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行业研究:OLED显示供需双向驱动国产替代大有可为-240122(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LED行业研究:OLED显示供需双向驱动国产替代大有可为-240122(30页).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投资逻辑 随着随着 OLEDOLED 技术成熟技术成熟、成本优化成本优化,多元应用领域加速渗透。多元应用领域加速渗透。23Q3 起由于消费电子终端拉货,小尺寸 OLED 屏涨价,品牌备货、手机 LTPO 技术升级,24H1 或将结构性缺货持续涨价。展望中长期需求端:1)小尺寸终端价格下沉,中尺寸终端加速搭载 OLED 屏。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小尺寸占据最大份额(23 年手机 OLED 渗透率接近 50%),随着搭载 OLED屏的手机价格下沉、米 OV 等品牌国产替代(原使用三星屏)、折叠屏放量/搭载 LTPO 等结构性拉动将带动手机 OLED需求稳步增长。2)中尺寸
2、上 IT、车载市场等 OLED 应用前景广阔,2024 年苹果有望推出 OLED IPAD 进一步带动中尺寸搭载 OLED 的趋势,汽车智能化趋势 OLED 也成为高端车载的主流方案之一。3)大尺寸方面 TV 等市场 OLED 渗透率稳步提升,韩系厂商主攻高端市场。综合来看,目前 AMOLED 是 OLED 技术的主流产品,广泛用于小尺寸平板显示中,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等产品对高质量显示屏的需求增加,OLED 面板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大陆企业加快产能布局中国大陆企业加快产能布局,长期供需结构改善长期供需结构改善。以京东方、维信诺、深天马为首的中国 OLED 面板厂商近年
3、来积极布局 OLED 产线,OLED 产能正在加速向中国大陆转移。短期来看供给端 2024 年爬坡的主要有京东方重庆、维信诺合肥、天马厦门 TM18,释放集中在下半年,上半年 OLED 面板价格或持续上涨。长期来看在技术布局、高世代线上中国大陆持续布局。技术角度上,国内面板厂技术持续进步向海外对标,包括 LTPO、叠层等技术升级改造,契合更高端、中尺寸等产品对于寿命、功耗的要求。世代线建设上,2023 年 Q4 京东方公告拟投资 630 亿建设国内第一条的 8.6 代 AMOLED产线,主要用于中尺寸,完善产线结构,推动 OLED 显示产业开启中尺寸发展新阶段。有机发光材料,国产替代正当时。有
4、机发光材料,国产替代正当时。从上游原材料环节来看,有机材料是 OLED 面板的核心组成部分,有机材料在OLED面板成本中占据 23%的份额。有机发光材料海外专利垄断,蒸镀机 Tokki 垄断,掩膜版美日企业主导,国内厂商加速下游面板厂配套合作、导入验证。对于 OLED 终端材料制造来说,首先由前端材料生产企业将基础化工原料合成中间体,再进一步加工为升华前材料,将其销售给终端材料生产企业,由终端材料生产企业进行升华处理后最终形成 OLED 终端材料,用于 OLED 面板的生产。OLED 有机发光材料的生产一开始的原料经由化学合成形成中间体,毛利率较低约10-20%。升华后的纯度要求非常高,相对技
5、术壁垒较高,所以材料毛利率也高达 60-80%,其核心技术和专利均集中在海外少数厂商,伴随海外专利到期及国内技术突破,国产厂商迎来发展良机。投资建议 中游环节:持续看好本轮小尺寸结构性供给紧缺带动的涨价持续性,以及长期供需结构的改善,利好京东方 A、维信诺、深天马、TCL 科技;上游材料:利好发光材料&蒸发源设备供应厂商奥来德、材料厂商莱特光电、OLED 中间体及前端材料厂商瑞联新材、万润股份。风险提示 价格上升幅度不及预期,需求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上游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行业深度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一、OLED:需求复苏+新需求拉动+国产替代,迎来发
6、展新机遇.5 1.1 OLED 性能更优,AMOLED 主流趋势显现.5 1.2 中国加大 OLED 产能布局,京东方开启首条 8.6 代线.6 二、OLED 屏价 24H1 有望持续上涨,长期供需结构改善.8 2.1 短期:消费电子持续拉货,结构性供需改善有望持续涨价.8 2.2 OLED 下沉至中低端手机市场,中尺寸终端加速渗透.9(1)小尺寸:OLED 智能手机加速渗透中低端市场,折叠屏放量拉动.9(2)中尺寸:IT 和车载渗透率有望提升,产能消耗更大.11 三、有机发光材料,国产替代正当时.14 3.1 OLED 终端材料壁垒较高,受益于国产替代迎来发展机遇.15 3.2 有机发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