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实融生新时代:元宇宙创新创业白皮书 V0.6第 1 页虚实融生新时代虚实融生新时代元宇宙创新创业白皮书元宇宙创新创业白皮书V0.6V0.6李颖悟 主编2022 年 10 月 24 日虚实融生新时代:元宇宙创新创业白皮书 V0.6第 8 页前前 言言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百家争鸣时代,庄子梦到自己变成一只蝴蝶翩翩飞舞,醒来之后却不知身在何处,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思考:到底是我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我呢?哪个才是真实的存在?这就是“庄周梦蝶”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是古人对于现实和虚拟世界之间的朴素思考,也可以看作是对于元宇宙的最初想象。目前,公认的“元宇宙”概念的提出,来自于美国科幻作家史蒂文森在
2、 1992 年创作的科幻小说雪崩。自扎克伯格在 Facebook 宣布集团正式改名为 Meta(Meta 意为“超越”和“元”,取自“Metaverse”)后,元宇宙就开始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火爆发展起来。“元宇宙(Metaverse)”出自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书中描述了一种人类通过数字化身在虚拟三维空间的生活和交流,并将这种以人的数字化身为核心、超脱于现实世界独立运行的虚拟三维空间称为“元宇宙”。文章发表的 30 年后,小说中的幻想终于照进现实。其实,不论如何定义这一概念,许多人早已身处一个类似元宇宙的环境中了,例如,人们使用的 Microsoft Teams 和 Zoom,从通信工具
3、变身为类似元宇宙的平台。此外,人们可以仅通过一副 VR 头戴设备,就能身临其境地享受 VR 游戏,参加音乐会或观看体育比赛。虚实融生新时代:元宇宙创新创业白皮书 V0.6第 9 页目前,“元宇宙”被普遍定义为,在传统网络空间基础上,伴随多种数字技术成熟度的提高,形成的既映射于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元宇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虚拟空间,是囊括了网络、硬件终端和用户等元素的一个永续的、广覆盖的虚拟现实系统,系统中既有现实世界的数字化复制物,也有虚拟世界的创造物。我们既能在山野和河流旁终年游荡,也可以在任何国家、任何城市生活,甚至还能自由自在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不用担心工作、生活等的
4、束缚。这里,你既可以是你,也可以不是你。听上去似乎有些天方夜谭的意味,但这一切都可以在元宇宙中实现。虽然目前我们和理想的元宇宙世界还有些距离,但元宇宙概念已经实实在在地火了起来,也迎来元宇宙创新创业的新时代。最近两年,随着科技与人类的发展,碰撞出了新一代产业革命的雏形。为了适应新兴起的消费群体,新的科技产品亟需更新迭代,而疫情的影响又加速了这种迭代速度。如今,远程办公、在线娱乐等多种应用场景已经变成为现实,激发了市场对虚拟现实技术和应用空间的进一步想象。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增长见顶,从业者也在积极寻求下一轮流量爆发的“风口”,高度仿真、沉浸体验的相关技术和应用场景自然就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任何一个
5、企业或组织,如果想打破全球娱乐内容进出口的格局,就要打造一个跨时代的产品,对老产品进行降维打击,而元宇宙就是这样一个产品。因此,可以肯定的是,虽然目前我们还面临很多问题虚实融生新时代:元宇宙创新创业白皮书 V0.6第 10 页和难题,在技术演进和人类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总有一天会实现丰富的元宇宙场景,元宇宙产业也会逐渐成熟。根据权威机构 Gartner 的预测,在 2026 年 25%的人将至少在元宇宙中工作、购物、社交或娱乐一个小时。到了 2026 年全球将有 30%以上的企业机构将拥有自己的元宇宙产品和服务。摩根士丹利预测,元宇宙 2024 年市场总额将达到 8 万亿美元;花旗银行预测,20
6、30 年元宇宙市场总额将高达 13 万亿美元。作为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元宇宙带来的创新创业的巨大机遇和革命性作用值得期待。本版本元宇宙创新创业白皮书为 V0.6,以后将不断完善。本白皮书部分内容参考了李颖悟的两本著作元宇宙未来:通往真实的虚拟现实和一本书读懂 NFT:通往元宇宙未来,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阅读这两本书。虚实融生新时代:元宇宙创新创业白皮书 V0.6第 11 页目目 录录第一章 虚拟与现实现实不足虚拟补.141.1“虚拟现实补偿论”概述.141.2 虚拟补偿现实,是人类永世的创世冲动.151.3 元宇宙发展“三段论”:数字孪生、虚拟原生、虚实融生.16第二章 元宇宙时代虚拟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