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面向区块链的多方协作治理框架白皮书(4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众银行:面向区块链的多方协作治理框架白皮书(42页).pdf(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在早期治理阶段,大多数链下的决策都需要通过区块链节点,由维护者手动执行更新代码或配置来实现。手动执行使得治理决策和执行被割裂为两个阶段,不仅使得治理实施时效变长,同时过多依赖节点维护者,更容易出现中心化问题。但手动执行也有其独到的优势,一方面某些底层区块链不支持自动化升级代码,只能采用手动升级;另一方面,决策和执行之间的分离,有助于决策的稳步落地和穿插验证,适用于需要详细验证、慎重操作的场景。需要注意的是,手动执行并非局限于链下治理,也可应用在链上治理。与手动执行相反,自动执行将决策和执行被绑定在一起,不依赖人工,可根据更新代码逻辑自动执行治理提案内容。自动执行模式通常通过区块链节点底层代码或
2、智能合约实现,保证了决策完成后必定会在某个时间点或某个区块高度被执行,从而确保治理执行的时效性,避免因部分治理角色拒绝执行而导致区块链系统无法升级。自动执行模式适合于追求快速、高效、契约化更新的场景。区块链的治理既要确保投票、决策的公平公正、可信透明,同时需要兼顾决策过程中用户信息和决策信息的隐私保护,防止用户信息泄露以及投票过程中的“绑架”投票和跟风投票现象,确保治理的客观性。基于此,MCGF 治理框架提供了三种隐私保护策略:提案隔离、隐匿身份投票、投票内容加密。提案隔离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即对于不同的提案,只有参与治理的角色可见,未参与治理的角色不可见。提案隔离基于 RBAC 模型对不同角
3、色进行权限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提案隔离在链上治理模式下,并不能确保用户和决策过程的隐私。隐匿身份投票是投票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有效抑制投票过程中的贿赂投票和“绑架投票”。隐匿身份投票机制可采用群 环签名及隐私保护等密码学算法实现。在联盟链中,隐匿身份投票只是对投票过程的保护,投票者的真实身份仍需要进行实名认证和 KYC 验证,同时监管角色可以查询和验证任何隐匿投票者的信息,以满足穿透式监管的要求。在治理过程中,一方面,投票可能需要资源或资产的投入 / 抵押,以获取不同的投票权重,但同时涉及泄露投票者隐私的风险;另一方面,投票信息的公开不仅可能引发盲目跟票的风险,同时可能因不同投票者意见不和导致联盟之间的合作决裂。所以,在投票过程中,可以对投票内容进行加密,同时需要确保投票信息的可信性和可验证性。投票加密可基于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等密码学技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