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Main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 商业贸易 2022 年 10 月 10 日 商业贸易商业贸易 优于大市优于大市(维持维持)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郑澄怀郑澄怀 资格编号:S0120521050001 邮箱: 陈铁林陈铁林 资格编号:S0120521080001 邮箱: 市场表现市场表现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1.朗姿股份(002612.SZ):医美扩张稳步推进,区域龙头地位初显,2022.9.12 2.雍禾医疗(2279.HK):疫情略有扰动,开店计划稳健推进,2022.8.30 3.华熙生物(688363.SH):原料稳健护肤高增,22H1
2、业绩符合预期,2022.8.30 4.贝泰妮(300957.SZ):疫情下持续高增长,子品牌蓄势待发,2022.8.28 5.珀莱雅(603605.SH):22H1营收业绩高增,国货品牌加速成长,2022.8.25 减重专题系列二:减脂塑形鹏程万减重专题系列二:减脂塑形鹏程万里,非侵入里,非侵入/微创手段潜力可期微创手段潜力可期 1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导语:导语:医医美行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产品的日新月异,消费热点也从面部向身体不断美行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产品的日新月异,消费热点也从面部向身体不断扩充延伸。本文聚焦于扩充延伸。本文聚焦于减脂减脂塑形市场产品端,立足于减脂塑
3、形市场三大流派塑形市场产品端,立足于减脂塑形市场三大流派及及微微创创注射类项目,对医美头部企业注射类项目,对医美头部企业减脂塑形减脂塑形市场市场布局等进行论述与分析。布局等进行论述与分析。减脂减脂塑形赛道扶摇而上塑形赛道扶摇而上,千亿市场规模未来可期。千亿市场规模未来可期。2015-2021 年中国国民 BMI 偏高人群比例不断上升,2021 年已达 29.4%,国内肥胖人数也已由 2016 年的 1.81亿增至 2021 年的 2.3 亿,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减脂消费潜在需求人数逐渐增多。目前国内医美塑形行业正以超过 20%的速度增长,并据德勤中国身体塑形市场行业发
4、展白皮书 2021预测预计于 2030 年达到千亿规模。2018 年至 2020 年,3 年时间国内消费者在身体类项目的医美支出占比已从 28%增至 46%,与脸部的消费支出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在身体方面投入的意愿度正快速增长。持续迭代的塑形技术、多样的塑形项目选择、合规监管的正确引导也将共同促使国内减脂塑形行业健康快速扩容。非侵入式医美非侵入式医美优势渐显优势渐显,微创微创注射项目注射项目潜力十足蓄势待发。潜力十足蓄势待发。目前国内塑形市场主要包括三大类技术流派:侵入式、非侵入式及生活美容塑形,三类项目的选择更多为因人而异,且每个项目均有与之对应的适合人群和需求。其中手术塑形因临床时间较久、技
5、术发展较成熟、自体脂肪可做永久填充、一步到位效果明显等特点目前仍以 70%的占比占据主要地位。而近年来随消费者对于安全性、舒适性、精准度、自然感的追求提升加之产品设备引入发展,我们认为未来非侵入性手段及目前国内尚未获批的微创注射类手段将加速被销售者青睐接受。非侵入式手非侵入式手段:段:主要利用光电技术手段通过作用于体外达到减脂效果,包括冷冻溶脂、超声溶脂、射频溶脂、激光溶脂、磁波溶脂等,代表产品如酷塑、优立塑。其优势在于:治疗耗时短、体感舒适、低风险、恢复期短、副作用小、后遗症发生概率低、适用人群更广;缺点在于:即刻效果相对不足,要 1 月左右效果逐渐显现、且需配合疗程多次施用、花销成本较高等
6、。注射类项目:注射类项目:以溶脂针和 GLP-1 受体激动剂为主,其中溶脂针主流成分为脱氧胆酸,通过直接破坏脂肪细胞膜从而使脂肪细胞分解,但对医师注射手法提出较高要求;GLP-1 受体激动剂主流成分为利拉鲁肽及司美格鲁肽,通过作用于食物调节中枢抑制食欲增强饱腹感、促进白色脂肪细胞棕色化、抑制胃肠蠕动和胃排空等实现减重,但也存在少数引起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目前两类项目国内均无产品获批,但已有多家公司相继布局,在研产品储备丰富蓄势待发,未来将同其他项目一起共同做大国内的减脂塑形市场,推动整体需求的持续扩容。国内企业争相入局,抢滩减脂塑形蓝海国内企业争相入局,抢滩减脂塑形蓝海。爱美客:前瞻性聚焦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