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13131527272841414653575769757577838485865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 COVID-19 疫情,给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对世界发展的冲击不断扩大和加深,给全球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就当下来看,疫情在短期拖累世界经济,大多数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缺乏准备,承受了巨大压力,而沉重的债务清偿负担可能导致一些国家难以维持医疗卫生领域的支出。然而从长远来说,疫情终究会过去,可以预见到许多国家将会把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重整和恢复经济,而这也可能成为政府对于医疗卫生体系资金投入变化的一个关键拐点。健全国家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和制度体系
2、将会是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主要由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筹资体系两部分组成,简单来说,各国的医疗改革和发展都需要思考和探索两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医疗服务由谁提供”和“医疗经费由谁承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约 9.25 亿的人因为医疗费用的支出,导致他们面临巨大的个人或家庭财务灾难的风险。而在亚洲,每年东南亚所有新出现的贫困病例中有三分之一是由于医疗费用而造成的。2015 年,全球范围内自付费用的医疗支出使更多的人处于贫困线以下,其中约 8,970 万人(1.2)被迫陷入极端贫困。在所有这些贫困线中,因自付费用而导致贫困的世界人口数量和百分比最多的是亚洲国
3、家或中等收入国家。而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负担性,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在不遇到财务灾难的风险情况下,获得所需的保健服务。我国已经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让 14 亿中国人看得起病、用得起药,重大疾病、慢性病患者有新药、特效药,贫困患者被资助参保。截至 2019 年年底,我国已有共计 13.54 亿人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稳定在 95%以上,制度层面上基本覆盖全体国民,与主要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缩小,政府和社会医疗保险参与度提升明显,由 2009 年的 60%迅速提升至 90%,甚至赶超了同样是社会医保制度的德国的覆盖水平,接近日本、英国覆盖水平。
4、医保扶贫综合保障政策惠及贫困人口 2 亿人次,帮助 418 万因病致贫人口精准脱贫。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报销比例达到 80%,因病致贫、返贫人口由 2014 年的 2850 万人减少到 100 多万人。这一切都来源于中国将全民健康覆盖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作为工作重点,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负担性作为工作的关键,将深化改革作为促进健康的强劲动力。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也面临着医疗保障筹资、待遇、和支付方面的独特问题。从筹资角度,当前城乡居民医保筹资中个人筹资比例略低,筹资结构存在失衡现象。个人医疗健康费用自付比例仍然较高。此外,我国健康险覆盖规模较小,无法形成补充
5、。在待遇方面,慢性病门诊报销不足,无法跟上社会老龄化趋势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除此之外,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对特殊病种和创新药物的覆盖依旧不足,亟待推出针对特殊病种群体以及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方案。支付方面的问题则主要为控费效果不够好,支付方式未能引导分序 言序言6序言级诊疗,导致了医保基金和医疗资源的浪费。在推动中国健康产业创新与全民健康普惠的过程中,金融科技是一个新兴概念,也成为了产业各界关注和探讨的新课题。希望其可以为中国实现全民健康普惠助力,赋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近十年,金融科技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中国的独特市场和土壤。随着电子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的普及,中国已实现基本金融服务城乡全覆
6、盖。即使在最偏远的农村地区,每个成年人也都有自己的银行账户。中国的移动支付普及率和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存款、取款和汇款几乎都实现了实时到账。网上消费蓬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更加方便。金融科技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包括大数据、物联网、机器和深度学习、区块链、云计算、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和移动计算等等,都在反欺诈、支付安全、业务线上化、风险决策系统用户评估模型、信用系统等业务场景中发挥作用。在医疗健康领域中,运用金融科技助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实例也在蓬勃发展,例如,保险公司运用大数据慢病管理进行控费,商保创新平台利用数据分析为带病人群或少儿提供商业健康险,使用创新风险评估工具为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人群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