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2025AI供电的未来:重新定义AI 数据中心供电白皮书(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飞凌:2025AI供电的未来:重新定义AI 数据中心供电白皮书(24页).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AI 供电的未来重新定义 AI 数据中心供电Gerald Deboy 博士,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 PSS 创新实验室院士Fanny Bjrk 博士,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数据中心配电主管 White 寄语 3引言 4一、现代处理器的供电 5 预测一:垂直供电将成为现代处理器的关键技术 5 预测二:服务器主板将采用高压直流供电架构 7二、AI 服务器机架的供电 12 预测三:AI 服务器机架的功耗将超过 1 兆瓦 12 预测四:AI 的能耗需求将推动电源架的功率等级突破 100 千瓦 13三、数据中心的整体供电 16 预测五: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功率需求将迈向吉瓦级规模 16 预测六:配电将从交流系统转向
2、直流微电网 17 预测七: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满足 AI 数据中心增长能耗需求的关键 19结论 21参考文献 233Adam White 寄语我们正站在一场全新技术革命的起点这场革命由人工智能(AI)驱动,并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向前发展。自 2022 年底 ChatGPT 发布以来,仅两个月便吸引了一亿活跃用户,我们的世界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AI 不仅具备改变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潜力无论是金融服务、数字助理、气候研究,还是其他领域它也正在重塑整个计算市场的格局。然而,这场变革面临着一个日益突出的挑战:AI 技术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功率需求。这种指数级增长的电能消耗,迫使我们不断突破创新,去开发能够应对复杂
3、功率转换过程的先进半导体解决方案。与此同时,随着数据中心从传统计算任务转向 AI 工作负载,其能源需求也在急剧上升。为满足这一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未来的数据中心将经历深刻的架构变革,并面临更高的质量、能效与热管理要求。而实现这一切,都离不开创新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AI 已深深融入我们的生活,它势不可挡,正不断拓展自身的应用和影响范围。英飞凌始终坚持创新,因为我们深知保持这一创新势头的重要性。当前,业界已推出许多优秀的解决方案,充分展现了在应对 AI 系统供电挑战方面的技术实力。然而,前行的征途不能止步于此,展望未来,我们仍需面对众多技术挑战,同时还需要持续提升能效与性能。我们还必须确保为 AI
4、数据中心提供清洁、可靠的电力。毕竟,没有电力,就没有 AI。正是这一现实,驱动我们不断推进技术革新,确保随着 AI 的持续演进,我们为其高效、可靠供电的解决方案也能同步升级。在本白皮书中,我们将分享英飞凌对未来 AI 电源管理发展的若干洞见,探讨架构、质量、效率、热管理以及能源可及性等方面的变化,将如何塑造这一领域的未来格局。我们旨在通过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持续演进的前沿方向。借助英飞凌的创新解决方案,迈向更高能效、更具可持续性的 AI 驱动世界之旅。Adam White电源与传感器系统事业部总裁4引言在大型数据中心中,训练日益庞大的 AI 模型需要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并将多达 10 万颗
5、处理器聚合成一个虚拟机。这将带来三个层面的挑战:现代处理器的供电:需要应对更高的负载电流和剧烈的瞬态负载阶跃。预计在未来十年,单颗处理器的负载电流将达到 10,000 安培,是当前水平的 10 倍。AI 服务器机架的供电:功率需求将超过 1 兆瓦(MW),是当前最先进水平的 10 倍。数据中心的整体供电:功率需求达到吉瓦(GW)级,需要采取全新的基础设施,并在整个数据中心内采用全新的配电体系。此外,数据中心作为用电大户,也需具备负载调节能力,并能够为电网提供辅助服务。本白皮书将探讨当下及未来在“从电网到核心”理念下,为 AI 提供电力的可能情景,并阐述其基础技术概念。5一、现代处理器的供电预测
6、一:垂直供电将成为现代处理器的关键技术图形处理单元(GPU)以及专用于 AI 负载的处理器(例如,张量处理单元(TPU)正在采用最先进的工艺制程(例如,台积电的 N4P),以在单一硅片上集成更多的晶体管。通过将两片或多片硅片集成到单一处理器中,可以突破特定制程下光刻掩膜尺寸的限制,从而打造更大、更强的处理器。尽管这些 GPU/TPU 的单位面积功耗仅呈温和上升趋势,但随着芯片尺寸的不断增大、供电电压降至约 0.4 V,其总电流消耗预计将在十年内攀升至 10,000 A。这种极高的电流水平以及对瞬态负载响应的严苛要求,成为电压调节模块(VRM)在 12 V 典型中间总线电压下为处理器供电时,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