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 证券研究报告 公用事业公用事业 电改深水区电改深水区,用电成本或将,用电成本或将 2030 见顶见顶 华泰研究华泰研究 公用事业公用事业 增持增持 (维持维持)研究员 王玮嘉王玮嘉 SAC No.S0570517050002 SFC No.BEB090 +(86)21 2897 2079 研究员 黄波黄波 SAC No.S0570519090003 SFC No.BQR122 +(86)755 8249 3570 联系人 李雅琳李雅琳 SAC No.S0570121040031 +(86)21 2897 2228 联系人 胡知胡
2、知 SAC No.S0570121120004 +(86)21 2897 2228 行业行业走势图走势图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2022年10月14日中国内地 专题研究专题研究 电力体制改革是电力股价波动的主要来源,风光消纳核心是价格信号的释放电力体制改革是电力股价波动的主要来源,风光消纳核心是价格信号的释放 经历了 2020 前长达数年的蛰伏期和“碳中和”政策后资本市场关注度全面回升,电力板块在 2022 年波动较大,火电/绿电/核电主要的股价驱动因素集中在中央/地方的政策新闻尤其是电价相关政策。本文梳理了未来电改的主要难点,我们认为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力价格信号的释放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3、。在本文的最后我们试图为大家呈现新能源平价消纳(不同于平价上网)的路线图,也就是测算消纳高比例不稳定风光“源-网-荷-储”四大环节所需系统性投资。我们判断,2022 年将开启风光低价上网的元年,新能源 LCOE的持续下行终将在 2030 年前后推动全社会用电价格见顶回落。电改进入深水区,电改进入深水区,后续的主要难点:居民用电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入市后续的主要难点:居民用电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入市 1949 年至今,我国电价主要经历了六次改革;当前电力中长期交易展开,现货市场试点开启,燃煤“基准价+上下浮动”机制成熟,风电光伏全面进入平价时代。市场化比例在今年 60-70%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升,发用电
4、侧难点分别在:1)新能源参与市场的机制设计,保障风光全生命周期回收成本:例如市场电出清和结算方式、绿色环境溢价的体现形式、包括场外交易/衍生品在内多层次电力品种结构的完善;2)工商业对居民/农业交叉补贴(0.07-0.1 元/度)的解决。以风光为主的以风光为主的新型电力市场对电改的诉求:亟须灵活性调节能力新型电力市场对电改的诉求:亟须灵活性调节能力 在风光电量渗透率低于 20%的情况下(预计持续到 2025 年),系统平衡所需投资较少,主要来自火电、电网(包括预测和调度系统);“十四五”后,灵活性需要覆盖整个电力产业链,储能/负荷也要跟随发电侧的波动做出响应;2040 年后(风光电量超过 50
5、%)终端消费侧的耦合成为决定性因素。我们判断,系统平衡成本会在 2025-30 年见顶,2050 年后是否创新高取决于负荷侧用电行为的迁移,例如居民是否可以容忍一定的停电时长。我们预测 2025/30 年灵活性装机比例会从现在的个位数升至 14%-18%/20%-35%,容量电价/现货市场/需求侧响应等机制会在 5-10 年内进一步完善。电价电价趋势趋势:2021 年开启上涨窗口年开启上涨窗口,最早最早 2030 年见顶年见顶,得益于低价新能源得益于低价新能源 新型电力市场几乎不可避免会迎来供电成本的上涨,我们测算:1)2030 年我国电力系统所需平衡成本约 6 分/度,占发/用电成本 15%
6、/8%;新能源消纳成本 0.15-0.2元/度,加上发电成本和各环节合理回报,综合成本 0.43-0.45元/度。2)终端电价自 2014 年(0.65 元/度)下行后在 2020 年(0.56-0.57元/度)见底,2021 年随着火电涨价开始回升;假设火电电价维持现状,我们预计全社会用电成本 2030-35 年见顶(0.7 元/度),随后风光低价上网会成为主导终端电价下行的核心驱动力。销售电价中发电侧上网电价一直是主导因素,风光 LCOE 每增加 1 分,会推动 2030 年终端电价增加 3%。理性看待运营商(包括储能电站)合理回报,关注未来理性看待运营商(包括储能电站)合理回报,关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