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Robotaxi系列报告:Robotaxi商业化元年特斯拉Robotaxi再复盘-250630(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行业Robotaxi系列报告:Robotaxi商业化元年特斯拉Robotaxi再复盘-250630(19页).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5年6月30日Robotaxi系列报告行业评级:看好证券研究报告分析师刘雯蜀分析师刘静一邮箱邮箱证书编号S1230523020002证书编号S1230523070005Robotaxi商业化元年:特斯拉Robotaxi再复盘添加标题95%摘要21、特斯拉在德州奥斯汀启动Robotaxi公开测试,Robotaxi业务正式落地特斯拉2025年6月22日在萨斯州奥斯汀市正式启动小范围试点,投入约10辆基于Model Y改装的Robotaxi车辆,搭载自研AI5芯片,基于纯视觉技术路线,采用FSD Unsupervised模式,运行全程由AI系统自主控制。运营细节:初期仅限受邀用户(员工、投资者
2、等)试乘,副驾驶配备安全员监控,费用固定4.2美元/趟;限定在奥斯汀南部50平方公里区域,避开复杂路口和恶劣天气。未来扩展规划:2025年小范围验证 2026年专用车量产 2027年后全球扩张。短中期来看,预计于2025年底增至1000辆,并有望拓展洛杉矶、旧金山成为下一批试点城市,具体时间待监管部门批准。Robotaxi落地评价:在技术路线、落地节奏、商业化模式设计方面基本符合预期,但在落地规模、车型规划、流程设计以及监管协调方面仍与此前预期具有一定差异。后续跟踪框架:1)车队数量&运营区域扩张;2)车型迭代;3)成本优化;4)运营模式切换。2、特斯拉Robotaxi业务有望为公司远期盈利能
3、力打开更大的想象力空间我们认为Robotaxi的商业模式从本质上有别于特斯拉传统汽车销售+FSD软件订阅的业务模式,从单车盈利能力上来看Robotaxi FSD软件订阅 传统汽车销售。结合公司最新给出的Robotaxi运营成本预期,我们预计Robotaxi业务有望为公司带来173亿美元利润(假设远期Robotaxi车队数量达到20万辆)。3、2025年有望成为Robotaxi量产元年,关注全球Robotaxi产业多重催化我们认为2025年有望成为Robotaxi量产元年,全球Robotaxi产业有望迎来多重催化:1)Robotaxi商业化运营推广加速,头部企业营收快速增长;2)量产车型有望陆续
4、下线并投入使用,单车盈利能力快速提升;3)全球Robotaxi运营范围持续扩大。4、建议关注标的Robotaxi: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特斯拉、曹操出行智驾芯片:地平线机器人、黑芝麻智能激光雷达:速腾聚创、禾赛科技智驾Tier1:德赛西威、经纬恒润、华阳集团、知行科技、中科创达、东软集团、佑驾创新风险提示:1、特斯拉Robotaxi推进节奏不及预期;2、Robotaxi产业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3、Robotaxi竞争加剧yXgVgYbWiXmOrMrPpM7NbPaQmOmMmOrMjMrRrOlOqQnM9PmMyRuOsPoRxNtOpP特斯拉“汽车共享经济”愿景3资料来源:特斯拉网站、建约
5、车评、懂车帝、新浪财经、腾讯网、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绘制电动汽车智能汽车共享经济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无人驾驶RobotaxiMobileyeDrive PX 2FSD芯片运力共享算力共享软件迭代硬件迭代AutoPilot 1.0/2.0/2.5FSDBeta(v10)/v11/v12FSDV12.5.3 智能召唤功能回归FSD supervised版本V13.2 架构重写HW1.0对应AP1.0HW2.0/2.5对应AP2.0/2.5HW3.0/4.0对应FSD Superviesd“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全部特斯拉车型都将搭载必要的硬件,以实现具有容错功能的全自动驾驶,即无论车辆出现任何系统故障,仍
6、然能够自动安全行驶。一旦Autopilot达到比美国汽车平均水平安全大约 10 倍,“Beta测试版”的标识就会被取消。“全自动驾驶得到监管部门批准后,这将意味着您可以从几乎任何地方召唤您的特斯拉。上车后,在抵达目的地的途中,您可以睡觉、阅读或做任何其他事情。”“在客户用车需求大于客户拥有车辆数量的城市,特斯拉将会运营自己的车队,无论您身处何处,我们都确保您可以召唤到我们的汽车。您还可以很便捷地在特斯拉 App上设定一个按键,将您的座驾加入到特斯拉共享车队,让爱车在您工作或休假时为您赚取收入。“虽然训练一个AI模型需要大量算力,但让它运行(即推理)所需的算力要少得多。特斯拉汽车上的AI推理能力
7、,未来可能会发展出一种类似亚马逊云服务的业务,即当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时,用车载计算平台运行分布式的推理任务。“HW5.0对应FSD UnsupervisedDojo D1芯片AI5 芯片Dojo D2芯片车端芯片云端训练芯片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迭代路线4*注释:2024.3发布的版本中beta更名为supervised资料来源:2024.10.07智驾新革命:特斯拉Robotaxi前瞻宝典Robotaxi系列报告、董车会公众号、Autolab、数码之家、凤凰网、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绘制HW1.0HW2.0HW2.5HW3.0HW4.0HW5.0发布时间2014.102015.102016.12017
8、.82018.102019.42020.102021.72022.102023.22024.6软件系统Autopilot(AP)AP 2.0(EAP)AP 2.5AP 3.0FSD betaFSDAP 6.x 版本AP 7.x 版本AP 8.x 版本AP 9.x 版本FSDbeta-v8.x FSD beta v9.x-v10.xFSD beta v11.xFSD v12.x(*)-FSD v13.xFSD V13.x实现功能2014.11:车道保持、速度提示2014.12:自适应巡航、防碰撞预警2015.3:紧急自动刹车、盲点监测功能2015.10:自动变道、自动平行车位泊车以及自动转向20
9、16.1:倒车入库、自动出库和弯道速度控制功能2016.12:自适应巡航、防碰撞预警、自动转向2017.3:车道保持、智能召唤2017.4:低速自动紧急刹车2017.6:自动泊车(平行&垂直)、全速自动紧急制动上下匝道变速、限速 模 式2018.10:自动变道、高速NOA、障碍物加速预警2019.2:盲点警告、红灯提醒、智能钥匙召唤、NOA变道确认车道偏离避让城市NOA自动变道优化等2022.11:统一的高速、城市NOA2024.8:统一的高速、城市NOA2024.9:高级智能召唤功能2024.12:支持一键直接启动FSD功能(无需提前设置导航);支持车队动态导航技术变化2020:人工数据标注
10、转向自动标注引入BEVformer、时序数据引入占用网络技术;推出Dojo引入端到端技术路线模型参数量增加三倍底层架构重写算力平台SOCMobileye EyeQ3英伟达Drive PX2计算平台(单颗Parker芯片)英伟达Drive PX2计算平台(两颗Parker芯片)FSD3.0平台FSD 4.0平台FSD AI5芯片平台硬件配置算力0.256 TOPS12 TOPS24 TOPS144 TOPS720 TOPS2000-2500 TOPS摄像头1888888712毫米波雷达111110004超声波雷达121212111000(AI 算法替代近距离感知)累计行驶里程数截至2019Q3:
11、Autopilot 行驶的里程数达到 18.8 亿英里截至2024Q2:FSD累计行驶里程超16亿英里截至2025 年 3 月,特斯拉宣布 FSD 行驶里程已超 36 亿英里搭载车型Model S、Model XModel S、Model 3、Model XModel S、Model 3、Model X、Model YModel S/X/Y/3CybertruckModelY(预计Model 3 cybercab等车型会相继搭载)添加标题特斯拉Robotaxi推出节奏持续晚于预期,2025年6月落地 5特斯拉对于Robotaxi的计划始于2016年发布的特斯拉秘密宏图第二篇章,提出对于Robo
12、taxi的初步构想:1)开发出比人类手动驾驶安全10倍的自动驾驶技术;2)在用车需求大的城市运营Robotaxi车队;3)招募特斯拉车主加入到特斯拉共享车队。2019、2022年马斯克分别对Robotaxi的推出时间给出一定预期,但始终没有获得实质性进展,但在2024年2月内部会议上,Robotaxi项目优先级被提升,最终于2024年10月发布,并提出将于2025年启动Robotaxi试运营。2025年6月,特斯拉Robotaxi正式在德州奥斯汀启动公开测试,可视作公司Robotaxi业务正式进入落地阶段。特斯拉Robotaxi落地节奏主要受制于两方面因素:1)技术层面,2025年1月FSD无
13、人监督版本正式于内部启用,意味着Robotaxi的软件算法基础正式达成;2)监管层面,对于robotaxi的具体设计细节以及上路运营落地细节均需要获得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我们认为此次Robotaxi的公开测试更大的现实意义在于对技术层面制约因素的突破(AI5 算力平台+FSD V13系列),但监管层面仍面临一定制约。资料来源:中国基金报、赛博汽车、腾讯科技、南方都市报、上观新闻、浙商证券研究所012016特斯拉秘密宏图第二篇章提出Robotaxi计划032022马斯克表示Robotaxi将在2024年量产052024.4马斯克宣布特斯拉Robotaxi将于8月8日亮相02马斯克表示将很快实现无
14、人驾驶的智驾功能,到2020年特斯拉就将拥有100万辆无人驾驶出租车2019042024.2马斯克在内部会议上将Robotaxi项目优先级提升,推迟新车型项目062024.7Robotaxi发布会从8月推迟到10月,马斯克要求对车辆前部设计进行重要修改076.22在美国德州奥斯汀启动Robotaxi公开测试,首批投入10辆Model Y2025.6082024.10举办“We,Robot”发布会,发布无方向盘和踏板、采用感应充电的 Robotaxi“Cybercab”表:waymo vs tesla技术路线对比Waymo(五代)Waymo(六代)Tesla(HW5.0)车型捷豹纯电I-PACE
15、改装极氪 Zeekr RT(2025交付)Model Y(后续过渡至Cybercab)成本14万美元未披露4.5万美元(Cybercab 3万美元)硬件配置29个摄像头+1个车顶360激光雷达+4个放置在车辆前后左右的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13个摄像头+4激光雷达+6雷达12个摄像头前向感知距离500米500米424米感知系统多传感器融合多传感器融合纯视觉系统决策算法神经网络感知+基于规则神经网络感知+规则优化端到端AI高精地图依赖高中等低特斯拉Robotaxi业务为远期盈利打开更大想象力空间6从商业模式上来看,单车盈利能力:Robotaxi FSD软件订阅 传统汽车销售在特斯拉车主均订阅F
16、SD软件的情况下,FSD软件订阅年利润比单纯汽车销售利润高102%;若对比口径为“仅买车vs买车并购买FSD软件”,则由于FSD软件销售带来的单车利润总额是单纯汽车销售的利润总额的3倍。根据我们测算,在特斯拉车队规模为20万辆车的假设下(仅为年销量假设的10/1),Robotaxi运营模式带来的远期年利润预期为173亿美元,是同等规模“卖车+FSD软件”模式下利润总额的7倍。基础假设传统汽车销售tesla销量(万台)200基于2024年Tesla全球交付179万辆车单车利润(美元)3955根据2024年销量和运营利润估算量产车利润(亿美元)79tesla年销量假设*单车利润FSD软件授权单车F
17、SD软件订阅费(美元)8000参考最新FSD一次性买断费用订阅收入(亿美元)160假设最理想情况下,所有的特斯拉车主均订阅FSD软件Robataxi运营robotaxi车辆折旧成本(万美元/车/年)0.6参考特斯拉对Cybercab远期成本3万美元年运营里程(英里/车/年)24624参考Waymo数据,平均每天18单*平均每单3.8英里*每年运营360天运营成本(万美元/车/年)0.5参考特斯拉远期运营成本预期0.2美元/英里单车营收(万美元/车/年)9.7参考Waymo数据,平均每天18单*客单价15美元*每年运营360天单车利润(万美元/车/年)8.6单车营收-运营成本-robotaxi车
18、辆折旧成本车队数量(万台)20假设运营车队数量为年销量的1/10利润(亿美元/年)173车队数量*单车利润资料来源:度看重庆、芝能汽车、第一财经、电动星球、增长 Growth Croissance、电动内参、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测算资料来源:2024.10.07智驾新革命:特斯拉Robotaxi前瞻宝典Robotaxi系列报告、财联社、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总结表:特斯拉Robotaxi业务利润空间测算添加标题复盘一:24.10 特斯拉Robotaxi发布会预期7资料来源:Waymo官网、浙商证券研究所01车型?根据部分媒体报道,特斯拉的Robotaxi会以“Model 2”为原型打造,采用相似的电
19、池、电机以及其他创新技术。Model 2是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低成本消费车型,尺寸紧凑且主打运动,电机、续航能力相比现款特斯拉车型都将打折扣,售价约2.5万美元,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02软件算法?由于特斯拉预告将在10月发布FSD V13软件版本,并声称FSD V13将6倍提升无需接管的里程,故而市场预 期 FSD V13 会 成 为 特 斯 拉Robotaxi所采用的算法基石。03激光雷达?根据特斯拉Robotaxi在路测时被拍到的照片显示,特斯拉Robotaxi没有后视镜,但车顶疑似有激光雷达凸起,故而市场中存在特斯拉Robotaxi可能会搭载激光雷达的猜想。同时根据激光雷达厂商Lu
20、minar在披露的数据推算,特斯拉在24Q1向其采购了210万美元激光雷达(对应约2100个激光雷达)。05其他创新?根据特斯拉最近获得专利内容,市场对于Robotaxi的特性提出了进一步的猜想:以无线方式进行超级充电车辆内部自动消毒车队管理的自动化流程,包括匿名数据分析、风险预警、指令分发等功能04方向盘?对于特斯拉Robotaxi是否搭载方向盘的关注始于特斯拉股东大会宣传视频中流出的一张车辆内饰图片,显示车辆内部没有方向盘和踏板,只有两个座椅,故而市场猜测为特斯拉Robotaxi设计。但根据特斯拉路测图片显示,Robotaxi路测车型驾驶位有一个方向盘。根据美国政策规定,采用无方向盘和踏板
21、的设计需要获得联邦政府豁免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FMVSS),但政府每年只允许每家公司获得2500个豁免,距离运营Robotaxi车队所需数量仍有一定差距。复盘二:24.10 特斯拉robotaxi发布会指引要点8概念车型 Cybercab Robovan投产节奏 FSD无人监督版 Cybercab量产车Cybercab是双门两座无人驾驶出租车,无方向盘、踏板,用鸥翼门,依赖 FSD 全自动驾驶。Robovan为无人驾驶厢式车,可载 20 人或运货,兼具载人载物功能,成本低至5-10美分/英里特斯拉对Robotaxi生态发展持乐观态度,计划2025年于德州和加州推出无人监督FSD,同时加速Cy
22、bercab投产,预计2026年实现大规模量产,并让Model 3/Model Y也搭载无人监督FSD降本预期 单车成本 运营成本投产节奏 单车算力共享监管协调 监管沟通跟进 媒体观点单车成本:推进车型优化,实现 Robotaxi 单车成本低于 3 万美金,重构出行经济模型。运营成本:通过技术迭代、规模运营,目标将成本从1 美元/英里,大幅压降至 0.2 美元/英里。车辆闲置时,AI5平台算力可灵活调用:接入分布式算力网络,辅助交通、科研计算充当车路协同节点,处理路侧数据、更新高精地图探索商业化租赁,按使用量向企业、开发者计费,将车辆变为“移动算力单元”,激活闲置资源马斯克表示特斯拉一直在动态
23、跟进监管,并会首先与美国的监管机构进行沟通,随后将逐步与美国之外地区的监管部门就自动驾驶进行沟通。外媒认为马斯克的计划面临技术和监管障碍,而美国没有统一的联邦法规规范无人驾驶出租车试点和运营,州与州之间政策差异大。资料来源:澎湃、华尔街见闻、21经济网、什么值得买、财联社、浙商证券研究所复盘三:25.6 特斯拉robotaxi试运营要点9落地情况运营区域技术路线商业模式推进节奏车队规模:约10辆主力车型:焕新版Model Y(改装车),未使用Cybercab原型车硬件方案:纯视觉感知系统:搭载AI5芯片+FSD V13系列,依赖12颗摄像头收费:试运营采用固定单次收费4.20美元(约30元人民
24、币),无论距离或时长均统一计价,价格仅为当地网约车(如Uber X)的50%以下,低于Waymo动态定价运营区域:德州奥斯汀市南端约30平方英里的范围,计划2025年底前将其扩展至25个美国城市。在德州,特斯拉利用政策宽松期启动试运营,无需特别牌照,但9月起德州将引入新制度要求特斯拉必须通过审核并满足应急响应等五大要求,完善DMV 牌照、事故录音等合规流程,否则其Robotaxi服务面临暂停运营风险牌照方面:在加州获得了CPUC的TCP许可证,还需获得DMV、CPUC,因此无法公开收费运营,且纯视觉方案的安全冗余不足(暴雨误判率0.5%)硬件配置搭载AI5芯片与FSD V13系列,依赖12颗摄
25、像头和4颗4D毫米波雷达实现环境感知软件架构采用端到端神经网络,将摄像头原始数据直接映射为驾驶指令,通过36Hz全分辨率视频输入提升实时决策速度提出已售特斯拉车辆未来可加入车队,核心是“自营+车主共享”模式:特斯拉规划车主通过 App一键将私家车接入 Robotaxi 网络,灵活选择共享时段,闲置时车辆可参与运营接单,车主与特斯拉分成收益,私家车从“资产”变为“可盈利移动终端”区域:2025年6月启动于奥斯汀,2025年底前扩展至美国其他城市,2026年进入欧洲和中国规模:初期(2025年6月):投放约10辆 Model Y测试;2025年底车队规模扩展至“数千辆”(覆盖多城市)量产车型:20
26、26 年量产robotaoxi专用车型Cybercab,车辆成本控制在3万美元内,运营成本从1美元/英里降至 0.2 美元/英里资料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智通财经、中证金牛座、界面新闻、浙商证券研究所特斯拉Robotaxi落地历程总结1024.10前瞻24.10发布会25.6试运营情况未来预期车队运营规模未明确披露强调“百万级车队”愿景约10辆(Model Y改装车)2026年目标“数百万辆”(含Cybercab)车型“Model2”紧凑型Cybercab(双座无方向盘)+Robovan(货运/20座)主力车型:改装版Model Y(未用Cybercab原型车)过渡期:改装Model 3/Y;核
27、心车型:Cybercab(2026量产)+Robovan运营区域未明确披露美国本土优先(德州、加州),后续全球化奥斯汀中南部77.7平方公里2025年底覆盖美国5大都会区;2027年进军欧洲(德/挪)、亚洲收费标准未明确未直接公布固定单次4.20美元动态定价(供需/时段)+通勤套餐(如月费99元)车辆成本2.5万美元目标Cybercab成本低于3万美元改装Model Y成本约4.5万美元规模效应+技术迭代,目标运营成本0.2美元/英里技术方案猜想搭载激光雷达(路测照片+Luminar采购数据)坚守纯视觉路线纯视觉系统:AI5芯片+FSD V13系列,12颗摄像头强化纯视觉+端到端模型,Dojo
28、超算加速训练;试点5G-C-V2X辅助盲区量产时间节点传“Model 2”2025下半年推出Cybercab 2026年大规模量产现阶段为Model Y,专用车型Cybercab未推出2026年Cybercab量产商业模式创新未明确,市场期待“共享车队”提出AI算力共享(闲置时接入分布式网络)+混合运营(自有+车主分成)提出未来特斯拉车主车辆可接入车队(App闲置接单分成)深化“自营+共享”模式,数据反哺FSD订阅监管挑战无方向盘设计需要联邦豁免马斯克称“动态跟进监管”,先沟通美国机构驾驶失误问题获得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关注应对全球差异化法规(欧洲隐私/中国数据合规);美国
29、州际政策不统一资料来源:Waymo官网、界面新闻、中证金牛座、每日经济新闻、光明网、中国计算机报、浙商证券研究所特斯拉Robotaxi公开测试情况总结我们认为特斯拉此次Robotaxi公开测试在技术路线、落地节奏、商业化模式设计方面基本符合预期,但在落地规模、车型规划、流程设计以及监管协调方面仍与此前预期具有一定差异。对比竞争对手(Waymo 累计订单超千万次、中国企业订单量暴涨),特斯拉在运营规模、技术成熟度上已落后,长期价值需靠“无安全员运营、成本控制”验证。11符合预期1、坚持纯视觉技术路线,FSD实现“无监督全自动驾驶”采用FSD Unsupervised(无监督全自动驾驶)模式,主驾
30、无人 基于自研AI5芯片,以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为主要传感器2、落地节奏基本符合预期 尽管在监管侧仍面临一定未决挑战,但技术路线准备基本成熟,符合此前“2025年推出Robotaxi服务”的市场预期3、商业化模式转型是Robotaxi发布之后市场反应热烈的核心预期点 启动试点服务,迈出“出行服务模式”第一步,与预期中“从卖车向服务转型”一致 尽管当前仅10辆车小范围运营,但已验证用户付费(4.2 美元/单)、个性化体验(同步用户设置)等商业模式要素,为后续扩张铺垫 市场普遍认可具有量产能力以及纯视觉技术路线使得特斯拉未来在单车成本的降低上相对于其他Robotaxi厂商具有绝对优势1、落地进度
31、与规模不及预期 2025 年 6 月仅 10 辆车在奥斯汀小范围试点,地理围栏限制多,低于初期乐观目标2、技术成熟度与安全争议 试点车辆需副驾安全员+远程监控,且出现“误入错误车道、超速”等问题(如乘客视频显示车辆在奥斯汀路口行驶异常);NHTSA 仍在调查 FSD 系统(已致数十起事故、13 人死亡),安全隐患未消,纯视觉技术路线在Robotaxi规模化落地具有一定不确定性3、盈利兑现节奏 当前运营成本高(依赖安全员、小规模车队摊薄难),且行业专家指出“实现规模盈利需 5 万辆以上车队,仍需持续投入”,盈利周期或长于市场初期想象4、流程设计仍存在较多优化空间 采用“定点接驳”模式,乘客无法在
32、任意路边上下车,需自行前往固定站点。(可通过分阶段部署路边停靠点优化)特斯拉Robotaxi在奥斯汀试点中已出现车道误判、危险停车、逆行等事故,需通过强化感知冗余校验、优化紧急响应机制(秒级上报/自动解锁)及明确车企责任流程来系统性优化不及预期资料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环球市场情报、财联社、极客网、浙商证券研究所添加标题特斯拉Robotaxi跟踪框架1201跟踪逻辑:1)安全验证;2)规模化复制扩张短期(2025):奥斯汀试运营几个月内:10辆1000 辆 2025年年底前:服务扩展至美国其他城市(旧金山、洛杉矶、圣安东尼奥及加州其他区域)中长期(2026-2027):量产无人出租车Cyberc
33、ab 具备Robotaxi运营能力的特斯拉(即支持无人监督全自动驾驶)数量达到数十万至100万+辆 进军欧洲和中国市场车队数量&运营区域扩张02车型迭代03跟踪逻辑:运营成本持续下降至0.2美元/英里,其中主要影像因素:1)纯视觉+端到端路线;2)实现规模化量产;3)去掉安全员 纯视觉+端到端路线:坚持纯视觉技术路线可以大幅降低robotaxi车辆生产成本,但可能面临部分州政府对于robotaxi车辆安全冗余配置要求的挑战 规模化量产:特斯拉测算显示,当Robotaxi 车队规模达到 100 万辆时,其每英里运营成本可降至0.2美元,仅为传统出租车的五分之一 去掉安全员:取消附加安全员提升远程
34、安全员人车比成本优化跟踪逻辑:“过渡改装车量产专用车私家车共享Robovan”,分阶段落地,平衡合规与技术突破短期(2025-2026):以 Model Y 改造车为主,保留方向盘应对初期合规,借软件/硬件升级,减少人工干预验证纯视觉可靠性。中长期(2026年之后):落地Robotaxi专属车型Cybercab:预计2026-2027年实现量产,无方向盘/踏板,深度集成纯视觉方案+先进芯片,强化复杂场景处理 支持无人监督全自动驾驶特斯拉加入车队 落地Robovan:定位城市公交车或轻型货车,最多可乘坐20人运营模式切换04跟踪逻辑:重资产自营私人车主共享模式短期(2025年):在量产车新车型中
35、推送无人监督版本FSD(即首批robotaxi所搭载的算法)部署共享模式(允许私人车主将车辆接入Robotaxi网络)中长期(2027年之后):将无人监督版本FSD推广至整个北美市场 开放 Tesla Network 平台,私人车主拥有的支持无人监督FSD的特斯拉车辆成为Robotaxi车队主力资料来源:财经、汽车之心、盖世汽车、汽车商业评论、汽车之家、第一电动汽车网、智驾网、大飙车、新浪财经、浙商证券研究所Robotaxi产业当下落地情况梳理13表:国内外robotaxi厂商对比公司营收情况车队规模商业化进度主要特点落地城市累计里程未来展望萝卜快跑2025Q1在全球提供超140万次出行服务1
36、000+辆商业化运营+部分城市测试落地城市多、车队规模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全球15个城市安全行驶里程突破1.7亿公里Apollo Go第六代车型成本已下降至2.9万美元,比第五代降低60,有望在2025年实现盈利小马智行2025Q1相关业务营收170万美元目前250+,预计2025年达到1000辆,未来3年投放量达到10000辆商业化运营聚焦一线城市,商业化运营节奏领先广州、北京、上海、深圳累计超4500万公里搭载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方案的Robotaxi车型100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较前代下降70,2025年按1000辆车排产,车辆毛利有望转正,未来3年有望投放上万辆Robotaxi
37、文远知行2025Q1相关业务营收220万美元约400辆;含robobus、robovan车队规模超过1200辆商业化运营L2/L4多战略发展;海外落地节奏领先广州、北京、南京、鄂尔多斯、苏州、阿布扎比超2500万公里2025Q1 Robotaxi已进入单车盈亏平衡阶段预期下一代Robotaxi的成本还可以降低2030Tesla仍处试点阶段10辆左右,预计2025年底扩展至1000辆公开测试纯视觉路线;低成本运营;特斯拉共享运营生态奥斯汀Robotax上线首日约803公里;U你supervised FSD累计行驶里程超50000英里2026年推出专用车型Cybercab;远期运营成本下探至0.2
38、美元/英里Waymo2024年营收预计5000-7500万美元约1500辆商业化运营美国落地节奏最快、运营最成熟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以及奥斯汀、亚特兰大,预计2026年底扩展至7个美国城市超1.14亿公里运营亏损大幅缩减Cruise2023年营收约1亿美元242辆(2023年)2024年退出Robotaxi业务GM支持旧金山、凤凰城(2023年)与通用技术团队合并,转型L2Zoox未披露20路测阶段亚马逊支持在美国7城开展测试未披露预计2025年启动商业化运营加州工厂目标年产能1万辆Motional未披露未披露2024年停止商业运营现代支持拉斯维加斯未披露聚焦无人驾驶技术研发,重心放在测试而
39、非运营资料来源:财经、酷玩实验室、AI Agent生态崛起计算机行业2025下半年策略(2025.6.18)、定焦One、产业科技、智能车参考、智车星球、星舰META、车知知、通用汽车、电子发烧友网、赛博汽车、盖世汽车、盖世具身智能、浙商证券研究所Robotaxi产业迎加速落地拐点14技术估值商业技术:加速纯视觉方案迭代借Robotaxi车辆真实运营数据反哺 FSD 算法,巩固纯视觉+端到端模型技术壁垒。商业:打开新盈利曲线 Robotaxi的商业模式从本质上有别于特斯拉传统汽车销售+FSD软件订阅的业务模式,从单车盈利能力上来看Robotaxi FSD软件订阅 传统汽车销售。结合公司最新给出
40、的Robotaxi运营成本预期,我们预计Robotaxi业务有望为公司带来173亿利润(假设远期Robotaxi车队数量达到20万辆)。估值:新增“出行生态”维度估值体系从“汽车销售(销量/利润)+FSD 订阅(渗透率/续费率)”,拓展到“Robotaxi 估值(日流水/车队规模)”,估值体系有望进一步实现跃迁。全产业技术生态产业链商业化技术:催生“低成本分支”“纯视觉+端到端”作为Robotaxi的低成本技术路线,可能进一步推动成本下降、加速规模化推广。商业化:进入规模化商业运营阶段前装量产车落地加速Robotaxi车队的规模化推广,一方面大幅降低单车成本,另一方面运营范围进一步扩大。产业链
41、:拉动上下游需求 上游:车规级智驾芯片、高分辨率摄像头、激光雷达等硬件需求进一步提升,带动软硬件产业链放量;网联服务(5G 双卡等)因“高可靠、大带宽”需求增长;下游:出行生态从“单一车企”转向“多方协同”。特斯拉车主共享车队模式,或催生“汽车共享+出行服务”新生态,影响保险(按自动驾驶里程定价)、物流(Robovan 货运)等行业。行业生态格局重构车企角色从“卖车”变“出行服务商”,车 主 车 辆 可 接 入 Robotaxi 网络分成;关联行业(保险、物流)随自动驾驶场景重构,加速产业生态融合。对特斯拉而言对Robotaxi产业而言添加标题投资观点及建议关注组合15我们认为,2025年有望
42、成为Robotaxi量产元年,全球Robotaxi产业有望迎来多重催化:Robotaxi商业化运营推广加速,头部企业营收快速增长量产车型有望陆续下线并投入使用,单车盈利能力快速提升全球Robotaxi运营范围持续扩大建议关注标的:Robotaxi: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特斯拉、曹操出行智驾芯片:地平线机器人、黑芝麻智能激光雷达:速腾聚创、禾赛科技智驾Tier1:德赛西威、经纬恒润、华阳集团、知行科技、中科创达、东软集团、佑驾创新资料来源:Wind、浙商证券研究所*注释:盈利预测参考Wind一致预期股票代码业务内容股票简称市值(亿元)营业收入(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市盈率 P/E市销率 P/S2
43、025/6/2720242025E2026E2025yoy 2026yoy20242025E2026E2025yoy 2026yoy2025E2026E2025E2026EPONY.ORobotaxi小马智行495678%28%-19.7-13.5-13.731%-1%-87WRD.ORobotaxi文远知行22462069%224%-25.2-12.4-6.651%47%-419660.HK智驾芯片地平线机器人-W91624365650%57%23.5-19.4-9.3-183%52%-26162533.HK智驾芯片黑芝麻智能116581479%68%3.1-9.2-4.6-392%50%-
44、1482498.HK激光雷达速腾聚创15816263959%48%-4.8-2.21.154%148%-15164HSAI.O激光雷达禾赛科技2921324556%40%-1.02.65.8355%123%11511002920.SZ智驾软硬件Tier1德赛西威56727634542525%23%20.026.934.234%27%211721688326.SH智驾软硬件Tier1经纬恒润-W10555708727%23%-5.50.22.2103%1049%5544811002906.SZ智驾软硬件Tier1华阳集团17310212815826%24%6.58.811.635%32%2015
45、111274.HK智驾软硬件Tier1知行科技3212202857%45%-2.9-1.10.261%116%-17721300496.SZ智驾软硬件Tier1中科创达25954606811%14%4.15.05.624%11%524644600718.SH智驾软硬件Tier1东软集团11811613315915%19%0.64.35.5581%29%272111表:智能驾驶相关标的总结风险提示161、特斯拉Robotaxi推进节奏不及预期:考虑到特斯拉Robotaxi此次公开测试仍有较多不及预期之处,未来相关业务推广仍有不及预期的风险。2、Robotaxi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尽管Robota
46、xi产业在今年以来在政策以及商业化运营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实际规模化落地的节奏仍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从而导致部分Robotaxi相关公司仍将在短时间内处于亏损状态。3、Robotaxi竞争加剧: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放开Robotaxi试运营,全球Robotaxi竞争可能加剧,从而影响整体产业竞争格局的演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添加标题95%行业评级与免责声明17行业的投资评级以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定义如
47、下:1、看好 :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10%以上;2、中性 :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10%10%以上;3、看淡 :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10%以下。我们在此提醒您,不同证券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评级术语及评级标准。我们采用的是相对评级体系,表示投资的相对比重。建议:投资者买入或者卖出证券的决定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比如当前的持仓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投资者不应仅仅依靠投资评级来推断结论行业评级与免责声明18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本报告由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Z39833000)制作。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
48、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以下统称“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没有将变更的信息和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作参考之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报告仅反映报告作者的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
49、律责任。本公司的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发布、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经授权刊载、转发本报告或者摘要的,应当注明本报告发布人和发布日期,并提示使用本报告的风险。未经授权或未按要求刊载、转发本报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公司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联系方式19浙商证券研究所上海总部地址:杨高南路729号陆家嘴世纪金融广场1号楼25层北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8号富华大厦E座4层深圳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广电金融中心33层邮政编码:200127 电话:(8621)80108518 传真:(8621)8010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