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宏观深度报告:流动性“新知”系列之一流动性框架之二十年大变迁-20200818(21页).pdf

上传人: 匆*** 编号:17580 2020-08-20 21页 1.11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本文主要从流动性框架的变迁角度,分析了过去二十年流动性变化及其对经济和市场的影响。 1. 流动性分析的核心在于把握资金供需变化,将流动性划分为央行、银行、非银、金融市场和实体五个维度,其中银行是连接各维度的核心。 2. 2011年之后,随着银行表外业务增长,资金通过券商、信托等流入实体部门和金融市场明显增多,不同维度的资金供需关系更加多元化,推动资金定价的市场化。 3. 实体流动性的多元化,与银行表外、非银等业务发展紧密相关。2010年之后,资金加速从银行流向非银机构,银行对非银债权大幅增长。 4. 流动性框架变化,在央行报表主要体现为主动向银行投放货币的增多,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也有明显体现,负债结构受货币供应方式变化等影响,资产端更多受实体流动性内部结构变化影响。 5. 流动性变化带来的融资和交易结构变化,容易间接抬升成本、加大市场波动。随着多维度流动性互动增加,银行信贷等行为市场化程度提高;同时,企业更容易通过债券、非标等渠道融资。然而资金流通环节增多的过程中,部分资金绕开监管等行为,可能导致一些风险的监管和定价不够充分;资金刚兑等行为带来的金融机构负债刚性,也容易间接抬升实体融资成本。
流动性框架如何变化? 流动性变化对经济有何影响? 流动性变化如何影响市场?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