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企加速出海背景下中非贸易发展现状及供应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企加速出海背景下中非贸易发展现状及供应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报告.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3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2 正文正文目录目录 一、中国企业加速出海,寻找第二增长曲线.6 1、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转型需求增长.6 2、“一带一路”指引下,中国企业加速出海.7 二、寻找新的沃土非洲.12 1、中非经贸往来历史悠久,双边合作迈入新阶段.12 2、多重优势助力非洲成为投资热土.14(1)青年劳动力资源充沛,人口红利优势显现.14(2)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电商增长不可忽视.15(3)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17 3、供应链问题亟待解决.18 三、聚焦基础设施+电子商务,中国企业加快在非布局.21 1、布局重要物流枢纽及基础设施的相关企业.21(1)嘉友国际.21(2)
2、招商港口.22 2、布局物流业务的相关企业.23(1)速达非.23(2)顺丰控股.24(3)极兔速递.25 3、布局跨境贸易及商业的相关企业.26(1)传音控股.26(2)小商品城.27(3)名创优品.28 四、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30 1、投资建议.30 2、风险提示.30 图表图表目录目录 图 1:主要国家 GDP(不变价)同比增速变化情况.6 图 2:2022 年各国对世界 GDP 贡献占比.6 UZkYlYOXiWhUtQsRsQ6McM7NmOpPpNnOjMoOmQiNtRmQ9PnNyRuOsOrRMYrRqO 3 图 3: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变化情况.6 图 4:三大产业对 GD
3、P 贡献率变化.7 图 5:主要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额及占比(单位:亿美元).7 图 6:主要资本密集型出口产业.7 图 7:主要技术密集型出口产业.7 图 8:工业革命以来历次制造业产业转移.8 图 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9 图 10: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情况.11 图 11: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11 图 1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投资及新签合同额占总额比重变化情况.11 图 13:中国对主要经济体及地区月度出口金额增速变化.11 图 14:中国企业出海投融资交易数量分布.12 图 15:2017-2022 年出海投融资交易所处行业分布.12 图 16:1980-20
4、22 年中非贸易发展情况.13 图 17:2012-2022 年以来中非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13 图 18:中国与美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流量(单位:亿美元).13 图 19:2021 年中国境外企业在各洲覆盖比率.13 图 20:20172021 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前四位的非金融行业(单位:亿美元).13 图 21:2022 年非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总人口增速情况.14 图 22:2021 年非洲人口结构图.14 图 23:2025、2050、2100 年全球劳动力份额变化预测.14 图 24:世界各地区国民净人均收入(现价)增速变化情况.15 图 25:非洲各地区人均年收入增速变化情况.1
5、5 图 26:各地区 GDP 年均增速变化情况.15 图 27:非洲内部各地区 GDP 年均增速变化情况.15 图 28: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消费支出占美国比重.16 图 29:非洲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增速变化情况.16 图 30:世界各地区城镇人口增长率变化情况.16 图 31:撒哈拉以南非洲城镇化率与世界水平差距缩小.16 图 32:2020-2021 年世界对非洲各地区直接投资流量变化情况(单位:十亿美元).16 图 33:非洲人均 GDP 水平排名前十的国家.16 图 34:非洲电子商务用户数量及渗透率变化情况.17 4 图 35:2021 年和 2025 年非洲各品类电子商务收入(单位:
6、十亿美元).17 图 36:非洲矿业年产值分布情况.18 图 37:非洲采矿业、制造业和公用事业 GDP 变化情况及占总 GDP 比重.18 图 38:中国自非洲进口商品仍以矿产品为主(单位:亿美元).18 图 39:2022 年中国自非洲进口贸易额前十国家.18 图 40:非洲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19 图 41:非洲经济中心之间的公铁路网建设不足.19 图 42:非洲主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19 图 43:非洲物流成本居高不下.20 图 44:中国在非内陆加大铁路项目建设力度.20 图 45:“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港口示意图.20 图 46:中资海外港口投资格局情况.20
7、 图 47:嘉友国际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21 图 48:嘉友国际归母净利润及增长情况.21 图 49:嘉友国际在非布局示意图.22 图 50:招商港口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22 图 51:招商港口归母净利润及增长情况.22 图 52:廷坎岛地理位置.23 图 53:廷坎岛集装箱吞吐量.23 图 54:吉布提自贸区地理位置.23 图 55:吉布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3 图 56:顺丰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24 图 57:顺丰归母净利润及增长情况.24 图 58:顺丰布局非洲重要事件.24 图 59:极兔发展历史.25 图 60:传音控股发展历史.26 图 61:传音控股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26 图
8、62:传音控股归母净利润及增长情况.26 图 63:传音控股非洲地区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27 图 64:小商品城历史发展重点事件.27 图 65:小商品城主要业务.27 图 66:小商品城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27 5 图 67:小商品城归母净利润及增长情况.27 图 68:Egatee 模式.28 图 69:名创优品历史发展重点事件.29 图 70:名创优品季度海外收入及增速变化情况.29 图 71:交通运输行业历史 PEBand.30 图 72:交通运输行业历史 PBBand.30 表 1:货物进出口总额居世界前五位国家比较(单位:亿美元).6 表 2:“一带一路”重点事件梳理.9 表 3:
9、非洲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前十大国家.17 6 一、一、中国企业加速出海中国企业加速出海,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1、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转型需求增长、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转型需求增长 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快速快速发展,发展,对外贸易持续深化对外贸易持续深化。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1990 至 2019 年,中国实际 GDP年均增速接近 10%,为全球贡献超 25%的 GDP 增长,全国家庭平均收入由约 750 美元增长至 1.3 万美元。2020 年后,全球经济在疫情影响下普遍下滑,中国 GDP 增速在保持正增长的同时持续领跑全球,2022 年我国为全球贡献接近 20%的 GDP
10、 增长,经济持续增长下,中国贸易大国地位不断巩固,货物进出口总额由 2012 年的 3.9 万亿美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6.3 万亿美元,10 年 CAGR 为 5%,同时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比重稳步提升,由 2012 年的 10.4%上升至 2022 年的 12.5%,位居世界第一位。图图 1:主要国家主要国家 GDP(不变价)同比增速变化情况(不变价)同比增速变化情况 图图 2:2022 年各国年各国对世界对世界 GDP 贡献占比贡献占比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IMF、招商证券 图图 3: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变化情况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
11、券 表表 1:货物进出口总额居世界前五位国家比较(单位:亿美元)货物进出口总额居世界前五位国家比较(单位:亿美元)位位次次 2012 年年 2020 年年 2021 年年 2022 年年 国家国家 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 占比占比 国家国家 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 占比占比 国家国家 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 占占比比 国家国家 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 占比占比 世界 371760 100%世界 355172 100%世界 448026 100%世界 505260 100%1 美国 38824 10.4%中国 46559 13.1%中国 60515 13.5%中国 63100 12.5%2 中国 386
12、71 10.4%美国 38319 10.8%美国 46917 10.5%美国 54410 10.8%3 德国 25560 6.9%德国 25543 7.2%德国 30512 6.8%德国 32260 6.4%4 日本 16844 4.5%日本 12768 3.6%荷兰 15931 3.6%荷兰 18650 3.7%5 法国 12431 3.3%荷兰 12697 3.6%日本 15250 3.4%日本 16440 3.3%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界贸易组织、招商证券 7 伴随经济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伴随经济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加速升级转型加速升级转型。伴随经济快速增长,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
13、成效显著,第三产业重点领域繁荣发展,对 GDP 贡献率持续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2 年的 9.1:45.4:45.5 变为 2022 年的7.3:39.9:52.8,2022 年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较 2012 年提升了 7.3 个百分点,稳居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产业结构优化下出口结构持续升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出口总额中占比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近几年维持下降趋势,包括服装、纺织品、玩具、家具及零件等在内的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规模占总出口额比重由 2021 年的 18.2%降至 2022 年的 17.9%;钢材、汽车零配件、集装箱和船舶四大类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提升
14、,2022 年占出口总额比重约为 6%;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出口结构中重要性持续提升,四类产品加总出口规模逐渐接近劳动密集型产品加总出口规模,2022 年四类产品出口规模占出口总额比重约为 15%。图图 4:三大产业对:三大产业对 GDP 贡献率变化贡献率变化 图图 5:主要劳动密集型主要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额及占比(单位:亿美元)产业出口额及占比(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招商证券 图图 6:主要资本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资本密集型出口产业 图图 7:主要技术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技术密集型出口产业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
15、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招商证券 2、“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指引下指引下,中国企业加速出海中国企业加速出海 我国制造业从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向上突破的需求增强我国制造业从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向上突破的需求增强,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升。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在过去 70 年中先后走出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从历次产业转移来看,特征主要体现为由发达经济体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和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两方面,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出海成为重要趋势之一。1)第一次产业转移(第一次产业转移(19 世纪下半叶至世纪下半叶至 20
16、世纪上半叶):世纪上半叶):伴随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始,蒸汽动力替代人工的时代序幕拉开,英国迅速成长为工业大国及全球经济霸主,工业产成品对外出口迅速增长,英国工业部门 GDP占全球比重达 30%,但随着英国国内产业容量饱和成本提升,英国逐渐将生产转往法、德及美国等地,本次产业转移中,美国凭借资源、土地、政策优势成为最大受益者。2)第二次产业转移(第二次产业转移(20 世纪世纪 50-60 年代):年代):二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美国的科技水平领先全球,国内产业结构出现明显变化,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因此逐渐将钢铁和纺织等资本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德国、日本 8 等国转移,本次产业转
17、移中,日、德通过承接美国转移产业,极大地加快了工业化进程,成为新的“世界工厂”。3)第三次产业转移(第三次产业转移(20 世纪世纪 60-70 年代):年代):日本和德国在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后,迅速实现经济崛起,但随之而来的是国内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因此开始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及部分拉美国家转移,第三次全球产业转移中,亚洲四小龙逐渐形成以出口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4)第四次产业转移(第四次产业转移(20 世纪世纪 80 年代年代-2012 年):年):伴随科技的进步,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国内原本技术领先
18、的产业及部分剩余资本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处于改革开放的中国转移,中国凭借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成本的优势,在第四次产业转移中成长为新的“世界工厂”。进入 21 世纪后,传统国际分工逐渐向新型国际分工迈进,国际分工更为细化,体现在生产链中不同环节的分工。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工业化进程加速。5)第五次产业转移(第五次产业转移(2012 年至今):年至今):2012 年后,经过 30 多年发展,伴随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退,劳动力和土地等成本优势较部分后发国家不复存在,纺织等劳动力密集产业开始向东南亚和非洲等地转移。与此同时,在 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相继开启“再工业化”战略,部分高端制造业开始回流欧、美日
19、等发达经济体。在低端制造转移东南亚等地,高端制造回流欧美的背景下,我国钢铁、煤炭、水泥、玻璃、有色金属等行业在 2013 年后的两年内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供给侧结构性过剩问题凸显,中国产业升级和过剩产能转出需求增大。图图 8:工业革命以来历次制造业产业转移:工业革命以来历次制造业产业转移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杂志、招商证券 把握把握“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机会,实现机会,实现多边多边产业互惠共生。产业互惠共生。在第五次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亟待解决,低端产业转出需求持续增长,构建“一带一路”发展格局成为新时期重要举措。2013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各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
20、济带”的倡议。2013 年 10 月,在访问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了构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由此衍生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连接了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丝绸之路经济带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和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和印度洋三条线路。截至 2022 年 12 月,已有 150 个国家和 32 个国际组织签署 200 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根据梯度转移理论,价值链上游国家将产业的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价值链下游国家,下游国家在承接相关产业技术等资源的同时,通过与上游国家研发合作等转移形式带动本国产业的发展,同时上游国家也
21、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用于发展产业高端环节,实现产业升级,最终形成产业互惠共生。“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与沿线国家多边产业互惠共生的重要举措。9 图图 9:“:“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沿线国家 资料来源:新华网、招商证券 表表 2:“一带一路”重点事件梳理:“一带一路”重点事件梳理 时间时间 文件文件 内容内容 2015 年 3 月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一中亚一西亚、中国一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22、: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沿线各国资源票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2017 年 11 月“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 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在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海洋空间规划和园区设计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对国内沿海地方开展国际海洋合作的指导,推进“东亚海洋合作平台”“中国一东盟海洋合作中心”建设,支持福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2019 年 4 月“一带一路”国家外汇
23、管理政策概览(2018)从经常项目外汇管理、资本和金融项目外汇管理、个人外汇管理、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管理等方面对各国外汇管理政策进行梳理,为投资提供参考消息。2019 年 4 月 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议事规则 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波兰、俄罗斯 7 国铁路签署。2020 年 12 月“十四五”规划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以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为依托的互联互通网络,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聚焦关键通道和关键城市,有序推动重大合作项目建设。创新融资合作框架,发挥共建“一带一路”专项贷款、丝路基金
24、等作用。建立健全“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推动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多边和各国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投融资。2022 年 5 月“十四五”时期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弘扬绿色开放廉洁理念,以更好满足与共建国家互联互通需要为目标,努力构建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绿色集约、互惠包容的“空中丝绸之路”。10 时间时间 文件文件 内容内容 2022 年 9 月“丝路海运”建设蓝皮书(2021-2022)“丝路海运”已从探索实践、市场培育阶段转向提质增效、升级发展阶段。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全球环境更趋复杂,“丝路海运”集聚多重要素,整合多种资源,培
25、育跨行业国际航运物流生态圈,大胆创新,逆势而上,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和韧性。2023 年 1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菲律宾共和国联合声明 1、双方承诺深化农业、基建、能源和人文四大领域合作,并在国防、安全、科技、贸易和投资等领域拓展更多合作途径;2、双方同意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争取恢复并超越疫情前双边贸易额;3、双方同意加强农业合作,签署多份农业合作文件,包括中菲渔业合作行动计划(2023-2025)等;4、双方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愿持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多建好建”规划对接;此外还有一系列合作措施。2023 年 2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关于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
26、 1、双方同意从政治、产能、农业、能源、安全和人文六大领域入手,打造中柬“钻石六边”合作架构;2、方同意加大水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合作,探讨绿色环保、稳定可靠的能源合作方案。持续推进中柬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西哈努克省低碳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领域合作,开展政策对话、联合研究、能力建设等合作,加强生态环保理念、战略、法规标准研讨交流,开展对柬生态环保管理人才培训。3、双方同意加强两军各层级交往,充分发挥两军合作机制作用,加强军兵种交流和联演联训,深化人员培训和后勤装备等领域交流合作,密切双方多边安全事务协调配合。2023 年 2 月 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举办 以“互利共
27、赢,携手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国与中亚五国政商界代表在论坛中开展双向推介,并就工业互联网、能源、国际农业等话题深入交流。2023 年 3 月 政府工作报告 强调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实施一批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项目,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引导对外投资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境外风险防控;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稳妥应对经贸摩擦,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2023 年 4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兰西共和国联合声明 双方将加强政治对话,促进政治互信;双方将共同推动世界安全与稳定;双方将持续促进经济交流;双方将重启人文交流;双
28、方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国一带一路网、招商证券 我国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规模持续扩大规模持续扩大。自 2013 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2013-2022 年间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由 1.04 万亿美元增长至 2.07 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 8%,占整体外贸比重由 2013 年的 25%增长至 2022 年的 33%,双向投资累计超过 2700 亿美元,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累计分别超过1.2 万亿美元和 8000 亿美元,占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比重超 50%。截至 2022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为11
29、68.5亿美元,同比增长 2.8%,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为 2530.7 亿美元,同比下滑 2.1%,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 209.7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占同期总额的 17.9%,主要投向东盟国家、巴基斯坦、阿联酋、塞尔维亚和孟加拉国等;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 1296.2 亿美元,占总额的 51.2%。11 图图 10: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情况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图图 11: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 图图 1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投
30、资及新签合同额占总额比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投资及新签合同额占总额比重变化情况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 “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沿线国家中中非洲等新兴市场非洲等新兴市场对我国出口拉动作用不可忽视。对我国出口拉动作用不可忽视。在“一带一路”倡议引导下,东南亚、非洲等市场为拉动我国出口带来新动能,截至 2022 年,中国对欧洲、美国、东盟、非洲出口金额分别为 74.5、58.2、57.1、16.5 百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6.2%、0.9%、18.1%、11.2%,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拉动整体出口增长 6.1 个百分点,在全球宏观经济疲软,外需动能不足的背
31、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国出口拉动作用持续增长,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将会愈发重要。图图 13:中国对主要经济体及地区月度出口金额增速变化:中国对主要经济体及地区月度出口金额增速变化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 12 摆脱激烈竞争,中国企业加速出海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摆脱激烈竞争,中国企业加速出海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从市场规模、产品、企业市场竞争格局等因素看,包括家电、智能手机、工程机械、电商等行业在内的市场已是一片红海,行业均处于较为激烈的存量竞争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亟需通过拓展国际业务来寻找新增长点,而此时海外部分发展中国家中,这些行业仍是一片蓝海,海外市场的
32、提前布局对于企业来说有着增速快、竞争对手少、能够快速抢占市场的优势,以智能手机市场为例,据 IDC 数据,2022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仅为 2.9 亿台,同比下滑 13.2%,创下有史以来最大降幅,剔除疫情影响,行业现存的市场饱和、性能过剩、以及消费市场动能不足的问题愈发凸显,中国手机市场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竞争最为激烈市场。在国内众多产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中国产品以较高的性价比在海外市场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将更具优势,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投融资交易数量在疫情前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017-2022 年投融资交易所处行业分布中,文娱类、企业服务类、电子商务类、硬件类和教育培训类位列前五。未来未来,我们
33、认为,我们认为中国出海产业中国出海产业将将呈现出品类更丰富、更关注蓝海市场、呈现出品类更丰富、更关注蓝海市场、专精国际分工中某一环节的趋势专精国际分工中某一环节的趋势,从企业布局的出海区域来看,以北美、印度、东南亚及欧洲市场为主,当前 70%左右的出海企业在东南亚有业务布局,65%已经布局欧洲,62%已经布局北美,但新兴蓝海市场例如非洲、南美正逐步崛起并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新“战场”。图图 14:中国企业出海投融资交易数量分布中国企业出海投融资交易数量分布 图图 15:2017-2022 年出海投融资交易所处行业分布年出海投融资交易所处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睿智分析、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睿智分析、
34、招商证券 二、二、寻找新的沃土寻找新的沃土非洲非洲 1、中非、中非经贸往来经贸往来历史悠久历史悠久,双边双边合作迈入新阶段合作迈入新阶段 由劳务输出到全方面合作,中非经贸往来步入新阶段由劳务输出到全方面合作,中非经贸往来步入新阶段。中非外交及经贸往来历史悠久,1950-1989 年期间,中非贸易以民间小额贸易往来为主,1960 年中非贸易额首次突破 1 亿元,改革开放后,在“走出去”战略的引导下,中非贸易额由 1970 年的 1.8 亿美元迅速增长至 11.7 亿美元;1990-1999 年期间,中非贸易额稳步增长,1993 年中国与南非正式恢复贸易往来,贸易总额由 1990 年的 16.7
35、亿美元增长至 1999 年的 64.8 亿美元,年均增速达 16%,到 2008年中非贸易额首次达到千亿美元。2009 年在经济危机影响下中非贸易额下降,但 2010 年迅速反弹,实现贸易额 1269亿美元。2015 年后,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中非开始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截至 2022 年中非贸易额达到 2816.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8%,其中对非出口约 1641.8 亿美元,自非进口约 1175.1 亿美元。对非投资方面,中国自 2013 年起正式超越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直接投资者,2016 年起美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开始出现净流出,中国在对非投资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截至 20
36、21 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流量达到 50 亿美元。13 图图 16:1980-2022 年年中非贸易发展中非贸易发展情况情况 资料来源:商务部、Wind、招商证券 图图 17:2012-2022 年以来中非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年以来中非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图图 18:中国与美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流量(单位:亿美元)中国与美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流量(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非研究组织、招商证券 我国对非我国对非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投资主体更为多元,投资方式更为灵活投资主体更为多元,投资方式更为灵活。从境外企业分布来看,我国企业积极
37、拓展非洲市场,截至 2021 年,中国在非洲设立的境外企业超 3400 家,在非洲覆盖率达到 86.7%,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加纳、安哥拉、乌干达等国家,中非合作初期,我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多以大型援助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大型央国企因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优势占据对非洲直接投资的主要地位,随着中非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展,众多民营企业逐步将市场转移至非洲大陆,目前有 70%以上的对非投资企业是民营企业,成为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主力军。从直接投资存量行业分布来看,建筑、采矿、制造、租赁和商务服务为排名前四的行业,2021 年直接投资存量分别达到 163.4
38、亿美元、99.9 亿美元、59.3 亿美元和 20.4 亿美元。图图 19:2021 年中国境外企业在各洲覆盖比率年中国境外企业在各洲覆盖比率 图图 20:20172021 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前四位的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前四位的非金融行业非金融行业(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中国对外投资统计公告、招商证券(注:覆盖率为中国境外企业覆盖国际或地区数量与国家或地区总数的比率)资料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招商证券 1981-1998加强经贸合作劳务输出为主2015至今“一带一路”阶段加强各领域合作1999-2015“走出去”阶段扩大海外投资和工程建设-4%-2%
39、0%2%4%6%8%-50%0%50%100%15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中非双边贸易额增速非洲GDP增速(右轴)14 2、多重多重优势优势助力助力非洲非洲成为投资热土成为投资热土(1)青年劳动力资源充沛)青年劳动力资源充沛,人口红利,人口红利优势显现优势显现 非洲总人口增长领先全球
40、非洲总人口增长领先全球,青年劳动力资源丰富,青年劳动力资源丰富。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非洲成为世界上人口增速最快的区域,当前非洲人口增速是全球平均增速的 3 倍多,作为全球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2022 年非洲总人口已超过中国。根据联合国 世界人口展望 2022 预计,撒哈拉以南非洲到 2050 年将贡献全球超半数新增人口,2070 年将超越东亚、南亚成为人口最多的地区。分国别来看,2022 年非洲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埃及和刚果(金)人口已经过亿,分别达到 2.2 亿人、1.2 亿人、1.1 亿人、1.0 亿人。非洲劳动力人口数量充足,人口结构健康,2021 年 19 岁以下的人口占总
41、人口的 50%以上,刚果(金)、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等国人口年龄中位数都在 17-19 岁之间,远低于世界平均值 30 岁左右。2022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劳动力(15-64 岁)每年净流入劳动力市场人数超过 2300 万人,据联合国经社部估计,到 2030 年这一流量将增加到 2700 万,到 2050 年将超过 3300 万,预计 22 世纪非洲大陆的劳动力将增加两倍,在全球劳动力中占比将超 40%,超过南亚和东亚太平洋地区,占据全球最大份额,大量的青年劳动力为非洲推进工业化进程提供较好支持,预计随着青年劳动力受教育比例提升,就业人数将持续增加,也为外资企业在非生产运营创造较好的劳动力环境。图
42、图 21:2022 年非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总人口增速情况年非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总人口增速情况 图图 22:2021 年年非洲人口结构图非洲人口结构图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招商证券 图图 23:2025、2050、2100 年全球劳动力份额年全球劳动力份额变化预测变化预测 资料来源:联合国 DESA、招商证券 劳动力劳动力成本成本相对低廉相对低廉。按照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中国已基本处于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并且即将步入高收入国家群体,劳动力成本上升明显,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或逐步向要素成本更加低廉的国家/地区转移。2020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国民净人均
43、收入约为 1214 美元,甚至相比南亚地区的 1608 美元仍然较低,分非洲各区域来看,2021 年西非、南非、北非、中非、东非的人均年收入增幅分别为 4.2%、5.1%、6.8%、2.1%、5.8%。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为在非投资经营企业提供较好的成本效益,长期或在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基础下逐步承接部分来自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15 图图 24:世界各地区国民净人均收入(现价)增速变化情世界各地区国民净人均收入(现价)增速变化情况况 图图 25:非洲各地区人均年收入增速变化情况非洲各地区人均年收入增速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2)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快速
众诚智库:2022年中国基因治疗行业短报告(12页).pdf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22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洞察报告(16页).pdf
5G行业应用:5G最新进展深度解析2022——应用篇(56页).pdf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22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会后报告(31页).pdf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2022开放银行生态金融白皮书(35页).pdf
德勤 :2023年商业地产行业展望报告(38页).pdf
杰华特-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虚拟IDM模式铸就高端模拟芯片龙头-221205(70页).pdf
九菱科技:汽车及家电粉末冶金“小巨人”拟布局新能源车永磁材料领域-20221207(15页).pdf
名创优品-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多模式助力拓店产品持续快速迭代-221207(39页).pdf
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连锁茶饮第一股(724页).pdf
麦肯锡:2023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33页).pdf
线上健身第一股-keep招股说明书(463页).pdf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完整PDF.pdf
QuestMobile:2022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7页).pdf
小红书:2023年度生活趋势报告(34页).pdf
QuestMobile: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30页).pdf
工业4.0俱乐部:ChatGPT认知白皮书(151页).pdf
町芒:2022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47页).pdf
哈尔滨工业大学:ChatGPT调研报告(94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