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报告 (2022 年第 9 期 总第 118 期)2022 年 9 月 5 日 我国知识产权融资研究我国知识产权融资研究 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研究中心 【摘要】【摘要】知识产权是重要的智力资本,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和保障。近年来,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发展知识产权融资已经成为关键政策议题:知识产权资本化可以有效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知识产权融资的方式主要包括质押融资、证券化、信托融资、融资租赁和投资基金;在我国实践中质押融资、证券化较常见,投资基金规模较小,信托融资、融资租赁受法律和政策约束发展受限。本文重点讨论知识产权融资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并对质押融资和证券化的主要模式
2、进行了详细解析。针对当前我国知识产权融资发展中仍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难、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未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体系、规范知识产权评估制度、政府保持良性引导,推动各类融资模式均衡发展。目目 录录 一、国内知识产权发展概况.1(一)知识产权宏观政策.1(二)知识产权发展及运用情况.3 二、知识产权融资的模式、经验与环境.6 (一)知识产权融资的基本模式与国际经验.6(二)国内知识产权融资政策环境.9(三)国内知识产权融资的发展.11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我国的发展.14(一)一般流程.14(二)主要模式.15(三)当前发展情况.20 四、知识产权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
3、情况.27(一)交易结构.27(二)主要模式.28(三)发行情况.29(四)典型案例.31 五、问题分析和政策建议.40(一)知识产权融资存在的问题和约束.40(二)改进建议与探索方向.42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表 1-1:知识产权宏观政策汇总.2 表 2-1:我国知识产权相关金融政策及主要内容.9 表 2-2: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进计划中融资内容.11 表 3-1: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主要模式.15 表 3-2:广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具体运作模式.18 表 3-3:2020 年银行质权人排名前十位.25 表 3-4:2020 年非银行金融机构质权人排名前十位.
4、26 表 4-1: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数量与规模(按资产类型统计).31 表 4-2:高新投知识产权 2期(福田)发行情况.32 表 4-3:高新投知识产权 2期(福田)基础资产基本情况.33 表 4-4:基础资产借款人行业分布.34 表 4-5:广开专利发行情况.35 表 4-6:广开专利基础资产基本情况.37 表 4-7:资产池按被许可专利类型统计情况.38 图 1-1:年度发明专利授权情况.3 图 1-2:国内(不含港澳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 图 1-3:专利申请权与专利转让数量.5 图 1-4: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5 图 3-1: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一般流程.15 图 3-
5、2:“北京模式”的一般流程.19 图 3-3:我国专利融资质押规模及增速.21 图 3-4:2020 年全国分省份专利质押融资额.22 图 3-5:2020 年全国分省份专利质押融资项目数.23 图 3-6:质押专利数量的行业分布.24 图 4-1: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结构图.27 图 4-2: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数量与规模.30 图 4-3: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数量与规模(按地区统计).30 图 4-4:高新投知识产权 2期(福田)交易结构.32 图 4-5:知识产权类型分布.35 图 4-6:广开专利交易结构.36 图 4-7:资产池按照专利许可合同被许可人行业划分情况.39 1
6、 一、国内知识产权发展概况一、国内知识产权发展概况 (一)知识产权宏观政策(一)知识产权宏观政策 知识产权是重要的智力资本,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和保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科技创新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宏观政策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1 1、明确知识产权的战略地位、明确知识产权的战略地位 早在2008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就提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到 2020 年将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国家;2021 年 9 月,国务院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