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零碳交通白皮书2022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编制课题组朱 岩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课题组负责人李 辛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关瑞玲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课题组成员朱 锟 研究生(实习)张天培 研究生(实习)文字校对段文秀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设计排版致 谢感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鲁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吴烨在项目前期提供的专业意见。感谢协鑫集团在报告编制过程中提供的专业建议以及项目案例资料。感谢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各部门同事的通力配合。摘 要2015年 巴黎协定 确立了全球温控的长期目标,截至2021年12月底,
2、碳中和目标已覆盖了全球88%的温室气体排放、90%的世界经济体量和85%的世界人口。然而全球碳排放总量仍在攀升,据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望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达到406亿吨。不久前于埃及沙姆沙伊赫落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上,各国虽最终艰难达成共识,但是在诸多关键议题上仍存在分歧,全球碳中和之路道阻且长。我国在2020年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自主减排目标,“双碳”目标的确立,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将倒逼中国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经济结构转型,推动各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交通领域碳
3、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且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在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约占碳排放总量的10%,其中城市公路交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以及城镇化建设程度加深,城市客户和货运服务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道路交通排放压力也将继续加大。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下,以新能源汽车所带动的汽车产业绿色化将成为交通领域碳减排的重要推动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销量及保有量均位列全球第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城市内与之相配套的能源基础设施和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仍存在巨大缺口。本报告在全球碳中和的研究背景下,简要描述了全球主要国家的碳减排现状,
4、并聚焦于交通领域,重点分析了我国城市交通领域碳排放现状、影响因素,系统梳理了交通领域政策规划。综合一系列国内外最新数据与研究成果,基于交通运输业对于全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本报告从“规、管、路、车、人”五个方面展开探讨城市零碳交通的发展路径,以推动支撑可持续交通构建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基石,通过优化道路管理、合理配置运输资源、建设完善与新型交通系统相适应的道路基础设施、提升交通工具的智能化水平、强化用户绿色交通理念几个方面,合力打造通往零碳交通目标的新型城市图景。此外本报告提出了未来零碳交通中的关键基础设施,并介绍了六个典型应用场景及案例。最后,报告从财税政策、数据归集、市场机制、科技支持、完善
5、新基建、制度巩固、普及宣传、人才储备八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推动以城市作为重要单元的社会结构向低碳、零碳目标更进一步。目 录011、全球交通领域碳排放背景(1)全球碳排放现状及零碳目标(2)全球交通领域碳排放分析(3)各国交通领域碳减排政策梳理及分析2、中国交通领域碳排放现状3、探索实现零碳交通的意义(1)本报告的研究内容及边界范围(2)研究意义研究背景021、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1)城市道路发展现状(2)汽车保有量现状(3)城市道路新能源基础设施布局情况2、城市交通碳排放现状与影响因素(1)城市碳排放的基本情况(2)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3、城市交通碳减排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4、我国交
6、通领域碳减排政策及发展规划我国城市交通领域碳减排现状-02-02-04-07-08-10-10-11-13-13-14-17-22-22-23-25-26-031、“规”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可持续交通法律体系(1)制定多层次的绿色交通法律法规体系(2)推进城市交通电动化发展规划(3)持续完善绿色交通行业标准体系(4)推动完善交通领域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管”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1)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构建可持续发展交通城市(2)持续打造绿色低碳出行服务体系(3)升级优化城市综合货运服务体系(4)加强交通运输数字化管理水平3、“路”积极构建与零碳交通配套的新型道路基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