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次方研究院: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次方研究院: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pdf(4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物联网智库智次方数字原生组织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Copyright2025版权与免责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智次方研究院拥有对本报告的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未经授权和允许的情况下,拷贝或转载本报告以及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和数据。智次方研究院拥有对本报告的解释权。本报告所包含的信息仅供相关单位和公司参考,所有根据本报告做出的具体行为与决策,以及其产生的后果,智次方研究院概不负责。数据更新声明数据更新声明智次方研究院会尽最大努力为相关单位和公司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数据。但是由于目前市场情况可能发生变化,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智次方研究院强烈建议用户和读者及时查看最新出版的报告。智
2、次方研究院也会根据用户需求,为用户完成定制化报告以及数据更新。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2编写单位:智次方研究院编写单位:智次方研究院智次方研究院是中国 AIoT 产业研究的引领者,为产业输出深度洞察观点,为企业提供高价值 研究服务。智次方研究院近十年来专注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AI、车联网、5G、物联网等AIoT 相关 领域,为企业和政府提供 AIoT 产业相关的市场调研、数据洞察、业务/战略规划、投研尽调、行业分析、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政策研究等咨询服务,助力客户洞察行业趋势、科学布局 发展、实现价值增长。研究团队:研究团队:梁张华、彭昭、赵小飞2025 年中国 AIo
3、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前 言前 言2025 年 AIoT 产业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将加速迈向 AIoT 2.0 时代,未来 AIoT 2.0 的发展将呈现出“通感智值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核心特征。首先,感知层终端设备不断升级换代。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正向着高精度、低功耗、微型化、智能化的方向演进,为 AIoT 2.0 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提供数据来源。且传感器与控制器、芯片的集成度不断提高,推动终端设备形态日益集成化、轻量化。其次,通信网络体系日益完善。5G 与 WIFI 6 等新一代通信技术持续扩大覆盖和渗透,同时 LoRa、NB-IoT 等低功耗广域网持续增长,打造了从局域到广域、从高带宽到低功耗
4、的全方位连接能力。多网融合让 AIoT 2.0 系统的承载网络更加稳定可靠。再次,边缘智能实现技术突破,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化落地。边缘侧的芯片算力和系统架构不断优化,终端设备具备了更强的本地计算和实时处理能力。同时边缘计算平台逐渐成熟,可将云端能力下沉至靠近数据产生处,减轻对中心云的依赖,更好满足实时性应用需求。第四,AIoT 价值快速涌现。随着 DePIN 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网络的兴起、数据要素的确立,以及数据要素交易和碳交易等新兴市场的发展,AIoT 设备将从单纯的数据采集,走向共享经济中的关键角色,数据要素将为 AIoT 发展持续赋能,而 Web3 与交易市场的创新,则为 AIoT 开拓了更
5、广阔的想象空间。AIoT 2.0 的体系架构正向一站式、全栈化方向演进,将终端层、边缘层、网络层、云平台层和应用层进行集成整合,推出软硬一体化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整体性的行业方案降低了部署门槛,让更多行业和中小企业能享受到 AIoT 2.0 时代的红利。在大势所趋下,本次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梳理了整个 AIoT 产业的生态图谱,系统剖析了其发展特点和前沿动向,并对重点领域、关键企业进行了深入解读。本报告具有如下亮点:1.抓住 AIoT 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核心特征,系统梳理了“通”、“感”、“智”、“值”四大板块的最新进展。2.全面覆盖 AIoT 的重要环节,包括“感”的
6、新型传感器、“通”的 5G/WiFi 6 等新型网络、“智”的边缘与云端的计算平台及人工智能算法等,并梳理其发展路径和技术趋势。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23.重点分析了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总结了 AIoT 2.0 时代多种技术融合创新的发展模式,立足产业实践。4.选取了国内外 AIoT 领军企业进行重点剖析,从技术、产品、生态等维度全面解读其竞争策略和发展动向。5.报告依托智次方研究院的产业积累,汇聚内外部专家智慧,对 AIoT 产业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前瞻研判,为各界读者把握产业脉搏提供参考。我们坚信,随着新技术、新架构、新场景的不断涌现,AIo
7、T 2.0 时代将为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注入新的动力。本报告对 AIoT 产业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前瞻研判,望能为产业链各方把握发展机遇提供借鉴,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彭昭智次方研究院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3目 录目 录 中国 AIoT 产业年度洞察.1 通.172.1 蜂窝无线通信.172.1.1 基站.172.1.2 无线通信解决方案.222.1.3 无线网关.222.1.4 物联网卡.232.1.5 通信软件.262.1.6 连接管理平台.282.1.7 基础电信服务.302.1.8 移动物联网转售.312.2 非蜂窝无线通信.322.2.1 Wi-Fi.322.2
8、.2 蓝牙.342.2.3 星闪.362.2.4 LoRa.392.2.5 ZETA.422.2.6 ZigBee.432.2.7 TurMass.452.3 固网通信.472.3.1 现场总线.472.3.2 PON.492.3.3 以太网.512.3.4 TSN.562.4 卫星物联.592.5 量子通信.632.6 通信终端零部件.652.6.1 局域通信芯片.652.6.2 广域通信芯片.67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2.7 通信终端集成器件/设备/方案.682.7.1 模组.682.7.2 高精定位.712.7.3 无源物联网.742.8 主要企业介绍.772.8
9、.1 蜂窝无线通信企业.772.8.2 非蜂窝无线通信企业.882.8.3 固网通信企业.1002.8.4 卫星物联企业.1062.8.5 量子通信企业.1092.8.6 通信终端零部件企业.1112.8.7 通信终端集成器件/设备/方案企业.114 感.1203.1 被动式 MEMS 传感器.1203.1.1 惯性传感器.1203.1.2 压力传感器.1253.1.3 声学传感器.1283.1.4 环境传感器.1303.1.5 光学传感器.1343.1.6 流量传感器.1383.2 其它被动式传感设备.1393.3 主动式传感器.1403.3.1 激光雷达.1403.3.2 毫米波雷达.14
10、33.3.3 超声波雷达.1463.4 主要企业介绍.1473.4.1 被动式 MEMS 传感器企业.1473.4.2 其它被动式传感设备-摄像头企业.1583.4.3 主动式传感器企业.161 智.1684.1 云平台.168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54.1.1 通信厂商平台.1714.1.2 物联网厂商平台.1724.1.3 互联网厂商平台.1744.1.4 IT 厂商平台.1754.1.5 工业厂商平台.1754.1.6 新锐企业平台.1774.2 云系统软件.1774.2.1 AI 算法.1774.2.2 云操作系统.1804.3 AI.1824.3.1 通用大模型
11、.1864.3.2 工业大模型.1884.3.3 物流大模型.1894.3.4 能源大模型.1904.3.5 AI 技术.1914.4 边缘计算.1974.4.1 边缘网关.1984.4.2 边缘服务器.2004.4.3 边缘控制器.2014.4.4 边缘计算平台.2024.4.5 边缘 AI.2044.5 智能终端.2064.5.1 可穿戴设备.2064.5.2 无人机.2084.5.3 机器人.2104.5.4 智能零售货柜.2134.5.5 智能网联汽车.2154.5.6 终端操作系统.2184.5.7 智能控制器.2224.6 智慧应用.2254.6.1 智慧交通.2252025 年中
12、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64.6.2 智慧城市.2294.6.3 智能表计.2324.6.4 智慧能源.2344.6.5 智能制造.2374.6.6 智慧物流.2404.6.7 智慧零售.2434.6.8 消费元宇宙.2444.6.9 智慧家庭.2474.6.10 智能安防.2504.6.11 智慧园区.2514.6.12 智慧环保.2534.7 主要企业介绍.2554.7.1 云平台.2554.7.2 云系统软件.2714.7.3 AI.2774.7.4 边缘计算.2944.7.5 智能终端.3094.7.6 智慧应用.319 值.3395.1 价值分配.3395.1.1 DePIN.
13、3395.1.2 Web3.3435.1.3 DeFi.3505.2 价值交易.3525.2.1 数据要素交易.3525.2.2 碳交易.3585.3 主要企业介绍.3635.3.1 价值分配.3635.3.2 价值交易.3685.3.3 产业综合服务.374聚焦园区“管理提效、运营增值、科创扶持”等场景,依托园区产业服务大模型,通过O n e P a r k 园区智服平台,提供产业监测、数智招商、企业服务等智能服务,帮助园区精准洞察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产业链精准招商,精准企业扶持,支撑政府对本地产业升级赋能、助力千亿级磷化工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贵州*化工产业园区项目聚焦楼宇房源管理、空置分析、
14、招商管理等需求,搭建O n e P a r k 园区智服平台,构建招商与企服应用,建立空置监测、运营分析、快速招租、楼企互动、智能调度等功能,大幅降低楼园空置率,提升业务运营效率。深圳*大厦智慧楼宇项目标杆案例科创扶持成功率提升快速政策可申报性提升高效找企引企效率提升园区产业定位精准性提升客户价值A I 资源对接A I 科创申报A I 服务匹配A I 政策问答A I 监管预警A I 精准触达A I 研判报告A I 产业洞察园区产业服务大模型面向园区管理方提供“A I 产业洞察、A I 研判报告”等功能,支撑园区精准“产业定位、建链、补链、强链、固链和延链”面向入驻企业提供“A I 政策问答、A
15、 I 服务匹配”等功能,支撑园区入驻企业“科创申报、创业立业、高效经营,发展壮大”。中国移动依托行业数据集和领域知识库,基于P r o mp t、R A G、S F T 等技术打造园区智服。以产业大数据为新的生产要素、以A I 为新的生产工具,结合园区产业服务大模型,为园区管理方及入驻企业提供智能化产业服务。洞见园区产业转型 智引企业科创升级园区智服园区智服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 中国 AIoT 产业年度洞察洞察1:智能物联AIoT 2.0进入跃升期,多技术交叉融合驱动产业新一轮增长目前,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已超过 23 亿,智能
16、物联 AIoT 的发展正从 1.0 时代迈入 2.0时代。我国代表“物”的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已经超过代表“人”的移动电话用户数,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物超人”的国家。据 GSMA 预计,到 2030 年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 35 亿。通感一体化将通信与感知功能融合,通过集成通信基站、卫星通信和定位、无人机等关键基础设施,形成一个协同的网络系统,提供无缝的通信和高精度感知服务。5.5G 和6G 演进的核心特征之一是通感一体化。传统的通信基站可以提供高速率、高可靠的通信手段,但感知能力尚不足,而 5.5G 基站通过频率提升、天线和射频通道数量增加等方式,提升通信性能的同时增强感知能力
17、。通感一体网络(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是用同一张网络实现通信和感知功能,整个通信网络可以作为一个巨大的传感器,通过从无线信号中获取距离、速度、角度信息,可以提供高精度定位、手势捕捉、动作识别、无源对象的检测和追踪、成像及环境重构等广泛的新服务。另一方面,感知所提供的高精度定位、成像和环境重构能力可以帮助提升通信性能,例如波束赋形更准确、波束失败恢复更迅速、终端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追踪的开销更低,实现“感知辅助通信”。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2图表:2025 年智能物联 AIoT
18、 2.0 产业全景图谱来源:智次方研究院“通感智值一体化”的核心特征,是将传感、通信和计算能力深度打通,在算网等基础设施之上,通过软件动态按需配置网络功能,实现通信、计算、AI、感知、大数据和安全等能力的一体融合,实现 XaaS;同时,结合价值分配和交易的相关技术与基础设施,实现个体间的网络连接、信息交换和资源调配从“中心化”向“分布式”演变,进而推动物理世界的众多基础设施通过全球社区中个体的大规模协作。“通感智值一体化”将实现多个功能之间的相互协作、资源共享,追求信息感知的分布性、智能控制的自适应性、系统整体的协调性,最终提高综合应用和服务的智能化和价值化水平。2025 年中国 AIoT 产
19、业全景图谱报告3图表:通感一体化的应用场景来源:米风感知,智次方研究院整理基于“通感智值一体化”的智能物联 AIoT 2.0 适应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和技术融合的升级趋势,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身也将从此中获益,启动新一轮强势增长。AIOT 是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IoT 是 AIOT 的基础设施,其无所不在的传感器和智能终端将实现人机物互联,实时获取大量应用数据,是数据来源和运行基石。洞察 2:蜂窝、卫星、以太网多网融合发展,5.5G/RedCap 商用为AIoT 持续注入强劲动力2023 年,宽带物联网(4G/5G)连接数达到 13 亿,成为连接蜂窝物联网设备中份额最大的技术。
20、主要包括广域用例,它们需要比大规模物联网设备支持更高的吞吐量、更低的时延和更大的数据量。支持 10Mbps 下行链路和 5Mbps 上行链路速率的 LTE Cat-1 设备正在被广泛用于各类用例。宽带物联网将随 RedCap 的引入得到进一步加强。到 2028 年底,预计近 60%的蜂窝物联网连接将是宽带物联网连接,其中 4G 连接占大多数。随着 5G 新空口(NR)在新旧频谱中的引入,该部分的数据吞吐速率将大幅增加。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图表:不同蜂窝物联网连接数量来源:海通证券,智次方研究院整理5G-A,既 5.5G,在网络速度、延迟、连接数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5G
21、-A 将进一步提高网络吞吐量,实现毫秒级超低延迟,同时支持更多设备的同时连接。这将使得 5G-A 能够满足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如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工业 4.0 等。5G-A将在以下场景快速推广应用:1)实时沉浸体验:5G-A 将支持更高质量的视频传输,如 8K 视频流,以及更丰富的沉浸式体验,如 XR(扩展现实)应用,为用户提供仿佛身临其境的体验。2)智能上行:5G-A 将增强网络的上行能力,支持高清直播、远程监控等需要大量数据上传的应用。3)工业互联:5G-A 将进一步推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通过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的网络连接,实现工厂内的设备互联和智能控制。4)通感一体:5G-
22、A 将集成通信和感知功能,支持如自动驾驶车辆的环境感知和决策制定。5)千亿物联:5G-A 将支持大规模的物联网部署,实现智慧城市、智能农业等应用,通过大量的传感器和设备收集和交换数据。6)天地一体:5G-A 将整合地面网络和卫星通信,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无缝覆盖,支持偏远地区的通信和监测。2024 年被视为 5G-A 的商用元年,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已经开始部署 5G-A网络,并在多个城市实现商用。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5RedCap 在 2024 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实现连接数超千万,单价有望于年底前降至百元上下5G 时代的物联网技术更加细分。eMBB、mMTC 和
23、uRLLC 这三大场景都适用于物联网。eMBB 可用于高速率的物联网,mMTC 专为海量的低速物联网设计,uRLLC 则用于超低时延高可靠的确定性物联网。为了弥补中速物联网标准的缺失,在 5G-A 阶段又引入了 RedCap(又叫轻量化 5G),目标是取代 4G 的中速物联网技术 eMTC。目前,运营商最大规模开通并积极打造应用落地的 5G 技术,正是 RedCap。图表:RedCap 的技术优势来源:电信研究院,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024 年,RedCap 网、端、用均已具备成熟商用的基础。例如智能手表、口袋路由器和物联网设备。第二批 RedCap 设备正在开发中,它们将与使用 LTE Cat
24、-1 的低成本物联网设备展开竞争。图表:RedCap 的应用及推广时间轴来源:爱立信(中国),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6当前 RedCap 芯片已商用 3 家(海思、高通、展锐),2024 年底预计新增 5 家商用(MTK/翱捷/必博/摩罗/移芯);模组已商用 10 款(海思系 5 款:鼎桥/雁飞/利尔达/智芯/中移物联;高通系 4 款:移远/美格/广和通/有方;展锐系 1 款:移远);终端已商用30 款。运营商提高物联网价值需要做大连接规模。RedCap 预计可达十亿级连接规模,连接单价预计为 NB-IoT 的 10100 倍。蜂窝物联发展的一般特征是 2
25、 年突破千万,模组价格降约 40%;3-4 年突破 1 亿连接,模组价格降约 60%;5 年时间进入顶峰,代际价格有望拉齐。2024 年预计将达到上百万用户规模,2026 年有望累计突破 1 亿连接。无源物联将注入新的增长动能,迎来加速发展机遇无源物联网设备的联网需求是资产信息上报,发送极少的传感器数据。无源物联网以其自身不需要配备电池,可以直接从外界环境获取能量表现出来的潜力被业界关注。其在功耗、尺寸以及成本等方面具备优势。在整个物联网市场中,被认为是一个千亿级市场的细分领域。物联网金字塔基石是以 RFID、PIOT 等为代表的低成本千亿量级应用的无源物联感知标签。目前,全球 UHF RFI
26、D 标签芯片还是以国外厂商占据主流市场。在芯片分布统计中,预计 2024 年国外芯片将超过 500 亿颗,NXP 和英频杰是两大巨头;国内芯片将达到 30 亿颗,凯路威、复旦微、智汇芯联、上海坤锐等国内芯片厂商也已形成规模化应用。最新的 RFID 采用了基于蓝牙、WiFi、NBIOT、LoRa 等局域网协议,可实现室内中等距离无源通讯,可以规模盘点。再到蜂窝网广域时代建立基于基站和云平台的万物互联新业态,如 PIOT,实现远距离全产品全周期追溯。华为正在尝试推进 5G-A 技术在无源物联网中的发展。RFID 大部分的应用场景集中在商超、鞋服等行业中,而在 RFID 做不了的场景,是 5G-A
27、无源物联网去探索的领域,采用5G-A 蜂窝技术的无源物联网采用 PIOT 协议,在室内的读取距离提升 10-24m,室外长距可以达到 300-500m,能够多场景组网。5G-A 通过技术的升级去探索一个新的业务场景,创造另外一个千亿连接的市场空间。除了华为,中国移动也在推进 5G-A 无源物联网,其发展规划将分为三个阶段,近期将打造组网式样板方案,推动蜂窝式技术验证;中期将完成组网式方案商用部署,开展蜂窝式典型场景试点;远期则是持续完善多场景解决方案,全面推进各行业规模商用。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7目前,已有厂商推出 5G-A 无源解决方案,包括智汇芯联推出的 5G-A
28、PIoT Pegasus无源物联网芯片,坤锐电子推出的 5G-A 广域无源物联硬件解决方案 5G-A 标签仿真器,中移芯昇推出了自研的 ARP 无源数据路由平台,并且在今年 3 月助力中国移动广西公司 5G-A 无源物联网项目顺利完成验证。卫星互联网将进入高速发展期2024 年,我国卫星互联网领域捷报频传:中国移动 01 星和“星核”验证星成功发射入轨;上海蓝箭鸿擎向 ITU 提交了包含 1 万颗卫星的“鸿鹄三号”卫星星座申请备案;“千帆星座”也称“G60 星链”,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之一,将为全球用户提供低延时、高速率、高可靠性的卫星互联网服务。8 月“千帆星座”的首批组网
29、卫星以“一箭 18 星”成功升空入轨,标志着我国向组建全球卫星互联网迈出了重要一步。10 月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 02 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Berg Insight 发布了关于卫星物联网的最新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卫星物联网用户数在 2023 年超过 510 万,预计到 2028 年将飙升至 2670 万,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 39.2%。图表:全球卫星物联网连接数量规模及预测(百万)来源:Berg Insight,智次方研究院整理传统的卫星通信基于专有解决方案,每个星座都有自己的一套协议,整体成本居高不下,用户数量无法取得质的
30、增长。如今随着 3GPP 在 5G 标准 R17 阶段启动了非地面通信的研究,涵盖了无线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终端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卫星通信产业链的主流厂商开始在 3GPP 标准上投入更多资源。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8随着高功率转发器、集成电路技术和 VSAT 技术的日益成熟,用户终端天线口径可以降到米级,同时,卫星和终端的集成度进一步提升,卫星和运载火箭研制成本大幅降低,卫星通信逐步从早期专线、专网时代,过渡到以个人宽带接入为主的卫星互联网时代。卫星互联网基于卫星通信技术,通过发射特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实现全球范围辐射,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
31、务的新型网络。作为地面通信的重要补充,卫星互联网具有低延时、低成本、广覆盖、宽带化等优点。图表:卫星物联网的优势来源:智次方研究院高轨卫星(20000km 以上)、中轨卫星(2000km-20000km)和低轨卫星(200-2000km)。中高轨道卫星具有覆盖优势,单颗 GEO 卫星可覆盖近 1/3 地球表面积;由于高轨卫星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地面接收终端无需跟踪卫星的运动,对准一个方向即可。低轨卫星具有信号衰减和传播延迟低,组网可覆盖全球以及便于与地面网络融合等优点。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技术不断突破,天地网一体无缝通信取得重要成就。自华为Mate50 系列手机发布后,vivo、Oppo、小
32、米、荣耀等手机企业采用各种技术加速推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摩托罗拉在 MWC2023(2023 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推出了一款名为 Defy Satellite Link 的小设备,该设备可让任何 iPhone 或安卓手机,通过蓝牙与卫星连接,实现双向卫星通信。据 SpaceX 公司透露,其借助 T-Mobile 的网络基础设施,已能通过 Starlink 卫星成功发送短信和视频,并计划在 2024 年实现短信服务,在 2025 年实现语音、数据和 IoT(物联网)服务。以太网保持高速增长,TSN 得到国家支持,有望迎来爆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以太网交换技术对企业、服务提供商和云巨
33、头来说至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9关重要。在数据中心市场,企业和服务提供商正在构建速度越来越快的以太网交换机,以支持快速扩展的 AI 工作负载。在非数据中心市场,以太网交换机供应商正在将 AI 功能嵌入软件管理平台中,以改善运营和性能。运营商和网络设备制造商(NEM)都赖以验证尖端 HSE(High Speed Ethernet,高速率以太网。2023 年 HSE 端口出货量持续加速,供应商出货了 7000 多万个 HSE 端口,预计 2024年至 2026 年间,出货量将激增至 2.4 亿多个端口。市场已超出传统需求曲线,正着眼于1.6T 以太网,以期尽快抓住 AI 带来
34、的机遇。更高速度的提升,AI 的影响正在改变数据中心及其周围的互联生态系统,使得有必要对网络进行重新架构,以支持新的性能和可扩展性要求。我们将继续看到向 400G/800G及更高速度的快速迁移。AI 架构需要新的测试方法,AI 数据中心性能测试需要配置测试用例,利用真实服务器生成 AI 工作负载,这是一项极其昂贵的任务。因此,正在采用新的成本效益高的方法来对 AI 数据中心网络进行压力测试,这些方法可以模拟真实的 xPU工作负载流量。互联网巨头们正在迁移到 800G,企业用户寻求即时的技术进步方案,电信运营商也在摒弃传统方案,以满足客户在雄心勃勃的部署周期中的需求。关键见解包括:对速度的需求,
35、1.6T 以太网将很快成为仍在获得增长驱动力的 800G 以太网的补充,以满足随着 AI 模型复杂性和规模的增长而带来的近期需求,这些模型需要更多的带宽和速度。AI 流量预测:边缘容量将增长,大量 AI 流量将出现在边缘,这促使接入和传输网络需要尽早进行容量升级。早期预测表明,边缘位置可能需要额外的容量,其中远边缘站点需要 25-50G 带宽升级,中边缘站点需要 100-200G,近边缘站点需要 400G,并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升级到 800G。后端数据中心采用 RoCEv2基于融合以太网的远程直接内存访问(RDMA OverConverged Ethernet,RoCEv2)是高性能、低时延网络
36、的关键推动因素,确保设备之间通过以太网进行直接内存访问得以实现。强调了 RoCEv2 在后端数据中心 AI 互联架构中日益广泛的采用。生成式 AI 的应用,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所带来的数据量急剧增加,推动了数据中心网络对高带宽和低延迟需求不断提升。作为数据中心网络核心设备的交换机,也迎来了新的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0技术变革和增长机遇。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交换机在中国网络设备市场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2022 年市场规模约为 591 亿元,同比增长 17.96%,2023 年为 685亿元,预计 2024 年中国交换机市场规模将增至 749 亿元。图表 2020-2
37、023 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规模(亿元)来源:IDC,智次方研究院整理时间敏感网络(TSN)是在 IEEE 802.1 标准以太网框架下制定的新一代标准以太网技术,运行在 OSI 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TSN 技术源于标准以太网的队列传输机制,网络帧格式也是采用包含 VLAN 标签的标准以太网帧格式。TSN 交换机能够实现各类型网络终端的互联互通,与传统交换机相比,其具有体量小、功耗低、延迟低、可靠性高、抖动频率低、数据传输能力强、适用端口多等优点,可在工业网络、车联网以及航空航天、铁路、军工装备的机载网络互联互通中发挥出重要作用。TSN 网络能带来的便利及优势。1)使用标准的 TSN 交换机进行等
38、时同步应用,不需要特殊的硬件芯片(ERTECs,ASICs)的支持,使 TCP/IP 通信与实时通信并行,互不干扰;2)无缝冗余技术为网络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当然帧复制和帧消除技术的使用也会造成带宽的消耗;3)时间敏感性网络可以提供独立于硬件的高精度时间同步,同步精度小于 1 微秒。一个网络适用于所有应用,物理层更加灵活,千兆的吉比特网与十兆的单对以太网可以共生共融;控制层的网络协议与信息层的网络协议在一个网络里互不干扰。在标准网络中确定性传输数据解决方案的能力,应能降低进入设施的解决方案的复杂性。随着调度和优先功能的增加,TSN 可能成为从传统解决方案升级的一个途径。供应商还将推出新型网关,
39、允许时间敏感的通信协议过渡到基于 TSN 的以太网(如 SERCOS 到TSN),使其能够享受以太网的优势,而无需进行成本高昂的更换全部组件。TSN 是实施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1工业 4.0 的关键组成部分。利用 TSN 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可以实现更广泛的功能和用途。洞察 3:生成式 AI 进入工业级应用爆发期,带动相关产业稳步增长人工智能的发展从深度学习时代进入到大模型时代,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参数量呈现指数级上升,需要高性能算力的支撑。目前,大规模预训练模型训练算力是以往的 10 到100 倍,当前主流生成式 AI 模型的训练广泛使用到英伟达 Tensor Core
40、 GPU 芯片,如微软斥资数亿美元购买数万颗英伟达 A100 芯片以帮助 Open AI 打造 ChatGPT。人工智能预训练模型的开发对于云服务有较大需求,AI 云服务可以提供人工智能开发模块,通过多元化的服务模式,降低开发者的开发成本和产品开发周期,为模型开发提供 AI 赋能。典型案例如亚马逊 SageMaker,其可提供图像分析、语音处理、自然语言理解等相关服务,使用者无需了解参数和算法即可实现功能的应用。百度飞桨 EasyDL 零门槛 AI 开发平台提供图像分类、物体检测、文本分类、声音分类和视频分类等功能,实现一站式自动化训练,降低 AI 定制开发门槛。生成式 AI 基于海量训练数据
41、和大规模预训练模型,自动生成创建文本、音频、图像、视频以及跨模态信息。自 OpenAI 发布 ChatGPT 以来,全球爆发生成式 AI 热潮,诸多科技类企业纷纷推出生成式 AI 模型、产品和相关底层基础设施及服务。生成式 AI 持续推动人工智能的创新与商业化落地进程,也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快速发展。根据 IDC 测算,国内智能算力规模正在高速增长。2023 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414.1 EFLOPS,预计到 2027 年将达到 1117.4 EFLOPS(基于 FP16 计算)。2022-2027年期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 33.9%。图表:中国智能算力规模(EFLOPS)及预
42、测来源:IDC,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2IDC 预测,中国 AI 服务器市场需求将实现大幅度上升,2023 年,中国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达 91 亿美元,同比增长 82.5%,2027 年将达到 134 亿美元,五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21.8%。从工作负载来看,2023 年,大模型的兴起推动了训练服务器的增长速度。数据显示,2023 年国内训练工作负载的服务器占比达到 58.7%。随着训练模型的完善与成熟,模型和应用产品逐步进入投产模式,处理推理工作负载的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随之攀升。IDC 预计,国内到 2027 年用于推理的工作负载将达到 72.6%
43、。洞察 4:DePIN 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网络、DeGEN 去中心化能源网络等成为 AIoT 2.0 重要支撑,赋能价值挖掘和回报DePIN 项目的结合体(WEB3+AIoT=DePIN)是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它代表了分布式物理基础设施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DePIN 代表的新基建能够涵盖任何物理设施,如电信网络中的通讯热点、算力网络中的服务器、存储网络中的存储空间,或能源网络中的太阳能电池板等。DePIN 运营以“人人建设,人人受益”的理念,采用去中心化的方式,由世界各地的个人和公司共同建设,让每个人和公司都能够使用。建设者和贡献者将获得DePIN 网络的一部分所有权和经济激励作为回报。虽然目前
44、 DePIN 只是 Web3 当中的一个新兴领域,但是正在逐渐走向主流,增长潜力巨大。根据研究机构 Messari 估计,DePIN 整体行业目前的规模约为 2.2 万亿美元,到2028 年有望增长到 3.5 万亿美元,将相当于当前 Web3 整体市场市值的 3 倍。DePIN、Web3 等技术具备价值分配特性,正成为 AIoT 的重要基础设施DePIN 让过去“从上到下”规划建设的基础设施网络,可以采用“从下到上”的方式重新构建。随着大家认可度的深化和扩大,DePIN 会逐渐从一种探索走向主流。如果将DePIN 项目的技术堆栈进行分解,可以划分为以上的 7 层,其中基础的 4 层都是 AIo
45、T 企业非常熟悉的领域,因此从 AIoT 进入 DePIN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DePIN 作为可信数字基础设施,通过记录和计量链下的贡献行为,并将其记录到链上,创造了一个可信和可追溯的数据生命周期,进一步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可信度和价值。这种基于物理世界的工作量证明,由 AIoT 设备实时采集并实时签名登记到区块链上,并在DePIN 网络中验证,成为激励社区建设者的公正依据。AIoT+区块链既是 DePIN 网络中工作量验证的关键环节,也是 DePIN 网络向公众提供服务的重要支撑平台。DePIN 通过众包和共有的方式建设基础设施,相较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先天的2025 年中国 AIoT 产
46、业全景图谱报告13优势,例如:资本效率高、优化资源配置、开放性强、鼓励创新以及全球化等。无论是“DRN 同质化的资源型网络”,还是“PRN 非同质化的基础设施网络”,DePIN 模式都具有内在的比较优势。图表:DePIN 的运行机制来源:智次方研究院DePIN 是一种新型的共享经济模式,正逐渐成为主流。通过将物理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权力下放给参与者,DePIN 实现了资本效率、资源优化、开放创新和全球化等多种优势。身边的硬件和设备潜藏着巨大的价值,而 DePIN 让我们能够探索未知的场景,并共享这些未被开发的潜力。从 AIoT 进入 DePIN 是最短的路径,AIoT 设备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区块链
47、的可信记录相结合,为 DePIN 网络提供了可靠的工作量验证和服务支持。数据要素交易和碳交易等将为 AIoT 发展增添重要动力数据要素是五大生产要素之一,其他四个分别是劳动力、技术、资本和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和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跟它们归为一类,数据要素的战略地位可见一斑。业界形象地将数据称作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数据的流动带动技术流、物质流、人才流、资金流,就像石油的燃烧可以产生动力并带来价值。数据要素作为生产要素后,市场空间非常大,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 2025 年达到 2000 亿左右,去年的中国要素产业创新大会上有专家预计,中长期角度数据资产催生的市场规模可能会达到 10 万
48、亿左右,市场空间极大。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4图表:数据要素对 GDP 作用机制来源: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工作目标,并强调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随着我国绿色转型工作持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交易市场”或“碳市场”)作为我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其发展将愈发受到重视,发展速度也将加快。2023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量 2.12 亿吨,年度成交额144.44 亿元,日均成交量 87.58 万
49、吨。在碳交易及“新基建”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物联网和 5G 等先进技术与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我国商业建筑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建筑智能化利用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帮助商业建筑内的电力、空调、照明、电梯、防灾和防盗等设备协同合作,节省能源以及提升效率,提供楼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安全保卫自动化和消防自动化的建筑环境。楼宇自动化系统分为空调暖通控制系统、配电控制系统、电梯监控系统、给排水控制系统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五大系统。AIoT 技术的应用普及,使得零碳排放成为可能。洞察 5:工业互联网平台转变发展思路,精细化运营和行业纵深化发展成为趋势自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开始爆火起,
50、产业曾幻想其能够破解工业领域“隔行各如隔山”的难题,摆脱一个一个做项目的“脏活累活”困境,然而冰冷的事实摆在眼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商自身尚无法解决“订单难拿、利润难挣、账款难收”等挑战,如何盈利将是未来长期需要思考的问题。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5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是对工业互联网技术系统功能、性能、可用性和可靠性起决定作用的独特技术体系。我国高度重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工业互联网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国家级企业,在 5G+工业互联网、工业人工智能与工业大数据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进展。但西方工业强国对我国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围追堵截,导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卡脖子”和断供风
51、险与日俱增。我国 95%以上的高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工业网络协议、90%以上的高端工业软件市场被国外厂商垄断,50%以上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采用国外开源架构,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体系脆弱,数据、平台、安全等方面的产业技术空心化问题突出。随着工业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普及和深化,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复杂性上升,安全性、可控性问题更加紧迫和突出。工业互联网处在技术创新爆发期,有很强的包容性和生态化特征。从全球范围看,技术体系处在快速发展和持续迭代的过程中,以美国、德国和中国为代表的国家在工业互联网技术架构体系方面持续迭代,网络、平台、协议、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升级,微服务技术、低代码技术的内置加速,技术创
52、新与融合推动了工业互联网技术的跃升。从工业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看,不断涌现的 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技术,快速融入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为工业应用问题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方案和工具。5G+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很可能对原有的技术产生系统性的重构与颠覆。开源社区和生态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加速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与迭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不少国家级双跨平台就是以开源平台软件为基础进行的二次开发。场景化裂变和驱动加速以及开源社区为工业互联网前沿引领技术的跨领域融合提供了重要通道。图表:工业互联网生态架构来源:华泰证券,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
53、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6工业互联网产业链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整合先进的技术与服务,为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将在未来工业发展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现阶段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盈利难,其原因主要是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要么是投入成本太高,要么是产出价值太低,导致投入产出比不够高,没有更多客户为此买单。一般与定制化程度高、学习成本高有关系。改进方法不是要求厂商开展价格战,而是提高产品标准化水平、广泛开展行业培训让更多人学会使用平台工具。随着客户增多,平台的边际成本将逐步降低,进而吸引更多客户部署平台,产
54、生良性循环。一方面可能与企业的阶段式布局有关系,比如首先完成的设备物联,实际价值自然没有利用数据实现分析决策的价值高;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各垂直细分领域都有各自的 know-how,部分跨行企业要充分理解工业知识的确存在难度,需要时间积累经验。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7 通2.1 蜂窝无线通信2.1.1 基站Base Station 基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RAN(Radio Access Network),是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设备。通常包括 BBU(主要负责信号调制)、RRU(主要负责射频处理),馈线(连接 RRU 和天线),天线(主要负责线缆上导行波和空间波之间的转换)。
55、图表 传统基站构成示意图来源:射频技术研究院,智次方研究院整理4G 时代,基带处理单元包括主控板和基带板,主控板负责处理核心网和用户信令数据,基带板负责数据编码调制;射频单元主要负责射频信号的生成和提取,为了减少传输损耗,将射频单元与天线部署在一起的叫做射频拉远单元(RRU),一个基带处理单元可以管理多个射频拉远单元;天馈单元负责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包含天线和馈线,天线主要负责向特定方向发送或接收电磁波,馈线负责连接射频单元与天线。5G 时代,基站被重构为以下三个功能实体: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单元)、DU(Distribute Unit,分布单元)、AAU(Active
56、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单元)。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8图表 传统基站与 5G 基站构成差异来源:射频技术研究院,智次方研究院整理5G 基站将 BBU 的功能分开,其中分为 CU 和 DU 两部分。分布式单元(DU)将主要负责层 1 的物理层功能、以及层 2 的实时性功能。集中式单元(CU),主要负责层 2 的非实时功能、层 3 的信令控制。AAU 可以认为是原来的基站天线加上 RRU 的组合部分。AAU 到 DU被称为前传、DU 到 CU 被称为中传,CU 到核心网被称为回传。5G 网络采用了较高的频率(如 2.6GHz 或 3.5GHz),频率越高,信号传
57、播的距离越短。但 5G 网络采用了更多的基站和更先进的无线技术来弥补这一不足,从而保证了在短距离内提供高速、低延迟的数据传输。在人口密集的地区,5G 基站的密度可能会更高,以提供更广泛的覆盖和更好的网络性能。按技术划分的全球移动签约数(亿):数据来源:爱立信(中国),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9由于 5G 高网络容量和全频谱接入需求,天线射频模块集成、大规模天线技术、小微基站和室内分布是基站系统演进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 5G 发展的基本条件。产业链环节主要涵盖基站天线、射频模块、小微基站与室内分布等。5G 基站主要分为宏基站和小基站。宏基站通常架设在铁塔上,
58、体型大、承载用户数量多、覆盖面积广。由于 5G 高频段工作的原因,宏基站所能覆盖的信号范围有限,还需要大量的小基站协同宏基站进行连续覆盖和室内浅层覆盖。小基站根据覆盖范围大小分为微基站、皮基站和飞基站。图表 5G 基站分类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智次方研究院整理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4 年 6 月数据,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 11.7 亿个,比上年末净增 3354 万个;我国 5G 基站总数达 399.6 万个,比上年末净增 61.9 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 33.5%。图表 2023 年-2024 年 7 月中国 5G 基站累计开通数量(万)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2
59、0来源:工信部中国联通采购与招标网发布的 2023 年中国联通 5G 网络设备集中采购项目资格预审公告显示,中国联通以自筹资金采购 5G 新建、改造、升级、扩容网络设备 69 万站(套)及相关辅材、服务等,采购预算为 402.39 亿元。2022 年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共建共享新增 31 万 5G 基站,同时中国联通新增 17 万 900M 基站。2023 年 5 月,中国移动官网 2023 至 2024 年 5G 700M&2.6GHz/4.9GHz 无线网主设备集中采购(单一来源)公告和 2023 至 2024 年 5G700M&2.6GHz/4.9GHz 无线网主设备集中采购(公开招标)公
60、告。根据以上信息,中国移动集采+单一来源集采 5G 基站共计49.96 万站,2023 年累计开通 5G 基站 164.5 万站。图表 2020-2024 年中国运营商 5G 无线主设备集采中标情况来源:科信移动招股说明书,智次方研究院整理全球基站设备市场则主要由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三星等传统设备厂商占据。根据 DellOro Group 发布的 2023 年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数据(包括 6 个细分市场:宽带接入、微波传输、光传输、移动核心网、无线接入网、SP 路由器和交换机),供应商动态基本保持稳定,华为仍然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据市场研究公司 Omdia 发布的统计数据,2
61、023 年华为以 31.3%的份额位居全球通信设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21备(小型和大型基站等)市场第一。瑞典爱立信以 24.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芬兰诺基亚和中国中兴通讯分别以 19.5%和 13.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和第四。上述四家企业全球市占率接近 90%,而三星电子去年以 6.1%的份额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排名第五,市占率较去年下降 1.6%。图表 2020-2023 全球电信设备供应商市场份额来源:智次方研究院5G 基站有望改造成通感融合基站。通感融合基站有望成为低空基础设施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2024 年 3 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民航局等四部委联合印
62、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从政策描述来看,低空飞行生态中,空管系统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复杂的感知环境(气象、楼宇、通信),以及随着飞行器数量的增多带来的大量数据短时、高速的处理和反馈。通感一体有望解决低空飞行中的监视、管控不足的问题。是相对来说较为有效可行的方案,并成为航空领域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ADS-B)和雷达的有效补充。6G 时代有望达到卫星地面通感一体化。根据吴晓文面向 6G 的卫星通感一体化,6G 阶段,通信、感知实现一体化设计,基于原生 AI 功能,满足多种需求。基于卫星通信在定位、导航、遥感融合的发展趋势,5G-A 与 6G 阶段,卫星将与地面通
63、信逐步融合、统一设计,最终 6G 阶段实现卫星通感一体化。未来低空经济主流的监控技术有可能采用星地协作通感一体化技术当做雷达及通信链路,即利用地面通信基站和卫星通信,对低空空域全局感知,提高资源利用率,感知的同时实现通信。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222.1.2 无线通信解决方案无线通信已经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个无处不在的可靠连接是 ICT 建设的基础。企业无线面向政府,交通和能源等行业,通过提供专业的移动通信网络(4G/5G 基站、微波、核心网等产品),搭建一个支撑行业生产系统的端到端、高可靠、高速数据通道,加快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其中,面向行业的 4G/5G 网
64、络(行业无线)建立起无处不在的专用移动连接;微波传输网络(企业微波)帮助企业在光纤难以到达的站点之间提供大数据传输通道;核心网连接政企跨区域的移动网络,并提供与生产应用系统的移动数据互通能力。核心和传输设备(包括基站、射频拉远和无线宽带系统)等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新一代蜂窝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应具备三大特点:全能(一套系统支持语音/视频/对讲/监控/物联网等等各种应用),高可靠(工业级)和随处可用(可基于各授权频谱)。全能、高可靠、随处可用的新一代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一套系统既支持窄带通信也支持宽带通信,既支持人的通信也支持物的通信,既支持要求时间延迟特别低的通信也支持要
65、求连接数量特别多的通信,同时满足企业生产、运营、管理、办公等各种通信需求,将加速使能企业数字化转型。高可靠:稳定可靠是企业客户对无线通信的关键诉求,新一代企业无线解决方案需要在充分利用蜂窝通信优秀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加入先进的干扰检测和规避算法,使同时有大量用户在线的情况下依然能合理使用无线资源,保证性能。同时,能通过设备和系统多级冗余备份提供 99.999%的工业级可靠性,保证系统持久稳定运行。全能:从无线语音通话到多媒体通信,从无线视频监控到海量传感器数据采集,从实时调度到机器人远程控制,面对各种应用的通信需求,以往企业会分别部署多种不同技术类型的网络,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网络间数据难以共享,网
66、络建设、维护成本高企。而在5G 蜂窝通信以及未来的 6G 里,一套系统满足各种通信需求已经是业界的共识:通过统一的网络提供无线宽带和低功耗广域物联业务,满足数据、物联、语音、定位等多种业务的承载需求,提供全能的企业无线通信,实现企业人与人、人与物、物与和物的全面连接。2.1.3 无线网关网关(Gateway)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协议转换模块)。网关在网络层以上实现网络互连,是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网关既可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23以用于广域网互连,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边缘计算网关(Edge-Gateway)又称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
67、是一种可以在设备上运行本地计算、消息通信、数据缓存等功能的工业智能网关,可以在无需联网的情况下实现设备的本地联动以及数据处理分析。边缘计算网关是一种连接物联网设备和云端服务的关键技术,它可以在设备和云端之间建立一个安全、高效的通信桥梁。边缘计算网关具有接口丰富,支持海量连接,数据采集和数据清洗,支持 MQTT 协议,支持多种工业通讯规约,支持 web 配置方式,支持云端远程配置等功能。边缘计算网关通常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软件部分则负责数据分析、存储和管理。据测算结果,中国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 2023 年市场规模达到 20.25 亿元,2017-2023年
68、复合增长率为 36.21%。图表 中国边缘计算网关市场规模(亿元)来源:中国通信院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市场规模发展状况主要由下游相关产业需求增长、边缘计算技术持续突破等多重发展因素驱动。在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下,处理的数据规模也在激增,边缘算力在大模型推理上的重要程度逐渐提升。中国物联网开始万物互联的方向,物联网连接数的高增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向去中心化、边缘化、安全化的边缘计算过渡。2.1.4 物联网卡物联网卡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69、简单来说,物联网卡就是由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提供,基于物联网专网,用来满足智能硬件的联网、管理,以及企业的移动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24信息化应用需求的流量卡。物联网卡应用领域:(1)标准物联网卡:主要满足企业 IoT 设备网络数据通信需求,常见于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等共享设施,以及快递柜、POS 机等。(2)工业级物联网卡:工业级物联网卡采用特殊的材料和芯片,包括注塑、陶瓷等,在物联网卡市场中统称为 MP2 卡。由于工业级物联网卡是针对户外设备使用的,所以需要抗震、防水防潮、抗高温等。应用于智慧电表、水表、农业;车联网;共享充电桩等设备。(3)NB-物联网卡:NB
70、-IoT 具有覆盖广、功耗低、覆盖面广、连接多、速度快、架构优良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远程抄表、智能路灯、烟感传感器等各种垂直智能行业。(4)VPDN 定向专用卡:使用 L2TP 协议或 GRE 隧道等技术,为企业建立一条虚拟的、与公共互联网隔离的专用通道,安全访问内部数据资源,实现 VPDN 卡与企业内部网的通信。除一般企业专用网需求外,类似 VPDN 轻组网等还可支持公共事业、政企等安全需求高的行业场景,如加密接入、黑白名单等服务。(5)eSIM 卡:即嵌入式 SIM 卡,设备无需插入物理 SIM 卡即可直接无线网络。(6)国际物联网卡:一般由三大运营商提供,可接入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71、网络,支持国际漫游、短信、语音、无线数据等基础通信服务。此外,通过国际物联网卡可进行通信链接管理、终端管理等,因此国际物联网卡还广泛用于各种物联网设备,如智能家居、智能制造、车联网等,实现设备的国际间流动追踪和联网需求。按照物理形态,物联网卡可分为插拔式 MP 卡和贴片式 MS 卡。MP 卡,插拔式卡,外表跟 SIM 卡差不多,可以使用在极低或极高的温度环境下,适应不同的恶劣外部环境。而且因其成本低、安装方便,应用领域更加广泛。MS 卡,贴片式卡,一般被焊接在设备上,用于生产前装。它因体积小、抗震、耐高温、寿命长常用于车载前装、智能抄表、穿戴设备上。在功能上,两者均可以实现无线联网、收发短信息
72、等功能。但物联网卡无法进行语音通话。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25图表 物联网卡分类图表 物联网卡的行业应用分为三类:车规级、工业级和消费级。来源:IoT 物联网技术,智次方研究院整理物联网终端是物联网中连接传感网络与传输网络层,实现采集数据及向网络层发送数据的设备。物联网终端担负着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加密、传输等多种功能,甚至会向用户提供管理窗口。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较快增长。截至 7 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 25.47 亿户,比上年末净增 2.15 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包括移动电话用户和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的比重达 59%。2025 年中国 AIo
73、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26图表:中国物联网终端用户情况(亿户)来源:工信部物联网终端实际上是传统嵌入式设备的拓展,通常由 MCU(微型计算机)、传感器、执行器、通信模块与操作系统组成。终端的形式多种多样,从使用的行业领域来分,可以分为工业物联网终端、农业物联网终端、物流物联网终端、安防物联网终端等;按便携性可以分固定终端、移动终端与手持终端等。2.1.5 通信软件通信软件,泛指由电信运营商或相关企业开发的一系列应用程序和技术系统,旨在支持和增强电信服务的提供、管理与运营。运营商通信系统,主要由 BSS(业务)、OSS(运营)、MSS(管理)、EDA((企业数据应用)、TM(IT 管控)几部分组成
74、。BSS、OSS、MSS 三类电信软件及相关服务的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50%、32%、18%。BSS 主要实现对电信业务、电信资源、营销管理以及对客户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主要场景包括呼叫中心、网上营业厅等。需求旺盛的情况来自于:新业务和产品的推出(例如新服务、新套餐等)、客户基数快速增长、拓展国外新市场等。OSS 主要实现对电信网络和电信资源的管理,主要应用场景包括网络设备管理、资源设备管理、网络系统优化等。需求旺盛的情况来自于:网络升级和扩容(例如 4G 升级为5G)、新技术的引入(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等)、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MSS 聚焦工程、财务、人力资源等公司资源的精确化管理,属于非
75、核心系统。行业上游分为硬件和基础软件。硬件主要涉及:个人工作站(性能较强的 PC、MAC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27等)、服务器、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特殊设备(基站模拟器、信令分析仪等)。基础软件涉及操作系统:集成开发环境(IDE)、编程语言(C/C+,Java,Python,JavaScript 等)、版本控制系统(例如 Git)、电信协议栈和 SDK、模拟器和测试工、数据库、云平台服务、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工具、容器化和编排工具(Kubernetes、Docker 等)。中游电信软件开发商,第三方的代表公司为:亚信科技、天源迪科、东方国信、华为、中
76、兴通讯等。下游电信运营商,代表企业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图表:通信软件产业链来源:粤开证券,智次方研究院整理通信软件的技术进化,围绕通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网络化和服务化阶段,电信软件经历了从网络基础设施到服务交付平台的巨大转变。关键技术突破包括:1)IP 网络技术:IP 网络技术的普及,尤其是 IPv6 的发展,为数据、语音、视频等多媒体服务的融合提供了可能。这要求电信软件能够处理更复杂的协议栈,以及开发出适应 IP 网络特性的新业务和应用,如 VoIP、IPTV 等。2)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极大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降低了延迟。它们要求电信软件能够支持更高效的数据
77、处理、更灵活的网络资源配置、以及更高质量的用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28户体验。例如,内容分发网络(CDN)、视频优化、动态频谱分配等软件技术应运而生。3)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SDN 就像是给网络装上了聪明的大脑,它能把控制网络怎么走的命令中心和实际传递数据的部分分开管理,网络就变得更灵活、反应更快。NFV 让以前那些需要用专门硬件做的网络任务,比如打电话、发短信的设备,现在都可以通过软件在普通的电脑服务器上完成。这两项技术促使电信软件向更加自动化、可编程和云原生的方向发展。4)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随着网络产生的数据量剧增,大数据技术用于
78、分析用户行为、网络性能,优化网络运营和决策制定。人工智能的引入,尤其是在网络自动化、故障预测、客户服务、安全防护等方面使系统能够自我学习、优化和适应变化。5)物联网(IoT):物联网的兴起导致连接设备数量激增,对电信网络的连接管理、数据处理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电信软件因此需要支持大规模设备的注册、管理、数据收集与分析,以及提供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等专为 IoT 设计的服务,促进了边缘计算、雾计算等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未来发展趋势:1)智能化,随着 AI 和机器学习技术的成熟,电信软件将更加注重自动化运维、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2)云原生与分布式架构,随着 5G 及未来 6G 网络的部
79、署,电信软件将越来越多地采用云原生设计,支持微服务、容器化、服务网格等技术,实现软件的快速迭代、灵活部署和高效扩展。同时,分布式架构将更好地支持边缘计算,降低时延,提升数据处理的实时性。2.1.6 连接管理平台连接管理平台(CMP)提供可连接性管理、优化,以及终端管理、维护等方面功能的平台。SIM 卡、运营费用、终端在网状态是影响设备的可连接性的三方面因素。连接管理平台通过对网关连接的监测与管理,可监控、分析、配置和修改 IoT 和 M2M(机器对机器)部署,保障终端联网通道的稳定,同时可以进行 IoT 资费管理、网络资源用量管理、IP地址资源管理等。连接管理平台(CMP)是移动网络运营商(M
80、NO)和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用于管理连接、处理激活/停用、计费、分析、报告及其它各种功能的关键基础中间件之一。基于蜂窝移动网络的物联网卡在一些地区已经超过手机用户,预计未来会有更大数量的增长。这一背景趋势下,“物联网连接管理”的复杂程度以及精细化运营要求催生连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29接管理的内涵外延更加丰富。附图是 Transforma Insights 新近定义的分类,其讲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分为五类,也给出了每类的重点和代表性玩家。图表:物联网连接管理技术架构来源:Transforma Insights,智次方研究院整理CMP 功能正在不断发展,并且变得更加
81、多样化。最明显的区别是“Thin CMP”和“Thick CMP”,前者的功能仅限于 SIM 卡管理,而后者则包括更广泛的连接相关功能,包括核心网络、eSIM 管理和连接协调。目前,许多物联网连接服务提供商更积极地审视他们的战略,主要是出于对单位经济效益的担忧,以及如何应对低利润连接的问题,他们希望通过采用可扩展的解决方案来实现低触点的注册和管理。新的、更具可扩展性的、基于云的产品已经面世,它们具备丰富的功能,以更经济可行的方式提供给客户,这对老牌供应商造成了更大的竞争压力。一些老牌供应商正在经历一些明显的变化,这展现了交付 CMP 的经济性。爱立信(Ericsson)采取了激进的做法,剥离其
82、亏损的物联网加速器平台,而思科(Cisco)一直在改进其产品,增加了额外的功能和分层产品,但同时也提高了价格,以反映管理 CMP 现实成本。目前,CMP 正处在转型期,所有权、功能、市场结构和购买行为都在不断变化。最终,3-5 年后,预计 CMP 将形成一种新常态,其基础是更加多元化的市场结构,提供更广泛、在多种情况下功能更丰富的平台。全球物联网平台市场规模 2023 年达 313.11 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物联网平台市场规模为 92.59 亿元。贝哲斯咨询预测,至 2029 年全球物联网平台市场规模将以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3028.97%的 CAGR 增长至 1
83、432.22 亿元。物联网平台行业内重点企业有 Amazon WebServices,Cisco,Erricsson,Google Inc,IBM Corporation,Microsoft Corporation,Oracle Corporation。2.1.7 基础电信服务基础电信业务,是提供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公共数据传送和基本话音通信服务的业务。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包括固定通信业务、蜂窝移动通信业务、第一类卫星通信业务、第一类数据通信业务、电话业务。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包括集群通信业务、无线寻呼业务、第二类卫星通信业务、第二类数据通信业务、网络接入设施服务业务、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网络
84、托管业务。目前,取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能对外提供物联网相关基础电信服务的企业主要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和中国铁塔等。市场研究机构 IoT Analytics 发布了最新的全球运营商蜂窝物联网相关数据,过去的2023 年,全球运营商的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已达到 35.6 亿,收入为 150 亿美元,收入增速达到 23%。头部运营商的市场集中度依然很高,蜂窝物联网连接数量前五大运营商占全球83%的份额,而收入前五的运营商占全球总收入 64%的份额。图表:基础电信运营商市场份额来源:IoTAnalytics,智次方研究院整理中国移动:过去的 2023 年,中国移动贡献了全球蜂窝物
85、联网连接 46%的份额和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收入 20%的份额,蜂窝物联网连接同比增长了 20%。中国电信:2023 年,中国电信贡献了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 15%的份额和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收入 7%的份额,蜂窝物联网连接同比增长 28%。中国联通:2023 年,中国联通贡献了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14%的份额和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收入 10%的份额,蜂窝物联网连接同比增长 28%。AT&T: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312023 年,AT&T 贡献了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 4%的份额和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收入 12%的份额。同样由于汽车行业的强劲需求,AT&T 的蜂窝物联网连接同比增长 1
86、9%。沃达丰:2023年,沃达丰贡献了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 5%的份额和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收入 9%的份额。由于汽车行业的强劲需求,沃达丰的蜂窝物联网连接同比增长了 15%。运营商的蜂窝物联网收入从 2010 年至 2023 年期间以 1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IoTAnalytics 预测,从 2024 年开始这一增速可能会加快,预计到 2030 年的复合增速将超过18%。从这一数据来看,蜂窝物联网的收入增速超过了物联网软件和大型企业对物联网支出的增速,表明蜂窝连接对于物联网设备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加。2.1.8 移动物联网转售移动物联网业务转售是移动通信转售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开展合作,通过转售方
87、式提供基于 4G/5G 移动通信网络的,以数据流量方式实现的物与物之间的通信业务。国外移动虚拟运营商在物联网领域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多个垂直行业跨国、跨运营商细分市场的涌现,主要有以下 3 种业务模式:一是由传统移动虚拟运营商转型而来的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提供商;二是由 ICT 产业链其他环节主体转化而来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三是技术上具有颠覆性和创新性、如基于完全虚拟化的云原生核心网络提供物联网服务的新兴企业。国内涉足物联网业务的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联想懂的通信为代表的终端设备制造商背景企业,依托于自身的硬件和软件研发能力,提供包括模组、终端、平台、行业解决方案等一揽子物
88、联网服务;另一类是以优友互联为代表,由传统渠道发展模式转型向物联网领域拓展的企业,立足连接,提供连接+智能终端、连接+定制终端+平台、深度通信定制化服务等多个层次的物联网服务。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后,截至 2014 年底,共分 4 批向 33 家民营企业发放移动转售业务牌照,此后达到 42 家。经过多年发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用户规模在 2019 年达到巅峰,超过 1.2 亿户。之后用户规模在 2019 年触顶后转入下行区间。截至 2022 年底,我国移动通信转售用户总数减少至 8600 万户。从实际应用案例来看,国内移动物联网转售企业与国外主流物联网应用领域类似,集中于垂直行业基于物联网的远程
89、控制应用,以及跨境 eSIM 卡管理业务。2023 年优友互联成为首家移动物联网业务转售试点企业。在现有 39 家移动通信转售企业中,已有 10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32余家在物联网应用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探索,涉及可穿戴设备、车联网、共享单车、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诸多垂直领域,部分企业更是拥有模组、终端、平台、行业解决方案等物联网产业链诸多环节的服务提供能力,具备发展移动物联网业务转售的必要资源。2.2 非蜂窝无线通信2.2.1 Wi-Fi1997 年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了第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 802.11 以来,几乎每经过 4-5 年,WiFi 技术
90、就会出现一次技术变革。WiFi 6 代引入了 OFDMA 和 MU-MIMO 等技术,并发用户数是上一代的 4 倍,且时延更低、功耗更低。最新的 WiFi6/6E 支持 2.4/5GHz 频段,速率可达 9.6Gbps,是上一代 WiFi5 最大速率的近 3 倍。WiFi6 凭借高速率、低时延和多连接的能力,将成为元宇宙、XR、边缘计算等前沿应用场景的关键网络技术。WiFi 联盟预测,2024 年全球将有数十亿人和 180 亿台设备依赖 WiFi 连接入网,WiFi 设备出货量将增至每年约 40 亿台。ABI Research 的数据显示,2023 年 WiFi 上传流量激增 80%,WiFi
91、 数据流量已超过蜂窝流量,且成为流量增量贡献最大的接入方式。图表:WiFi 终端制式出货及预测(亿部)来源:IDC,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33第七代 WiFi 标准规范 802.11be(WiFi7)在第六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带宽(可高达 320MHz),使用更新的 4096-QAM 调制技术来提高速率,还采用了 Multi-RU、Multi-Link 和增强 MU-MIMO 等新技术。WiFi 7 的到来,将满足使用者对于高清 4K/8K视频,VR/AR、低延时游戏以及远程协同办公的需求。图表 各主要版本 Wi-Fi 概要信息来源:WiFi Allia
92、nce,智次方研究院整理Fior Markets 估算,2022 年全球基于 Wi-Fi 6/6E 的设备连接数达到 11.49 亿。同时,随着 Wi-Fi 6 单频段于 2023 年投入市场,预计至 2027 年,全球基于 Wi-Fi 6/6E 与 Wi-Fi7 的设备连接数有望合计达到 39.98 亿。图表:WiFi 制式出货及预测(亿部)来源:IDC,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342023 年 12 月,华为首款 WIFI-7 路由器正式开售,相较于传统路由器,WIFI-7 实现了低时延、高稳定和高速率的并存,解决了 WIFI-6 时代的痛点。据市场研究
93、公司DellOroGroup 预 测,到 2026 年,全 球 Wi-Fi7 市 场 规 模 将 达 到 70 亿 美 元。TechInsights 预计,Wi-Fi7 预计在 2025-2026 年超过 Wi-Fi6E 的出货量。WiFi 上游芯片的主流供应商为博通、高通、美满、Intel 等国际芯片巨头厂商以及中国台湾的联发科、瑞昱等;中国大陆企业主要布局物联网 WiFi6 芯片,博通集成、乐鑫科技等厂商已经推出相关芯片;布局路由器 WiFi6 芯片的企业相对较少,主要有华为、矽昌通信等。WiFi 设备企业,路由设备厂商主要有华为、星网锐捷、新华三、天邑股份、剑桥科技等国内厂商,海外厂商则
94、以思科为主。WiFi6 网关产品包括华为、天邑股份、创维数字等、家用无线路由器产品包括:TP-Link,腾达,华硕,小米等。2.2.2 蓝牙蓝牙“Bluetooth”是一类较为成熟的低功耗、短距离、跨设备无线通信技术,从1999 年推出蓝牙 1.0 技术标准至今,生活中可随意接触到具有蓝牙功能的产品如手机、电脑、无线键鼠、无线耳机、智能音箱、可穿戴手表等。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和语音通信开放的全球规范,工作在全球通用的 2.4GHz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使用 IEEE802.15 协议。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近距离(一般 10 米内)低功率无线电技术,能为各种固定和移动设备建立通信环境,
95、支持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彼此传输数据。蓝牙作为一种常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正有力地推动着低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络的发展。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通信,从而使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蓝牙 4.0 版本推出低功耗(BLE)性能后,蓝牙的技术标准更新便不再是朝着单一路径发展,即分成了增强蓝牙音频性能与增强蓝牙物联网性能两大路线,到蓝牙 5.2 LEAudio 规范开启了音频与数据的融合,以及行业或对蓝牙 6.0 在延迟、传输数据量、高精度定位等方面的期望。2025 年中国 A
96、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35图表:蓝牙技术标准演进来源:蓝牙技术联盟,智次方研究院整理无线音频是蓝牙最大的解决方案领域,大多数消费者也是通过该领域了解蓝牙,2024年该领域预计出货量将超过 17 亿件。低功耗无线数据传输领域,蓝牙被应用于运动健身设备、健康保健设备以及工具、玩具等各种联网消费电子产品,2024 年出货量将增长到15 亿件。位置服务领域,蓝牙作为定位无线电,驱动着从简单的消费者物品寻找解决方案到高度复杂的资产追踪和室内导航系统等被部署于全球各地商业和工业建筑中的各种服务。2024 年预计这一领域的产品出货量可达到 5 亿件。设备网络解决方案领域,蓝牙 mesh 网络等技术正在促成
97、此类系统的发展,使数百甚至数千台设备能够安全、可靠地相互通信。设备网络预计将成为蓝牙技术增长最快的解决方案领域,2024 年出货量预计将超过 7.5 亿件。根据蓝牙技术联盟测算,2023 年全球市场蓝牙设备的出货量达 50 亿台,预计 2024年将进一步增至 54 亿台以上,2024-2028 年间 CAGR 将超过 8%。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36图表 2019-2028 年蓝牙设备出货量(亿台)来源:IDC,智次方研究院整理全球低功耗蓝牙芯片(BLE Chip)核心厂商有 Nordic Semiconductor、杰理科技和德州仪器等,前三大厂商占有全球大约 36%的
98、份额。中国是最大市场,占有大约 48%份额。就产品类型而言,蓝牙 5.0 是最大的细分,占有大约 30%的份额,就下游应用来说,消费电子是最大的下游领域,占有 46%份额。2.2.3 星闪星闪技术是华为海思推出的一种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具有低时延、高吞吐、高并发、高可靠、抗干扰和精定位等特点,适用于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和智能制造等场景。2024 年 3 月,国际星闪联盟产业峰会上星闪 2.0 标准集中发布。其标准体系如下:1)全面支持原生音频应用、视频应用、人机控制应用、高精定位应用:2)支持多跳组网,支持基于 QoS 的数据路由转发:3)支持 SLE/SLB 融合和汇聚,优化数据
99、通信:4)高性能空口,支持 SLE/SLB 模式,支持接入层安全,支持高精定位感知。星闪 2.0 为 SLE 指定的演进方向是:1)支持高精定位;2)支持高精感知;3)新增加Sub-1GHz 频段支持物联网应用。以及 SLB 的演进方向是:1)支持高精定位和高精感知:2)新增 Sub-1GHz 频段支持:3)智能制造场景优化;4 支持无连接广播业务:5)FISA:快速干扰监测和规避:6)多点同步:密集部署场景性能最优:7)新增加全球 ISM 频段。至于 SLP 精准定位是星闪 2.0 提出的重要特性,是实现“感知及定位”的关键。与星闪 1.0 相比,星闪 20 计划进一步实现在同一个底座下构建
100、“SLE 低功耗+SLB 高速率+SLP 精准定位”,在物理层基座支持通感一体。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37根据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星闪上层提供了两种无线通信接口:SLB(SparkLink Basic,星闪基础接入技术)和 SLE(SparkLink Low Energy,星闪低功耗接入技术)。SLB 使用正交多载波波形,支持极低时延无线帧,支持多用户低时延接入系统,主要用于车载主动降噪、无线投屏、工业机械运动控制等业务场景,其显著特 征是低时延、高可靠、精同步和高并发等。SLE 使用单载波传输,通过采用 Polar 信道编码提升传输可靠性,精简广播信道功能和业务以减少潜
101、在拥塞,支持更高速率、无损音频传输和数百量级节点接入,主要用于承载耳机音频传输、无线电池管理、工业数据采集等要求低功耗的业务场景。图表:星闪通信技术架构来源:华金证券,智次方研究院整理SLE 对标低功耗蓝牙、SLB 对标 Wi-Fi,一标多模,在部分技术指标超越相应主流连接标准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蓝牙、Wi-Fi 技术的痛点,可为行业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38图表:星闪与低功耗蓝牙 BLE 及 WiFi 7 的对比来源:星闪联盟,智次方研究院整理鸿蒙 4.0 发布会暨 HDC 2023 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宣布将星闪技术引入鸿蒙生态,华为是星闪生态
102、重要践行者,是推动星闪加速落地的中坚力量。目前华为旗下多款新品已支持星闪技术,娱乐领域支持星闪的电竞鼠标、游戏手柄均已发布。图表:星闪技术开发路线图来源:星闪联盟,智次方研究院整理星闪的市场规模:未来预计将达到 3000 亿。这一预测基于星闪技术在智能汽车、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其在满足万物互联时代激增的智能需求方面的潜力。星闪技术围绕应用场景的核心痛点设计,提供了比蓝牙和 WiFi 更远的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39传输距离、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支持最大 4096 台设备互联,延迟达到微秒级,这些优势使得星闪有望在 2024 年至
103、 2025 年间在智能场景实现规模化的商业落地,从而开启无线短距通信技术的替代市场星闪产业链上游是芯片,该环节是整个产业能力发挥的基座。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已有芯片厂商相关产品亮相,比如创耀、爱旗、中科晶上、华为海思等厂商均有星闪芯片及自研模组的相关进展信息发布,预计 2024 年星闪技术芯片出货量将达 1 亿片。模组厂商方面,利尔达作为星闪模组制造与方案商,已率先发布 3 款相关模组,并正在同多个行业伙伴探索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新能源、工业等方向的市场机遇。此外,九联科技、纬联技术也官宣了相关进展。目前,星闪联盟成员机构已经超过 436 家,涵盖设备、解决方案、测试、运营和安全服务等厂商以及高
104、校研究机构。据星闪联盟统计,其会员单位及产业链分布具体如下:图表 星闪联盟会员行业分布来源:星闪联盟,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2.4 LoRaLoRa 是一种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技术,全称为“长距离低功耗射频技术”(Long Range Low Power Radio Frequency Technology)。是 Semtech 公司创建的低功耗局域网无线标准。LoRa 技术采用扩频调制,工作在 1GHz 以下的非授权频段上,以低速率传输小量数据,有着出色的远程通信和高抗干扰能力。目前 LoRa 的应用较为广泛,包括智慧建筑、智慧工业、智慧物流等等。LoRa 的终端节点可能是各种设备,比
105、如水表气表、烟雾报警器、宠物跟踪器、机器人等。这些节点通过 LoRa 无线通信首先与 LoRa 网关连接,再通过蜂窝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网络或者以太网络,连接到网络服务器中。网关与网络服务器之间通过 TCP/IP 协议通信。图表:LoRa 技术架构应用来源:智次方研究院整理LoRa 技术是基于扩频调制技术传输信号,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和编码方式,使得信号在时间和频率上具有多样性,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LoRa 技术采用琼伊-拉克码(Chirp Spread Spectrum)调制技术,具有极好的抗干扰特性和通过障碍物的能力。此外,LoRa 技术还采用自适应数据速率(AD
106、R)和自组网能力,可以根据通信距离和环境条件自动调整信号的传输速率和功率,提高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传输稳定性。图表:LoRa 工作频率及距离覆盖来源: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1LoRa 技术在物联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1.智能城市:LoRa 技术可以用于智能路灯的远程监控、环境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停车位的实时监测等,为城市的智能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智能农业:LoRa 技术可以用于农田土壤湿度、温度、PH 值等环境参数的远程监测,帮助农民实现精准的农业生产管理。3.工业自动化:LoRa 技术可以用于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维护成
107、本。4.环境监测:LoRa 技术可以用于监测空气质量、水质情况、噪音水平等环境数据,为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提供数据支持。5.物流跟踪:LoRa 技术可以用于物流货物的实时跟踪和监控,帮助企业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和安全性。LoRa 产业链的起点和核心是 LoRa 芯片,目前,LoRa 芯片底层技术的核心专利主要掌握在 Semtech 手里。因此,在这一环节中一直是 Semtech 一家独大,其市占率保守估计在95%以上。不过,企业目前可通过 Semtech 授权进行 LoRa 芯片开发或者直接采用 Semtech芯片做 SiP 级芯片开发。LoRa 芯片的授权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 LoRa 芯片 IP
108、 授权,全球仅有两家获得该授权;另一种是通过获取 LoRa 晶圆的方式推出 SiP 级芯片或模块。2024 年年 4 月,LoRa 联盟发布了最新的 LoRaWAN 开发路线图,旨在引导该标准的未来发展方向,并进一步推动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在全球范围内的地面和卫星非地面网络部署。LoRaWAN 的发展重点从构建和互连网络转变为使技术更快、更容易部署。计划进一步增强 LoRaWAN 标准中的几个关键功能,主要包括目标市场的扩展、超级可扩展性、核心网络管理以及认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长距离-跳频扩频(LR-FHSS)更好地优化频谱,使 LoRaWAN 远远超出对大规模物联网网
109、络的预期容量要求。2)增强的中继功能,提高 LoRaWAN 信号在嘈杂或复杂环境中的覆盖范围,以便在任何地方部署传感器。3)快速、低功耗的网络发现,为移动网关等新部署选择带来新的部署选项,并为关键市场(如公用事业)提供显著价值。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22.2.5 ZETAZETA 技术是由纵行科技基于 UNB 研发的纯国产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协议标准,通过自研 Advanced M-FSK 无线通信基带,使 ZETA 能做到传统 LPWAN 技术的 1/10 成本、1/6 功耗、1/8 频谱占用压缩,同时最高速率提升了 6 倍。ZETA 具有覆盖范围广、服务成
110、本低、功耗低等特点,满足物联网环境下广域范围内数据交换频次低、连接成本低、适用复杂环境的连接需求,可应用于泛在物联场景。ZETA 对传统的 LPWAN 技术进行了革新,提出了最新的 Advanced M-FSK 调变技术,充分借镜 5G 中创新性的基础概念 SCS,对物理层进行了优化,使 ZETA 灵敏度可达-150dBm,支持 120km/h 的移动物体监测,并能根据各种应用场景的不同速率要求进行自适应,拓宽了 LPWAN 的应用场景。ZETA 主要工作在 1GHz 以下的非授权频段(中国 470-518MHz),无需申请即可进行网络建设,不需要额外支付通讯费。图表:ZETA 工作频率及优点
111、来源:射频技术研究院,智次方研究院整理在技术应用领域,ZETA 拥有 LPWAN 的技术特性,可以进行双向通信的数据交换等优势,应用场景领域更加广阔,如智慧物流、智慧城市、工业制造、环境监测、能源电力等方面。以纵行科技为核心的企业组成了 ZETA 中国联盟,联盟 2020 年吸收了日本东丽、东浩兰生等企业,并批准诺基亚贝尔成为联盟副主席单位,共同推广 ZETA 技术。2021 年 1 月,纵行科技与法国 Sensing Labs 及其分销网络合作,进入欧洲市场。目前,ZETA 联盟会员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3已超 300 名,遍及全球 20+国家和地区。对于 ZETA
112、芯片来说,与 NB-IoT 和 LoRa 不同的是,ZETA 芯片设计的门槛相对较低,在这个市场可以形成大量市场参与者。相比于 LoRa 芯片由 Semtech 垄断的局面,ZETA 芯片产业目前已经合作的厂商包括了国际知名半导体厂商如意法半导体(ST)、SiliconLabs、Socionext,国内半导体厂商如广芯微、华普微、智普微等。ZETA 第二代芯片与国内外知名厂商定制支持 M-FSK 调制,未来还会以开放的策略面向应用厂家,可以授权 IP给行业内各类应用厂家,形成较为开放的底层生态,从而形成更为广泛的 ZETA 芯片生态发展。2.2.6 ZigBeeZigbee 是一种基于 IEE
113、E802.15.4 标准的低功耗 LAN 协议。是一种基于标准的无线技术,旨在实现低成本、低功耗无线机器对机器(M2M)和物联网(IoT)网络。zigbee弥补了蓝牙技术不能满足工业自动化中对低数据量,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性的无线数据通信的需求。ZigBee 网络协议遵循物理层和 MAC 层及其自身大型网络和应用层的 IEEE 802.15.4标准。Zigbee 网络的架构由 4 层组合组成,顶部两层由 Zigbee 联盟定义,底部两层基于 IEEE 标准。连接到无线链路的最终用户应用仍然位于 4 个网络架构层的顶部。图表:ZigBee 技术框架来源:Zigbee 联盟,智次方研究院整理物理
114、层(PHY),处理物理无线通信的细节,包括频率选择、功率控制和数据传输速率。它定义了如何通过空中传输和接收物理信号。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4媒体访问控制(MAC),负责设备寻址、帧结构定义、冲突避免等基本网络控制功能。MAC 层确保设备能够高效地访问网络并有效地共享可用带宽。网络层(NWK),负责设备路由和数据包转发任务。它允许设备使用分层路由技术来实现灵活的网络拓扑,例如星形、网状和多跳网络。NWK 层确保数据包被传送到 Zigbee网络中的预期目的地。应用层(APL),定义了设备之间命令、控制和数据交换的数据格式,以便为数据交换提供标准化格式,并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高
115、效通信。应用层支持应用程序或用例所需的特定功能和特性。图表:Zigbee 与 WiFi、蓝牙、LoRaWAN、Z-wave 对比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5图表:无线通信技术的功耗,速率及传输距离来源:IDC,智次方研究院整理虽然与 Wi-Fi 和蓝牙相比,Zigbee 在数据速率和范围方面不如 Wi-Fi 和蓝牙强大,但它的功耗效率更高,更适合电池供电的设备,而且比 Z-wave 更开放、更便宜。研究机构 Omdia 预测,预计 ZigBee 芯片出货量将于 2025 年突破 8 亿颗。Zigbee 在近几年的增长态势是确定的。图表 2018-2024 年中国市场 Zig
116、Bee 模组出货量(百万个)来源:IDC,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2.7 TurMassTurMass 技术由上海道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研发,是全新一代 LPWAN 系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6统级芯片通信技术,具有高并发、超大容量、超高接收灵敏度、高速率和低成本的优势。TurMass 技术是业内首次将 mMIMO 多样化天线技术融入 LPWAN 领域,具备时分/频分/空分多址接入,满足高并发随机接入,能够有效规避物理层的空间干扰。TurMass作为新一代 LPWAN 技术,在网络容量、信号覆盖、抗干扰力、低成本、低功耗和组网灵活性等各方面表现优异。图表:Turmas
117、s 与 NB-IoT 及 Lora 对比来源:智次方研究院TurMas 技术是基于完全自主的大规模多天线(mMIMO)、支持海量接入的窄带无线物联网 LPWAN(低功耗广域网)技术。TurMass 采用了独创的 mGFRA 技术,可以看成是多信道时隙 ALOHA 与大规模 MIMO 接收机的结合,其核心思路是利用频分复用和空分复用以支持大量用户的并行接入,其中系统划分了多个信道,各用户随机选择一个信道进行导频及数据的发送。在各信道上,网关利用接收到的导频信号获得各用户的信道估计后,利用波束成形对叠加在一起的用户数据信号解调,从而恢复各用户发送的数据。mGFRA 的完整流程包含了用户端的信号发送
118、以及网关端的信号处理:1)终端随机选择导频;2)终端随机选择信道;3)用户检测及信道估计;4)波束成形及信号解调。TurMass 技术支持主动唤醒/低功耗模式,能满足用户对设备的低功耗运行需求,在物联网领域应用场景广泛,主要包括环境数据采集(PM2.5、CO2、温湿度等)、远程抄表(水/电/气表)、智慧消防(烟感/消防栓等)、智慧城市(水浸/井盖/地磁/桥隧位移等安全监测)、资产定位(物流车辆定位/集装箱/托盘/抵押物等防丢定位管理)等。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72.3 固网通信2.3.1 现场总线现场总线通信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关键信息技术,旨在实现工业现场
119、设备之间的高效、实时和可靠的数字通信。现场总线技术是传统点对点通信方式的重大突破,通过构建一种开放式、标准化的通信网络,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以及其他现场级智能设备相互连接,并与上层的控制系统或管理系统无缝对接,从而大大提升了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灵活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现场总线系统是一种分布式的、全数字化、双向传输、多站点通信网络,适用于恶劣的工业环境。它允许单一线路上连接多个节点设备,每个节点都能发送和接收数据,实现设备间的数据共享和控制指令的传输。这种技术使得设备不仅能够完成基本的测量和控制功能,还能参与到更复杂的系统决策过程中,增强了系统的整体智能化水平。图表:现场总线技术架构来源:智次
120、方研究院现场总线技术的分类:1.基金会现场总线(Foundation Fieldbus,FF):基金会现场总线是由基金会现场总线组织制定的标准,特别适用于过程自动化领域,支持多种现场设备,包括传感器、阀门定位器、变送器等。FF 技术提供了精确的过程控制和先进的诊断功能。2.PROFIBUS:PROFIBUS 是 欧 洲 最 广 泛 使 用 的 现 场 总 线 标 准 之 一,由PROFIBUS&PROFINET International(PI)组织制定,包括 PROFIBUS DP(用于快速、低成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8本的设备级通信)、PA(针对过程自动化领域)和
121、DP/PA 混合模式等多种类型。3.DeviceNet:DeviceNet 是由 ODVA(Open DeviceNet Vendor Association)开发的基于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协议的现场总线标准,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设备的互连,尤其在制造业和汽车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4.ControlNet:ControlNet 也是一种高速的工业网络,同样由 ODVA 组织推广,适合于对实时性和确定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5.Modbus:Modbus 是一种开放、通用的串行通信协议,现已被扩展到支持 TCP/IP 以太网通信,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和楼宇自动化系统
122、中,因其开放性和易用性受到众多制造商的支持。6.CANopen:CANopen 是在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基础上建立的高层协议,专为嵌入式控制系统的通信而设计,适用于各种工业设备的网络化控制。7.CC-Link:CC-Link(Control&Communication Link)是由三菱电机公司推出的一种开放式现场网络,适用于制造自动化系统,具有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能力。8.HART(Highway Addressable Remote Transducer):虽然 HART 协议最初设计为叠加在 4-20mA 模拟信号上的数字通信协议,但它也可以视为一种
123、现场总线技术,特别是在智能仪表和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9.EtherCAT(Ethernet for Control Automation Technology):EtherCAT 是一种实时以太网技术,特别强调高性能和低延迟,适合于运动控制和机器自动化应用。不同厂商、不同系统、不同设备的数据接口、互操作规程等各不相同,导致 MES、ERP、SCADA 等应用系统需要投入非常大的人力、物力来实现生产数据的采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场总线通过相应的网关设备即可将整个现场总线网络接入工业以太网,分立的现场总线网络将实现互联互通。根据 HMS 发布 2023 年全球工业网络市场份额预测报告,2023
124、 年全球工业网络中,预计现场总线部分将继续萎缩,其市场份额由 2021 年的 28%、2022 年的 27%,进一步缩减至 2023 年的 24%。其中,PROFIBUS 仍然是安装最多的现场总线,市场份额为 6%,其次是Modbus-RTU 占据 5%。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9图表 2023 年全球工业网络(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及无线)市场份额预测来源:HMS,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3.2 PON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技术是一种基于无源光网络的宽带接入技术,ODN 全部由光分路器(Splitter)等无源器件组成,不需要贵重的有源电子设
125、备。一个无源光网络包括一个安装于中心控制站的光线路终端(OLT),以及一批配套的安装于用户场所的光网络单元(ONUs)。在 OLT 与 ONU 之间的光配线网(ODN)包含了光纤以及无源分光器或者耦合器。图表:PON 网络架构来源:智次方研究院PON 技术是一类技术的总称,包含了早期的窄带 PON、APON、BPON,当下流行的 EPON、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50GPON、10G EPON、XG-PON、XGS-PON,以及以后的 50G-PON。图表:几种常见 PON 的区别(nm)来源:中际旭创,智次方研究院整理Omdia 估计,PON 设备市场收入预计将从 202
126、3 年的 111 亿美元增至 2028 年的 129 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北美、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与加勒比海和拉美地区(CALA)的XGS-PON 部署,以及中国的 FTTR 和 50 Gbps 部署。在 2024 年和 2025 年,中国将成为 50GPON 的唯一商业市场。图表:光通信未来市场趋势来源:智次方研究院从全球市场角度来看,PON 设备全球龙头企业与全球光传输网络接入设备最具竞争力企业 TOP 10 的重合度较高,包括华为、中兴、烽火、诺基亚、讯远通信、亚川等,由于科技战、贸易战正处在持续进行中,华为、中兴和烽火三大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消极影响,欧美企业获得
127、了更多市场空间,但华为、中兴和烽火三大中国企业的PON 设备在相当多数量的发展中国家仍具竞争力。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51从中国市场角度来看,PON 设备市场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电信运营端和各行业端。其中,电信运营端主要由华为、中兴和烽火三大巨头掌握,电信运营商也正在持续推进 PON设备国产化。各行业端 PON 设备的应用场景包括电力网、教育网、广播电视、各类企业网等,行业端的市场竞争格局与电信运营端差异较为明显,三巨头外的中小规模 企业拥有更多竞争机会,如电力网市场中,新华三和瑞斯康达具有较高竞争力;教育网市场中,新华三和华为具有较高竞争力;广播电视市场中,烽火、长光科技
128、、康特电子、博达通信等有较高竞争力。此外 PON 设备知名供应商还有创维数字、共进股份、天邑康和、震有科技、芯德通信、兆能讯通、星网锐捷、九联科技等。图表 中国 PON 设备市场竞争格局来源:亿渡数据,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3.3 以太网以太网是建立在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机制上的广播型网络。以太网是现有局域网(Local AreaNetwork,LAN)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使用简单的用户界面连接交换机、路由器和计
129、算机等设备。IDC 预测,AI 数据中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将以 70%的年复合增长率呈指数级增长,将从 2023 年的 6.4 亿美元增长到 2028 年的 90.7 亿美元。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52图表:以太网市场规模及预测来源:IDC,智次方研究院整理交换机市场格局方面,全球市场思科为绝对龙头,占据近 45%份额,其余海外厂商包括 Arista、HPE、Juniper。国内交换机主要厂商包括:华为、新华三(紫光股份)、锐捷网络、中兴通讯、智微智能、菲菱科思、共进股份。图表: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 2022-2023来源:IDC,智次方研究院整理从硬件的角度来分析,以
130、太网电路设计一般由 CPU(MCU)、MAC(Media AccessControl)控制器和物理层接口(physical Layer PHY)组成。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物理层的芯片称之为 PHY。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数据链路层的芯片称之为 MAC 控制器。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53交换机内部硬件包含 PCB 板、主芯片、辅助芯片、存储器件、散热器、电源模块、接口/端口子系统等,其中主芯片包括交换芯片
131、、PHY 芯片、CPU,辅助芯片则包括其他数字芯片、电源芯片、信号链芯片等。芯片成本占比达到 32%,主芯片承担核心功能,为交换机硬件中的主要价值构成。以太网交换芯片为用于交换处理大量数据及报文转发的专用芯片,是针对网络应用优化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以太网交换芯片内部的逻辑通路由数百个特性集合组成,在协同工作的同时保持极高的数据处理能力,因此其架构实现具有复杂性。交换芯片作为交换机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整机交换容量和端口速率等。交换芯片技术壁垒高,主要难点包括高性能交换芯片架构设计、高密度端口设计等。图表:典型以太网交换芯片架构来源:国统研究网,智次方研究院整理根据预测数据,2022 年-
132、2025 年,全球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市场规模预计保持 25%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到 2025 年全球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300 亿元。图表:全球以太网芯片市场规模及增长来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54目前,高端以太网芯片自给率非常低,以太网芯片行业的头部企业目前主要被境外厂商所占据。以太网物理层芯片领域集中度较高,欧美和中国台湾厂商经过多年发展,凭借资金、技术、客户资源、品牌等方面的积累,形成了巨大的领先优势。在全球以太网物理芯片市场竞争中,博通、美满电子、瑞昱、德州仪器、高通和微芯稳居前列,前五大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供应商市
133、场份额占比高达 91%,几乎占据了全部市场。图表:全球以太网 PHY 芯片竞争格局来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智次方研究院整理不同带宽的以太网交换芯片适用于不同的下游应用场景。(1)家用交换机:主要用于连接路由器,对带宽要求不高,结合成本等因素的考量,家用交换机主要使用百兆级别带宽的以太网交换芯片。(2)企业交换机:主要有千兆、万兆两个级别的选择。千兆交换机组网灵活,具备全千兆接入及增强的万兆上行端口扩展能力,能够帮助企业搭建可扩展、易管理的网络平台,常应用于局域网和网络的接入层;相比千兆交换机,万兆交换机支持更快的速率、更高的背板带宽和包转发率,能够胜任大型组网需要,常用于城域网和网络的汇聚
134、层。(3)数据中心及运营商交换机:云计算、物联网的爆发式发展带来海量数据处理需求,数据中心和运营商需要使用较大带宽的交换机设备,目前常用产品的带宽主要是 25G、40G、100G、400G 和 800G,未来有望向 1.6T 加速迭代。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55图表:交换芯片带宽及应用来源:开源证券,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5G、100G 以上速率的交换芯片未来有望成为国内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数据流量的传输和处理需求对网络带宽提出更高要求,以太网高速交换芯片的需求不断增加,400G 端口有望成为国
135、内下一代数据中心内部主流端口形态,800G 端口有望在 2024 年大幅放量。未来国内商用 25G 和 100G 以上端口速率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规模有望大幅增加,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分别达到 27.9 亿元和 75.9 亿元,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 44.2%和16.3%。当前全球范围最“顶级”的交换芯片性能是 51.2T,主要的应用场景包括:AI 大模型训练场景 400G800G 互联、云技术超大规模 400G 接口互联 SPIN+LEAF 互联场景;1、AI 大模型训练场景 400G800G 互联:128 个 400G 接口交换机,64 个 800G 接口交换机;2、云技术超大规模 40
136、0G 接口互联场景:128 个 400G 接口交换机;随着 AI 和高性能计算工作负载的快速发展,传统以太网在提供智算网络互连上存在较多的局限性,而目前超级计算领域主流之一的 Infiniband 技术,因为历史演进原因变成封闭技术,无法充分利用当前繁荣的以太网生态。因此以太网技术的进一步演进成为必然。2023 年 7 月,由 Linux 基金会主办的超以太网联盟(UltraEthernetConsortium,UEC)正式成立,旨在超越现有的以太网功能。UEC 的创始成员包括 AMD、Arista、博通、思科、Eviden、HPE、Intel、Meta 和微软,都拥有数十年的网络、人工智能、
137、云和高性能计算大规模部署经验。2023 年 11 月,超以太网联盟迎来新成员,包括阿里云、百度、字节跳动、戴尔、华为、JuniperNetworks、Marvell、新华三、诺基亚、腾讯等 27 家公司。UEC 致力于打造一个与超级计算互连一样高性能、与以太网一样普遍且经济高效、与云数据中心一样可扩展的“新以太网”。UEC 基于当前以太网的开放、可互操作、高性能的通信架构,提供针对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进行优化的高性能、分布式和无损的传输层协议,满足 HPC 和 AI 分布式计算的高带宽和低延迟需求,提供最佳网络利用率。预计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56UEC 未来将会从四个纬
138、度进行现有以太网技术的演进开发。(1)物理层:制定增强以太网物理层、底层介质和物理层客户端(链路层)的性能、延迟和管理的规范。(2)链路层:开发增强以太网链路层性能、延迟和管理的规范。(3)传输层:制定 AI/HPC 传输规范,增强以太网的吞吐量、延迟、可扩展性和管理。(4)软件层:为各种 AI/HPC 用例或应用程序开发规范和/或软件 API 和/或开源代码。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远程内存访问优化、网络计算(INC)以及安全、管理和存储。2023 年 8 月,在 IEEEHotInterconnects(HOTI,关注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架构、各种互连网络实现)国际论坛上,Intel、Nvidia、
139、AMD 等巨头进行了“EtherNET or EtherNOT”的讨论,多家厂商坚定看好以太网方案。2.3.4 TSNTSN 作为新一代以太网技术,是一组基于标准以太网络的 IEEE 标准、规范和功能的集合,用于支持时间敏感应用和精确的时间同步、数据的及时传输和流量调度。TSN 技术相应基础共性标准主要由 IEEE 802.1 TSN 工作组研究制定。TSN 关键的特性之一是提供确定可靠的消息传递,主要通过时间同步和流量调度来保障,具体过程分别由 IEEE802.1AS 和 IEEE 802.1Qbv 等标准实现。TSN 的另一个关键特性是支持开放的、独立于供应商的网络配置,因此可以由任何供应
140、商的任何标准兼容设备组成,并且可以由任何符合标准的网络配置软件来配置。图表:TSN 任务组标准来源:IEEE,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575G 与 TSN 协同可提供更好的移动性、灵活性、业务编排能力,并有效降低运维成本,能够进一步扩大 5G 网络和 TSN 技术的应用场景。其具备端到端的时间/频率同步、高可靠性、低延迟和抖动,提供了超越普通 5G 网络方案的确定性,从而能够解决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垂直行业中,柔性制造、远程设备控制、设备协作、现场辅助组装、质量控制和安全监控等应用在网络确定性和延迟方面的挑战。由 IEEE 802.1 制定的 TSN 标准文
141、档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关键组件:时间同步,调度和流量整形,通信路径的选择、预留和容错。TSN Profiles 即 TSN 标准协议的使用规范,描述如何在特定应用下搭建 TSN 网络,并提供配置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图表:TSN 标准协议及应用来源:智芯 semi,智次方研究院整理TSN 也受到了汽车和工业等领域人士的关注,其支持者包括思科、英特尔、瑞萨、德国工业机器人巨头 KUKA、三星哈曼、宝马、通用汽车、现代汽车、博世、博通、德州仪器、NXP、三菱电机、LG、Marvell、模拟器件,通用电气等公司。TSN 是车载网络下一代技术的重要演进方向之一。标准的以太网具有开放性好、互操作性好的
142、技术优势,但调度方式导致网络性能往往不能满足确定性和实时性的要求。近年来,时间敏感网络(TSN)技术作为新一代以太网技术,因其符合标准的以太网架构,具有精准的流量调度能力,可以保证多种业务流量的共网高质量传输,兼具技术和成本优势,得以在音视频传输、工业、移动承载、车载网络等多个领域成为下一代网络承载技术的重要演进方向之一。TSN 是在非确定性的以太网中实现确定性的最小时间延时的协议族,是IEEE 802.1 工作组中的 TSN 工作组开发的一套协议标准,定义了以太网数据传输的时间敏感机制。车载以太网的 TSN(时间敏感网络)是一种在 IEEE 802.1 标准框架下,基于特定应2025 年中国
143、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58用需求制定的一组“子标准”,旨在为以太网协议建立“通用”的时间敏感机制,以确保网络数据传输的时间确定性。它通过数据整形、FrameReplication and Elimination 等机制,确保延迟达到微秒级,并能强制实现可靠的通讯。车载以太网 TSN 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驾驶:智能驾驶需要大量的传感器和控制器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车载以太网 TSN 可以提供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服务,支持车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2、车载娱乐系统:车载以太网 TSN 可以提供高清视频、音频等娱乐内容传输,提升乘客的娱乐体验。3、车辆协同通信:车载
144、以太网 TSN 可以支持车辆之间的通信,实现车车协同、车路协同等应用场景。4、车辆健康监测:车载以太网 TSN 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各项性能参数,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问题,保障车辆的安全和可靠性。5、自动驾驶测试:车载以太网 TSN 可以支持自动驾驶的测试和验证,提供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服务,保障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车载以太网 TSN 的应用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带宽:车载以太网 TSN 的数据传输速率非常高,可以满足车载设备对高带宽的需求,支持高清视频、大量传感器数据等传输。-、低延迟:车载以太网 TSN 的延迟非常低,可以满足智能驾驶等应用场景对实时性的要求,提高驾驶
145、的安全性和舒适性。3、高可靠性:车载以太网 TSN 具有高可靠性,可以在复杂的车载环境下稳定工作,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4、易于扩展:车载以太网 TSN 的拓扑结构灵活,易于扩展,可以适应不同车型和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5、标准化程度高:车载以太网 TSN 已经得到了 IEEE 等标准化组织的支持,标准化程度高,有利于不同厂商之间的兼容和互操作。6、降低成本:车载以太网 TSN 的成本相对较低,可以降低车载网络的成本,提高整车的性价比。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59图表:数据传输时延对比(传统以太网与 TSN)来源:IEEE,智次方研究院整理TSN 原理是通过定义不同的整形
146、机制将数据流的时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以此满足不同的低时延场景需求。在传统以太网中,数据流的通信时延是不确定的,由于这种不确定性,数据接收端通常需要预置大缓冲区来缓冲输出,但是这样会导致数据流,例如音视频流,缺失了实时方面的特性。TSN 不仅要保证时间敏感流的到达,同时也要保证这些数据流的低时延传输。通过优化控制时间敏感流和 best-effort 流、以及其它数据流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来保证对数据流的传输时间要求,这个优化控制的方式就是整形。2.4 卫星物联卫星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卫星导航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卫星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并不仅仅局限于卫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结合,更重要的
147、是如何克服卫星通信的延迟、成本和安全性等问题。卫星物联网技术当前处于技术爬坡阶段,产业技术的得到市场的验证和接受,商业应用取得一定成效,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60图表:卫星物联网的发展路径来源:中国信通院低轨卫星是卫星物联网的理想选择。卫星互联网系统主要根据卫星所处的轨道高度进行分类,包括低地球轨道(LEO)、中地球轨道(MEO)、地球静止轨道(GEO)、太阳同步轨道(SSO)以及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不同轨道的卫星通信系统在覆盖范围、系 统容量、传输延迟、卫星寿命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低轨卫星由于传输延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应用场景
148、丰富、整体制造成本低,适合卫星互联网业务的发展。2023 年,卫星通信行业理论容量达 97Tbps,其中 LEO 卫星将占比 83%,MEO 卫星占 11%,GEO 卫星占 6%。卫星物联网的两种应用模式:网关模式,目前可以做到的都是采用短报文模式,LoRa 实际就是短报文模式的一种。短报文模式的问题是要求很高的发射功率,这不符合物联网的需求。因此,专注于物联网的新兴卫星运营商对地面无线技术采取了混合方式,即有些使用专有连接技术传统方法,其他的使用地面无线协议,有时与地面网关一起使用。这种模式,在竞争上无法抵抗宽带卫星星座的优势。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物联网领域形成了 LoRa、窄带物联网(NB-
149、IoT)等多类协议并存和相互竞争的局面,卫星物联网企业多采用前者提供服务,Inmarsat、Thuraya、Fleet Space、Lacuna Space 等公司相继加入 LoRa 联盟,但 NB-IoT 是地面电信运营商力推的主流协议并积极引导建立业界生态,两者之间的竞争态势,也将为卫星物联网未来发展带来不确定性。直接连接模式,这种模式要求与卫星通信和与地面基站通信使用相同的通信协议和芯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61片,功耗也是类似的。这种模式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做到通导一体化,或通导遥一体化,不受地面网络的影响和限制。在利益上,也可以很好协调。图表:卫星互联网生态架构
150、及应用来源:智次方研究院卫星物联网市场自 2024 年将迎来飞跃,2024-2028 年期间的市场规模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 40%。预计到 2027 年,中国的卫星物联网市场规模将接近 80 亿元。主要是因为受到多个应用领域如灾难应急通信,智慧农业及军事安全等技术进步的推动。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62图表:中国卫星物联网市场规模(亿元)来源:智次方研究院整理UHF 频段在卫星物联网设备通信中具有相对优势。UHF 频段(300 MHz 至 1 GHz)的信号穿透力和绕射力强,能够有效穿透建筑物和树叶等障碍物,比 L、S 频段更适合在城市和复杂地形中使用。由于波长较短,UH
151、F 频段的天线尺寸小 便于安装在各种设备上,从而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该频段适合低功耗应用,支 持大规模设备部署,频谱资源利用效率高。此外,UHF 频段广泛用于全球通信。设备兼容性和标准化程度较高,且抗干扰能力强,可确保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UHF 频段的不足是可用带宽相对较窄,会限制数据传输速率,但也因此适用于窄带通信。图表:我国卫星物联网产业链来源:泰伯智库,智次方研究院整理国际电信联盟(ITU)卫星频率及轨道使用权采用“先登先占”原则,提交申请后的 7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63年内必须发射第一颗卫星,9 年内必须发射总数的 10%,12 年内必须发射总数的 50%,
152、14年内必须全部发射完成。目前全球主要卫星互联网星座发射完成率如下表所示。可见Starlink 与 Oneweb 的星座发射进展目前在全球主要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具备了提供商业化应用的基础,而其他多国的星座建设计划仍处于建设早期阶段。图表:全球主要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来源:智次方研究院2.5 量子通信量子通信就是利用量子力学原理的一种通信形式,它主要是利用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测量坍缩和不可克隆三大原理,提供了无法被窃听(或者说窃听必被觉察)和计算破解的绝对安全性保证。量子卫星可以利用量子纠缠或单光子协议,通过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量子信息企业欧美聚集度
153、较高,全球占比超过 60%,美国和欧洲是量子信息产业生态的活跃地区。中国量子信息领域相关企业占比约 30%,其中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相关企业数量最多。美国代表性量子计算企业包括 IBM、Google、Intel、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成立的研发部门,IonQ、Rigetti、QCI、QuEra 等多类型初创企业在硬件、软件、算法等领域开展创新。我国华为、百度、腾讯等企业近年来相继成立量子实验室,在软硬件研发、算法研究、应用探索、量子计算云平台等方面积极布局,但相对美国科技企业而言投入推动力度仍较为有限。量子通信上游为元器件及核心设备(硬件设备),包括信号处理芯片、光纤光缆、雪2025 年中国 AI
154、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64崩二极管、射频器件、量子密钥分发器、量子路由器、量子交换机、量子随机发生器等;量子通信与安全产业链中游,划分为核心设备、网络建设集成、保密网络运营以及PQC。核心设备涉及到关键的量子通信设备,如 QKD 设备、组网设备和网络管理软件平台,这些设备确保信息的安全传输。网络建设集成用于构建高效、安全的量子通信网络,例如中国的国家骨干网、省骨干网以及城域网。保密网络运营则包括各运营商参与其中,推动量子通信技术的日常运行与维护。同时,产业链中游还加入了 PQC 领域,包括新一代的加密算法、安全协议、芯片等中国科学院旗下的国科量子通信网络公司承担了建设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
155、络建设一期工程的任务。2022 年 12 月,项目完成工程建设及验收。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总里程超 10000 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并在北京、重庆、广州等地部署了量子卫星地面站,实现与“墨子号”等卫星的星地对接。2024 年 8 月,中国量子卫星再次取得突破,中科大、中科院的团队将卫星重量缩减了一个数量级,仅为 23 公斤,并通过便携式地面站实现了实时的空对地安全通信,这意味着向全球量子网络迈出了重要一步。图表:国家广域量子通信骨干网来源:中科院量子通信研究院,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65量子通信从目前
156、已经发展的形态来看,主要是由量子物理加密产品与技术(例如 QKD、PQC、QRNG 等)带来的产业价值。仅考虑 量子密钥分发 QKD、抗量子密码 PQC、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QRNG 三个重要市场,2030 年全球量子通信市场规模为 196.8 亿美元。图表 2023-2030 年全球量子通信市场规模来源:智次方研究院2.6 通信终端零部件无线通信芯片主要包括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两大类别,其中,基带芯片是各类终端和设备实现无线通信的核心部件。接收信号时,基带芯片通过对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等处理将其转换为语音或数据信号;发送信号时,将语音或数据信号编码复用成用来发送的基带信号。射频芯片主要是对信号
157、进行频率调制/解调、放大和发送/接收,以满足信号工作频段、发送功率等要求。物联网通信芯片分为广域物联网通信芯片和局域物联网通信芯片两类。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专用通信芯片、宽带物联网芯片、车联网芯片、移动通信芯片等。2.6.1 局域通信芯片局域网通信包括 V2X 直连通信、蓝牙、Wi-Fi、UWB 等。V2X 直连通信芯片是用来对远车、路及其他交通参与者信息进行处理交互的芯片。V2X 直连通信芯片包括外挂和集成两种,主流路线均选择将 V2X 直连通信与蜂窝通信功能集成。全球一般采用 5.9GHz ITS 频段作为 V2X 直连通信频段,中国于 2017 年分配了5905-5925MHz 作为
158、 LTE-V2X 专用通信频段,目前国内尚未规定 NR-V2X 专用频段。高通、华为海思、大唐宸芯、Autotalks、中兴通讯、紫光展锐等均已推出或规划相关 V2X 芯片,高通在技术和成熟度上处于领先。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66蓝牙芯片采用 2.4GHz 频段通信,传输速率最大超过 20Mbps,具有功耗低、自组网和成本低的优势,适合覆盖距离在 300 米以内、数据传输量较小的通信。蓝牙芯片是一种集成蓝牙功能的电路集合,主流制程一般为 28nm,包括无线射频单元、基带域链路控制单元、链路管理单元等,通过无线连接将固定和移动信息设备组成个人局域网,实现设备之间无线互连通信
159、。根据蓝牙传输标准划分,蓝牙芯片可分为常规蓝牙芯片及 BLE(低功耗蓝牙)芯片。蓝牙芯片厂商的经营模式分为 IDM 模式和 Fabless 模式。其中 90%以上的蓝牙芯片厂商的经营模式为 Fabless 模式。高端蓝牙芯片产品由欧美蓝牙芯片大厂垄断,代表性企业包括 Nordic、Dialog、TI、ST、Cypress、Silicon Lab 等,该类企业技术及资源实力雄厚,且具有先发优势,在全球低功耗蓝牙芯片市场份额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企业平均毛利率在 45%以上。部分中国本土蓝牙芯片厂商积极布局高端蓝牙芯片市场,以桃芯科技、恒玄科技、珠海炬芯和紫光展锐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有望打破中国高端
160、蓝牙芯片市场被欧美厂商垄断局面。Wi-Fi SoC 芯片厂商也会有 iPA(internal PA)方案,持续地挑战 CMOS 集成射频前端。主流的 Wi-Fi SoC 厂商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在中低端产品中集成射频前端到主控芯片,一是考虑到提高平台方案毛利,二是集成了内部 PA 就不需外置 FEM,从而降低方案整体BoM 的成本来吸引客户。在 Wi-Fi 的市场领域,主要还是国际产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国内公司主要是华为海思进入市场的前列。图表:外资 WiFi 物联网芯片代表企业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67图表:国内 WiFi 物联网芯片代表企业来源:智次方研究院2.6.2
161、 广域通信芯片广域网通信包括移动蜂窝网络通信、卫星 GNSS 通信以及基于非授权频谱的 LoRa 等低功耗技术。移动蜂窝芯片是负责车与基站通信的芯片,其根据移动通信制式划分为 2G/3G/4G/5G移动蜂窝芯片。5G 通信芯片在传输速率、低延时、可靠性等性能上都有较大提升。图表:移动蜂窝技术演进来源:智次方研究院移动蜂窝通信芯片按照数据收发流程对应的功能,分为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基带芯片负责信号调制/解调,主要分为 5 个子模块:CPU 处理器、信道编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调制解调器、接口模块。蜂窝基带芯片通常与应用处理器集成在 SoC 中。射频芯片负责数据的发送/接收,将无线电信号通信转换成
162、一定的无线电信号波形,并通过天线谐振发送出去。射频芯片分为射频前端和射频收发器,其中射频前端包括功率放大器(PA)、低噪声放大器(LNA)、滤波器、射频开关(Switch)、天线调谐开关(Tuner)等。移动蜂窝通信芯片制程上已经实现 5nm 量产,正在向 3nm/2nm 节点发展。移动蜂窝基带芯片方面,行业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高,经过从 2G 到5G 多年发展后,多家知名企业相继退出,市场高度集中。从 4G 基带芯片市场占比看,高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68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三星、华为海思、紫光展锐、联发科、中兴微电子等实力较强。目前 5G 基带芯片设计厂商
163、仅有美国高通、联发科、三星、华为海思、紫光展锐,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移动蜂窝射频芯片方面,国际企业占据主导,Skyworks、Qorvo、博通和Murata 四家公司占据了 85%的市场份额,其余 15%的市场为高通、联发科,紫光展锐、卓胜微等企业。预计到 2025 年,中国 5G 连接总数将从 2021 年的 4.88 亿增至 8.92 亿。中国 5G 芯片市场规模将从 2020 年的 2.41 亿美元增长到 2027 年的 75.09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63.4%。GNSS 导航芯片是导航终端的核心,其定位精度、功耗、体积等方面的性能直接影响导航系统的运行表现。GNSS 芯片包括基
164、带芯片和射频芯片,射频芯片负责接收信号,基带芯片负责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主流 GNSS 芯片均采用基带和射频芯片集成的方式。GNSS 芯片配合算法共同决定了 GNSS 系统的导航定位精度,目前,主流 GNSS 芯片均支持 GPS/Glonass/Galieo/北斗多模和 L1/L5 双频制式,主流制程一般在 14nm-28nm,定位精度已提升至亚米级甚至厘米级。美国 GPS 系统起步较早,博通、高通、德州仪器、SiRF 等美国公司积累了大量技术及经验,市场占有率较高,SiRF 公司的 GPS 芯片产量占全球 GPS 芯片出货量的 70%、博通的导航元器件销售额位列世界前三。欧洲在导航芯
165、片领域也有较强的实力,U-blox 占据欧洲高端 GNSS 芯片大部分市场份额。目前国内共有包括华大北斗、北斗星通、华为海思、紫光展锐、千寻在内的 40 余家企业从事 GNSS 芯片的研发。2.7 通信终端集成器件/设备/方案2.7.1 模组传统蜂窝物联网模组:基本连接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蜂窝通信,这些模块仅包含支持这种连接的芯片组,无需附加功能。智能蜂窝物联网模组:除了像传统模块一样提供连接功能外,还以中央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CPU 和 GPU)的形式集成了额外的计算硬件。人工智能蜂窝物联网模组:除了提供与智能蜂窝物联网模组相同的功能外,还包括用于人工智能加速的专用芯片组,如神经、张量或并行
166、处理单元(NPU、TPU 或 PPU)的连接模块。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69国内厂商在 2023 年物联网模组市场名列前茅,其中移远通信(QUECTEL)位居市场第一。全球前五厂商中,国内厂商占据四席,其中移远通信(QUECTEL)份额为 34%,广和通(Fibocom)份额为 8%,中国移动份额为 7%,日海智能(SUNSEA)份额为 6%。而九联科技(Unionman)、上海合宙通信(OpenLuat)、利尔达(Lierda)、有方科技(Neoway)等几家中国品牌在智能电表、资产定位和 POS 等市场也取得了显著增长。图表:2023 年全球物联网模组厂商市场份额来源
167、:申港证券研究所,智次方研究院整理预计到 2025 年全球物联网蜂窝模组出货量将提升至 9.36 亿件,2020-2024 年均复合增速 28.7%。图表: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规模及预测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70图表: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规模按应用领域来源:东北证券,智次方研究院整理中国蜂窝模组企业凭借高水平综合服务和规模效应,已取代国际企业成为全球领先者,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移远通信模组出货量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至 37%,稳居全球市占率首位。广和通、中国移动、日海智能、美格智能、有方科技处于全球第二梯队,2023 年市场份额分别为 8.0%、5.9%、5.6%、4.5%
168、、3.3%。图表: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厂商市场规模(百万元)来源:广和通年报,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715G 规模化持续推进,带动无线通信模组制式向 5G/LPWAN 方向演进。随着全球 5G规模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2G/3G 网络逐渐退出舞台,无线通信模组发展迎来两大趋势:1)高宽带、高速率、低时延领域,4G 模组升级为 5G 模组,5G 模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2)低宽带、低速率、低成本领域,2G/3G 模组加速出清,向 LTE Cat/NB-IoT 等LPWAN 制式模组转变。图表:物联网模组技术演进路线来源:移远通信,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7.2 高精
169、定位室外定位领域以 GNSS 卫星信号广域覆盖为主流解决方案,室内定位则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室外地图以道路、建筑、车道和交通规则为主要元素,室内地图则需要建立三维立体模型,提供直观的楼层信息,并且包含更多的区域功能数据、商品或服务数据、人员数据等。GN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一个能在地表或近地空间的所有区域为用户提供不间断的三维坐标、速度、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其形态是一套完整的星座以及能够支持它工作的增强系统。BDS 可以分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卫星,2000 年我国北斗一号部署完毕为中国地区进行服务,2012 北斗二号部署完毕为亚太地区进行服务,2020
170、年我国北斗三号部署完成可以提供全球的服务,并在不断更迭预计 2035 年建设新一代智能时空系统;而伽利略于 2005 年首次发射,到 2023 年伽利略已发射了 28 颗卫星是目前最精确的导航系统,成为了后起之秀。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72图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来源:智次方研究院GPS 的优势就在于它的高全球覆盖率,而北斗的兼容性很强,而且卫星数量更多,北斗还拥有一个其余三个定位系统都没有的功能,那就是它自带通信功能,可以把使用者的位置传达出去,在救援中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格洛纳斯的优势就在于它的高精确度,伽利略则是系统技术先进,而且完全民用没有军事干扰。北美地区 GP
171、S 系统发展较早,芯片方面有博通(Broadcom)、高通(Qualcomm)、英特尔(Intel)、瑟福(SiRF)、摩托罗拉(Motolora)、天宝(Trimble)、诺瓦泰(NovAtel)等技术领先、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企业。目前这些龙头企业也掌握着国际芯片市场的技术门槛,部分企业也完成了全产业链布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华大北斗、北斗星通、华为海思、紫光展锐等国内企业逐步突破技术瓶颈后来居上,芯片和解决方案能力已经在全球范围崭露头角总体性能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全面支撑中国北斗 GNSS 系统建设。当前,北斗导航芯片全部实现国产,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
172、告73模块累计销量已突破 8000 万片,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已占据国内 30%和 90%的市场份额,并输出到 100 余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拓市场。图表:国内导航定位方案厂商及技术产品来源:智次方研究院根据我国卫星在轨状况预计 2023 年-2028 年将以年复增长率约 30%增长,2028 年我国北斗导航芯片的全球规模将达到 164 亿人民币。图表:北斗导航芯片全球市场规模及预测来源:智次方研究院室内定位是指在室内环境中实现对人员、物体等目标的位置确定技术,它主要通过集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74成无线通讯、基站定位、惯性导航定位(如陀螺仪和加速度计)
173、、动作捕捉等多种技术手段来构建一套完善的室内位置定位体系。这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Wi-Fi、蓝牙(包括BLE)、超宽带(UWB)、红外线、RFID、ZigBee、超声波以及结合信标、地标或地磁信号等多种方法。图表 各类定位技术参数对比UWB蓝牙 AOAWi-Fi蜂窝网络定位精度0.1-0.3cm0.3-0.5cm3m-10mm 级覆盖范围1-50m1-20m25-50mkm 级优 点穿透力强、精度高功耗低、设备体积小、易部署成本低覆盖范围广、无需额外设备缺 点成本高传输距离短受环境干扰定位效果依赖于基站密度来源:智次方研究院整理主流的室内定位技术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基于传感器的室内定位技术,包括
174、红外线、超声波、惯性导航、计算机视觉等;二是基于射频信号的室内定位技术,如 WiFi、蓝牙、ZigBee、蜂窝网络、射频识别、UWB 等;三是融合定位技术,将不同传感器进行位置信息融合;四是地磁定位技术,利用室内环境中不同点位地磁场强度差异进行定位。360iResearch 市场的报告估计,2023 年约为 145 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接近 20%,到 2026 年市场将达到 356.9 亿美元。将室内定位应用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资产跟踪、人员跟踪和室内导航,并研究了从机场和医疗保健到移动设备等众多垂直领域的机会支付、零售、运输和物流、仓储以及媒体和娱乐等。2.7.3 无源物
175、联网无源物联网是通过收集环境中的能量驱动的,它英文名称叫做 Ambient IoT。Ambient 是环境的,周围的,指自然环境中某些不易察觉但对周围产生影响的条件。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75图表 无源物联网采能方式的优劣势及应用场景来源:AIoT 星图研究院,智次方研究院整理无源物联网开创出一种在自供能、低功耗工作基础上的能源自给自足的物联网新运转模式。微能自供、极致能效、绿色环保和广泛适用是无源物联网的四大特点和优势。无源物联网的工作主要依赖于环境能量采集、低功耗计算和低功耗通信三大底层技术。环境中采集能量的方式主要包括光能采集、振动能量采集、温差转换能量采集以及无线
176、电射频能量采集四种。目前,无线射频能量采集最为业界关注,终端节点通过采集、管理及应用RFID、NFC、蓝牙、Wi-Fi、5G、LoRa 等射频能量的方式来驱动自身工作。其中,核心是将射频能量转换为直流能量。无线通信系统中,电磁波被用于携带信息。与此同时,电磁波也蕴含着能量。无线电射频能量采集可以通过接收特定频段的电磁波,将射频能量转换为直流能量,从而驱动物联网设备进行低功耗计算和低功耗通信。RFID 和 NFC 技术都是基于近距离射频能量采集运行的,它们在公交卡、ETC、工业设备监测、无线供电手持设备、可穿戴低功耗设备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76图表:无
177、线射频能量采集技术原理来源:中科院计算所,智次方研究院整理根据 IDTechEx 数据,2023 年全球 RFID 市场规模预计约为 140 亿美元,比 2022 年的128 亿美元有所增长。市场价值包括标签、卡片、遥控钥匙以及有源和无源 RFID 技术的读取器、软件和服务,其中无源 RFID 标签市场最大,占整个 RFID 市场的一半以上。超高频 RFID 市场主要由零售服装行业推动,该行业按标签量和价值分别占市场份额的 64%和72%。图表:中国 RFID 无源物联网标贴数量(亿)来源:AIoT 星图研究院,智次方研究院整理中国无线射频 RFID 和 NFC 的市场规模到 2025 年合计
178、有望超过 300 亿元。到 2030 年,RFID 和 NFC 的市场规模合计有望扩张至 350-450 亿元之间,基于 Wi-Fi 和 5G 的采能技术路线逐步成熟,开始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市场规模或将近 20 亿元。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772.8 主要企业介绍2.8.1 蜂窝无线通信企业2.8.1.1 基站华为华为创立于 1987 年,是全球领先的 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目前有 19.4 万员工,业务遍及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 30 多亿人口。华为 5G 技术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快、更稳定的网络连接。该技术涵盖了从设备到网络架构的全方位升
179、级,确保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通过华为自主研发的芯片、设备和应用软件,实现了更加智能、高效的通信体验。华为 5G 专利总数全球位居榜首,彰显了其在 5G 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诺基亚诺基亚公司总部位于芬兰埃斯波,主营移动通信设备生产和相关服务的跨国公司。成立于 1865 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手机制造商,以通信基础业务和先进技术研发及授权为主。爱立信爱立信的全球业务包括通信网络系统、专业电信服务、专利授权、企业系统、运营支撑系统(OSS)和业务支撑系统(BSS)。爱立信的 2G、3G 和 4G 无线通信网络被世界上各大运营商广泛使用和部署。中兴通讯中兴通讯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综合信息与通信
180、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用创新的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服务于全球电信运营商、政企客户和消费者。公司业务覆盖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 1/4 以上人口。三星电子三星电子 1938 年于韩国大邱成立,是韩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企业,也是三星集团旗下最大的子公司。从事移动通信系统及相关电信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工程与服务,向用户提供整体网络解决方案,并致力于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产品。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78京信通信京信通信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与信息解决方案及服务提供商。集团成立于 1997 年,在香港和新加坡两地上市,为全球运营商及政企客户提供业界领先的全场景无线网
181、络及智慧行业解决方案和服务。以技术创新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在小基站、DAS 直放站、基站天线等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居于领先地位,获 5G 小基站供应商 TOP1,全球基站天线一级供应商等来自业内及市场的评定及认可,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天邑股份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1 年,立足于光通信产业和移动通信产业,长期致力于通信设备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专业从事家庭/企业宽带接入和智能组网设备、移动信号深度覆盖、智慧视觉设备和光纤通信配线及连接设备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产品链丰富,尤其在光通信领域,依托多年的技术和渠道积累,目前已经拥有从接
182、入侧到应用的全产业链产品研发及生产能力。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的通信设备专业提供商,一直致力服务于通信运营商,连续多年成为国内通信运营商的入围企业和主要供应商之一。2.8.1.2 无线通信解决方案量讯物联量讯物联(UPIoT)成立于 2014 年,深耕物联网连接行业 10 年,为 136 个细分行业的 5200 多家企业客户提供物联网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量讯物联的宗旨是“让连接更简单”,安全、稳定是量讯对客户的承诺。我们将坚持诚信、专业、责任、创新的价值观,为客户提供物联网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数字化升级。IoT 业务管理平台由量讯物联自主研发,是国内首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
183、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平台支持全系列 IoT 连接产品一站式管理,为企业多样化运营赋能,同时为满足政府及特殊行业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业务需求,平台具备基于 IoT 及 TCP/IP 技术的平台定制服务,提供多行业客户安全且可靠的海量连接需求。目前平台承载超 4400 万连接,助力超 5200 家客户的日常运营,为客户业务保驾护航。平台具备多级多项预警、自主充值、在线下单、短信桥接、智能连接诊断、NB-IoT信号查询、基站定位 LBS、100%数据 API 接口等优质的功能服务,给企业客户带来全方位的用户体验。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79IoT 业务管理平台目前已有众多成功案例
184、,典型的比如国内某电信服务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原连接管理平台能力落后,存在流量数据紊乱、流量套餐用量统计粗糙、API 回调功能不足、报表预警数据单一、经营数据无法有效分析等诸多问题,已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连接管理需求。量讯物联承接该项目后,以量讯 IoT 业务管理平台为基础,为客户提供可独立部署的定制化连接管理服务。为满足不同行业业务的统一部署需求,经营数据的统计报表可辅助客户业务管理,并为业务运维提供加停复机、短信下发、流量池监控回调等功能支撑,满足客户设备轻量化管理。同时,平台具备定制化流量更新方案,彻底解决客户平台流量更新频率慢,准确率低的问题,帮助客户精细化运营流量,大大提高了客户连
185、接管理平台的使用效率,解决平台能力对客户业务及项目发展的瓶颈。图表:量讯物联 IoT 业务管理平台来源:量讯物联三维通信三维通信是国际主流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于 1993 年。三维通信拥有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能力,致力于向海内外客户提供专业的无线覆盖、无线网络、无线安全、卫星通信等领域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在无线安全领域,作为无线信号安全专家,三维通信信令屏蔽专利技术,支持 2G 到 5G 精准屏蔽,绿色环保,对周边基站无干扰,为降低重要会议泄密风险,营造教育考试公平环境立下汗马功劳,该系统广泛应用于保密、教育及金融等领域。锐捷网络成立于 2003 年,是行业领先的 ICT 基
186、础设施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始终致力于将技术与应用充分融合,创造性地解决客户问题。在全球拥有 8 大研发中心,8000 余员工,业务范围覆盖 90+国家和地区,服务各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凭借强大的自主创新实力、贴近用户的解决方案和专业快捷的服务,在网络设备及云桌面业务领域稳居市场前三位。根据 IDC 数据统计,2019 年至 2023 年,锐捷网络在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2023 年中国企业级 WLAN 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一,其中 Wi-Fi 6 产品出货量在 2019 年至2023 年连续五年排名第一。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80亿波普天北京亿波普天科技有限公司致
187、力于无线局域网通信硬件和软件开发、面向全球的无线网络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无线网络系列产品的品牌,沿用了亿波普天业内领先的 FREE-A 优秀抗干扰技术,产品涵盖了无线微波、无线覆盖基站、无线自组网、无线定位系统共四大系列产品,为广大客户提供世界领先的全方位的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服务。高信达北京高信达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北京的通信网络主设备提供商,公司成立 29 年以来,专注于无线通信网络建设,涵盖多领域高端智能通信产品(基站设备、核心网设备、介质透镜天线以及物联网智能终端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及系统解决方案。高信达提供了一套广泛覆盖、高度集成的产品线及综合解决
188、方案,旨在满足从设备到服务、从基础架构到高级应用的全方位需求。通过覆盖多领域的无线通信智能产品,以及 29 年专业的通信服务技术,为运营商、政企、行业客户提供领先的无线通信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2.8.1.3 无线网关佰马科技厦门佰马科技有限公司,是物联网高新技术企业,专注 5G 智慧杆物联网、工业物联网、智慧市政等行业市场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公司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运营服务于一体,不断夯实打造技术领先、产品智慧、服务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连续四年(2020-2023)获评智慧杆领域最受欢迎企业,荣获物联网行业最具成长性冠军企业、承担重大项目课题数年度冠军。公司产品线涵盖边缘计算网关、智慧杆网关、
189、5G/4G 网关、加密通信网关、智慧照明网关、物联网通信终端、单灯控制器、集中控制器,智慧灯杆云平台,智慧灯杆各子系统驱动接入等。佰马 Baimatech 在边缘计算、通信协议及规约、5G/4G 无线通信、加密通信传输、视频深度分析、云服务等方面具有完善的技术储备。深圳宏电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7 年,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无线通信产品提供商及行 业智能解决方案服务商,25 年来持续推动物联网技术与产业数字化创新发展,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81率先基于移动通信技术自主研 发推出国内首款物联网 M2M 网关产品,是物联网行业开拓者与引领者之一。深圳宏电产品线全
190、面涵盖 5G、LTE、NB-IoT、LoRa 等多网络无线通信网关、智能安卓工控机、车载 AI BoX 智能网关、高精度智能传感器、灾害预警终端以及定制化PaaS/SaaS 云平台软件,重点在工业互联网、智慧水利水务、商用车联网、智慧零售、应急管理等垂直市场领域实现了从 M2M 连接到服务的业务深入,为政府及行业客户提供终端+平台+方案三位一体的交钥匙服务。厦门四信四信通信汇集了一批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专家,连续多年承担各级物联网科技创新项目、应用攻关项目、科技计划项目和产学研科技项目;强大的研发能力是四信科技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全线产品自主研发,拥有 30 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公司是国家高
191、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科技创新小巨人领先企业,物联网平台型企业,物联网技术专家,物联网通信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专业提供智慧电力、智慧城市、智慧水利、智慧地灾、智慧消防等行业解决方案。专注于 LoRa、NB-IoT、ZigBee、2.5G、3G、4G、5G 等无线通讯模组和终端产品,物联网测控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行业用户,系统集成商,运营商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技术、方案和服务。聚焦于 IoT,围绕着行业客户,提供开放的合作理念,并致力于让万物更加智慧的愿景。2.8.1.4 物联网卡天权星山东天权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直属千寻科技集团,是国内较早一批从事物联网领域的高科技企业,
192、拥有多年的物联网行业经验和技术团队,专注于物联网连接模块领域,集产品研发、技术应用、服务支持为一体的一站式物联网无线连接模块供应商。公司与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服务于车联网、智能穿戴、智慧城市、无线抄表、金融 POS 机、共享设备、安防监控、智慧农业智能家居等领域。其研发生产的物联网模块包括 WI-FI、LoRa、5G、NB-IoT 等全面的物联网模块产品,以功耗低、认证全、连接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诸多特点受到客户的认可,还可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多种尺寸规格、不同性能参数的模块产品,同时免费提供技术支持。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82梦龙科技梦龙科技有限
193、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物联网产业开发应用的科技企业,公司在物联网领域服务的客户数量已成为同行的佼佼者,并提供在车联网、车载 WIFI、智慧医疗、金融POS 等行业的全套解决方案,为企业客户提供好的资费方案,公共事业物联网应用,党政机关物联网应用,除保障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还承诺对使用周期,套餐流量、网络速度实行保质保量服务。超巨网络上海超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为物联网提供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公司与三大运营商和国际 100 多家通信产品厂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公司为各个行业提供物联卡服务(包括包括物联网套餐规划,物联卡发行和管理等),以及管理后台系统、物联网供应链服务等。公司目前拥有
194、上海、南京、深圳 3 个服务中心,业务立足江浙沪,覆盖全国。中创物联网中创(深圳)物联网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拥有十年物联网行业经验和技术团队,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建立起深度合作关系,为全国各地车联网、智能穿戴、智慧城市无线抄表、金融 POS 机、共享设备安防监控、智慧农业、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政企客户量身定制高质量、低成本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物联网流量卡、物联网通信模组、物联卡管理平台等专业物联网服务。2.8.1.5 通信软件亚信科技亚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始于 1993 年,是领先的信息技术产品及服务提供商,领先的数智化全栈能力提供商。公司深耕市场 30 年,在 5G、云计算、
195、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智运营、业务及网络支撑系统等领域具有先进的技术能力。高质量巩固 BSS 市场的领导地位,高速度发展 5G OSS 网络智能化、DSaaS 数字化运营、垂直行业和企业上云等新兴业务。公司积极拥抱 5G、云计算、大数据、AI、物联网等先进的技术,形成了云网、数智、IT 三大产品体系。天源迪科深圳天源迪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3 年,公司长期致力于自主创新的软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83件开发,为电信企业和政府提供最佳的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是国内领先的软件产品和服务供应商。主要提供电信行业应用软件产品和服务,是中国电信集团集中采购的主要供
196、应商之一,并多次参与中国电信集团规范编制,通过了全部核心业务支撑系统应用软件的入网选型,是中国电信集团五个 IT 核心合作伙伴之一,其电信数据仓库类软件、实时在线计费类软件、客户关系管理类软件、准实时计费账务类软件在中国电信集团业务支撑软件的细分市场占有率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一、第三、第五。此外,天源迪科也是中国联通集团新一代 BOSS 五家入围厂商之一,中国联通集团实时在线计费系统七家试点厂商之一。浩鲸科技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阿里巴巴和中兴通讯共同投资,致力于帮助企业客户实现向数字经济的跨越。业务范围从运营商市场延伸至政府、交通、环保、公共安全等各行各业。在电信 BSS/OSS 领域,
197、浩鲸科技跻身全球电信软件行业 Top20 行列,打造的核心系列产品方案,灵活满足超过 150 家电信运营商的商业发展和转型需求,为超过 8 亿终端用户提供服务。在政企领域,浩鲸科技作为智慧城市领军企业之一,深度参与了全球 120多座城市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并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政府治理和企业经营。思特奇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5 年,以成为云、大数据、万物互联、人工智能和智慧运营时代,产品、技术、服务、运营的可信赖专家为宗旨。立足行业,持续创新,掌握并充分应用 5G、AI、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政府、企业、消费者提供包括电信业务支撑、智慧城市建设、数
198、字经济转型、中小企业云和智能服务、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运营与支撑、AI-PaaS、云和大数据一体化运营等系列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并广泛应用于政府、电信运营商、制造业、商业、金融、能源等行业,以科技助力数字化转型。作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广电四大电信运营商的核心业务与 IT 支撑厂商,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数字化转型、东数西算等战略布局,秉承国产化生产理念,坚持自研创新,数智运营,以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在对国内四大电信运营商进行服务运营支撑的同时,公司延伸业务边界至国际化市场,通过高质量的服务体系和专业化的 IT 运营能力,全面助力电信运营商国际化布局与数字化价值运营,进一步
199、巩固了公司在电信运营商市场核心厂商的地位,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842.8.1.6 连接管理平台联想懂的通信广东联想懂的通信创立于 2015 年 10 月,是联想创投旗下子公司。公司汇聚全球连接及服务资源,打造集 IoT、Cloud、Big Data、AI、Global Service 于一体的 ICBAG 智能包,为万物智联赋能。公司打造云网连接、数据连接、应用连接组成的智能连接云服务平台,聚焦智能交互、智能车联网、智能政企三大板块,构建了“三横三纵”产品体系,并积极探索 5G 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目前,平台连接数超700
200、0 万,与全球 1000 余家客户开展合作,涵盖了智能车联、智能交互设备、智慧工业、智能支付、智慧出行等多领域。联想懂的通信基于 SDN 技术理论,成功完成了自建核心网,打造全球智能连接云平台CMP,为客户提供 SaaS 和 PaaS 的一站式连接管理服务。具备 SIM 卡管理、套餐管理、运营、订购、报表分析、账务、自动化规则、API 等功能。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接入超过 40 家优质运营商资源,除国内三大运营商外,还接入 Telna、HUE、Truphone 等欧美运营商。覆盖了智能车联、智能金融、智能政务、新零售、共享经济等行业。软件定义网络,5G 能力的提升,更高的可靠性,更灵活的服务能力以
201、及更低的成本等。支持 esim 等技术,联想懂的通信具备跨运营商、跨国跨域的管理能力。具备最新的 5G 网络切片能力,支持多 APN 根据内容分离计费及运营。支持通过 API,可以与企业内部其它系统,如 CRM、ERP 等紧密结合,实现很多自动化规则。结合 5G、AI、云网等技术,提升智能自动化能力,实现智能切换、智能交付、智能服务,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让连接更简单、高效、智能。目前,联想懂的 CMP 平台已超 7000 万的连接规模,服务 1000 家企业客户。平台每天产生的话单高达 12 亿条。各类功能及指标均为行业领先。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85图表:联想懂的通信
202、全球智能连接云平台 CMP 架构图来源:联想懂的通信联想懂的通信拥有业界领先的 eSIM 技术和跨运营商云化组网技术,实现了 100+个国家的无缝互联 IoT 通信专网,可支持千万用户在线服务能力,相对传统网络搭建方案成本降低 90%。典型客户:该方案已经在智能车联、新零售、共享经济、智能金融、智能政务等领域得到应用,典型客户包括蔚来、小鹏、比亚迪、拉卡拉、澳柯玛、友宝等。Onelink中国移动 OneLink 连接管理平台为物联网行业用户提供智能管道解决方案,面向用户提供便捷的连接管理服务,包括灵活的卡生命周期管理,便捷的用户自助服务,可视化的资费和账单服务,全面支持 NB-IoT 和 eS
203、IM 丰富的 API 及应用集成服务。OneLink 平台将SIM 卡状态分为七种:可测试,库存,待激活,已激活,已停机,预销户,和已销户。亚马逊 AWS IoT亚马逊 AWS IoT 解决方案是一个全托管的云平台,使互联设备可以轻松安全地与云应用程序及其他设备交互。AWS IoT 可支持数十亿台设备和数万亿条消息,并且可以对这些消息进行处理并将其安全可靠地路由至 AWS 终端节点和其他设备。AWS IoT 平台支持您将设备连接到 AWS 服务和其他设备,保证数据和交互的安全,处理设备数据并对其执行操作,以及支持应用程序与即便处于离线状态的设备进行交互。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
204、报告86DCP爱立信在物联网领域为客户提供两大平台:连接管理平台(DCP,Device ConnectionPlatform),和专门面向车联网业务的车联网云平台。爱立信的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在用户数据库中嵌入了实时分析引擎,帮助运营商进行数据分析,该解决方案扩展了爱立信用户数据整合服务,并同时适用于蜂窝和非蜂窝终端,并且具备兼容性,可以从其他厂商的网络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实现数据汇聚。爱立信 DCP 平台是一套服务运营商的国际化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包括核心网和 BSS系统,企业可以通过 DCP 门户进行连接管理,同时可以通过 API 调用与企业自身业务系统集成。DCP 平台不断进行功能升级和能力
205、演进,并且保持全球同步,客户可以持续与国际领先的网络和平台能力共同提升整体物联网服务的水平。DCP 平台将 SIM 卡状态分为五种:起始,已激活,暂停,去激活,和已停用。GDSP沃达丰全球数据服务平台(GDSP)旨在提供安全自助服务平台管理所连接的 M2M 部署。帮助企业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简单有效的管理它们的物联网设备。该平台提供完整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机制,授权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易于使用的自助服务门户来访问关键信息。该平台赋予客户资产可视化能力,客户可以在沃达丰全球网络上控制其所有的物联网设备。它可以追踪安装了沃达丰全球 SIM 卡的资产的位置,在设备状态异常的时候能够发出提醒,还能提供
206、性能和数据使用的相关报告。沃达丰 GDSP 平台提供优化管理工具,量身定制的价格和改进的 SIM 物流帮助客户管理全球资产。GDSP 平台将 SIM 卡状态分为九种:待启用,启用-测试,启用-准备,启用-活跃,启用-挂起,启用-休眠,启用-备用,待启用-停止,和已终止。2.8.1.7 基础电信服务中国电信成立于 1995 年 4 月,是中国最大的固定电话运营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之一。它主要提供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接入和信息服务,并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积极布局。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87中国移动成立于 2000 年,是全球用户数最多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207、。它提供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接入等服务,并在物联网、智能家居、大数据等领域开展业务,致力于提供广泛的网络覆盖和优质的网络服务。中国联通成立于 1994 年,是中国第二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它提供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接入等服务,并在技术创新方面走在行业前列,积极推动 5G 网络建设和发展。2009 年1 月,由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合并重组而成,标志着中国联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广电中国广电自 2014 年成立以来为实现全方位的布局,控股的专业子公司共有 13 家(外有一家代管企业),涉及到了广电干线网、广电 5G、广电宽带、终端、内容、资本、OTT、物联网等等。中国广电一家新晋的电
208、信运营商。它主要业务包括有线电视、宽带互联网接入、5G 网络服务等。中国广电拥有丰富的有线电视网络资源,为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服务和便捷的通信服务。2.8.1.8 移动物联网转售中兴视通中兴视通是一家创新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致力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语音、视频等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努力提高、推动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立足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硬件等应用领域。依托于母公司中兴通讯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深厚的技术积累,坚持以持续技术创新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包括移动通信及增值业务、城市云Wi-Fi 业务、数据中心业务、呼叫中心业务、互联网视频通信业务五部分。2018 年 10 月,深圳
209、市中兴视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长城移动上海长城移动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3 年,持有移动转售业务经营许可,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合作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是全国 39 家获得正式授牌企业之一,2022 年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优友互联深圳市优友互联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市爱施德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优友互联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88在物联网领域发展多年,是行业内研发实力强、平台服务完善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之一。2023 年 1 月,工信部公布关于中国联通和优友互联合作开展移动物联网业务转售的批复,优友互联拿到了国内第一张物联网转售牌照。公司实行北京、深圳
210、双总部,在深圳市南山区与北京市朝阳区分别设有南、北 2 个营销运营中心。公司坚持自主创新,聚焦“智能连接+创新服务”,坚持自主创新,持续进行能力沉淀与积累;通过自检研发团队,搭建硬件与软件创新研发梯队,整合供应链优质资源,推动产业进步,按需提供定制服务、全周期服务、用户运营服务和大数据服务等。2.8.2 非蜂窝无线通信企业2.8.2.1 Wi-Fi乐鑫科技乐鑫科技是全球化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专注于研发性能卓越、低功耗的无线通信芯片。公司的 AIoT 解决方案节能环保、功能丰富且高性价比,为全球客户所信赖。乐鑫设计和研发 IoT 业内集成度高、性能稳定、功耗低的无线系统级芯片 32-bitMC
211、UWi-FiBluetooth LEThread/ZigbeeAI Functions 芯片。拥有一系列核心自研技术,包括 Wi-Fi&Bluetooth LE&IEEE 802.15.4 协议栈、射频技术、RISC-V MCU 架构、AI算法、操作系统、工具链、AIoT 软件开发框架、云服务等,实现软硬件研发闭环。TP-LINK普联技术有限公司是领先的 ICT 设备与解决方案供应商。自 1996 年成立以来,提供的海量设备已服务千行百业,用以构建万物互联的世界。致力于让公司的系统和解决方案,成为农业、工业、流通和服务业等广泛领域的生产力工具,提高社会效率,节约社会成本,创造社会财富,为数字化
212、社会的建设提供服务。TP-LINK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 21 个中国中心城市设有销售和服务中心,并在 39 个国家和地区分别设立了海外直属子公司或代表处,产品已应用于全球 128 个国家,产品销售总数将超过 9 亿件。小米科技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 2010 年 3 月,专注于智能硬件、电子产品、芯片研发、智能手机、通信、互联网电视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全球化移动互联网企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小米公司创造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小米是全球最大消费类 IoT 物联网平台,连接超过 8.22 亿台智能设备,进入全球 100 多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
213、景图谱报告89个国家和地区。H3C新华三集团(H3C),是新紫光集团旗下核心企业,成立于 2016 年。新华三拥有计算、存储、网络、5G、安全、终端等全方位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整体能力,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智能联接、边缘计算等在内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术服务。新华三拥有北京、杭州双总部。北京是行政、市场总部,杭州是运营总部;全国拥有9 大基地、9 大产业中心,包括杭州技术及人工智能基地、海宁制造物流基地、郑州大数据基地、成都云计算、合肥信息安全、广州智能终端以及苏州工业互联网基地等;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重点城市共设立了 50 余个销售与服务机构
214、,服务全国客户和生态合作伙伴。华为华为路由器是华为面向运营商数据通信网络的高端路由器产品,覆盖骨干网、城域网的 P/PE 位置,帮助运营商应对网络带宽快速增长的压力。华为 AirEngine Wi-Fi 7 全场景接入点性能显著提升,带宽提升至原先的 3 倍,整机速率高达 18.67Gbps,单个终端设备实测速率可达 3.3Gbps。此外,该产品还融入了华为独有的“超帧”技术及“Wi-Fi 密盾”技术。与 CloudEngine S 系列端到端高品质园区交换机相结合,共同构建了一个适应多种场景与行业需求的网络智能化解决方案。初灵信息杭州初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9 年 12 月,是
215、广电双向改造标准组成员单位,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杭州市企业研发中心,杭州市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杭州市重大科技项目承担单位,移动,电信等运营商总部相关产品入围供应商,多省广电运营商入围供应商,浙江省企业研发中心,国家火炬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数据通信及网络接入设备的开发、销售及服务的企业。公司主要的经营服务范围在局域网的远程互连、接入,及数据的传输等领域,客户涉及电信、联通、电力、政府、铁路、公安、军队等。公司现在的 F5G 业务主要以固网业务的 10GPON、WiFi6 等技术为主,并正在重点研发 10GPON+5G+WiFi6 三合一产品。2025 年中国 AI
216、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90腾达科技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一家以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产品包括无线系列、千兆有线系列、百兆有线系列,覆盖了包括无线 AP、路由器、交换机、网卡、MODEM、光纤收发器等各类别,产品均已通过国家 3C、美国 FCC、欧盟 CE 认证。腾达的市场遍布全球,在国内,公司先后成立了九个分公司和十几个办事处;在国际上,公司相继成立了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度、越南、俄罗斯等驻外办事处,并与北美、南美、欧洲的三十多个国家的顶级代理商建立合作关系,营销网络已覆盖全球。2.8.2.2 蓝牙炬芯科技炬芯科技股份有
217、限公司成立于 2014 年,于 2021 年科创板上市。总部位于珠海,在深圳、合肥、上海、成都、香港等地均设有分部。炬芯科技是中国领先的低功耗 AIoT 芯片设计厂商,主营业务为中高端智能音频 SoC 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专注于为无线音频、智能穿戴及智能交互等基于人工智能的物联网(AIoT)领域提供专业集成芯片。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蓝牙音频 SoC 芯片系列、便携式音视频 SoC 芯片系列、端侧 AI 处理器芯片系列等,广泛应用于蓝牙音箱、无线家庭影院、智能手表、无线麦克风、无线收发dongle、蓝牙耳机、无线电竞耳机、蓝牙语音遥控器及低功耗端侧 AI 处理器等领域。公司深耕以高性能音频 AD
218、C/DAC、语音前处理、音频编解码、音频后处理为核心的高音质音频全信号链技术;以及以蓝牙射频、基带和协议栈技术为核心的低延迟无线连接技术。顺应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势,从高端音频芯片入手,整合低功耗 AI 加速引擎,逐步全面升级为 CPU、DSP 加 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的三核异构 AI 计算架构,以打造低功耗端侧 AI 算力。专精将射频通信、电源管理、模数混合音频、CPU、DSP 以及存储单元等模块高集成于一颗单芯片 SoC。泰凌微泰凌微电子是一家致力于研发高性能低功耗无线连接系统级芯片的设计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该公司提供一站式低功耗高性能无线连接 SoC 芯片解决方案,支持包括
219、经典蓝牙、蓝牙低功耗、蓝牙 Mesh、Zigbee、Thread、Matter、Apple HomeKit、Apple 在内的多种无线连接协议。泰凌微电子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照明、智能家居/楼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91宇、智能遥控、无线外设、智能零售、穿戴设备、无线音频、智能玩具、物流追踪、智慧城市等各类消费和商业应用场景。作为蓝牙技术联盟的正式会员,泰凌微电子拥有访问所有标准和草案的权限,并参与制订技术标准的讨论。公司拥有包括蓝牙 4.0、4.2、5.0、5.2、5.3 和蓝牙 Mesh 在内的最新标准的 BQB 认证。中科蓝讯深圳市中科蓝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
220、16 年,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之一,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 IC 独角兽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单项冠军企业。中科蓝讯专注于低功耗、高性能无线音频 SoC 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是无线音频SoC 芯片领域主要供应商。目前主要产品有蓝牙音箱芯片、蓝牙耳机芯片、智能穿戴芯片、无线麦克风芯片、数字音频芯片、玩具语音芯片、AIoT 芯片、AI 语音识别芯片等。同时产品已进入小米、Realme、百度、万魔、倍思、Anker、漫步者、腾讯 QQ 音乐、传音、魅蓝、飞利浦、NOKIA、摩托罗拉、联想、铁三角、喜马拉雅、沃尔玛、科大讯飞、TCL等终端品牌供应体系。NordicNor
221、dic 源于特隆赫姆大学的一家“校办企业”,公司专注于北欧地区的混合信号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设计。2003 年更名为 Nordic Semiconductor,同年,Nordic 发布了首款 2.4GHz 的无线设备。之后,Nordic 一直专注于 2.4GHz 频段的无线产品,并将其设备应用于各种品牌的消费电子产品中。2006 年,Nordic 与诺基亚合作开发 Wibree 技术,之后蓝牙技术联盟将 Wibree 吸收为蓝牙低功耗技术(Bluetooth Low Energy,现称“Bluetooth Smart”)的前身。2012 年,Nordic 发布了第三代超低功耗无线产品。N
222、ordic 逐步瞄准物联网市场,不断开拓低功耗蓝牙在物联网细分领域中的应用,尤其在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医疗保健设备市场上获得客户的青睐。2014 年,蓝牙 4.2 发布,不但传输速度提升 2.5 倍,隐私性更高,还可以通过 IPv6 连接网络。2016 年 2 月,Nordic 公司推出 nRF52832 芯片。nRF52832 采用的是带浮点运算的 ARM Cortex M4F 内核。nRF52832 还是全球第一款支持部分蓝牙 5.0 功能的 BLE 芯片,蓝牙 5.0 的通信速率,通信范围和蓝牙 4.2 相比大大提升。nRF52832 的推出彻底打乱了蓝牙市场的格局,Nordic 确立
223、了蓝牙市场的霸主地位。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92恒玄科技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恒玄科技主要从事智能音频 SoC 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为客户提供 AIoT 场景下具有语音交互能力的边缘智能主控平台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蓝牙耳机,Type-C 耳机,智能音箱等智能终端产品。恒玄科技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芯片设计公司,以前瞻的研发及专利布局,持续的技术积累,快速的产品迭代,灵活的客户服务,不断推出领先优势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成为 AIoT 主控平台芯片的领导者。2.8.2.3 星闪荣联科技荣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数字化服务提供商,面向行业客户提供企业数字化转
224、型和 IT 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解决方案。荣联科技集团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服务为核心,以云服务和数据服务为两大战略方向,积极布局云服务、数据服务、自有产品及服务、数据中心建设四大业务板块,深耕金融、运营商、政府公用、能源制造、生物医疗五大行业,以先进的数字化服务赋能客户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数字中国建设助力。利尔达利尔达科技集团公司总部位于杭州,是物联网产品研发、技术应用、服务落地的一站式合作伙伴,致力于“让万物互联更简单!”。公司主营业务为 IC 增值分销业务和物联网模块及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成立以来,利尔达不断深化 IC 增值分销业务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并基于自身行业积累适
225、时切入物联网领域,持续丰富物联网模块产品并开拓物联网产品的应用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目前集 IC 增值分销业务、物联网模块及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业务于一体的业务结构。利尔达产品线覆盖无线领域,为客户提供半导体分销服务和云管端完整解决方案,自主研发了 5G、RedCap、星闪、LoRa、NB-IoT、Cat.1、Wi-SUN、Wi-Fi、BLE、ZigBee 等成熟而全面的无线技术方案,推出智慧照明、四表集抄、智慧出行、物流追踪定位、AI 识别、IoT 基础服务云平台等解决方案,应用到智慧医疗、汽车电子、光伏逆变等诸多领域。九联科技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1 年 11 月,公司主
226、要面向运营商市场,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机顶盒、ONU 智能家庭网关、融合型智能家庭网关、智能路由器、智能摄像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93头、鸿蒙终端、NB-IoT 模块、LTE 通信模块、5G RedCap 模块、400G 光模块、智慧城市数据平台、商业显示设备、信息安全产品、新能源产品、智能机器人产品等。公司坚信研发积累及持续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持续进行研发技术积累的同时,重点打造研发体系。公司现有员工 1613 人,其中研发团队占比 40.67%,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 7.5%,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广电总局有线数字电视应用技术实验室”副主任成员单位,并且是
227、 6 家创始单位之一,是推动我国数字电视行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创耀科技创耀(苏州)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通信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业务,并提供应用解决方案与技术支持服务,是国内少数几家较具规模的同时具备物理层核心通信算法和大型 SoC 芯片全流程设计能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之一。公司是宽带接入网网络通信核心芯片及电力载波通信芯片供应商,并逐渐向新一代短距无线和工业互联领域拓展。公司在 2023 年 7 月的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启航峰会上,展示了支持星闪 SLB 技术的 TR5510 芯片、支持星闪 SLE 技术的 TR5312 芯片以及搭载这两款芯片的开发板,可适用于座舱、家居、
228、终端、制造等场景的智能化应用。鹰驾科技鹰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是一家专注从事商用车智能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行业赛道领跑企业,曾荣获“第十八届深圳企业创新纪录”等超过 60 项社会荣誉。其自主研发的商用车 360 全景驾驶辅助系统通过对驾驶场景深度学习,建立算法模型,采集驾驶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智能决策,为商用车驾驶提供一系列智能化的辅助系统。同时,独立搭建的云端大数据平台,通过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算法,有效分析,筛查,整理成数据报表,为司机、企业和政府提供预警,监管,协调的有效工具。公司在 2023 年 7 月的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启航峰会上,展示了全
229、球首套实现无线传输和拼接的星闪无线 360 环视系统。该系统支持 4+路高清视频数据精准同步采集和并行传输,环视拼接端到端延时小于 200ms。在商用车实车演示的全程中,系统无花屏,无卡顿,无水波纹。同时,还推出了第一代基于星闪 SLB 技术的模组 ESLM_B01。该模组不仅可以用于 360 环视,在其他车载传感器及部分控制信号方面也可提供通信支持。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942.8.2.4 LoRaSemtechSemtech 公司是高性能模拟和混合信号及高级算法的领先半导体供应商,拥有远距离低功耗无线 LoRa 专利技术,在低功耗广域技术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LoR
230、a 技术在中国被广泛应用。2018 年 Semtech 开始改变产品的营销模式,通过 LoRa IP 授权的方式给客户自己做 LoRa 芯片。芯片或模组企业通过 Semtech 授权 IP 进行 LoRa 芯片开发,或者直接采用 Semtech 芯片做 SIP 级芯片开发。芯片是 LoRa 的核心元器件,一直以来,全球LoRa 芯片市场被美国 Semtech 公司垄断。翱捷科技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4 月,总部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一家提供无线通信、超大规模芯片的平台型芯片企业。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无线通信芯片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同时拥有全制式蜂窝基带芯片及多协议非蜂
231、窝物联网芯片设计与供货能力,且具备提供超大规模高速 SoC 芯片定制及半导体 IP 授权服务能力。公司各类芯片产品下游应用场景广阔,可应用于以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市场及以智慧安防、智能家居、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物联网市场。在 Semtech 公司授权下,阿里联合翱捷科技设计出 ASR6501 LoRa 芯片,这款 LoRa 芯片系统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 LoRa 成为物联网领域的事实性标准之一。全新的 ASR6501SiP 使用了超小 6 平方毫米封装规格,集成了赛普拉斯 PSoC 4100S Plus MCU 以及Semtech 公司的 LoRa 收发器。这款系统级封装芯片拥
232、有极佳的性价比,兼具数字和模拟信号感知能力,可帮助物联网开发人员将智慧城市、智慧小区、智慧工厂和智慧农业等中所需的远距离、超低功耗产品快速推向市场。2020 年 9 月,翱捷科技推出首颗国产支持 LoRa 的 LPWAN 低功耗广域网无线通信 SoC芯片 ASR6601。ASR6601 在单一芯片上集成了通用微控制器和射频单元,包括射频收发器,调制解调器和一个 48 MHz 主频、采用 Arm Cortex M4 架构的 32 位 MCU。通过 SoC 设计,ASR6601 极大降低了用户设计门槛,同时帮用户节省大量开发时间并减少物料清单和运营成本,尤其适用于大批量应用的项目和需要定制化设计的
233、项目。致远电子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工业互联网及智慧化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多年来推出了数款基于 LoRa 的模块,为物联网无线通信领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今年 2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95月份,致远电子推出 ZSL64 系列 LoRa 系统级芯片,LoRa 系统级芯片 ZSL64 系列内部集成RF 匹配、时钟、DC 电路。该系列芯片支持 LoRa、(G)FSK 调制模式,覆盖全球频段,基于频谱扩展技术,可更好的满足低功耗小数据远距离传输应用。此前,致远电子推出了基于LoRa 的 ZSL42x 系列智能组网芯片。群登科技台湾新北市的群登科技致力于“先进通信 Si
234、P”(AcSiP=Advanced CommunicationSystem in Package)技术的开发与服务。基于 BLE、WiFi、LoRa 等无线技术,通过封装技术(SiP)快速实现了满足各种不同需求的产品组合。公司 LoRa 芯片的前程似锦,未来,随着更多的 LoRa 芯片的推出,LoRa 快速突破目前的生态边界,进军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东胜物联东胜物联在无线通信行业拥有十多年的经验,集研发,设计及制造于一体,服务于各类 AIoT 设备的制造企业(包括华为、创维、联想、夏普等海内外知名企业)。公司专注于无线技术和语音技术的发展,处于国内无线射频遥控领域的前沿;研究行业内先进的技术和
235、算法,开发相关行业定制芯片,为客户提供性价比高、稳定的产品和服务;基于芯片及模组形态提供嵌入式软件解决方案。东胜物联旗下推出有多款 LoRaWAN 网关,包括 DSGW-014 室外 LoRaWAN 网关、DSGW-230 千兆 PoE 网关、DSGW-380 RK3588 AI 工业网关等。此外,还有 LoRa RF 模组、LoRaWAN 智能传感器等产品。东胜物联制作了 CN470、CLAA、ICA、EU868、US915、AS923、KR923 等全系列 LoRaWAN 相关设备,为客户提供成熟、可部署的 LoRaWAN 系统解决方案。东胜物联 LoRaWAN 支持同时接收多个频点和通道
236、,射频处理能力更好,因此系统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具有更稳定的网络拓扑结构。同时,东胜物联网关支持桥接模式和 RLS 认证,它可以通过 MQTT 协议连接到 The Things Network、Chirpstack、LORIOT 和 AWS IoTCore LoRaWAN 等第三方平台。门思科技北京门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低功耗广域物联网(LPWAN)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和完整的组网产品线,建立了丰富的智能终端产品生态圈。经过多年的积累,门思科技成为 LPWAN 通信网络领域专业的解决方案服务商,持续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数据服务。门思科技自 2013 年开始
237、进行 LoRa 相关技术研究,是 LoRa 联盟中国区第一批成员。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96方案和产品涉及智能消防、楼宇、水务、能源、照明、农业等多领域,可实现各行业大规模物联网部署,多维度解决应用中的覆盖、功耗、施工等痛点,帮助客户解决 AIoT 的数据基础问题,实现物联网设备低成本管理和可视化状态。2.8.2.5 ZETA航天恒通浙江航天恒通科技有限公司 2011 年 2 月成立,2016 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2018 年认定为台州市高新技术开发研究中心。企业主营业务:机械、电子通讯、流量仪表的研制、生产、销售;系统设计及信息集成;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
238、拥有 5 项发明专利、14 项实用新型专利、7 项外观设计专利、14 项软件著作权、2 项注册商标,以及自主开发设计的企业智能管理软件、水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浮标、自动化检定装置、物联网智能水表等大量知识产权。其中,水环境在线测控系统被评为 2014 浙江省装备制造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物联网智能水表被评为 2021 年中国 ZETA 联盟创新榜产品第一名。依柯力2013 年,依柯力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于上海张江注册成立。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数字化解决方案领跑者,依柯力开发了以IIoT 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和 Inkelink 工业互联
239、网平台。依柯力专注 OT 和 IT 技术的融合,通过 ZETA 等先进的 IoT 技术与传统的人、机、料相结合,依托感知、识别、定位等方式,打造云平台和智慧物流运营平台,提高物流运转效率,助力汽车供应链物流降本增效。纵行科技厦门纵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业界领先的 LPWAN2.0 技术和基础设施服务商,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低功耗物联网通信基带技术 ZETA M-FSK,致力于构建 LPWAN2.0“芯片-网络-云平台”泛在物联生态,助力各行各业数智化转型。在能源、智慧城市、水利和工业等领域,ZETA 的广域组网是唯一国产替代方案;在物流及供应链领域,纵行科技建设覆盖货主、物流仓库、大部分高速公路的
240、 LPWAN 专网,为供应链物流提供“仓网+路网”的可视化基础设施。依托“低功耗广域通信标准 ZETA 技术”、“AIoT LPWAN 智能前端”和“ZETag 广域传感标贴”三大技术优势,纵行科技具有从通信硬件、无线协议、算法到软件平台的端到端研发能力,并形成了以“建筑物联网”、“工业物联网”和“柔性标签广域物联网”三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97大场景为主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无线广域云标签ZETag 可实现公里级超广覆盖,最远可达 3KM;微安级功耗,最长可达 5 年;极低成本,同类技术 1/3-1/10;大容量并发,同类技术 60 倍;低功耗广域标贴可用于人体可穿戴设备
241、、物流、工业设施等领域。中移物联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2023 年 7 月推出 ZETA 智能耳标(AE100),并配套数字管理云平台,为养殖场提供精准的牲畜活体实时监测支持及完整的智慧养殖物联网解决方案。中移物联 ZETA 智能耳标(AE100)采用 N32WB+ZETA-MZ302 模组方案,适用于连续采集圈养型猪、羊、牛等动物的体温、位置、运动量等生理参数。采集数据可用于牲畜日常管理、数据分析、疫情防疫、资产盘点、银行监管、农担评估、保险公司活体监测、政府补贴核准等等,以及牧场成本控制和畜牧业资产数字化管理。该耳标内置了低功耗 ZETA 模组,设计轻薄紧凑,相比以往塑料耳标、二维码耳标容易
242、破损污损、难以读取、效率低等问题,ZETA 智能耳标能够实现非接触、远距离、自动上传、可读可写等功能,不仅提高了识读效率,而且完全避免了肉眼读标、扫码读标可能出现的人为错误和漏读误读。耳标采用可充电设计,支持反复烧录序列号,不仅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还能大大降低运营成本。此外,该耳标通过中继网关实现数据上云,不论代养殖还是自养场均可实现远程无人值守,自动统计管理。广芯微电子广芯微电子(广州)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新能源、变频电机控制、低功耗物联网和汽车电子产业,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微处理器芯片、快充与数字电源管理芯片、模拟与射频前端芯片,以及低功耗物联网方案,数字电源方案和电机控制方案。2020 年,广芯
243、微发布了 ZETA 云标签基带处理芯片 UM0068,是业界首款支持纵行科技 ZETag 超窄带的多信道柔性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处理器芯片。其突出的特点包括:nA 级别的深度睡眠功耗;不到 2mA最高功耗;uS 级的唤醒时间;1.8v-5.5v 宽电压范围;-40105 度宽环境温度范围;高集成度设计,精简 BOM。2.8.2.6 ZigBee顺舟智能上海顺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 zigbee 联盟成员、zigbee 中国成员组理事单位、智能家居产业联盟成员单位、中国照明学会成员之一。公司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自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982004 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 z
244、igbee 为核心的无线通信领域,同时拓展了 WiFi、GPRS、4G、LoRa、NB-IoT 等其它的通信技术,公司以专业的技术和卓越的服务为用户提供标准化及定制化产品。顺舟智能可以提供智能家居、智能照明和智慧工业等不同领域的应用物联网解决方案,其方案包括模块、网关、传感器、系统控制云平台等。公司联合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组成强大的生态圈,为终端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泰凌微泰凌微电子应该是国产 ZIGBEE 芯片最成熟,规模最大的一家;原先 Telink 更多是做ZIGBEE 的终端节点,随着 TLSR921x 发布,补齐了其在 Router 端布局。泰凌微电子是一家致力于研发高性能低功耗无线连
245、接系统级芯片的设计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该公司提供一站式低功耗高性能无线连接 SoC 芯片解决方案,支持包括经典蓝牙、蓝牙低功耗、蓝牙 Mesh、Zigbee、Thread、Matter、Apple HomeKit、Apple 在内的多种无线连接协议。泰凌微电子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照明、智能家居/楼宇、智能遥控、无线外设、智能零售、穿戴设备、无线音频、智能玩具、物流追踪、智慧城市等各类消费和商业应用场景。博流智能博流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于 2016 年在南京成立,是一家专注于研发世界领先的超低功耗、智能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等领域的系统芯片,并提供智能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公司同
246、时拥有完整的多模无线连接技术、音视频处理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技术,能完整实现单芯片集成的芯片研发。博流智能一直秉持着开放、开源的理念,积极与各行业顶尖的 Tier1 客户保持紧密而富有成效的合作,包括:FreeRTOS,Harmony OS,VelaOS,AliOS,并且全系支持最新Matter 生态。2019 年,公司量产了首款低功耗 WiFi 芯片,2020 年推出业界首款基于RISC-V 的 WiFi+BLE 二合一芯片,以及 BLE+Zigbee 二合一芯片,2021 年推出高集成WiFi+BT+BLE+Zigbee 四模合一芯片,2022 年还会持续推出新款芯片。目前公司产品已经广泛进
247、入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面板、智能语音、智能门锁、智能猫眼、电池门铃、低功耗 IPC 以及其他非消费类领域。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99紫光物联紫光物联技术有限公司以 ZigBee 自动组网技术为核心,开发了能实现本地和远程控制的 14 大类超过 50 种智能家居产品,技术和性能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拥有国际 CE 认证。紫光物联硬件及软件产品操作便捷且易于维护,真正实现对智能设备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控制。2.8.2.7 TurMass拓宝科技武汉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2 年,专注于无线物联网通信芯片、传感器终端和物联网平台研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 AIoT 广域
248、无线物联网通信和智慧停车、消防、节能、办公、康养、语音对讲等产品及解决方案。武汉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推出的 TurMass 模组。TurMass 作为新一代LPWAN 技术,具有超大容量、高速率、广覆盖和低成本的特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款集高可靠性、低功耗、小尺寸、广泛兼容性于一体的技术杰作,正引领着物联网应用的全新风潮。道生物联上海道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9 年,由优秀的技术和管理团队创立,公司专注于研发业界先进的无线物联网传输技术和解决方案。公司的无线通信和芯片设计团队,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 LPWAN 技术 TurMass,包括核心专利技术、系统标准和芯片,
249、TurMass 在系统容量、传输带宽、功耗和综合成本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为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工业物联网以及行业专网等领域提供有竞争力的窄带无线物联网接入技术。匠芯创科技广东匠芯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9 年,目前总部在珠海横琴,同时在珠海高新、深圳、广州各设立有研发及市场销售中心。作为中国工业控制芯片的研发初创企业,匠芯创科技立足于 RISC-V SoC 芯片设计、工业控制、多媒体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泛工业应用芯片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创始团队历经多次创业成功,具有丰富的公司团队管理以及企业成功上市经验。公司核心成员在多媒体、人工智能、存储、工业自动化、S
250、oC 芯片设计等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00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曾经设计的多种芯片产品获得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广东匠芯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无线通信电池管理系统(BMS)网关设备通过测试。该设备采用 TurMass通信模组,具有海量接入、高速率、广覆盖、低成本和高可伸缩性等突出优势。主控芯片 D211 采用国产自主 64 位高算力 RISC-V 内核,内置 1Gb 16-bit DDR3 SDRAM 并提供丰富的互联外设接口,配备了 2D 图像加速引擎和 H.264 解码引擎,可以满足各类工业人机交互、多媒体显示交互、工业控制与互联等应用场景,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开
251、放度的设计标准,可以面向于泛工业领域应用。2.8.3 固网通信企业2.8.3.1 现场总线埃施朗LonWorks 现场总线是美国埃施朗于 1992 年推出的局部操作网络,最初主要用于楼宇自动化,但很快发展到工业现场网。LonWorks 技术为设计和实现可互操作的控制网络提供了一套完整、开放、成品化的解决途径。LonWorks 技术的核心是神经元芯片(NeuronChip)。该芯片内部装有 3 个微处理器:MAC 处理器完成介质访问控制;网络处理器完成 OSI 的 36 层网络协议;应用处理器完成用户现场控制应用。它们之间通过公用存储器传递数据。在控制单元中需要采集和控制功能,为此,神经元芯片特
252、设置 11 个I/O 口。这些 I/O 口可根据需求不同来灵活配置与外围设备的接口,如 RS232、并口、定时/计数、间隔处理、位 I/O 等。LON 总线则综合了当今现场总线的多种功能,同时具备了局域网的一些特点,使得它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农业控制、计算机/外围设备、诊断/监控、电子测量设备、测试设备、医疗卫生、军事/防卫、办公室设备系统、机器人、安全警卫、保密、运动/游艺、电话通信、运输设备等领域。其通用性表明,它不是针对某一个特殊领域的总线,而是具有可 将不同领域的控制系统综合成一个以 LONWORKS 为基础的更复杂系统的网络技术。Bosch控制器局域网(CAN)最早由 Bosc
253、h 公司于 1985 年研发,用于搭建车内网络。在此之前,汽车生产商使用点对点布线系统连接车内电子设备。但随着车内电子设备的增多,这种布线系统需要的连线也越来越多,使系统变得既笨重又昂贵。于是,生产商开始使用车内网络来替代点对点布线系统,以降低布线的成本、复杂度,以及系统重量。在此背景下,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01CAN 作为一种构建智能设备网络的高集成度串行总线系统应运而生,成为车内网络的标准。由此,CAN 在汽车业界迅速普及,于 1993 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11898)。1994 年后,数个CAN 的高层协议标准形成,如 CANopen 和 DeviceNet
254、。这些新增协议也为其他市场广泛接受,现已成为工业通信标准的一部分。CAN 最初是在汽车领域诞生的,因此最常见的应用就是车内电子网络。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年,越来越多的行业认识了 CAN 的可靠性和优势,将 CAN 总线应用在许多其他场合。例如有轨电车、地铁、轻轨及长途列车等都应用了 CAN 网络。在这些车辆中,均可发现发现多种 CAN 构建的网络,如连接车门单元、刹车控制器、客流计数单元等。在航空领域亦可发现 CAN 的应用,如飞行状态传感器、导航系统以及座舱中的计算机。此外,在航天应用中也能看到 CAN 总线的身影,如飞行数据分析和飞行器引擎控制系统(燃料系统、泵、线性执行器等)。Phoenix
255、 ContactINTERBUS 作为 IEC61158 标准之一,广泛地应用于制造业和机器加工行业中,用于连接传感器/执行器的信号到计算机控制站,是一种开放的串行总线系统。INTERBUS 总线于1984 年推出,其主要技术开发者为德国的 Phoenix Contact 公司。INTERBUS Club 是INTERBUS 设备生产厂家和用户的全球性组织,目前在 17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独立的Club 组织,共有 500 多个成员。INTERBUS 总线包括远程总线网络和本地总线网络,两种网络传送相同的信号但电平不同。远程总线网络用于远距离传送数据,采用 RS-485 传输,网络本向不供电,
256、远程网络采用全双工方式进行通讯,通讯速率为 500k/s。本地总线网络连接到远程网络上,网络上的总线终端 BT(BUS Terminal)上的 BK 模块负责将远程网络数据转换为本地网络数据。2.8.3.2 PON烽火通信公司是知名的信息通信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自 1999 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全球信息通信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公司主营业务立足于光通信,深入拓展至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而生的广泛领域,并成为我国智慧城市、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应用等领域的核心企业。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02公司工业级 PON 是解决企业或者工业设备之间高速数据传输和互联互通相当理想的一种
257、解决方案,可提高企业网络的带宽、实现网络构建快速发展、实现智能化生产制造,支持工业 4.0 变革。天邑康和公司立足于光通信产业和移动通信产业,长期致力于通信设备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专业从事家庭/企业宽带接入和智能组网设备、移动信号深度覆盖、智慧视觉设备和光纤通信配线及连接设备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产品链丰富,尤其在光通信领域,依托多年的技术和渠道积累,目前已经拥有从接入侧到应用的全产业链产品研发及生产能力。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的通信设备专业提供商,一直致力服务于通信运营商,连续多年成为国内通信运营商的入围企业和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拥有成都、深圳、上海三地研发中心,共 400
258、 余位研发人员,每年投入超 1 亿元研发费用,通过自主开发、与科研院校产学研合作等多种研发模式,旨以最快的速度捕捉前沿技术、获取行业最新信息,掌握市场脉动。截止 2021 年三季度,已获得专利共计222 个,其中发明 80 个,外观 26 个,实用新型 116 个,其中有 66 个专利产品取得了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发的成果登记证书。通过多年发展和技术积累,公司在通信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制造流程管理方面拥有了独创的专有技术。长光科技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中文简称长光科技,英文简称 YOTC)2006 年 10 月成立于中国光谷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专业的接入网设备提供商,专注于为客户提供高品
259、质、全面、端到端的接入网产品及解决方案。长光科技是运营商、广电、教育、医疗、电力、煤炭和石油等市场接入网设备的领先供应商之一。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理事单位,具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拥有业内出色的接入网研发团队和一流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公司提供的系列产品主要包含 PON、EOC/G.hn、配套 ODN/CDN 和统一网管软件等。长光科技致力于成为中国及新兴国家重要的接入网设备制造商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并成为中小型 MSO(多业务运营)网络运营的参与者。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032.8.3.3 以太网致远电子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60、创立于 2001 年,作为工业智能物联产品供应商,专注服务工业领域企业类用户,提供从感知控制、互联互通、边缘计算到 ZWS IoT-PaaS 云平台的产品与系统化方案。其中,在以太网方面,公司拥有车载以太网产品与解决方案、EtherCAT 实时以太网、EtherNET 工业以太网等。目前 ZLG 致远电子有 700 余名员工,其中近 50%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推动行业进步,创造社会价值。倍福自 1980 年公司成立以来,倍福始终坚持基于 PC 的控制技术,研发出大量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倍福的可持续发展与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倍福早期提出的概念业已成为许多自动
261、化技术的标准,且被成功引入市场。倍福基于 PC 的控制技术理念以及 Lightbus 系统和 TwinCAT 自动化软件的发明,是在自动化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飞跃,在传统控制行业,这些产品已被视为高性能的解决方案,获得广泛认可。EtherCAT 实时以太网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高端技术,是前沿控制理念的新生代产物。盛科通信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内领先的以太网交换芯片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以太网交换芯片及配套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以太网交换芯片是构建企业网络、运营商网络、数据中心网络和工业网络的核心平台型芯片。经过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公司现已形成丰富的以太网交换芯片产品序列,多款产
262、品获得中国电子学会“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科技成果鉴定。公司产品覆盖从接入层到核心层的以太网交换产品,为我国数字化网络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芯片解决方案。景略公司在高速网络接口和通信芯片领域的深度积累,沿着 OSI 的 7 层网络框架,从技术门槛最高的物理层开始,坚持自研 IP 和先进工艺,陆续推出基于创新性的 EtherNext高速物理层接口 PHY 架构和 BlueWhale 新一代 L2/L2+Switch 技术的芯片产品组合。“以太网芯片技术通过 20 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数据通信,工业互联和家庭网络的刚需品,市场空间巨大。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以太网技术正快速颠覆传统的汽车 E/E202
263、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04架构,极大的推高了网通芯片市场的天花板。2.8.3.4 TSN裕太微电子裕太微电子车载千兆以太网芯片YT8011A 系列成功提前量产并超出预期拿到数家OEM 定点项目,再度实现了从 1 到 N 的跨越。YT8011A 系列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一款兼容车载以太网百兆 100BASE-T1 和千兆 1000BASE-T1 标准的以太网收发器,支持IEEE802.3bw 和 802.3bp 协议。其通过一对差分的屏蔽或者非屏蔽电缆,传输和接收以太网数据包。该系列采用了高速 DSP 技术和模拟前端(AFE),同时具备极性检测与校正、自适应均衡、回声消
264、除、定时恢复和纠错等功能。MAC(数据链路层)和 PHY(物理层)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简化的千兆媒体独立接口(RGMII)或串行千兆媒体独立接口(SGMII)进行。可支持 EEE 节能以太网、1588 时间同步协议、IEEE802.1AS 时间同步协议。YT8011A 系列拥有优异的性能与兼容性,可广泛应用于车载 IVI(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座舱控制、ADAS 域控、T-BOX(车载通信终端)等多个车载高速通信场景。菲菱科思深圳市菲菱科思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 1999 年 4 月创立于广东省深圳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网络设备、汽车电子等通信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 ODM 模式与品牌商进行
265、合作,为其提供交换机、路由器及无线产品、汽车电子、通信设备组件等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服务。公司网络设备产品定位于企业级网络设备市场,兼顾消费级市场,广泛应用于运营商、政府、金融、教育、能源、电力、交通、中小企业、医院等以及个人消费市场等诸多领域。昆高新芯(KUNGAO)昆高新芯消费类 PHY 芯片 KG7XXXC,工业类 PHY 芯片 KG7XXXI、KG701XI 以及车载 PHY芯片 KG701XM 等。KG65XXI 内置 4 RISC-V 内核的 CPU,可以与外置 CPU 协同使用,支持常规的 L2、L3 交换功能,以及 TSN/AVB 功能。不过目前该芯片的具体规格尚未确定,比如1G
266、与 10G 接口的数量。而 KG5XXXI 这一 TSN 网关芯片系列,同样采用了 4 RISC-V 内核CPU 的设计,可接入 70 个节点。KG5XXXI 支持以太网/IP、ETHERCAT、PROFINET 这三大主流工业以太网协议栈,也提供对 CAN、RS485、FF、HARP-IP 与 MODBUS 的支持。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05安弦科技安弦科技是国内稀缺的高性能 TSN 芯片提供商,立足于芯片核心 IP 设计研发,以时间平均频率(TAF)为核心技术结合超高吞吐量加密技术安全保障,率先实现 TSN 网络时钟高精度任意频率产生和快速切换,意在工业智能制造、信
267、息及能源传输、智慧车联等应用场景打破高性能 TSN 交换机芯片国外垄断局面。目前,TSN 芯片核心 IP 已经历四轮验证流片,计划本年内完成芯片产品流片验证。2.8.3.5 交换机锐捷网络锐捷网络,成立于 2003 年,是行业领先的 ICT 基础设施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始终致力于将技术与应用充分融合,创造性地解决客户问题。在全球拥有 8 大研发中心,8000余员工,业务范围覆盖 90+国家和地区,服务各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锐捷凭借强大的自主创新实力、贴近用户的解决方案和专业快捷的服务,在网络设备及云桌面业务领域稳居市场前三位。根据 IDC 数据统计,2019 年至 2023 年,锐捷网络在中国以
268、太网交换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2023 年中国企业级 WLAN 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一,其中 Wi-Fi 6 产品出货量在 2019 年至 2023 年连续五年排名第一;2023 年锐捷在中国本地计算云终端市场份额排名第一;2021 年至 2023 年,中国本地计算 IDV 云桌面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共进电子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共进电子,其前身“同维”起步于 1991 年,2015 年 2 月公司在上交所 A 股市场上市,证券代码为“共进股份 603118”。目前公司主营通信产品制造和先进移动通信设备及应用产品等研发制造和销售,致力做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产品提供商。共进电子目前
269、拥有深圳、上海、北京、太仓、大连、西安、济南、海宁、香港、越南和欧美各地多个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生产基地,净资产超过 50 亿元,年销售额超过100 亿元,员工约 8000 人。智微智能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智微智能,股票代码:001339),是物联网数字化核心方案商的开拓者和领航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06主营业务为工业物联网,ICT 基础设施,智能终端,个人与家庭以及其它电子设备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拥有全自主研发中心和全资制造工厂。智微智能以物联网智能硬件设备解决方案为基础,全面推动智联网场景
270、化应用。迎接云端运算时代的到来,智微智能以“构建数智底座 共创智能未来作为企业使命,实现个人家庭和各类场景的智能连接,发扬核心优势,为客户创造价值,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运用 5G、AI、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供以客户为导向的标准产品/方案、定制化服务、工业领域自有品牌产品和系统整合方案。紫光股份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是主营信息电子产业的中国高科技 A 股上市公司(股票简称紫光股份,代码 000938),成立于 1999 年 3 月。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结合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自身优势业务的特点,将公司战略聚焦于 IT 服务领域,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处理等信息技术的行业应用领域全面深入,并成
271、为集现代信息系统研发、建设、运营、维护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提供商。目前,紫光股份的核心业务基本覆盖 IT 服务的重要领域:硬件方面提供智能网络设备、存储系统、全系列服务器等为主的面向未来计算架构的先进装备。软件方面提供从桌面端到移动端的各重点行业的应用软件解决方案。技术服务方面涵盖技术咨询、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和支持服务。软硬件产品和服务都在紫光股份领先的顶层设计中得到有效整合,使信息化系统展现出最优化、完整一体的运行效果。紫光股份有能力为大型客户的信息化需求提供完整、领先的 IT 服务。2.8.4 卫星物联企业垣信卫星垣信卫星成立于 2018 年 3 月,通过国际化、商业化模式部署与运营低轨卫星
272、星座,为全球客户提供大带宽、低时延、高质量、高安全性、全球覆盖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服务和行业解决方案。垣信卫星正与国际领先企业开展商业化竞争与合作,加快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并实现全球商用,将有效牵引关键性商业航天产业链与行业标准的建立,推动卫星互联网发展与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商业航天拓展更为广阔的 发展空间。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07屹信航天屹信航天的产品在行业内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地位,在商业卫星赛道熠熠生辉!在本次发射的 4 颗卫星中,屹信航天研制的卫星物联网载荷产品,实现地面终端数据采集、多终端通信功能,产品涉及的星载天线、射频电路、数字电路、软件算法均由该公司自
273、主研发。产品具有并发信道数量多、系统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卫星物联网载荷的研发与制造,专注基于新器件应用、新算法攻关、新工艺开发的创新思路,守正出新,在保证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卫星载荷的小型化、低功耗和低成本设计。国电高科北京国电高科是我国具备低轨卫星通信运营资质的民营商业航天公司,拥有由国际电联授权使用的卫星通信频率资源和工信部颁发的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许可。国电高科基于微纳卫星制造实力,立足于卫星应用,规划建设我国物联网卫星星座,服务于全球军民商用户,立志成为国际一流的物联网卫星星座数据运营商。公司拥有微小卫星系统、卫星产品研制能力和卫星集成测试能力。公司规划全球性物联网数据采集星座,
274、提供全球的短数据通信服务。目前公司的“天启星座”已初步形成天地一体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海洋、智慧航道、应急通信、生态环境监测、石油管线、农业、林业、电力、旅游、水利等行业应用场景,正在向手机、汽车、对讲机、穿戴设备等 ToC 类电子消费品直连卫星应用领域迈进。航天宏图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8 年,是国内领先的卫星互联网企业、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公司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遥感与地理信息一体化软件 PIE(Pixel Information Expert),拥有国内首个遥感与地理信息云服务平台 PIE-Engine,实现遥感基础软件的国产化替代;规划
275、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多层次、多模式混合遥感卫星星座“女娲星座”,一期工程计划发射 54 颗业务卫星,其中首批 4 颗雷达遥感卫星已于 2023 年 3 月 30 日成功发射,2024 年计划发射 12 颗 X 波段 SAR 成像卫星,业务能力向全卫星产业链拓展;构建面向全国的无人机生产与服务体系,打造“天空地”一体化服务能力。为政府、企业、高校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提供基础软件产品、系统设计开发、遥感云服务等空间信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08华力创通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力创通)是一家深圳创业板高科技上市公司,国内首批获得国防军工准入资质的股份制企
276、业。华力创通始终紧跟国家战略性需求,服务于关键技术领域的科技自立自强,率先将国外先进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国防领域,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代半实物仿真计算机、合成孔径雷达信号模拟器,有幸参与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两大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组织开展了机载卫星导航、卫星通信设备的研制。华力创通的主营业务包括卫星应用、雷达信号处理、仿真测试和无人系统,形成了从芯片、模组、终端、解决方案、管理平台和检测仪器产品的完成产业链,建成了能完成批量生产订货的系列化产品生产能力。在服务国防建设方面,为我军精确制导武器、电子对抗、航空电子、信息化作战、指挥控制及先进武器系统的研制提供了先进的器件、终
277、端、系统和解决方案。在服务行业信息化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高度重视国防军工先进技术的转移应用,在应急管理、安全监测、海洋工程、交通运输、智慧城市等领域,为广大用户构建了先进的技术保障体系和安全经济可行的工程解决方案。合众思壮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4 年,是中国较早进入卫星导航领域的公司之一。基于时空信息行业领先的技术能力、专业产品和全球化业务,合众思壮实现了从核心技术、板卡部件、终端设备、解决方案到服务平台的产业布局,业务覆盖高精度、时空物联、智能制造等主要方向。创立至今,合众思壮见证、推动、引领着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开创了多行业北斗智能应用的先例。凭借自主创新的动力
278、与持续创新的能力,合众思壮积极开拓国内、国外市场,加速推进“北斗+”“+北斗”产业发展,将北斗应用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Starlink星链,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一个项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原计划在 2019 年至2024 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 1.2 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提供互联网服务。但最新的计划是该公司还准备再增加 3 万颗,使卫星总量达到约 4.2 万颗。SpaceX 在 2020 年 12月宣布,将继续对其 Starlink 宽带互联网服务进行测试至 2021 年,该服务之前计划在2020 年正式推出,因此这一表态被视为该服务延迟推出。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
279、109北斗星通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斗星通”,股票代码:002151)成立于 2000 年 9 月 25 日,是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首家上市公司。北斗星通因“北斗”而生,在我国首颗北斗卫星发射前夕注册成立;二十余年来,北斗星通伴“北斗”而长,推动并见证了我国卫星导航及相关产业发展。今天的北斗星通,在卫星导航核心部件领域已形成全产品系列、全应用领域的布局,正加速打造云芯一体化业务模式,为全球用户提供卓越的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面向未来,北斗星通正以“云+芯”为基础,加快构建全球覆盖、国际一流的“智能位置数字底座(iLDB)”,为从行业到大众、从生产到生活的各类应用场景提供无处不在
280、、无时不有的高可靠、高精度位置基础产品和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为智能时代赋能。银河 Galaxy 卫星星座银河航天于 2018 年 4 月正式投入运营,主要打造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星座,希望建立覆盖全球的天地融合 5G 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经济实用、快捷方便的 5G 上网服务和体验。银河航天规划组建的“银河 Galaxy”低轨宽带卫星星座,由上千颗自主研发的 5G卫星,在 1200 公里左右的近地轨道组成网络星座。银河航天基于采用 5G 标准的低轨卫星宽带通信系统,与地面 5G 网络透明连接,可让用户无感切换天地 5G 网络,面向全球用户提供 5G 上网服务;亦可为地面 5G 基站提供数据回传等服
281、务,是全球各种 5G 应用场景非常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2.8.5 量子通信企业北信源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信息安全领域龙头企业,创立于 1996 年,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是首批信息安全领域的 A 股上市企业之一,是中国终端安全领域的市场领导者,信创安全领军企业。自 2019 年以来,公司一直在深入研究量子通信领域。2022 年,北信源与国内多家领先的量子通信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针对政企用户推出了信源密信(量子版)。该产品结合了量子密钥软 Key 和量子加密技术,可以与运营商提供的超级安全 SIM 卡相结合,在即时消息、音频通话等功能中采用了先进的量子安全技术。目前,此产品已在运
282、营商网络环境中稳定运行,有效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保护个人隐私及商业秘密。此外,北信源还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10正在积极探索将 AI 技术与量子通信领域融合应用。腾景科技腾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3 年 10 月,位于福州马尾科技园区。公司是专业从事各类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光通信、光纤激光等领域,其他应用领域包括量子信息科研、生物医疗、消费类光学等。公司凭借在光学光电子领域深厚的技术沉淀,突破并掌握积累了多项核心技术,建立了“光学薄膜类技术”、“精密光学类技术”、“模压玻璃非球面类技术”、“光纤器件类技术”、“衍
283、射光学类技术”五大类核心技术平台,涵盖了光电子元器件制造的主要环节,形成了从光学元件到光纤器件的垂直整合能力和紧密联系的技术体系,运用核心技术生产的主要产品技术指标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能够为光学光电子各领域客户提供各类精密光学元组件与光纤器件的解决方案。科大国创科大国创源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国内领先的数据智能产品和服务的高科技上市企业,国家软件竞争力百强企业。公司拥有数据智能平台和高可信分析与验证的核心技术,致力于打造软硬件一体化的数字化新能源产品,创新研发国创星云大模型,提供行业数字化应用与数字化运营服务,主营数字化应用、数字化产品、数字化运营三大业务板块。公司基于数据智能和高可信软件核心
284、技术,结合公司在机器人编程、运营商、电力、交通等行业沉淀的行业数据和知识,创新研发科创星云大模型产品。其中,科创星云大模型(机器人编程)将公司形式化分析与验证技术充分融合到通用大模型代码生成流程中,构建可信代码生成 AI 助手,保障自动生成代码的安全可靠,大大降低软件开发成本,颠覆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目前已应用于软件编程 AI 助手、自动驾驶产品代码验证。此外,科创星云大模型已经在运营商客服、工单、网络、营销等细分场景实现落地应用。吉大正元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9 年,是国内知名的信息安全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2020 年 12 月 24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
285、市。吉大正元以密码技术为核心,开展信息安全软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服务,面向政府、军工、金融、能源、电信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提供基于密码的可信身份认证及可信数据保障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性安全解决方案,为其信息系统提供关键的安全支撑与保障。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11吉大正元是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WG3(密码技术工作组)、WG4(鉴别与授权工作组)、WG5(信息安全评估工作组)、WG7(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组)和 SWG-BDS(大数据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的主要成员和子项目召集单位。自国家密码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 2011 年成立以来,就是国家密码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86、密码基础工作组、密码应用工作组、密码测评工作组的成员单位。公司主持及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信息安全标准以及密码行业标准,其中已发布国家标准 14 项,已发布密码行业标准 32 项。是我国 PKI 电子认证产品领域标准的主要制定者之一。2.8.6 通信终端零部件企业2.8.6.1 局域通信芯片炬芯科技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4 年,于 2021 年科创板上市。总部位于珠海。炬芯科技是中国领先的低功耗 AIoT 芯片设计厂商,主营业务为中高端智能音频 SoC 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专注于为无线音频、智能穿戴及智能交互等基于人工智能的物联网(AIoT)领域提供专业集成芯片。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蓝
287、牙音频 SoC 芯片系列、便携式音视频 SoC 芯片系列、端侧 AI 处理器芯片系列等,广泛应用于蓝牙音箱、无线家庭影院、智能手表、无线麦克风、无线收发 dongle、蓝牙耳机、无线电竞耳机、蓝牙语音遥控器及低功耗端侧 AI 处理器等领域。公司深耕以高性能音频 ADC/DAC、语音前处理、音频编解码、音频后处理为核心的高音质音频全信号链技术;以及以蓝牙射频、基带和协议栈技术为核心的低延迟无线连接技术。顺应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势,从高端音频芯片入手,整合低功耗 AI 加速引擎,逐步全面升级为 CPU、DSP 加 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的三核异构 AI 计算架构,以打造低功耗端侧 AI 算力。专精将
288、射频通信、电源管理、模数混合音频、CPU、DSP 以及存储单元等模块高集成于一颗单芯片 SoC 上。公司积累了较完备、较先进的自主知识产权,通过融合软件开发包和核心算法提升 SoC 的价值,帮助客户降低基于芯片开发量产的门槛,让终端产品可以快速推向市场。中科蓝讯深圳市中科蓝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6 年,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之一,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 IC 独角兽企业,并多次荣膺业内极具价值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12的“中国芯优秀市场表现奖”。中科蓝讯专注于低功耗、高性能无线音频 SoC 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是无线音频SoC 芯片领域主
289、要供应商。目前主要产品有蓝牙音箱芯片、蓝牙耳机芯片、智能穿戴芯片、无线麦克风芯片、数字音频芯片、玩具语音芯片、AIoT 芯片、AI 语音识别芯片等。同时产品已进入小米、realme 真我、百度、万魔、倍思、Anker、漫步者、腾讯 QQ 音乐、传音、魅蓝、飞利浦、NOKIA、摩托罗拉、联想、铁三角、喜马拉雅、boAt、Noise、沃尔玛、科大讯飞、TCL 等终端品牌供应体系。乐鑫科技乐鑫信息科技是全球化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专注于研发性能卓越、低功耗的无线通信芯片。公司的 AIoT 解决方案节能环保、功能丰富且高性价比,为全球客户所信赖。公司拥有一系列核心自研技术,包括 Wi-Fi&Bluet
290、ooth LE&IEEE 802.15.4 协议栈、射频技术、RISC-V MCU 架构、AI 算法、操作系统、工具链、AIoT 软件开发框架、云服务等,实现软硬件研发闭环。瑞昱半导体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1 年,总部位于福州,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与研发,目前已发展为领先的物联网(IoT)及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处理器芯片企业。瑞芯微拥有一支以系统级芯片、模拟电路芯片设计和算法研究为特长的研发团队,在处理器和数模混合芯片设计、多媒体处理、影像算法、系统软件开发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瑞芯微主要产品除各类型处理器芯片外,还包括电源管理芯片、数模混合芯片、光电产品及开发板产品。
291、杰理科技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0 年。杰理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系统级芯片(SoC)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要面向蓝牙音视频、智能穿戴、智能物联终端等领域,为全球市场提供高规格、高灵活性与高集成度的芯片产品。公司 SoC 芯片主要用作各类智能终端的主控芯片,主要分为蓝牙耳机芯片、蓝牙音箱芯片、智能穿戴芯片、智能物联终端芯片和通用多媒体芯片。公司秉承“用芯美好世界”的企业愿景,致力于成为融合射频、音频、视频、信息采集与处理等技术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132.8.6.2 广域通信芯片高通公司Qualcomm(高通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无线科技创
292、新者,也是 5G 研发、商用与实现规模化的推动力量。公司致力于发明突破性的基础科技。变革了世界连接、计算和沟通的方式。把手机连接到互联网,Qualcomm 的发明开启了移动互联时代。Qualcomm 的基础科技赋能了整个移动生态系统,每一台 3G、4G 和 5G 智能手机中都有其发明。Qualcomm 将移动技术的优势带到汽车、物联网、计算等全新行业,开创人与万物能够顺畅沟通和互动的全新世界。联发科MediaTek 是全球第五大 Fabless 半导体公司,在移动终端、智能家居应用、无线连接技术及物联网产品等市场位居领先地位。每年约有 20 亿台搭载 MediaTek 芯片的终端产品在全球上市
293、。25 年以来,MediaTek 一直力求技术创新并赋能市场,为智能手机、Chromebook、智能电视、无线通信产品、物联网设备、语音助手设备(VAD)与车用电子等产品提供高效能低功耗的移动计算技术、先进的通信技术、汽车解决方案以及多媒体功能。华为海思海思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与器件设计公司,以使能万物互联的智能终端为愿景,致力于为消费电子、智慧家庭、汽车电子等行业智能终端打造安全可靠、性能领先的芯片与板级解决方案。海思全球设有 12 个能力中心,自有核心技术涵盖全场景联接、全域感知、超高清视音频处理、智能计算、芯片架构和工艺、高性能电路设计及安全等。海思扎根核心能力和技术,为行
294、业客户与开发者提供芯片、器件、模组和板级解决方案,业务覆盖联接、智慧视觉、智慧媒体、显示交互、MCU、智能感知、模拟、光模块、激光显示等多个领域。三星电子三星的 Exynos 处理器 在创新和性能方面表现出色,集成 5G 调制解调器和神经处理单元(NPU),以迎接 5G 和 人工智能(AI)时代。高性能游戏、复杂的多任务处理、5G 通讯都可以通过一个小芯片实现。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14Exynos 处理器集成了各种功能,包括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多格式编解码器(MFC)、图像信号处理器(ISP)、显示和安全性,同时搭载用于 AI 的 NPU 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295、),当然还有 5G 调制解调器。AI 引擎具有 26 万亿次运算/秒(TOPS)的计算能力,让智能手机在设备内进行人工智能处理,而非通过云端处理。此外,使用公司的 5G 调制解调器,5G 通信也可以实现低功耗。公司的八核中央处理器和新款图形处理器在性能和能效之间取得平衡,实现无缝、生动和持久的移动体验。公司还集成了高性能图像信号处理器(ISP),可处理高达 2 亿像素的图像和 8K 录制和媒体。紫光展锐紫光展锐是全球领先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是全球少数全面掌握 2G/3G/4G/5G、Wi-Fi、RedCap、蓝牙、电视调频、卫星通信等全场景通信技术的企业之一。在核心的 5G领域,紫光展锐是全
296、球公开市场 3 家 5G 手机芯片企业之一。紫光展锐具备大型芯片集成及套片能力,产品包括移动通信中央处理器,基带芯片,AI 芯片,射频前端芯片,射频芯片等各类通信、计算及控制芯片等,场测覆盖全球 140+国家和地区,通过全球 270+运营商的出货认证,拥有包括荣耀、小米、realme、vivo、三星、摩托罗拉、海信、中兴等多家品牌客户。2.8.7 通信终端集成器件/设备/方案企业2.8.7.1 模组利尔达利尔达科技集团是物联网产品研发、技术应用,公司总部位于杭州,2023 年 2 月 17日已在北交所成功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 IC 增值分销业务和物联网模块及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97、。自成立以来,利尔达不断深化 IC 增值分销业务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并基于自身行业积累适时切入物联网领域,持续丰富物联网模块产品并开拓物联网产品的应用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目前集 IC 增值分销业务、物联网模块及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业务于一体的业务结构。利尔达产品线覆盖无线领域,为客户提供半导体分销服务和云管端完整解决方案,自主研发了 5G、RedCap、星闪、LoRa、NB-IoT、Cat.1、Wi-SUN、Wi-Fi、BLE、ZigBee 等成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15熟而全面的无线技术方案,推出智慧照明、四表集抄、智慧出行、物流追踪定位、AI 识别、IoT 基础服
298、务云平台等解决方案。有方科技深圳市有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焦于物联网的“联”,专注于为物联网服务商和智能互联产品制造商等客户提供物联网接入通信产品和服务,产品涵盖接入云、管道云、2G/3G/4G/5G/NB-IoT/eMTC 等蜂窝无线通信模组和整机。正是凭借有方科技全球首创的基于云管端架构的接入通信解决方案,公司可以为物联网提供全球领先、可靠的接入通信,助力人类更环保、高效、便捷。广和通广和通始创于 1999 年,是中国首家上市的无线通信模组企业。作为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广和通提供融合无线通信模组和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致力于将可靠、便捷、安全、智能的无线通信方案
299、普及至每一个物联网场景,为用户 带来 完美无线体验、丰富智慧生活。广和通产品种类覆盖蜂窝通信 模组(5G/4G/3G/2G/LPWA)、车规级模组、智能模组、GNSS 模组及天线产品,助力云办公、移动宽带、智慧交通、智慧零售、智能机器人、智慧安防、智慧能源、智慧工业、智慧家居、远程医疗、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行业数字化转型。美格智能美格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7 年,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作为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以新一代的 4G/5G 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以万物互联的物联网行业为依托,美格智能专注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以 MeiGLink 品牌为核心的标准 M2M/智能安
300、卓无线通信模组、物联网解决方案、技术开发服务及云平台系统化解决方案。面向万物智联的未来世界,美格智能将专注于 5G/IoT/AI 等核心技术,在物联网行业领军企业的道路上不断迈进。日海智能日海智能集团成立于 1994 年,是一家在深交所上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投入数十亿资金完成多次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的横向产业并购,同时投入巨资进行产品及研发能力的升级,企业逐步实现物联网“云端”的战略布局。围绕智慧连接为核心,日海智能构建了由无线通信模组、智能设备、通信服务、智慧物联解决方案组成的业务体系。通过不断提升软、硬件产品和物联网方案的开发能力,日海智能已成为符合物联网发展规2025 年中国 A
301、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16律的综合解决方案商,全球一流的以大连接为核心的 AIoT 高科技企业。2.8.7.2 高精定位华测导航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的公司。该公司致力于高精度导航定位应用相关的核心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制造、集成和产业化,为各行业客户提供高精度定位装备和系统应用及解决方案,被认为是国内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的龙头企业。华测导航公司围绕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核心,逐步构建起高精度定位芯片技术平台和全球星地一体增强网络服务平台两大核心技术护城河。公司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如 2005年研发的双频一体化 RTK X90,成功与国际 GP
302、S 技术接轨,并于 2013 年正式推出车载移动测量系统,进入以三维激光扫描为主的全新测量领域。蓝策电子江苏蓝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自主研发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技术处于全球先进地位。企业的管理团队来自原诺基亚、微软、华为的研发管理及商务团队,拥有深厚的技术功底及丰富的管理经验;研发团队为来自清华、北大、北邮、中科院等院校的硕博人才,并长期与知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在产品中随时引进先进的科研成果;技术支持团队由资深工程师组成,为用户提供卓越的售前售后支持服务。系统利用高稳定性定位天线阵列、高效能型位置解析软件、高稳定信号强度控制技术、细颗粒信号强度定位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有寻求定位系列产品
303、,包括:高精度定位基站、服务器(定位引擎)、有源以太网(POE)交换机、定位信标、通信网关及多种终端,可为养老院、公检法、机场、会展中心、仓储、物流、用户导航服务等市场用户提供合适的定位方案,在智慧医疗、智慧工厂、智慧仓储、大型公共建筑、医院服务集群等场景应用。目前已在智慧医养、智慧文博等场景落地应用。中海达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9 年,公司于 2011 年 2 月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是北斗+精准定位装备制造类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一家专注于高精度定位技术产业链相关软硬件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公司。公司专注于高精度定位技术产业链相关软硬件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和销
304、售,深化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17北斗精准位置行业应用,着力提供时空信息解决方案,为国内高精度卫星导航产业的领先企业之一。2.8.7.3 无源物联保点(Checkpoint Systems)隶属于 CCL Industries 集团的 Checkpoint Systems 保点系统(以下简称保点Checkpoint)是高度垂直集成的 RFID 和零售损耗管理解决方案专家。保点 Checkpoint致力于科技创新,为客户提供硬件设备、标签产品以及基于云服务的软件平台系统。精准的单品级、实时数据分析,赋能更优化的供应链管理、提升运营绩效、财务表现和客户体验。保点 Check
305、point 享有 50 年的行业盛誉,产品与解决方案涵盖零售防损与风控,软件开发与设计,RFID 硬件、全系列 RFID Inlay 以及智能标签。从生产源到销售端,保点中国 Checkpoint China 始终是成功零售的驱动者,助力品牌提升运营绩效,优化客户体验,创造更好的投资回报。凯路威科技凯路威科技是中国创建科技城时由国家科技部引进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专注于无线射频识别芯片研发及应用研究,深耕 RFID 行业二十余载,技术与产品达到国际水平,UHFRFID 国产芯片年出货量遥遥领先。凯路威科技是国内较早自主研发无源 RFID 芯片的企业之一。凯路威科技全自主研发的 XLPM 超低功耗
306、永久性存储器技术,助力公司 X-RFID芯片技术具有极致性能和极致成本双属性优势。面向海量应用的超低成本需求,以及复杂场景应用的技术难点,X-RFID芯片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凯路威科技全球领先的新型 X-RFID标签芯片产品,采用标准 Logic CMOS 工艺制程,独具“四高一低”优势(高灵敏度、高安全、高可靠、高良率;低成本),环境适应性极强,数据保持能力超长,在各种复杂应用场景表现优异。公司的 RFID 标签芯片产品涵盖超高频 UHF RFID(ISO18000-6C)、高频 HF RFID(ISO15693/14443)频段,产品规模应用于全球的服装、物流、零售、航空、医疗、资产管理、智
307、能制造、智慧农业、防伪溯源等领域。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18先施科技深圳市先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1 年,是专业致力于研究物联网关键技术之一-射频识别(RFID)产品的研发、制造、生产与销售,并提供整体化 RFID 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最早从事 RFID 技术研发及生产的企业之一。作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品的 RFID 行业领军企业,经过近 10 年积累的产品研发及行业应用经验,公司目前拥有 16 项 RFID 专利技术,7 个软件著作权,1 项部级科技成果,1项省级科技成果,产品涵盖 RFID 读写设备、RFID 电子标签及其专用集成电路芯片
308、、RFID天线设计等,产品的各项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并在设计和功能上有独特的创新。公司产品先后获得美国 FCC 认证、欧州 CE/ETSI 认证、中国无委会CMII 认证以及日本 TELEC 强制认证。公司自 2006 年成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863 计划“超高频(UHF)读写器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的主承担单位以来,相继成为粤港政府“创新圈计划”RFID 重点项目、信产部(电子基金)重点项目“UHF RFID 读写器研究及产业化”、科技部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并先后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深圳市科技创新奖、中国自动识别十大品牌企
309、业等荣誉。中世发广东中世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 RFID 应用系统集成、RFID 标签复合、标签印刷、数据处理、rfid 仓储管理、科研开发为一体的科技型生产企业。公司现有研发及办公人员规模达到 200 人以上。公司的年印刷能力超过 20 亿枚、年复合能力约 10 亿枚、年写码能力约 3 亿枚。中世发为广大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品、服务和创新型技术。以顾客为中心的工作方针确保公司与顾客之间有着频繁的互动和简易的流程,并以此获得最大效率和最佳绩效。由于多年行业经验的积累,中世发已建立起了完整的 RFID 产品设计及生产体系。远望谷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9 年 12 月
310、,2007 年 8 月在深交所上市,现注册资本为 73975.74 万元。远望谷是中国物联网产业的代表企业,全球领先的RFID 和物联网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是国内首家 RFID 行业上市公司、第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 863 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承担单位、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广东省百强创新型企业、广东省守合同重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19信用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深圳市第一批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重点软件企业。信达物联厦门信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是世界 500 强核心成员企业、厦门信达股份有限
311、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厦门信达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全资子企业,于 2005 年投资成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 15000 万元。作为国内第一批进入物联网行业的企业,信达物联专注于物联网 RFID 领域系列产品的研发、制造十余年,拥有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具备各类专业人才近 300 人,自主研发获得发明及实用型专利五十余项。产品涵盖各类电子标签、读写器、应用软件等,广泛应用于零售行业、供应链物流、防伪识别、食品溯源、智能交通、资产管理、图书馆管理、航空行李管理、工业制造等领域。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20 感3.1 被动式 MEMS 传感器MEMS 传感器是基于其敏感材
312、料的特殊效应工作的,它的制作工艺结合当今先进的 IC微电子加工工艺和 MEMS 微机械加工制造工艺来实现,通过对材料的微机械加工,制造出可感受压力、温度、磁场、加速度等各种参数的稳定的结构器件(如梁、膜、叉指等单一或复合的结构),从而实现对各种相关参数的感知、测试和转换。例如,基于半导体硅材料压阻效应的压力传感器、基于石英材料压电效应的微加速度传感器、基于磁致伸缩材料伸缩效应的微位移传感器等。微机电系统主要分为 MEMS 传感器和 MEMS 执行器,与 MEMS 执行器相比,MEMS 传感器应用领域更为广泛。其尺寸大约在 1m-1mm 间,未追求尺寸上的极致小,因此在生产上比高精度的集成电路更
313、为便捷,更适合量产。下面是一个 MEMS 机械结构运动情况,可以很直观看到 MEMS 具有常规的机械系统结构,但是尺寸做到了微米级。图表 常见 MEMS 传感器类型来源:传感器专家网,智次方研究院整理3.1.1 惯性传感器惯性传感器的信息用于维持无人机的平衡、改善家用机器人吸尘器的航向、改变智能手机屏幕的方向以及其他与运动相关的应用。按工作原理划分,MEMS 加速度计可以分为电容式、压电式、热感式、谐振式等。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21惯性传感器通常由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组成,有时还包括磁力计。通过来自这些传感器的数据,设备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其方向和运动状态。1.加速度计(Ac
314、celerometer):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因此通过对加速度的积分可以得到速度,再积分一次得到位移。2.陀螺仪(Gyroscope):用于测量物体的角速度,即物体绕其轴旋转的速率。通过对角速度的积分可以得到角度。3.磁力计(Magnetometer):用于测量物体周围的磁场。这对于确定物体的朝向在地球坐标系中的方向很有帮助。MEMS 惯性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健康、工业与通信、航空航天等热门领域。几乎每一类可测量运动状态或受运动状态影响的消费电子产品均搭载MEMS 惯性传感器。近些年来,MEMS 技术研究持续进步、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大幅降
315、低了 MEMS 惯性传感器的制造成本,而且显著提升了其测试精度和环境适应性等性能指标,使得 MEMS 惯性传感器在下游得到广泛应用。高性能 MEMS 惯性传感器应用逐渐拓展到无人系统、自动驾驶、高端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而中低性能 MEMS 惯性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和汽车等领域。图表 MEMS 惯性传感器应用场景来源:华安证券,智次方研究院整理根据 Yole 的数据,2022 年全球 IMU 市场规模约为 20 亿美元,2022 到 2027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7%,到 2027 年全球 IMU 市场规模将达到 28 亿美元。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22从 ME
316、MS 惯性传感器的角度来看,目前全球市场是呈现垄断的格局的,主要市场份额集中在博世、ST 等头部企业上,合计占到全球 MEMS 加速度计市场 70%以上份额,占 MEMS陀螺仪市场 80%以上份额,占 IMU 80%份额。图表:2023 年中国 MEMS 加速度计市场份额来源:Yole,智次方研究院整理可见目前全球 MEMS 惯性传感器都是国际巨头所垄断,市场集中度极高。在 IMU 领域,博世的市占率最高,其次是 ST 和 TDK(InvenSense)。按 Yole 的数据,博世是中国 MEMSIMU 市场上份额最大的厂商,占比约 33%,其次 ST 占比 25%,TDK 占比 21%,TO
317、P3 合计占有国内近 80%的市场份额。图表:2023 年中国 IMU 市场份额来源:Yole,智次方研究院整理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23国内供应商方面,士兰微、美新半导体、矽睿科技、美泰电子等多家企业都有不错的发展势头。但目前在市场份额上,矽睿科技是市场份额最大的本土厂商,市场份额占比为2%,其余本土厂商的市场份额较小,占比均小于 1%。我国 MEMS 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正在持续扩张。2023 年我国 MEMS 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为 85.6 亿元,预计 2027 年达到 125.7 亿元,2023-2027 年 CAGR 达到 10.2%,如下图所示。图表 中国 M
318、EMS 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及预测(亿元)来源:华安证券,智次方研究院整理惯性传感组合 IMU 全称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又称惯性测量单元,是基于MEMS 技术的惯性传感器组合,由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共同组成。基于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原理,其测量功能全面,可测量空间多个方向的加速度和角速度。IMU 实时调整物体运动策略,实现精准姿态控制:其中,加速度计、陀螺仪和大气数据中心分别测量物体在三个轴向上的加速度、角加速度和磁场强度,进行数据处理,输出物体的速度、位置与姿态。根据结果,实时调整,实现精确的运动轨迹规划。图表:IMU 惯性导航系统工作原理来源:智次方研究院2025
319、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24MEMS 惯性传感器属于产业链较上游的芯片/组件领域,为产业链中游惯性模组厂商提供基础核心惯性元器件,此类惯性元器件主要用于自主测量和反馈物体运动速度和角度的变化,并与卫星等其他导控模块形成惯性导航系统、组合惯性系统等,经下游应用端客户集成在相关设备中发挥惯性导航、惯性测量和惯性稳控的作用,其目前在工业与通信、高可靠、汽车电子、医疗健康、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图表 MEMS 惯性传感器产业链来源: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智次方研究院整理MEMS 制造的关键在于微加工技术,包括表面微加工、体微加工、激光加工和离子束加工等。这些加工技术各
320、有特点,对 MEMS IMU 的性能有重大影响。其中,结构层厚度的精确度对器件性能至关重要,不精确的厚度会直接影响 MEMS 设备的性能。此外,边墙形貌不佳、内应力和黏附力问题等也会影响器件性能和良率。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25图表:惯性传感器市场主要参与者来源:深企研究院,智次方研究院整理3.1.2 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Pressure Transducer)通常由压力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是能感受压力信号,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压力信号转换成可用的输出的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传统的压力传感器以机械构型为主,以弹性元件的形变表征压力,但这种结构尺寸大、质量重,不能
321、提供电学输出,所以常应用在传统工业领域中。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26图表:MEMS 压力传感器分类来源:智次方研究院压力传感器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压电式、压阻式、应变式、电容式等多种类型。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因其高精度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工业自控环境,而扩散硅压力传感器以小体型、大信号等特征广泛应用于气体和液体的测量。MEMS 传感器则因其体积小、重量轻、低功耗等特点,从工业到民用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不同类型的压力传感器各有特点,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测量环境和成本等因素进行选择。图表:不同种类压力传感器比较来源:智次方研究院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27全球压力
322、传感器市场近年来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随着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医疗设备和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压力传感器的需求不断增加。全球压力传感器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2023 年全球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 165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将增长至 260.7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9.37%。压力传感器的行业集中度较高,全球行业内前三名所占市场份额高达 48%,博世(Bosch)、泰科电子(TE Connectivity)和英飞凌(Infineon)三家近乎占据了全球压力传感器市场的半壁江山。全球传感器行业市场区域分布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亚太等地
323、区。根据华经情报网的数据显示,北美地区是全球传感器市场的重要区域之一,占据全球 43.3%的市场份额。图表:MEMS 压力传感器市场份额来源:Yole,智次方研究院整理中国压力传感器市场格局。据 Morder Intelligence 的数据显示,中国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估计在 2023 年为 10.2 亿美元,预计到 2028 年将达到 15.2 亿美元。全球龙头企业如泰科电子、森萨塔、博世、霍尼韦尔等跨国公司占据约 60的中国市场份额,尤其在高端市场,约 80的压力传感器芯片依赖海外企业。中国压力传感器市场目前较为集中,龙头企业如艾瑞科、上海天沐、西安优托普等占2025 年中国 AIoT 产
324、业全景图谱报告128据约 40%市场份额,其余 60%为中小企业。中国 MEMS 传感器市场增速迅猛,是亚太地区MEMS 发展潜力最大、增速最快的市场。MEMS 压力传感器的国内上市公司主要有,敏芯股份(侧重汽车、医疗和工业领域)、纳芯微(侧重汽车、消费级领域)、保隆科技(侧重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华培动力(侧重商用车),压力传感器业务的收入规模均在 5 亿元以内。3.1.3 声学传感器MEMS 声学传感器是基于 MEMS 技术制造的麦克风,采用了半导体制程的芯片结构,由一个 MEMS 芯片与一个 ASIC 专用集成芯片构成。MEMS 声学传感器运用 MEMS 技术将声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具有
325、体积小、功耗低、一致性好、可靠性及抗干扰能力强和可进行表面贴装等优势,在智能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驻极体声学传感器是一种将声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传统传感器,其具有指向性强、工作电压范围广和性价比高等特点,在专业音频、语音声控、会议通讯系统等领域具有的独特应用优势和性价比优势。MEMS 声学传感器和驻极体声学传感器各具特点,将在较长时期内共存。图表:声学传感器结构来源:歌尔声学招股说明书,智次方研究院整理MEMS 产品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智能无线耳机、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未来,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类型和数量的增长以及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其对 MEMS 产品数量的需求也将
326、不断增加。MEMS 声学传感器行业发展比较成熟,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相较于国内厂商,国外厂商起步较早,国内厂商主要以购买英飞凌芯片(包括 MEMS 和 ASIC)进行封装和测试的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29方式进入 MEMS 声学传感器领域。近年来,国内厂商通过加大投入、加强自主创新,已具备 MEMS 芯片的设计、研发和制造能力,实现搭载自研芯片的 MEMS 声学传感器批量出货。国内领先企业已逐渐打破传统发达国家企业对 MEMS 声学传感器市场的垄断。以歌尔股份、瑞声科技、敏芯股份及共达电声为代表的中国厂商也成为全球 MEMS 声学传感器的主要参与者。2023 年中国声学器
327、件市场规模(按销售额计)402 亿元,2024 年有望达到 437.9 亿元。主要驱动因素:(1)消费电子市场迎来 TWS 耳机热潮,声学器件为 TWS 耳机核心配件,TWS 耳机的爆发将进一步带动产业链上游声学器件市场发展;(2)近年来,智能音箱在消费者中的渗透率快速提升。智能音箱搭载了声学器件设备,受利于智能音箱增量市场,声学器件市场规模也将出现明显增长。图表:中国声学传感器市场规模(亿元)来源:智次方研究院声学器件产业链上游主要包含麦克风、音频 IC 与扬声器三类领域的参与者。麦克风主要有 ECM 与 MEMS 两种类型,其中 MEMS 麦克风为目前的市场主流。MEMS 麦克风市场参与者
328、主要分为半导体厂商与声学精密器件厂商。MEMS 麦克风元件中包含集成芯片,此类芯片市场主要为国际公司所垄断,如英飞凌等。目前中国麦克风厂商大多从海外进口芯片,然后完成麦克风的组装、测试等环节。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30图表:声学传感器位于声学器件上游,主要参与者来源:头豹研究院,智次方研究院整理3.1.4 环境传感器环境传感器泛指能够感知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环境变量的一系列传感器。不同于MEMS 惯性传感器必须采用密闭封装以避免外界环境对传感器的干扰,MEMS 环境传感器只能采用开放腔体封装,因为其需要与外界联通以感知环境信息。温度传感器主要分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和非接
329、触式温度传感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特点:传感器直接与被测物体接触进行温度测量,由于被测物体的热量传递给传感器,降低了被测物体温度,特别是被测物体热容量较小时,测量精度较低。因此采用这种方式要测得物体的真实温度的前提条件是被测物体的热容量要足够大。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特点:该类型传感器主要是利用被测物体热辐射而发出红外线,从而测量物体的温度。其制造成本较高,测量精度却较低。该类型传感器的优点是:不从被测物体上吸收热量;不会干扰被测对象的温度场;连续测量不会产生消耗;反应快等。温度传感器代表公司有日本芝浦电子、日本 TDK、中国台湾兴勤电子、芝浦电子、兴勤电子温度传感器相关收入规模约 20 亿元左
330、右。2023 年全球温度传感器市场规模大约为 55.74 亿美元,预计 2029 年将达到 75.3 亿美元,2023-2029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5.14%。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是全球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31最具潜力的市场,产品普及需求与升级换代需求并存,近年来的增长速度较快。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3 年市场规模为 23.48 亿美元,约占全球的 37.20%,预计 2029年将达到 29.11 亿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 38.65%。市场竞争方面,目前全球温度传感器主要被欧美企业主导,主要参与者包含 Sensata、Amphenol、
331、Texas Instruments、TDK 和 STMicroelectronics 等。2023 年,全球温度传感器前五大企业共占有 25.01%份额。图表 温度传感器市场规模及预测(百万美元)来源:YHresearch,智次方研究院整理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含敏感元件)、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智能温度传感器。目前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由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智能温度传感器内部都包含温度传感器、A/D 转换器、信号处理器、存储器(或寄存器)和接口电路。有的产品还带多路选择器、中央控制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
332、只读存储器(ROM)。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是一种测量大气环境中水分含量的电子设备,空气中水分含量不同会导致电敏元件产生变化,这种变化能够通过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即为湿度传感器。物质的电学参数也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湿敏元件的电阻或电容除随环境湿度的变化而变化之外,同时也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目前 MEMS 湿度传感器按工作原理大致可分为:电容型、电阻型、谐振式、热导式、电磁波法等。其中电容型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传感器,大概占 MEMS 湿度传感器的 75%2025 年中国 AIoT 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32左右。感湿介质包括:(1)多孔物,如多孔硅、多孔三氧化二铝、多孔氮化硅、多孔二氧化硅
333、等;(2)高分子材料,如聚苯乙烯、聚酰亚胺、酷酸醋酸纤维等;(3)空气。通常,湿度传感器使用以下四种方法来检测湿度或冷凝:(1)测量湿敏材料的吸湿、分离或冷凝引起的电阻抗或电容变化。(2)测量湿度变化引起的气体热导率差异。(3)测量由于湿度或冷凝的变化而引起的晶体振动器共振频率的变化。(4)测量因湿度变化而通过水滴的射线引起的衰减、光吸收和反射。湿敏电阻器的特性是在基板上覆盖由湿敏材料制成的薄膜。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吸附在湿敏膜上时,元件的电阻率和电阻值会发生变化。一个特性可以测量湿度。图表:湿敏电阻传感器工作原理:来源:智次方研究院整理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将气体的成份、浓度等信息转换成可以被人员、仪器仪表、计算机等利用的信息的装置,通常被安装于监测系统探测头内的监测系统中,用于现场采集空气数据。通过气体传感器将气体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串口通信,传至单片机中进行数据处理。气体传感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