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面页(此页面将由下图全覆盖,此为编辑稿中的示意,将在终稿 PDF 版中做更新)卷首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建设高度数智化的新型电力系统进行综合性减碳已成为行业共识。新型电力系统与数字技术加速融合,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基础设施为发电、输配电和用电的各个环节提供坚强支撑,为电力系统提供全景态势感知、动态实时分析和智能计算等服务,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电投为代表的电力央企建设了自己的云平台,开启从“选云上云”到“云上创新”的转型之路,并取得丰硕成果
2、。新时期,推动云与新型电力系统的融合,构建绿色、安全、高效的“云上新型电力系统”恰逢其时。云栖大会“云上新型电力系统峰会”,由阿里云与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联合举办,聚焦云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围绕发电、电网和用电等环节,分享前沿洞察、数智创新实践案例,为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贡献力量。目录 云上新型电力系统概述.5 云上新型电力系统: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5 2022 云栖大会云上新型电力系统峰会集锦.15“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及其数字化转型.15 算力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39 云上新型电力系统白皮书发布.46 AI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51 云上电力信息数据采集与处理.60 新型电力系统
3、建设下的数字孪生.68 云上新型电力系统: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5 云上新型电力系统概述 云上新型电力系统: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作者:崔维平,阿里云研究院行业研究中心高级专家 肖剑,阿里云研究院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电力行业作为双碳战略的主力军,能源转型的主战场,以数字化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业界共识。云计算与云上数字技术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具有内生的打破系统壁垒、激活数据价值、提升智能化水平的能力,与新型电力系统对于高融合、高灵活、高弹性、高可靠的信息化服务能力相适应,云与新型电力系统融合已成必然,“电力上云”将向“云上新型电力系统”发展。1.电力系统呈现新趋势 电力能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
4、础性战略产业,在大能源体系中发挥着能量传输和转换的枢纽平台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形势,电力发展呈现四大新趋势。电力结构:双碳战略持续推进,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 图 1:20112020 年全国电力装机结构(单位:%)云上新型电力系统: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6 我国光电、风电等新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不断增加,截至 2021 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 7 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分别达到 3.28 亿、3.06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绿电比例的提升将对我国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电力模式: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导致
5、能源开发利用更加复杂 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必将导致就地消纳与外送消纳并举、单品种开发与多品种互补并举、单一场景与综合场景并举,将催生出更多的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储能等多种业务模式,从而导致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变得更加复杂,能源系统也将面临更多的影响因素,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将由量变带来质变。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持续加速,电力系统运行特征改变明显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电子化设备占比越来越高,设备与系统以及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交互作用越来越复杂,电力系统软硬件系统集成、控制、分析等难度显著增加,电力系统运行特性也显著改变。因此需要以新视角、新理论、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以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长期地运行。终
6、端用能:用电需求多元化,终端用户由能源消费者向能源“产消者”转变 我国电气化发展水平总体呈现稳步提升趋势,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从 1985年的 7%升至 2020 年的 27%左右。但是,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终端用能电气化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企业还是家庭仍具有巨大空间,带动清洁能源生产与消费。图 2:电能在终端消费中的占比及预测1-2 云上新型电力系统: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7 新趋势下,电力行业也面临新挑战,在发电侧,复杂环境下电力系统供需平衡面临挑战;在电网侧,现网结构下高比例新能源调度和消纳面临挑战;在用电侧,多元场景下高效满足用户用能需求面临挑战。2.从“电力上云”到“云上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