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实战化白帽人才能力白皮书 2022.11 补天漏洞响应平台 奇安信安服团队 奇安信行业安全研究中心 主要观点 本次白皮书对“实战化白帽人才能力图谱”进行了扩展,将白帽子的实战化能力分为 3个级别、14 个大类、87 项具体能力。3 个级别分别为基础能力、进阶能力和高阶能力,其学习和掌握难度依次提升。近两年,我国白帽人才群体的实战化能力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显著的提升。各项能力总体的平均掌握率已经从 38.8%提升至 45.4%。特别是各项基础能力和进阶能力的平均掌握率都有大幅的提升,分别达到 74.2%和 55.0%。与基础能力和进阶能力相对的是,近两年,白帽人才对各项高阶能力的平均掌握率不仅
2、没有提升,还有小幅下降,仅为 27.3%。平均每四个白帽子中,才有约 1 个人掌握高阶实战化能力。高水平的实战化白帽人才,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将是比较稀缺的。在高阶能力的各个类别中,高级安全工具的平均掌握率较2020年有显著的上升,从23.9%增长到 29.2%。实际上,从高级安全工具入手学习高阶能力是白帽人才很好的选择。从具体的能力类型来看,掌握进阶能力中的 Web 开发与编程能力,高级能力中的系统漏洞利用与防护、系统层漏洞挖掘、高级安全工具、编写 PoC 或 EXP 等高级利用、CPU 指令集等能力的白帽人才最为稀缺。特别的,白帽人才普遍不具备 Web 开发与编程能力,这很有
3、可能成为我国实战化白帽人才能力长远发展的重要瓶颈。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的实战攻防演练活动的持续开展,对于促进实战化白帽人才能力提升意义重大。特别是白帽人才在 Web 漏洞挖掘能力、社工钓鱼能力等方面的平均掌握率大幅提升,主要是得益于实战攻防演习的锻炼。白帽人才最为稀缺的单项实战化能力是针对 iOS 和 macOS 系统编写 PoC 或 EXP 的能力。掌握这两项能力的白帽子仅有 3.4%和 2.6%。也就是说,平均每 3040 个白帽子中,才有一名白帽子具备编写 iOS 或 macOS 操作系统漏洞验证代码或漏洞利用代码的能力。鱼叉邮件一直是攻击成本最低、攻击成功率最高的攻击方法之一。但在实
4、战攻防演习工作中,仅有约三分之一的白帽子使用过鱼叉邮件,这与鱼叉邮件在实战攻防过程中的实际地位是不相配的,鱼叉邮件也并未得到白帽人才的充分重视。这一方面是由于鱼叉邮件的使用需要一定的前期情报收集门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很多实战攻防演习项目禁止使用鱼叉邮件。不过,这种“禁止”正在变得越来越少。内网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实战化能力,但内网渗透能力的平均掌握率不足 50%,在实际演习过程中担任过内网渗透人员角色的白帽子更是不足三成。这与演习之外,缺乏合法合规的内网渗透实战及教学环境有很大关系。2022 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实现了网络安全“零事故”的历史性突破。涌现出大量成功经验,形成了网络安全“中国方案”
5、。“冬奥网络安全卫士”模式正是“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冬奥“零事故”,是网络安全“中国方案”的胜利,也是“冬奥网络安全卫士”模式的胜利。摘 要 本次白皮书对“实战化白帽人才能力图谱”进行了扩展,将白帽子的实战化能力分为 3个级别、14 个大类、87 项具体能力。基础能力中 2 大类 20 项具体技能的平均掌握率从 67.0%提升至 74.2%,提升了 7.2 个百分点;进阶能力 4 大类 23 项具体技能的平均掌握率从 40.3%提升至 55.0%,提升了14.7 个百分点;而高阶能力的平均掌握率则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变化,8 大类 44 项具体技能的平均掌握率从 28.3%小幅下降至 27.
6、3%,微降 1.0 个百分点。在基础能力中,Web 漏洞利用能力的平均掌握率从 57.0%,大幅增长到 74.5%;基础安全工具的平均掌握率从 74.5%微降至 73.6%。目前,两大类实战化基础能力的平均掌握率十分接近,人才储备均相对充实。在高阶能力中,掌握各类技能的人才分布情况变化不大。尽管内网渗透能力的平均掌握率,从 59.7%下降 48.5%,但仍然是白帽人才平均掌握率最高的实战化高阶能力类别。其次是身份隐藏能力,5 项技能的平均掌握率已达 47.2%。系统漏洞利用与防护、编写PoC 或 EXP 等高级利用的平均掌握率最低,分别仅为 12.1%和 11.9%。关键字关键字:实战化、白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