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光年:2025AI产品用户需求调研报告系列1:AI产品的用户类型细分与画像分析(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子光年:2025AI产品用户需求调研报告系列1:AI产品的用户类型细分与画像分析(36页).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AI产品的用户类型细分与画像分析出品机构:甲子光年智库研究团队:宋涛发布时间:2025.062025AI产品用户需求调研报告系列之项目概述AI产品用户需求调研概述 调研周期:2025年3月-2025年4月;调研目的:通过开展在线用户调研,了解AI产品目标用户的行为与偏好,用户画像及其细分类型,消费决策过程等;访问对象:了解并使用过AI产品的用户;调研方式:定量调研画像特征:性别与年龄教育与职业收入与地区需求行为:触媒与认知使用场景使用频次产品偏好满意度满意度与NPS值信度与效度购买行为和决策过程1234研究方法调研方式样本容量调研内容定量调研收集用户画像基础信息,解决“用户是什么”的问题挖掘用
2、户行为,分析“用户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在线问卷调研回收有效样本容量:633目标用户:608分析用户消费过程,获取“用户是怎么做出购买决策”的问题项目术语定义是一组将研究对象分为相对同质的群组(clusters)的统计分析技术。本次研究采用SPSS的系统聚类方法,对购买行为进行聚类分析,进而获取4组相对同质的群组。聚类分析在常见的统计分析中,是以因素分析为主,暨分析因素a与因素b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路径分析则是多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走势,呈现出的是一个具体影响路径,是一种分析多个因素彼此间影响关系的多元统计技术。路径分析CONTENTS目 录Part 01AI产品目标用户的界定Part 02AI产
3、品目标用户的类型划分Part 03不同类型AI用户画像分析1.1 目标用户界定愿意且正在使用生成式AI产品的用户,界定为目标用户目标用户界定:甲子光年智库将调研中愿意且正在使用生成式AI产品的用户,界定为AI产品的目标用户。2025年愿意且在使用AI产品的用户比例达到96%,只有4%的用户并未使用生成式AI产品。说明用户对AI产品的使用普及度已经极高。从用户使用生成式AI产品的场景来看,工作场景占比57.8%,个人生活场景占比42.2%。说明工作与生活都已经成为生成式AI产品的主流场景。图1:2025年AI产品用户使用意愿情况图2:2025年AI产品目标用户主要使用场景愿意且在使用,96%其他
4、,4%96%目标用户只是个人使用,42.2%在公司/单位内部使用,57.8%AI产品/应用只是一个宣传口号没有看到AI产品/应用具有太高价值没有听说过AI产品/应用这个概念AI产品/应用是所有生成式AI应用产品的统称AI产品/应用是基于AI大模型开发出的各项APPAI产品/应用是可能成为未来的AI助手AI产品/应用主要是通过智能体的方式来服务用户或企业AI产品/应用可能成为下一个颠覆生产生活方式的新一代工具AI产品/应用将开启智能新世代,推动人类生产力变革,进而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18.814.78.561.473.583.779.884.382.01.2 目标用户认知水平目标用户对AI产品的认
5、知水平普遍较高,理解水平得分已经达到82分根据AI目标用户对AI产品的了解评分情况来看,未知水平的得分很低只有14分,理解水平的得分很高达到82分。这说明AI产品的目标用户普遍对AI产品/应用具有很高的理解认知水平。这位AI产品/应用的普及与推广,奠定了良好的用户认知基础,说明市场培育已经做得较好。未知平均水平14了解平均水平72.8理解平均水平82.0图:用户对生成类AI产品/应用的了解认知情况Q:请以您对AI产品/应用的了解,对以下描述进行打分。【1分表示非常不符合,10分表示非常符合】?备注:本题赋值评分采用的是李克特量表的10分制打分法,并将得分转化为了100分制作为最终展示得分。1.
6、2 目标用户认知水平技术下沉到毛细血管,各行业AI目标用户对AI认知水平显著提高根据甲子智库调研,74.5%的用户已经理解并认可AI对其行业的价值这说明,共识已经形成。伴随共识形成,AI的技术权利正在从精英层向全民扩散,各行各业对AI的价值认知水平都已经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这将推动千行百业走向智能化变革转型。从具体行业来看,食品餐饮、医疗健康、零售、电信、能源化工、旅游休闲、汽车、信息硬件、教育和互联网是认知水平Top10行业。97%95%92%88%86%83%83%83%82%81%80%79%78%75%75%74%71%69%67%67%62%55%55%44%25%0%20%40%6
7、0%80%100%理解其他食品餐饮医疗健康零售电信能源化工旅游休闲汽车信息硬件教育 互联网 农业科研院校房地产IT软件 建筑工程制造政府文化娱乐金融生命科学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传媒行业专业服务其他环保图1:理解AI对行业价值的用户比例Q:请问您是否了解AI产品/应用对自身工作的价值?74.5%理解并认可AI的价值图2:理解AI的用户比例1.3 目标用户使用意愿与产品形态偏好接近五成目标用户非常愿意使用AI产品,独立APP、对话式AI助手和多模态产品更受欢迎根据甲子光年智库的调研数据显示,AI目标用户的使用意愿极高,有47.5%非常愿意使用,51.2%愿意使用。从目标用户偏好使用的产品形态来看,独
8、立APP、对话式AI助手和多模态交互平台类产品是最受欢迎的top3产品形态,AI搜索、PC端软件和社交平台内嵌AI等产品形态,并不是最受偏好的形态。这说明AI产品的形态或者载体尚需要不断探索与完善,各大AI厂商在开发AI产品之时需要结合目标用户所偏好的产品形态进行产品布局规划。非常愿意,47.5%愿意,51.2%一般,1.3%图1:目标用户使用意愿分布情况67.5%54.8%40.6%30.6%18.4%12.1%12.1%11.6%10.8%9.8%6.3%独立AI应用APP(如夸克、豆包)对话式AI助手(如ChatGPT)多模态交互平台(支持文本+语音+图像)搜索平台内嵌AI(如百度AI搜
9、索)桌面/PC端软件社交平台内嵌AI(如Discord机器人)智能硬件内置AI(如AI PC)Web端AI工具伴随式AI副驾驶(如Office侧边栏助手)嵌入式AI功能(如购物APP导购)浏览器插件/扩展图2:目标用户偏好使用的AI产品形态分布情况1.4 目标用户的AI使用程度近八成AI用户将AI产品作为一个工具来使用,大部分工作仍需要用户自己主导甲子光年智库将AI应用的程度划分为了六个层级。其中,AI工具和AI助手,对应的是甲子光年去年所提出的AI生产阶段;AI助理和AI员工则对应的是AI原生阶段。根据甲子智库的调研数据显示,如今用户使用AI产品的程度有78%处于AI生产阶段,18%处于AI
10、原生阶段。在AI原生阶段的用户,有15.6%将AI产品作为一个高度智能化的助理,一多半工作可以交给AI完成。未来在企业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场景之中,将会有更多的AI员工出现,分担人类的日常工作任务,“人”首次不再成为数字化的必经环节。随着AI应用进程的不断深入,将会重新分配人与AI的任务完成比例与完成内容的协作机制,将重构人机的边界。36.6%41.2%15.6%2.3%2.3%2.0%AI生产78%AI原生18%AI创生AI文明图2:使用生成类AI产品/应用完成工作的协作深度AI工具:将AI产品作为一个工具来使用,大部分工作仍需要自己主导AI助手:将AI产品作为一个可交互协作的助手来使用
11、,一半交给AI产品,一半自己主导AI助理:将AI产品作为一个高度智能化的助理,一多半工作可以交给AI完成AI员工:将AI产品作为一个数字同事,可以自主完成所有内容AI创生:AI产品已经不局限于数字世界,已经可以与之协作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如协作研发、控制机器人搬运等)AI文明:已经实现了人与AI产品的高度耦合,人的归人,AI的归AI,实现人与AI的高效协作Q:请问您使用生成类AI产品/应用的完成工作协作深度是多少?技术成熟度改变世界的进程L1:AI生产时代L2:AI原生时代L3:AI创生时代L4:AI文明时代第二生产力第二语言第二主体第二文明甲子光年AI技术发展曲线能源、信息和行为是现代社会和
12、自然界中三个基本而相互关联的概念科技的进步,就是三者之间转化能力加强的反映。基于这三个维度,甲子光年提出了新的AI技术发展曲线,可以将AI改变世界的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效率成本数字化端上智能软硬融合世界模型AI+生产智能融合文化共生重塑文明内容生成世界新型社交网络目标用户的AI使用程度图1:AI改变世界的进程55.6%52.2%50.5%48.8%20.0%15.7%14.7%14.4%10.4%5.6%4.8%2.2%1.5 目标用户核心使用场景“查写用学”四大场景是产品关键突破点,也是目标用户希望优先改变的生活/工作场景根据甲子智库的调研数据显示,AI产品目标用户的核心使用场景有四个,分布
13、是查、写、用、学,该四类场景的都有一半左右的目标用户希望通过使用AI产品/应用改变生活/工作效率。除了这四大场景之外,社交/沟通、健康、行、画四类场景的使用意愿也较高。对于AI厂商来说图:目标用户使用AI产品的主要场景/目的主要场景二级场景查,提高自己知识获取和查询的能力写,提高自身写作或工作中关于文字创作相关的能力用,提高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专用知识问答和使用普及能力学,提高自己学习、自我提升能力社交/沟通,提高自己沟通能力和渠道健康,提高自身健康管理水平行,提高自己出行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画,提高自己的对生活工作中的图片理解与处理能力娱,让自己玩的更好,更贴心住,提高自己居住的舒适性吃,提高自己外
14、出就餐、烹饪、营养规划等方面的能力穿,提高自己穿着打扮、服饰购买等方面的能力Q:您希望使用AI产品/工具在哪些场景优先改变您的生活/工作效率?2.3%10.1%24.5%25.3%18.2%6.6%6.8%4.6%1.0%0.2%0.3%10%以下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90%-95%95%-100%1.6 目标用户使用频次与分工比例六成目标用户每天都在使用AI产品,且可以完成接近四成的工作任务根据甲子智库的调研数据显示,7.8%的目标用户已经将使用AI产品作为每天的习惯性行为,61.3%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
15、AI产品/应用。从AI负责完成的工作比例分布来看,25.3%的用户认为可以完成30-40%的任务,24.5%的用户认为可以完成20-30%的任务,目标用户平均可完成的工作任务比例达到37.7%。这说明AI产品的目标用户已经逐渐养成了使用AI的习惯,并将之作为提高日常工作/生活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且已经实质性的承担了部分比例的工作任务。图2:目标用户使用AI产品时,AI负责完成的分工比例Q:在使用AI产品完成任务的过程中,AI负责完成的分工比例是多少?32.5%6.3%28.3%12.4%7.9%3.6%1.2%7.8%Q:请问您每天使用生成类AI产品/应用的频次是多少?每周几次偶尔会用每天1-
16、3次每天4-5次每天6-10次每天10-20次每天20次以上已经成为习惯,每天无数次图1:目标用户使用AI产品的频次分布情况37.7%平均完成比例1.7 目标用户AI产品价格接受度目标用户可接受最优价格为3000元/年,可接受价格区间为【500元,2万元】非常愿意愿意一般不愿意非常不愿意72.5%愿意付费使用图1:C端用户付费使用意愿图2:目标用户价格接受度/年1元50元100元300元500元1000元3000元5000元1万元3万元5万元10万元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太便宜不购买物有所值会购买价较高但仍购买太贵不会购买P1P2P3P4最优价格点备注:PSM价格敏感度测试模型(Price
17、 Sensitivity Meter)是一种市场调研工具,通过让消费者回答四个关键价格问题(太便宜、便宜、有点贵、太贵),绘制感知价格曲线,从而确定产品的心理可接受价格区间、最优价格点(P2)、可接受价格上限(P3)与下限(P1),帮助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定价策略。根据甲子光年智库调研,72.5%的目标用户愿意付费使用AI产品,这说明用户对AI产品的认可度和需求不断增加。根据价格敏感度模型的测算结果来看,2025年目标用户可接受的产品价格区间为500元到2万元之间,其中最优价格点P2为3000元/年。因此可以确定,目标AI产品定价的合理范围是500元到3000元之间。相比于2023年,最优价格从
18、1200元提高到了3000元,这表明目标用户对AI产品的价值认知在不断提升,可接受的价格范围也大幅提升了1.5倍。从价格敏感度的测试来看,目标用户已经愿意为高质量的AI产品/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这为AI产品的商业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可接受价格范围(P1P3):【500,2万】1.8 目标用户偏好使用产品目标用户偏好使用的AI产品Top1071.2%63.9%48.8%35.1%31.5%23.3%21.9%15.4%11.6%10.8%豆包DeepSeek文心一言ChatGPT夸克腾讯元宝百度AI搜索Kimi讯飞星火文心一格图:目标用户使用偏好的AI产品Top10Q:请问您主要使用以下哪个生成
19、类AI产品/应用?CONTENTS目 录Part 03不同类型AI用户画像分析Part 01AI产品目标用户的界定Part 02AI产品目标用户的类型划分2.1 目标用户细分针对目标用户,按八大核心要素进行用户聚类分析,可划分为四个主要类型应用程度使用意愿使用程度AI完成比例使用频次技术水平标准满意度信度智能化水平效度聚类因素聚类结果对参与本次调研的目标用户八个核心因素进行聚类,正交旋转空间中的成分图载荷分布可以看出核心要素呈现四个集群分布的形态。甲子光年智库从技术水平与应用程度两大维度,构建了覆盖十六个关键指标的评估体系。通过因子分析之后降维获得了关键的八大因子。Complete Linka
20、ge 使用意愿使用程度分工比例使用频次 标注满意度信度效度智能化水平集群1均值4.46 1.69 0.34 6.12 68.64 0.71 0.49 73.57 N231231231231231231231231标准差0.52 0.81 0.17 12.26 14.96 0.19 0.22 11.58 集群2均值4.42 2.00 0.39 5.45 74.13 0.73 0.54 78.05 N288288288288288288288288标准差0.52 0.94 0.16 10.30 13.99 0.20 0.22 11.28 集群3均值4.55 2.51 0.41 11.08 75.3
21、0 0.74 0.54 78.36 N7373737373737373标准差0.55 1.53 0.20 16.24 12.99 0.23 0.23 11.78 集群4均值4.83 4.08 0.50 50.00 80.92 0.84 0.70 81.94 N1212121212121212标准差0.39 1.44 0.16 0.00 11.56 0.13 0.25 13.61 总计均值4.46 1.99 0.38 7.27 72.31 0.72 0.52 76.45 N604604604604604604604604标准差0.52 1.07 0.17 13.40 14.50 0.20 0.2
22、2 11.71 2.1 目标用户细分四类群体的行为特点分布情况以聚类方式来解析八大因子,可将当下的AI用户归为四大类型:类型1:认知略低,生活场景为主,满意度略低,使用频次不高、接受价格低,以软件形态产品为主。类型2:认知高,工作场景为主,满意且推荐意愿高,使用频次不高、接受价格居中,以软件形态产品为主。类型3:认知高,工作or生活场景都会用,满意且推荐意愿很高,使用频次高、接受价格居中,愿意使用软硬融合产品。类型4:认知略低,工作场景为主,满意且推荐意愿很高,使用意愿高、使用频次高、接受价格高,以软硬融合形态产品为主。使用意愿使用程度分工比例使用频次标准满意度信度效度智能化水平类型1类型2类
23、型3类型2.1 目标用户细分根据AI应用程度为四类用户命名通过统计分析四类用户的AI产品应用深度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四类用户使用AI的深度存在显著差异。类型1的用户使用AI产品的深度主要集中在第一阶段,即AI工具阶段,故而将类型1命名为AI工具用户。类型2的用户使用AI产品的深度主要集中在第二阶段,即AI助手阶段,故而将类型2命名为AI助手用户。类型3的用户使用AI产品的深度中处于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即AI助理和AI员工阶段,其跟AI原生阶段高度吻合,故而将类型3命名为AI原生用户。类型4的用户使用AI产品的深度中处于第五阶段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即AI创生阶段,故而将类型
24、4命名为AI创生用户。由此可以获得,重塑后的四类用户,即AI工具用户、AI助手用户、AI原生用户和AI创生用户。AI工具:将AI产品作为一个工具来使用,大部分工作仍需要自己主导AI助手:将AI产品作为一个可交互协作的助手来使用,一半交给AI产品,一半自己主导AI助理:将AI产品作为一个高度智能化的助理,一多半工作可以交给AI完成AI员工:将AI产品作为一个数字同事,可以自主完成所有内容AI创生:AI产品已经不局限于数字世界,已经可以与之协作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如具身智能、AI大模型驱动的人机协作等)AI文明:已经实现了人与AI产品的高度耦合,人的归人,AI的归AI,实现人与AI的高效协作AI工
25、具用户AI助手用户AI原生用户AI创生用户Q:请问您使用生成类AI产品/应用的完成工作协作深度是多少?2.2 目标用户类型分布86%的目标用户尚处于第一阶段,即AI生产时代,12%的用户已迈入AI原生时代通过统计分析,可以获得重塑后的四类用户分布比例。AI工具用户占比38%,AI助手用户占比48%,是当下AI用户中的主要群体。这两类应用对应的正是AI生产阶段。AI原生用户占比12%,虽然占比不高,但却是使用频次高且愿意使用软硬融合产品的群体。这类群体将会是AI终端的目标客群。AI创生用户占比2%,是四类用户中占比最低的类型。这说明AI产品的实际应用进程距离完全进入AI创生时代还需要时间的培育。
26、从实际应用进程的角度来看,四类用户之中并没有达到AI文明阶段的用户,这将是AI发展的未来时。因此,从当下AI用户的实际应用进程来看,86%的用户尚处于第一阶段,即AI生产时代;12%的用户已经迈入AI原生时代,2%的用户开始进入AI创生时代。AI工具用户AI助手用户AI原生用户AI创生用户认知略低,生活场景为主,满意度略低,使用频次不高、接受价格低,以软件形态产品为主认知高,工作场景为主,满意且推荐意愿高,使用频次不高、接受价格居中,以软件形态产品为主认知高,工作&生活场景都会用,满意且推荐意愿很高,使用频次高、接受价格居中,愿意使用软硬融合产品认知略低,工作场景为主,满意且推荐意愿很高,使用
27、意愿高、使用频次高、接受价格高,以软硬融合形态产品为主38%48%12%2%86%AI生产用户2.2 目标用户类型分布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医疗健康、互联网、教育、制造等领域AI应用程度较深不同行业的AI应用进展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医疗健康、互联网、教育、制造等领域AI应用程度较深,已经开始迈入到AI创生时代,说明这些领域已经具有软硬融合的AI产品落地应用,例如智能汽车、教育机器人等。环保、旅游休闲、生命科学、能源化工、IT软件等领域在AI原生阶段的占比较高,说明这些行业在AIGC方面的落地场景较多,应用水平也较高。除了上述行业之外,其他行业大部分还是处于AI生产阶段,
28、且部分行业的AI应用水平较低,比如采矿业、农业、建筑工程等领域,仍是以AI工具阶段为主。0%20%40%60%80%100%AI工具用户AI助手用户AI原生用户AI创生用户环保旅游休闲生命科学能源化工IT软件 交通运输物流仓储汽车制造电信信息硬件医疗健康传媒行业专业服务金融零售科研院校政府互联网文化娱乐其他教育采矿业电力房地产建筑工程农业食品餐饮图:各行业四类AI用户的分布情况2.2 目标用户类型分布穿、娱、社交/沟通三大场景之中AI原生用户比例较高,属于应用潜力大的场景从四类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分布情况来看,与传统的“查写用学”四大场景不同,“穿、娱、社交/沟通”三个场景在AI原生用户和AI创
29、生用户占比之中较为突出。这说明,当下以AI生产为主的核心场景是以“查写用学”为主,未来应用潜力加大的AI原生产品则更多可能从“穿、娱、社交/沟通”三个场景之中产生。另外除了该三大场景之外,健康、吃、画、写等场景也具有一定的潜力。图1:AI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0%20%40%60%80%100%穿娱社交/沟通健康吃画写学用查行住AI工具用户AI助手用户AI原生用户AI创生用户CONTENTS目 录Part 02AI产品目标用户的类型划分Part 03不同类型AI用户画像分析Part 01AI产品目标用户的界定3.1 目标用户画像:性别目标用户男女分布各占一半,但随着用户使用程度的加
30、深,男性占比会上升目标用户AI工具用户AI助手用户47.2%100%48.5%100%43.4%100%女男52.8%51.5%56.6%图1:用户性别分布AI原生用户61.6%100%38.4%3.2 目标用户画像:年龄AI目标用户以90后为主要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AI应用深度有提高的趋势AI目标受众主要以年轻人为主,特别是90后人群是主力,另外00后和80后人群则是潜力较高的群体。从不同类型用户来看,AI工具用户中00后人群占比要高于80后,AI助手用户和AI原生用户则是80后群体占比高于00后。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用户使用AI产品的深度有所提供,30-40岁区间的人群是AI原生用户的主
31、流使用群体。35.6%16-20岁21-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1-45岁46-50岁51-55岁56-65岁目标用户AI工具用户AI助手用户AI原生用户图:不同类型AI用户的年龄分布00后80后70后及以上90后3.3 目标用户画像:学历目标用户以高学历为主,AI助手和AI原生用户中硕博高学历人群占比更高目标用户之中有73.8%是本科学历,15.9%为硕士,这说明当下AI用户以高学历人群为主。值得关注的是,AI原生用户中本科占比只有67.1%,而硕士、博士和大专学历人群占比反而高于AI工具用户和AI助手用户。说明随着使用AI产品的深度提高,学历水平也呈现出U型趋势,会向更
32、高学历和更低学历延展,这将会提高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的场景和平权能力要求较高的场景的应用前景。目标用户AI工具用户细项73.8%15.9%7.5%1.5%0.8%0.3%0.2%AI助手用户78.8%6.9%11.3%1.7%0.4%0.9%0.0%71.5%22.6%3.8%1.4%0.7%0.0%0.0%本科硕士大专高中或同等教育程度博士/双文凭或以上初中及以下拒答/不知道67.1%20.5%8.2%1.4%2.7%0.0%0.0%AI原生用户图:不同类型AI用户的学历分布3.4 目标用户画像:职业分布AI目标用户的主流职业仍是内容生产相关职业和IT工作者,且其使用程度较深7.1%7.3%2
33、5.8%23.3%36.4%目标用户AI工具用户AI助手用户AI原生用户AI产品厂商的从业者/开发者AI大模型厂商的从业者内容生产相关工作者其他行业的IT工作者其他职业者图1:不同类型AI用户的职业分布情况13.7%11.8%11.3%7.9%7.8%6.6%6.1%3.6%3.3%3.3%生产研发软件研发运营学生产品经理文案策划代码编程视频制作公文撰写教师图2:AI目标用户的职业分布Top10AI从业者们使用AI产品的深度显著较高3.5 目标用户画像:收入分布AI用户已中高收入群体为主,AI原生用户的收入略高与其他几类用户0%10%20%30%40%50%60%70%80%90%100%AI
34、工具用户AI助手用户AI原生用户无收入1000以下1000-30003000-50005000-80008000-1000010000-2000020000-3000030000-5000050000及以上图:不同类型AI用户月收入分布情况AI原生用户高收入群体占比略高收入区间8000-20000是核心用户群体3.6 目标用户画像:地域分布目标用户以一二线城市为主,AI助手用户一线城市占比较高25%18%29%18%39%44%37%40%11%8%12%10%25%30%22%32%目标用户AI工具用户AI助手用户AI原生用户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及以下城市图:不同类型AI用户地域分布
35、情况3.6 目标用户画像:地域分布广东、上海、北京是用户占比前三名的省份,广东三类用户占比都较高属于重点布局省份从AI目标用户所在省份的分布比例来看,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和四川是用户占比最高的前五名。但从具体用户类型分布来看,广东三类用户占比都较高,属于AI厂商应该重点布局的省份。AI工具用户中,还需要注重四川、浙江省份的用户开放;AI助手用户则应注重上海、北京等区域用户;AI原生用户则需要注重上海、安徽、江西等省份的开发。图:不同类型AI用户所在省份Top10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四川江苏河南安徽湖北山东目标用户广东四川浙江上海江苏河南江西湖北河北湖南AI工具用户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湖北山东山西
36、河南河北AI助手用户广东上海安徽江西浙江河南四川北京重庆江苏AI原生用户3.7 主流AI产品用户画像分析豆包:女性,90后,高学历,内容生产者,AI助手,中高收入,一二线城市为主53%55%77%90后占比超过一半女性占比略高本科占比接近八成,硕士占比一成28%内容生产者占三成48%67%AI助手用户48%,AI工具用户40%近七成用户收入在【5000,20000】之间64%一二线城市为主3.7 主流AI产品用户画像分析DeepSeek:90后/00后,高学历,内容生产者,AI助手,中高收入,一二线城市为主54%51%72%90后54%,00后21%男女比例1:1本科占比七成,硕士占比两成25
37、%内容生产者占四分之一47%67%AI助手用户47%,AI工具用户40%近七成用户收入在【5000,20000】之间66%一二线城市为主3.7 主流AI产品用户画像分析文心一言:女性,90后+80后,高学历,内容生产者,AI助手,中高收入,二四线城市为主61%60%77%90后61%,80后20%女性占六成本科77%,硕士17%27%内容生产者27%,传统行业IT25%50%68%AI助手用户50%,AI工具用户36%近七成用户收入在【5000,20000】之间66%二线、四线城市为主3.7 主流AI产品用户画像分析ChatGPT:男女均衡,90后/80后,高学历,内容生产者,AI助手,中高收
38、入,一二线城市58%51%76%90后58%,80后19%男女比例1:1本科占76%,硕士18%31%内容生产者31%,传统行业IT24%46%67%AI助手用户46%,AI工具用户38%近七成用户收入在【5000,20000】之间67%一二线城市为主3.7 主流AI产品用户画像分析夸克:女性,90后/00后,高学历,内容生产/IT,AI助手,中高收入,二四线城市为主54%59%73%90后54%,00后26%女性占比近六成本科73%,硕士12%23%内容生产者23%,传统行业IT23%49%65%AI助手用户49%,AI工具用户38%近七成用户收入在【5000,20000】之间68%二线、四
39、线城市为主AI产品系列用户研究计划AI产品用户需求调研报告系列推出计划系列1 AI产品的用户类型细分与画像分析系列 2 AI产品用户购买决策路径与商业化潜力场景分析系列3 AI产品用户满意度与NPS值系列4 AI产品星空坐标系AI产品目标用户的界定目标用户类型细分不同类型AI用户画像主流AI产品用户画像分析购买行为与产品偏好分析使用场景与商业化潜力购买决策行为与路径分析购买决策过程与影响要素分析付费模式与接受价格信度与效度分析AI产品星空坐标系AI厂商星空坐标系应用场景星空坐标系用户职业星空坐标系AI产品用户满意度满意度与忠诚度分析满意度与NPS值分析竞争格局分析优秀AI厂商满意度案例分析甲子
40、光年智库将基于AI产品用户需求调研问卷采集的数据,开展系列AI用户研究工作,并推出用户类型划分、用户画像、购买决策、商业化潜力、满意度与NPS、星空坐标系等相关研究成果。希望通过本轮用户研究,向AI从业者全面分析并展示AI用户的现状与实际需求,为AI产品的布局与推广提供参考建议。期待AI厂商共同参与本次用户研究工作,若有合作需求请联系尾页的联系人详细沟通。图:AI产品用户研究计划法律声明版权声明本报告由甲子光年智库制作完成,报告内容的版权及相关知识产权均归北京甲子光年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引用本报告内容时,须保持内容的原始性,不得进行歪曲、删改或误导性引用,并须注明报告出处为“
41、甲子光年智库”。否则,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由引用方自行承担,甲子光年保留追责权利。免责条款本报告中的行业数据、市场预测和相关分析主要来源于甲子光年研究团队通过桌面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公开数据整理及甲子光年产品数据等方式获得,部分数据通过甲子光年自主统计预测模型进行估算。我们已尽合理努力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可靠性,但甲子光年不对其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包含的内容、数据或观点均不构成对任何单位或个人的投资建议、法律建议或其他形式的专业意见,相关决策应由读者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由于调研方法和样本范围的限制,报告中发布的数据结果仅反映特定时间段、特定对象的调研情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供读者作参考用途。甲子光年对因使用本报告内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智库院长宋涛微信stgg_6406THANKS谢谢北京甲子光年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智库,包含智库、媒体、社群、企业服务版块,立足于中国科技创新前沿阵地,动态跟踪头部科技企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案例,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AR/VR交互技术、信息安全、金融科技、大健康等科技创新在产业之中的应用与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