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平宏观:2025年中国储能研究报告(16页).pdf

上传人: 芦苇 编号:617615 2025-03-17 16页 4.38MB

下载: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本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 储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一环,具有削峰填谷、提升电网稳定性、整合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促进分布式能源发展等五大作用。 2. 储能行业呈现两大发展趋势:长时储能和新型储能技术。长时储能是下一个风口,随着风光发电占比增加,储能时长需求将扩展至10小时以上。新型储能技术包括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液流电池、氢储能、混合储能等。 3. 钠离子电池储能成本优势尚未凸显,未来将在特定场景发挥作用。固态电池储能能量密度高,但面临界面问题。液流电池储能未来在长时储能背景下优势独特。氢储能具有长时性、大容量和跨区域性等优势。混合储能通过融合多种储能技术,实现“1+1>2”的效果。 4. 2024年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达到78.3GW/184.2GWh,功率/能量规模同比增长126.5%/147.5%。预计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超过50GW。
储能技术如何助力新能源发展? 未来哪种储能技术将成为主流? 氢储能技术有哪些优势和挑战?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