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行业:从农作物国审新品种看种业发展趋势-250109(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林牧渔行业:从农作物国审新品种看种业发展趋势-250109(23页).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1/2323 Table_Page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证券研究报告 农林牧渔行业农林牧渔行业 从从农作物国审新农作物国审新品种看品种看种业种业发展趋势发展趋势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事件:事件:2024 年 12 月 31 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新一批国家级品种审定公告,405 个水稻品种、888 个玉米品种、50 个棉花品种、34 个大豆品种及 2 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国审品种由“数量型增长”转为“质量型突破”。国审品种由“数量型增长”转为“质量型突破”。2021 年后新品种审定门槛得到大幅提高,2022-24 年国审品种数量(含转基因)同比
2、分别下降 17%/1%/1%,由 2021 年之前的快速增长转向平稳回落,市场同质化程度及竞争激烈程度有望持续降低。水稻:优质绿色高抗新品种选育数量持续增加。水稻:优质绿色高抗新品种选育数量持续增加。从国审品种来看,兼具高产、优质、绿色(抗病)的“三好品种”数量逐年增加,2022-24年数量分别为 22/28/31 个;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级的品种亦逐年递增,2022-24 年数量分别为 44/50/70 个。龙头公司国审品种数量领先,绿色优质品种占比高。隆平高科、荃银高科本次分别有 31个和 59 个水稻新品种通过国审,且分别有 8 个和 18 个新品种达到 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级,合计
3、占比达到 37%。玉米:玉米:23 年以来耐密高产宜机收品种成为选育主年以来耐密高产宜机收品种成为选育主方向。方向。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籽粒玉米品种从稀植、高秆、大穗型向多抗、高产、耐密、广适、宜机收型变迁。2024 年国审通过的耐密新品种数量进一步增加,每亩种植密度达到 5500 株及以上的品种数量为 47 个,比常规密度提高 1000 株,西北春玉米区 70个品种和东北春玉米区 2 个品种区试亩产超 1000 公斤。龙头公司新品种数量占比同比提升,耐密高产性能表现优越。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康农种业、农发种业本次分别有 46/22/16/11/6
4、 个品种通过国审,较 2023 年分别增加 24 个、增加 6 个、增加 8 个、增加 4 个、减少 3 个,五家公司品种占比合计约 11%,同比 2023 年提升约 3 个百分点。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农发种业分别有 7/2/1 个品种种植密度能够达到 5500 株/亩及以上,三者合计占本次种植密度高于 5500 株/亩的品种数量的比例达到 21%。此外,隆平高科、荃银高科分别有 7个和 1 个品种的平均亩产超过 1000 公斤。投资建议投资建议。农业部发布新一批国审水稻、玉米等品种,国审品种由“数量型增长”转为“质量型突破”。优质绿色高抗水稻新品种选育数量持续增加,耐密高产宜机收品种成为玉米
5、选育主方向。龙头公司在新品种选育上表现亮眼,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建议关注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康农种业等。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政策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等。行业评级行业评级 买入买入 前次评级 买入 报告日期 2025-01-09 相对市场表现相对市场表现 分析师:分析师:钱浩 SAC 执证号:S0260517080014 SFC CE No.BND274 021-38003634 分析师:分析师:周舒玥 SAC 执证号:S0260523050002 021-38003537 请注意,周舒玥并非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注册持牌人,不可在香港从事受监管活动。相关研究
6、:相关研究:农林牧渔行业:如何看 24年宠物医疗行业发展趋势 2025-01-05 农林牧渔行业:旺季猪价或触底反弹,饲料行业复苏在路上 2024-12-29 农林牧渔行业:如何看 24年宠粮消费新趋势 2024-12-22 -24%-13%-2%8%19%30%01/2403/2406/2408/2410/2401/25农林牧渔沪深300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2/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重点公司估值和财务分析表重点公司估值和财务分析表 股票简称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股票代码 货币货币 最新最新 最近最近 评级评级 合理价值合理价值
7、 EPS(元元)PE(x)EV/EBITDA(x)ROE(%)收盘价收盘价 报告日期报告日期(元(元/股)股)2024E 2025E 2024E 2025E 2024E 2025E 2024E 2025E 温氏股份 300498.SZ CNY 16.28 2025/01/05 买入 21.86 1.41 1.46 11.55 11.15 7.35 7.29 22.80 20.30 牧原股份 002714.SZ CNY 37.25 2025/01/09 买入 49.34 3.22 3.29 11.57 11.32 5.51 5.28 23.50 19.50 立华股份 300761.SZ CNY
8、18.53 2024/10/21 买入 30.32 1.92 2.07 9.65 8.95 6.75 6.05 17.50 15.80 华统股份 002840.SZ CNY 11.18 2024/05/13 买入 30.66 1.53 2.53 7.31 4.42 3.78 2.74 31.40 34.10 邦基科技 603151.SH CNY 10.31 2024/04/28 买入 18.20 0.91 1.05 11.33 9.82 7.47 6.66 11.10 11.40 乖宝宠物 301498.SZ CNY 79.06 2024/10/23 买入 71.03 1.47 2.03 53
9、.78 38.95 39.73 29.53 13.80 16.00 数据来源: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备注:表中估值指标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 sZtWvYwUpOtRoN8O9RbRnPrRpNtOjMqQqRjMqRqQaQnNvNNZtOqPNZtQpQ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3 3/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目录索引目录索引 一、品种审定门槛提升,国审数量持续回落.5(一)国审品种由“数量型增长”转为“质量型突破”.5(二)水稻:优质绿色高抗新品种选育数量持续增加.8(三)玉米:23 年以来耐密高产宜机收品种成为选育主方向.
10、14 二、投资建议.20 三、风险提示.20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4 4/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图表索引图表索引 图 1:国家级品种审定流程.5 图 2:国审新品种数量自 2021 年后持续回落(含转基因品种).7 图 3:2010-2023 年全国品种权申请量及授权量(件).7 图 4:2000-2023 年全国前五大玉米和水稻品种市占率变化情况.8 图 5:我国两系稻共经历四次品种更替.9 图 6:历年国审通过水稻新品种数量变化.9 图 7:国审“三好品种”及国标 1 级水稻数量逐年增加.9 图 8:2013-2022 年全国
11、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9 图 9:上市公司国审水稻新品种数量.10 图 10:上市公司国审水稻新品种占当年国审总量比例.10 图 11:历年国审通过玉米新品种数量变化.14 图 12:东华北及黄淮海区域国审玉米品种占比近七成.14 图 13:我国杂交玉米单交种品种六次代次更替(1970s 至今).15 图 14:上市公司国审玉米新品种数量.17 图 15:上市公司国审玉米新品种占当年国审总量比例.17 表 1:近年我国农作物品种审定相关制度一览.6 表 2:2023 年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前 10 大品种.10 表 3:隆平高科本次国审水稻新品种一览.10 表 4:荃银高科本次国审水稻新品
12、种一览.11 表 5:农业农村部关于夏玉米单产提升的技术意见(2023 年).15 表 6:2023 年全国玉米推广面积前 10 大品种.16 表 7:隆平高科本次国审玉米新品种一览.17 表 8:登海种业本次国审玉米新品种一览.18 表 9:荃银高科本次国审玉米新品种一览.19 表 10:康农种业本次国审玉米新品种一览.19 表 11:农发种业本次国审玉米新品种一览.20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5 5/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一、一、品种审定门槛提升,品种审定门槛提升,国审数量持续回落国审数量持续回落(一)(一)国审品种由“数量型增
13、长”转国审品种由“数量型增长”转为“质量型突破”为“质量型突破”1379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审,品种由“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突破”。2024年12月3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新一批国家级品种审定公告,405个水稻品种、888个玉米品种、50个棉花品种、34个大豆品种及2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全年国审品种数量自2022年以来继续保持平稳回落趋势,这主要得益于2021年后品种审定门槛的提高:2013年品种审定绿色通道、联合体品种实验等“放管服”制度推出后,玉米、水稻品种数量迅速增加,但存在同质化问题且不能充分满足生产需求;2021年10月农业部出台国家级玉米、稻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
14、2022年8月农业部开展主要农作物品种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专项整治,新品种审定门槛得到大幅提高,2022-24年国审品种数量(含转基因)同比分别下降17%、1%、1%,由2021年之前的快速增长转向平稳回落,市场同质化程度及竞争激烈程度有望持续降低。大面积单产提升为粮食生产的关键举措,推广优质高产品种为重要手段。2014年12月18日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提高单产和品质并举,把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粮食生产的关键举措”。具体来看,玉米重点是推推广耐密抗倒宜机收的品种广耐密抗倒宜机收的品种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加快普及高性能精量播种机,适度增加种植密度,防控好南方锈病、草
15、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水稻重点是推广优推广优质高产品种质高产品种,集成集中育秧、机械栽插、侧深施肥、一喷多促等技术模式,防好“两迁”害虫、稻瘟病等,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等“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稻区要持续挖掘再生稻潜力。图图1:国家级品种审定流程国家级品种审定流程 数据来源: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6 6/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表表1:近年:近年我国农作物品种审定相关制度一览我国农作物品种审定相关制度一览 时间时间 政策政策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2013.12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相比
16、2001 版本和 2007 修订版:1.大幅提高申请审定门槛,规定新品种要完成同一生态类型区 2 年以上、多点品种比较试验;2.审定程序更加科学有效,增加 DUS 测试和统一品种标准样品,通过 DUS测试的品种可直接申请品种权;3.新增初审通过品种公示制度,公示期不少于 60 日;4.开通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具体办法由品种审定委员会制定发布。2014.05 国家级水稻玉米品种审定绿色通道试验指南 针对注册资本 1 亿元、农业部颁证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企,允许:1.企业在申请国家级品种审定时可自行开展自有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已通过省级审定的企业自有品种,在相邻省区市同一生态类型区自主开展生产试
17、验。2015.11 关于进一步改进完善品种试验审定工作的通知 为提高企业和科研单位的育种创新能力和产业转化效率,鼓励和支持具备试验能力的企业联合体、科企联合体和科研单位联合体组织开展品种试验。2017.03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 针对非主要农作物(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五种主要农作物以外的其他农作物)中的 29 种实行品种登记制度。2020.12 试点推行 EDV 保护制度 基于 UPOV 公约 1991 版本规定“EDV 的繁殖、销售等商业化行为必须得到原始品种权利人的许可”2021.1 国家级玉米、稻品种审定标准(2021 年修订)玉米和稻的申请审定品种与已知品种 DNA 指纹检测
18、从原先的“差异位点数2 个”标准将分别增加至“差异位点数4 个”和“差异位点数3 个”;此外,新增要求玉米申请审定品种与已知品种 DNA 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3 个”、稻品种“差异位点数=2 个”的,需进行田间小区种植鉴定证明有重要农艺性状差异。2022.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22修订版)建立了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明确实质性派生品种可以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并获得授权,但在以商业为目的利用授权品种时应当征得原始品种权人同意。扩大了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及保护环节,将保护范围由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延伸到收获材料,将保护环节由生产、繁殖、销售扩展到生产、繁殖和为繁殖而进行处理、许诺销售、销售、
19、进口、出口、储存等。2022.06 国家级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申请审定的转基因大豆品种应达到国家级大豆品种审定标准(2017 年)和本标准的要求;申请审定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应达到国家级玉米品种审定标准(2021 年修订)和本标准的要求。2022.08 主要农作物品种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从试验方案、品种参试条件、品种选育报告、承试单位条件、试验设计、试验点布局、试验操作质量、试验数据汇总、参试品种评判、DUS 测试等方面,对两个通道 2021-2023 年的品种试验全面核查。2023年对 16 个绿色通道、39 个联合体试验责令限
20、期整改,终止 11 个联合体试验审定程序并取消试验资格。2023.12 国 家 级 大 豆 品 种 审 定 标 准(2023 年修订)将大豆审定品种与已知品种 DNA 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由 2 个提高到 4 个;如差异位点数为 3 个的,须通过田间种植鉴定证明其与已知类似品种有重要农艺性状差异。产量指标方面,高产稳产品种增产指标由 3%提高到 5%,增产点数统一提高到 65%;高油品种、高蛋白品种产量指标要求不减产。品质指标方面,蛋脂总和整体提高 0.5 个百分点(北方春大豆区蛋脂总和58.5%,其他区组59.5%),高油品种含油量指标由 21.5%提高到 22.0%,高蛋白品种蛋白质指标取消
21、不同生态区的差异性要求、统一为45%。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7 7/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图图2:国审新品种数量自国审新品种数量自2021年后持续回落年后持续回落(含转基因品种)(含转基因品种)数据来源: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图3:2010-2023年全国品种权申请量及授权量(件)年全国品种权申请量及授权量(件)数据来源: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0132014201520162
2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水稻玉米棉花大豆小麦单位:个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品种权申请量品种权授权量单位:件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8 8/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图图4:2000-2023年年全国前五大玉米和水稻品种市占率变化情况全国前五大玉米和水稻品种市占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广发证券发展研
23、究中心 (二二)水稻:)水稻:优质优质绿色高抗绿色高抗新新品种品种选育选育数量数量持续增加持续增加 兼具高产、优质、绿色的水稻“三好品种”数量逐年增加。据近年我国水稻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占小登等),高产、植株形态优势和抵御生物胁迫的抗性单倍型是籼稻主栽品种能够大面积种植的关键因素。近年在极端高温天气频发、稻区病虫害等种植条件下,对水稻品种的耐高温、高抗病性等要求不断提升。自2019年起,农业农村部制定发布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评价指标及统计方法(试行),通过选育抗病品种、提高水稻自身抗病能力是绿色防控的核心手段。从国审品种来看,兼具高产、优质、绿色(抗病)的“三好品种”数量逐年增加,202
24、2-24年数量分别为22、28、31个;同时,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NY/T593-2021)标准一级的品种亦逐年递增,2022-24年数量分别为44、50、70个。龙头公司国审品种数量领先,绿色优质品种占比高。隆平高科、荃银高科本次分别有31个和59个水稻新品种通过国审,分别占本次国审新品种总数的8%和15%。其中,隆平高科、荃银高科分别有8个和18个新品种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级,二者占本次国审标准一级品种数量的比例合计达到37%。此外,据隆平高科公告,本次公司过审新品种中绿色性状品种占比达48.39%,创公司历史新高。0510152025303540玉米品种CR5杂交水稻品种CR5%识别
25、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9 9/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图图5:我国两系稻共经历四次品种更替我国两系稻共经历四次品种更替 数据来源: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图6:历年国审通过水稻新品种数量变化历年国审通过水稻新品种数量变化 图图7:国审国审“三好品种”“三好品种”及国标及国标1级级水稻数量逐年增加水稻数量逐年增加 数据来源: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图8:2013-2022年全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年全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 数据来源: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6、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第一代代表性亲本:培矮64S(不育系)主要品种:两优培九第二代代表性亲本:广占63S(不育系)主要品种:丰两优1号、扬两优6号第三代代表性亲本:Y58S(不育系)主要品种:Y两优1号、深两优5814 第四代代表性亲本:华占(恢复系)主要品种:C两优华占、隆两优华占、晶两优华占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国审水稻新品种数量(个)01020304050607080202220232024水稻“三好品种”(个)国标1级优质水稻品种(个)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010/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表表2
27、:2023年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前年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前10大品种大品种 排名排名 品种名称品种名称 面积(万亩)面积(万亩)选育单位选育单位 1 晶两优华占 464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2 晶两优 534 371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3 野香优莉丝 305 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 4 隆两优 534 277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5 荃优 822 272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 6 宜香优 2115 262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宜宾市农业科
28、学院、四川省绿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7 隆两优 8612 250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 8 玮两优 8612 249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9 隆两优华占 237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10 晶两优 8612 211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研究院、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 数据来源: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国家水稻数据
29、中心、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图9:上市公司国审上市公司国审水稻新品种数量水稻新品种数量 图图10: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国审国审水稻新品种占水稻新品种占当年当年国审国审总量比例总量比例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表3:隆平高科本次国审水稻新品种一览:隆平高科本次国审水稻新品种一览 序号序号 品种名称品种名称 申请者申请者 品系品系 单产(千克单产(千克/亩)亩)食用稻标准食用稻标准 1 隆晶优 4153 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499 一级 2 峻两优 3006 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
30、水稻品种 681.5 三级 3 峻两优 4034 湖南优至种业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70.9 二级 4 珠两优 1466 湖南民升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69.4 一级 5 锦锋优 8549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590.8 二级 6 晶锋优 6285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29.5 二级 7 晶沅优 5368 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22.1 三级 8 昌两优香久久 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18.2 一级 02040608010012
31、014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隆平高科荃银高科农发种业单位:个0%5%10%15%20%25%30%35%4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隆平高科荃银高科农发种业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111/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9 琮两优 8294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79.9 普通级 10 珖两优 7068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65.2 一级 11 飓两优 8612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2、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77.2 二级 12 峻两优 8294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547.1 普通级 13 玮两优 4278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67.8 普通级 14 玮两优 4419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63.4 三级 15 玮两优 8247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63.1 普通级 16 玮两优隆占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37.9 普通级 17 扬泰优 2208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579.7
33、 二级 18 振两优泰丝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08.9 二级 19 振两优钰占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19 二级 20 扬泰优蒂占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579.5 二级 21 玮两优钰占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500.5 二级 22 伍两优 4034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484.6 一级 23 伍两优 9096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504.7 三级 24 振两优 9096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籼
34、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491.4 二级 25 宁粳 21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粳型常规水稻品种 679.6 三级 26 宁粳 22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粳型常规水稻品种 681.1 三级 27 峻两优 9096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531 三级 28 昌两优 135 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464.5 二级 29 馥香两优 215 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462.9 一级 30 馥香两优香 58 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472.4 一级 31 乾两优香 58 广西恒茂农业科
35、技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458.4 一级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表4:荃银高科荃银高科本次国审水稻新品种一览本次国审水稻新品种一览 序号序号 品种名称品种名称 申请者申请者 品系品系 单产(千克单产(千克/亩)亩)食用稻标准食用稻标准 1 银两优 392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549.5 二级 2 荃两优 087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19.8 二级 3 荃两优 879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21.2 一级 4 荃泰优 8316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
36、杂交水稻品种 617.9 二级 5 荃香优 1206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24.7 一级 6 荃优 919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29.1 二级 7 荃广优 9085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07.9 一级 8 荃香糯 7 号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559.8 二级 9 荃香优 1236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549.7 一级 10 银两优 606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24.5 一级 11 荃两优 1606
37、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14 一级 12 荃优 386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19.5 二级 13 荃优香 66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38.9 二级 14 银两优 6019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545.4 一级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212/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15 荃广优 532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29.1 三级 16 欣优 1881 安徽荃银欣隆种业有限公司 籼
38、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52.3 二级 17 欣两优黄秀籼 安徽荃银欣隆种业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35.7 一级 18 欣两优三号 安徽荃银欣隆种业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61.6 三级 19 强两优地美丝苗 安徽荃银欣隆种业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48.6 二级 20 欣两优晚 2002 安徽荃银欣隆种业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577.5 二级 21 箴两优鄂香丝苗 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97.7 二级 22 楚丰优 118 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74.4 二级 23 楚丰优 88 湖北荃银高科种业
39、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66.1 三级 24 箴两优鄂莹丝苗 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69.4 二级 25 郢两优 118 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13.3 二级 26 庐州占 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 籼型常规水稻品种 594.5 一级 27 8 两优庐香 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53.7 一级 28 楷两优 822 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48.9 二级 29 两优直播一号 江西荃雅种业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07 二级 30 徽两优玉禾占 广西荃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40、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12.6 三级 31 九优贝贝 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67.8 二级 32 科优 9085 上海中科荃银分子育种技术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91.3 一级 33 九优荃莹丝苗 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86.8/34 荃两优粤苗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绿亿种业有限公司、安徽省荃银爱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台沃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70.4 二级 35 昇两优丝苗 4 号 安徽荃银高科农业投
41、资开发有限公司、安徽昇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06.6 二级 36 卓科优香 66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 司、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12.2 一级 37 香禾优 822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 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563.7 一级 38 协禾优 836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06.5 二级 39 荃优丝苗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23.3 二级 40 荃两优旺苗 安徽荃银高科种
42、业股份有限公司、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洁田模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41.5 二级 41 荃广优 2115 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75.2 一级 42 两优 5377 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61.6 一级 43 荃优玉稻 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30.9 二级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313/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有限公司、四川旌洋农业科
43、技有限责任公司 44 荃两优 985 广东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19 一级 45 荃优三九丝苗 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荃银爱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稻品种 629/46 荃优 2420 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台州市台农种业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456.8 三级 47 荃优 1876 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台州市台农种业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469.9 三级 48 荃优 2308 台州市农业科学
44、研究院、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市台农种业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491.4 三级 49 荃优 93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 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497/50 荃香优晶占 广州市金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584.4 一级 51 贵优 0822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12.4 普通级 52 荃广优 2086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45、品种 633.9 三级 53 荃广优 A6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肇庆学院、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36.8 二级 54 荃优 2086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28.4 二级 55 荃优 831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23.8 二级 56 荃优荔香丝苗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耀平水稻育种科技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30.9 二级 57 荃两优粤农丝苗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6、、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35.7 三级 58 春 9 两优 851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667.5 一级 59 九优 49 合肥信达高科农业科学研究所、合肥金谷荃银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659.3/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414/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三三)玉米:)玉米:23 年以来年以来耐密耐密高产高产宜机收宜机收品
47、种品种成为成为选育选育主主方向方向 籽粒玉米品种选育向高产、耐密、宜机收型不断变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开展吨粮田建设,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据密植高产我国玉米育种的最核心目标(赵久然),品种是玉米高产的基础,进一步提高品种耐密性和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在玉米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耐密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方面成绩显著,全国玉米单产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075公斤/公顷增加到2023年的6532.1公斤/公顷,籽粒玉米品种从稀植、高秆、大穗型向多抗、高产、耐密、广适、宜机收型变迁。2023年国审通过的764个玉米品种,其中审定通
48、过15个籽粒机收品种,耐密品种选育初现苗头;2024年国审通过的耐密新品种数量进一步增加,每亩种植密度达到5500株及以上的品种数量为47个,比常规密度提高1000株,西北春玉米区70个品种和东北春玉米区2个品种区试亩产超1000公斤。龙头公司新品种数量占比同比提升,耐密高产性能表现优越。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康农种业、农发种业本次分别有46、22、16、11、6个品种通过国审,较2023年分别增加24个、增加6个、增加8个、增加4个、减少3个,且分别占本次国审新品种总数的5.2%、2.3%、1.8%、1.2%和0.7%,五家公司品种占比合计约11.1%,同比2023年提升约3.2个百
49、分点。其中,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农发种业分别有7、2、1个品种种植密度能够达到5500株/亩及以上,三者合计占本次种植密度高于5500株/亩的品种数量的比例达到21%。此外,隆平高科、荃银高科分别有7个和1个品种的平均亩产超过1000公斤。图图11:历年国审通过历年国审通过玉米玉米新品种数量变化新品种数量变化 图图12:东华北及黄淮海东华北及黄淮海区域区域国审玉米品种占比国审玉米品种占比近七成近七成 数据来源: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种业商务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非转基因品种转基因品种单位:个东华北
50、区,43%黄淮海,25%西南,15%西北,5%东南,3%京津冀,1%跨多区,8%2016-2023年不同主产区国审玉米品种数量占比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515/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图图13:我国杂交玉米单交种品种我国杂交玉米单交种品种六次代次更替(六次代次更替(1970s至今)至今)数据来源:农财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表5:农业农村部关于夏玉米单产提升的技术意见农业农村部关于夏玉米单产提升的技术意见(2023年年)手段手段 具体具体内容内容 因地制宜选良种因地制宜选良种 据市场需求并结合各地生产实际,调整优化玉米种植结构
51、,因地制宜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及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等。黄淮海北部宜选择熟期早、耐旱节水、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熟期早、耐旱节水、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玉米品种,南部宜选用熟期适中、耐密抗倒、抗锈病、耐高温熟期适中、耐密抗倒、抗锈病、耐高温热害能力强、高产稳产热害能力强、高产稳产玉米品种;西北灌区宜选择耐密早熟宜机收耐密早熟宜机收品种;西南宜选择耐密植、抗倒伏、抗病性强耐密植、抗倒伏、抗病性强玉米品种。籽粒机械直收地块,选用熟期适宜、抗倒性好、籽粒脱水快熟期适宜、抗倒性好、籽粒脱水快的品种。带状复合种植地块,宜选择株型紧凑的中矮秆株型紧凑的中矮秆玉米品种。晚播玉米可选用早熟品种、粮饲兼用品种或者
52、青贮品种。分类分区推技术分类分区推技术 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有水肥一体化条件地块可选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重点是配套耐密抗倒品种和精选种子,因地制宜增加种植密度,做好精准包衣。采用浅埋滴灌方式宽窄行种植,抢时早播、种肥同播、精量播种、导航播种,播后滴水齐苗,保障苗齐苗匀。拔节化控,并根据玉米营养需求情况灌水追肥 46 次,实现水肥精准调控,大幅增加玉米单产。贴茬精量直播技术。有水浇条件地块或播期墒情适宜地区可选用贴茬精量直播技术,小麦秸秆还田后及时抢播夏玉米。黄淮海中南部争取在 6 月 15 日前、黄淮海北部在 6 月 20 日前完成播种。60 厘米等行距种植,播深 35 厘米。一般地块亩保苗
53、4500 株左右,耐密品种和高产田可适当提高密度。施用玉米专用肥或缓控释肥等,种肥一次性同播。种肥侧深施,与种子分开,防止烧种和烧苗。若墒情不足,可先播种,播后及时浇“蒙头水”。雨养旱作稳产技术。无水浇条件地块可选用雨养旱作稳产技术,重点是选择耐旱品种及优质种子,采用具有抗旱功效的种衣第一代时间:1965-1970s初我国玉米育种进入培育单交种为主的新阶段,玉米亩产由110kg增至140kg代表品种:新单1号(1965年开始推广,我国第一个在生产上直接应用的单交种,峰值达2500万亩)第二代时间:1970s初-1980s初单交种的组配和推广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的时期,播种面积达80%以上;玉米亩
54、产由140kg增至200kg代表品种:中单2号(1976年开始推广,1989年推广面积达峰3400万亩,品种周期超20年)第三代时间:1980s初-1990s初聚焦抗病抗逆性能的提升,实现高产、广适、多抗等优良性状的有机结合,玉米亩产由200kg增至300kg代表品种:丹玉13(1985年开始推广,1988-1990年连续3年播种面积超4500万亩,品种周期约15年)第四代时间:1990s初-1990s末我国实现紧凑型高产育种突破,玉米高产育种迈上新台阶,玉米亩产由300kg增至320kg代表品种:掖单13(1991年开始推广,我国首个亩产1000kg紧凑型高产杂交种,品种周期约10年)第五代
55、时间:1990s末-2003年聚焦提高品种抗性和适应性,玉米种质基础得到拓宽、亲本有所突破,亩产增加不大代表品种:农大108(1998年开始推广,品种适应性广,2002年达峰4000万亩,品种周期10+年)第六代时间:2004年至今聚焦耐密植,综合性状协调性大幅提高,玉米亩产由320kg增至近400kg代表品种:郑单958(2000年开始推广,集高产稳产、优质耐密、广适多抗于一身,2012年达峰6800万亩,品种周期超20年)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616/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剂包衣促根抗旱杀虫杀菌,采取秸秆还田/覆盖、免耕直播等
56、蓄水保墒综合农艺措施减少水分散失,播期通过抢墒播种或等雨播种实现一播全苗,并施用长效缓释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防灾减灾降损失防灾减灾降损失 应对渍涝抢时播种。土壤湿度过大地块,应适当浅播、增加播量,确保苗全、苗匀。在适播期仍然无法进行机械播种的地块,小规模的可鼓励农民采取人工点播方式抢时播种;规模较大的,坚持播期服从墒情和播种质量,在 6 月 20 日前选用玉米免耕播种机播种。优先选用履带式,增加接地面积,减少接地压力,作业时降低车速,适当浅播,抬高镇压装置,减轻镇压强度。注意检查机器播种口,防止堵塞。防夏季高温热害。高温常发地区选用耐热品种,宽窄行种植,并适当降低密度,培育健壮植株。注意苗期蹲苗
57、进行抗旱锻炼,提高耐热性。根据天气预报,高温前及时喷、灌水,防止高温干旱叠加,改变农田小气候,并注意避免高温天气中午井水灌溉。拔节至抽雄期遇高温热害,可适当喷施甜菜碱、磷酸二氢钾、尿素等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开花吐丝期必要时可采取人工或无人机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加强病虫草害防控。选择抗病虫品种和高质量包衣种子,预防苗期病虫害。播后苗前及时进行化学封闭除草,或在苗期(三叶一心至五叶期)选用适宜除草剂进行苗后除草。规范喷药时机、方法和用量,避免重喷、漏喷和发生药害,提高除草效果。带状复合种植地块,在玉米和大豆种植后立即进行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的选择要保证对玉米和大豆安全,避免发生药害。玉米生长中后
58、期,无人机植保一喷多促。加强病虫害动态监测和预报预警,特别是草地贪夜蛾、粘虫等突发性、暴食性、流行性病虫害,并及时绿色防控。通过采取各项农艺技术措施,提高玉米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灾害防御能力,降低灾害损失。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表6:2023年全国玉米推广面积前年全国玉米推广面积前10大品种大品种 排名排名 品种名称品种名称 面积(万亩)面积(万亩)选育单位选育单位 1 MY73 2088 河南省豫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彭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 裕丰 303 1695 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3 中科玉 505 1300 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 京科 968
59、1005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5 登海 605 947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6 郑单 958 932 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 7 瑞普 909 677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8 联创 839 616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河南隆平联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9 东单 1331 612 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10 现代 959 566 河南省现代种业有限公司、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数据来源: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种业商务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717/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图图14:上市公司国审
60、上市公司国审玉米玉米新品种数量新品种数量 图图15:上市公司国审上市公司国审玉米玉米新品种占新品种占当年当年国审总量比例国审总量比例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表7:隆平高科本次国审:隆平高科本次国审玉米玉米新品种一览新品种一览 序号序号 品种名称品种名称 申请者申请者 种植密度(株种植密度(株/亩)亩)单产(千克单产(千克/亩)亩)1 沐禾 2113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6000 713 2 中科玉 002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5500-6000 690 3 粒粒金 108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5000 778 4 隆
61、研 116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5000 780 5 中科玉 106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5000 783 6 LPC913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4500 818 7 LPD999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4500 835 8 LPG015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4500 817 9 嘉禧 206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4500 820 10 粒粒金 205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4500 811 11 中科玉 207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4500 816 12 LPD885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4000-4500 872 13 嘉禧 355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45
62、00 887 14 联创 123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4500 886 15 隆创 350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4500 896 16 中科玉 352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4500 893 17 隆平 919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4500/5000 1092 18 中科玉 516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4500/5500-6000/4000 1051 19 LPD101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4000-4500 866 20 嘉禧 136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4500 821 21 隆创 525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4500 816 22 隆创 528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63、 4500 818 23 达祺 507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4500 695 24 宏祺 302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4500 703 25 嘉禧 531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4500/4500-5000 819 010203040506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农发种业康农种业单位:个0%2%4%6%8%10%12%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农发种业康农种业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818/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
64、|农林牧渔 26 粒粒金 519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5500-6000 1061 27 ND367 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5500 1040 28 隆创 323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5500-6000/4500 697 29 LPC666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4000-4500 696 30 LPD8657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4000-4500 717 31 隆昇 2025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4500-5000 692 32 厚玉 138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4500 701 33 科灵 709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4500 691 34 粒粒金 331 北
65、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4500 698 35 LPB231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4000-4500 637 36 华皖 230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4000-4500 660 37 隆研 258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4000-4500 645 38 治海 366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4000-4500 662 39 巡天 193 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4500-5000 655 40 LPD8526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4500-5500 716 41 中科玉 513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4500-5000 1573 42 隆研 1 号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66、4500-5000 1374 43 中科玉 615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4500-5000 1340 44 信沃 715 隆平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3500 497 45 信沃 826 隆平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3500 489 46 惠民 380 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4000 704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表8:登海种业本次国审玉米新品种一览:登海种业本次国审玉米新品种一览 序号序号 品种名称品种名称 申请者申请者 种植密度(株种植密度(株/亩)亩)单产(千克单产(千克/亩)亩)1 登海 127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799 2 登海 157 山
67、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827 3 登海 397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830 4 登海 195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835 5 登海 197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831 6 登海 155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710 7 登海 186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719 8 登海 188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708 9 登海 189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704 10 登海 2219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697 11 登海 2298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68、712 12 登海 588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724 13 登海 628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706 14 登海 675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685 15 登海 698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719 16 登海先锋 181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705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919/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17 鲁星 702 山东登海鲁丰种业有限公司 6000 982 18 H1555 黑龙江登海种业有限公司 6000 728 19 登海 F1731 黑龙
69、江登海德瑞种业有限公司 5000 767 20 先玉 2199 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 3000 606 21 登海鲁西 216 山东登海鲁西种业有限公司 4000 674 22 先玉 2165 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 4500 674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表9:荃银高科本次国审玉米新品种一览:荃银高科本次国审玉米新品种一览 序号序号 品种名称品种名称 申请者申请者 种植密度(株种植密度(株/亩)亩)单产(千克单产(千克/亩)亩)1 荃研 636 辽宁铁研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4500 866 2 荃研 656 辽宁
70、铁研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4500 867 3 荃研 588 辽宁铁研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4500 814 4 铁研 9989 辽宁铁研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4500 818 5 荃科玉 168 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4000 728 6 联研 979 荃银天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4000 740 7 荃金玉 907 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4500 677 8 徽彩甜糯 1 号 安徽荃银高科瓜菜种子有限公司 3500 1029 9 全银 336 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698 10 铁研 3122 辽宁铁研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4500
71、836 11 天府玉 48 荃银天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恒禾种业有限公司 4000 740 12 荃科 980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692 13 文天 67 云南春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荃银天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4000 752 14 荃科 860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710 15 荟玉 6525 贵州省旱粮食研究所、科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5000 667 16 荃科 A8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773 数据来源:农业农
72、村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表10:康农种业本次国审玉米新品种一览:康农种业本次国审玉米新品种一览 序号序号 品种名称品种名称 申请者申请者 种植密度(株种植密度(株/亩)亩)单产(千克单产(千克/亩)亩)1 康农玉 606 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3000 624 2 康农玉 111 湖北省康农生物育种研究院 4000 744 3 康农玉 588 湖北省康农生物育种研究院 4000 711 4 康农玉 811 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000 744 5 康农玉 308 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000 602 6 康农玉 666 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000 605 7 康农
73、玉 999 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000 594 8 YD8219 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5000 702 9 中农大 736 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684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020/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10 康农玉 215 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 724 11 金田丰 1 号 绵阳汉飞种业有限公司 3000 562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表11:农发种业本次国审玉米新品种一览:农发种业本次国审玉米新品种一览 序号序号 品种名称品种名称 申请者申请者 种植密度(株种
74、植密度(株/亩)亩)单产(千克单产(千克/亩)亩)1 NF33 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00 703 2 TF125 山东中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 4500 794 3 TT62 山东中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 5000 701 4 汉玉 1211 山东中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 4000-4500 711 5 鲁泰 1 号 山东中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 5000 701 6 天泰 766 山东中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 5000 710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二、二、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农业部发布新一批国审水稻、玉米等品种,国审品种由“数量型增长”转为“质量型突破”。优质绿色高抗水稻新品种
75、选育数量持续增加,耐密高产宜机收品种成为玉米选育主方向。龙头公司在新品种选育上表现亮眼,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建议关注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康农种业等。三、风险提示三、风险提示 (一)(一)政策风险政策风险 国家对农作物品种选育方向和标准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种企的品种申报和过审数量下降,进而影响公司新品种的推广。(二)(二)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风险 若极端气候发生造成较大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农产品的销售情况、运输情况和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121/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价格走势出现异常变化。(三)研发进展不达预期(三)研发
76、进展不达预期 种企对农作物品种的研发进展受阻,延缓新品种申报节奏,推迟品种过审时间,影响后续商业化进程。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222/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广发证券农林牧渔行业研究小组广发证券农林牧渔行业研究小组 钱 浩:首席分析师,复旦大学理学硕士、学士,2017 年加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郑 颖 欣:资深分析师,复旦大学世界经济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发展金融硕士,2017 年加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周 舒 玥:资深分析师,中国人民大学学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硕士,2021 年加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李 雅 琦:高级分析师,上海
77、财经大学金融学学士、硕士,2022 年加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广发证券广发证券行业行业投资评级说明投资评级说明 买入:预期未来12 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大盘 10%以上。持有:预期未来12 个月内,股价相对大盘的变动幅度介于-10%+10%。卖出:预期未来12 个月内,股价表现弱于大盘 10%以上。广发证券广发证券公司投资评级说明公司投资评级说明 买入:预期未来12 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大盘 15%以上。增持:预期未来12 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大盘 5%-15%。持有:预期未来12 个月内,股价相对大盘的变动幅度介于-5%+5%。卖出:预期未来12 个月内,股价表现弱于大盘 5%以上。联系我
78、们联系我们 广州市 深圳市 北京市 上海市 香港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马场路26号广发证券大厦 47楼 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6001 号太平金融大厦31 层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 2 号月坛大厦 18 层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泉北路 429 号泰康保险大厦 37 楼 香港湾仔骆克道 81 号广发大厦 27 楼 邮政编码 510627 518026 100045 200120-客服邮箱 法律主体法律主体声明声明 本报告由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制作,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以下统称为“广发证券”。本报告的分销依据不同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由广发证券于该国家或地区的具有相关合法合
79、规经营资质的子公司/经营机构完成。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接受中国证监会监管,负责本报告于中国(港澳台地区除外)的分销。广发证券(香港)经纪有限公司具备香港证监会批复的就证券提供意见(4 号牌照)的牌照,接受香港证监会监管,负责本报告于中国香港地区的分销。本报告署名研究人员所持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分析师资质信息和香港证监会批复的牌照信息已于署名研究人员姓名处披露。重要重要声明声明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可能与本报告中提及的公司寻求或正在建立业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因可能存在的潜在利益冲突而对本报告的独立性产生影
80、响。投资者不应仅依据本报告内容作出任何投资决策。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者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报告署名研究人员、联系人(以下均简称“研究人员”)针对本报告中相关公司或证券的研究分析内容,在此声明:(1)本报告的全部分析结论、研究观点均精确反映研究人员于本报告发出当日的关于相关公司或证券的所有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广发证券的立场;(2)研究人员的部分或全部的报酬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均不会与本报告所述特定分析结论、研究观点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研究人员制作本报告的报酬标准依据研究质量、客户评价、工作量等多种因素确定,其影响因
81、素亦包括广发证券的整体经营收入,该等经营收入部分来源于广发证券的投资银行类业务。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存潜利益冲突而对独性产生影响不仅依据内容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323/2323 Table_PageText 深度分析|农林牧渔 本报告仅面向经广发证券授权使用的客户/特定合作机构发送,不对外公开发布,只有接收人才可以使用,且对于接收人而言具有保密义务。广发证券并不因相关人员通过其他途径收到或阅读本报告而视其为广发证券的客户。在特定国家或地区传播或者发布本报告可能违反当地法律,广发证券并未采取任何行动以允许于该等国家或地区传播或者分销本报告。本报告所提及证券可能不被允
82、许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内出售。请注意,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能会波动,因此投资回报可能会有所变化,过去的业绩并不保证未来的表现。本报告的内容、观点或建议并未考虑任何个别客户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特殊需求,不应被视为对特定客户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投资建议。本报告发送给某客户是基于该客户被认为有能力独立评估投资风险、独立行使投资决策并独立承担相应风险。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涉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报告的内容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
83、确规定。客户不应以本报告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如有需要,应先咨询专业意见。广发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信息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广发证券的立场。广发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员或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其客户或自营交易部门提供与本报告观点相反的市场评论或交易策略,广发证券的自营交易部门亦可能会有与本报告观点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投资策略。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人员于发出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无需另行通告。广发证券或其证券研究报告业务的相关董事、高级职员、分析师和员工可能拥有本报告所提及证券的权益。
84、在阅读本报告时,收件人应了解相关的权益披露(若有)。本研究报告可能包括和/或描述/呈列期货合约价格的事实历史信息(“信息”)。请注意此信息仅供用作组成我们的研究方法/分析中的部分论点/依据/证据,以支持我们对所述相关行业/公司的观点的结论。在任何情况下,它并不(明示或暗示)与香港证监会第 5 类受规管活动(就期货合约提供意见)有关联或构成此活动。权益披露权益披露(1)广发证券(香港)跟本研究报告所述公司在过去 12 个月内并没有任何投资银行业务的关系。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