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研究报告区域研究报告 1 河南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公共融资部 周晓庆 经济实力:经济实力:河南省地处我国中原地区,是工业和农业大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持续居于前列,但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产业近年来持续承压,叠加 2021年灾情疫情冲击,区域经济恢复受累,继续跑输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经济指标在较大人口基数下仍在全国靠后。2021 年,河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8887.41 亿元,继续位列全国各省市第五位,同比增长 6.3%,低于全国 1.8 个百分点,排名全国各省倒序第 4 位。同年,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因基础设施投资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基本停滞,仅较上年增长 0.
2、2 个百分点至 4.5%,仍处于较低水平;消费市场持续复苏,同比增长 8.3%;外贸继续高速增长,进出口增速高达 22.9%。2022 年以来,河南省加快推动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经济运行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7022.73 亿元,同比增长 3.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0.7 个百分点。当期,河南省投资及外贸分别在工业投资支撑和对外开放带动下呈较快增长,分别同比增长 9.9%和 12.1%;但消费需求抑制,增速明显放缓,同比仅为 1.9%。从下辖各市情况看,2021 年,河南省各市经济增速普遍回升,不过发展仍不均衡,保持省会城市明显领先,其他城市体量呈现梯
3、度差异的格局,地区生产总值规模排序较上年一致。2021 年,郑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 12691.00 亿元,占到全省的 21.55%,但受洪灾和疫情双重影响,经济运行失速,同比增长 4.7%;分列二三位的洛阳市和南阳市经济总量分别为 5447.10 亿元和 4342.22 亿元,占全省的 9.25%和 7.37%,前者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产业发展放缓,当年增速亦较低,仅 4.8%;其余各市均小于 3700 亿元。从经济发展动力看,2021 年,河南省绝大多数市投资增速不同程度提高,分布于 6.3%-13.4%区间;唯二负增长地市为郑州市和洛阳市,分别下降 6.2%和 6.5%,前者系工业、基建及房
4、产主要领域均下滑所致;后者则受累于基础设施和工业投资缩减;随着需求释放,各市消费逐渐恢复,增速集中在 5.6%至 11.4%区间;各市进出口受各自经济外向程度及外贸产品结构差异分化加剧,郑州市仍稳占外贸龙头地位,2021 年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 71.78%。2022 年上半年度,河南省各市经济增速放缓,均低于 5.5%;投资增速普遍较高,郑州市回升至 7.5%,其余分布在 9-13%区间;消费明显收窄,增速均不及 3.5%。财政实力:财政实力:2021 年,随着经济持续恢复,河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小幅回升,规模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4353.92 亿元,仍稳居全国各
5、省市第 8 位;同比增长 4.44%,增速较上年提升 1.30 个百分点。同区域研究报告区域研究报告 2 年,河南省从严从紧控制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得以压缩,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 9784.29 亿元,同比减少 5.67%;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 44.50%,同比小幅抬升,但仍处于低位,收支平衡对中央大额转移支付支持以及地方债发行依赖较大;同时产业整体税收贡献偏低,收入质量一般,税收比率较上年下降 1.03 个百分点至 65.29%,在全国 31 个省市降序排列跌至倒二。河南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受土地出让下降较多以及省级车辆通行费收入转为企业经营收入影响继续下滑,全年实现 3368.07
6、亿元,同比下降 9.90%。2022 年以来,河南省财政压力加大,受疫情和留抵退税因素影响,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小幅减收,当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330.4 亿元,同比下降 1%,自给率降至 39.57%;受土地及房产市场降温影响,土地市场低迷,政府性基金收入降幅走阔,前三季度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 1260.4 亿元,同比下降 36.8%。从下辖各市情况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相异,河南省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继续呈现分化趋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形成财政收入的能力较有限。2021 年,郑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优势明显,以 1223.63 亿元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居全省首位,占全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