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换购需求的换购需求的增长增长带来带来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的新动力,补短板是新能源车后续放量的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的新动力,补短板是新能源车后续放量的重要逻辑重要逻辑。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存量乘用车的大规模置换周期,处于换购需求加速增长的前夜。按照燃油车 1015 年的使用寿命来看,2010-2017 年购置的乘用车即将进入置换期,其间年平均销量达到 1700 万辆,是 2005-2009 年平均规模的近 3倍,因此未来
2、5 年乘用车换购需求将加速增长。相比首购用户,换购用户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更高,2022 年至今的购买比例达到 33%,远高于首购用户的 15%,换购需求的增长将带动新能源车销量的持续提升。对于首购与换购用户,看重车辆的全面性,对各场景的应用上的短板更加敏感,未来对电动车短板的补齐是新能源车放量的关键驱动因素。实际续航实际续航 600km,10min 补能续航补能续航 300km,同时兼具高安全性和高性价比是消费,同时兼具高安全性和高性价比是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普遍需求,者对新能源车的普遍需求,现有现有车型性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车型性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考虑各级别车型的差异化,我们认为各级别车型的真
3、实需求及现有差距如下:在续航里程方面在续航里程方面,实际续实际续航远不及需求,冬季续航达成率是硬伤,航远不及需求,冬季续航达成率是硬伤,A00C 级车的实际续航需求分别为 200km以下、300km,500km,600km,600km,夏季实际平均续航为 250km,310km,410km,450km,480km,冬季实际平均续航为 130km,190km,210km,230km,270km;在充电倍率方面,现有车型普遍在在充电倍率方面,现有车型普遍在 1C 左右,需提升至左右,需提升至 24C:A00C 级车实际需求的充电倍率为 1C,1C,2C,3C,4C,现有车型典型平均充电倍率分别为
4、0.6C,0.7C,0.9C,1C,1.2C;在价格方面,在价格方面,电动车直接购买价格电动车直接购买价格仍高于燃油车,但考虑运行成本优势,已具备性价比竞争力,仍高于燃油车,但考虑运行成本优势,已具备性价比竞争力,A0C 级车型电动车中位价格分别高于燃油车 4.7 万元,2.7 万元,4.4 万元和 0.8 万元,最低价格则分别高于燃油车 1.2 万元,2.1 万元,4.7 万元和 6.8 万元,考虑能源成本燃油车和电动车的成本平衡点在 6 年左右;在安全性方面,电动车对标燃油车需继续降低起火在安全性方面,电动车对标燃油车需继续降低起火概率,概率,并降低起火速度减小事故损失并降低起火速度减小事
5、故损失。满足消费者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需要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性能需要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性能。对于续航,我们测算得到不同级别车型满足实际续航需求的典型带电量为 A00 级 24kWh,A0 级 44kWh,A 级80kWh,B 级 112kWh,C 级 120kWh,现有车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提升带电量的主要约束是空间和成本,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是关键。对于补能速度,满足需求需要达到 3C 以上的电池充电倍率,在电芯层面的优化是主要难度所在。提高安全性,需要在电芯层面做到避免热失控,在电池系统层面做到预警热失控和减缓热蔓延。换购需求的增长带来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的新动力,我们认为补
6、短板是电动车后续放量的重要逻辑,消费者在实际续航、快速补能、高安全性方面的需求会继续推动电池产品的迭代升级,孕育新的投资机会,利好动力电池板块。我们建议关注提升电动车带电量、快充性能、安全性的动力电池细分领域。如超高镍、单晶化、方形叠片、4C 电芯、高性能电解液等。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达预期 技术迭代速度不达预期 钴镍锂价格居高不下,产业链盈利存在不确定性 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核心观点 国家/地区 中国 行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 报告发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02 日 卢日鑫 021-63325888*6118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