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深度报告:充电桩行业高速增长上游元器件需求弹性提升-230310(3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行业深度报告:充电桩行业高速增长上游元器件需求弹性提升-230310(39页).pdf(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电子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1/3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 充电桩行业充电桩行业高速增长高速增长,上游元器件需求,上游元器件需求弹性提升弹性提升 2023 年年 03 月月 10 日日 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马天翼马天翼 执业证书:S0600522090001 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唐权喜唐权喜 执业证书:S0600522070005 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鲍娴颖鲍娴颖 执业证书:S0600521080008 研究助理研究助理 周高鼎周高鼎 执业证书:S0600121030021 行业走势行业走势 相
2、关研究相关研究 海外观察系列十:从美光破净看存储行业投资机会 2023-03-09 技术创新系列深度-潜望式镜头:苹果首次搭载有望重燃行业热度,核心增量厂商受益 2023-02-13 增持(维持)Table_Tag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 充电桩:新能源车必需配套产品,直流快充是未来趋势充电桩:新能源车必需配套产品,直流快充是未来趋势。2022 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 687 万辆,实现同比增长 96%,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 1310 万辆,快速增长的保有量催生大量补能需求,充电桩是补能必需配套产品。充电桩有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两类,充电效率更高的直流快充桩是未来趋势,
3、车端+桩端+政策端的共同进步将推动直流快充桩快速渗透,直流液冷超充技术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充电功率上限。中国大陆中国大陆市场:充电桩配套领先,直流充电桩将持续渗透,市场:充电桩配套领先,直流充电桩将持续渗透,2025 年市场年市场规模规模 670 亿元。亿元。2022 年中国大陆新增充电桩近 260 万台,车桩比达到2.51 继续领先全球。在公共桩中直流桩占比 42.4%,国家及各地政府陆续推出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公共充电桩建设,直流桩占比有望持续提升。根据我们测算,2025 年中国大陆充电桩市场规模预计达近年中国大陆充电桩市场规模预计达近 670 亿元,亿元,其中直流充电桩其中直流充电桩 573 亿
4、元,交流桩亿元,交流桩 95 亿元,两者亿元,两者 2022-2025 年年 CAGR分别达到分别达到 55%、24%。欧美市场:欧美市场:新能源车保有量提升新能源车保有量提升+车桩比降低车桩比降低+直流桩占比提升三重因直流桩占比提升三重因素推动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素推动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早期受基础设施限制,欧美公共充电桩渗透缓慢,21 年底公共车桩比分别为 15.4/17.5,同时两地公共桩中直流桩占比也在较低水平,21 年仅为 13.8%/19.3%。随着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及相关政策积极推动,我们看好在新能源车保有量提升+车桩比降低+直流桩占比提升三重因素共同推动下欧美市场高速扩张。根据我们的测
5、算,2025 年欧洲市场规模预计达近年欧洲市场规模预计达近 360 亿元,其中直流桩亿元,其中直流桩 320 亿元,交流亿元,交流桩桩 39 亿元,两者亿元,两者 2022-2025 年年 CAGR 分别达到分别达到 101%、25%;美国市;美国市场规模预计达场规模预计达 195 亿元,其中直流桩市场规模亿元,其中直流桩市场规模 152 亿元,交流桩市场规亿元,交流桩市场规模模 43 亿元,两者亿元,两者 2022-2025 年年 CAGR 分别达到分别达到 72%、59%。充电模块充电模块市场增长推动上游元器件需求市场增长推动上游元器件需求。1)充电模块:充电模块是直接决定直流充电桩性能的
6、最核心部件,成本比例 50%。直流桩平均功率不断提升,预计 2025 年将达 167KW,叠加需求量快速增长,2025 年充电模块功率需求量将达 1454 亿瓦,对应市场空间 204 亿元。2)元器件:功率器件、磁性元件、电容、PCB、芯片等为充电模块中主要元器件,根据我们测算,2025 年各类元器件国内细分市场规模分别为 33.9、29.1、14.5、12.1 及 9.7 亿元。3)充电枪:与充电桩强绑定属性,放量逻辑清晰,预计 2025 年国内规模达 37.8 亿元。投资建议:投资建议:推荐标的 1)磁性元件:可立克等;2)电容:江海股份等;3)充电枪:永贵电器等。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新能
7、源汽车销售不及预期;充电桩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国产厂商对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表 1:重点公司估值(已覆盖)代码代码 公司公司 总市值总市值(亿元)(亿元)收盘价收盘价(元)(元)EPS PE 投资评级投资评级 2021A 2022E 2023E 2021A 2022E 2023E 300351 永贵电器 58.54 15.20 0.32 0.42 0.61 47.71 36.19 24.92 买入 002484 江海股份 191.33 22.85 0.53 0.79 1.04 43.39 28.92 21.97 买入 002782 可立克 91.26 18.61 0.05 0.24 0.84
8、341.47 77.54 22.15 买入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2022-2023 年 EPS 预期为东吴电子测算、P/E 采用 2023 年 3 月 9 日收盘价测算-28%-25%-22%-19%-16%-13%-10%-7%-4%-1%2%2022/3/102022/7/92022/11/72023/3/8电子沪深30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2/39 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1.充电桩:新能源车必需配套产品,直流快充是未来趋势充电桩:新能源车必需配套产品,直流快充是未来趋势.5 1.1.充
9、电桩技术趋于成熟,目前有交流、直流两类路线.5 1.2.大功率快充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6 1.2.1.车端、桩端、标准共同推进大功率快充发展.6 1.2.2.液冷超充预计成为行业发展趋势.8 2.充电桩:中国大陆持续渗透,欧美市场空间广阔充电桩:中国大陆持续渗透,欧美市场空间广阔.11 2.1.中国市场:充电桩配套领先,直流充电桩将持续渗透.11 2.1.1.充电桩快速增长,车桩比逐步下降.11 2.1.2.2025 年中国大陆充电桩市场空间超 600 亿元.13 2.1.3.充电桩运营规模效应显著,市场集中度较高.14 2.2.欧美市场:车桩比高,市场空间大弹性足.15 2.2.1.充电桩未
10、及时配套,后续加速建设是确定趋势.15 2.2.2.欧美充电桩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充电桩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16 1)欧洲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空间测算.16 2)美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空间测算.17 3.充电模块市场增长推动上游元器件需求充电模块市场增长推动上游元器件需求.20 3.1.充电模块市场扩大,上游元器件需求增长.20 3.2.磁性元器件:充电桩的核心元器件之一,中国大陆企业占据优势.23 3.3.电容:铝电解电容是高性价比之选.25 3.4.充电枪:充电桩持续渗透推动空间倍增.29 4.推荐标的:相关元器件龙头厂商具备较大弹性推荐标的:相关元器件龙头厂商具备较大弹性.32 4.1.
11、可立克(002782.SZ):新能源行业需求强劲,并购海光电子强强联合.32 4.2.江海股份(002484.SZ):布局工业级三大电容,打造平台型高端龙头.33 4.3.永贵电器(300351.SZ):轨交连接器龙头,新能源业务再起航.35 5.风险提示风险提示.38 bUaVeUaYeZeZbZdXaQbPbRsQnNtRnOeRrRtQfQnMtRbRpNoPuOmPmMwMnNtR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3/39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 1: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速.5 图 2:新能源车补能方式.5 图
12、3:充电模式示意图.5 图 4:新能源充电技术发展历程及展望.7 图 5:充电模块风冷散热.9 图 6:蔚来 3.0 充电平台 HPC 大功率液冷电源模块.9 图 7:液冷超充桩散热的工作原理.9 图 8:液冷散热模块散热原理.10 图 9:液冷充电枪示意图.10 图 10:中国充电桩保有量(万台).11 图 11:中国新能源车与充电桩比例.11 图 12:中国新增公共交流桩(万个).11 图 13:中国新增私人交流桩(万个).11 图 14: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万个).12 图 15:中国公共直流桩新增量(万个).12 图 16:中国大陆主要充电桩运营商直流桩数量.14 图 17:中国大陆
13、主要充电桩运营商交流桩数量.14 图 18:欧美公共车桩比仍相对较高.15 图 19:欧美直流充电桩在公共充电桩占比相对较低.15 图 20:欧美主要充电桩安全标准.19 图 21:直流充电桩结构图.20 图 22:直流充电桩典型成本结构.20 图 23:充电桩产业链构成.20 图 24:中国大陆公共直流充电桩平均功率不断提升.21 图 25:中国充电模块市场保有量及增量(亿瓦).21 图 26:直流充电模块单价(元/瓦).21 图 27:中国大陆直流充电桩模块市场空间.21 图 28:直流充电模块成本构成.22 图 29:充电桩领域大量使用变压器、电感等磁性元件.23 图 30:2020 年
14、全球电子变压器市场份额.23 图 31:2020 年全球电子变压器下游应用领城.23 图 32:常见电容特性及应用领域.25 图 33:某 20KW 直流充电模块中的铝电解电容器.25 图 34:交流充电模块中的铝电解电容器.25 图 35:铝电解电容主要厂商.26 图 36:中高低端铝电解电容器技术特征及竞争程度.26 图 37:我国铝电解电容长期存在贸易逆差.27 图 38:铝电解电容进出口单价.27 图 39:2013 年铝电解电容全球主要厂商市场份额.27 图 40:2020 年铝电解电容全球主要厂商市场份额.27 图 41:2016/3-2020/3 Nichicon 近五年产品营收
15、贡献.28 图 42:2021 年 Nichicon 工控及汽车电子占比继续提升.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4/39 图 43:2015-2020 国内主要厂商营收年增长率.28 图 44:江海股份各业务占主营收入比.29 图 45:艾华集团各业务占主营收入比.29 图 46:充电枪在充电桩中所处的位置.29 图 47:各国充电枪分类标准.29 图 48:液冷大功率充电枪设计原理.30 图 49:中国、美国、欧洲充电枪市场空间测算.31 图 50:可立克通过内生、外延覆盖终端主流大客户.32 图 51:可
16、立克深度受益新能源高增长趋势.32 图 52:可立克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33 图 53:可立克扣非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33 图 54:铜现货价格自 22Q2 有所回落.33 图 55:可立克分季度毛利率、扣非净利率情况.33 图 56:江海股份电容器产品布局.34 图 57:江海股份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34 图 58:江海股份扣非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34 图 59:江海股份毛利率、净利率情况.35 图 60:江海股份营收构成.35 图 61:永贵电器发展历程.35 图 62:永贵电器新能源车领域产品布局与客户拓展情况.36 图 63:永贵电器新能源高压连接器发展逻辑.36 图 64:永贵电
17、器新能源车充电枪发展逻辑.36 图 65:2017-2022Q1-3 公司营收及利润(百万元).37 图 66:2017-2022 Q1-Q3 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37 表 1:直流及交流充电桩比较.6 表 2:车企超充桩部署情况.8 表 3:全国多地陆续出台公共充电设施建设相关政策.12 表 4:中国大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空间测算(金额单位:亿元).13 表 5:2022 年公共充电桩-TOP15 充电运营商及占比.15 表 6:欧美地区各主要国家推出公共充电设施支持政策.16 表 7:欧洲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空间测算(金额单位:亿元).17 表 8:美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空间测算
18、(金额单位:亿元).18 表 9:中国充电桩上游电子元器件市场空间测算(金额单位:亿元).22 表 10:新能源领域磁性元件市场竞争格局.24 表 11:国内主要磁性元件厂商产品、客户情况.24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5/39 1.充电桩:新能源车必需配套产品,直流快充是未来趋势充电桩:新能源车必需配套产品,直流快充是未来趋势 1.1.充电桩技术趋于成熟,目前有交流、直流两类路线充电桩技术趋于成熟,目前有交流、直流两类路线 新能源汽车销量迅速增长,拉动配套设施充电桩需求。新能源汽车销量迅速增长,拉动配套设施
19、充电桩需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规模化、高质量的快速发展新阶段,逐渐从依靠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自由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技术日渐成熟,纯电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 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 687 万辆,同比增长 96%,维持了2021 年的高增速。并且叠加国家政策导向支持、市场接受度上升、民众环保意识增强等因素,2023 年有望保持销量高增速。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在发力推动目的地充电的配套设施。随着车桩比呈现下降态势,配套充电桩增速或将超越新能源汽车本身的增长。图图1
20、: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速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东吴证券研究所 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方式主要包括充电和换电。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方式主要包括充电和换电。充电模式主要通过充电桩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其中,充电桩又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只提供电力输出,需连接车载充电机(OBC)方可实现充电,无法直接为动力电池充电。直流充电桩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可提供足够功率,输出高电压及大电流,满足快充需求。换电模式则是通过换电站将新能源汽车处于亏电状态的动力电池快速更换为电量饱和的电池,并将亏电电池通过充电柜、充电架、充电箱等直流充电设备进行集中充电,以备循环使用。图图2
21、:新能源车补能方式新能源车补能方式 图图3:充电模式示意图充电模式示意图 数据来源:优优绿能招股书,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优优绿能招股书,东吴证券研究所 -50%0%50%100%150%2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销量(万辆)yoy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6/39 交流交流充电桩充电桩:采用小电流(低于 10A)在交流 220V 电压下进行充电,由车载充电机 OBC 将电网交流电进行变压整流,转换为直流电后对
22、车电池充电,一般无需对电网进行特殊改造,主要面向个人、家庭用电动汽车,充满电需要 68小时。直流直流充电桩充电桩:直流桩自带 AC/DC 充电模块变压整流,可直接转换为直流为车充电,具备高电压、大功率(100-300KW)、充电快的特点,能够实现 10-15min/百公里充电速度。直流桩对电网要求较高,需建设专用网络,因此多配备于集中式公共充电站内。自 2019 年部分车企开始推出 800V 平台电动车技术后,配套充电端的直流超充技术也被推出。2021 年底开始,多家主机厂发布超充充电桩技术或建设计划,充电电压达 800-1000V,电流达 600A,充电速度进一步缩短至 2-4min/百公里
23、。表表1:直流直流及及交流充电桩比较交流充电桩比较 项目项目 直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快充快充 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慢充慢充 充电功率充电功率 一体机(60KW-180KW),分体机(360KW-480KW)常见 7KW 充电时间充电时间 0.4-1h 6-10h 充电方式充电方式 以桩自带 AC/DC 充电模块变压整流,直接转换为直流为车充电 由车载充电机 OBC 将电网交流电进行变压整流,转换为直流电后对车电池充电 充电桩价格充电桩价格 5-12 万元 0.2-0.5 万元 充电枪价格充电枪价格 4000-9000 元 200-300 元 建设成本建设成本 约 1000 元/KW 约 50
24、0 元/KW 应用场景应用场景 公共专业场景,如快速充电站、运营车充电站 公共与私人场景,如公共停车场、购物中心、小区车库 应用占比应用占比 约 40%约 60%优势优势 实现大功率快速充电,满足长途出行要求 技术成熟,建设成本低 劣势劣势 技术复杂,成本高昂 充电效率低,技术壁垒低 数据来源:中国充电联盟,东吴证券研究所 1.2.大功率快充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大功率快充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1.2.1.车端、桩端、标准共同推进大功率快充发展车端、桩端、标准共同推进大功率快充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实现了高续航里程之后,补能效率的提升将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后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目前,行业内主要有三大类解
25、决方案,第一类是以蔚来为代表的换电方案,第二类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大电流快充方案,第三类是以保时捷等为代表的高压快充方案。功率为电流和电压的乘积,因此提高充电功率可以通过提高充电电流和提升充电电压予以实现。未来,充电设备散热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压平台的提高,将会带动大电流、高电压的大功率快充需求,从而推动高压大功率充电设备需求的增加。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7/39 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提升充电电流能够提高充电功率,但根据焦耳定律,充电电流的提升将大幅增加充电过程中的热量释放,进而对充电设备的散热性能提出
26、较高要求。以特斯拉大电流快充方案为例,其 V3 超充桩峰值工作电流超过 600A,需要使用直径更大的线缆及液冷充电枪,对散热技术要求更高。在电流一定的情况下,提升充电电压能够提高充电功率,且不会显著增加充电过程中的热量释放。在充电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提升充电电压可以大幅减小充电电流,降低充电过程中的热量释放,因此,提升充电电压成为了许多新能源汽车厂商的选择。相较于交流慢充和普通直流快充,大功率直流超充的补能效率更高,2-4min/百公里的充电速度能快速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超充应用的推广需车、桩、电力配套设施共同升级。由于超充峰值电压高达 800V 以上,电流达 600A,因
27、此只有受电方汽车电池充电功率达到 480KW 左右,才能够实现超充体验。桩端同样需要单枪充电桩功率达到 480KW 才能完成“超充”,这意味着配电要求的提升。此外,若超充充电高峰恰与用电高峰重合,超充桩带来的瞬时功率提升也会对饱满运转的配电网造成额外压力。因此超充应用的推广对车企、桩企和电网端都提出了更多要求。图图4:新能源充电技术发展历程及展望新能源充电技术发展历程及展望 数据来源:广汽埃安高压快充技术应用及展望,东吴证券研究所 车端:主机厂已在动作,车端:主机厂已在动作,800V 高压平台车型密集发布。高压平台车型密集发布。2019 年保时捷 Taycan 首次推出 800V 高电压电气架
28、构,充电功率最高可达 350KW,将充电时间缩短至 50 分钟以内。由于目前广泛使用的硅基功率半导体的耐压能力限制,新能源汽车厂商普遍采用 400V 电压平台架构。相较于 400V 电压平台,800V 电压平台工作电流更小,可以节省线束体积、降低线路内阻损耗,提升功率密度和能量使用效率。2020 年吉利首次发布支持 800V 的 SEA 浩瀚架构,此后国内车企加快 800V 高压平台布局。极狐阿尔法 S、阿维塔 11、小鹏 G9、长城机甲龙、埃安 V Plus 车型于 2022 年内陆续上市,高压快充方案受到越来越多厂商的青睐,成为车企增加产品亮点的重要举措。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
29、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8/39 桩端:车企桩端:车企和运营商积极入局和运营商积极入局,桩企大功率充电桩占比提升桩企大功率充电桩占比提升。部分车企加速布局自建充电网络,以提高充电效率和巩固自家品牌汽车销量。截至 2022 年,共有特斯拉、蔚来、小鹏、广汽埃安、大众、保时捷、长安阿维塔 7 家车企发布了自建或与桩企合作共建大功率超/快充规划。国家电网作为国内第三大充电运营商,是国内最大的充电桩公开招标企业,其招标需求具有风向标意义。2020-2021 年,国网 160KW、240KW 大功率充桩招标数量占比分别由 34%、1%提升至 57%、4
30、%,桩企纷纷加速大功率桩布局。表表2:车企超充桩部署情况车企超充桩部署情况 车企车企/运营商运营商 最大充电功率最大充电功率 充电桩部署情况充电桩部署情况 特斯拉特斯拉 V3:145KW,V4:350KW(研发中)截至 10 月,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建设开放 1300 多座超级充电站、9500 多个超级充电桩,配合 700 多座目的地充电站、1900 多个目的地充电桩。大众大众 180KW 2019 年在国内成立 CAMS 合资公司,提供充电解决方案,截止 2022 年 7月初已经在国内 100 个城市布局约 760 座超级充电站(功率在 120180KW左右)、7000+充电终端。蔚来蔚来 50
31、0KW 以实现单桩峰值充电功率 500 千瓦、最大电流 660 安,将于 2023 年 3 月开始部署。400V 车型电量从 10%充至 80%仅需 20 分钟,800V 车型从 10%充至 80%仅需 12 分钟。采用自研超轻液冷充电枪线,重量不足传统充电线的一半,单手就可轻松操作。同时超快充桩还有智能调节温控功能,降温能力提升 380%。小鹏小鹏 S4:480KW 2022 年 8 月发布 S4 超充桩,配备液冷系统,计划在核心高速沿线建设 S4 超快充站点,2025 年在 1000 座超充站的基础上再建设 2000 座超快充站 广汽埃安广汽埃安 480KW600KW 2021 年独立建设
32、 100 个充电桩,预计 2025 年将建设 2000 座超充站。长安阿维塔长安阿维塔 480KW 许继与重庆长安阿维塔合作开发的大功率充电设备在上海 BP 阿维塔公共超充站实现首套供货并完成车-桩-网联调测试。特来电特来电 600KW 将于 2023 年底前重点在广东、海南等地合作推进不少于 300 座超充站,于 2025 年底前在全国联合推进 1000 座超充站。数据来源:各公司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标准端:标准端:新充电标准新充电标准的制定的制定是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重要影响因素。现行充电国标 GB/T 18487.1-2015 中电压最高 950V,电流最高 2
33、50A,对应最高充电功率约 250KW,对超充未有明确要求。因此当前各家超充桩仍不统一,车企、桩企对超充国标的需求呼之欲出。2022 年 4 月工信部装备一司组织全国汽标委开展 GB/T 20234.3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 3 部分:直流充电接口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修订,并且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将充电额定电压提升至 1500V,电流在主动冷却下最高提升至 800A,将超充纳入标准范围内。但由于完整标准包括充电系统控制导引、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三部分,除充电接口外的其他两部分新标准制定进度相对落后。根据我们的调研,预计根据我们的调研,预计 2023-2024 年完整标准年完整标准有望落
34、地推行,届时将进一步推进大有望落地推行,届时将进一步推进大功率超充行业的发展。功率超充行业的发展。1.2.2.液冷超液冷超充充预计成为行业发展趋势预计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400KW 及以上大功率充电时,峰值电流能够达到 600A,高电流充电过程将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对充电桩热管理要求更高。2022 年 4 月 28 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推荐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 3 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的意见中指出: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9/39 对于额定电压为 750/1000/1500V 的直流充电接口,额
35、定电流(持续最大工作电流)值为200、250、300、400、500、600、800A,充电桩必须具备主动冷却装置。充电桩必须具备主动冷却装置。散热问题是充散热问题是充电桩在迈向高功率充电方向必须解决的问题。电桩在迈向高功率充电方向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充电桩散热方式主要分为风冷和液冷,由于具备成本较低和供应链成熟的优势,风冷散热占据主流。目前行业内的主流散热模式为直通风的风冷模式,但由于充电桩长期暴露于室外空间,室外较为恶劣的环境容易导致充电模块发生故障。为解决该问题,行业内主流生产商不断改进散热模式,提高充电模块的防护性,发展出独立风道散热方式。通过优化风道设计,将电子元器件设计在模块上方密
36、闭箱体中,散热器放置在密闭箱体下侧,散热器与密闭箱体四周进行防水防尘设计,发热电子元器件集中贴在散热器内侧,风扇仅对散热器外侧吹风进行散热,使电子元器件免于粉尘污染和腐蚀,大大减少了产品故障率,提高了充电模块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图图5:充电模块风冷散热充电模块风冷散热 数据来源:优优绿能招股说明书,东吴证券研究所 风冷散热模式采用高转速风扇强力排风,再加上充电桩的散热风扇,会产生较大噪音。为降低噪音,提高产品防护性,行业内发展出液冷散热模式。液冷散热模式相比风冷散热模式具有低噪音、高防护性的优点,但目前成本较高,适用于对噪音和防护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充电功率不断提升的进程中,液冷散热的优势将日趋
37、凸显,随着技术进一步发展,液冷散热模式有望成为风冷散热模式的重要补充。图图6:蔚来蔚来 3.0 充电平台充电平台 HPC 大功率液冷电源模块大功率液冷电源模块 图图7:液冷液冷超充桩超充桩散热的工作原理散热的工作原理 数据来源:蔚来公司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EV 汽车邦,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10/39 一方面,与风冷充电模块相比,液冷充电模块系统内部的发热器件通过冷却液与散热器进行热交换,噪音更低。同时,液冷充电模块采用全封闭设计,与灰尘、易燃易爆气体等杂质杂物无接触,具有更高防
38、护性,进而提升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和传统直流充电枪和电缆相比,带液冷的充电枪和充电电缆,通过在充电枪、电缆、充电桩回路上增加了冷却管道,电缆内部增加了冷却液的管道,通过动力泵来驱动冷却液流动,冷却液在经过发热的液冷线缆时,带走线缆及充电连接器的热量,回到油箱(储存冷却液),然后通过电子泵驱动经过散热器散发热量,如此循环工作,可以达到小截面积线缆通载大电流、低温升的要求。图图8:液冷散热模块散热原理液冷散热模块散热原理 图图9:液冷充电枪示意图液冷充电枪示意图 数据来源:优优绿能招股说明书,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EV 汽车邦,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
39、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11/39 2.充电桩:中国大陆持续渗透,欧美市场空间广阔充电桩:中国大陆持续渗透,欧美市场空间广阔 2.1.中国市场:充电桩配套领先,直流充电桩将持续渗透中国市场:充电桩配套领先,直流充电桩将持续渗透 2.1.1.充电桩快速增长,车桩比逐步下降充电桩快速增长,车桩比逐步下降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截止 2021 年底中国公共充电桩共有 114.7 万个,同比增长 42.1%,相较于 2016 年底增长了约 6.7 倍。过去五年期间中国公共充电桩实现了 50.4%的 CAGR。截止 2022 年 12 月
40、,我国充电桩保有量 521 万个,同比增长 92.5%,桩车比(充电桩保有量/新能源车保有量)由 2017 年的 3.24 下降至2022 年的 2.50,领先全球,但距离理想的 1:1 仍有提升空间。图图10:中国充电桩中国充电桩保有量保有量(万台)(万台)图图11:中国新能源车与充电桩比例中国新能源车与充电桩比例 数据来源:中国充电联盟,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中国充电联盟,东吴证券研究所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高增长,私人充电桩保持高增速。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高增长,私人充电桩保持高增速。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 年 1-10 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 443.2 万辆,同比增长 107.5%
41、,保持着超预期高增速。随车配套的私人交流桩同样高速增长。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2022 年 1-6 月,私人交流充电桩新增量同比增速保持在 150%以上。图图12:中国中国新增公共交流桩新增公共交流桩(万(万个个)图图13:中国中国新增私人交流桩(万个)新增私人交流桩(万个)数据来源:中国充电联盟,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中国充电联盟,东吴证券研究所 直流直流桩桩主要用于公共快充桩,未来有望进一步渗透。主要用于公共快充桩,未来有望进一步渗透。截至 2022 年 12 月,国内公共桩总数达 179.7 万台,其中直流快充占比 42.4%,相比 2022 年 1 月增加 2pct。对终端用010
42、02003004005006002020-01 2020-07 2021-01 2021-07 2022-01 2022-07公共类私人类总计4.29 3.24 3.02 3.13 2.93 3.00 2.50 01234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车桩比-2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0246810122020-01 2020-06 2020-11 2021-04 2021-09 2022-02新增公共交流桩公共交流桩增量YoY-2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05101520
43、252020年1月2020年9月2021年5月2022年1月私人交流桩新增量(万个)YoY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12/39 户来说,交流充电桩虽然可以实现便利和低成本充电,但存在充电速度慢、需要固定车位等问题,同时终端用户对高速公路和商圈等应用场景有较大的快充需求,预计未来公共桩中直流桩占比有望扩大,公共快充直流桩数量有望进一步增长。图图14: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万个)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万个)图图15:中国公共直流桩新增量(万个)中国公共直流桩新增量(万个)数据来源:中国充电联盟,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
44、据来源:中国充电联盟,东吴证券研究所 政策密集发布,公共充电桩建设得到有效支持。政策密集发布,公共充电桩建设得到有效支持。2022 年 1 月 1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对于指导“十四五”时期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开局以来,全国多地陆续出台公共充电设施建设相关政策,将有效推动公共充电桩建设。表表3:全国多地陆续出台公共充电设施建设相关政策全国多地陆续出台公共充电设施建设相关政策 省市 政策名称 具体内容 上海 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充换电设施规模、运
45、营质量和服务便利性。到 2025年,计划建成充电桩 76 万个,换电站 300 座,车桩比不高于 2:1 广东 广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 到 2025 年底,广东全省累计建成集中式充电站 4500 座以上,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约 25 万个,包括公用充电桩约 21.7 万个、专用充电桩约 3.3 万个;累计建成高速公路快速充电站约 830 座,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全部建成充电基础设施。珠三角地区城市核心区充电设施服务半径不超过 0.9 千米,粤东西北地区城市核心区充电设施服务半径不超过 2 千米。公共桩桩车比约 1:6.4 江苏 江苏省“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到 20
46、25 年建成各类充电桩累计超 80 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累计建成约 20 万个,累计建成换电站 500 座,建成适度超前、分布合理的充换电网络 浙江 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加快综合供能服务站、充电桩建设,到 2025 年,建成综合供能服务站 800 座以上,公共领域充电桩 8 万个以上、车桩比不高于 31 北京“十四五”时期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规划 建立支撑 200 万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网络,到十四五时期末,力争全市充电桩总规模达到 70 万个,其中居住区自用和公用充电桩达到 57 万个,单位内部充电桩达到 5 万个,社会公用充电桩达到 6 万个,业务专用充电桩达到 2万个;
47、换电站规模达到 310 座;实现全市平原地区 3 公里找到桩、核心区 0.9公里找到桩 香港 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 到 2025 年全港配有电动车充电基础设备的车位超 15 万个,未来全港各区有超过 5000 个公共充电设施 澳门 澳门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新建公共停车场、新建公共楼宇的全部停车位将预留充电容量及基础设施,完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推动于私人楼宇中加装充电设施 台湾 公共充电桩建置 2025 年在全台建置 7200 座慢充、600 座快充,合计达 7800 个,提供充电需求量 40%到 60%数据来源:各省市相关部门文件,充换电研究院,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 020406
48、0801001201401601802020/1/1 2020/6/1 2020/11/1 2021/4/1 2021/9/1 2022/2/1直流桩交流桩-200%-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123456782020-01 2020-06 2020-11 2021-04 2021-09 2022-02新增公共直流桩公共直流桩增量YoY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13/39 2.1.2.2025 年年中国大陆充电桩市场中国大陆充电桩市场空间超空间超
49、 600 亿元亿元 基于以下数据及假设,我们对中国充电桩市场空间进行测算:2022-2025 年新能源车销售量分别为 689/840/1008/1210 万辆,每年预期车辆汰换率为 2%。2021 年 底 保 有 量 784 万 辆。2022-2025 年 新 能 源 车 保 有 量 分 别 为1310/2124/3089/4237 万辆。2022 年中国市场车桩比为 2.5,我们假设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充电桩的建设也将随之加速,车桩比逐年下降,至 2025 年达到 2.2。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提升推动私人充电桩占比提升,从 2021 年的 56%提升至2025 年的 70%。公共充电桩中
50、,直流桩占比提升,从 2022 年的 42%提升至 2025 年的 50%。2022-2025 年,随着大功率快充占比提升,公共直流桩单价为 5.1/5.5/6/6 万元,公共交流桩单价为 0.3/0.3/0.3/0.3 万元,私人交流桩单价为 0.2/0.2/0.2/0.2 万元。我们基于以上数据及假设进行测算,2025 年中国大陆公共直流充电桩/公共交流充电桩/私人交流充电桩新增建设数量分别为 95.6/70/432.1 万台,市场空间分别为573.4/21/74.1 亿元,总计 668.5 亿元,其中交流桩总计 95.1 亿元,直流桩与交流桩 2022-2025 年 CAGR 分别达到
51、55%、24%。表表4:中国大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空间测算(金额单位:亿元)中国大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空间测算(金额单位:亿元)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含预测)(万台)331.2 688.7 840.0 1008.0 1209.6 YoY 181%108%22%20%20%汽车汰换率(预测)2%2%2%2%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含预测)(万辆)784.0 1310.0 2123.8 3089.3 4237.1 车桩比(含预测)3.0 2.5 2.4 2.3 2.2 充电桩保有量(含预测)(万台)261.7 520.0 892.4 1373.0
52、 1970.8 新增充电桩(万台)258.3 372.4 480.7 597.7 YoY 44.2%29.1%24.4%CAGR=32.3%公共充电桩占比(含预测)44%35%33%31%30%其中:公共直流充电桩占比 41%42%45%47%50%公共交流充电桩占比 59%58%56%53%50%公共直流桩存量(万台)47.0 76.9 131.0 200.1 295.6 公共直流桩增量(万台)29.9 54.1 69.0 95.6 YoY 81.0%27.5%38.5%公共直流桩单价(万元)5.1 5.5 6.0 6.0 公共直流桩市场空间(亿元)公共直流桩市场空间(亿元)152.6 29
53、7.7 414.1 573.4 CAGR=55%公共交流桩存量(万台)67.7 105.0 163.4 225.6 295.6 公共交流桩增量(万台)37.3 58.5 62.2 70.0 YoY 56.9%6.3%12.7%公共交流桩单价(万元)0.3 0.3 0.3 0.3 公共交流桩市场空间(亿元)公共交流桩市场空间(亿元)11.2 17.5 18.6 21.0 CAGR=23%私人交流充电桩占比(含预测)56%65%67%69%70%私人交流充电桩数量(万台)147.0 338.1 597.9 947.4 1379.5 私人交流充电桩增量(万台)191.1 259.8 349.5 43
54、2.1 私人交流充电桩单价(万元)0.2 0.2 0.2 0.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14/39 私人私人交流交流充电桩市场空间(亿元)充电桩市场空间(亿元)38.2 49.4 63.1 74.1 CAGR=25%交流充电桩市场空间增速交流充电桩市场空间增速 CAGR=24%数据来源:乘联会,中国充电联盟,东吴证券研究所测算 2.1.3.充电桩运营规模效应显著,市场集中度较高充电桩运营规模效应显著,市场集中度较高 从运营端来看,充电桩运营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导致了较高的市场集中度。截至 2022 年底,在
55、中国大陆充电站运营商中,通用充电站运营仍占据主流,且涵盖交流和直流,其中特来电、星星充电和云快充分别运营 36.3 万台(直流 21.6 万台,交流 14.7 万台)、34.2 万台(直流 10.8 万台,交流 23.5 万台)和 25.9 万台(直流 10.8 万台,交流15.1 万台),处于前三的市场地位。而蔚来、小鹏、特斯拉等车企自建充电桩运营点则以直流充电桩为主。图图16:中国大陆主要充电桩运营商直流桩数量中国大陆主要充电桩运营商直流桩数量 图图17:中国大陆主要充电桩运营商交流桩数量中国大陆主要充电桩运营商交流桩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充电联盟,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中国充电联盟,东
56、吴证券研究所 整体上看,前十大运营商运营充电桩数量占总量的 86.3%。由于充电站建设和运营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回本周期长,其行业特性决定了企业需要具有资金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互联网思维和服务意识,具有较高的行业门槛,因此目前行业保持着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但随着行业政策出台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市场各参与主体对建设和布局充电基础设施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公共充电桩运营市场集中度呈下降趋势。2021 年底至 2022 年底,前三大、前五大、前十大运营商公共充电桩数量占比分别从 66.90%、79.13%和 90.29%下降至 53.69%、69.83%和 86.31%。10321078114112
57、0714711621248124922611313537533900401549485324647977077800807882111434724442305848770089338108176108291215935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主要运营商直流桩数量(单位:台)1182120614461543205220562592368736883843468952575417594286051213616395189112149236611394594082542431457866088910714614696115124523450105000010000
58、0150000200000250000主要运营商交流桩数量(单位:台)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15/39 表表5:2022 年年公共充电桩公共充电桩-TOP15 充电运营商及占比充电运营商及占比 序号序号 充电运营商充电运营商 数量数量 占比占比 累计占比累计占比 1 特来电 362896 20.19%20.19%2 星星充电 342792 19.07%39.26%3 云快充 259421 14.43%53.69%4 国家电网 196484 10.93%64.62%5 小桔充电 93642 5.21%69.8
59、3%6 蔚景云 73015 4.06%73.89%7 深圳车电网 68615 3.82%77.71%8 南方电网 61053 3.40%81.11%9 万城万充 47670 2.65%83.76%10 汇充电 45861 2.55%86.31%11 依威能源 41903 2.33%88.64%12 万马爱充 26484 1.47%90.11%13 上汽安悦 24103 1.34%91.45%14 中国普天 23146 1.29%92.74%15 蔚蓝快充 18911 1.05%93.79%数据来源:中国充电联盟,东吴证券研究所 2.2.欧美市场:车桩比高,市场空间大弹性足欧美市场:车桩比高,市
60、场空间大弹性足 2.2.1.充电桩未及时配套,后续加速建设是确定趋势充电桩未及时配套,后续加速建设是确定趋势 根据 IEA 数据,截至 2021 年底,欧洲、美国公共车桩比为 15.4、17.5,相比之下中国大陆在 2021 年底及 2022 年的公共车桩比分别为 6.8、7.28,欧美市场的充电桩建设未及时跟进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因此公共车桩比在近几年未能有效降低甚至有所上升,导致充电桩尚未对新能源车实现基本配套,与中国大陆充电桩建设情况类比,欧美市场后续将加快充电桩加速配套建设。另一方面,另一方面,欧美市场欧美市场直流充电桩占比低,直流充电桩占比低,2020 年、2021 年欧洲直流
61、充电桩在公共充电桩中占比分别为 13.9%/13.8%,美国为 17.2%/19.3%,中国则为 38.3%/40.1%,在充电桩基数大幅增长的背景下,直流充电桩的占比也将不断提升,直流充电桩的潜在增量直流充电桩的占比也将不断提升,直流充电桩的潜在增量空间空间广阔广阔。图图18:欧美公共车桩比仍相对较高欧美公共车桩比仍相对较高 图图19:欧美直流充电桩在公共充电桩占比相对较低欧美直流充电桩在公共充电桩占比相对较低 数据来源:IEA,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IEA,东吴证券研究所 0510152025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欧洲公共车桩比美国公共车桩比中国公共车
62、桩比0%10%20%30%40%5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欧洲直流桩在公共桩占比美国直流桩在公共桩占比中国直流桩在公共桩占比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16/39 欧盟委员会 欧洲绿色协议 提出,2050 年欧洲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碳中和”,因此欧盟计划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数量增加到 1300 万辆左右,2030 年进一步增加到 3000万辆,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测算,要实现欧洲绿色协议内的计划,2030 年前整个欧盟区域内需要约 680 万个公共充电桩
63、,因此欧盟及各国政府均结合自身情况推出相应公共充电设施建设政策,充电桩建设在政策支持下势在必行。表表6:欧美地区各主要国家推出公共充电设施支持政策欧美地区各主要国家推出公共充电设施支持政策 国家/地区 政策内容 欧盟 公共充电桩在 2025 年达到 100 万个,在 2030 年达到 300 万个,核心交通网每 60 公里至少有一个充电站 美国 2030 年前新建 50 万个公共充电桩,实现州际高速上每 50 英里(约 80.5 公里)至少有一个充电站 德国 2030 年公共充电桩达到 100 万台 法国 2030 年前公共和私人充电桩总和达到 700 万台 英国 2030 年公共充电桩达到
64、30 万台 荷兰 2030 年满足 190 万辆电动车的充电需求 挪威 未来计划在主要道路上每 50 公里设立一个快速充电站。意大利 2023 年底前建造 24100 个快充和超充桩 西班牙 2030 年公共充电桩达到 50 万个 数据来源:各国家相关政府部门,IEA,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 2.2.2.欧美充电桩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充电桩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欧美充电桩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充电桩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 欧美市场目前车桩比高,直流充电桩占比低,未来在新能源保有量提升+车桩比降低+直流充电桩占比提升三重因素共同推动下,充电桩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根据我们测算,2025 年欧洲直流桩、交流桩市场规模
65、将分别达到 320.4 亿元、39.3 亿元,2022-2025 年 CAGR 分别达 101%、25%;美国直流桩、交流桩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 151.8 亿元、43.3 亿元,2022-2025 年 CAGR 分别达 72%、59%1)欧洲欧洲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空间测算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空间测算 基于以下数据及假设,我们对欧洲充电桩市场空间进行测算:2022-2025 年新能源车销售量分别为 240/288/346/415 万辆,每年预期车辆汰换率为 6%。2021 年底新能源车保有量 537 万辆。2022-2025 年新能源车保有量分别为745/988/1274/1613 万辆。20
66、21 年欧洲市场车桩比为 3.1,2022 年预期车桩比将在 3 左右,我们假设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充电桩的建设也将随之加速,车桩比逐年下降,至 2025年达到 2.5。在政府推动下公共充电桩占比不断提升,2021-2025 年从 20%提升至 3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17/39 公共充电桩中直流桩占比不断提升,从 2021 年的 14%提升至 2025 年的 40%。2022-2025 年,公共直流桩单价为 12/10.8/9.7/8.7 万元,公共交流桩单价为0.3/0.4/0.4/0.4
67、万元,私人交流桩单价为 0.3/0.3/0.3/0.3 万元。我们基于以上数据及假设进行测算,2025 年欧洲公共直流充电桩/公共交流充电桩/私人交流充电桩新增建设数量分别为36.6/29.5/107万台,市场空间分别为320.4/11.8/27.5亿元,总计 359.7 亿元,其中直流桩 320.4 亿元,交流桩 39.3 亿元,直流桩与交流桩 2022-2025 年 CAGR 分别达到 101%、25%。表表7:欧洲欧洲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空间测算(金额单位:亿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空间测算(金额单位:亿元)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含预
68、测)(万台)227.0 240.0 288.0 345.6 414.7 YoY 6%20%20%20%汽车汰换率(预测)6%6%6%6%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含预测)(万辆)537.0 744.8 988.1 1274.4 1612.7 车桩比(含预测)3.1 3.0 2.9 2.7 2.5 充电桩保有量(含预测)(万台)178.0 248.3 340.7 472.0 645.1 新增充电桩(万台)70.3 92.5 131.3 173.1 yoy 31.6%42.0%31.8%CAGR=35%公共充电桩占比(含预测)20%22%24%27%30%其中:公共直流充电桩占比 14%15%23%32%
69、40%公共交流充电桩占比 86%85%77%68%60%公共直流桩存量(万台)4.9 8.2 18.8 40.8 77.4 公共直流桩增量(万台)3.3 10.6 22.0 36.6 yoy 223.7%107.0%66.7%公共直流桩单价(万元)12.0 10.8 9.7 8.7 公共直流桩市场空间(亿元)公共直流桩市场空间(亿元)39.4 114.6 213.6 320.4 CAGR=101%公共交流桩存量(万台)30.7 46.4 63.0 86.7 116.1 公共交流桩增量(万台)15.7 16.5 23.7 29.5 yoy 5.1%43.2%24.3%公共交流桩单价(万元)0.3
求信咨询:2022年9月旅居车市场分析报告(18页).pdf
2022类脑智能产业分析报告(27页).pdf
2022软件服务产业分析报告(27页).pdf
求信咨询:2022年9月多用途货车分析报告(12页).pdf
2022集成电路产业分析报告(27页).pdf
2022网络安全产业分析报告(27页).pdf
2022机器人产业分析报告(27页).pdf
2022深圳市产业区域画像报告(44页).pdf
2022人工智能产业分析报告(27页).pdf
比达咨询&同城商旅:2022年度中国商旅行业发展白皮书(44页).pdf
高通Qualcomm:2022音频产品使用现状调研报告(28页).pdf
魔镜市场情报:2022Q3魔镜消费新潜力白皮书(187页).pdf
CTR:2018中国消费市场趋势报告(17页).pdf
SWS:2018年京东金融按摩椅消费指数报告(51页).pdf
2017年中国网民消费升级和内容升级洞察报告(43页).pdf
京东:2017宠物消费趋势报告(25页).pdf
2017年生活服务业消费满意度报告(40页).pdf
探马:2016高跟鞋消费简报(15页).pdf
亿邦动力:2018年中国家居健康消费白皮书(48页).pdf
众达朴信:2016-2017快速消费品行业薪酬调研报告(19页).pdf
摩根大通(J.P. Morgan):全球投资策略-2022年大宗商品战略分析报告-美国天然气入门(英文版)(49页).pdf
摩根大通(J.P. Morgan):亚太地区投资策略-2022年亚洲科技展望及韩国战略分析报告(英文版)(78页).pdf
瑞信银行(Credit Suisse):中国运动服装行业研究报告(英文版)(53页).pdf
摩根大通(J.P. Morgan):全球投资策略-2022年全球数据观察报告-仅有复原力是不够的(英文版)(94页).pdf
电子行业:出海与快充逻辑加速演进把握充电桩上游元器件机会-221117(39页).pdf
【研报】电子元器件行业深度报告:需求端春回花开LED行业盈利提升在望-20200804[32页].pdf
振华科技-深度覆盖报告:军用电子元器件龙头行业助力高速发展-220628(40页).pdf
电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新能源需求爆发磁性元器件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220606(27页).pdf
【研报】电子元器件行业深度报告:汽车电子、物联网带动MCU需求快速成长芯片缺货潮有望加速国产化进程-210425(20页).pdf
国防军工行业深度报告:以信息化建设为增长点军工电子元器件迎来长期高景气-221027(19页).pdf
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连锁茶饮第一股(724页).pdf
线上健身第一股-keep招股说明书(463页).pdf
麦肯锡:2023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33页).pdf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完整PDF.pdf
QuestMobile:2022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7页).pdf
QuestMobile: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30页).pdf
小红书:2023年度生活趋势报告(34页).pdf
町芒:2022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47页).pdf
QuestMobile:2021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0页).pdf
锐仕方达&薪智:2022年薪酬白皮书(105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