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GHUB):2024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多重效益的中外实践报告(8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GHUB):2024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多重效益的中外实践报告(81页).pdf(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多重效益的中外实践The Multiple Benefits of Carbon Sinks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Practices in China and Abroad2024.11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 2024本报告可免费使用和转载,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需使用本报告出版,请与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确认,并寄送一份出版物以作存留;如需引用报告内的数据或图片,请联系作者;如需用于线上展示及传播,请直接使用本机构网站的原始链接/资源。本报告仅代表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的机构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致谢本报告由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完成并发布,感
2、谢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对本报告提供的资金支持。报告撰写团队主要成员包括:徐嘉忆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项目总监杨海涛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项目专员陈蓥婕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项目主管此外,感谢实项目专员冀婉怡对本报告研究工作的支持。同时,感谢设计师卓娅、文字审校谢亮对本报告的支持。我们对以下专家为本报告提供的修改建议和技术支持表示感谢:姚 霖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东燕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项目主管杨美艳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项目主管潘文婧森林生物多样性顾问郭江江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刘宇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代表处项目经理罗 明NbS 亚洲中心常务副主任牛志明亚洲开发银行
3、行业局农业、粮食、自然和农村发展分局高级项目官员王 克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曾 楠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生态保护项目主管此外,项目团队在相关案例的调研过程中得到中国船舶集团环境发展有限公司科技研发部、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关于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简称绿研)登记注册于北京市民政局,是一家扎根国内、放眼全球的环境智库型社会组织。我们致力于全球视野下的政策研究与多方对话,聚焦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问题与创新解决方案,助力中国高质量地实现“碳中和”目标并推进绿色、开放、共赢的国际合作,共促全球迈向净零排放与自然向好的未来。关
4、于美国环保协会(EDF)美国环保协会是著名的国际非营利性环保组织,成立于 1967 年,总部位于纽约,目前拥有超过 350 万名会员,拥有专业团队共计 1000 余人。聚焦的领域包括气候、能源、生态、健康、海洋等,在全球 30 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工作。美国环保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气候变化。G:HUB 2024This report is free to use and reproduce for your own publication,as long as they are not for commercial
5、use.As the copyright holder,G:HUB does request due acknowledgement and a copy of your publication.Please contact author for citation of the data or figures.For online publication,G:HUB requests direct link to the original resource on the G:HUB website.This report only represents the views of G:HUB.P
6、lease contact us if therere any questions or problems.AcknowledgementsThis report is produced by G:HUB,with special acknowledgement to Beijing Representative Office of the 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for their funding support.The authors include:XU JiayiPrograms Director,Greenovation HubYANG HaitaoPr
7、ogram Officer,Greenovation HubCHEN YingjieProgram Manager,Greenovation Hub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contributions from JI Wanyi,Program Officer at Greenovation Hub.Special thanks to ZHUO Ya and XIE Liang for their support on report graphic design and copy editing.The report benefitted considerabl
8、y from reviews by:YAO LinResearcher,The Chinese Academy of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WANG DongyanProject Manager,Shanxi Coshare Innovation Institute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YANG MeiyanProject Manager,Shanxi Coshare Innovation Institute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PAN WenjingForest Biodiversity Consult
9、antGUO JiangjiangAssociate Professor,Party School of Zhejiang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LIU YutingProgramme Officer,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ChinaLUO MingExecutive Director,NbS Asian HubNIU ZhimingSenior Project Officer,Agriculture,Food,Nature,and Rural Development,Sector Gr
10、oup,Asian Development BankWANG KeDeputy Dean,School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ZENG NanProject Manager,Conservation Project,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ChinaIn addition,the project team appreciates all the support from the following institutions during the consultatio
11、n of relevant cases,includ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epartment,China Shipbuilding Group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Co.,Ltd,Shan Shui Conservation Center and The Nature Conservancy.About G:HUBGreenovation Hub(GHub)is an independent environmental think tank with a global outlook,registere
12、d with the Beijing Municipal Civil Affairs Bureau.GHub advances the policy development and dialogues in cutting-edge area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eeks innovative solutions to quality growth,climate resilience and carbon neutrality in China and beyond,contributing to a net-zero and nature-positi
13、ve future.About 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EDF)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EDF)is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environmental nonprofits.Founded in New York in 1967,we now have 3.5 million dedicated members and activists,along with 1,000 staff members.Operating in more than 30 countries,we focus on clima
14、te,energy,ecosystems,health,and oceans.Since our founding,EDF has been delivering bold,transformative solutions to address the greatest challenge of our timeclimate change.目录Contents01020304050607执行摘要 Executive Summary.I背景 Background.01生态系统碳汇与生物多样性协同的实践案例 Synergy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Sink and Bi
15、odiversity.052.1 国内案例: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 Chinese Case:Novartis Southwest Sichuan Forestry Carbon,Community,and Biodiversity Project.062.2 国际案例:英国哈尔斯科姆庄园泥炭地修复计划 International Case:Peatland Restoration Plan at Halscombe Allotment in the UK.10生态系统碳汇与可持续森林经营协同的实践案例 Synergy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Sin
16、k and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153.1 国内案例:福建省三明市林权改革案例 Chinese Case:Forest Rights Reform in Sanming City,Fujian Province.173.2 国际案例:马来西亚德拉马科特可持续森林经营案例 International Case: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of the Deramakot Forest Reserve in Malaysia.24生态系统碳汇与国土空间规划协同的实践案例 Synergy Between Ecosystem Ca
17、rbon Sink and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314.1 国内案例: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 Case Study:Grain-for-Green Program in Beijing.32生态系统碳汇与可持续农业协同的实践案例 Synergy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Sink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375.1 国内案例:山东邹城秸秆干式厌氧发酵综合利用项目 Chinese Case: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Dry Anaerobic Fermentation of
18、Crop Straw in Zoucheng City,Shandong Province.385.2 国际案例:美国艾奥瓦州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 International Case:Soil and Water Outcomes Fund(SWOF)in Iowa,the United States.44生态系统碳汇与矿山修复协同的实践案例 Synergy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Sink and Mine Restoration.496.1 国内案例: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生态修复项目 Chinese Case:Xishan Ecological Restoratio
19、n Project in Taiyuan City,Shanxi Province.506.2 国际案例:澳大利亚嘉拉森林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International Case: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 of Mining Sties in Jarrah Forest,Australia.54总结与启示 Summary and Insights.617.1 总结 Summary.627.2 启示 Insights.63参考文献 References.65执行摘要Executive SummaryI生态系统碳汇是指生态系统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20、。生态系统碳汇是对传统碳汇概念的拓展和创新,不仅包含过去人们所理解的碳汇,即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同时还包括草原、湿地和海洋等生态系统对碳吸收的贡献,以及土壤对碳储存的维持,强调各类生态系统及其相互关联的整体对全球碳循环的平衡和维持作用。生态系统碳汇作为生态系统服务之一,其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实现不同要素间的协同效益,即一种生态系统服务的增加或改善能够促进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增加或改善,从而实现整体生态系统服务的优化和提升。这种协同效益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态系统韧性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固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所应对
21、的主要社会挑战之一,而加强对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正是抵消人类活动造成二氧化碳排放的 NbS,也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手段。目前,中国生态系统碳汇发展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法律法规方面,生态系统碳汇上位法缺失,现有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属性不清晰,权属边界模糊,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尚未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生态系统碳汇资源禀赋条件和主体功能定位,构建完善的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体系。在固碳能力方面,生态系统普遍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但多数生态系统都可能面临破坏,存在碳汇损失的风险,因此部分生态系统的碳源和碳汇会存在动态转化的情况。在项目开
22、发方面,生态系统碳汇价值实现方式较为单一,难以实现经济价值的高效转化;生态系统碳汇计量、核算方法不完善,部分生态系统碳汇计量困难。基于此,本报告在第一章阐述了生态系统碳汇的协同效益及其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多重效益中的关键作用,并梳理了中国通过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NCS)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同路径。在第二章至第六章,本报告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详细剖析了生态系统碳汇在生物多样性、可持续森林经营、国土空间规划、可持续农业以及矿山修复这五个关键领域的协同效益机制及其实践案例。除国土空间规划外,其余四个领域的案例都涵盖国内和国际实践,以便对比中国与国际在这些领域的具体做法。案例的分析框架由背景和挑战、解
23、决方案、成果效益以及经验启示组成。每个案例都将介绍项目执行前的整体情况和主要问题,说明所采取的解决方案及其实施情况,展示项目的进展以及主要参与者和利益相关方,然后根据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框架进行成果评估,最后总结执行经验。在第七章,本报告总结了生态系统碳汇的多样性和潜力,并就如何进一步最大化其多重效益提出了一些经验见解,以期为中国生态系统碳汇及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洞见。生态系统碳汇与生物多样性的协同生态系统碳汇与生物多样性的协同作用是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体现。通过保护和恢复自然栖息地,提升生物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可以更好地固定碳,提高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这种协同作用在维护生态系统
24、平衡的同时,也能实现减缓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双重效益。报告选取的国内案例是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该项目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实施,旨在通过恢复退化的森林,提升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的栖息地质量,同时增加碳汇。项目通过使用本地树种进行造林,恢复了原始森林,并减少了栖息地的破碎化。该项目的创新点在于结合碳交易市场,通过碳汇的提前交易缓解资金压力,优先雇佣当地居民作为护林员,提升了社区参与度和居民收入,实现了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结合。项目为生物多样性和碳汇的协同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多方合作与生态保护的创新机制方面。报告选取的国际案例是英国哈尔斯科姆庄园泥炭地修复计划。该
25、项目展示了泥炭地作为重要碳库的巨大潜力。通过恢复水文条件,该项目成功恢复了泥炭地的碳储存功能,同时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生物多样性。项目通过创新的修复技术,如建立篱笆堤岸和植被恢复等,有效提升了泥炭地的碳固定能力。这一项目还展示了如何通过保护历史文化遗址与自然遗产之间的平衡,促进生态恢复和文化保护的双重收益,同时为社区创造了新的经济机会,如发展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农业。II生态系统碳汇与可持续森林经营的协同森林是全球陆地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可持续森林经营,森林的碳储量和碳固定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森林经营模式的优化,实现木材生产、生态保护和碳汇功能的平
26、衡。报告选取的国内案例是福建省三明市林权改革案例。该案例展示了当地如何通过“三权分置”模式推动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林权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使得森林资源得到了更高效的管理与利用。通过创新的金融产品如“林票”和“碳票”,项目实现了森林碳汇的市场化与资本化,调动了林农的积极性,提升了森林的碳储量与经济效益。该案例的关键在于通过政策创新与金融工具的结合,维持并增加了森林覆盖率,并带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报告选取的国际案例是马来西亚德拉马科特可持续森林经营案例。该案例展示了当地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项目有效减少了无序的毁林行为,保
27、护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获得了森林管理委员会(FSC)的认证,并通过探索木材的“生态红利”实现了长期的经济效益。该案例不仅在可持续森林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还为在国际市场中如何有效融合森林产品与生态服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生态系统碳汇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协同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可以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增强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动效应,提升整体的碳汇能力。例如,退耕还林、湿地恢复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国土空间的碳固定能力。报告选取的案例是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该案例通过恢复退化的农田,将其重新转换为森林,提升了原有区域的碳汇能力,并改善了当地的水土保持状况;通过转变土地的使用属性,提升了用地紧张地区的生态环境质
28、量。此项目为其他大都市区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示范,特别是在平衡城市扩张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生态系统碳汇与可持续农业的协同可持续农业采用生态友好的农业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农田的碳储存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可持续农业所产生的碳汇可以作为碳交易的标的,通过市场化机制为农业碳汇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经济激励,促进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报告选取的国内案例是山东邹城秸秆干式厌氧发酵综合利用项目。该案例通过厌氧发酵技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生物质天然气和有机肥料,减少了秸秆无序燃烧和畜禽粪污传统处理方式排放的温室气体,同时增强了农田的固碳能力。项目展示了对秸秆和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
29、化利用在促进农业减排方面的巨大潜力。此外,以肥料化为代表的资源化利用方式,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还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生态效益。报告选取的国际案例是美国艾奥瓦州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该案例通过激励农民采取可持续耕作方式,如覆盖种植和保护性耕作,改良了农田以及农业径流的质量,从而实现了碳封存、氮和磷的减排。这一模式通过创新经济激励机制,推动了农业种植模式的绿色转型。I生态系统碳汇与矿山修复的协同矿山修复不仅是生态恢复的重要领域,也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供了重要途径。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以及水文恢复,废弃矿山不仅能恢复其生态系统功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碳汇的角色,将矿区从碳源转变为碳汇。
30、同时,矿山修复项目通常会带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修复、水资源管理和社区经济发展等多重效益。报告选取的国内案例是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生态修复项目。该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创新激励政策,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模式,成功探索了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项目通过引进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加速了植被恢复与区域生态链条重建,大幅减少了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项目考虑到矿区修复后的土地空间多功能利用,引入了生态旅游和农业开发,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报告选取的国际案例是澳大利亚嘉拉森林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该案例通过将废弃矿区恢复为本地森林生态系统,展现了如何
31、在矿山修复中平衡碳汇、生态保护和社区发展等多重目标。项目的一个亮点是通过恢复本土植被群落,增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复原力,确保矿区修复的长期生态效益。项目的另一亮点在于社区的深度参与,通过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生态恢复工作,并利用培训和就业计划提升他们的技能,保障他们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综上所述,以各类生态系统为核心的生物固碳措施能够持续提升碳汇能力,并通过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和实施矿山修复等手段,进一步放大碳汇的综合效益。通过协同发展,将碳汇功能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相结合,不仅能够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还能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不仅为全球生态修复和碳汇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还为破
32、解现有问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对促进中国生态系统碳汇政策完善、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IIExecutive SummaryEcosystem carbon sinks refer to the processes,activities,or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ecosystems remove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atmosphere.This concept broadens and innovates 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carbon sinks,which primari
33、ly focuses on the abs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 via afforestation 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It also includes the contributions of various ecosystemssuch as grasslands,wetlands,and oceansto carbon absorption,as well as the role of soil in maintaining carbon storage.This concept specifically underscor
34、es the roles of different ecosystems and their interconnected entirety in balancing and supporting the global carbon cycle.As an essential ecosystem service,the effectiveness of ecosystem carbon sinks depends on achieving synergistic benefits among various ecosystem services,which means enhancing or
35、 improving one ecosystem service can lead to the increase or improvement of others,ultimately optimizing the overall capacity of ecosystem services.This synergy is vital for enhancing ecosystem resilience and boosting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ecosystems.Broadly speaking,ecosystem carbon
36、 sink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offsett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human activities,contributing to overall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efforts,which is also one of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Nature-Based Solutions(NbS)aim to address.Enhancing ecosystem carbon sink functions,whil
37、e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of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can serve as a key NbS strategy to support Chinas efforts in achieving its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However,there are numerous pressing issues in promoting the utilisation of ecosystem carbon sinks in China.From a legal
38、standpoint,there is an absence of comprehensive legislative system,including the lack of upper-level legislation governing ecosystem carbon sinks.The current legal framework faces several deficiencies,such as unclear attributes,ambiguous ownership boundaries,and a lack of systematic cohesion.In term
39、s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a robust carbon budget accounting system has yet to be established,one that reflects regional variation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ecosystem carbon sink endowments,and functional zoning.While ecosystems generally have strong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many are vul
40、nerable to degradation,which poses a risk of carbon sink loss and,in some cases,leads to a dynamic shift between carbon sinks and carbon sources.On the project development front,the pathways for realizing the economic value of ecosystem carbon sinks remain limited,making it difficult to efficiently
41、translate their ecological value into economic benefits.Additionally,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in carbon sink measurement and accounting methodologies,particularly with certain ecosystems presenting challenges for accurate carbon quantification.Against the background,Chapter 1 of this report expl
42、ores the synergistic benefits of ecosystem carbon sinks and their vital role in achieving diverse ecological,economic,and social benefits.It outlines various pathways for China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through Nature-based Climate Solutions(NCS).Chapters 2 through 6 utilize a case study approach to
43、 analyze the mechanisms of synergistic benefits of ecosystem carbon sinks in five key areas:biodiversity,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sustainable agriculture,and mine restoration.Except for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that only includes a domestic case,all the other fo
44、ur areas have covered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ases,providing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approach comparison in ecosystem carbon sink projects.Each case is structured around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hat includes background and challenges,solutions,outcomes and benefits,and lessons learned.This
45、framework details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key issues prior to project implementation,and outlines the solutions adopted and their effectiveness.It also highlights project progress and the roles of key stakeholders,and assesses outcomes using environmental,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 metrics as IIIw
46、ell as summarizes key lessons gained from the project.Chapter 7 concludes the report by highlighting the diversity and potential of ecosystem carbon sinks,offering insights on ways to maximize their multiple benefits and providing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enhancing ecosystem carbon sink policies in C
47、hina.Synergy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sink and biodiversityThe synergy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sinks and biodiversity exemplifies 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By safeguarding and restoring natural habitats while enhancing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diversity,ecosystems can better sequester carbo
48、n and increase carbon storage capacity.This synergy not only supports ecological balance but also delivers dual benefits of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and protecting biodiversity.Chinese Case:Novartis Southwest Sichuan Forestry Carbon,Community,and Biodiversity Project.The project was implemented in
49、the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Sichuan Province,aiming to restore degraded forests,enhance the quality of habitats for rare species such as giant pandas and increase carbon sequestration.By reforesting with native tree species,this project has restored old-growth forests and reduced habit
50、at fragmentation.This project stands out for its innovative and integral approach with the carbon market,utilizing carbon credit pre-trading to ease financial pressures.The project also prioritizes hiring local residents as forest rangers,boost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increasing household inc
51、ome,thereby achieving social,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This case provides valuable experience in synergizing biodiversity and carbon sinks,especially in the innovative mechanisms of multi-stakeholder collaboration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International Case:Peatland Restoration Plan at Halsc
52、ombe Allotment in the UK.This project showcases the significant potential of peatlands as vital carbon sinks.By restoring hydrological conditions,the project successfully reinstated the carbon storage capacity of peatlands while enhancing the health of local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Utilizing inn
53、ovative restor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bund fencing and vegetation recovery,the project effectively boosted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capability of the peatlands.Furthermore,it illustrates an exemplary approach to balancing the protection of both historical cultural sites and natural heritage,thereby
54、 promoting both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cultural preservation.Additionally,the project has generated new economic opportunities for the local community,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Synergy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sink and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Fores
55、ts play a vital role as a key component of global terrestrial carbon sinks.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both the carbon storage and sequestration capacity of these ecosystems.By safeguarding forest resources and optimiz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it is possible to
56、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timber production,ecological conservation,and carbon sink benefits.Chinese Case:Forest Rights Reform in Sanming City,Fujian Province.This case highlights how the local government advanced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using the“three rights separation”model,which divides own
57、ership,contracting,and operational rights of forest land.This separation has led to more efficient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Inno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such as“forest tickets”and“carbon tickets,”have played a key role in marketizing and capitalizing forest carbon sinks,inc
58、entivizing forest farmers to employ sustainable forestry practices and enhancing both carbon storage and economic returns.The success of this case lies in its innovative policies and financial instruments,which have not only increased forest coverage but also stimulated r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Th
59、is serves as a strong model for achieving carbon neutrality and suppor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IVInternational Case: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of the Deramakot Forest Reserve in Malaysia.This case illustrates how local authorities achieve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through refi
60、ned management practices.The project successfully curbed unregulated deforestation,safeguarded local biodiversity,and secured 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FSC)certification,thereby generating an“eco-dividend”from timber and ensuring long-term economic gains.In addition to showcasing substantial progre
61、ss in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the case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integrating forest products with ecosystem services within international markets.Synergy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sink and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Effective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can optimize land use practices,s
62、trengthen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among different ecosystems,and enhance overall carbon sink capacity.For example,measures such as converting farmland to forest and restoring wetland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the landscape.Case Study:Grain-for-Green Program in
63、Beijing.This program effectively restored degraded farmland,converting it back into forest,which enhanced the regions carbon sink capacity and improve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By altering land use attributes,the program also elevated the ecological quality in areas with limited land availability
64、.This case serves as a valuable model for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in other metropolitan areas,particularly in balancing urban expansion with ecological protection,providing significant insights for future initiatives.Synergy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sink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Sustainable a
65、griculture employs eco-friendly farming practices and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carbon storage in farmland while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The carbon sinks created through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methods can function as carbon trading units,providing economic incentives for developing and u
66、tilizing agricultural carbon sinks through market mechanisms,ultimately foster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Chinese Case: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Dry Anaerobic Fermentationof Crop Straw in Zoucheng City,Shandong ProvinceThis project utilizes anaerobic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to convert
67、 crop straw into biomass for natural gas and organic fertilizers,significantly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uncontrolled straw burning and traditional livestock manure management while enhancing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farmland.It showcases significant potential in utilizing agricultural r
68、esidues,such as straw and livestock manure,as resources to substantially lower agricultural emissions.Moreover,these methods not only improve soil fertility but also boost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ecological benefits.International Case:Soil and Water Outcomes Fund(SWOF)in Iowa,the United States
69、.This initiative incentivizes farmers to adopt sustainable practices,such as cover cropping and conservation tillage,improving farmland quality and reducing agricultural runoff.Consequently,it enhances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decrease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unoff.This model effectively promotes
70、a green transition in agricultural practices through innovative economic incentives.VSynergy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sink and mine restorationMine restoration is not only a vital aspect of ecological recovery but also a key strategy for enhancing ecosystem carbon sink capacity.By implementing veget
71、ation restoration,soil improvement,and hydrological restoration,abandoned mines can restore their ecological functions and,to some extent,transform from carbon sources into carbon sinks.Moreover,mine restoration projects offer a range of additional benefits,such as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soil rem
72、ediation,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and community economic development.Chinese Case:Xish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 in Taiyuan City,Shanxi Province.This case illustrates how innovative incentive policies can mobilize social capital to participate in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ing sites.Wi
73、th the local government guiding the involvement of enterprises,the project has successfully explored and established diverse funding channels.By introducing advance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ies,the project has accelerated vegetation recovery and the rebuilding of regional ecological networks
74、,significantly reduc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the area.Furthermore,the project promotes multifunctional land use post-restoration by integrating ecological tourism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creating additional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income sources for local residents.International Cas
75、e: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 of Mining Sties in Jarrah Forest,Australia.This case demonstrates how to balance multiple objectivescarbon sequestration,ecological protection,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by restoring abandoned mining sites to local forest ecosystems.A key aspect of the project is the r
76、estoration of native vegetation communities,which boosts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resilience,securing the long-term ecological benefits of the restoration efforts.Additionally,the project fosters deep community involvement by encouraging local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restoration activities and
77、 providing them with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programs.These efforts also enhance their skill development and ensure sustainable economic gains.In summary,carbon sequestration measures centered on diverse ecosystems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carbon sink capacity and maximize their benefits through opti
78、mized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and mine restoration.Promoting synergetic development of carbon sink functions with other ecosystem services can effectively address global climate change while advanc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This approach not only provides valuable examples for global eco
79、logical restoration and carbon sink development but also offers innovative solutions to existing challenges,helping refine carbon sink policies in China and achieve its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VI0101背景Background02生态系统碳汇是指生态系统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生态系统碳汇是对传统碳汇概念的拓展和创新,不仅包含过去人们所理解的碳汇,
80、即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同时还包括草原、湿地和海洋等生态系统对碳吸收的贡献,以及土壤对碳储存的维持,强调各类生态系统及其相互关联的整体对全球碳循环的平衡和维持作用。生态系统碳汇作为生态系统服务之一,其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实现不同要素间的协同效益,即一种生态系统服务的增加或改善能够促进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增加或改善,从而实现整体生态系统服务的优化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的协同效益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态系统韧性以及增强碳汇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协同效应,生态系统中的不同服务,如碳汇、生物多样性、水资源调节等能够相互促进,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这
81、不仅促进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多功能性,还增强了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提高了长期碳储存的效果。健康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通过植被恢复和水文调节等功能,既能提升碳汇能力,又能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韧性提供支持。此外,协同效益还促进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的实施,能够在实现固碳增汇的同时,发挥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在政策层面,结合 NbS 将生态系统碳汇纳入国家气候政策、土地利用规划及碳市场机制,能够有效促进社会资本参与碳汇项目,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NCS)作为 NbS 当中有效应对环境和社会挑战的方式,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可为全球气候变化减缓目标贡献约 30%的减排量,
82、且能够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协同效益。NCS 是指通过人类有意采取的行动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以减缓气候变化。同时,NCS 强调对食物和木材供应无净负面影响(No Net Negative Impact),对生物多样性无净损害(No Net Harm),并确保以对社会和文化负责的方式实施行动。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按照恢复、保护、管理三种类型划分,NCS 共提出了 16 条路径(详见表 1),并分析了不同成本下各条路径的固碳潜力和与不同要素所发挥的协同效益。预计 2020 年至 2030 年间,中国通过 NCS 应对气候变化的固碳潜力可达每年 6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与森林生态系统相关的
83、路径对增强中国的气候变化减缓能力至关重要。表 1 中国 NCS 应对气候变化路径梳理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根据“中国自然气候解决方案的生物物理和 经济限制”绘制生态系统类型具体路径路径类型森林造林恢复天然林经营管理避免毁林和森林退化保护林火管理管理人工林经营管理农田生物炭管理种植覆盖作物管理农田养分管理管理优化稻田管理管理草地避免草地转化和退化保护最适放牧强度管理湿地草地恢复恢复避免滨海湿地转化和退化保护滨海湿地恢复恢复避免泥炭地转化和退化保护泥炭地恢复恢复032020 年,习近平主席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的“双碳”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
84、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并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其中,“1”是指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出台的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而“N”是指包括各重点领域、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及相关的支撑保障方案。全面实现“双碳”目标,不仅要做减法,全力推进碳排放减量,更要做加法,着力提升碳汇增量、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构建多层次的碳中和路径。在达成“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生态系统碳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生态系统碳汇发展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法律法规方面,生态系统碳汇上位法缺失,现有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85、、属性不清晰,权属边界模糊,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尚未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生态系统碳汇资源禀赋条件和主体功能定位,构建完善的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体系。在固碳能力方面,生态系统普遍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但多数生态系统都可能面临破坏,存在碳汇损失的风险,因此部分生态系统的碳源和碳汇会存在动态转化的情况。在项目开发方面,生态系统碳汇价值实现方式较为单一,难以实现经济价值的高效转化;生态系统碳汇计量、核算方法不完善,部分生态系统碳汇计量困难。基于此,为进一步促进中国生态系统碳汇的发展,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家林草局于2023年联合印发了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
86、案,旨在指导如何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碳汇的多重效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该方案提出,要通过四个方面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一是通过构建绿色低碳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强化生态灾害防治等方式,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严防发生碳汇向碳源逆向转化。二是通过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提升农田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强化退化土地修复治理,以及增强森林、草原、湿地等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方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三是通过完善拓展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体系、提高碳汇技术专业人才储备、加强国
87、际交流合作等方式,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四是通过完善生态系统碳汇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生态系统碳汇交易市场机制、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多元化资金机制等方式,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最大化。04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是提升碳汇能力的核心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和规划手段,可以保护现有的生态系统并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本报告从生态系统碳汇与生物多样性、可持续森林经营、国土空间规划、可持续农业、矿山修复五个关键领域所发挥的协同效益入手。通过展示这些领域的协同效益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开展生态系统碳汇多重效益的探索研究。生态系统碳汇与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深刻的互促关系。健康的生态系统具备更强的
88、碳固定能力,同时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能够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韧性及适应性,避免碳汇向碳源逆向转化。例如,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有助于维持植物生产力,从而提高碳储存效率。因此,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可以为生态系统碳汇的长期效益提供保障,这也契合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无净损害”原则。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最大的陆地碳汇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减缓目标中的 30%可由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贡献,而其中的绝大部分源自森林保护和管理。因此,通过可持续森林经营,不仅可以避免毁林和森林退化带来的碳排放,还能通过科学管理、林火控制、植被恢复等措施提升森林碳汇能力。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可以将不同空间的碳汇能力纳入不同地
89、区的整体发展和管理框架中,最大限度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的多重效益。合理的空间规划能够避免碳汇区域的开发破坏,并通过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和资源配置,有效提升区域整体碳储存能力,同时防范土地退化和生态系统破碎化对碳汇功能的削弱。国土空间的统筹管理,不仅能保护现有碳汇,还能通过对生态脆弱区的恢复进一步提高固碳增汇的效益。农业不仅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来源之一,也蕴含了巨大碳汇潜力。通过实施可持续农业实践,如优化稻田管理、农业废弃物可持续利用等,能够减少农业排放并提升土壤的碳储存能力。农业碳汇的多元化路径不仅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还可以改善农田土壤质量,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提升粮食安全。废弃矿区的生态修复是
90、提升碳汇能力的重要方向之一。矿山修复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和生态系统重建等手段,能够将废弃、退化的土地转化为新的碳汇,同时减少因土壤侵蚀和植被破坏带来的碳排放。这种方式不仅为废弃矿区的退化土地提供了新的生态价值,还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支持。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矿山修复中探索创新路径,通过将矿区修复与生态系统碳汇相结合,实现废弃矿区的可持续利用与气候效益的协同。选择以上五个领域,旨在展示生态系统碳汇与不同领域协同所发挥的多重效益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化土地利用以及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协同效应。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领域的挑战
91、与解决方案,可以为实现全球碳循环平衡、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有力支持,更是对促进中国生态系统碳汇政策的完善、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多样性国土空间规划可持续农业矿山修复可持续森林经营0502生态系统碳汇与生物多样性协同的实践案例Synergy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Sink and Biodiversity06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数量繁多的动植物种类,以及较为全面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与淡水生态系统类型。然而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利用、栖息地破坏等因素影响,中国的生物多样性面临一定的威胁。在2030 年前碳达峰行
92、动方案中,中国提出要将保护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作为助力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内容。中国在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应考虑探索生物多样性与碳汇协同作用所产生的共同效益。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是提升生物多样性和碳汇能力的核心措施。保护现有的红树林、森林、草原和湿地,以及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如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不仅能增强碳储存能力,还能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的功能。此外,通过优化植被结构和物种组成,选择具有高碳固定能力且适应环境变化的植物种类,可以有效提升碳汇功能,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改善。建立生态廊道和保护网络是增强生态系统连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助于物种迁移和基因交流,还能进一步
93、提升碳固定能力。这些综合措施既能保护和改善生物多样性,又能显著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双赢目标。本章的国内案例部分介绍了通过多方合作机制实现碳汇提前交易,以获取资金进行森林修复的模式,国际案例部分则为具有文化和生态双重属性的生态修复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生态系统碳汇与生物多样性协同所带来的多重效益。2.1 国内案例: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四川省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同时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长期不合理开发导致当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而社区居民的生计又高度依赖这些自然资
94、源。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能够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而造林、再造林及混农林业活动则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精心设计的造林项目不仅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还能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通过社会资本参与和创新解决方案,不仅有效恢复了退化的生态系统,同时还提升了当地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并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背景和挑战项目地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昭觉、美姑和雷波 5 个县,覆盖了 17 个乡镇、26 个村庄及马鞍山、申果庄、麻咪泽 3 个自然保护区。这一地区是以大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在项目启动前,项目所在地面临严
95、重的生态和经济问题。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间,由于不合理的人类开发利用,该地区野生动物栖息地出现严重退化,凉山山系的大熊猫栖息地面临高度破碎化的风险。此外,当地社区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滞后,并且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川西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社区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本项目是中国第一个与外资企业直接合作的造林减碳项目,诺华集团希望通过这一项目为当地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重效益。07解决方案整体进展项目自 2010 年启动,旨在通过开发和示范具备多重效益的造林和再造林碳汇项目,促进碳吸收,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他环境效益,推动乡村社区发展,同时提升周边自然保护区适
96、应气候变化的能力。20112020 年,项目克服了平均海拔较高、自然条件恶劣,林牧冲突频繁等多重挑战,在 4095.4 公顷的土地上栽植和补植冷杉、云杉、华山松、高山杨、桤木、柳杉等各类苗木约 2100 万株。2013 年 3 月,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通过气候、社区及生物多样性(CCB)标准认证,证明其在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社区和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方面都具有突出效益;同年 10 月,该项目成功注册为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项目恢复了当地的自然生态,为野生动物提供理想的栖息环境,同时为当地居民带来切实的经济收益和长远的社会效益。该项目有效应对了栖息地保护、经济改善和
97、气候变化的多重挑战,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方案设计项目设计初期,诺华集团就以中国的脱贫攻坚政策为依据,提出将项目与大熊猫保护和扶贫问题相结合,既能实现碳汇效益,又可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并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多重效益。项目优先选择本地树种,以提高植物存活率,恢复被砍伐的云杉和冷杉原始森林,修复当地生态系统,并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为解决林牧冲突,项目修建了 20.9 万米的围栏,待苗木长到牛羊无法啃食的高度后,再允许适度放牧。此外,地方政府(特别是林业部门)还制定了配套措施,从制定村规、划定放牧缓冲带、加强环保宣传等方面作出要求,以有效缓解林牧冲突。在护林员的选拔方面,项目
98、优先考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尤其是那些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但身体状况良好的居民。这不仅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改善经济状况。融资机制诺华集团与地方政府及社区紧密合作,通过多方资金支持及碳市场交易模式创新,有效推进了植树造林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计划共投入 1 亿元,由诺华集团、地方政府及社区共同筹措,其中诺华集团投入 5700 万元,地方政府配套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植被恢复项目等资金投入 1300 余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在碳市场交易方面,项目在设计阶段便提前实现了碳汇交易,并将未来 30 年的碳汇收益提前支付,用于植树造林及后续管理维护。这一创新举措显著缓解了项
99、目各方的资金压力,提高了造林成效,同时拓宽了林业碳汇项目的融资渠道,推动了碳汇市场的创新发展。实施和监督项目由瑞士诺华集团作为主要出资方,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有限公司、各地自然保护区、各县林业部门以及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作为中方合作实施单位共同参与。项目设立了由国内外林业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以及由各合作实施单位代表组成的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通过实地考察(见图 1)和民意调查向指导委员会提供建议,最终由指导委员会做出决策。此外,项目还设立了协调办公室,负责统筹日常运营、管理和实施工作。这种科学的管理架构充分发挥了各方的专业优势,确保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问
100、题,实现各方的顺畅沟通与协作。08图 1 专家委员会查看苗木长势诺华集团参与主体和利益相关方的相关背景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有限公司等在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地方政府不仅帮助制定了详细的配套计划,还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的实施主体,负责项目的国内审批流程和国际注册申请,并与诺华集团签署减排量买卖协议(ERPA)以获取碳汇收益的预付款,用于开展项目。在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的指导下,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有限公司与项目县林业部门、自然保护区和其他相关方合作,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私营部门:诺华集团将企业责任视
101、为核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重视环境保护。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体现了诺华集团对环境的企业社会责任。相比直接在碳交易市场购买碳汇,选择植树造林这一更为积极的方式减少碳排放,显示了其前瞻性和主动性。当地社区:当地农牧民通过为植树造林和森林管理提供相关劳动的方式参与项目,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收入,还增强了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非政府组织:包括大自然保护协会在内的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了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进度跟踪。大自然保护协会气候变化项目团队与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合作,为项目的总体技术设计提供指导,并针对 CDM 规则和方法论以及 CCB 标准提供培训,共同参与推进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
102、、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科研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为该项目中的植树造林、森林管理以及减排量测量和监测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和培训,并对项目成果进行了效益分析(整体利益相关方梳理详见图 2)。09图 2 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利益相关方梳理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制图成果效益环境效益:项目地内 4095.4 公顷的土地上栽植和补植各类苗木约 2100 万株,有效防止了土壤侵蚀,并预防了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同时,通过人工植树和封山管护,项目地块内的幼苗幼树、灌木和草本植物逐步恢复,保护区及其周边缓冲带和走廊带森林的连通性逐步增强,物种交流的廊道逐步建立,大熊猫
103、等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逐步扩展和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步增加。Verra 提供的 CCB 验证文件显示,该项目在 30 年(20112041 年)的计入期内预计将减排温室气体 120 余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经济效益:项目在经济上有效地帮助了当地社区实现脱贫。项目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如护林员等,为生活在偏远山区的贫困农民提供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截至 2018 年,当地社区居民通过参与项目获得的劳务收入已超过2600 万元,培育苗木获得收益 1300 余万元,项目区居民人均增收约 2160 元,惠及 4265 家农户约 1.8 万余人,其中 97%的人口为少数民族。除此之外,当地社区居民还可以从林地中伴生
104、的林下产品获益。由于这些林地属于生态公益林,项目还可获得国家补贴,为当地居民带来额外经济收益。社会效益:项目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通过项目实施和环保宣传,当地牧民逐渐认识到无节制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苗木成林则将会带来更多益处。此外,受林业碳汇项目的启发,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有限公司与四川农业大学于 2018 年联合开展了森林碳汇扶贫示范工程,为精准扶贫探索了新的途径。经验启示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旨在恢复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未来类似项目提供了丰富的启示。项目在设计初期就考虑了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包括选用本地树种进行造林、解决林业与其他
105、土地利用方式的冲突、探索扶贫新模式等多项措施,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实施后,当地居民的生计得到显著改善,植被也逐步恢复,增强了森林之间的连通性,构建了物种交流的廊道,扩展和改善了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同时,项目增强了当地的水土保持能力,有助于调节长江流域的水文流量,降低干旱与洪水风险。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诺华集团创新性地采用提前实现碳汇交易的方式,为项目提供了充足资金,缓解了项目实施的资金压力。项目的成功展示了多重效益的实现路径,强调了科学规划、社区参与和政策支持的有效性,以及多方合作机制和完善效益评估体系的可持续性。102.2 国际案例:英国哈尔斯
106、科姆庄园泥炭地修复计划英国哈尔斯科姆庄园(Halscombe Allotment)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考古研究遗址,从青铜时代的石冢,到中世纪时期田地系统与泥炭地的利用实践,再到二战期间的军事训练场,这些历史遗迹充分体现了其考古价值。然而,这也意味着过去的土地管理活动对哈尔斯科姆庄园的泥炭地造成了大量干预,历史上的农业开垦、军事活动以及泥炭地开采显著影响了当地泥炭地的水文功能。当地大面积的泥炭地不仅保存了丰富的考古遗存和记录生态变化的档案,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重要栖息地。对哈尔斯科姆庄园泥炭地的修复工作将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包括改善水文状况、增强碳储存能力,以及促进栖息地的恢复。丰富的生物
107、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复原力与功能至关重要,进而提升了泥炭地作为碳汇的能力。哈尔斯科姆庄园泥炭地修复计划的实施体现了生态系统碳汇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协同作用,表明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不仅能够为气候调节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积极作用。背景和挑战泥炭地中存在自然堆积的泥炭层,这些泥炭层是在浸水条件下,由富含碳的植物腐烂后形成的。泥炭地提供一整套的生态系统服务,其中最重要的是碳储存和为珍稀动植物提供栖息地。泥炭地能够捕捉大气中的碳并将其储存起来,同时,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植物也可以有效地封存碳。相反,泥炭地退化后会将储存的碳释放回大 气中。处于健康状态的泥炭地对水文状况、碳储存、生物
108、多样性至关重要。长期以来,英国只有大约 20%的泥炭地处于近自然状态。哈尔斯科姆庄园泥炭地修复计划旨在通过恢复湿地、提高地下水位、改善泥炭地的生态服务功能等措施,恢复原有的水文条件。在计划执行之前,过去的农业开垦、军事活动和泥炭地开采活动已对当地的泥炭地造成了严重影响。哈尔斯科姆庄园泥炭地的大部分区域都被紫色沼泽草覆盖,这表明当地的毯状沼泽呈现酸性,泥炭层较浅,几乎没有能够茂盛生长的泥炭植被。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哈尔斯科姆庄园泥炭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碳储存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能为泥炭藓的定居和泥炭的再次形成创造适宜的条件。此外,哈尔斯科姆庄园的泥炭地修复对于保护文化、历史和考古环境也具有极大
109、的价值。解决方案整体进展英国西南部的泥炭地修复项目源自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在埃克斯穆尔(Exmoor)沼泽和荒野上进行的前瞻性试验和早期项目。哈尔斯科姆庄园泥炭地修复计划是泥炭地伙伴关系(SWPP)在埃克斯穆尔地区开展的泥炭地修复工作的一部分。哈尔斯科姆庄园泥炭地修复计划从 2024 年 1 月启动,预计在 2025 年春季结束,旨在恢复埃克斯穆尔地区泥炭地的水文功能,并计划稳定和提高当地的地下水位。埃克斯穆尔地区的工作得到了英国国家信托、埃克斯穆尔国家公园管理局、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RSPB)、当地土地所有者以及其他合作伙伴的支持。方案设计项目计划通过重新湿润和重新引入泥炭形成的植
110、物来恢复因自然、人为等因素失去的泥炭地,以恢复碳储存,并考虑了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对考古遗存和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影响。在修复工程方面,项目通过重建篱笆堤岸,有效保持现场的水量,并扩展湿地和湿生植被面积,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理想的栖息环境。同时,项目采用泥炭、木块及堤坝等多种手段,阻止并重新引导沟渠和泥炭管道的侵蚀过程,促进水流的汇集与扩散,恢复当地水文条件(见图3、图 4)。在更大范围内,项目使用鱼鳞状堤坝优化水流扩散方式,为泥炭藓等湿地物种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修复设施安装完成后,在其背后种植适宜的泥炭藓物种,进一步扩大湿地植被覆盖面积。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项11目设计过程中制定了详尽的修复规划,涵盖历
111、史环境、土地管理、景观设计及修复方法等方面。项目还特别邀请历史和环境部门官员参与,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不会损害当地的考古遗存和历史特征。图 3 计划修复工程和使用的不同方法分布图 South West Peatland Partnership图 4 埃克斯穆尔地区正在进行修复工程 South West Peatland Partnership融资机制哈尔斯科姆庄园泥炭地修复计划是英格兰西南部泥炭地修复计划(SWPP)的一部分,项目资金由英格兰西南部泥炭地修复计划提供支持。英格兰西南部泥炭地修复计划的融资模式以政府资助为主,辅以私人投资和混合资金渠道。这种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方式保障了泥炭地修复项目
112、的可持续性和实施效果。其中,政府资助尤为关键。2021 年,英格兰西南部泥炭地修复计划从英格兰自然署(Natural England)的“自然气候泥炭地修复计划”(NCPGS)中获得了 900 万英镑资助资金,用于推进泥炭地修复工作。这笔资金反映了政府对气候和环境问题的坚定承诺,体现了其对修复英国大面积受损泥炭地的高度重视。私营部门投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南水务公司、康沃尔公园和康沃尔郡议会等多家机构提供了大量配套资金,进一步支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12实施和监管泥炭地修复不应被视为一次性行动,而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和持续优化的过程。由于修复计划有时会出现生境管理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因此对修复计划进
113、行动态调整和改进至关重要。具体来说,需要在修复前、修复中和修复后对场地进行持续监测,涵盖植被、水文、泥炭深度、定点摄影和野生动植物调查等方面。这些监测手段不仅能够评估修复措施对植物群落、动物栖息地和水文条件的影响,还能为优化修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此外,项目参与人员将密切监督承包商的工作进展,并定期对项目的进展进行评估。监测结果将定期反馈给项目合作伙伴和资助者,确保修复工作符合预期目标,并为未来的改进提供参考。参与主体和利益相关方的相关背景政府部门:包括英格兰自然署、英格兰历史遗产保护局、英国环境署和埃克斯穆尔国家公园管理局等。政府负责制定泥炭地修复行动计划并提供公共资
114、金,在尊重当地经验与传统的基础之上,帮助土地所有者和管理者找到适合其土地的解决方案。私营部门:包括西南水务公司等。泥炭地修复在减少碳排放、改善水质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益处,使其成为私人投资的理想领域。企业可以通过投资泥炭地修复项目,实现其 ESG 目标。除此之外,根据环境法案强制实施的生物多样性净收益机制,开发活动必须确保“生物多样性价值”至少提高 10%,目的在于确保开发后能够获得比开发前更多或者更优质的自然栖息地。这意味着可以通过生物多样性净收益机制选择合适的泥炭地修复地点。这样的背景可以吸引更多私人资金投入泥炭地修复计划。私人土地所有者:作为泥炭地的监护方,其对于泥炭地的修复发挥着重要作用
115、,在经验和传统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支持。非政府组织:埃克斯穆尔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工作对于帮助私人土地所有者和政府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至关重要,有助于保护共同利益和维护环境。与此同时,由于泥炭地修复的重点区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具价值的地区,非政府组织可以提供专业知识,协调修复项目的实施。科研机构:埃克塞特大学和普利茅斯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参与为泥炭地修复计划提供了数据和专业知识的支持(整体利益相关方梳理详见图 5)。图 5 哈尔斯科姆庄园泥炭地恢复计划利益相关方梳理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制图13成果效益环境效益哈尔斯科姆庄园泥炭地的修复为协同应对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双重危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 NbS,包括调节水流
116、,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水和干旱的风险等。泥炭地的修复预计将在整个区域形成多个水池,随着时间推移,泥炭藓将在水池中扎根发芽,为泥炭的再次生成提供有利条件。研究表明,每润湿 1 英亩(约 0.4 公顷)的泥炭地,平均每年可以减少约 5 到 6 吨二氧化碳当量。通过优化植被结构、增加泥炭深度以及提升野生动植物多样性,泥炭地的碳固定能力将得到显著增强,进一步巩固其作为碳汇的关键功能。同时,修复后的泥炭地降低了周围地区的环境温度,为极端高温提供了避难所,并且降低了其在野火中燃烧的风险,这有助于保持空气质量。此外,修复工作还将恢复并保护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为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经济效益虽然泥炭地修
117、复成本较高,但其长期的经济效益不可忽视。修复后的泥炭地不仅能够带来显著的碳收益,通过碳市场实现经济回报,还为生态旅游创造了机遇。可持续管理的泥炭地在多个经济领域展现潜力,提升了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和经济韧性,确保了经济收益的长期持续性。社会效益哈尔斯科姆庄园的泥炭地不仅承载着丰富的生态价值,还具备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数百年来,当地土地通过农业开垦、军事活动和泥炭开采不断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痕迹。泥炭地的修复工作不仅有助于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还为社区带来了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修复项目,社区凝聚力得到增强,地方文化得到传承,同时也为公众创造了更多了解和参与生态保护的机会。经验启示泥炭地修复不仅
118、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还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环境和社会经济都具有积极效益。我们基于哈尔斯科姆庄园泥炭地的修复总结了以下经验:(1)在资金层面,哈尔斯科姆庄园泥炭地修复计划采用了以政府资助为主、私人投资和混合资金相结合的模式。这种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不仅确保了修复项目的长期可持续性,还调动了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参与环境保护工作。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机制和社会资本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保证资金的稳定性,同时提升生态保护项目的吸引力。这表明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化手段的结合,能够增加资金来源并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2)在政策和法律层面,英国的环境法案为泥炭地修复提供了坚实
119、的法律框架,并引入了生物多样性净收益机制(Biodiversity Net Gain)和保护契约(Conservation Covenant)等创新措施。这不仅明确了泥炭地保护的重要性,还通过制度化手段鼓励私人资本的参与。这表明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实施,建立长期的保护机制,有助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恢复,对生态修复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3)在自然与文化结合的层面,哈尔斯科姆庄园兼具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重要的生态价值,修复项目在恢复生态功能的同时,采取了特别措施保护历史遗产。这种自然与文化结合的修复实践表明,在开展生态修复时,确保不会对文化和历史遗产造成损害至关重要。对于中国类似拥有文化和生态双重重
120、要性的项目,泥炭地修复的经验表明,合理的规划和协调能够兼顾自然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平衡。在健康的生态系统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助于增强碳的吸收和储存。然而,尽管生态系统碳汇和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协同效益,在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中仍然面临许多痛点。主要痛点包括:本章节选取的案例为实践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这些经验可以在设计和实施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项目时提供有力参考,推动生态系统碳汇与生物多样性协同的多重效益的实现。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从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恢复策略和社区参与与经济激励相结合这两个角度来解决痛点:单一目标驱动的项目设计:许多项目过度关注短期内的碳增量,忽视了生态系统
121、的长期健康和物种多样性。例如,单一树种的大规模造林虽然短期内增加了碳吸收,但可能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长远看影响了碳储存的可持续性。区域性差异: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生物多样性需求和碳汇潜力也因地域而异。例如,湿地的碳储存机制与森林截然不同,盲目复制其他地区的经验可能无法实现预期效果。因此,碳汇与生物多样性协同策略必须根据区域生态特性进行调整。生物多样性监测难度:碳汇通常可以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监测和评估,并通过碳交易市场获取经济收益,但生物多样性的监测相对复杂且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在项目实施中对其关注不足。经济驱动力不对称:碳汇项目在全球碳市场中具有明确的经济激励机
122、制,容易获得投资和支持。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对缺乏直接的经济回报,这导致许多项目在优先考虑碳汇效益时,可能忽视生物多样性需求。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恢复策略:该项目将碳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采取多树种、多层次的森林生态恢复模式,优先选择适合当地环境且对生态系统功能有贡献的多种植物,而非仅以碳增量为目标。这既提升了碳储存能力,又避免了单一树种造林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这种做法有助于在设计碳汇项目时,避免单一目标驱动,尤其是在多物种栖息地的生态恢复中更为有效。同时,该项目的成功得益于对四川地区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的充分了解,这表明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特性量身定制碳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避免“一刀切
123、”的模式。社区参与与经济激励相结合:社区不仅是项目的执行者,还通过培训和就业机会,从项目中获得经济回报。这种模式化的社区参与能够充分调动社区的积极性,将社区赋权与经济利益结合,为项目的长期可持续性提供了保障。激发湿地碳汇潜力:泥炭地作为重要的碳汇,其恢复过程需要兼顾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生物多样性。在哈尔斯科姆庄园泥炭地修复计划中,通过恢复泥炭地的水分含量,避免泥炭氧化排放温室气体,并恢复湿地特有的动植物栖息地。这种方法克服了区域性差异带来的痛点,在针对特定生态环境的碳汇修复中有重要借鉴意义。在中国,类似的湿地或退化土地修复项目可以借鉴这种方法,通过恢复原有的水文条件,重新激活生态系统的碳储存
124、能力,并促进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尤其是在西南或东北地区,泥炭地和湿地的碳汇潜力可以通过这一模式得以提升。长期监测与政策支持相结合:该项目不仅依赖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还通过长期的监测与维护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与单纯依赖市场化的碳交易不同,政府的生态补偿机制和技术支持增强了泥炭地修复的效率。在中国可以通过类似的“生态补偿”机制,使政策工具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弥补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短期内无法带来直接经济回报的不足,同时将长期监测与政策支持作为项目持续推进的动力,确保碳汇和生物多样性目标的长期兼顾。哈尔斯科姆庄园泥炭地修复计划从激发湿地碳汇潜力和长期监测与政策支持相结合的角度入手:14中外实践经验对比
125、1503生态系统碳汇与可持续 森林经营协同的实践案例Synergy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Sink and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162015 年,联合国发布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首次单独提出了关于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陆地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占世界 6.5%的陆地面积贡献了全球陆地碳汇的 10%31%。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之一,通过森林经营,可以有效提升森林碳储量,促进碳固定过程。中国在可持续森林经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森林资源增长和森林质量提
126、升等多个方面。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可持续经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 年)等,旨在通过建立试点示范单位,推动森林经营方案的制度化,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决策机制。森林资源方面,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已连续 30 年实现“双增长”,目前森林覆盖率达到 24.02%,森林面积达到 34.65 亿亩。同时,森林质量也在提升,例如,塞罕坝林场通过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设等措施,显著提升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成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典范。然而,当前中国的可持续森林经营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森林资源质量仍不高,中国森林的平
127、均每公顷蓄积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林地生产力未得到充分发挥,中幼林面积过高,森林结构不够合理。其次,可用于造林的土地逐渐减少,尤其在年降水量较低的地区,造林难度增大,森林面积的扩展面临瓶颈。第三,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森林经营必须满足日益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未来中国的可持续森林经营的发展方向包括几个关键方面。首先,多目标经营将取代单一的木材生产目标,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目标,实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最大化。其次,森林景观经营将注重森林景观的时空异质性和动态变化,倡导森林景观的多样性和连通性,提高森林与其他土地利用模式构成的复合景观的可持续性和稳定
128、性,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森林经营的科学性和精准性。第三,在政策层面,森林经营体系将逐步转向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的多目标经营,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为了有效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应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和加强森林保护等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质量。此外,推广近自然林业和多功能林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精确测量和评估,以及通过政策激励和市场机制促进社会参与和资本投入,都是提升森林碳汇能力的重要措施。综合应用这些政策和措施,可以有效增强森林的碳汇功能,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目标发挥生态系统碳汇协同效益等多重效益。本章的国内案例部分介绍了中国林权改革的典型代表,展现了顶层设
129、计和林业金融创新之间的有机联动,国际案例部分则介绍了科学、合理规划森林经营方案和参与国际认证体系的重要性,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如何在促进可持续森林经营的同时发挥生态系统碳汇的多重效益。173.1 国内案例:福建省三明市林权改革案例福建省作为中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森林及生物资源丰富,全省森林覆盖率达 65.12%,连续 45 年位居全国首位。同时,福建省高度重视美丽中国建设,不断推动生态文明理念与改革创新实践有机统一,持续深化三明市林权改革,为中国其他地区的林权改革树立了模式样本。福建省三明市林权改革案例通过探索实行林业“三权分置”,打通了林业利益分配当中的纠葛链条,调动了当地林农造林护林、开展森林
130、经营的积极性,为后续进一步开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渠道奠定了基础。此外,三明市林权改革充分发挥了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之一的作用,与中国 NCS 应对气候变化路径相结合,为“双碳”目标提供支持,在实现固碳增汇的同时,为林农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收入。三明市作为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探索了林业碳汇交易以及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了林业产业向规模化转变,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林权改革方案。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林农的经济福祉,也推动了森林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背景和挑战三明在实施林权改革前的整体情况20 世纪 70 年代末,在实施林权改革前,中国面临严重的森林破坏问题,福建省三明市也不例外。随
131、着人口增长,农业和经济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大量森林被砍伐,林地用作它用。全国森林覆盖率由 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12.7降至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 12%。在全国林种结构中,用材林的比例超过 70%,防护林则不足 10%,这一现象凸显了当时盛行的以木材利用为主、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思想倾向。由于缺乏完善的森林保护和经营管理体系,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保护及固碳增汇的效益被忽视,引发了人们对森林资源的无序、过度开发。为了防止森林破坏乱象持续恶化,1981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林业
132、“三定”)的林业发展方针,拉开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序幕。项目主要解决的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初,三明市响应国家林业“三定”发展方针号召,为解决集体林经营当中出现的利益分配不均、利益关系不明确、林农经营分散难以实现规模效益等问题,开始探索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林权改革道路。三明市先后发展出“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林业股份制,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林业生产责任制,以及如今的林业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一不断改革的过程梳理了集体林经营中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了当地林农造林护林、开展森林经营的积极性。近年来,三明市致力于提升生态产品供给,推动生态价值实现,积极探索并
133、开拓了“生态+”系列创新渠道。以林业金融创新为突破口,开发了“生态+票证”和“生态+金融”等新模式,推出了“林票”、“林业碳票”、“益林贷”等一系列新型林业金融产品。这些创新举措不仅充分挖掘了林权资产在生态保护、固碳增汇方面的巨大经济效益,而且为林农开拓了更多元化的收益渠道。同时,这些措施还有助于实现森林经营的可持续性和长期稳定性,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碳储量,为达成“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持。解决方案整体进展中国于 1981 年 3 月发布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原有的农田经营改革经验“分田到户”18应用到集体林区经营当中,形成“均山到户”的林业“三定”发展方针。1984 年,林业“三
134、定”集体林权改革在全国正式启动。但是,由于林权划分不清以及林农对于林权制度的长期稳定性缺乏信心,“均山到户”政策实施不久之后,就引发了集体林区林农对森林的大规模乱砍滥伐,使得森林覆盖率与森林蓄积量双双下降。20 世纪 80 年代初,三明市在实施集体林权改革时并未完全采用“三定”方针,而是按照“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方式,将集体林折股经营,全面推行林业股份制合作改革,村民按照股份多少分红,实现了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避免了因林权划分不明晰而导致的无序、过度开发。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也出现了诸如利益分配不均和村民股东矛盾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98 年,三明市开展了以“明晰产权、分类经
135、营、落实承包、保障权益”为主的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林业生产责任制。改革后,每户林农都有了林权证,林权确权到户,“集体林”变成了“个人林”,充分激发了林农开展森林经营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了集体林地难以明细管理的问题。林权确权到户虽调动了林农的积极性,但碎片化的分散经营难以实现规模效益。2014 年,三明市为进一步明晰林地产权,开展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即林地所有权属于村集体,承包权属于农民,经营权入市流转,引导林农以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把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将经营权流转给林业合作社、国有林场、林业企业等新型林业经营
136、主体,促进森林资源由单家独户管理向集体规模经营转变。三明市作为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和林业碳汇试点市,陆续制定印发了系列政策文件支持推动林业改革试点深化。2022 年,三明市明确提出“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两山转化通道”。2023 年,三明市提出打造林业碳汇发展“三明模式”,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同年,国家林草局发布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 年),强调以试点示范引领带动各地提高森林质量、调整林分结构、创新管理机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机制措施。方案设计三明市通过完善的方案设计推动林权改革并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顶层设计与政策体系构建方
137、面,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了产权清晰的林权制度体系。从林权到户,调动林农森林经营积极性,再到林权分置,流转经营权实现规模化效益,满足了林农的实际需求。在深化林权改革方面,推进“三权分置”,明确林地所有权,落实农户承包权,放活林地经营权。在全国率先颁发林地经营权证书,赋予经营权人在林权抵押、享受财政补助、林木采伐等方面权益。制定林权流转管理、承包经营纠纷调解、林权收储等制度,促进林地经营权流转。在探索林业固碳增汇方面,提出“三建两创”行动,即“建好森林碳库、建立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机制、建设区域碳汇交易体系、创新林业碳票制度、创建碳汇应用场景”,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林业碳汇巩固提升经营模式,完善
138、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创新林业碳汇交易模式,探索金融支持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方式。提出筛选优良乡土固碳树种并加快林木良种化推广、开展人工针叶林结构优化试验以及探索竹林丰产建设模式等行动。在开发金融产品方面,以林业金融创新为突破口,探索开发长周期的林权按揭贷款、林业固碳贷等林业金融产品,推动森林资源资产变现,破解林业经营主体资金短缺难题。同时,推出“林票”与“碳票”制度,促进碳汇交易与生态价值实现。在促进森林多元化经营方面,推动产业融合与生态红利释放,促进林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将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发展大户经营、合作经营、股份经营等模式,培育家庭林场、股份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等新
139、型经营主体,破解“单家独户怎么办”的问题,逐步形成林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的格局。19融资机制三明市为了解决森林经营中“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探索了林权、林票和林业碳票以及“林业+金融”等系列创新融资渠道,保障了林农利益并促进了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创新林权抵押权益,推广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发“福林贷”和“益林贷”等普惠金融产品,探索公益林补偿及天然林补助的收益权质押贷款,拓宽了林业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同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在林业方面的支持政策,引导林农将贷款资金投入造林营林、竹山垦复、茶果经营、林下经济等领域,做到“不砍树,也能富”。早在 2010 年,三明市就开始按照国际通行的“额外
140、性”要求,探索开展林业碳汇产品交易,通过人工经营提高森林固碳能力,再将经过核证签发的森林碳汇量有序转化为林业碳汇产品,借助碳排放权市场或自愿市场进行交易。鼓励企业通过购买林业碳汇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引导金融机构将森林固碳能力指标纳入森林经营企业信用贷款评级体系,提高森林固碳经营的风险抵御能力。为推动“林票”制度改革,促进林业规模化发展。三明市制定了林票管理办法,探索以“合作经营、量化权益、市场交易、保底分红”为主要内容的林票改革试点,引导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与村集体或林农开展合作,由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按村集体或个人占有的股权份额制发林票(见图 6)。林票作为股权收益凭证,可以由村集体或个人持有到合
141、作结束并按股权分配收益,也可以通过抵押贷款、市场交易、转让等方式变现。同时,省属国有林场对其发行的林票提供“兜底兑现”,如果林票持有者拟退出合作,省属国有林场将按林票投资额加上 3%的年化利率予以回购,以控制风险,保障林农利益。三明市提出了林票制度的四种经营模式,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管理需求(见表 2)。、图 6 三明林票三明市林业局20 表 2 林票制度经营模式三明市开展林票制度改革试点模式经营方式出让经营模式由国有林业单位出资购买村集体或林业大户现有林的部分股权(事先经过价值评估),剩余股权量化成林票委托经营模式由村集体或林农将现有林委托国有林业单位经营管理,双方约定分成比例
142、,再将收益量化成林票合资造林模式由双方在采伐迹地共同投资造林,村集体投资部分再量化成林票林地入股模式由村集体以采伐迹地的经营权入股,国有林业单位负责投资,双方约定林木采伐利润的分成比例,村集体收益量化成林票三明市在全国率先探索林业碳票制度(见图 7),出台三明林业碳票碳减排量计量方法,采用森林年净固碳量作为碳中和目标衡量森林碳汇能力,对符合条件的林业碳汇量签发林业碳票,其享有交易、质押、兑现等功能,这意味着允许增量碳汇进行交易。同时,三明市积极开展林业碳汇质押贷款,开发以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的“碳汇贷”等绿色金融产品,以碳汇项目的预期收益作为信用基础进行贷款,促进林业碳汇产品的价值实现。三明市积
143、极探索林业碳汇担保模式,将林业碳票作为贷款的可质押物,推出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成立村级碳票基金,图 7 三明林业碳票三明市林业局图 8 三明林业生物资产票据三明市林业局38创新推出“林票贷”,开辟林农直接获益和质押贷款双路径,更好地构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补偿机制,调动可持续森林经营主体造林育林的积极性。2023 年,三明市通过把林权资产折资量化,创新推出以林业生物资产票据为样本的“林票 2.0”(见图8)。林业生物资产票据是通过在自然资源部门登记、在林业部门备案、在林业生物资产公开登记系统进行信息登记和公示后,创设生成的电子化资产凭证。作为一种创新性的资产凭证,林业生物资产票据可以在产权交易
144、场所进行交易、流转,也可以向银行质押贷款,还可以由金融机构或资产管理机构通过信托计划或资管计划认购,开拓了社会资本直接投资林业的新渠道。三明市通过建设资产评估、森林保险、林权监管、收购处置、收储兜底“五位一体”的中介服务平台,建立与林业发展特点适配的金融产品体系和林业金融风险防控机制,为林农和企业贷款提供便利;完善“林业+金融”服务配套,建立林业风险资金池,对林权收储公司承诺收储以外的林权、林票、林业碳汇质押贷款,按比例承担风险缓释责任,提高相关信贷积极性;引导公证机构开展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业务,提高林业碳汇等抵押贷款不良处置效率。21实施和监管为了落实林权改革措施,三明市以三明全国林业改
145、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实施方案为遵循,制定完善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三明市林业碳汇试点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 年)等配套政策,开展林票、林业碳票、碳汇融资等多个创新试点工作,构建“1+N+X”的政策体系;成立试点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试点建设工作,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各县(市、区)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自上而下的全流程责任链条;将试点市工作作为林长制考核内容,实施“一月一报”制度督促落实,并强化正向激励,对近年在深化林业改革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参与主体和利益相关方的相关背景政府部门:中央和省级政府在林业方面提供政策指导和财政支持。三明
146、市政府作为林权改革实施的主体,负责林权改革的具体执行和管理,坚持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推进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兜底作用,保障各项制度落地见效。私营部门:企业可以通过购买林业碳汇实现其净零排放目标。同时,三明市大力促进林业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林下经济,建设开发林业特色园区,引领当地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林农:林权改革明晰了林农对林地的产权,增强了经营自主权。通过林权抵押贷款等金融创新,林农获得了必要的资金支持,缓解了造林护林中的资金压力。“森林+票证”的创新将林权资产量化为收益权票据,使林农成为股东,享有现金和增值双重收益。此外,参与林业碳汇项目使林农能够通过出售碳减排量获得收
147、益,而发展林下经济等多元化经营模式,进一步拓宽了收入来源。政府的政策支持、技术培训与服务提高了林农的森林经营技能,促进了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社会公众:社会公众能够从林权改革中享受到生态环境改善、经济机会和就业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等 综合效益。科研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草局华东调查规划院、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开展林业碳汇计量监测评估等方面的合作,探索建立林权改革和林业碳汇发展专家咨询机制,为可持续森林经营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智力支撑,并对项目的效益进行评估和监督(整体利益相关方梳理详见图 9)。图 9 福建省三明市林权改革利益相关方梳理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制图22成果效益环境效益随着
148、林权改革的推进和生态产品价值的不断实现,三明市进一步增强了林业经营主体开展森林抚育和生态保护的积极性。2020 年,三明市被评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城市。三明市的森林及其衍生资源非常丰富,截至 2022 年年底,全市森林总面积 177.1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 77.12%,森林蓄积量 2.1 亿立方米39,有助于调节区域气候、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全市森林固碳总量达 3.4 亿吨,每年产生的固碳增量约 1170 万吨40,为后续开展新型林业碳汇交易奠定基础,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实施林权改革以来,三明市森林生态功能逐步增强,频繁监测到如黄腹角雉、中华鬣羚、白颈长尾雉、四川苏铁、水松、东方
149、水韭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活动痕迹。截至 2021 年,三明全市分布有高等植物 267 科、1062 属、2843 种,陆生脊椎动物 30 目、102 科、594 种,是福建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41。经济效益三明市在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如何将森林经营发展带来的生态效益转化为可量化的经济效益。一方面,三明市积极拓展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渠道,实施国际核证碳减排(VCS)项目与中国核证自愿减排 量(CCER)项目,并在福建全省首次开展福建林业碳汇(FFCER)项目交易。另一方面,三明市探索“生态+”新路径,推出“林票”“碳票”以及普惠林业投融资贷款等新型林业金融产品,释放林
150、业生态金融红利,满足林业发展的资金需求。2014 年,三明市永安市开始实施开发 VCS 林业碳汇项目。2016 年,三明市永安市完成注册 VCS 碳汇林面积 11.1 万亩,实施期限为 20 年(20102029 年)。2021 年 3 月,VCS 项目第一监测期碳减排量 21 万吨和第二至第四监测期的预计碳减排量 78.5 万吨被成功交易42。福建省利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契机,开展探索 FFCER 交易试点。2018 年,三明市将乐县金森上华林业有限公司和三明市尤溪县鸿圣林业有限公司通过开展村企合作造林经营,共完成 31.7 万吨 FFCER 碳减排量交易,成交金额 423 万元。同时,
151、三明市鼓励集体、个人等将林业碳汇开发权委托给第三方专业运营公司,统一整合林业碳汇项目,以便实现规模化效益,提高经济收入。在此基础上,三明市开展实施竹林碳汇 CCER 项目 15万亩,涉及 44 个村 1.2 万户。截至 2022 年 4 月,林业碳汇经济价值逐渐显现,三明市林业碳汇产品交易金额达1912 万元,林业碳汇产品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均位列福建全省第一43。三明市探索发行林业碳票,以林木生长增量为基础并换算成碳减排量,以“碳票”形式发放给林木所有权人,作为碳汇交易、质押、兑现、抵消等权属凭证,进一步拓展收益渠道。截至 2021 年底,三明市制发林票总额达1.63 亿元,惠及村民 1.6 万
152、户、6.6 万人,带动试点村林农增收 4605 万元、村财政增收 1055 万元。三明市以林业金融创新为突破口,不断创新推出长周期的林权按揭贷款,以及普惠林业金融“福林贷”“碳汇开发贷”和“碳汇质押贷”等多种林业金融产品,推动森林资源资产变现,破解林业经营主体资金短缺难题。截至 2023年 3 月,三明市办理林权抵押登记 1.76 万宗,抵押金额 98.8 亿元,累计发放各类林业信贷 172.25 亿元,林权交易得到蓬勃发展,共流转林权 5738 起,交易额 18.3 亿元。各类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全市形成林业经营组织 3019家,经营面积占全市集体商品林地面积的 62%,平均每家经营规模达 3
153、458 亩。三明市促进林业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第一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鼓励林农开展林副产业,因地制宜建立笋竹、苗木花卉、油茶、岗梅、铁皮石斛等“一县一品”产业基地。2023 年,三明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 448 万亩,实现林下经济产值 179 亿元。在第二产业方面,重点发展竹木产业,出台三明市加快推23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建设竹木加工特色园区,发展竹木精深加工产业,2023 年实现林产工业产值1009 亿元。在第三产业方面,连续举办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拓展森林康养、观鸟休闲、教育研学等新业态,2023 年实现营业额 19 亿元。截至 2023 年底,三明市林
154、业总产值达到近 1300 亿元,农民人均涉林纯收入 7600 元,约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44。林业已成为三明市最大的产业集群,有效发挥了林业资源资产的价值,打通了森林资源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的通道,推动形成了“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的利益导向机制。社会效益三明市通过林权改革,提高了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实际的林权改革推进过程中,当地群众亲身参与到山林的保护和发展,这种实践本身就是生动的生态教育。同时,林权改革通过统一的经营管理和合理的收益分配,减少了可能由山林界限、收益分配等引发的纠纷,促进了当地林区的社会和谐与稳定。三明市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流转经营权等改革措施
155、,拓宽林农的收入渠道,有效开展扶贫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三明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带动了近 28 万林农参与经营,帮助林农捧起了生态“金饭碗”,实现了“不砍树,也能富”的美好愿景。三明市在林权改革期间,开展了林权登记管理机制、林地规模经营机制、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林票制度、林业碳票制度、林业投融资机制等多项创新探索,持续推进林权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三明市林权改革的成功实施,在福建省内和全国范围内都产生了示范效应,成为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碳汇交易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实践样本。经验启示三明市在林权改革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顶层设计、“三权分置”改革和林业金融创
156、新之间的有机联动与协同作用。首先,顶层设计通过清晰的政策框架和明确的改革目标,为林权改革奠定了战略基础,确保了各项改革措施的系统性和一致性。在此基础上,“三权分置”改革成为核心创新之一,通过明确林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解决了长期以来林业经营中收益分配与管理权限不清的问题。这不仅为林地的可持续经营奠定了制度基础,还为林地经营权的顺利流转提供了法律保障,从而打破了阻碍林业生产力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林业金融创新为林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动力支撑。通过开发创新的金融产品,如林权抵押贷款和碳汇交易机制,激发了市场活力,并吸引了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金融创新与林权制度改革密切配合,不仅为林业
157、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促进了碳储存与固碳能力的提升,保障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者相互促进,形成了顶层设计引导下的产权明晰、金融支持与市场活力激发的可持续森林经营良性循环,极大地发挥了生态系统碳汇和可持续森林经营之间的协同效益。三明市所呈现的递进式林权改革,能够在尊重林农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丰富改革内容,拓展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渠道,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林农增收,最终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他山之石”。243.2 国际案例:马来西亚德拉马科特可持续森林经营案例马来西亚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热带雨
158、林、珊瑚礁和独特的动植物物种,如马来熊、婆罗洲侏儒象、婆罗洲红毛猩猩和大花草等,其森林覆盖率超过 55%,海洋生物多样性也位列世界前茅。然而,非法伐木、农业扩张(尤其是油棕种植)、城市化等活动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严峻威胁,导致生物栖息地丧失和生态系统失衡。马来西亚采取设立国家公园、推行可持续森林管理项目等措施,应对这些挑战,并与国际组织合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碳汇功能。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马来西亚的生态系统,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持。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Deramakot Forest Reserve,DFR)位于马来西亚沙巴州,通过实施可持续森林管理和减少影响伐木(Reduced
159、Impact Logging,RIL)技术,成功解决了常规伐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问题,增强了森林的固碳增汇能力,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并创造了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是马来西亚沙巴州唯一获得森林管理委员会(FSC)和马来西亚可持续森林管理标准和指标(MC&I SFM)认证的森林保护区45,同时也是世界上获得 FSC 认证时间最长的热带森林保护区46,为全球可持续森林管理的实践树立了样本。背景和挑战项目实施前的整体情况马来西亚沙巴州的森林资源极其丰富,截至 2021 年,其森林保护区面积达 3,574,468 公顷,约占沙巴州陆地总面积的 48.6%47。德拉马科特森林
160、保护区位于沙巴州中部,被界定为商业森林保护区,是具有商业采伐地位的马来西亚永久森林保护区的一部分,属于森林管理单元(Forest Management Unit,FMU)19A(见图 10),占地约55507 公顷。图 10 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在马来西亚沙巴州的具体位置 Deramakot Tangkulap-Pinangah4825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最早的商业伐木活动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南部 Kinabatangan 河沿岸。在实施可持续森林经营和采用减少影响伐木技术之前,于 1955 年至 1989 年获得伐木许可,最小采伐直径为 60 厘米,采伐周期为 60 年。但当更有利
161、可图时,伐木者就会忽视这一规则。过去混乱的森林管理实践使得木材砍伐强度、标准不一,导致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残余森林的状况极其多样化。仅有 20%的区域被认为拥有充足的采伐树木,超过30%的区域被非常贫瘠的森林覆盖,几乎没有成熟的树木。砍伐者在进行无序砍伐的同时,也对林木进行了毒性环剥(Poison Girdling)处理,致使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过度伐木和土壤侵蚀则进一步导致碳排放增加,森林的碳汇功能受损。当地社区高度依赖出售木材获得经济收入,但并未实现可持续伐木,未来生计将受到极大影响。项目实施后主要解决的问题沙巴州林业部门意识到常规伐木方法对森林生态系统
162、的破坏和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于 1989 年在该地区开始推行可持续森林管理实践,暂停所有伐木活动,并开发了一个管理系统,旨在负责任地生产木材,实现生态和科学上可接受的森林管理。沙巴州政府在森林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采购减少影响采伐设备以及对林农、管理人员和林业工人开展培训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希望以一种模仿自然过程的方式管理商业森林保护区,以可持续的方式生产“小批量、高质量、高价格”的木材产品。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在 1995 年引入减少影响伐木技术,通过精心规划和执行采伐作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该技术的实施既能满足居民出售木材获得经济收入的需求,也能保
163、护森林的生态完整性、减少土壤侵蚀、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以及维持地区水质。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开始实施可持续森林经营以来,就一直致力于获得可持续林业相关认证,以验证其在可持续森林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质量达标情况。这将为其生产的木材带来“生态红利”(Eco-dividend),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在国际市场当中出售。同时,因获得认证所产生的额外效益,如生态旅游、为维持可持续森林发展所产生的工作岗位等,将为当地社区居民带来更多的收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的可持续森林管理。解决方案整体进展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的发展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沙巴州政府意识到现有的管理计划无法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
164、续利用,于 1989 年在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的技术支持下,实施了马来西亚-德国可持续森林经营项 目49。该项目旨在为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制定长期的森林经营方案(见图 11),并按照可持续森林经营原则和天然林经营的多用途方法进行管理,以确保在商业森林保护区内以负责任的方式生产木材。虽然马来西亚-德国可持续森林经营项目已于 2000 年结束,但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的森林经营方案仍一直在不断更新规划并执行。图 11 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的森林经营方案 Sabah Forestry Department26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的第一期森林经营方案(19952004 年)主要侧重于木材资源管理、
165、野生动物和集水区的保护,并在 1997 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 FSC 黄金标准(Gold Standard)下管理良好森林认证的热带森林,也是马来西亚第一个获得这一国际认证的森林区域,为整个沙巴州的可持续森林经营提供了范例。为了进一步指导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的森林管理,以平衡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第二期森林经营方案(20052014 年)在原有基础上更新了管理理念,更为关注生物多样性和在地文化价值。在第二期森林经营方案实行期间,尽管沙巴州林业局(SFD)面临诸多因素的约束,但仍继续根据方案实施所有的规划活动,并严格遵循 FSC的原则,全面整合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进行的第三期森林经营方案(
166、20152024 年)逐渐演变为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方法,要求在森林可持续性的总体目标中确保当前和未来的资源、用途和价值,同时强调林业部门需要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因此增加了诸多研发的规划方向。在生态旅游方面,由于在第二期森林经营方案实行期间,沙巴州林业局未能完全履行部分生态要求,故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规划被排除在第三期森林经营方案之外。但在第三期森林经营方案实行期间,现存的已开发的生态旅游设施和渠道将被保留并继续供获得环保认证的导游组织的游客使用,如婆罗洲探险之选(Adventure Alternative Borneo)。方案设计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在沙巴州的政治支持下,通过规划科学完善
167、的森林经营方案实现可持续森林经营的目标。在顶层设计方面,沙巴州林业局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共同实施的马来西亚-德国可持续森林经营项目为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设计了完善的解决方案和培养计划,分为 4 个阶段(见表 3)。表 3 马来西亚-德国可持续森林经营项目具体执行情况 The Sabah Forestry Department Experience from Deramakot Forest Reserve:Five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Certified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时间马来西亚-德国可持续森
168、林经营项目阶段性目标19891992 年全面开展基线研究,包括管理规划的组成部分和德拉马科特地区的基本情况19921994 年对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的管理进行规划,并对相关人员开展培训19951998 年开展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的机构建设,并培养专业人才,实施、巩固和扩展前期规划活动19992000 年对项目执行期间的规划进行整合,并进一步培养专业人才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方面,自 1989 年起,暂停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内的所有伐木活动,并引入减少环境破坏的伐木技术。在完成第一期森林经营方案规划并开始实施后,通过选择性采伐、使用专业设备等技术手段,减少商业伐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在固碳增汇方面
169、,通过合理的轮伐规划,并实施减少影响伐木技术,使得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内的伐木强度降低、伐木面积减少和伐木后再生旺盛,有效增加了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碳储存量。在森林多元化经营方面,充分发挥获得可持续林业相关认证的效益,在出售符合 FSC 认证要求的木材的同时,结合保护区内的生态资源和在地文化开发生态旅游线路,同时考虑发展碳封存业务。27实施与监管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采用区划管理的模式,森林被划分为 135 个不同大小的区域,每个区域约 500 公顷。每年规划的伐木活动仅限于 2 至 4 个区域,并采用 40 年轮伐期。在此基础上,单独将 12998 公顷划为非砍伐保护区,其中包括坡度大于 25的
170、区域、河岸保护区和具有高保护价值(HCV)的区域,该区域的面积占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总面积的 23.4%。非砍伐保护区受到严格的保护监管,免受伐木作业的影响,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沙巴州林业局通过签署服务合同的方式,将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的采伐、造林抚育和恢复种植的具体实施外包给第三方公司,但同时会对其进行监督。在进行商业伐木作业时,采用减少环境破坏的伐木技术,严格按照作业流程(预采伐规划减少影响伐木技术现场监督管理)进行采伐,尽量减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扰动。通过详细的林业资源清查和采伐路径规划,减少对未采伐树木和森林地面的破坏,同时使用低冲击的采伐设备和技术,避免不必要的树木损伤和土壤压实。在采伐
171、过程中严格监督,确保按照年度允许采伐量(AAC)规划执行,并在采伐后进行恢复和监测。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的具体监督由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沙巴州林业局以及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管委员共同负责。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自 1997 年获得 FSC 认证后,一直保持认证状态,每六个月都会由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进行一次评估和监测,以便验证其是否符合资格认证的要求,并确保森林管理得到持续改进。2024 年 3 月 21日,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正式获得了第五个周期的认证,认证有效期至 2029 年 3 月 20 日50。在整个可持续森林经营过程中,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聘用大量本地居民作为巡护员,并开展了诸多专业培
172、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在可持续森林经营方面的技能和意识。此外,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还采用了遥感技术和地面监测相结合的手段,确保监测的透明度和有效性。融资机制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预算、国际组织资助、木材收入和部分生态旅游收入。沙巴州政府提供了初始的资金支持,用于暂停常规伐木活动和引入可持续森林经营技术。这些资金是通过从 1991 年开始的各个马来西亚五年计划中的发展预算获得的,每个五年计划期间大约分配 3000 万林吉特。在第八个马来西亚五年计划(20012005 年)中,分配给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的拨款为 2500 万马来西亚林吉特51。国际组织和机构则为帮助实施和推广可持续森
173、林经营方案提供了技术援助和部分资金支持。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按照年度允许采伐量所砍伐的木材均通过了 FSC 认证,可以在国际市场中获得更高的售价,其产生的收入可用于支持进一步的可持续管理。同时,在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也可以获得部分收入。参与主体和利益相关方的相关背景政府部门:沙巴州政府在政治认可、政策和财政层面上给予支持。1997 年,时任马来西亚总理到访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认可了该项目的概念并指示继续推进该项目。这为沙巴州更进一步推行可持续森林经营理念奠定了政治基础。同时,为了应对国际上对热带木材贸易的日益关注,沙巴州政府积极推动相关法规出台,如沙巴州木材合法性保证体系52、可持续森林管理
174、许可协议等,旨在确保原产于沙巴州的木材产品的采伐、加工和交易符合法律法规以及国际标准。沙巴州林业局作为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的直接管理单位,负责制定和监督森林经营方案以及每年的年度工作计划。私营部门:第三方公司通过分包合同的形式,承接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的采伐、造林抚育和恢复种植等业务。沙巴州林业局也会聘请独立审计机构对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森林经营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28当地社区: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内并没有居民社区,但其边缘仍有部分村庄。沙巴州林业局成立了德拉马科特社会林业委员会与当地社区进行定期沟通。当地社区的居民可以通过就业和培训参与保护区的管理,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非政府组
175、织:在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筹备的前期,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世界自然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为整个保护区的发展设计了完善的架构并制定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科研机构:马来西亚沙巴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日本东京大学、莱比锡动物园和野生动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与沙巴州林业局合作,聚焦于人类和自然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开发适当的可持续森林管理工具和技术,提高可持续森林的国际竞争力。这些科研机构同时也关注碳封存研究,这将进一步发挥森林作为碳汇的作用(整体利益相关方梳理详见图 12)。图 12 马来西亚德拉马科特可持续森林经营案例利益相关方梳理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
176、制图成果效益环境效益根据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设定的轮伐政策以及划定的非砍伐保护区域,整个保护区约有四分之三的区域在任何特定时间内都将保持不受干扰或禁止一切采伐活动的状态。这为沙巴州动植物种群的长期演替以及栖息地的维系提供了稳定的基础,提升了生态连通性,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中分布着沙巴州约 75%的哺乳动物种类,其中包括濒危大型哺乳动物,如婆罗洲红毛猩猩、婆罗洲侏儒象、爪哇野牛、长鼻猴、马来熊和云豹等53。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目前有记录的植物物种共有 900 种,其中 232 种是加里曼丹岛特有的,26 种是沙巴州特有的。同时,通过采用可持续森林经营和减少影响伐木技术,德拉马科
177、特森林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得到了恢复,碳汇能力显著提高,森林固碳量从每公顷 156 吨增加到 427 吨54,为后续开展碳信用交易奠定了基础。29经济效益尽管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采用了减少影响伐木技术,但仍能维持平均每年约 44 立方米/公顷的木材产量。在不超出年度允许采伐量(17,600 立方米)的基础上,根据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第三期森林经营方案(20152024 年)的收支预测,出售这些通过 FSC 认证的木材可获得约 1.24 亿林吉特(约合 2.046 亿元)的收入,能够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除了销售木材之外,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也在开发生态旅游服务,作为创收的另一种选择。FSC 认证提高
178、了保护区的知名度,吸引了大量生态旅游者,他们可以选择参加原始森林探索、观鸟、徒步和山地骑行等对该地区生态影响较低且规模较小的活动。同时,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也在从生态和社会角度探索与碳排放和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抵消可交易信用额度,这将会带来进一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德拉马科特社会林业委员会每 4 个月会与保护区周边的 5 个村庄进行磋商,了解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以及可持续森林经营对其的影响。该委员会的主席由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官员担任,沙巴州林业局工作人员协助其开展工作。每个村庄委派三位代表参与,一般由两男一女组成。委员会每年根据需要举行 2 4 次会议,制定社区发展计划,旨在帮助当地社区提高其社会
179、经济、环境意识。委员会积极开展各种能力建设活动,如手工艺品制作课程、苗圃管理课程和植树抚育课程,也允许当地居民在小范围内发展林下经济,如种植药用作物或开展蜜蜂养殖等。这在帮助当地居民拓宽收入渠道的同时,也提高了社区和公众对可持续森林经营和环境保护的认识。与此同时,沙巴州林业局利用在保护区内进行商业采伐获得的收入反哺当地社区,包括改善基础设施、举行运动赛事等。综上所述,当地社区被纳入森林经营方案中,当地居民被雇佣为保护区工作人员,有效地实现了森林经营与社区发展的融合。经验启示马来西亚德拉马科特森林保护区的可持续森林经营案例,特别是在参与国际认证体系和依托科学规划方面,为中国的可持续森林经营提供了
180、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严格的森林经营方案和国际认证体系的参与,为保护区的木材产品进入高价值市场提供了保障,并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支持,证明了调动市场机制在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当地社区参与可持续森林经营的热情。通过引入类似的认证标准,中国可以提升其森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森林经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是高度动态的,随着所在地居民实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鉴于此,森林经营必须依赖于合理的科学规划与研究支持,这对于实现所需的与生态系统相协调的可持续森林经营至关重要。马来西亚德拉马科特可持续森林经营案例中所展现的严格的森林经营方案,为中国制定符合生态系统需求的森林经营方案提供了参考
181、。这一综合模式明,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结合本地需求,可以推动更加科学、高效的可持续森林经营模式。碳汇与经济利益的权衡:碳汇的增强通常要求减少采伐或延长林木生长周期,这可能与传统木材生产的短期经济目标冲突。森林经营者常面对如何在长期碳汇效益和短期经济收益之间找到平衡的问题。管理措施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可持续森林经营需要基于具体的生态环境进行量身定制的管理方案,而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这种管理的复杂性。例如,不同树种的碳固存能力不同,如何选择合适的树种、设计合理的采伐计划等是管理者面临的挑战。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局限性:碳交易市场尚未完全成熟,且对森林碳汇的计量、认证和交易机制也不够完善。许多森林
182、经营者无法有效参与碳交易,或者缺乏专业技术和资源支持,从而错失碳汇带来的经济激励。生态与社会需求的冲突:森林往往不仅承担生态功能,还与当地社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地方居民对森林资源的依赖,如取薪柴、牧养、药材采集等,可能与提高碳汇功能的措施产生冲突,需要在森林利用和保护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在具体实施生态系统碳汇和可持续森林经营的过程中,痛点通常涉及产权的明晰、生态与经济的平衡、以及社会层面的参与等方面。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章节选取的案例可以从政策和社会经济的不同角度为实际操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借鉴。林权不清晰导致了森林管理的分散和林业收益分配不均,阻碍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福建省三明市林权改革案
183、例从政策与产权角度来应对这一问题,可以总结为“以多重效益为导向的林权改革与森林修复”:生态系统碳汇与可持续森林经营是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双重目标的核心领域,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通过科学的森林管理,森林不仅能提高碳汇能力,还能增强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包括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然而,如何最大化这种协同效应,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痛点:林权制度创新与明晰:通过明晰林地产权,特别是将森林的碳汇功能纳入林权结构,鼓励私营与集体森林经营者参与碳汇项目。明确森林经营者对碳汇收益的所有权,能够激发经营者参与碳汇市场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长期投入意愿。产权激励与长效收益: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上,
184、碳汇项目可以提供技术和市场支持,帮助经营者优化森林经营方式。例如,提供碳汇评估、核算工具以及可持续管理的技术培训,帮助经营者将碳汇收益与可持续森林管理结合。这样的产权激励机制能够帮助经营者克服短期经济压力,从长期的碳汇增值中获益,最终推动森林的可持续管理。可持续森林经营的难点之一在于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社区生计之间的冲突。马来西亚德拉马科特可持续森林经营案例通过引入多元化的经济回报模式,并赋予社区自主管理权,来解决这一痛点,可以总结为“社区参与下的可持续森林经营”:建立惠益共享机制:通过引入多元化的经济模式,如碳市场收益、生态旅游、林产品加工等,能够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在这些模式下,社区可
185、以从生态保护中获得实际的经济回报,提升其参与的积极性。实践者可以从中借鉴,通过将碳汇收益与其他经济模式结合,缓解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社区参与与管理能力提升:社区可以通过集体参与决策和知识共享与能力建设,使社区成员在森林经营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引导社区居民在森林经营计划的制定中扮演积极角色,从种植、采伐到监测,都参与决策与管理。这种方式增强了社区对森林资源的责任感,并推动当地社区的广泛参与。同时,为社区提供可持续森林经营的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森林修复和碳汇管理的技能,从而增强社区自我管理的能力,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0中外实践经验对比3104生态系统碳汇与国土空间规划协同的实践案
186、例Synergy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Sink and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32国土空间规划是在国家空间发展基础层面上引导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和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约束性规划,与生态系统碳汇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经历了从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转变,导致了对土地资源的巨大需求。随着城市的急剧扩展,土地资源的紧缺、生态系统的退化、以及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益显现。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将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一种系统性手段,用于协调土地资源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国土作
187、为承载碳源活动和碳汇要素的空间载体,对其进行规划是从资源供给侧的角度出发,在固碳增汇的前提下对生产生活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国土资源和各类要素进行空间上的优化配置。通过实施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55,如开展农业活动、土地复垦、生态修复和森林管理等,可提升农用地和林地的生态碳汇能力56,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并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同时,国土空间规划可以为动植物提供连续、完整的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往往具有更强的碳汇能力。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围绕“双碳”目标陆续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生态系统
188、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提升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行动目标和任务。在这些文件当中多次提到,要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持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以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可见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将生态系统碳汇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中,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土空间格局和规划体系,对于推进社会加快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国土空间规划结合了中国特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广阔的国土面积以及创新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规划手段,且并未体现在 NCS 应对气候变化的
189、路径当中,故本篇章仅选取国内案例进行介绍。案例从退耕还林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改变用地结构以及其承载的人类活动方式实现生态系统碳汇的多重效益。4.1 国内案例: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在政策执行和效果展示方面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其项目经验能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退耕还林工程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助推全国范围内的生态修复工作。北京市地处华北平原与燕山山脉交界,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水资源短缺,且常受沙尘天气影响,生态修复的难度较大。因此,研究北京市的退耕还林工程对类似生态脆弱区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北京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如何有效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研究北京
190、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其他经济发达或快速发展的地区找到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修复双赢的平衡点。在规划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时,北京充分考虑了当前和未来的碳吸存需求,结合土地利用和生态功能布局,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宝贵的经验。这种以长远生态效益为导向的规划方法,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生态韧性,也为全国范围内的生态修复与碳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背景和挑战长期以来,中国典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大规模连片农田为主,缺乏对害虫和授粉昆虫的有效管理、适当的水文调节以及防风固沙措施,导致农业区的生态功能长期被忽视57。在北京市退耕还林项目启动前,所选区域面临着诸多生态与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土质退化等,导致土地生产力低下
191、、耕地质量差、农产品产量低且经33济效益不佳,严重制约了北京市的生态经济发展。北京市退耕还林项目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减缓土壤侵蚀、提升植被覆盖率并减少水土流失。项目的实施不仅通过将农田恢复成接近自然状态的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还通过优化土壤结构,增强了区域的碳汇能力,展现了较强的碳固定效益。这种长期固碳效益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途径。此外,退耕还林项目还推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生态经济兼用林的种植,不仅实现了生态修复的目标,还为农民带来了新的增收渠道,推动了乡村振兴。解决方案整体进展和情况退耕还林工程始于 1999 年,是中国迄今为止政策性最强、投资量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
192、一项生态修复工程,旨在重建林地生态,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58。北京市根据退耕还林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67 号)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20012010 年)的要求,并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依托构筑山区绿色生态屏障的总体思路,于 2000 年起在全市 7 个行政区陆续开展退耕还林工程,2004 年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地造林计划任务。截至 2019 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达 55 万亩。该工程以优化生态资源为核心,以绿色产业发展为纽带,不仅大幅提高了绿化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水土流失,同时有效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推动了农民增收,为北京市生态保护和经
193、济发展的协同作用提供了重要推动力。方案设计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重点治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土质下降的地区,主要是江河源头两侧和湖库周围的陡坡耕地、风沙地区的沙化耕地等。在实施过程中为了确保植被恢复的效果和可持续性,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采用了技术手段与政策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在技术层面,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态需求,因地制宜选择树种,其中生态林主要选用杨树,生态经济兼用林主要选用核桃、板栗、柿子等,鲜果林主要选用桃、杏、苹果等。在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的同时,保障了农民的利益,促进了绿色产业的发展。在政策层面,通过科学合理的森林经验,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同时将部分退耕林地调整改造为生态公益
194、林,由政府统一经营管理,并给予相应的财政补助。针对自主经营退耕还生态经济兼用林的农户给予财政补助,以鼓励和支持农户开展自主经营,拓宽收入渠道。融资融资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政府投入,由中央和北京市政府共同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工程的规划、实施和后续管理。按照现行政策规定,中央财政为退耕还林提供现金补助,具体标准为每亩退耕林地补助 1600 元(其中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现金补助 1200 元、预算内投资安排种苗造林费补助 400 元),分三次下达,第一年 900 元(含种苗造林费 400 元),第三年 300 元,第五年 400 元。此外,延长补助期限的标准为每亩 500 元,分五年每年 10
195、0 元。北京市政府可以在不低于中央补助标准的基础上,自主确定兑现给退耕农民的具体补助标准,确保退耕农户的权益得到保障。其次是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退耕还林工程,例如公私合营(PPP)模式和绿化基金等方式。通过转包、互换、转让等形式,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企业或合作社,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并利用果树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退耕农户发展林果产业。这些运用市场手段并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的方法,已经成为退耕还林工程融资的重要突破方向。34实施和监管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北京市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监督措施,遵循“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在监管方面,鼓励公众参与工程监督,以提高透明
196、度和公信力。对于退耕农户自主经营生态经济兼用林的,由乡镇政府委托村集体与退耕农户签订管护合同,明确管护责任和管护标准。与此同时,项目定期开展绩效评估,探索建立定期调度、年度评价、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在内的全周期考核评价机制,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优化实施方案,确保实现预定的退耕还林目标。参与主体和利益相关方的相关背景政府部门:中央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和政策指导支持项目实施。北京市政府负责项目的执行和管理,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并协调各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当地社区:农户作为直接参与者参与土地退耕和林草种植,通过退耕获得直接的经济补偿和种植生态经济兼用林等带来的
197、长远的生态收益。社会公众:社会公众享受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综合效益,如空气质量改善。与此同时,社会公众还可以对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的进展进行监督。科研机构与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和环保组织负责推动项目的实施,进行项目效益的评估和监督(整体利益相关方梳理详见图 13)。图 13 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利益相关方梳理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制图成果效益环境效益自 2000 年以来,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政府的政策和规划,在全市 7 个行政区内实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 55 万亩59。在项目期间,北京市还实施了种植水源保护林和防沙林带等工程,具有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
198、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项功能,显著提升了首都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截至 2018 年,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每年 18.92 亿元,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净化大气环境所带来的环境效益位居前三位,提升了生态环境承载力。其中,固碳释氧功能得益于土壤有机碳的固碳作用和植树造林活动,固碳总量为每年 5.22 万吨,释氧总量达到每年 11.70 万吨,具有显著的碳汇效益。同时,北京市退耕还林生态系统吸收污染物总量为每年 5272.25 吨,以二氧化硫最多,为每年 4927.32 吨,相当于 2018年北京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 44.79%60。由此,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对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维
199、护城市环境生态安全、固碳增汇具有重要作用。经济效益北京市在治理沙化和荒漠化土地、退耕还林的同时,注重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科学规划林业产业布局,综合利用林地资源,建立了以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特色产业相结合的经济林产业结构。然而,由于退耕还林工程主要集中于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等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经济效益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林业经济和林产品加工方面,这有助于促进林业生产服务和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坡度大于 25 度和位于重要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的退耕林地,以及重要道路、河流两侧和重点风沙危害区内的速生杨退耕林地,按照退耕农户自愿和林木无偿流转的原则办理土地
200、流转手续,统一由乡镇政府负责经营管理,并调整改造为生态公益林。此外,对于自主经营的退耕还生态经济兼用林,鼓励乡村建立专业合作社,组织退耕农户以土地和产品入社入股,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同时,支持乡村专业合作社与电商对接,发展“互联网+”模式,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探索试点林果采摘、林下经济、民俗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拓宽退耕农户的就业和增收渠道。社会效益社会公众积极监督和参与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提升了环境保护和生态意识。此外,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绿色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对于自主经营的退耕还生态经济兼用林,鼓励乡村建立专业合作社,组织退耕农户以土地和产品入社入股,促
201、进适度规模经营。同时,支持乡村专业合作社与电商对接,发展“互联网+”模式,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探索试点林果采摘、林下经济、民俗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拓宽退耕农户的就业和增收渠道。通过政府补贴和社会参与,实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幸福感。与此同时,居民生活质量也有所提升,例如,空气质量的改善直接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35经验启示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提升碳汇能力的宝贵经验。通过政策引导、专项基金投入、碳汇与生态产业结合、因地制宜的修复模式以及公众参与机制的有效整合,北京市的成功案例展示了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模式。
202、其他地区可以根据各自的生态和经济条件,细化和调整这一模式,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可持续生态修复和碳汇提升路径,我们基于此总结了以下经验:(1)在政策引导与多层次协同机制层面,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和北京市的地方政策为项目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导向。北京市在退耕还林过程中,不仅关注碳汇效应的提升,还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生态红线保护机制,保障了重要生态区域的长期保护。其他地区可以通过类似的政策引导,将国土空间规划的整体要求与区域生态修复结合,形成多层次政策协同。(2)在专项基金的投入与创新融资模式层面,案例在资金投入方面依赖于专项基金,同时借助地方财政优势,吸引了社会资本的参与,确保了项目的资金稳定性。其他地区
203、在复制该模式时,可以根据区域财力情况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通过碳交易市场、绿色债券等工具,为生态修复项目提供更广泛的资金支持。(3)在碳汇效应与生态产业的结合层面,虽然通过退耕还林提升了碳汇能力,但其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在林业生产服务和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方面。在未来的国土空间规划中,可以通过类似的土地利用优化方式,将碳汇效益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探索生态产业链条的延伸和转型,特别是提升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确保项目的长期可持续性。(4)在生态修复模式层面,北京市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生态脆弱区的特点,结合当地水土流失、沙化等问题,灵活选择适宜的植被和恢
204、复模式。相关研究表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土壤碳储量有正面影响,相比草地和灌木地,转变为森林的土地具有更缓慢但更持久的碳汇能力。随着植被恢复程度的增加,土壤碳固存量将在长期内持续增加,最终实现净碳增益61。其他地区在借鉴时,需结合各自的生态条件和气候特点,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制定具有区域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方案。363705生态系统碳汇与可持续农业协同的实践案例Synergy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Sink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38在农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其生态系统的运转呈现出强大的碳汇功能。可持续农业通过采用生态友好的农业实践,如有机耕种、
205、农田水利管理和多样化种植,可以促进土壤碳固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抗干旱和抗病虫害能力。可持续农业的后端处理部分,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机肥料和清洁能源,提高土壤的肥力,形成内循环系统。同时,可持续农业所产生的碳汇可以作为碳交易的标的,通过市场化机制为农业碳汇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经济激励,促进可持续的农业生产。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效益指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碳循环固定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所有过程、活动和机制。陆地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稳定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农田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碳库之一62,且具有碳源和碳汇的双重属性63。这意味着
206、,一方面,农业带来的大规模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以及施肥等生产过程,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另一方面,如果管理得当,耕地乃至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碳汇潜力。大量研究表明,包括施有机肥、覆盖作物(Cover Cropping)、覆盖种植、保护性耕作、肥力管理、复合农林和轮作等在内的农业实践,能够增加农业用地的土壤碳储量。据估算,全球农田年均碳汇潜力可达 9 亿到 18.5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目前,基于土地保护性利用的可持续耕地的主要措施包括免耕少耕、轮作和覆盖作物等。具体来说,免耕少耕是在秸秆覆盖还田的基础上,不耕整地或少耕后播种,以减少水蚀、风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当免耕技术与其他可持续农业措施相
207、结合,可以增强土壤的渗水保水性能,从而稳定碳储存。轮作指在同一片土地上,按照规定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此举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从而均衡土壤中的不同元素,改善土壤结构。覆盖作物是指在两季作物农田中没有种植作物的空闲时间,种上某种植物以提供土壤覆盖。这种措施可以保护土壤免受水和风的侵蚀,保留土壤中的有机质,从而增加土壤肥力。64上述方法既能够实现土壤的碳库增汇,又能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增加农作物产量,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本章的国内案例部分介绍了一种创新性的秸秆还田及综合化利用方式,这种技术能将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剩余物转化为有机肥还田,通过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创
208、造生态碳汇。同时,项目模式一旦成型,就可以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此外,该技术能够生产天然气并进入管网,减少原有的甲烷排放,从而减缓气候变化。因此,案例的综合效益除创造生态碳汇之外,还体现在减污降碳、农业增产增收以及创造就业等多方面。国际案例部分介绍了通过引入“成果付费”机制,为农民实施可持续农业措施预先支付费用,有效激励农民采取行动改善土壤和水的质量,增强了农田的碳汇能力,展现了可持续农业对生态系统健康的积极影响。5.1 国内案例:山东邹城秸秆干式厌氧发酵综合利用项目中国农业发达,耕地面积广阔,2023年中国农业生产碳排放为8.2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总碳排放的6.7%6
209、5。另外,农作物秸秆和禽畜养殖废弃物等农业副产品的规模也很大,且都存在“用则利、弃则害”的特征。以秸秆为例,秸秆作为农作物收割后剩余的茎叶部分,自身即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包括钙、氮、磷、钾等。在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部分秸秆被用作养殖饲料,干化后作为燃料,另有一些被用来沤肥,形成一种朴素的资源化利用模式。随着集约化农业的大规模发展,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大量使用,农业产出率大幅提高,秸秆数量也急剧增加。但在利用方面,随着农村能源的电气化替代水平不断提升,饲料的使用也逐渐转向专业化公司提供的精细饲料,导致农户对秸秆的使用量锐减。而且,秸秆收储难度大,大量焚烧还可能造成区域性的空气污染。因
210、此,秸秆逐步由资源变成需要处理的“垃圾”66。为应对这样的挑战,2014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原农业部编制并发布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目录,提出秸秆资源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和燃料化等“五料化”利用途径,明确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向与技术路径。同时,秸秆“五料化”具有很强的气候效益,“双碳”目标提出后,2021 年发布的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纳入了“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并提出“加快推进秸秆高值化利用,完善收储运体系,严格禁烧管控”等要求。在应对气候变化语境下,一方面,对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可以贡献于农业减排;另一方面,以肥料化为代表的资源化利用方式也
211、能够提升土壤肥力,有助于提升农田的碳汇潜力,带来多重效益。39背景与挑战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以小麦、玉米、棉花秸秆为主的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每年秸秆资源产生总量约为8400万8600 万吨。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扶持下,山东省立足自身秸秆资源优势,秸秆综合利用效率逐步提高。2015年,山东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达 7346 万余吨,综合利用率达到 85%,重点区域综合利用率达到 90%以上。67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 2023 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山东省 25 个秸秆利用重点县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应达到大于等于 90%或比上年提高 5 个百分点68。2025 年年底前,秸秆综合利
212、用率达到 92左右69。但是,山东省的秸秆处理仍面临环境、经济、政策支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首先,山东省秸秆产量大,产期集中,废弃焚烧问题仍较严重,虽经各级共同努力,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但仍有 1300 万吨左右的秸秆未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第二,秸秆利用不科学,利用途径较为单一,仍以还田为主,且还田质量不高。山东省秸秆还田比例较大,占秸秆利用总量的 49%左右。由于秸秆还田作业成本高,缺少政府补贴,加上机械不配套,技术不规范,一些地方没有严格实施深耕深松,耕地常年高强度、超负荷利用,如果大量秸秆连年堆积在地面和表层土壤中,不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提升土壤肥力的作用,甚至还会影
213、响作物生长。第三,秸秆收储运成本高,体系机制尚不健全。秸秆产生时间较为集中,面广量大,点多分散,离田作业不规范,收集、储运费时费力,成本高,受市场波动影响大,秸秆收储服务体系不健全,尚未建立起快速收集处理的有效机制。第四,科技研发滞后,推广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需要改进。缺少专门从事秸秆综合利用的研究机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秸秆还田配套机具和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有待加强,秸秆固化、炭化生产设备配套率低、耗能高等问题也亟须改进。秸秆肥料化利用,即秸秆还田,因其快捷和能够大批量处理的特征,是目前资源化利用中占比最大的利用方式。秸秆还田分为直接还田、间接还田和新型技术三种技术路径(详见
214、表 4),但这些技术在降低操作难度、控制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与提高利用效率等方面,分别存在优势和不足。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面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挑战,山东省亟待挖掘兼具成本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且能够以多元方式贡献于气候变化减缓和生态碳汇提升的方式。表 4 秸秆还田技术进展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根据“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五料化利用现状”表 1 绘制70方式配套技术优势不足直接还田机械粉碎还田操作简单易行,机手易掌控,省工省时,作业效率高,经济效益明显;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农田;利于水土保持,缓解气温激变对作物造成的伤害、促进作物生长耗能大,成本高;对地势要求高;受农时限制;较难控制病害蔓延整
215、杆还田留高茬还田集中埋沟还田作业成本低,培肥改土效果好,增产作用明显还田量过高会损害作物根系,作用周期长间接还田堆沤还田技术发酵操作简单廉价劳动强度高,耗时长,产量低过腹还田技术利用效率高,增产增收,形成良性循环耗量少烧灰还田技术易操作,富含碳酸钾,减轻病虫害环境污染,浪费能源和碳、氮、磷,现已禁止使用沼渣还田技术优质的有机肥料,富含腐殖酸,利于土壤水分和肥力的保持产量小,耗时长,劳动强度高菇渣还田技术降低成本和化肥使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产量和耗量小新型技术水田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节劳、节能、节水,省力、省时、省肥;减灾避灾;投资小,增产增效,见效快限制于水田生物反应堆技术优质
216、肥料,抗病虫害;“气、液、渣”综合利用;操作简单,投资小,见效快;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微生物制剂优化筛选困难;操作条件和秸秆预处理需严格控制40解决方案整体进展和情况山东省邹城市面积 1616 平方千米,下辖 891 个行政村,耕地面积 5.4 万亩,已建成美丽乡村“A 类村”328 个,重点村覆盖率达到 77%。邹城市粮食年产量稳定在 44 万吨以上,草莓、核桃、樱桃、土豆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 33.5 万亩,农业龙头企业达到 121 家,食用菌企业达到 23 家,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 2230 万平方米。张庄镇地处邹城东部山区,生态环境优良、交通发达,通信便利,资源丰富。通过对周围
217、农村的走访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当地各种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较低,且缺乏商业化利用手段。从生态碳汇的角度来看,张庄镇的秸秆及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是简单的还田,无法有效改善土壤条件,增强土壤肥力,长此以往也将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进而影响土地和作物的固碳潜力。方案设计与实施项目采用秸秆还田的新型技术,利用秸秆等有机固废,建立了一个集沼气生产和发酵菌剂制备于一体的技术工程,形成了集农业生产、秸秆发酵、生物天然气生产、有机肥生产为一体的农业循环经济生产模式。项目一期为一条以科研为主的整套装备研制生产线,年消耗秸秆约 3650 吨、粪污约 3650 吨,年产约 61.3 万立方米生物天然气。在技术可行性、生产匹配
218、能力、资金筹备情况和基础设施配套允许的情况下,项目二期拟继续建设十一条生产线,进一步增强对周边农业废弃物的消纳能力。面对秸秆产量大、产期集中的问题,项目使用的原材料为当地农作物玉米秸秆、小麦秸秆,以及周边养殖业有关的畜禽粪污。与其他还田技术相比,项目利用的秸秆生物气化技术能够使秸秆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发酵而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可利用稻草、麦秸、玉米秸等多种秸秆,并可与农村生活垃圾、果蔬废物、粪便等混合发酵,原料组合非常灵活。在实际应用中,可使用的秸秆的含土比例可以相对更高,通过与其他秸秆处理方式的配合,既能够能降低对秸秆收集、处理的要求,扩大消纳规模,又可以控制成本,提升落地可行性与发展前景(
219、见图 14、图 15)。图 14 秸秆堆料场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供图41图 15 厌氧发酵罐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供图面对秸秆利用不科学、利用途径较为单一等问题,秸秆干式厌氧发酵通过包括预处理技术、厌氧发酵技术、沼气净化技术、发酵残留物处理技术等在内的多项工艺,能够将秸秆等农业原材料转化成为天然气、沼渣和沼液等资源。另外,项目也在开展有关用于废弃物资源化转化的菌剂的研究,在验证可行性后,有望实现对农村废弃物乃至城市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项目产出的天然气可以实现外送,并接入城市管网。项目产出的沼渣作为有机农肥,周边农户都乐于使用,在具有一定规模后,还可实现商业化用途。项目产出的沼液经过沼气池发酵储存
220、,也可成为一种优质的速效液态肥料。因此,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可以同时实现秸秆肥料化和燃料化的利用。面对秸秆收储运成本高、体系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项目建立起“秸秆经纪人收购点初加工和合作组织”的模式,有效提高了秸秆的收储效率。首先,在村庄和农田附近设置临时收购点,并在临时收购点实现对原材料的初步加工。临时收购点根据秸秆存量进行布点,秸秆量大的地域可一村一点,秸秆量少的地域可选择中心地域布点,在邹城相邻各县共布置了 20 到 30 个临时收购点。此外,以经纪人收购为主体,以散户交售为补充。由经纪人具体组织收割、装卸、短途运输,组成收购小组到农民田间地头进行机械化收割,并完成从农田到临时收购点的转运和集
221、中。临时收购点加工一方面可以增加临时收购点的运输能力,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可以提升加工能力,且平衡非收购季节的原料储备与调配。面对科技研发滞后、推广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项目本身就是一个通过技术创新提供解决方案的力证。通过一期项目的技术研发及可行性验证,一方面,秸秆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可以提升对秸秆等农业副产品的消纳和再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其产出具有很强的商业价值,有望为张庄镇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当地村民带来实际收益。该项目建成投产后,一期年消耗秸秆约 3650 吨、粪污约 3650 吨,年产生物天然气约 61.3 万立方米;二期投产后,全年消耗秸秆预计约 43800 吨、粪污约 43800 吨,年
222、产生物天然气 736 万立方米,菌剂生产能力为液体制剂 163 吨/年、干粉制剂 21 吨/年。42融资机制从项目的成本效益和融资模式方面来看,目前一期项目规模较小,主要由企业的自有资金支持。在未来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愿景下,项目方希望得到绿色金融工具的支持。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 年版)和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 年版),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都已经纳入支持范围,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尾菜、农产品初加工剩余物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如农作物秸秆生产生物质成型燃料设施、畜禽粪污生产沼气设施等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223、。”71 因此,在满足对应标准和尽职调查要求的前提下,项目可以考虑向金融机构申请绿色金融相关产品,以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模式梳理邹城市张庄镇开展试点的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工程的落地模式体现出技术导向、因地制宜和社区共同参与的特征,具备进一步向山东省内乃至全国复制推广的潜力。概括来说,项目原材料的生产、收集和初级加工由当地村民与合作社参与支持,且充分考虑了山东省农业实际的发展情况与特征。项目的实施主体(企业)紧密结合当地需求与实际,积极验证并考虑推广新型技术,同时尽可能探索所有可行的资源转化路径。根据项目的工艺流程,除放置发酵罐对占地面积有一定需求外,只有沼液的发酵处理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液体污染,整
224、体有利于降低处理秸秆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项目的产品兼具商业可行性与气候效益,且有机肥、液肥等可以直接反哺于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见图 16)。在更长的周期内,有机肥的施用有望整体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从而提升生态碳汇的潜力。图 16 农业有机固废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工程的落地模式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制图需要注意的是,本案例目前仅完成第一期科研成果的落地应用,尚未进行规模化推广,也未形成完整的成本效益分析。与项目组核心人员访谈得知,项目进一步落地与固废干式厌氧发酵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还需要资金、技术、市场和组织强化支撑。具体来说,在资金层面,项目首个厌氧发酵罐由企业自有研发资金建设投产,虽然成
225、本整体可控,但仍需要利用绿色金融工具,进一步拓宽项目的盈利空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 年版)中,“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收储运及加工”、“秸秆等农业剩余物质资源化利用”等都隶属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人民银行发布的绿色债券指导目录(2021 年版)也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列为支持领域,因此,项目在下一阶段有机会争取绿色金融工具的支持。在技术方面,根据项目一、二期工艺流程及物料平衡图,固废干式厌氧发酵技术能够有效处置秸秆、菌剂以及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主要产出生物天然气实现外送或并网,沼液和沼渣外运,可能造成污染的环节主要为固液分离沼液沼渣,可以通过对应技
226、术缓释。在市场43方面,自 2023 年起,生态环境部加快了重启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步伐,并于 2023 年 10 月发布 CCER 首批项目方法学,包括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和红树林营造四项,甲烷利用和生物质发电目前暂未纳入其中,因此本项目暂时还不能通过自愿减排交易实现市场化。待相关标准和方法学进一步完善、明确后,预计项目才会具备真正的市场前景。最后,在组织层面,当项目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后,项目运行所需的原材料数量将大大增加,秸秆的收购范围可能要扩大至整县,现有由村民及农户主要参与的收储模式需要向集约化转变,这可能成为项目模式复制推广的最大挑战。成果效益经济效益一期项目
227、实施后,年增销售收入 3820.2 万元,带动当地新增就业岗位 20 个左右。如果项目进一步扩大到二期,有望新增就业岗位 60 个左右,实现对周边 20 千米范围内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减碳效益秸秆产气后产生的沼渣作肥料还田,提高了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率,气化效率通常可达70%80%。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约 736 万标准立方米生物天然气。经项目方综合测算,项目单条生产线的减排量可达到 955.88吨,整个项目的总减排量可达到 11470.56 吨。环境效益沼渣本身就是农肥中的一种,且有利于土壤形成良好的腐殖质,有改良土壤透气性和蓄水能力的作用,从而提升土壤的碳汇效益。另外,有机肥料可以
228、提升作物的生产效率,增加农业碳汇的潜力。沼渣作为农肥,因其含有丰富的菌体蛋白、灰分和磷,提供了农作物和土壤微生物所需的氮素和矿物元素,有助于增加土壤肥力。沼渣进一步分解后可促进土壤形成良好的腐殖质,改善土壤透气性和蓄水能力,预防土壤板结,提高土壤的生产效益。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 1 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 3 倍,相当于日均浓度的五级水平。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本项目的投产可
229、以有效消纳周边秸秆,减少露天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此外,动物粪便中的抗生素及耐药基因、重金属、病原体等污染物,可以在动物粪便的转运、储存、加工和利用过程中进入农田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食品,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和间接的风险。本项目对粪污的回收再利用也有助于降低动物粪肥可能带来的环境、健康影响。经验启示耕地具有碳源和碳汇的双重属性,能够带来生态碳汇效益的可持续农业管理方式往往在应对气候变化、提高生态系统服务水平等方面具有协同效益。通过对邹城市张庄镇项目的梳理,我们发现:(1)可持续农业创新与实践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发展需求与环境相关的瓶颈问题,而生态系统增汇不作为唯一主要的目的,这样更能
230、调动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2)应以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为目标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尽可能实现产品多样化和效益多元化。(3)项目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与当地社区和居民的良性互动,实现共同参与、共同受益,以降低项目的社会成本,提升其可持续性。(4)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可以考虑将自身发展战略调整至与国际、国内相关目标保持一致,并在可持续领域积极布局,争取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政策优待与金融支持。445.2 国际案例:美国艾奥瓦州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农田径流中通常含有沉积物和过度富集的磷酸盐、硝酸盐等营养物质,会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增加水处理成本,加剧农民经济负担,传统的
231、融资模式显得力不从心。美国艾奥瓦州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旨在通过创新策略解决农业密集型流域水质改善的难题,通过引入“成果付费”机制,为农民实施保护性耕作和覆盖作物等可持续农业措施预先支付费用,有效激励农民采取行动改善土壤和水的质量,实现了平均每英亩 0.75 吨的碳封存。艾奥瓦州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SWOF)获得艾奥瓦州立循环基金及艾奥瓦州金融管理局的支持,并引入第三方机构(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Consultants)对成果进行独立监测和量化,确保由此产生的水质改善和碳汇效益的有效性。此外,本案例还展现了政府、行业协会、私营企业及金融机构的紧密合作网络,各方通过
232、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能够基于共同目标实现资源互补与优势共享,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和农田碳汇潜力的提升,展现了可持续农业与生态系统碳汇的协同效益。背景与挑战在农业密集型流域,如何改善水质是一项亟待解决的挑战。在流经农田的径流中,常伴随着大量的磷酸盐、硝酸盐等物质,这些物质的过度富集将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水源质量。面对这一现状,美国市政机构被迫加速升级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72。这一举措给政府财政预算带来了沉重压力,并影响了其他环境改善项目的资金安排。传统上,此类环境改善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州政府、联邦政府及慈善组织的资助,但这种模式在资金规模扩张方面存
233、在局限性。期望微利经营的农民承担可持续农业高昂的前期成本以换取公共补助,或依赖慈善活动筹集资金,在现实中均难以实现,从而导致美国农场实施的有效的可持续农业措施远未达到社会期望的水平。解决方案整体进展和情况为推进可持续农业,改善土壤健康和水源质量,促进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2020年,量化风险投资公司ReHarvest Partners 与艾奥瓦州大豆协会旗下农业公司 AgOutcomes 共同创立了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73。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利用私营资本向实施可持续农业实践的农民提供前期财政激励,并创新性地采用了“成果付费”(Paying for Outcomes)机制,即购买方在项目的实际环
234、境效益产生并经过验证后支付费用,这一机制相较于传统的“实践付费”(Pay for Practice)方法,在成果效益上展现出显著优势,即农民或购买方不必预先支付实施可持续农业实践的费用,而是由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覆盖实施成本。艾奥瓦州及其附近区域农民参与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的分布图如图 17 所示。图 17 艾奥瓦州及其附近区域农民参与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的分布图 Soil and Water Outcomes Fund45方案设计和实施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能够量化和货币化多种环境效益(即碳封存和氮磷减排等),并寻求公共和私人实体为项目产生的环境效益付费。基于此,该基金可以向
235、参与项目的农民提供极具竞争力的报酬,以吸引其实施可持续农业实践。此外,出售环境效益获得的资金为该基金构建了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可供偿还回报型投资资本,包括艾奥瓦州立循环基金的投资在内。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对参与项目的农民的具体做法不做硬性规定,鼓励农民根据自身经营情况提出一种或多种适宜的可持续农业实践方案,并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支持。大多数参与的农民选择实行包含覆盖作物与保护性耕作在内的混合田间管理做法(见图 18)。图 18 实施可持续农业实践的农田 Soil and Water Outcomes Fund融资机制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的启动资金达 750 万美元,由艾奥瓦州金融管理局管理的艾奥
236、瓦州立循环基金注资,为项目的初期开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艾奥瓦州立循环基金通过一种不同于传统循环基金贷款的投资机制,为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提供融资。同时,针对农业用水和用地等非点源污染(即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通过降水和径流从非特定区域汇入受纳水体而导致的水体污染)控制项目在缺乏直接购买方付费或强制监管的情况下普遍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创新性地引入了一种基于市场的解决方案。在艾奥瓦州养分减排战略(Iowa Nutrient Reduction Strategy)的框架下,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通过开发碳信用和氮、磷等养分减排信用作为新型收入,有效激活了项目的经济可持续性。投资获得
237、的利润来源于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产生的信用额,并用于向艾奥瓦州金融管理局偿还债务。艾奥瓦州金融管理局将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作为投资项目,也使其能够在传统项目征集期之外为该项目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这一融资机制(见图 19)不仅为项目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还促进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深度融合74。46图 19 艾奥瓦州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机制运作流程图 Soil and Water Outcomes Fund参与主体和利益相关方的相关背景政府部门:艾奥瓦州金融管理局负责管理艾奥瓦州立循环基金,并通过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向农民支付实施可持续农业实践的费用,然后又将产生的多种环境效益向市场出售,为项目
238、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私营部门:量化风险投资公司 ReHarvest Partners 与艾奥瓦州大豆协会旗下农业公司 AgOutcomes 作为私营资本向艾奥瓦州立循环基金提供初始的基金支持。第三方审计机构将对成果进行独立监测和量化,以便将验证后的信用出售给公共和私人实体。农民:利用从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预先获得的费用开展可持续农业实践,实现氮、磷、碳的减排效益。与此同时,农田径流中过度富集的营养物质将得到控制(整体利益相关方梳理详见图 20)。图 20 艾奥瓦州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利益相关方梳理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制图47成果效益环境效益截至 2024 年,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已经在美国 1
239、6 个州超过 540,000 英亩(约合 3,277,954 亩)的农田上实施了可持续农业实践。这些措施成效显著,平均每英亩农田实现了 18 磅(约合 8.16 千克)氮和 1.5 磅(约合 0.68千克)磷的减排,同时实现了 0.75 吨的碳封存,总碳封存量达 462,000 吨,极大地促进了农田碳汇能力的提升。农田当中的碳封存、氮和磷减排经过验证后作为信用额度被出售给艾奥瓦州的锡达拉皮兹市与艾姆斯市,用于满足其国家污染物排放消除系统(National Pollutant Discharge Elimination System)许可证的合规要求。此举不仅减轻了这些城市在市政污水处理方面的压
240、力,还通过成本效益更高的非点源污染控制策略替代了原有的污水处理厂的技术升级方案75,有效解决了日益严峻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经济效益自 2020 年项目实施起,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已向参与实施可持续农业实践的农民支付了平均每英亩 33 美元的激励报酬,总金额超过 1700 万美元。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的运作模式展示了其强大的经济驱动力。通过量化并交易环境效益,该基金为参与农民提供了实质性的经济回报,激励其采取更为可持续的农业实践。同时,对于环境效益的购买方而言,相较于传统技术替代方案,购买经过验证的减排成果不仅成本投入更低,而且环境改善质量更高。随着项目规模的逐步扩大,预计将有更多公共和私人部门
241、加入成果购买行列,进一步推动农业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进程。社会效益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社区与市政当局之间的合作,实现了双方的共赢。农民通过采用可持续的耕作方式获得了经济激励,增强了其参与维持生态系统的积极性。市政当局通过购买其产生的环境效益成果,有效缓解了水质污染问题,改善了公众健康水平与环境质量,增强了政府公信力与社会责任感。此外,项目还获得了来自美国农业部等机构的关注与支持,推动了可持续农业实践的创新发展。经验启示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的经验表明,创新的融资机制和广泛的多方合作能够有效推动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并实现与生态系统碳汇的显著协同效益。本案例通过引入“成果付费”机制,成功打
242、破了传统农业支持模式的局限,激励农民实施保护性耕作和覆盖作物等可持续农业实践,增强了农田的碳汇能力并改善了水质,展现了可持续农业对生态系统健康的积极影响。此外,案例成功将私营企业对碳封存的需求与公共部门的环境改善目标结合,深化了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模式,形成了互利共赢的框架,突显了可持续农业发展与生态系统碳汇之间的紧密联系与相互促进作用。48农业废弃物回收与利用机制:通过建立地方性农业废弃物回收网络,将农民、合作社和地方企业结合起来,鼓励对秸秆、果蔬残渣等农业废弃物的收集与利用。引入政策激励措施,明确农民在废弃物回收和转化过程中的收益分配,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回收项目,进而推动废弃物向有机肥料
243、或生物炭的转化,提高土壤的碳储存能力。经济收益与可持续发展:在废弃物回收的基础上,提供技术支持与市场导向,帮助农民优化废弃物的利用方式。通过培训和示范项目,指导农民如何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增值产品,并分享成功案例,展示参与废弃物回收的农民相较于未参与者的经济收益提升。这样的经济激励机制不仅能够减轻农民的短期经济压力,还能增强他们对可持续农业实践的长期投入意愿,最终推动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碳汇的提升。资金支持与水土健康改善:通过建立基金,为农民提前支付通过出售碳信用获得的经济收益,降低他们的经济负担,鼓励他们采取有利于水土健康的农业实践,如覆盖作物种植、轮作和减少化肥使用等,从而推动水源
244、质量和土壤质量的提高并增强生态系统碳汇。生态系统服务的最大化: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土壤和水资源管理的最佳实践。通过这样的技术推广,农民不仅能够改善土壤和水质,还能提升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综合管理方法有助于应对水资源短缺和土壤退化问题,同时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最大化。政策与激励机制的不一致:碳汇和可持续农业可能涉及不同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碳汇项目的政策往往偏向森林恢复、保护湿地等,而农业政策主要关注粮食生产,短期收益往往优先于长期生态效益。因此,如何通过政策协调来实现两者的共同促进是一大难题。技术与知识的缺乏:许多农民和土地管理者对如何结合碳汇
245、目标与农业可持续实践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和培训。例如,如何科学地减少化肥使用、提升土壤碳储存潜力并增加农业产量,是实践中的关键技术痛点。监测和评估的复杂性:碳汇的监测和量化较为复杂,尤其在农业领域,土壤碳汇的变化需要精细的数据采集和长期观测,这在一些地区可能缺乏技术支持与资金投入。此外,农业实践的碳减排效果也常常被低估或难以准确评估。经济成本与市场机制:许多农民在短期内会面临经济压力,采用可持续农业实践通常需要一定的初始投入,但回报周期较长。同时,现有的碳市场和支付机制尚未完全覆盖农业碳汇的潜力,农民难以直接从碳交易中获利。本章节选取的案例从农业废弃物回收和可持续农业碳市场的创新机制入手,体现提
246、升碳汇能力、促进土壤健康带来的综合效果,为实践者解决上述痛点时,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农业废弃物的管理不当,将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阻碍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山东邹城秸秆干式厌氧发酵综合利用项目从废弃物利用与农业管理角度来应对这一问题:可持续农业实践可以提高土壤的碳储存能力,同时改善水资源管理、减少土壤侵蚀。这类农业实践直接提升了生态系统碳汇的功能。反过来,健康的生态系统可以为农业提供更强的生态服务(如授粉、害虫控制、提高土壤肥力等)。尽管理论上生态系统碳汇与可持续农业可以互相促进,但实践中仍存在多重挑战:中外实践经验对比48土壤退化和水资源污染是可持续农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制
247、约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有效性。艾奥瓦州土壤和水资源成果基金通过碳市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的创新机制来激励农民采用可持续农业实践以应对这一问题:4906生态系统碳汇与矿山修复协同的实践案例Synergy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Sink and Mine Restoration50矿区是以采矿作业区为核心的特殊陆地生态系统。无节制的采矿活动往往会破坏矿山当地的土壤结构和植被,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将生态系统转变为碳排放源,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表明,由于植被和土壤遭到破坏,美国俄亥俄州区域矿山的碳储量下降了约 70%76。生态修复能够通过重建矿山地区的植被来增强矿山的固碳
248、能力,以及矿山生态系统的碳汇。此外,土壤也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存库。有研究预计,到 2050 年,全球土壤碳汇潜力在每年 23 亿至 53 亿吨二氧化碳之间77。通过水土治理改善矿山的土壤结构,也将为长期碳储存创造条件,增强土壤碳汇。中国淮北地区和湖北省黄石市的案例均表明,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后,该地区二氧化碳吸收能力显著增强78,79。因此,矿山修复不仅有助于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实现区域碳中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章的国内案例部分介绍了一种拓展矿山生态修复多元化资金渠道的方式,国际案例部分则介绍了如何在矿区运营中平衡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从矿山开采的不同阶段探讨了其与生
249、态系统碳汇的多重效益。6.1 国内案例: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矿产资源生产、消费国之一80,历史遗留的废弃矿山修复问题不容小觑。根据统计数据,截至 2018 年,中国共有各类废弃矿山约 99,000 座81。据估计,中国矿山开发占用和损坏的土地面积高达 200 万公顷(200 亿平方米),并且每年仍以 3.3 万到 4.7 万公顷的速度递增82。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矿山治理、推动矿区生态修复意义重大,绿色矿山建设已成为矿业领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和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16 年,原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提出到 2020
250、年将完成 50 万公顷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任务。在自然资源部编制的十四五”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计划中,也提出要加强重点流域、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的生态修复,相关省份科学组织实施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重点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同时,可以利用 NbS 将固碳增汇和生态修复结合,积极引导生态破坏后的补偿工作,促进形成生态“破坏修复补偿”的良性循环。山西省作为中国的传统能源大省,矿产资源开发历史悠久,特别是在煤炭领域。长期的大规模开采严重破坏了山西省的生态环境,据统计,山西省废弃矿山数量居全国前列,矿区生态修复压力巨大。大量的矿区开采不仅导致土地退化、水土流失,还对生物多样性和大气环境造成了负面影
251、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山西省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区生态修复工作,提出通过实施大规模生态修复工程,逐步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同时促进区域经济转型。以太原市西山生态修复项目为代表,山西省在废弃矿山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西山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部,是太原市的生态屏障,矿藏资源丰富。长期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严重破坏了西山山体,并对水体和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面对矿山生态修复资金不足的挑战,太原市采用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出台关于加快西山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以获得部分修复后土地的开发权作为激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同时,随着土地获得开发,基础
252、设施建设也日趋完善,为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引入新型产业提供了便利,进而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乡村可持续振兴。该项目为中国其他地区的矿山生态修复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51背景和挑战山西省是中国的矿产资源大省,尤其是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长期以来,山西省一直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除煤炭外,山西省还拥有铁矿、铝土矿、铜矿等多种矿产资源,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长期的矿产资源开采活动也导致了地表塌陷、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环境问题,并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和土地可持续利用造成了严重影响。西山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部,是太原市的生态屏障,蕴藏了丰富的煤炭、铁矿和石膏等资源,
253、成为国家重点投资建设项目的密集区域。长期的高强度开采活动严重破坏了西山的山体,造成了约 1000 处破坏面,总面积约10 平方千米,并形成了约 110 平方千米的沉陷区。此外,过度开发还导致大量固体工业废物堆积,对当地的水体和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据调查,西山地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量占太原市区总产生量的 60%左右,同时,该地区废水、废气和粉尘的年排放量也占到了太原市区总排放量的 60%以上。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西山迫切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和生态修复。除了西山地区本身破坏程度高、修复难度大等问题,西山矿山修复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融资困难,单靠政府的财政预算,无法支持矿山修复的资金需求。此外
254、,矿山修复后,如果土地仅作为生态用地而不开发和使用,矿山修复会面临仅有高昂投入,没有稳定收益回流的局面,修复成果潜在的经济效益难以彰显,也无法有效吸引社会资金。解决方案方案设计面对生态修复任务繁重、治理难度高、资金需求庞大且无法完全依靠财政投入等挑战,太原市制定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生态修复模式,鼓励企业参与矿山生态修复,通过全面关停搬迁污染企业、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治理、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等举措修复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生态修复方面,2008 年起,山西省和太原市启动了西山矿山修复工程,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搬迁改造一批、综合整治一批”的原则,先后关停搬迁一批大型重污染企业,
255、关闭小煤矿、小水泥厂等小型采掘作坊 2000 余家,并清理了堆积的工业废弃物,从源头上彻底根除了污染源,为生态修复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太原市充分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对植被进行恢复,利用泉水网覆盖、滴灌、蓄排水和微生物菌剂、乔灌木相间等技术,在西山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土壤、微生物和植物修复,加速西山地区生态链条的重建。融资机制和实施吸引社会资本方面,针对企业希望获取政策红利和经济回报的动机,太原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参与矿山生态修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二八政策”。该政策鼓励企业参与生态修复,企业完成 80%的修复面积,即可获得 20%的开发用地面积,以此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矿山生态修复和环境
256、治理。在具体实施方面,太原市发布了关于加快西山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确立了“先绿化,后建设配套设施”的原则。该文件要求,在确保公园绿化面积占总面积 80%的基础上,剩余 20%的土地可用于配套设施建设和适度开发。该文件还对绿化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建设单位需在三年内,按 30%、40%、30%的比例完成绿化任务,综合考虑生态和景观效果进行种植,绿化建设的投资标准原则上不低于 3.5 万元/亩,优先利用废弃矿山用地,建筑密度不得超过现有环境容量,建筑物还应采用绿色节能技术和节能环保材料。此外,太原市还出台了相关政策,将政府加快国土绿化的目标与企业投资绿色产业的需求有效结合起来,采取“政
257、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司承载、园区打造”的方式,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西山生态修复治理,推动产业转型(见图 21)。52图 21 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生态修复项目现场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摄对于企业而言,获得一定比例的商业用地后,这些土地可以进行房地产以及文旅康养等产业的开发,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因此,企业参与矿山生态修复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共有 18 家企业参与了西山地区的生态修复,矿山修复的资金绝大部分也由企业自行筹措。“二八政策”的出台吸引了多家企业参与西山生态修复建设,有效拓宽了西山地区生态修复的融资渠道。通过将西山的自然资源资本化、市场化,这项政策激发了企业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为西山
258、生态修复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并将新产业引入乡村,将乡村升级为现代产业社区,推动乡村的可持续振兴。以上海国盛集团为例,该集团利用获得的开发用地打造了“西山归源”沪并合作产城乡综合转型示范项目,采用“基金+产业+运营”模式,充分将专项债资金、政府涉农财政资金、乡村振兴引导资金、银行专项信贷资金以及社会资本参与的运营基金进行整合,解决了矿山修复的资金问题。同时,该项目引入科创、农业、文旅、康养等新产业,将乡村升级为现代产业社区,并结合西山地区乡村水资源缺乏和光能资源禀赋充沛的特点,引入新能源光伏组件、储能设备以及中水循环再生系统,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探索乡村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机制。参与主体和利益
259、相关方的相关背景政府部门:山西省政府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区生态修复工作。太原市政府通过发布关于加快西山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生态修复,拓宽资金来源。太原市检察院和法院等司法机关则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司法支持,确保项目依法依规顺利推进,凸显了司法在生态保护中的保障作用。私营部门:企业通过“二八政策”参与生态修复,获得修复后部分土地的开发权作为激励。此类土地可用于开发房地产、科创、农业、文旅、康养等新兴产业,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支持了绿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结合西山地区的资源禀赋情况,企业有机会探索绿色低碳的乡村发展模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转型。53当地
260、社区:西山矿山修复工程不仅为太原市民创造了绿色休闲空间,还为当地100多个村庄提供了近万个就业机会,大幅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同时,修复工程带动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社区居民在就业和生活条件提升的同时,也对生态保护产生了更深的认识和参与热情(整体利益相关方梳理详见图 22)。图 22 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生态修复项目利益相关方梳理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制图成果效益环境效益目前,西山地区累计完成造林绿化 20 余万亩,治理破坏面 10 平方千米,林木覆盖率由不足 20%提高至约80%。通过生态修复,西山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近百万吨,污染排放量减少了一半以上,环境质量等各项
261、指标均达到申报成为城市“绿肺”、“森林氧吧”的标准。随着生态环境得到修复,西山地区也更加适宜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经济效益得益于“二八政策”对社会资本的吸引,西山地区聚焦“生态修复、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乡村度假、体育休闲”五大产业集群,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西山地区的旅游总收入约占太原市全市的四分之一,接待游客总人数约占全市的二分之一,成为太原市文旅产业的主要增长点。社会效益西山地区通过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完善了旅游公路体系,还加大了对绿化和供水管网的投资建设力度,同时积极开发新能源用于供电和供热,并基本实现了通信网络的全面覆盖。这些举措使得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综合
262、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此外,西山地区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旅产业活动和体育休闲赛事,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54闲娱乐的旅游目的地,也为当地 100 多个村庄带来了近万个就业机会。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尽管目前尚未对西山地区碳汇增强水平进行测算,但植被覆盖率的大幅上升势必使得该地区固碳水平显著增强。一方面,太原市是“碳达峰”试点城市,碳汇增强有助于太原尽早实现“碳达峰”。另一方面,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入推进,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将得到进一步发掘,碳汇项目开发将具有投资价值。因此,后续可以对西山地区生态修复的碳汇效益进行测算,并可以通过金融机
263、构认定潜在的碳汇价值,以促进投资,从而将西山地区矿山生态修复的效益最大化。经验启示当前,中国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的资金主要依赖于中央的专项资金支持,但这种依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专项资金的来源渠道相对单一,资助范围也有限,导致资金总量相对较小。此外,地方政府在提供配套资金方面也面临困难,并且由于矿山修复涉及多个部门,部门间协调难度大,地方政府也缺乏对矿山生进行态修复的积极性。西山地区生态修复项目可以为其他地区应对矿山生态修复资金短缺的挑战、探索多元化资金筹集方式提供参考。“二八政策”的设计借鉴了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开发模式的思路,将完善基础设施、引入新型产业与生态修复保护结合:一方面能够吸引社会资本的
264、参与,确保在相对较短的周期内通过基于生态价值利用的商业开发实现项目收益,从而解决了生态修复项目融资面临的挑战,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当地社区创造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乡村可持续振兴。值得注意的是,“二八政策”出台时,地产市场相对景气,企业参与生态修复后可以预期的回报周期较短、收益较高,因此参与积极度也更高。对于其他地区而言,现阶段在政策设计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引入文旅康养等新兴产业的收益以及回报周期等因素对企业积极性的调动力度,避免由于政策设计不当或政策滞后导致企业成本增加,从而打消企业的积极性,无法有效吸引企业参与。6.2 国际案例:澳大利亚嘉拉森林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澳大利亚是全球矿产资源大国,长
265、期的矿业开发对该国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影响,尤其是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矿业活动带来了严峻的生态挑战。为了应对矿区开发带来的生态挑战,澳大利亚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矿山修复体系,涵盖了政策支持、科学技术应用以及多方协作等多个方面。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澳大利亚政府要求矿区开发企业承担生态修复的责任,并鼓励通过植被恢复、地貌重建和水土保持等措施,逐步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此外,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矿山修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利用本土植物进行生态恢复和长期监测,确保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西澳大利亚嘉拉森林的铝土矿修复项目便是一个典型案例。案例通过恢复本土植被、实施精细化管理,成功平衡了矿区经济效
266、益与生态保护,展现了澳大利亚在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的持续努力和成果。本案例研究了美国铝业公司(Alcoa)在西澳大利亚州嘉拉森林(Jarrah Forest)区域内铝土矿开采后的生态恢复实践。嘉拉森林因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而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特别是在区域水资源供给、木材资源开发和休闲活动功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铝业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确保矿业55经济效益的同时,维持嘉拉森林的生态完整性,这对于经济、环境和社会利益相关者至关重要。矿区临近澳大利亚珀斯市(Perth),具有独特的生态敏感性,实施精细化的环境管理与恢复策略显得尤为必要。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美国铝业公司通过恢
267、复本土植被群落来增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复原力。关键策略包括采矿区的地形重塑、表土回填、本地种子播撒,以及与政府机构合作实施定制化的火灾风险管理措施。嘉拉森林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生物多样性水平的提升、修复区与周边自然生态系统的衔接,以及项目蕴藏的巨大的碳信用潜力。此外,美国铝业公司对科研的支持、社区参与的推动以及透明度的承诺,也为项目赢得了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支持。其生态恢复实践为在工业活动与环境管理之间寻求平衡的可持续采矿模式树立了典范。背景与挑战嘉拉森林作为澳大利亚西南植物区(South-Western Botanical District)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超过
268、780 种植物物种,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同时,嘉拉森林也是珀斯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水源涵养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嘉拉森林的独特性以及其靠近珀斯的特殊地理位置,对区域的环境管理和生态修复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这类生态敏感区域开展矿业活动,必须实行精细化的环境管理与生态修复策略,在保证矿业经济效益的同时,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美国铝业公司自 1966 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恢复其开采的铝土矿,其在嘉拉森林北部的亨特利(Huntly)矿区和威洛代尔(Willowdale)矿区目前仍在持续运营,而此前在嘉拉达尔(Jarrahdale)矿区的开采活动已于 1998年停止,并于 2001 年完成最
269、终生态修复。嘉拉达尔矿区及其相关基础设施所需要清理的总面积约为 4090 公顷,目前,所有相关的区域都得到了恢复。然而,其他正在运营的矿区仍需持续跟进生态修复(见图 23)。这一修复过程将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认知的深化以及社区期望的变化不断进行优化。美国铝业公司在西澳大利亚的矿区分布图如图 23 所示。图 23 美国铝业公司在西澳大利亚的矿区分布图美国铝业公司56整体进展和情况嘉拉森林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旨在恢复矿区的生态功能,并将其融入周边自然景观中。这一修复过程与铝土矿的开采同步进行。由于铝土矿通常位于土壤表面以下不到一米处,平均深度为四到五米,这使得修复策略得以更有效地实施。然而,矿坑面积较
270、大,从一公顷到几十公顷不等,增加了修复难度。嘉拉达尔矿区的修复工作自 1966 年开始。早期的恢复策略主要依赖于引入非本地物种,如澳大利亚东部的松树(Pine)和桉树(Eucalypt),以抵御土壤中的病害。到 1970 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恢复方法更加完善,开始包括更大规模的矿坑景观改造、回填表土以缓解土壤压实问题,并种植林下植被。19781987 年间,恢复策略进一步调整,更加注重丰富本土林下植物的多样性,目标是构建功能完善且自我维持的桉树林生态系统。自1988 年以来,美国铝业公司采用了生态敏感性更强的措施,选择种植嘉拉森林的原生树种,如红柳桉(Eucalyptus Marginata
271、),以恢复能够自我维持的森林生态系统。该措施全面增强了森林的多重效益,包括水源涵养、木材生产、休闲娱乐功能以及生态保护价值,显著提升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83。解决方案方案设计和实施在具体修复技术方面,美国铝业公司首先根据矿坑的大小和周边植被密度,进行针对性的土壤回填,重新覆盖富含营养的表层土壤,为植被生长奠定基础;随后使用机械翻耕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和水分渗透;为进一步丰富生物多样性,还会重新布置枯木和岩石,为野生动物提供近自然状态的栖息地;同时通过播种本地植物种子以及引入苗圃培育的植物,迅速建立植被覆盖,防止修复的土壤被侵蚀。此外,美国铝业公司还会根据季节变化,使用直升机播撒肥料
272、,进一步促进植物生长,加速生态恢复进程。在修复过程中,美国铝业公司拆除了所有遗留的采矿基础设施,包括为嘉拉达尔矿区供水的钱德勒水 坝(Chandler Dam),以恢复矿区的自然状态。恢复后的河道区包括永久性和季节性湿地区域,美国铝业公司通过播种本地植物,促进植被恢复,巩固水土,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泥沙流失。这些修复措施确保了矿区生态的全面恢复和长期可持续性(见图 24)。图 24 采矿基础设施移除前与完成修复后的对比美国铝业公司8457监管美国铝业公司高度重视与政府机构和社区的沟通与合作。1979 年,美国铝业公司便成立了矿山管理计划联络小组(MMPLG),协调矿区运营与环境和社会期望之间的关系
273、。该小组由来自工业与资源部、保护与土地管理部、环境部、水务公司和水务部的人员组成,其职能是审查美国铝业公司在各地的采矿和管理计划,并向西澳大利亚州发展部负责人提供有关这些计划审批的建议,特别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矿山管理计划联络小组的设立确保了矿区运营与修复计划能够综合考虑政府、社区和环境的多重利益。通过定期召开会议,该小组能够跟踪采矿活动的进展,并在必要时调整修复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和社区关切。这样的沟通机制有效促进了监管要求的落实,同时加强了与当地社区的互动,确保矿区的管理和修复方案符合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矿山管理计划联络小组为嘉拉森林矿区修复项目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验收标准,以确保
274、修复后的土地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可持续性。这些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要求:第一,修复区域应符合既定的土地利用目标;第二,修复的景观应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第三,植被应具备持续生长的能力;第四,植被应具备与嘉拉森林原生态系统相同的韧性;最后,修复后的区域应与周边的森林管理计划相融合。修复完成后,公园与野生动物部将代表西澳大利亚州政府向符合所有相关标准的区域颁发验收证书。这不仅标志着修复工作的完成,也明确了土地管理权的转移和责任的结束。此外,验收过程还确保了公众参与、定期审查,并运用了最佳环境管理实践原则,保障了修复工作的公平性、科学性和动态适应性。美国铝业公司采用了系统化的评估与监控体系跟
275、踪修复进展,包括环境修复检查清单、历史记录和航空影像等工具,所有数据都集成在 GIS 系统中,以便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对于未能达到标准的区域,美国铝业公司采取协同审查和针对性纠正措施,确保本土物种的恢复和外来物种的控制。此外,针对特殊区域,如因基础设施限制难以直接修复的地带,通过增设防火通道、水塘等措施,进一步促进修复区域与周边森林的融合。参与主体和利益相关方的相关背景政府部门:西澳大利亚州政府部门为嘉拉森林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提供政策支持。澳大利亚工业与资源部、保护与土地管理部、环境部、水务公司和水务部共同组成矿山管理计划联络小组,加强对修复矿区的社会、环境管理。私营部门:美国铝业公司作为西
276、澳大利亚州嘉拉森林地区的主要铝土矿开采企业,承担了矿山从开采、运营到生态修复的全流程管理。这一过程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当地社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优化。同时,通过在矿山修复技术领域的创新和实践积累,美国铝业公司不仅履行了生态责任,还能将这一领域的技术成果拓展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当地社区:嘉拉森林矿区的生态修复项目为当地社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矿山管理计划联络小组在其中协调了政府、企业和社区之间的关系,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平衡。此外,当地居民也参观了矿区和修复现场,增进了其对于环境管理的认识。矿区修复完成后,部分土地将转变为社区的休闲空间供居民使用(整体利益相关方梳理见图 2
277、5)。58图 25 澳大利亚嘉拉森林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利益相关方梳理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制图成果效益环境效益嘉拉森林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主要通过恢复本地生物多样性和提升生态系统的复原力来促进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美国铝业公司在其运营的各个阶段严格应用了减缓层级原则(Mitigation Hierachy),包括避免、最小化、修复和补偿,以维持嘉拉森林的生态价值和服务功能。同时,美国铝业公司也致力于实现嘉拉森林矿区的生物多样性净零损失(No Net Loss)目标。自 1988 年以来,嘉拉森林矿区平均每年有约 500 公顷的森林区域经历被开采及随后的生态修复过程。美国铝业公司在修复过程中仅采用本地树
278、种,这种做法有助于恢复森林的原始生物多样性,提升碳封存能力,增强其作为碳汇的功能。此外,美国铝业公司计划在 2027 年前将修复速度翻倍85,这一策略具有通过碳信用交易带来经济效益的潜力,进一步激励公司持续扩大修复工作,实现更高的可持续性。为了提升修复区域的复原力,美国铝业公司还与西澳大利亚环境和土地管理局(CALM)合作,制定了修复区域的火灾管理标准。双方共同成立了火灾管理工作组,定期对修复区域实施人工控制燃烧作业,以维持生态平衡,增强森林抵抗自然干扰的能力,并进一步提升其碳汇功能。经济效益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可以通过修复所产生的延伸价值获得更多的回报。修复后的森林可以产生碳信用并投入碳市场进行
279、交易,或者出售给需要抵消碳排放的企业。这为美国铝业公司提供了额外的经济收益,同时也激励公司继续投入资源进行修复工作,确保其经济可行性。此外,美国铝业公司在矿山修复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发表了超过 250 篇经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和大量的技术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矿山修复的技术和知识体系,还为美国铝业公司在咨询领域开辟了新机遇,有可能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目前,嘉拉森林内仍在运营的亨特利矿区雇佣了大约 720 名正式员工和 340 名承包商,为当地社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美国铝业公司通过支付工资、薪酬和福利等运营成本的方式,向当地社区提供了约 6.92 亿澳元,并向约 92
280、0 家西澳大利亚州本地供应商投资了 17 亿澳元。此外,公司在澳大利亚的整体运营还通过支付特许权使用费、税收和其他费用,为澳大利亚地方、州和联邦政府贡献了约 4.25 亿澳元。这一系列经济活动进一步体现了矿山修复项目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59社会效益嘉拉森林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通过多种活动与当地社区进行互动,展现了强有力的社区参与和教育推广成果。超过 65 万人参观了矿区和修复现场,深入了解生态修复的复杂性及可持续采矿实践。这些参观活动增进了公众对环境管理的认识,并帮助他们理解平衡商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挑战。通过保持透明度并鼓励社区参与修复工作,美国铝业公司与当地居民建立了信任关系。矿山管理计
281、划联络小组的设立确保了社区的诉求得到充分考虑,修复策略也与社区期望和监管要求保持一致。这种包容性的方法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与福祉。修复完成后,美国铝业公司将修复土地移交给州政府。这些土地不仅为公众提供了可持续的休闲空间,还保护了区域内的自然遗产。这些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当地社区的生活质量,还为更广泛的社会福祉做出了贡献,展现了嘉拉森林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多重效益。经验启示美国铝业公司在嘉拉森林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展示了如何在矿区运营中平衡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通过精细的环境管理和生态修复措施,成功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项目通过恢复本地物种和植被,增强了嘉
282、拉森林原生生态系统的复原力,维持了该地区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同时,还可以利用潜在的碳信用为修复工作提供长期的经济收益。美国铝业公司在整个过程中重视社区参与和透明度,与当地居民建立了信任,增强了当地社区的社会凝聚力。此外,通过与政府机构的合作以及在科研方面的投入,项目在矿山修复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可以为其他矿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方案与实施路径。60中外实践经验对比60矿山修复的核心任务是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包括植被重建、土壤复垦和水系修复等。修复后的生态系统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碳,增强矿区的碳汇功能,进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此外,修复后的矿区还可以通过多功能土地利用、政策支持和碳市
283、场机制,实现经济收益。然而,在实际修复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生态系统复杂性、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应用难度及长期管理维护等问题:资金缺乏与长期经济可持续性不足:矿山修复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而碳汇效益的回报周期较长,短期内难以看到显著的经济收益。这就导致了资金难以持续投入,尤其是在资金链条不完善的情况下,无法保证项目的长期可持续性。技术与科学规划的整合挑战:矿山修复涉及到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多个领域,这些技术的有效整合直接影响到碳汇的效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修复技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往往带来协调上的困难,特别是在如何结合适当的生态修复技术和科学规划提升碳汇能力方面。多方利益
284、协调与社区参与不足:矿区修复涉及政府、企业、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如何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是协同的一个重要难题。在许多项目中,社区和地方居民的意见往往被忽略,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社会阻力,或修复后的土地利用与社区需求不匹配。生态系统恢复与碳汇效益的时间差异:矿山修复与碳汇项目的效果呈现有着时间上的不对称性。修复生态系统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而碳汇能力的提高和监测也需要长期的持续投入。这种时间差异容易让各方对项目效果产生质疑,特别是在短期内无法看到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时,可能导致资金和社会支持的流失。本章节选取的案例从政策规划与资金引导、社区参与的角度入手,试图为矿区修复与碳汇提升的协
285、同解决方案提供一些见解。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生态修复项目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整合与区域发展相结合,为矿区修复与碳汇提升的协同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重点在于:政策设计与政府引导:政策设计是解决矿山修复与碳汇项目资金短缺和多方利益协调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政策,激励企业和相关利益方参与到矿山修复和生态系统恢复中。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专项资金支持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和企业投资修复工作。这种顶层设计有效克服了资金和利益协调的痛点。其他地区或项目可以参考西山的政策模式,尤其是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将矿山修复和碳汇项目的资金链条打通,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的多方协作模式。资金整合与多元化融资渠道:通过多元化
286、的资金来源支持矿山修复工作,既有政府专项资金,也通过引入企业和社会资本,使项目资金得到保障。通过生态补偿和碳汇效益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项目的经济可持续性。这一模式为其他矿山修复项目提供了灵活的融资方式。区域规划与经济发展并行:在实施修复和碳汇工作的同时,也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修复工作不仅局限于恢复生态,还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空间规划,将矿区的土地重新开发为旅游、农业等领域,创造新的经济机会,从而提升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多重收益。澳大利亚嘉拉森林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重点在于通过恢复原生生态系统、引入科学规划和长期监测,以及推动社区参与,解决碳汇提升和矿山修复中的痛点。该项目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87、:社区参与与利益相关方协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推动社区参与,确保修复工作不仅满足生态目标,也符合社区的社会经济需求。通过与当地社区合作,建立常规化的沟通协调机制,使项目在增强社区对矿山修复项目的认同感和责任感的同时,解决了利益相关方协调的难题。科学规划与生态恢复的技术整合:项目通过基于科学的修复规划和修复技术,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恢复到矿山开采前的状态,并通过长期监测确保修复后所产生的碳汇效益得以维持。与此同时,在矿山修复过程中开发的新型技术也能为项目带来潜在的经济效益,为项目资金来源提供了新的路径。6107总结与启示Summary and Insights627.1 总结在当前加快经济
288、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系统并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亟须应对的重大挑战。在这一背景下,生态系统碳汇作为一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成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生态系统碳汇通过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土壤和植物中,有效减少了温室气体的净排放,达到减缓气候变化的效果。这种天然的碳吸收和储存机制不仅能帮助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长期且具有成本效益的途径。生态系统碳汇的重要性不仅限于气候调节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效益,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土保持等方
289、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增强了生态系统的整体韧性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中国以及全球各地的实践中,生物多样性、可持续森林经营、国土空间规划、可持续农业和矿山修复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碳汇项目的实施,不仅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还为社会提供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效益。形成了良性的正反馈机制,使得生态系统碳汇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生态系统碳汇的多样性和潜力被逐步发掘和利用,如何进一步最大化其多重效益,已成为未来项目设计和实施的关键议题。本报告深入分析和总结不同领域的生态系统碳汇实践经验,提出了若干建议,旨在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碳汇发展框架,从而推动生态系统碳汇在全球气候治理和
290、可持续发展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63促进政策支持和市场化机制结合:福建三明林权改革中的“三权分置”模式可以推广至其他林业地区,将林地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推动生态资源的规模化、市场化运作。同时,可以将这种创新的制度设计与国家碳市场、生态补偿机制等相结合,形成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例如,借鉴四川诺华项目中提前实现碳交易的做法,在政策层面推动创新交易机制的进一步落地。健全跨部门与跨区域协调机制:由于项目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和不同地区,政府需要在国家、省、市级层面推动跨部门协作,确保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通过建立综合协调机构,确保不同部门间的政策一致性与协同效应,同时鼓励地方政府根据
291、本地实际,制定适应性的管理和保护方案。探索创新融资模式:积极探索并采用多样化的创新融资模式,如绿色债券、碳信用交易、生态补偿机制等,以扩大资金来源,并提高资金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些创新的融资工具将为项目提供更为稳健的资金保障,使其具备应对长期发展和外部风险的韧性。构建多元融资体系:结合政府、社会资本的力量,形成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政府可以在项目初期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通过这种合作模式,项目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还能够汇聚不同领域的专长和力量,为项目的全面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多元融资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增强项目的可持续性,并促进更广泛的社会参与。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
292、现机制:通过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进一步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开发生态旅游、碳信用交易等生态产品,建立从保护、开发到市场的完整闭环,为生态资源管理和经济发展提供双重保障。可以结合地方创新案例,如福建省三明市的“林票”制度,通过资源权属明确化和市场化运作,使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最大化,同时保护生态环境。1.推动政策创新与多层次治理2.开拓多元化资金渠道3.推动生态产品市场化7.2 启示生态系统碳汇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实现不同要素间的协同效益,为了在未来的项目中更有效地最大化生态系统碳汇的多重效益,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64建立互利共赢的多方参与机制:通过建立参与式管理机制,确
293、保各利益相关方(政府、企业、社区、公众、非政府组织等)能够积极参与项目设计、实施和监测,通过合作共享风险与收益,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同时,建立透明的沟通渠道,使所有利益相关方能持续获得项目信息,进行有效的反馈。参与式管理机制应包括多方参与的长期规划,确保利益相关方在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持续投入与支持。这种协作不仅限于初期的意见征求,还应延伸至项目的各个阶段,确保所有参与者的需求和利益都能得到适当的考量和回应。增强社区的自主管理能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为社区成员提供技术培训和资源支持,帮助他们掌握可持续管理的技能,提升在生态保护和碳汇管理中的自主性。特别是在农业和森林管理项目中,教育和培训能够有效
294、推广低碳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应对气候变化。通过提供专业培训、教育和技能发展机会,项目不仅为社区创造了新的经济机遇,还增强了整体生态保护意识。建立国际合作平台:积极构建国际合作平台,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以及研究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引入全球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特别是生态系统碳汇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提升本地项目的实施能力。此外,国际合作平台有助于分享全球优秀案例,学习国际上在碳汇与生态保护协同效益方面的成功经验,这将帮助本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系统碳汇的多重效益。推动国际标准与本土实践相结合:碳汇项目的长期发展需要同时考虑国际标准与本土实践的结合。通过与国际碳汇认证机构的合作,
295、确保项目符合国际碳市场的标准与规范,推动中国碳汇项目的标准化和国际化。在此基础上,本土化创新也是推动碳汇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比如,福建的林业金融产品和四川诺华项目中的提前碳交易机制,既适应了本土市场需求,又为项目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坚实保障。这类创新可以在未来推广到更多地区,推动碳汇项目在国际标准框架下的本土化发展,最大化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建立长期监测与反馈机制:建立持续的监测体系,跟踪碳汇效果、生物多样性变化等生态系统指标。及时获取监测数据,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和变化,灵活调整管理策略,以达成预期目标。采用数字化与智能化管理:在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与管理中应用现代技术(如遥感、无人
296、机、人工智能),可以显著提升项目效率和精准度。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提升碳汇项目的评估和管理能力,并为未来碳汇项目的标准化和透明化奠定基础。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5.推动社区参与和能力建设6.实施长期智能化监测65参考文献 References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四五”规划纲要名词解释之 185|生态系统碳汇 EB/OL.(2021-12-24)2024-09-25.https:/ B W,Adams J,Ellis P W,et al.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
297、ences,2017,114(44):11645-11650.3.Ellis P W,Page A M,Wood S,et al.The principles of 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J.Nature Communications,2024,15(1):547.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4425-2.4.Lu N,Tian H,Fu B,et al.Biophysical and economic constraints on Chinas 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J.Na-ture Clim
298、ate Change,2022,12(9):847-853.https:/doi.org/10.1038/s41558-022-01432-3.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 中 和 EB/OL.(2023-04-06)2024-09-25.https:/ N/OL.中国环境报,2022-07-25(03)2024-09-25.http:/ J.区域经济评论,2024(01):43-51.8.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 发布EB/OL.(2023-04-24)2024-09-25.https:/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 EB/O
299、L.(2021-10-24)2024-09-25.https:/ L,Hughes A C,Zhao X Q,et al.Regional scal-able priorities for national biodiversity and carbon con-servation planning in AsiaJ.Science Advances,2021,7(35):eabe4261.11.诺华中国.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 项 目 EB/OL.2024-09-25.https:/ 诺华川西南项目8年累计投入 850 万美元植树 2100 万棵 EB/OL.(2018-12-
300、24)2024-09-25.https:/ on Degraded Lands in Southwest Sichuan,China EB/OL.(2017-01-06)2024-09-25.https:/registry.verra.org/app/projectDe-tail/CCB/1625.14.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最大的林业碳汇项目 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项目成果报告发布 EB/OL.(2018-12-19)2024-09-25.https:/ K,Martin-Ortega J.The economics of peat-land restorationJ.Journal of Env
301、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2018,7(4):345-362.https:/doi.org/10.1080/21606544.2018.1434562.17.IUCN UK Peatland Programme.UK Peatland Strat-egy Progress Report 2024EB/OL.(2024-09)2024-09-25.https:/www.iucn-uk-peatlandprogramme.org/sites/default/files/2024-09/UK%20Peatland%20Strate-gy%20progress%2
302、02024%20FINAL.pdf.18.South West Peatland Partnership.Halscombe AllotmentEB/OL.(2024-01)2024-09-25.https:/ for Environment,Food&Rural Affairs.England Peat Action PlanEB/OL.(2021-05)2024-09-25.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media/6116353fe90e07054eb85d8b/england-peat-action-plan.pdf.20.IUCN.P
303、eatlands and climate changeEB/OL.2024-09-25.https:/iucn.org/resources/issues-brief/peatlands-and-climate-change.21.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EB/OL.(2015-09-27)2024-09-25.https:/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content/docu-ments/94632030%20Agenda_Revised%20Chinese%20translation.pdf.22.Yu Z,Liu S
304、,Li H,et al.Maximizing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in Chinese forests through optimal managementJ.nature communications,2024,15(1):3154.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7143-5.23.福建省人民政府.全省森林覆盖率连续 45 年保 持 全 国 首 位 EB/OL.(2024-05-31)2024-09-25.https:/ 8.6%到 18.21%:共和国的森林在成长 EB/OL.(2009-09-24)202
305、4-09-25.https:/ EB/OL.(1981-03-08)2024-09-25.https:/ EB/OL.(2007-08-16)2024-09-25.http:/lyj.hu- 验 与 启 示 EB/OL.(2023-03-24)2024-09-25.https:/ 察 系 列 报 道 之 四 EB/OL.(2024-03-18)2024-09-25.https:/ 2022 年度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和国有林场森林碳汇试点名单 EB/OL.(2022-11-28)2024-09-25.https:/ EB/OL.(2022-09-13)2024-09-25.https:/ 年)的
306、通知 EB/OL.(2023-07-31)2024-09-25.https:/ 案(20232025 年)发 布 EB/OL.(2023-03-03)2024-09- 改 革 试 点 EB/OL.(2022-12-01)2024-09-25.https:/ 三明市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EB/OL.(2021-05-11)2024-09-25.https:/ 2.0”交易获批复同意!三明林改工作再传佳音EB/OL.(2024-04-25)2024-09-25.https:/ 明 市 人 民 政 府.三 明 市 自 然 环 境 EB/OL.(2023-10-20)2024-09-25.h
307、ttps:/ EB/OL.(2021-12-28)2024-09-25.http:/ N.三明日报,2016-09-22.43.中国自然资源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丨福建省三明市林权改革和碳汇交易 EB/OL.(2021-12-25)2024-09-25.https:/ Forestry Department.The Sabah Forestry Department Experience from Deramakot Forest Re-serve:Five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Certified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
308、ementEB/OL.(2002-08-22)2024-09-25.https:/deramakot.sabah.gov.my/images/pdf/drkt5.pdf.46.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Championing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Deramakot Forest Reserve regains FSC FM/COC CertificationEB/OL.(2024-05-03)2024-09-25.https:/my.fsc.org/my-en/newsfeed/championing-sustainable
309、-forest-management-dera-makot-forest-reserve-regains-fsc-fmcoc.47.Sabah Forestry Department.Forest Reserve De-scriptionsEB/OL.2024-09-25.https:/forest.sabah.gov.my/forest-resources/.48.Sabah Forestry Department.Location of Derama-kotEB/OL.(2024-07-30)2024-09-25.https:/dera-makot.sabah.gov.my49.Sabah
310、 Forestry Department,Deutsche Gesellschaft fr Technische Zusammenarbeit or German Corporation for Technical Cooperation.Malaysian-German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ProjectEB/OL.(2024-07-30)2024-09-25.https:/forest.sabah.gov.my/dfr/PDF/CHP.PDF.50.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FSC-C180387EB/OL.(2024-
311、03-21)2024-09-25.https:/search.fsc.org/zh/certificate/a024y00000jqbKdAAI/?tab=address.51.Sabah Forestry Department.The Sabah Forestry Department Experience from Deramakot Forest Re-serve:Five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Certified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EB/OL.(2002-08-22)2024-09-25.https:/
312、deramakot.sabah.gov.my/images/pdf/drkt5.pdf.52.Sabah Forestry Department.Sabah Timber Legality Assurance System(TLAS)EB/OL.2024-09-25.https:/certrax-forestry.sabah.gov.my.53.Sollmann R,Mohamed A,Niedballa J,et al.Quanti-fying mammal biodiversity cobenefits in certified trop-ical forestsJ.Diversity a
313、nd Distributions,2017,23(3):317-328.https:/doi.org/10.1111/ddi.12530.54.Imai N,Samejima H,Langner A,et al.Co-bene-fits of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i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J.PloS one,2009,4(12):e8267.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08267.5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实施多规合一
314、的国土空间规划 EB/OL.(2024-04-29)2024-09-25.https:/ J.自然资源学报,2022,37(05):1137-1147.57.Ren H,Gao L,Hui D,et al.Converting farmlands to forests or forests to farmlands?J.Biological Diversity,2024.58.Wang B,Gao P,Niu X,et al.Policy-driven Chinas Grain to Green Program:Implications for ecosystem servicesJ.Ecos
315、ystem services,2017,27:38-47.59.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的意见的通知 EB/OL.(2020-01-23)2024-09-25.https:/ J.生态学报,2021,41(15):6170-6181.61.Deng L,Liu G,Shangguan Z.Landuse conversion and changing soil carbon stocks in Chinas GrainforGreenProgram:a synthesisJ.Global change biology,2014,20(11):354
316、4-3556.62.Zuo W,Gu B,Zou X,et al.Soil organic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croplands can make remarkable con-tributions to Chinas carbon neutralit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3,382:135268.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2.135268.63.Liu Y,Zhou Z,Zhang X,et al.Net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and gr
317、eenhouse gas intensity from the double rice system with integrated soilcrop system manage-ment:A three-year field study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15,116:92-101.https:/doi.org/10.1016/j.atmosenv.2015.06.018.64.韩明会,李保国,张丹,等.再生农业基于土地保护性利用的可持续农业 J.中国农业科学,2021,54(05):1003-1016.6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
318、心.我国首个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发布 EB/OL.(2023-04-07)2024-09-25.https:/ J.可持续发展,2023,13(2):686814.DOI:10.12677/SD.2023.132088.67.中国秸秆网.山东省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20162020年)EB/OL.(2020-01-07)2024-09-25.http:/ 2023 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 EB/OL.(2020-01-07)2024-09-25.https:/ 年山东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EB/OL.(2022-04-18)2024-09-25.https:/ J
319、.科技导报,2017,35(21):81-88.71.中国人民银行等.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 年版)EB/OL.(2021-04-21)2024-09-25.https:/ and Water Outcomes Fund.Farmer Re-sourcesEB/OL.2024-09-25.https:/www.theout- Finance Institute,Iowa Soil and Water Out-comes FundEB/OL.2024-09-25.https:/hive.green- Defense Fund.Evaluating Best Practices from
320、State Revolving Funds(SRFs)to Sup-port Market-and Nature-Based Approaches for Flood Risk Reduction and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EB/OL.(2021-08)2024-09-25.https:/www.edf.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Evaluating%20Best%20Prac-tices%20from%20State%20Revolving%20Funds%20vF.pdf.75.lowa Department of
321、Natural Resources.Nutrient Reduction StrategyEB/OL.2024-09-25.https:/www.iowadnr.gov/Environmental-Protection/Water-Quality/Nutrient-Reduction-Strategy.76.马迅,张爱伟,黄磊,等.“双碳”目标下矿山生态修复减排增汇措施研究 J.中国煤炭,2023,49(06):109-115.DOI:10.19880/ki.ccm.2023.06.016.77.Hepburn C,Adlen E,Beddington J,et al.The tech-nol
322、ogical and economic prospects for CO2 utilization and removalJ.Nature,2019,575(7781):87-97.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9-1681-6.78.Liao Q,Liu X,Xiao M.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regulation of mining areasa case study of Huangshi c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
323、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2,19(7):4175.https:/doi.org/10.3390/ijerph19074175.79.马迅,张爱伟,黄磊,等.“双碳”目标下矿山生态修复减排增汇措施研究 J.中国煤炭,2023,49(06):109-115.DOI:10.19880/ki.ccm.2023.06.016.80.Guo J,Zhang Y J,Zhang K B.The key sectors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in China:evidence from t
324、he input-output method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8,179:180-190.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18.01.080.81.李建中,张进德.我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8,45(04):169-172.82.袁鹏,尚修宇,胡术刚.矿山修复治理的现状与技术J.世界环境,2018,(03):30-32.83.Grant C.Decommissioning Alcoas First Bauxite Mine in the Jarrah Forest of W
325、estern Australia-Cradle to GraveC/Mine Closure 2006: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Mine Closure.Australian Centre for Geomechanics,2006:287-297.https:/doi.org/10.36487/ACG_repo/605_22.84.Grant C.Decommissioning Alcoas First Bauxite Mine in the Jarrah Forest of Western Australia-Cr
326、adle to GraveC/Mine Closure 2006: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Mine Closure.Australian Centre for Geomechanics,2006:287-297.https:/doi.org/10.36487/ACG_repo/605_22.85.Alcoa Australia.Forest Rehabilitation FactsheetEB/OL.2024-09-25.https:/ 515 室 Room 515,Fengtai Center,Zhu Shi Kou East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Beijing,China+86 10 8447 7697policyghub.orgwww.ghub.org欢迎关注“星球公社”Follow us on WeChat本画册使用环保纸 Printed on Recycled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