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抗潮头,倍道而进双抗潮头,倍道而进 创新药专题创新药专题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2022年9月 分析师:杜向阳 执业证号:S1250520030002 电话:021-68416017 邮箱: 联系人:汤泰萌 电话:021-68416017 邮箱: 核心观点 双抗药物空间几何?受益于双抗药物逐渐扩大的适应症范围、良好的临床优效性及安全性,双抗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1年全球双抗市场规模接近40亿美元;随着双抗药物获批上市进程持续加快,预计2030年全球双抗市场规模有望达807亿美元,2022至2030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39.6%。我国双抗药物开发起步相对较晚,截至2022年9月12日仅三款
2、双抗药物在中国获批上市,2021年国内双抗市场规模约5000万美元。随着未来双抗技术平台日益成熟,获批药物种类增多,预计我国双抗市场规模也将高速扩张,到2030年有望达108亿美元,2022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1.7%。双抗药物的机制创新和代表药物?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ies,BsAbs)指能够同时特异性结合两个抗原或抗原表位的人工抗体,根据其能够同时结合两种不同靶点的性质实现同时阻断两个抗原/表位介导的生物功能,或将表达两种抗原的细胞拉近,从而增强两者相互作用。从作用机制来看,双抗主要包括细胞桥接、受体交联、辅助因子模拟、背负式运输等类型。其中效应T细胞
3、重定向机制的双抗在研项目最多,需通过多种抗体工程改造优化其安全性等特性。我国企业在PD-1等免疫细胞靶点的双抗领域布局较多,这类双抗需采取适当的亲和性设计,以优化药物安全性。(1)辅助因子模拟:艾美赛珠单抗分别靶向桥连凝血因子IXa和凝血因子X,从而模拟替代凝血因子VIII,不会产生抗F抗体,在减少副作用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2021年全球销售额为30.2亿瑞士法郎;(2)效应T细胞重定向:贝林妥欧单抗是全球首款靶向CD19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通过特异性结合B细胞表面CD19和T细胞表面CD3,激活内源性T细胞,使CD19阳性的B-ALL细胞定向裂解,疗效突出,快速高质量缓解,清除微小残留病
4、灶,改善患者长期生存;(3)双靶点结合阻断补偿通路:c-Met与EGFR耐药关系密切,其通过旁路激活作用促进下游信号转导避免了EGFR-TKIs的杀伤。埃万妥单抗通过阻断配体结合来破坏EGFR和MET信号的传导功能,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NSCLC有了更好的用药选择。双抗较ADC、CAR-T的优势?双抗药物兼具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尚无双抗、CAR-T和ADC的头对头试验,对此,我们选取靶向BCMA的双抗、ADC和CAR-T产品Cross Trial进行对比。总的来看,BCMA CAR-T疗效优势明显,多款药物ORR超过90%,但存在包括严重CRS和ICANs的毒性问题。BCMA AD
5、C毒性较低,但疗效与双抗、CAR-T存在一定差距。双抗的疗效和安全性介于CAR-T和ADC之间,兼具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1 OWaXpXaX8XhWpPoOpN8O8Q7NnPoOpNnPfQrQmMfQnNyQ9PoPpPMYmQvNvPmRnO核心观点 我国双抗药物研发进展?(1)双抗研发火热,卡度尼利是首款上市的国产双抗药物。鉴于双抗药物潜在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势,国内双抗药物的研发方兴未艾,国内共有300余款双抗在研药物,其中进入临床阶段的药物近100款。康方生物、康宁杰瑞、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信达生物、贝达药业、泽璟制药等深耕于双抗赛道。其中,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是首款上市的国产双抗药物,
6、今年有望纳入医保,百济神州自安进引进的贝林妥欧单抗于2020年12月上市,目前处于三期临床的药物共6款,包括康方生物的AK104、AK112,康宁杰瑞的KN046和KN026,恒瑞医药的SHR-1701,百济神州的ZW25。(2)双抗交易活跃。自2014年首个双抗药物批准上市以来,国内外企业开始加速布局双抗药物,企业间交易频次逐渐上升。随着国内药企双抗技术平台的逐步完善,双抗药物交易持续升温。国内交易合作的数量持续增长以及向海外跨国药企授权数量不断提升,国内龙头企业的技术平台及在研管线逐步接近全球先进水平。2021年,国产双抗领域发生7款合作或交易事件,数量达到新高。(3)研发格局相对温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