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苏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8月 目 录 引 言.1 一、发 展 环 境.1(一)发 展 成 就.2(二)面 临 形 势.5 二、总 体 要 求.7(一)指 导 思 想.7(二)发 展 原 则.7(三)发 展 定 位.8(四)发 展 目标.1 0 三、重点任务.1 2(一)打造全域一体的海洋经济空间布局.12 1.高质量打造沿海海洋经济隆起带.12 2.高水平建设沿江海洋经济创新带.15 3.高起点拓展腹地海洋经济培育圈.15(二)构建特色彰显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16 1.推进海洋传统产业深度转型.16 2.推进海洋新兴产业提质扩能.
2、1 8 3.推进海洋服务业拓展升级.2 0 4.推进海洋数字经济加速发展.22 5.推进临海产业集聚集约发展.2 3(三)提升自立自强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24 1.强化海洋科创力量整合.2 4 2.推进海洋关键技术突破.2 5 3.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2 6 4.打 造 海 洋 人才 高 地.2 6(四)建设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文明格局.27 1.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2 7 2.加 强 海 洋 生 态 保 护 修 复.2 7 3.防控海洋生态环境风险.2 8 4.提高海洋预报预警能力.2 9(五)拓展聚合有力的海洋经济开放空间.29 1.积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区域合作.29 2.持续拓展蓝色
3、经济国际合作空间.30 四、保障举措.3 1(一)加强党的领导.3 1(二)加强要素保障.3 2(三)加强试点示范.3 2(四)加强监测评估.3 2(五)加强宣传教育.3 3 1 引 言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蓝色空间,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专章阐述“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我国海洋经济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洋强省建设,持续深化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河海联通、湖海呼应、港产城融合,大力
4、发展江苏特色海洋经济。根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江苏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本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取向,是全省未来五年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期为 2021-2025 年,展望到 2035 年。一、发展环境 江苏临海拥江,区位优势独特,海洋资源禀赋富有特色,管辖海域面积约 3.75 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954 公里,沿海滩涂面积约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 1/4,近海风能资源丰富,滨海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十三五”时期,全省海洋经济呈现
5、总量提升、2 质量攀高、结构趋优的稳健成长态势,为“十四五”时期海洋经济实现跃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发展成就 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扎实推进。2020 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 7828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7.6%,“蓝色引擎”作用持续发挥。“十三五”期间,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 3 个百分点。海洋主导产业特色更加鲜明,2020 年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旅游业和海洋渔业四大海洋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省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 38.1%、24.3%、14.3%和 11.3%。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等海洋
6、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幅达 19.4%。海洋产业发展方向更加多元,涉海设备、涉海材料等海洋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海洋经济新增长点不断涌现。海洋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江苏海洋大学成立,设臵海洋学院的高校增至8所。深海探测、海洋遥感、海洋药物、海洋渔业等领域建设多个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重点打造的江苏省实验室“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揭牌成立,江苏智慧海洋产业联盟、海洋装备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相继组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与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6600千瓦绞刀功率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成功下水。3 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更趋优化。陆海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