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雅高: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2023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报告(4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肯锡&雅高: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2023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报告(47页).pdf(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报告封面图片:pandu-ior-VuOjCivv3fc-unsplash Abacapress/Victor Marvillet 版权所有 2023麦肯锡公司雅高集团携程集团 在未经专业顾问指导建议的情况下,本报告内容不构成对任何公司开展股票交易或进行任何其他复杂或重大财务交易的依据 未经麦肯锡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或再发布本报告的任何内容。主编麦肯锡公司华强森(Jonathan Woetzel)沈思文(Steve Saxon)余子健廖绪昌李星泽雅高集团布吕内普瓦尔松(Brune Poirson)罗凯睿(Gary Rosen)携程
2、集团陈瑞亮致谢 我们谨在此向以下同事对本文的贡献表示诚挚感谢:雅高集团:乐睿思(Christophe Lauras),江一清,黄谨言,叶心薇携程集团:马健翔,肖铨武麦肯锡公司:陈恺莹,陈子,Margaux Constantin,Giuseppe Genovese,郭晏然,李丽丽,Esteban Ramirez,Shashank Singh,孙明明,张悦探寻中国环保 旅行之道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报告前言:全球面临 空前的可持续 发展挑战只消看看每天的新闻标题,便可获悉地球正面临的诸多可持续发展挑战:气候变化、塑料污染、自然资源枯竭、碳排放触目惊心、废弃物源源不断、全球变暖。毫无疑问,人类
3、活动对大自然产生的影响正在改变地球环境海平面上升、干旱频现、气温攀升,这些都是地球母亲发出的告诫,是警醒人类采取行动的信号。按照目前全球变暖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较工业化之前上升1.9C至2.9C,主要源自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1。固体废弃物贡献了近5%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废弃物管理不当和食品浪费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状况。大量的塑料垃圾和管理处置失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废弃塑料大量进入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可能会被这些废弃物缠住,窒息或饥饿而死,也可能因为消化了塑料碎片,让微塑料进入食物链2。倘若任由情况恶化,未来10年,即使各国政府和各行各业实
4、现了目前承诺的降废目标,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仍将以每年2200万吨至5800万吨的速度增加相当于每天向海里倾倒可铺满一个足球场的塑料垃圾 3。气候变化对地球水资源和系统的影响,以及人类对这种宝贵资源的管理不善,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1900年以来,全球湿地面积减少了一半,水资源短缺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失衡 4。自然环境中的这些物理变化反过来又对人类的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其 气候风险与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影响 报告中开发了一套“五维系统框架”,以了解气候威胁如何破坏人类生活。这五大维度是:宜居性和工作环境、粮食系统、实物资产、基础设施服务和自然资本 5。宜居性和工作环境。随着
5、气温上升,热应激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室外作业能力,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危及生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估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7亿至12亿人生活的地区每年至少遭受一次热浪袭击,这些地区的温度会超过健康人在阴凉处生存的最高温度阈值(不考虑空调普及因素)。这些地区的极端湿热环境会使工作时间损失加倍。温度升高还会导致疾病传播媒介扩散和转移,损害人类健康。废弃物管理不善对城市地区的贫困人群影响尤为显著,威胁其生计、健康、住房质量和获取服务的机会。1 Ole Rolser、Bram Smeets和Rune van der Meijden,Charting the global energy landscape
6、to 2050:Emissions,麦肯锡,2022年12月1日。2 Silpa Kaza、Lisa Yao、Perinaz Bhada-Tata和Frank Van Woerden,What a Waste 2.0:A Global Snapshot of Solid Waste Management to 2050,城市发展系列,世界银行集团华盛顿特区分行,2018年。3 Laura Parker,Plastic pollution is a huge problemand its not too late to fix it,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2020年
7、10月6日。4 Threats:Water scarcity,世界自然基金会网站。5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完整报告可参见:Climate risk and response:Physical hazards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20年1月16日。1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Month YearEyebrowTitle on two lines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nullam rutrum tempus.粮食系统。干旱、持续供水短缺、极端气温、洪水都会对土地和农
8、作物产生影响,进而扰乱粮食生产。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估计,全球约有11亿人口缺乏淡水资源,约有27亿人每年至少有一个月缺乏用水。废弃物管理不当造成的水、土壤和海洋污染也会减少农作物和渔业产量。全球粮食系统的产量波动或将进一步加剧。实物资产。极端降水、潮汐洪水和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可能会破坏或摧毁建筑物等实物资产,甚至蔓延到整个资产网络,比如城市的中央商务区等。例如,飓风风暴潮目前每年对美国佛罗里达州造成的住宅房地产损失约为20亿美元,到2050年预计将达到30亿至45亿美元。基础设施服务。基础设施资产可能受损或中断,致使服务水平下降或成本上升。包括高温、大风和洪水在内的一系列气候威胁都有可能破坏基
9、础设施,导致依赖这些服务的行业难以稳定运行。例如,电力系统在炎热环境下的生产效率会降低。自然资本。气候变化正在扰乱生态系统平衡。海洋生态、森林和冰川等自然资本遭到破坏,会危及人类的栖息地和经济活动。例如,冰川冰雪正以平均每年3350亿吨的速度融化,导致海平面每年上升1毫米,全球1/6人口的淡水资源供应减少。从全球来看,相关方已经开始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他们认识到,必须要在推行有效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与创造商业价值之间实现平衡;83%的 财富 世界500强企业承认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制定了相关目标 6。虽然企业会造成自然资本的损耗,但他们也可以采取行动,在产生积极投资回报的同时,扭转自然资本的枯竭趋势
10、。不过,这种平衡确实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和努力7。旅游业在推进可持续发展议程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多样化的全球产业占全世界总排放的8%至10%(包括整个行业和价值链上下游的直接与间接排放)8。鉴于旅游生态系统参与者的多样性,全行业需团结一致,采取果断行动来减少环境足迹。本报告探讨了中国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游客和旅行服务提供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真正的可持续旅行。6 Where the worlds largest companies stand on nature,麦肯锡,2022年9月13日。7 Nature in the balance:What companies can do
11、 to restore natural capital,麦肯锡,2022年12月5日。8 A net zero roadmap for travel&tourism:Proposing a new target framework for the travel&tourism sector,世界旅游业理事会,2021年11月。目录执行摘要4 中国旅游业可成为解决可持续挑战的关键角色7 中国旅行者呼吁可持续旅行,但依然任重道远15 旅行者可采取多种行动大幅减少自身环境足迹21 旅行服务提供商可从减少环境足迹中挖掘商机26 所有相关方携手合作,塑造可持续旅行的未来33 可持续旅行的未来39 3探寻
12、中国环保旅行之道执行摘要4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68%2019年旅游业约占 中国碳排放总量比例世界面临空前严峻的可持续发展挑战。碳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快速上升,废弃物泛滥污染海洋,水资源系统面临威胁。旅游业因其产业碎片化分布的特性,使人经常容易忽视其对环境的破坏。实际上,整个旅游价值链的整体环境足迹不容小觑。中国旅游业在倡导可持续旅行方面可发挥关键作用。2019年,中国国内休闲游人次达60亿,出境游人次超过1.5亿9。本报告的分析显示,旅游业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6%至8%。住宿占国内游碳排放的60%,主要源自高耗能设施。尽管只有1%的国内游以飞机出行,但航空却是交通子行业中的头号排放大户。住宿过程中
13、的洗浴和洗涤也贡献了旅行过程中的大部分用水量。废弃物的产生更是充斥旅程的各个环节。麦肯锡最近的可持续旅行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旅行者对气候变化感到担忧,并已开始寻求可持续方案,但他们尚不愿为可持续旅行支付更高的价格10。他们普遍认为,开展“气候友好型旅行”应是各方的共同责任,希望政府和行业能承担起更多的可持续性发展责任。旅行者也可做出多种明智行动,立刻减少自身环境足迹。比如,他们可以放慢旅行节奏,在一个目的地停留更长时间;短途旅行用火车代替飞机出行;降低酒店清洁服务的频率;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等。本报告显示,通过更明智的决策,并借助旅行服务提供商的激励措施,旅行者可将一次典型出行的环境足迹减少1
14、0%至20%。旅行服务提供商也可协助游客做出更可持续的选择。比如,让气候友好的选项更加醒目(在食品标签中注明碳排放),并通过积分计划和折扣来鼓励可持续行为。行业参与者也可采取多项措施来直接减少其环境足迹,找到运营过程中存在哪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不足,并制定新的有吸引力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升级酒店基础设施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降低用水量和改善废弃物管理;还可优化建筑的保温性能,最大限度降低能量损耗;安装太阳能板,利用可再生电力;与供应商合作促进整个价值链的可持续性;还可借助创新型可持续发展技术(如机器学习解决方案)来实时监控和优化资源消耗,为更加绿色环保的行为提供支持。但要创造可持续旅行的未来,还需旅游
15、业与相关方的通力合作。可持续转型通常代价高昂。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广泛普及需要共享知识,在全行业内达成约束性协议,激活绿色资金,打破可持续技术的供需僵局,并统一认证标准。我们相信,通过各界的携手合作,中国旅游业必将走向可持续的未来。9 寂静之春:旅游业的战“疫”之道,麦肯锡,2020年2月28日;杨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国内游客60.1亿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57251亿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3月2日。10 本调查将于2023年晚些时候发布。5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本报告显示,通过更明智的决策,并借助旅行服务提供商的激励措施,旅行者可将一次典型出
16、行的环境足迹减少10%至20%6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中国旅游业可 成为解决可持续挑战的关键角色 7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中国国内游达到 60亿人次出境游也达到1.55亿人次,旅行支出总计约1万亿美元旅行深受人们喜爱。在旅行中,我们可以认识世界,感受文化,走亲访友。在新冠疫情的封控时期,旅行成为人们最怀念的活动。在疫情打乱人们的工作生活之前,全球旅游业已一路高歌增长了60年。从全球来看,旅游业的发展速度领先于其他所有领域,到2019年,其规模已在各行业中跻身前列;旅游业当年为全球经济贡献了8万亿美元,略高于全球GDP的10%11。可惜的是,旅游业却也在加剧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挑战。这个行业的价值链中充
17、斥着多个相关方和五花八门的活动,所以很容易忽视单一参与方的环境足迹。然而,他们产生的整体影响却不容小觑。旅行过程中的污染、过度使用的自然资源、随意丢弃的垃圾和对濒危物种的损害,都在加剧自然环境的损耗。例如,在泰国著名的鸡蛋岛,接近80%的珊瑚礁因游客活动遭到破坏12。中国旅游业在国内外都可发挥重要作用过去10年间,中国旅游业的总收入保持每年两位数增长。在遭受新冠疫情冲击前,中国国内游达到60亿人次,出境游也达到1.55亿人次,旅行支出总计约1万亿美元。中国游客的国内游支出和出境游人数都位居全球首位13。2019年,旅游业为中国贡献了4.56%的GDP14。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旅行者和旅游业对国内
18、外的经济增长都很重要,并有可能影响全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对旅游业在后疫情时代的复苏前景愈发充满信心。麦肯锡对中国旅游业的展望显示,中国旅行者表达了国内游和出境游的强烈意愿。随着国内国际开放政策的逐步落实,旅游业的复苏已初露端倪15。而根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的数据,到2032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16。11 The future of work in the tourism sector:Sustainable and safe recovery and decent work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国际劳工组织,2022
19、年3月。12 Coping with success:Managing overcrowding in tourism destinations,麦肯锡和世界旅游业理事会,2017年12月14日。13 寂静之春:旅游业的战“疫”之道,麦肯锡,2020年2月28日;杨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国内游客60.1亿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57251亿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3月2日。14 2019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44989亿元,中国国家统计局,2020年12月31日。15 沈思文(Steve Saxon)、陈洸和余子健,走出阴霾,中国旅游市场拉
20、开复苏大幕,麦肯锡,2022年12月30日。16 U.S.retains its position as the worlds biggest Travel&Tourism market despite lengthy travel restrictions by boosting domestic travel,世界旅游业理事会,2022年9月6日。8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凭借庞大的游客数量和市场规模,中国旅游业可在推进全球可持续 发展议程和实现净零排放方面 发挥关键作用17 Lien-Chieh Lee等,The nexus of water-energy-food in Chinas to
21、urism industry,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21年1月。18 Brandon Graver、Kevin Zhang和Dan Rutherford,CO2 emissions from commercial aviation,2018,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工作论文,A40-WP/560,EX/237,2019年9月。19 寂静之春:旅游业的战“疫”之道,麦肯锡,2020年2月28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复苏,解决该行业的环境破坏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碳排放则是重中之重。电力消耗(主要是酒店取暖和空调)和交通(尤其是飞机)是主要的排
22、放来源17。相比长途航班,国内游的短途航班单位距离排放量更高,这是因为飞机在起飞和降落阶段的排放强度高于巡航阶段18。更频繁的起降也会加剧噪音和空气污染,损害机场附近居民的利益,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此外,如果不能对旅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包装、一次性消耗品和剩饭剩菜)进行妥善的收集和处理,也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凭借庞大的游客数量和市场规模,中国旅游业可在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实现净零排放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只需对旅行中的日常活动稍作调整,便可带来显著改善。点滴之行,汇聚江海,如此规模的游客若能共同行动,势必对全球排放量带来质的影响。鉴于中国2019年的出境游人数已位居全球之首,中国旅游业的行动
23、不仅会对中国的资源产生巨大影响,对于降低全球碳排放水平同样意义重大19。9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20 计算数据取自多个来源,包括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碳排放计算器、康奈尔酒店可持续发展基准指数2021、Ecoinvent、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水足迹网络数据库、行业排放计算标准及其他国家标准。21 Manfred Lenzen等,The carbon footprint of global tourism,Nature Climate Change,2018年5月7日;WTTC unveils world-first global travel&tourism climat
24、e footprint data,世界旅游业理事会,2022年11月29日;Varsha Arora,Tourisms carbon emissions in 25 countries:New Skift research,Skift,2021年7月8日。600万吨,2%1.45亿吨,38%3.76亿吨2.26亿吨,60%2019年中国国内游的范围1和范围2碳排放,二氧化碳当量国内游直接排放总量1.包括城市公交、地铁和出租车。20%公共交通乘坐行为是出于旅行目的,假定每位国内游旅行者每次旅行乘坐4次公共交通工具。资料来源:新闻搜索;团队分析国内游的最大碳排放来源是住宿,其次是航空McKinse
25、y&Company54%1%128千克7千克1千克 6千克0.16千克 19%8%8%3%55%10%28%15%航空铁路私家车城市公交1 长途大巴购物、参观和娱乐交通环节的排放采用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人次每趟旅程的排放交通住宿总计图 1国内游的最大碳排放来源是住宿,其次是航空 碳排放:有研究显示,全球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的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8%至11%,其中约一半为直接排放21。2019年,中国国内游共产生约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中国总排放量的6%至8%,其中直接排放约3.76亿吨(见图1),约占国内游排放总量的50%。大多数直接排放来自住宿(约60%),其次是旅游交通(约35%)。本报告
26、的分析还发现,在交通环节中,航空业排放量最大,占比约20%。剩余5%的排放来自观光、娱乐和购物活动中使用的交通和电力。中国国内旅游环境足迹数据一览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旅游业所产生的环境足迹,下文将对中国国内游的碳排放、用水量和废物产生量进行介绍20。值得注意的是,旅游造成的破坏并不局限于这三个方面;本报告并未将空气污染、森林砍伐、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其他关键威胁纳入研究范围。10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22 基于奥运泳池标准尺寸:长50米、宽25米、深2米;FINA facilities rules 2021-2025,国际泳联,2022年2月8日(国际泳联2023年1月起更名为世界泳联)。23 对我国城
27、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分析及思考,河北省自然资源厅科技外事处,2021年9月9日。24 欧训民等,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 in China,Deutsche Gesellschaft fr Internationale Zusammenarbeit(GIZ)GmbH,代表德国联邦数字与交通部与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合作撰写的一份联合报告。25 报告出炉!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74米,平均BMI指数超标,证券时报,2022年8月8日。用水量:2019年,国内游游客用水量达到70亿至80亿立方米,足够装满600万个奥运标准游泳池22。住宿用水在其中占比约5
28、0%,其余部分为食品制作、个人清洁和饮水产生的消耗。废弃物:人在旅途,旅行者往往会比在家时使用更多的一次性用品,并丢弃吃剩的食物。本报告的分析显示,中国国内游游客每年产生1200万至1400万吨固体废弃物;如果将其铺平,可以覆盖3600个足球场。游客平均每人每天产生0.6至0.8千克废弃物,比中国多数居民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多出20%至30%23。为了对这些数字形成直观认识,下面用从北京到上海的三天双飞往返行程来展示一次旅行产生的环境足迹。该例子可能并非典型案例,因为中短途旅行还可选择公路或铁路出行,但由于本案例的行程超过1000公里,所以飞机与其他交通形式一样受欢迎(有研究显示,如果行程超过1
29、000公里,即使有高铁可选,旅行者也不太可能选择高铁出行。当行程为1000至1500公里时,只有约25%的乘客会选择铁路,而不选择飞机;当行程超过1500公里时,只有约10%的乘客会选择火车24)。在这个例子中,假设旅行者乘私家车到达机场,下飞机后乘出租车前往酒店。在3天的酒店住宿中,使用酒店提供的一次性消费品,包括矿泉水、肥皂和梳子;每天早晨都会淋浴,最后一天晚上泡一次澡;毛巾每天都会清洗和更换,床上用品只更换一次。旅行者在酒店吃早餐,在外吃午餐和晚餐,每餐都有少量剩饭剩菜;在观光和购物时购买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用完立刻丢弃;还产生废弃纸巾和瓶子等其他垃圾(见图2)。这趟行程产生的范围1和范
30、围2排放总和大约高达33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包括酒店、交通和其他旅游资产因消耗燃料产生的直接排放,以及旅行服务提供商因消耗电力、蒸汽以及供暖和制冷资源而产生的间接排放;这一重量几乎是中国男性平均体重的5倍25。交通在其中的占比最大。酒店用电也占很大比例,其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耗电量最高。11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26 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确定,成年人每日适当的液体摄入量应在2.7至3.7升之间。此外,这趟旅程还会额外产生超过33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的范围3排放,源自整个价值链为生产或提供旅行者旅途中所用商品和服务造成的间接排放,比如酒店建造、农业种植和车辆生产等。这趟旅程的直接用水量约120
31、0升,相当于400个成年人一天的饮水量26。住宿中的用水量占比超过80%,主要来自淋浴、泡澡、客房清洁和洗涤服务。旅行者在这趟行程中大约产生4千克废弃物。住宿是产生废弃物的主要场景;酒店早餐剩饭、一次性用品、购买的食品和商品包装,占其中的大头;剩余部分为在外用餐的剩饭、娱乐活动产生的垃圾和购物中的包装(见图3)。这三天的行程足以说明,即使有限的活动也可不断叠加,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每个旅行者的碳排放、用水量和废弃物产生量。考虑到中国国内游的庞大游客数量,将他们的直接环境足迹加总后势必非常惊人。为了保护地球生态,显然需要加快向可持续旅行转型,旅行者也需要参与进来。12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直接影响1
32、并不详尽,仅为旅程分析研究焦点2 范围1直接排放由旅行参与者拥有或控制的来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燃料燃烧(现场)燃料消耗(交通)电力消耗 集中供热购买的电力、热能或蒸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间接排放间接用水(虚拟水3)为生产、种植或制造旅行者使用的商品或服务而在价值链上间接消耗的水食品生产酒店或景点的运营和维护能源供应间接影响商品生产范围3-上游并非企业拥有或直接控制的来源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但与其上游活动有关食品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车辆制造废旧产品的报废处理与下游活动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3-下游间接产生的废物为生产、种植或制造旅行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而在价值链上产生的废物商品生产食品生产直接用水
33、旅行者直接消耗的水饮用个人卫生 淋浴和泡澡洗涤毛巾和寝具直接产生的废弃物旅行者直接丢弃的废弃物剩饭剩菜包装日常废弃物 一次性产品1.非穷尽,仅适用于分析旅途中影响。2.我们选择将直接影响作为研究重点有两个原因:一是消费者能控制直接影响,而间接影响需要行业参与者采取更多措施;二是直接影响的数据更丰富。3.虚拟水指产品中嵌入的水,即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水。图 2旅行者通过消费及旅行活动对环境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其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链产生间接影响13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330千克1,200升4千克1%8%20%5%90%67%1%10%1%2%30%二氧化碳水废物27%40%资料来源:Ecoinv
34、ent;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水足迹计算器;能源基金会;团队分析从北京到上海的3天往返行程基础情境对环境的直接影响McKinsey&Company 航空旅行和乘私家车前往机场产生的碳排放约为22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 个人卫生用水量约4升,食品废弃物和包装用水量约0.5千克 总排放量约为9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主要源自电力消耗 淋浴、泡澡和洗涤服务用水量约1050升 住宿期间每天产生约1.5千克废弃物和剩菜剩饭 总排放小于1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源自烹饪过程消耗的天然气 卫生用水约25升 餐饮烹饪和服务过程大约产生1千克废弃物 在目的地乘私家车出行产生的总排放约为15千克二氧化碳当量 旅
35、途住宿餐饮市内交通 旅游活动中的交通和用电产生的总排放约为3千克二氧化碳当量 因个人卫生产生的用水量约为96升 参观和购物时使用的包装和材料产生约0.75千克废弃物 活动图 3从北京到上海的3天往返行程基础情境对环境的直接影响14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中国旅行者 呼吁可持续旅行,但依然任重道远15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根据麦肯锡2021年可持续旅行调查数据显示62%中国旅行者对气候 变化感到担忧27 基于 麦肯锡可持续旅行调查报告2021,共有来自巴西、印度、西班牙、中国、美国、沙特阿拉伯、德国、加拿大、英国、波兰、澳大利亚、日本和瑞典的5457名受访者。28 2022年可持续旅行消费者报告,携程
36、集团,2022年9月。29 Accelerating the transition to net-zero travel,麦肯锡,2022年9月20日。30 Nicholas Cummins、Pranjal Pande,How much does it cost to fuel a commercial airliner?,Simple Flying,2022年9月11日。中国旅行者在助推可持续旅行方面可发挥关键作用,他们也渴望减少旅行中产生的环境足迹。有许多行为只要稍加改变就能产生深远影响,但在改变之前,必须首先了解旅行者的想法。麦肯锡联合多家行业参与者和独立第三方研究机构,共同研究了中国旅
37、行者的观念、态度和偏好。结果显示,他们对可持续旅行的理解仍处于初级阶段,但都有意进一步加深了解;他们相信实现可持续旅行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期待旅游行业能做出更多努力。中国旅行者具备可持续意识,但尚不愿为更可持续的产品或服务支付溢价中国旅行者对气候变化表示担忧。根据麦肯锡2021年可持续旅行调查,超过60%的中国旅行者担心气候变化,并认为商业航空应在未来实现碳中和,这一比例在受调查的国家/地区中位居前列27。类似地,携程集团的 2022年可持续旅行消费者报告 显示,接近85%的中国旅行者认为可持续旅行“重要”或“非常重要”28。但与其他国家/地区的旅行者相比,中国旅行者为可持续旅行支付溢价的意愿
38、更低。在被问及是否愿意为碳中和航班多支付2%的机票费用时,只有2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受调查国家/地区中排名靠后(见图4)。不过,也有研究发现,尽管全球受访旅行者中有48%表示愿意为可持续旅行支付更高的费用,但实际支付溢价的旅行者比例却只有14%29。这表明中国旅行者可能更清楚自己的立场,即可持续旅行固然重要,但其成本应当由旅行服务提供商与旅行者共同承担。基于目前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以下简称“SAF”)价格,如果用SAF完全替换传统航空燃料的成本全部由旅行者承担,机票价格需要上涨约180%30。16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问:我认为商业航空绝对应
39、该在未来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中和)(1=非常不同意,6=非常同意)总数=5457人,选择5和6的受访者百分比问:我真的很担忧气候变化(1=非常不同意,6=非常同意)总数=5457人,选择5和6的受访者百分比问:您愿意为保持碳排放中和多支付2%的机票价格吗?总数=5457人,受访者百分比 巴西印度西班牙中国美国沙特阿拉伯德国加拿大英国波兰澳大利亚日本瑞典40434546484852586062667581巴西印度西班牙中国美国沙特阿拉伯德国加拿大英国波兰澳大利亚日本瑞典676758534743403837222092如果现在100%使用SAF,机票价格要上涨180%才能覆盖额外成本巴西印度西班牙
40、中国美国沙特阿拉伯德国加拿大英国波兰澳大利亚日本瑞典23434750505152525464667375从全球来看,中国旅行者的意识相对较强.但为可持续方案支付溢价的意愿相对较弱1.问题基于如下调查问题:您上次的往返机票价格大约是多少?为了让这趟飞行保持碳排放(二氧化碳)中和,您愿意接受的最大涨价幅度是多少?2.计算假设:中国目前SAF价格为3000美元/吨,普通燃料价格为800美元/吨;燃料成本通常占机票价格的30%。图 4中国旅行者担心自身环境足迹,但目前不太愿意为可持续旅行买单17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问:可持续航空(即提高飞机旅行的气候友好性)会产生额外成本。谁应当为绝大多数额外成本买单
41、?总数=403人,受访者百分比问:谁应该为减少旅游业的负面环境影响承担最大责任?(最多选择两项)总数=1198人,受访者百分比政府共同责任政府旅游业个人3236512352社区非政府组织(NGO)383725航空公司消费者资料来源:麦肯锡2021年可持续旅行调查;携程集团发布的2022年可持续旅行消费者报告(中国大陆数据)中国旅行者认为,提高旅行可持续性是各界的共同责任McKinsey&Company图 5中国旅行者认为,提高旅行可持续性是各界的共同责任中国旅行者认为推动可持续旅行是各界的 共同责任中国旅行者承认,单纯改变个人行为不足以实现更加绿色环保的旅行。根据携程集团的调查,超过50%的中
42、国旅行者认为,可持续旅行是多方共同的责任(见图5)。在麦肯锡的调查中,中国受访者也表达了 类似的观点。在被问及谁应当支付可持续航空产生的多数附加成本时,38%的旅行者表示应由政府补贴覆盖这部分成本,37%则认为应由航空公司承担。18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在线旅行平台可以让可持续 旅行方案更触手可及中国旅行者开始寻找可持续旅行方案,但在搜索方面可能需要更多帮助中国旅行者正在寻找更可持续的旅行方案,但在搜索上或需更多帮助。在携程集团的调查中,有40%的中国旅行者称在线预订旅程时偶尔会寻找可持续方案,20%的人表示一直都会寻找更可持续的选择(见图6)。但他们需要相应的支持才能将意
43、愿转化为行动。旅行者还需要借助更多帮助来了解自己的选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当“气候友好型旅行”产品价格更高时更是如此。在携程集团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在线旅行平台可以让可持续旅行方案更触手可及。在线旅行平台可采取多种方式,让客户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帮助客户做出更环保的决策。例如,商家可对可持续旅行产品进行明确标注、推销相关产品,也可为选择可持续旅行方案的用户提供优惠奖励等。旅游业可以利用这种意愿,帮助中国旅行者减少他们的环境足迹。可持续旅行确实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但旅行者可立即采取多种行动,支持“气候友好型旅行”。有了 合适的支持措施,他们便能在“从萌生旅行想法到结束旅行”的全流程中,牢牢
44、树立可持续旅行的观念。现在首要一步就是为旅行者提供相应的方案,帮助他们做出可持续旅行选择,并让他们深入了解自己行动背后的重要意义。19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问:您在网上预订时,是否会积极地寻找可持续旅行方案?总数=1198人,受访者百分比问:在提高旅行的可持续性时,您遇到过什么具体困难(如果有的话)?(请最多选择两项)总数=1198人,受访者百分比问:您认为在线旅行网站/提供商应当采取哪些措施鼓励可持续旅行?(选择所有适用选项)总数=1198人,受访者百分比总是20偶尔42从不1919不确定我不确定哪些属于可持续旅行方案/这些方案是否可靠缺乏可持续选项可持续旅行方案未明确标注可持续旅行和/或碳抵
45、消方案价格过高我没遇到过任何困难其他对可持续旅行产品做出明确标注方便筛选和寻找可持续旅行产品为用户提供优惠奖励其他011623273237233240435368提供碳排放抵消方案提供财务支持并鼓励商业合作伙伴采取可持续措施打造有吸引力的可持续旅行体验(如生态游)中国旅行者在寻找可持续旅行方案.他们面临困难,需要帮助资料来源:携程集团发布的2022年可持续旅行消费者报告(中国大陆数据)帮助McKinsey&Company图 6中国旅行者开始寻找可持续旅行方案,但在搜索渠道和方式上可能需要 更多 帮助20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旅行者可采取 多种行动大幅 减少自身环境 足迹21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1
46、60万吨如果每位中国旅行者都选择不吃飞机餐,每年大约可以减少的废弃物旅行者可以采取一些行动来实现可持续旅行。鉴于全球旅游市场的庞大规模,只需通过几项简单的日常举措,便可在加速实现大规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有力推动在2050年前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的路线图。旅行者能采取哪些措施?他们只要在习惯上做出改变,就可为减少环境足迹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从预订到交通,从住宿、餐饮到各种活动,旅程的各个环节都有这样的机会。旅行者可在规划预订和实际行程中,做出以下选择。规划和预订 通过认证服务提供商选择和预订可持续旅行方案。在对旅行服务提供商进行可持续评估和认证的过程中,会综合考虑其对环境和当地社区
47、的影响,以及他们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旅行者可访问认证机构的网站,确认旅行服务是否符合特定的可持续发展标准。只要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经过认证,便可确定其属于可持续旅行方案。放慢旅行节奏,在一个目的地停留更长时间,而非在每个“必去”景点打卡。这样既能节约交通时间,又能减轻频繁交通造成的环境压力。旅行者与其走马观花去多个景点,还不如完全沉浸于一个目的地的文化和体验之中。交通 选择更可持续的交通模式。短途旅行可用火车代替飞机,还可通过步行和骑行代替驾车,并乘坐共享或公共交通工具。旅行者还可以调整自己的常规交通偏好,比如在租赁或接送服务中选择可再生能源汽车,以及预订碳排放量较低的航班。减少不必要的交通相关产
大地海洋-另辟蹊径互联网垃圾回收的差异化竞争之路-221115(26页).pdf
电子设备行业专题研究:新能源提效在即碳化硅优势显现开启全新增长极-20221115(36页).pdf
贝达药业-深度报告:商业化已验证看好平台价值兑现-221115(26页).pdf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经济渐企稳表观韧性显现稳增长政策仍需持续发力-221115(24页).pdf
德生科技-社保卡或是数字人民币最佳载体政务IT构筑新增长点-221116(23页).pdf
比亚迪-比亚迪深度研究系列(二):海外拓展有望成为第二增长点-221116(20页).pdf
电商行业系列深度报告:“出海+社区拼团+品牌化+支付”迎增长和盈利拐点-20221115(44页).pdf
“重估中国”系列之一:重估中国站在历史轮回的新起点-221116(22页).pdf
车半导体行业专题:自动驾驶稳步推进激光雷达迎发展机遇-221116(24页).pdf
计算机行业:虚拟电厂系列3山雨欲来风满楼-221127(36页).pdf
钧达股份-转型光伏盈利向好N型扩产迅速前景广阔-221127(19页).pdf
晶丰明源-LED驱动芯片龙头产品布局持续优化-221127(15页).pdf
【研报】餐饮供应链行业专题:从千味央厨看速冻面米餐饮市场新蓝海-20200712[30页].pdf
小豆苗:2019中国家长对儿童健康服务的态度和行为报告(29页).pdf
【研报】食品饮料行业:以史鉴今“新基建”下白酒的投资机会-20200311[22页].pdf
【研报】餐饮旅游行业:消费提振持续推进把握板块情绪修复窗口-20200322[25页].pdf
【研报】食品饮料行业:速冻食品行业研究兼安井三全比较-20200421[29页].pdf
2019年第二季度风险投资报告(英文版)(64页).pdf
叮当健康研究院:2019叮当快药用户健康消费洞察报告(22页).pdf
【研报】餐饮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勾稽、常识、逻辑现制饮品行业研究心得-20200420[33页].pdf
【研报】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报告:互联网医疗青云直上正当时-20200213[23页].pdf
【研报】食品饮料行业:政策刺激消费关注受益板块报复性反弹机会-20200330[26页].pdf
【研报】餐饮旅游行业: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或迎重大突破+国人市内免税有望加速落地继续坚定推荐免税板块-20200614[14页].pdf
【研报】食品饮料行业:详解良品铺子招股说明书一文读懂良品铺子-20200115[22页].pdf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3中国重新开放对全球旅游业的影响分析(43页).pdf
后浪研究所:2023年轻人报复性出游报告(11页).pdf
杭州市旅游经济实验室:2022年度杭州文化和旅游大数据报告(43页).pdf
海财经:海南露营产业风向报告(2022)(33页).pdf
标普全球:中国工业企业迎接后疫情时代的坎坷复苏(2023)(13页).pdf
GSI增长策略研究院:微度假-旅游市场的下一风口(2022)(24页).pdf
网经社:2022年度中国在线旅游消费投诉数据与典型案例报告(35页).pdf
蜜度:旅游市场信用建设年度报告(2022)(63页).pdf
迈点研究院:2022-2023年中国文旅景区品牌发展报告(27页).pdf
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连锁茶饮第一股(724页).pdf
线上健身第一股-keep招股说明书(463页).pdf
麦肯锡:2023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33页).pdf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完整PDF.pdf
QuestMobile:2022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7页).pdf
QuestMobile: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30页).pdf
町芒:2022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47页).pdf
小红书:2023年度生活趋势报告(34页).pdf
QuestMobile:2021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0页).pdf
锐仕方达&薪智:2022年薪酬白皮书(105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