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行业深度:发展前景、政策分析、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30519(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行业深度:发展前景、政策分析、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30519(28页).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1/28 2023 年年 5 月月 1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慧博智能投研 中药中药行业深度:行业深度:发展前景、发展前景、政策政策分析分析、产业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有着长期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被誉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和“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是中国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指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药物。当前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国家及地方出台多项促进中医药和传统医学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与完善性监管措施,并将中药产业定位为国家战略性产业,为
2、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企业自身在中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加速布局产业链各环节,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提升产品质量水平的同时加强中药的市场认可度。下面我们将主要介绍中药行业的发展前景、政策变化发展前景、政策变化等内容,并针对中药行业的产业链及相关公司产业链及相关公司进行详细梳理,分析相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展望中药行业展望中药行业的的未来发展未来发展。目录目录 一、行业概述.1 二、行业发展前景.2 三、政策支持叠加企业改善,行业发展趋势明朗.4 四、产业链分析.12 五、中成药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23 六、相关公司.24 七、未来展望.26 八、参考研报.28 一、
3、一、行业概述行业概述 1、概念概念 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根据终端市场中的产品类型,可分为中药材与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中药大健康产品。2、发展历程发展历程 中医药底蕰深厚,历史悠久。从先秦开始流传的黄帝内经,提出“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理论,经过各代医家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基理论得到完善,流传出各家代表著作与方剂。中医药有着其独特优势,2/28 2023 年年 5 月月 1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在国内新冠疫情初起之时,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中医药全面参与轻型到危
4、重新冠肺炎治疗,使得中国疫情局势逆转。在过去、现在或是未来,中医药均是中国医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3、中药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中药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产业问题阻碍发展,持续改革升级。产业问题阻碍发展,持续改革升级。中医药备受质疑,常被贴上“伪科学”、“安慰剂”等标签。中药材质量不合格、掺杂劣药或伪品;中成药临床定位模糊、适应症不确切、疗程周期不明;中医人才队伍薄弱、技术传承困难等问题阻碍中医药发展。在国家高度重视中,中医药进入改革升级阶段,提出了针对于痛点的应对措施,行业将迎来新发展。二二、行业发展前景行业发展前景 1、疫情防控优化趋势明朗,中药品类业绩值得期待疫情防控优化趋势明朗,中药品类业绩值
5、得期待 3/28 2023 年年 5 月月 1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后疫情时代,中药品类恢复销售增长态势。后疫情时代,中药品类恢复销售增长态势。根据数据,2020 年中成药和药材类(中药饮片)销售出现负增长,主要因受疫情管控降低药店客流的影响。2021 年开始,实体药店中成药和药材类销售恢复增长,实体药店端中成药销售 1472 亿元,药材类销售 429 亿元,近 2000 亿元的市场规模有望受政策和需求推动持续扩张,成为零售实体药店中中药的增长品类。2022 年 3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其中对于新冠病毒的中医治疗方法做出详
6、细方案,依据感染者患病程度的不同,参考临床表现,国家卫健委给出相应的中成药用药方案,可以看到,多种中成药被纳入推荐用药名单。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消费者自我诊疗需求增加,中成药将成为家用常备药物,市场空间潜力巨大,中药品类销售有望快速增长。2、老龄化程度加老龄化程度加深,慢性病患者基数大深,慢性病患者基数大 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推动中医药发展。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推动中医药发展。数据显示,2016-2022 年,老年人人口比例逐年升高,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近些年人们对身体健康愈发重视,再加上老龄人口数量的增长,很多中老年人开始提高对保健、养生等方面的重
7、视,可以判断中老年群体进行健康消费的主要动机是保持健康、防治未病。同时,我国传统中医药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治未病,中医药可以较好满足中老年群体的需求,这一趋势将推动中医药的发展。4/28 2023 年年 5 月月 1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慢性病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中医药定位日益清晰。慢性病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中医药定位日益清晰。慢性疾病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伴随老龄化的趋势,我国患慢性病的人口基数逐渐庞大。根据数据,中国慢病医疗支出占比呈增长趋势。中医药的理念为“药食同源”,十分注重发病前的预防与保健,随着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多,中医药受众范围广泛。同时,通过近几年
8、国家出台的有关中医药政策的梳理,可以发现中成药在治慢病、治未病中起核心作用的定位日益清晰。在老龄化背景下,中成药在慢病治疗中发挥整体调节、综合干预的优势,这为中成药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3、行业走向规范化,行业走向规范化,置置信度不断提信度不断提升升 中药注射剂由于安全性问题曾在临床使用中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近年国家开始不断加强对于中药注射液中药注射剂由于安全性问题曾在临床使用中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近年国家开始不断加强对于中药注射液的监管。的监管。2017 年 10 月,国家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中要求严格药品注射剂审评审批,开展药品注射剂再评价。使用规范化加速中药注
9、射剂负面影响出清。使用规范化加速中药注射剂负面影响出清。2017 版医保目录开始对中药注射剂严格限制使用规范,26个中药注射剂品种限二级以上医院使用,部分附加病症限制。2019 版医保目录中,继续针对中药注射剂做调整,剔除了部分品种,2021 版医保目录中,受限品种继续增加。能够认为中药注射剂因为历史原因,在临床试验等注册审批环节存在不完善之处,导致产品安全性监管出现问题,由此对整个中药行业声誉以及产品可靠性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从 2017 年之后,针对中药注射剂审批、使用规范等系列严格政策的出台保证了中药产品使用的安全性。三三、政策支持叠加企业改善,行业发展趋势明朗、政策支持叠加企业改善,行业
10、发展趋势明朗 1、自上而下: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中药传承创新自上而下: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中药传承创新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造福人民健康作出不容忽视的贡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中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5/28 2023 年年 5 月月 1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019 年以来,每年国务院都发布中医药传承相关文件;2023 年 2 月 28 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
11、药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方案明确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基本原则,并统筹部署了 8 项重点工程,包括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化工程、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等,安排了 26 个建设项目。其中着重提到将加速中药服务体系建设和医保支付倾斜、纳入医院考核等政策的落地,进一步加快中医药行业总体发展速度,加强供给和需求端双向建设;直接利好我国中医药企业。文件聚焦中医药发展痛点,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分工及配套措施文件聚焦中医药发展痛点,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分工及配套措施。(1)审评端:中医药特色注册申报路径下,药品审评上市加快审评端:中医药特色
12、注册申报路径下,药品审评上市加快 1)药监局政策支持,中药新药审评呈现加速态势药监局政策支持,中药新药审评呈现加速态势 自 2016 年以来,我国中药创新药审评一直较为严格,在此背景下,我国中药创新药申报同样处于低迷状态,2016-2020 年期间中药创新药年均申报仅 380 件,年均获批仅 2.6 件。2020 年 4 月,国家药监局颁布的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2020 年 12 月 21 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国家药监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在药品管理法及现有注册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提出改革中药注册分类(将中药分为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同名同方
13、药这 4 类),构建“三结合”(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中医理论)审评证据体系,改革 6/28 2023 年年 5 月月 1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完善中药审评审批制度。确对临床定位清晰且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用于重大疾病、罕见病防治、临床急需而市场短缺、或属于儿童用药的中药新药申请实行优先审评审批。在 2019 年 10 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统筹,2020 年 12 月药监局出台国家药监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支持背景下,2021 年以来,我国中药创新药申报明显增加,达 1371 件;评审同样显著提速,2022 年仍然保持较高的新药申报速度
14、,申报数量达 1551 件,中药创新药获批数量为 7 件。2023 年 2 月 10 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规定中指出申请注册的中药具有人用经验的,可根据人用经验对药物安全性,有效性的支持程度,合理提交相应的申报材料;满足相应条件的处方可简化工艺研究,豁免非临床有效性研究,豁免期、期临床试验等;引入真实世界证据作为支持产品上市的依据。2)中药企业研发费用投入逐年提升,助力新产品上市中药企业研发费用投入逐年提升,助力新产品上市 申万中药 70 余家中药公司中,2018-2022 年 Q3,总研发费用投入逐年提升,尤其是 2019 年、2021 年的研发投入提升较明显,2019
15、年同比增长 21%,2021 年同比增长 16.5%,2022 年前三季度依然保持20%的增长态势。2018-2021 年,研发费用率(总研发费用/总营业收入)也呈现逐年提升态势。从研发投入绝对额上来看,年研发费用超过 5 亿分别:白云山白云山、以岭药业以岭药业、天士力天士力、华润三九华润三九、济川药济川药业业、康缘药业康缘药业位居行业前列。从研发费用率来看,康缘药业位居行业首位,且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研发费用率由 2019 年的 9.69%提升至 2021 的 13.69%。研发费用率位居行业前列的企业为康缘药业、桂桂林三金林三金、以岭药业、葫芦娃葫芦娃、天士力天士力等。7/28 2023
16、年年 5 月月 1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考虑到部分企业营收中医疗商业或其他业务占比较大,对比不同企业研发费用占医药工业/医药制造行业收入的比例,康缘药业、桂林三金、天士力、维康药业维康药业、白云山、以岭药业、万邦德万邦德、葫芦娃、上海上海凯宝凯宝、济川药业位居行业 top10。随着随着政策支持政策支持+研发投入增加,中药新药数量研发投入增加,中药新药数量不断增加。不断增加。8/28 2023 年年 5 月月 1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2)支付端:中药、中医服务纳入医保,中成药集采降幅温和支付端:中药、中医服务纳入医保,中成药集采降幅温和 1)中
17、医药机构、中药、中医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中医药机构、中药、中医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2021 年 12 月 31 日,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的具体措施,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医保覆盖范围,提出将符合条件的中药、中医医疗机构、中药零售药店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从国务院的顶层设计,到药监局对中药创新药审批的加速、再到医保局将中药饮片、制剂,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机构等纳入医保,国家从政策层面层层递进,充分表明我国对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视与支持。新增新
18、增 15 个中药新药通过形式审查,个中药新药通过形式审查,7 个中药创新药品种谈判成功。个中药创新药品种谈判成功。2022 国家医保目录通过形式审查名单公布,50 个中成药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目录内外各有 35 个、15 个。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分为企业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谈判竞价等环节,下一步的专家评审环节,通过评审的独家药品要经过谈判、非独家药品要经过竞价,只有谈判或竞价成功才能被纳入目录。最终 7 个中药创新药产品谈判成功。共共 35 个通过形式审查的目录内中成药产品,全部成功续约个通过形式审查的目录内中成药产品,全部成功续约。9/28 2023 年年 5 月月 19 日日 行业行业|深
19、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中成药集采呈逐步扩大趋势,但降价相对温和中成药集采呈逐步扩大趋势,但降价相对温和 自 2021 年底,中成药集采明显加速。随着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的成立,中成药集采逐步从区域试点向全国铺开。2021 年底以来,湖北和广东已完成并公布中标结果,从已公布的中标结果来看,价格降幅相比此前化药集采普遍较低。中成药集采降幅温和,独家品种普遍降幅更低。中成药集采降幅温和,独家品种普遍降幅更低。根据数据显示,2018 年以来的国家七批药物集采历史数据显示,药品平均降幅在 48%-59%之间,而 2021 年以来湖北、广东、北京与山东实施省际中成药集采或联采,平均价格降幅在
20、23%-44%,中药集采价格平均降幅相对较低。独家品种普遍比非独家品种降幅更低,能够认为中药原材料价格会传导影响中药材农业脱贫,独家品种众多难以分组,适应症多难以划分,诸多因素使得中药集采未来不会对行业产生类似于化药、生物制剂类似的较大降幅震动。10/28 2023 年年 5 月月 1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3)基药目录调整在即,基药目录调整在即,“986”政策刺激中药放量政策刺激中药放量 基药基药是指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目录的使用将引发医疗服务、医保报销的变化。医保目录中的药品可以医保报销,而基药目录中的药品是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的依据。它们在安全有效和成本效益方面
21、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基本药物在优先使用保障供应等方面的属性更强。基本药物在优先使用保障供应等方面的属性更强。自 1977 年 WHO 首次提出基本药物理念后,全球已有 160 多个国家制定了本国的基本药物目录,其中 105 个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我国从 1979 年开始引入“基本药物”的概念,到 2018版(685)基药目录,一共发布过五版。2018 版基药目录共调入药品 187 种,调出 22 种(其中有 17 个为化药),目录总品种数量由原来的 520 种增加到 685 种,其中西药 417 种、中成药 268 种。中成药数量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39.12%。政策鼓励优先配备和使
22、用基药,政策鼓励优先配备和使用基药,“986”作为核心指标,但任重而道远。作为核心指标,但任重而道远。所谓“986”原则是指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公立医院、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 90%、80%、60%,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1”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X”为非基本药物,由各地根据实际确定)用药模式,优化和规范用药结构。基药目录中成药占比逐步提高,“986”政策刺激中药放量。中成药作为基药目录的重要成分,有望借此加速放量,预计中成药占比有望在新版基药目录进一步扩大。新增品种放量弹性大,关注创新中药进入基药目录机会。新增品种放
23、量弹性大,关注创新中药进入基药目录机会。上次基药目录调整是在 2018 年,自 2018 年至今中药行业陆续出台一系列推动中成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鼓励政策,尤其中医药在应对突发疫情时做出 11/28 2023 年年 5 月月 1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重大贡献,2021 和 2022 年分别有 12 个和 7 个中药新药获批,以岭药业共计 3 个品种,康缘药业共计4 个品种,评审提速,新药品种部分有望进入基药目录,实现在医疗机构端放量增长。2、自上而下:国企混改引入市场化机制,加大激励调动员工积极性自上而下:国企混改引入市场化机制,加大激励调动员工积极性 政策引领加强中医药
24、人才培育,中药企业整体研发投入提升。政策引领加强中医药人才培育,中药企业整体研发投入提升。2022 年 10 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要求完善人才培育体系,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药传承创新与人才供给。2022 年前三季度,中药企业研发投入合计 64.13 亿元,相较于 2021 年同期的 56.44 亿元增长了 13.63%,其中 52 家中药企业研发投入实现正增长,占比为 69.33%。2018 至2021 年,大部分中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呈增长态势。中药国企混改加速落地,传统老店焕发新生机。中药国企混改加速落地,传统老店焕发新生机。2020 年
25、6 月 30 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方案提出要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广誉远、太极集团、达仁堂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部分中药国企实现股权变更梳理,落实混合所有制改革,董监高等管理层通过更加市场化制选举。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2023 年 1 月,国资委将央企考核体系的经营指标由“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进一步加强对国企盈利能力和创现能力的考核。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药企业执行力提升,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
26、12/28 2023 年年 5 月月 1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陆续推出股陆续推出股权激励,未来业绩增长指引清晰。权激励,未来业绩增长指引清晰。近年来多个中药企业陆续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给出未来几年更加清晰的业绩增长指引。其中,部分中药企业还会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和业务特点制定额外的激励考核指标,例如济川药业济川药业设置了 BD 引进产品的指标,康缘药业康缘药业设置了非注射剂产品营业收入增长的指标。股权激励方案出台将有效激发上市公司团队的能动性,有利于公司朝着既定目标快速前行。四、产业链分析四、产业链分析 中药材指未经净制处理及加工的中药原料,通常来自天然植物、动物、矿物。
27、中药饮片指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材,用于调配或制剂。中成药则指按一定配方将中药加工或提取后制成有一定规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中药的采集、炮制、制剂、销售构成了中药产业的完整产业链。13/28 2023 年年 5 月月 1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产业链中,上游主要为中药材及相关设备的供应,中游领域主要包括中药饮片的加工和中成药的生产产业链中,上游主要为中药材及相关设备的供应,中游领域主要包括中药饮片的加工和中成药的生产等等;下游为中药产品的销售市场。下游为中药产品的销售市场。具体而言,上游包含中药材的获取与初加工,以保护药性、降低毒性,防止药材变烂为主,涉及种植、畜
28、牧、养殖和中医药器械研发等。中游是中药产业链的核心,连通了前端的原料市场和后端的产品市场。下游主要通过医疗机构、药店、电商平台等渠道将中药产品最终销售给消费者,降低了中药产业的流通成本,为中药产业带来源源不断的需求推动力,也延伸并拓展了中药的销售和服务场景。1、上游产业上游产业(1)中药材价格变动趋势中药材价格变动趋势 上游产业以中药材为重点研究对象。中药材是指原植物、动物、矿物除去非药物部分的商品药材。上游原材料的甄选和炮制工艺会直接影响中游的生产制造。大多数中药材来源于动植物,在种植或养殖的过程中易受到多方面影响,比如季节性、周期性、政策性等因素都可能使原材料供给情况出现波动。从2016
29、年开始的数据表明,中药材价格指数的波动情况相较于整个中药行业来看波动较小,但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中药材产量与市场中药材产量与市场 据数据,我国中药材品种达 1000 余种,常用药材 600 余种,已实现人工种养 300 余种,其中人工栽培、养殖品种的产量占总体供应量的 70%以上。2017 年到 2020 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从 3467 万亩增长至 4358 万亩,年均增速为 7.9%。2016 年到 2021 年中药材产量情况如下所示:其中 2021 年产量约487.50 万吨。中药材市场成交额增至 1796.08 亿元。六年来,我国中药材产量稳步增长,市场成交额也逐年增加,中药
30、材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中药材的产量与质量通常会影响到中下游的利润空间,因此部分中药企业已经开始建立独自的中草药种植基地,解决上游的药材的供应问题,同时还能避免某些年份某些药材价格极值波动的影响。14/28 2023 年年 5 月月 1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具备中药材种植养殖能力的企业有:白云山白云山、康美药业康美药业、昆药集团昆药集团、天士力天士力、同仁堂同仁堂、云南白药云南白药、奇正奇正藏药藏药、东阿阿胶东阿阿胶、贵州百灵贵州百灵、金陵药业金陵药业等。2、中游产业中游产业 中游包括中药成品制造,主要包括中成药、中药饮片、配方颗粒、膏方等等。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均集中
31、在产业链中游,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利润分配格局更好。(1)中成药)中成药 我国中成药产量从 2013 年起稳步增长,但在 2018 年出现明显下降,随后几年产量保持相对稳定。全国医药工业统计表明,中成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2021 年中成药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4362 亿元,较 15/28 2023 年年 5 月月 1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020 年的 4347 亿元,同比增长 11.8%。中成药生产专利申请数在 2015 年出现显著下滑,近年来较为稳定,行业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其中 2021 年中成药生产专利申请数为 2153 件。中成药可分为处方药和 OTC,处方药
32、由于需凭医生所开具药方才可购买,因此销售渠道基本仅限医院端,由医保局定价,受集采影响,限制较多;相比之下,OTC 销售渠道多为零售药店,目标群体除对应病症患者外还有保健人群,有利于增加产品销售量,扩大市场份额,由于不受集采影响,OTC 中成药生产企业可拥有适度定价权,战略发展定位相对自由。另外,由于 OTC 中成药具备一定的消费属性,因此该领域企业品牌效应明显,品牌知名度高的药企占据较高市场份额。中成药相关企业包含片仔癀片仔癀、同仁堂同仁堂、以岭药业以岭药业、华润三九华润三九、东阿东阿阿胶阿胶、步长制药步长制药、众生药业众生药业、通化东宝通化东宝等。中成药市场,中成药市场,三大细分领域三大细分
33、领域包含:包含:精品中药、品牌精品中药、品牌 OTC 和创新中药。和创新中药。1)精品中药:量价齐升,老字号品牌重新焕发活力精品中药:量价齐升,老字号品牌重新焕发活力 上游中药材稀缺,国家保密配方,品牌效应明显,对应高净值客户,议价能力较强。精品中药核心在于上游中药材稀缺,部分野生动植物相对匮乏,人工养殖效益较低导致积极性不高,引发资源较为稀少。精品中药的疗效和价值不断受到患者认可,在持续提高的需求刺激下,近年来相关上游中药材价格不断上涨。供给端:供给端:名贵药材如天然牛黄和天然麝香价格高昂且增长迅速。量价齐升,稀缺性精品中药有望迎来连续性增长。核心产品的发展具备量价齐升的特性,产品对于原材料
34、的资源掌控力和资源依赖度带动产品价格的提升。我国目前的林麝数量紧缺,造成天然麝香供不应求,造成原材料价格持续增长,进一步带动了产品价格的提升。以片仔癀为例,在核心产品价格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其产品出厂价在 2005 年到2020 年共计提价 12 次为 430 元,其零售价格也增长到 590 元/颗。以麝香、牛黄为原材料的同仁牛黄清心丸(双天然)、局方至宝丸(双天然)本次提价 13%,与之前安宫牛黄丸(双天然)提价幅度相近。同仁乌鸡白凤丸 OTC、牛黄清胃丸、壮骨药酒、跌打丸 OTC 等品种因原材料涨价幅度较大,提价幅度在 15-65%区间。能够认为,原料供应决定其产量、销量以及未来的增长,对于
2022年中国CEM行业研究报告(48页).pdf
前瞻:2022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水平白皮书(40页).pdf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需求不足和结构矛盾下的就业市场(2022)(72页).pdf
MarketLine:Ulta Beauty公司发展概况、SWOT与财务状况深度分析报告(英文版)(46页).pdf
Ulta Beauty 2018年年度报告(英文版)(90页).pdf
世界经济论坛(WEF):加速基因疗法的全球普及率-低中收入国家案例研究(英文版)(34页).pdf
世邦魏理仕(CBRE):2022年上半年北美数据中心趋势报告(英文版)(43页).pdf
波士顿咨询(BCG:2022年全球支付行业报告-增长格局换新天(英文版)(40页).pdf
波士顿咨询(BCG):促进比利时氢经济的的五步战略计划(英文版)(15页).pdf
中药行业深度:政策分析、行业趋势、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21104(20页).pdf
AI+教育行业深度:行业现状、相关政策、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30526(19页).pdf
隔膜行业深度:发展趋势、降本路线、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30130(28页).pdf
军工行业深度:发展趋势分析、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20928(24页).pdf
机床行业深度:行业现状、国产上行因素、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21129(28页).pdf
靶材行业深度:行业壁垒、应用细分、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30310(28页).pdf
盘古大模型行业深度:框架分析、发展路径、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30407(21页).pdf
脑机接口行业深度:行业现状、市场发展分析、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30602(23页).pdf
毫米波雷达行业深度:发展趋势、国产替代、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30303(28页).pdf
充电桩行业深度:行业现状、政策驱动因素、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21223(23页).pdf
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连锁茶饮第一股(724页).pdf
麦肯锡:2023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33页).pdf
线上健身第一股-keep招股说明书(463页).pdf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完整PDF.pdf
QuestMobile:2022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7页).pdf
小红书:2023年度生活趋势报告(34页).pdf
QuestMobile: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30页).pdf
工业4.0俱乐部:ChatGPT认知白皮书(151页).pdf
町芒:2022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47页).pdf
哈尔滨工业大学:ChatGPT调研报告(94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