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证券研究报告:有色金属|行业报告 2022 年 10 月 24 日 行业投资评级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 强于大市强于大市|维持维持 产业化黎明初现,钠电池产业化黎明初现,钠电池大有可为大有可为 行业基本情况 正文正文 产业化在即,钠产业化在即,钠离子离子电池量产后成本优势明显。电池量产后成本优势明显。2021 年以来碳酸锂价格上涨,推动锂电池成本大幅提升,下游行业利润被极大压缩。钠离子电池因为资源丰富,相比锂电池具有成本优势,成为当前产业链首选的替代品。预计量产后钠离子电池成本可以降到 0.5-0.6 元/度,比磷酸铁锂成本低 40%。政
2、策大力支持,储能、替代铅酸、政策大力支持,储能、替代铅酸、A00 有望多点突破有望多点突破,预计,预计 2030年规模达到年规模达到 292GW。(1)当前储能领域快速发展,钠电池有望成为重要的技术路线之一;(2)在 A00 级电车、电动二轮车领域,钠电池成功解决成本痛点,有望替代锂电池;(3)钠电池能力密度、循环寿命远超铅酸,替代空间大。预计 2025 年钠电池规模达到 61GW,2030 年规模达到 292GW,年复合增长率 82%。产业链逐步完善,技术基本定型。产业链逐步完善,技术基本定型。(1)正极:层状氧化物量产难度低,综合性能优异成为目前正极主流路线;(2)负极:硬碳最适合钠电池,
3、但其生产较为严苛,成本仍有较大下降空间;(3)电解液:多采用六氟磷酸钠+酯类溶剂,添加剂可以影响循环寿命;(4)集流体:使用铝箔,相较于锂电池的铜箔,成本优势更加明显。当前国内钠离子行业标准即将指定,预计 2023 年为产业化元年。国内企业纷纷布局钠电池,跑马圈地。国内企业纷纷布局钠电池,跑马圈地。(1)宁德时代于 2021 年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预计在 2023 年实现产业化;(2)华阳股份深度绑定中科海钠,并切入负极、电解液、电芯 pack 等,打造全产业链模式,规划的全球首批量产 1GWh 钠离子电芯生产线正式投产;(3)传艺科技转型进军钠离子电池,投资 50 亿元建设 10GWh 钠
4、离子电池生产线及相应产能的正负极材料产线,其中一期 2GWh,二期 8GWh。重点推荐重点推荐 我们建议关注:华阳股份(未覆盖):公司绑定中科海钠,技术优势明显,同时布局负极、电解液等,产业链布局最全;传艺科技(未覆盖):公司钠电池扩张迅速,弹性大。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收盘点位 4189.28 52 周最高 5262.81 52 周最低 3576.25 行业相对指数表现(相对值)资料来源:iFind,中邮证券研究所 研究所 分析师:李帅华 SAC 登记编号:S1340522060001 Email: 近期研究报告 1.锂企业 Q3 业绩继续大增,海外看空扰动
5、市场-李帅华-2022/10/17 2 锂盐供应趋紧,Core 首批原矿高价售出-李帅华-2022/10/10 3.拍卖出价次数大幅下降,看好国内锂企业成长-李帅华-2022/09/25-30%-25%-20%-15%-10%-5%0%5%10%2021-10-082022-01-082022-04-082022-07-08沪深300有色金属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目录 1 钠电池优势明显,商业化在即钠电池优势明显,商业化在即.4 1.1 钠离子电池优势在于成本低、资源丰富钠离子电池优势在于成本低、资源丰富.4 1.2 政策大力支持,推动产业链逐步完善政策大力支持,推动产业链逐
6、步完善.6 2 钠电池产业链建立完成,各项环节基本定型钠电池产业链建立完成,各项环节基本定型.7 2.1 正极:层状氧化物综合性能好,开始成为主流,正极:层状氧化物综合性能好,开始成为主流,.7 2.2 负极:硬碳最合适,但成本较高负极:硬碳最合适,但成本较高.10 2.3 电解液多使用电解液多使用 NAPF6+酯类溶剂,铝箔成本有优势酯类溶剂,铝箔成本有优势.11 3 预计预计 2030 年钠电池需求量年钠电池需求量 292GW,CAGR 为为 82%.13 3.1 储能迎来黄金发展期,钠电池具有一席之地储能迎来黄金发展期,钠电池具有一席之地.13 3.2 完美解决下游痛点,预计完美解决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