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行业大资管时代深度系列报告(四):香港公募市场多元开放为主旋律-240814(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产管理行业大资管时代深度系列报告(四):香港公募市场多元开放为主旋律-240814(26页).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Please see last page for disclaimer and disclosure of interest.请参见尾页免责声明及利益申报 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行业行业深度深度|资产管理资产管理 1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公募公募规模规模稳步增长,产品类别稳步增长,产品类别丰富多元丰富多元。过去五年,在香港特区政府大力发展财富/资管业务、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化等背景下,香港公募基金规模呈现稳步增长,2018-23 年累计增长 19%至 1.7 万亿美元、1Q24 进一步增长至 1.76 万亿美元。其中,近九成公募基金注册于香港境外,主要来自卢森堡、爱尔兰等地;权益型及主动型产
2、品占主导,2023 年末规模分别占比 61%/90%;此外,以 ESG、数字货币等为代表的主题类产品快速发展。从资金流向来看,2019 年以来香港零售基金呈现累计净申购,其中 2023 年以来债券及货币型基金更受市场青睐,2023-24 年 4 月末,货币及债券型基金累计净申购分别为 14/89 亿美元。银行占银行占零售渠道零售渠道主主导地位导地位,互联网券商或成变局,互联网券商或成变局。2022 年香港零售基金销售规模中,银行、保险公司、证券经纪商/独立财务顾问分别占比 58%、35%、5%。银行在香港拥有广泛的网点、众多的销售人员,占据零售基金的分销主导地位;保险公司通过销售投资相连保险产
3、品,以及网上平台等渠道,积累一定市场份额;而证券经纪商在香港渠道建设相对有限,市场份额整体较低。值得关注的是,香港基金销售市场整体技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销售费率偏高(市场平均 1%-5%的基金申购费率),而以富途为代表的互联网券商不收取申购及赎回费、持续加大与资管机构的合作完善产品销售谱系,客户资产规模快速增长(2020-23 年富途财富管理规模CAGR达78%),预计将成为香港零售市场渠道端变局的重要推手。外资机构占据主要份额,中资机构外资机构占据主要份额,中资机构逐步发力逐步发力。从资管机构竞争格局来看,在香港零售基金及 ETF 规模中,外资、中资、港资分别占比 95%、3%、2%。其中,
4、1)外资资管机构在港布局较早,具备全球化的资产配置能力、完善的渠道布局以及较强的品牌效应,占据较高市场份额。2)中资资管机构主要于 2000 年后在港展业,2008-2015 年期间内地银行、保险、券商、公募等机构在港布局加速。从公募业务来看,中资机构产品以货币型产品为主,同质化程度相对较高;各类中资机构竞争格局尚未分化,不考虑 ETF,公募基金系、银行系、保险系、券商系机构公募基金规模分别占比 43%、29%、20%、3%。其中,银行及保险系资管机构股东背景强大,资金实力整体较强,以货币和债券型产品布局为主;公募基金系机构起步于布局 QFII/RQFII 和中资美元债,近年来产品逐步多元化,
5、部分机构特色初现;而券商系机构公募业务整体布局较少。3)港资机构市场份额整体较低,恒生投资和惠理集团资管规模靠前,其中恒生投资以被动产品为主,惠理集团主动管理产品占比较高。风险风险提示提示:市场波动风险;政策不及预期。香港香港公募公募市场市场:多元开放为主旋律多元开放为主旋律 大资管时代深度系列报告(四)2024 年 8 月 14 日 龚思匀龚思匀 Grace Gong+852 3150 7301 SFC CE.No.:BUN821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1.行业深度 大资管时代深度系列报告之三香港家族办公室:财富管理皇冠的“一颗明珠”|2024-06-26 2.行业深度 大资管时代深度系列报告之
6、二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制度优化打开发展空间|2024-05-21 3.行业深度 大资管时代深度系列报告之一跨境理财通:新起点、新机遇|2024-05-10 Please see last page for disclaimer and disclosure of interest.请参见尾页免责声明及利益申报 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资产管理资产管理 2 正文正文目目录录 写在前面:香港资管蓬勃发展,公募业务举足轻重写在前面:香港资管蓬勃发展,公募业务举足轻重.4 香港公募市场:规模稳增、品类多元、外资主导香港公募市场:规模稳增、品类多元、外资主导.6 2.1 市场概览:规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