原因.1(二)Web3 的典型特征.3(三)Web3 的经济空间.4(四)Web3 的意义.7 二、技术视角:Web3 协议栈及其关键技术.9(一)L1:
6、基础层.10(二)L2:扩展层.11(三)数字身份标识化.13(四)数字对象资产化.15 三、开发视角:Web3 研发框架与核心要素.18(一)基础设施.19(二)组件工具.20(三)用户入口.21(四)交互界面.22(五)部署环境.23 四、部署视角:Web3 对数字基础设施影响.24(一)Web3 部署对计算的影响.25(二)Web3 部署对存储的影响.27(三)Web3 部署对通信的影响.27 五、应用视角:Web3 应用模式与典型场景.29(一)金融科技方面:建立多方信任,提高资产流通.30(二)内容创作方面:衍生创作经济,重构价值分配.31(三)游戏娱乐方面:建设交互世界,变革游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