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引 言言 本白皮书在业界首次介绍了一套以“知识驱动、意图管理”双闭环为核心的智能互联与智能管控方式,命名为“知识定义的意图网络”,并系统阐述了知识定义的意图网络的总体架构,介绍了与知识定义的意图网络的几种关键技术,明确指出知识定义的意图网络主体位于中国移动 6G“三层四体五面”总体架构的服务化功能层智能面,可以结合管理编排体和数字孪生体,实现跨层闭环管控。同时,也对数字孪生网络的验证问题提供了一套可行的自智化方案。并且,白皮书列举了几个知识定义的意图网络的典型场景的应用与实践。本白皮书的版权归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共同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复制或拷贝本建议之部分或全部
2、内容。目 录 1 前言.1 1.1 背景与驱动力.1 1.2 相关标准进展.2 1.2.1 IETF.2 1.2.2 ETSI.2 1.2.3 ITU-T.3 1.2.4 3GPP.3 1.3 相关概念.4 1.3.1 自智网络.4 1.3.2 知识定义.4 1.3.3 意图网络.5 2 需求性分析.6 2.1 功能需求分析.6 2.2 技术需求分析.8 3 架构及关键技术.10 3.1 总体架构.10 3.1.1 用户面.11 3.1.2 知识面.11 3.1.3 意图面.14 3.1.4 控制面.15 3.1.5 数据面.15 3.2 关键闭环流程.15 3.2.1 知识意图的双闭环流程.
3、15 3.2.2 意图的多级闭环流程.17 3.3 关键技术.18 3.3.1 知识的形成技术.18 3.3.2 知识定义的管控技术.20 3.3.3 资源调度技术.23 3.3.4 意图转译技术.24 3.3.5 策略验证技术.27 4 应用场景.28 4.1 智能流量预测规划.28 4.2 按需策略生成与部署.29 4.3 人机协同网络维护.30 4.4 知识定义的网络多指标联合优化.31 5 总结与展望.32 缩略语缩略语.I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III 参编单位与人员参编单位与人员.VI 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 知识定义的意图网络白皮书(2022)1 1 前言前言 1.1 背景与驱动力背
4、景与驱动力 目前网络的快速发展导致网络急剧复杂化和差异化,这一变化催生了对网络管控系统功能便捷性、多样性的更高要求。这一要求本质上是对网络管控智能性的更高要求。网络管控流程可以划分为网络感知、状态分析、意图输入与转译、策略生成、策略下发五个主要阶段。4G 网络中网络管控的主要流程由人工完成,AI 等智能方法作为辅助工具,整个管控流程智能性较为初级。网络进入 5G 时代,新的智能网元的引入在网络感知阶段和状态分析阶段实现了数据智能分析功能,有效推进网络管控流程的智能化程度。预计在网络进入 6G 时代,网络管控流程中剩余阶段实现网络的自驱动,形成一个网络自智闭环。除此之外,一个具有智能的网络,不但
5、要能够完成对自身状态的理解和对自身性能的优化,更应当能够将这一系列知识传播出去,比如需要人员介入调控的时候恰到好处地理解需求、提供信息、评估和解决方案;又或者闭环状态下在不同网络之间交流知识,共同发展,完成网络的自我演进。近年,意图网络(Intent-based Network,IBN)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IBN 的思想最早来自软件定义网络基于意图的北向接口,后来由 Gartner 于 2017 年正式提出1。随着意图网络的引入,网络自治的发展目标逐步清晰,就是逐步实现网络的自规划、自适应、自优化、自管理、资源按需服务,最终达成“网随意动”。其中,如何有效获取用户意图是关键难点,目前出现一些基
6、于 DSL(Domain-Specific Languages)设计的意图表示语言,都是通过一些关键字原语和表达语句来描述用户对网络的需求。它的优点是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下描述用户意图,得到的配置策略也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它的缺点也很突出,并不是用户的自然语言表达,抽象级别仍然较低,需要向 NLP 方向演进。同时,如何生成满足该需求的网络策略,还缺乏必要的智能性。这也是实现网络自治,替代传统人工网络管控模式的关键。另外,网络验证作为 IBN 的关键环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目前主流的方法之一是形式化方法18。形式化方法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证明系统策略的正确性,然而这种方法有着开发成本高昂、建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