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色低碳标识白皮书绿色低碳标识白皮书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AII)2022022 2 年年 1111 月月1声声明明本报告所载的材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片、数据、观点、建议,不构成法律建议,也不应替代律师意见。本报告所有材料或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所有(注明是引自其他文献的内容除外),并受法律保护。如需转载,需联系本联盟并获得授权许可。未经授权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以发布、转载、汇编、转让、出售等方式使用,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通过网络方式传播,不得在任何公开场合使用报告内相关描述及相关数据图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联盟将追究其相关
2、法律责任。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系电话:010-62305887邮箱:2组 织 单 位:组 织 单 位: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牵头编制单位:牵头编制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刘阳、池程、田娟、马宝罗、李胡升、尹子航、张钰雯、程彤彤、陈文曲、谢滨参与编制单位:参与编制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刘猛、孙亮、彭妍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范铁军、李冰、蔡盛佳上海华峰创享互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费海平、唐巍重庆邮电大学:吴大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王尊、季月婷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徐清华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季浩上海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王科蕊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荆
3、书典、李玉全北京交通大学:任爽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于飞、吴旭峰北京华信瑞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郭永梅北京数洋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王永祥、成霞霞北京师范大学超算中心:施煜理工比特林克(苏州)软件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张宇洋北京万维物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张森3常州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王廷生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彭妙培江苏哈深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俞显阳北京航天兴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丁峰、吴大鹏4前言前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对全人类生存发展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走向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
4、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工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五年,也是推动工业领域节能低碳重点任务的关键期,发挥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已经成为推动工业领域节能低碳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为落实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化转型需求,构建绿色低碳转型与赋能绿色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格局,全面实施“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坚持节能优先方针,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把节能提效作为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降碳举措
5、,统筹推进工业碳效评价技术变革和碳效管理革新,提高碳效监管能力和碳效服务水平,构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工业赋能绿色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格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如期实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作为工业互联网顶层设计主要支撑单位,负责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的建设运营和标识应用产业生态的发展培育。为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新5一代信息技术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赋能作用,提出发展绿色低碳标识体系,依托标识解析节点网络的基础设施,构建统一的绿色低碳标识,增强链主企业产业链引领作用,建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可信的、可协作的碳数据管理机制,从而形成解决碳排放数据不可信、碳绩效评价不一致等问题的
6、有效途径,支撑政府主管部门和工业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6目 录目 录一、标识赋能绿色低碳的意义和现状.1(一)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现状.1(二)全球绿色低碳面临挑战.2(三)标识赋能绿色低碳的意义.4二、绿色低碳标识体系架构及关键要素.7(一)概述.7(二)体系架构.7(三)标识编码.10(四)标识注册.11(五)数据模型.12(六)数据采集.13(七)可信存证.15三、绿色低碳标识应用场景探索.12(一)企业碳效评价.18(二)产品碳足迹追踪.20(三)工业资源综合利用.23(四)绿色低碳园区建设.26四、绿色低碳标识发展建议.30(一)深化核心技术创新,加快标准体系建设.30(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