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渠道协同的预算分配与权益管理黄文彬 阿里巴巴 高级算法工程师|01业务背景业务介绍目标与挑战02业务建模预算分配权益设计权益分配03业务应用淘工厂直营渠道权益分配04工作展望交流探讨目录CONTENT|01业务背景业务介绍目标与挑战业务介绍有限预算情况下,最大化全渠道用户支付转化率|目标挑战1.多渠道场景,如何合理分配预算,全渠道收益最大2.如何将具体的预算转换成与用户交互的优惠券收益最大3.优惠券如何分发给用户使得整体收益最大|02业务建模预算分配权益设计权益动态分配业务建模整体方案|I.基于渠道效能饱和度的预算分配|渠道效能饱和度:定义渠道营销的价值空间,使各业务属性渠道可在同一标准下
2、进行比较第个渠道的效能饱和度(反馈模型)定义如下:预算分配建模:把渠道间的预算分配抽象为条件约束下的最优化问题进行求解A.连续情况求解(理想)B.离散情况求解(现实)非凸函数直接求解困难,基于primal-dual求解思想,将其转换为对偶问题进行求解预算约束下最优求解:预算约束下最优求解:II.基于权益影响力的权益设计|优惠券核心属性:券门槛、券面额权益影响力:优惠券在指定渠道上可覆盖人群范围,选取影响力最大的单券或券组进行优惠券设计决策其中,p!是用户客单价分布占比,为前向影响因子,为后向影响因子单券影响力:券组影响力:III.基于Uplift的动态权益分配|权益分配的目标:利用算法实现以人
3、为中心的精准营销投放,最大化预算带来的业务收益关键挑战:如何找到最有可能被权益(优惠券)影响的用户群体,即权益敏感人群,并决策是否发券,发何种券决策是否发券动态资源分配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建模(DCN+QR)用户意图识别建模(DIPN)决策发何种券权益敏感度建模(Uplift)III.基于Uplift的动态权益分配uplift增益建模|Uplift模型:增量模型,用于预测/估计某种干预对个体状态/行为的因果效应(ITE,individual treatment effect)形式化:=!,!=1 !,!=0Uplift Model 与 传统的Response Model的差异:Response M
4、odel:领取优惠券后发生购买行为的概率(相关性,无法区分权益敏感人群)Uplift Model:因为领取优惠券而发生购买行为的概率(因果性,精准定位权益敏感人群)Uplift Model介绍:其中 Y:Potential OutcomeX:User FeatureT:Treatment indicator挑战:数据不完整/反事实理论依据:当假设成立时(!=1,!=0!I!),条件平均因果效益:=!,!=1 !,!=0实验机制:随机化实验,如A/B Test,对平均因果效应的量化至关重要III.基于Uplift的动态权益分配uplift增益建模|Two ModelOne Model形式化:形式
5、化:!=!,!=1 !,!=0建模:优点:原理简单易理解直接套用现有模型缺点:双模型误差积累非直接建模uplift,易忽略微弱信号!=!+1 !1 !标签转换!=!=1!=0!=2!=1!1建模:优点:直接套用现有模型训练数据共享,模型学习更充分避免双模型误差积累缺点:基础模型仍是Response Model,对uplift建模是间接的III.基于Uplift的动态权益分配动态资源分配|Offline模型:MCKP分组背包Online模型:动态资源分配Online Model 解决 Offline Model的部分问题:I.Offline Model的最优解与线上实时情况存在差异,主因是无法感
6、知实时来访用户群体II.Offline Model无法有效控制优惠券的发放速率III.Offline Model无法使用线上实时特征Offline未发完优惠券Offline提前发完优惠券III.基于Uplift的动态权益分配动态资源分配|目标:在总营销预算B的约束下,业务目标最大化其中 p!:增量价值:优惠券:用户基于primal-dual的求解思想,将上式转换为对偶(dual)问题进行求解III.基于Uplift的动态权益分配用户LTV建模|I.基于用户过去的稀疏行为识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