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请务必仔细阅读报告尾部的重要声明 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深度研究|银行银行 资管新规元年,理财公司投资风格如何演绎?银行理财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之一 核心结论核心结论 行业评级行业评级 超配超配 前次评级 超配 评级变动 维持 近一年近一年行业行业走势走势 相对表现相对表现 1 个月个月 3 个月个月 12 个月个月 银行 5.61-2.39-16.60 沪深 300 3.57-8.73-23.27 分析师分析师 雒雅梅雒雅梅 S0800518080002 联系人联系人 张晓辉张晓辉 13126655378 吴文鑫吴文鑫 17600388299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银行:票据新规影响几何?商业汇票承
2、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点评 2022-11-21 银行:银行业周度高频数据跟踪(11.14-11.18)2022-11-20 银行:总量托举有力,结构亮点持续2022Q3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2022-11-17 市场规模逼近市场规模逼近 30 万亿元,银行理财坐稳资管市场头把交椅。万亿元,银行理财坐稳资管市场头把交椅。截至 2022 年 6 月末,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 29.15 万亿元,其中理财公司占据 2/3,逐渐成为银行理财的最大市场主体。全市场整体净值化率持续上行至 95.09%,其中银行机构为 85.71%,尚有 1.43 万亿元的存续产品未实现净值化。上半年内压降约 1
3、/3,预计未来 1-2 年将基本压降完毕。理财公司获批速度放缓,今年新获批筹建的仅有北银理财、法巴农银理财两家。常态化监管之剑高悬,银行理财迈入“阵痛期”后的规范增长时期。现金管理类产品存续规模约占全市场 1/3,过渡期将尽,规模上升斜率渐趋减缓。作为占据作为占据 2/3 市场份额的“超级主体”,理财公司表现如何?市场份额的“超级主体”,理财公司表现如何?理财公司进入自主发行新阶段,应对市场更为成熟。理财公司进入自主发行新阶段,应对市场更为成熟。1)产品发行:截至 2022年 6 月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中自主发行与承接母行比例为约为 6:4,投研能力将成为理财公司规模比拼的关键因素。2)渠道销
4、售:今年以来理财公司加速开拓代销渠道,实力较强的全国性银行及头部城商行代销合作机构较多。此外,建设直销 App、中央数据交换平台、理财登记系统等“基础设施”,为中小行代销难题提供解决方案。3)应对市场波动:股市、债市回调影响下,理财公司运用自购、提前终止和业绩比较基准调整等手段应对波动。上半年共 5 家理财公司出手自购,体现与投资者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引导更多长线资金。资管资管后起之秀,理财公司的资产配置策略初成体系。后起之秀,理财公司的资产配置策略初成体系。基于固收类资产投资的传统优势,固收类产品“额率双升”。信用债、利率债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48%、5%;非标占比为 7%,较去年同期下降近一
5、半,主要是监管对规模、风险系数有限制,且信用风险审查周期较长。此外,获取收益成为银行理财的一大差异化打法,“固收+”试水权益存难点,仓位配比及实现工具仍需推敲。净值化后一年,各家理财公司投资策略如何?净值化后一年,各家理财公司投资策略如何?投资策略各有特色,加速布局股权投资市场。投资策略各有特色,加速布局股权投资市场。1)投资策略上,全国性理财子产品货架全而广、注重策略先行,以固收类为主+混合类为辅。注重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安全垫策略。其中股份行理财子更加积极地尝试权益类产品。区域行理财子基于区域优势和母行支持,产品更为特色化,长三角/数字中国/蓝色金融等主题多种多样。合资理财公司权益类产品认
6、可度更高,多布局固收+、权益类产品。2)股权投资上,大部分理财公司参与股权投资为 LP 角色,同时试水直投、S 基金、母基金,理财公司股权投资局面有望加速打开。个人养老金时代,养老理财如火如荼,理财公司天地广阔。个人养老金时代,养老理财如火如荼,理财公司天地广阔。养老金监管三板斧落地,理财公司用武之地广阔:1)基于低波稳健的养老理财产品特点,理财公司可充分发挥固收投资优势。2)背靠母行,通过代销尽享先发优势和零售大行优势:母行零售客群数量大、粘性高的理财公司,募集规模普遍较大,比如招银理财多次上调单只产品募集上限。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银行理财市场规模持续壮大,始终是我国资管版图上举足轻重的组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