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 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从需求侧、供给侧和国际侧推动中国经济从需求侧、供给侧和国际侧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 二二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目录 一、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3(一)消费疲软,投资增速下滑,对外贸易同比大幅增长.3(二)CPI 低位徘徊,PPI 不断攀升,剪刀差继续扩大.8(三)劳动力市场持续回暖,恢复至疫情前水平.11(四)金融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货币政策回归常态.12(五)贷款总体需求继续回落,但融资缺口依旧较大.13(六)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
2、间内双向波动.15(七)财政收入大幅回升,支出稳定增长,地方债还债压力增大.17(八)数字人民币和人民币国际化.18(九)第三次分配对收入不平等调节能力需要谨慎对待.21(十)实施“双减”时机合理,教育主阵地回迁学校是关键.23 二、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25(一)调控政策效果显现,家庭部门债务增速放缓.25(二)房价涨幅回落,需继续坚持调控确保市场健康运行.26(三)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或将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步伐.27 三、从需求侧、供给侧和国际侧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9 报告导读:报告导读:中国 2021年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日前公布,国内生产总值 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
3、增长 9.8,两年平均增长 5.2,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同时,对于风险挑战也要未雨绸缪。从内部看,家庭债务持续累积,消费、投资增速放缓,企业债务违约现象频现,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加大,中长期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从外部看,国际大循环面临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双重干扰,使得中国长期受益的稳定外部环境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多。面对国内外新发展变局,中国需要从需求侧、供给侧和国际侧综合发力,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基于政府、市场与社会三位一体综合治理,促进共同富裕,壮大中产阶层,带动内部消费、投资需求良性循环;二是面向科技前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发挥市场和民企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4、方面的作用,增强创新驱动力;三是积极开展高水平自由贸易与投资协定谈判,参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新制定,以合纵连横促进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化。接下来,本报告将从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风险因素及其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一、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一)消费疲软,投资增速下滑,对外贸易同比大幅增长(一)消费疲软,投资增速下滑,对外贸易同比大幅增长(1)消费疲软)消费疲软,增速下滑增速下滑 2021 年第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放缓,同比增长 4.9%,两年平均增长 2.2个百分点。7、8、9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 34925.1 亿元、34394.9 亿元和
5、 3683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8.5%、2.5%和 4.4%,剔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 6.4、0.9 和 2.5 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 3.6%、1.5%和 3.9%。在社会消费品各个类别中,第三季度的餐饮业受 8 月疫情影响出现今年唯一负增长。餐饮类消费第三季度为 11039 亿元,比去年同期提高 4.0%。两年平均增速为-1.1%,低于疫情前水平。由于餐饮类消费受疫情冲击较为敏感,其第三季度同比增速较低主要是受 8 月多地爆发疫情的影响。具体来看,其 8 月同比增速为-4.5%。9 月受中秋和国庆小长假的拉动,餐饮业的同比增速回调至 3.1%,高于去年同期 6.0 个百分点。
6、在疫情期间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网上消费,在第三季度继续保持增长,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做出较大贡献。1 至 9 月全国网上零售额累计 91870 亿元,同比增长18.5%,两年平均增长14.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75041.8亿元,同比增长 15.2%,两年平均亦增长 15.2%。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的限额以上企业尤其值得关注,其稳定的恢复为消费总额的增长提供动力。第三季度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为 38669.7 亿元,相较 2020 年同期增长 4.9%。两年平均下滑 13.7 个百分点。食品类消费作为刚需,受疫情冲击相对不显著,呈现出同比增速相对稳定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