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深度报告:中国出口高压之下辟新局-240827(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深度报告:中国出口高压之下辟新局-240827(22页).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宏观深度报告 中国出口:高压之下辟新局 宏观深度报告 宏观报告 2024年 08月 27日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钟正生钟正生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20090001 ZHONGZHENGSHENG 张张璐璐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22100001 ZHANGLU 平安观点: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当前中国出口结构是否已充分调整,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抵御新一轮经贸摩擦的冲击?本文从国别、产品、国别产品三个维度,全本文从国别、产品、国别产品三个维度,全面考察面考察 201
2、8年中美开始互加关税以来,中国出口所发生的结构转变。试图通过这年中美开始互加关税以来,中国出口所发生的结构转变。试图通过这项研究,对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一些基本线索。项研究,对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一些基本线索。1.中国出口市占率何以稳定?中国出口市占率何以稳定?2018年以来,中国出口的拖累主要来源于美国和日本;对欧洲(除俄罗斯、东欧)的出口一度得益于中欧经贸合作加深和俄乌战事冲击而上升,但现已回落并完全收回了前期涨幅;支撑中国出口市占率稳中有升的力量主要来自俄罗斯、中亚、东欧,以及亚洲、非洲、拉美。在中国出口的外需基础中,美国仍占有重要地位。截至 2021 年,美国吸收了中国出口增加值的 19.2%
3、,这一占比不仅是全球最高的国家,而且也高于2018 年及之前水平。2.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转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转变。2018 年以来,截至今年 6月中国出口的中中等技术制成品等技术制成品占比提高 4.4 个百分点至 28.9%,在中等技术层级上“进口替代”的趋势明显。低技术制成品低技术制成品占比下降 2.6 个百分点至 26.1%,其中,纺织鞋服类产品明显下降,产业已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贱金属制品、玩具、塑料制品等其它低技术产品的占比却有所上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优势仍在。高技术制成品高技术制成品占比下降 3.6 个百分点至 30%,随着美国对芯片的出口管制升级,近年来中国高
4、技术制成品的进、出口都出现了下滑。3.中国出口结构转变的几条线索。中国出口结构转变的几条线索。2018 年以来,牵动中国对美国出口下滑的“牛鼻子”是电子电器类高技术制成品、以及汽车产业,而低技术制成品并不是关键拖累。当前中国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欧当前中国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欧洲(俄罗斯东欧除外)市场,洲(俄罗斯东欧除外)市场,中国高技术制成品和汽车出口在较大程度上转向依赖欧洲市场,但近来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补贴调查、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等,为中国出口前景蒙上阴影。二是二是以以芯片为代表的高技术产芯片为代表的高技术产品进口,品进口,倘若美国进一步
5、收紧相关限制规则,将加大中国在高技术领域以时间换空间的难度。三是与美国的间接挂钩,三是与美国的间接挂钩,如若美国升级其对华关税的原产地规则,向友国施压,打击各种“绕道”出口,则可能动摇目前中国出口增加值中的对美占比保持稳定的局面。4.高压之下,中国出口仍需勇辟新局。一是,尽更大努力巩固与欧洲的经贸协高压之下,中国出口仍需勇辟新局。一是,尽更大努力巩固与欧洲的经贸协作作。必要时可考虑采取自愿出口配额方式,减少其有关倾销、产能过剩等指责。稳定欧洲市场基本盘,也是稳住中国高技术产品和汽车产业链的应有之义。二是,在与美国的竞合之中寻求最大公约数二是,在与美国的竞合之中寻求最大公约数。通过拓展进口、单向
6、开放、扩大服务贸易开放等措施,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赶超发展争取更大时间与空间。三是,一如既往地扩大与亚洲、非洲、拉美、俄罗斯东欧的经贸往三是,一如既往地扩大与亚洲、非洲、拉美、俄罗斯东欧的经贸往来来,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四是,四是,以内循环提升外循环。以内循环提升外循环。深化国内市场机制改革,通过强化市场公平竞争、优化民营外资企业营商环境、积极扩大内需,形成有利于中国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肥沃土壤。风险提示:中美经贸战升级,欧洲与中国贸易摩擦升温,美风险提示:中美经贸战升级,欧洲与中国贸易摩擦升温,美国对友国施压形国对友国施压形成广泛脱钩。成广泛脱钩。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
7、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2/22 正文目录正文目录 一、一、中国出口市占率何以稳定中国出口市占率何以稳定.4 1、中国出口市占率变化的三个阶段.4 2、中国出口的国别结构迁移.6 3、中国的外需基础随之改变了么?.8 二、二、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转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转变.10 1、中国进出口产品结构概览.10 2、中国进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12 3、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变化.13 三、三、中国出口结构转变的几条线索中国出口结构转变的几条线索.15 1、对美出口下滑的“牛鼻子”.15 2、中等技术产品出口变化中映
8、射了什么.16 3、高技术制成品在压力中求生.17 4、对欧洲出口呈现“技术升级”.19 四、四、研究结论研究结论.20 五、五、风险提示风险提示.21 eZfYeUdXeZ8XcWbZ6M8Q9PpNnNtRrNkPpPwOiNmOuMbRpPwPxNsRoONZtQpM 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3/22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 2018 年以来中国出口市占率上台阶.5 图表 2 中国出口市占率趋于下降的地区.5 图表 3 中国出口市占率大幅上升的地区.5 图表 4 中国出口市占率优势持
9、续扩大的地区.5 图表 5 2019 年东盟和中国对美国出口市占率一上一下.5 图表 6 东盟代表国家出口美国商品中的中国增加值扩大.5 图表 7 2018 年以来中国对各地区出口市占率变化情况.6 图表 8 2018 年以来中国对北美出口趋势下降.7 图表 9 中国对非洲、拉美、俄罗斯东欧出口趋势上升.7 图表 10 2018 年以来中国出口国别结构的主要转变.7 图表 11 中国出口美国、中国香港、日本的占比明显下降.8 图表 12 香港对外贸易以转口贸易为主.8 图表 13 香港对主要国家/地区贸易总额的结构分布.8 图表 14 香港贸易总额中中国合湾的占比异军突起.8 图表 15 中国
10、出口与增加值出口的区域结构比较.9 图表 16 中国出口增加值中的美国占比并未下降.9 图表 17 中国出口增长与北美制造业景气度联系仍然紧密.9 图表 18 中国出口增加值的主要国别分布情况.10 图表 19 2018 年以来中国出口产品结构(SITC 分类 2 位码)及变化.11 图表 20 2018 年以来中国进口产品结构(SITC 分类 2 位码)及变化.12 图表 21 中国分产品技术层级的贸易差额情况.13 图表 22 中国贸易顺差的技术层级构成.13 图表 23 近年来中国出口中等技术制成品占比显著提升.14 图表 24 近年来中国高技术制成品进口、出口占比双降.14 图表 25
11、 中国中等技术制成品进口减少、出口增加.14 图表 26 中国出口服装类与其它类低技术制成品走向分化.14 图表 27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技术结构与对全球出口的技术结构比较.15 图表 28 美国对中国纺织鞋服大部分加征了关税,但对玩具体育用品征税范围较小.16 图表 29 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更多聚焦俄罗斯、欧洲、墨西哥等市场.17 图表 30 中国中等技术加工品、工程品出口从美日转向俄罗斯和亚非拉.17 图表 31 中国进口半导体芯片、出口中下游设备及零部件.18 图表 32 中国从韩、台、日高技术电子产品进口降幅更大.18 图表 33 中国出口高技术电子电器产品的集中度有所降低.18 图表
12、34 中国对欧洲出口的高技术制成品、汽车大幅上升,低技术制成品大幅下降.19 图表 35 中国低技术产品出口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转移.19 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4/22 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上半年净出口对中国 GDP 的拉动从去年的-0.6 个百分点上升至 0.7 个百分点。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出口成为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关键支撑。未来一段时间,出口若可保持较高景气,能够为国内转型发展创造更大回旋空间;把脉中
13、国出口的走向,成为研判中国经济形势的重要一环。当前,美国大选选情牵动着中国投资者的神经,其中一个重要关切是,新一届美国总统任下中美经贸冲突将去向何处。倘若特朗普回归,可能意味着更高的关税、更严格的原产地规则和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倘若哈里斯逆袭,则可能在对华贸易政策上更加遵从于美国的经济利益,倾向于维持现有关税政策。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当前中国的出口结构是否已充分调整,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抵御新一轮经贸摩擦的冲击?本文从国别、产品、国别产品三个维度,全面考察了本文从国别、产品、国别产品三个维度,全面考察了 2018 年中美开始互加关税以来中国出口所发生的结构转变年中美开始互加关税以来中国
14、出口所发生的结构转变,对回对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一些答上述问题提供一些基本基本线索。线索。一、一、中国出口市占率何以稳定中国出口市占率何以稳定 中美互加关税以来,中国在全球出口中的占比(也即出口市场占有率)相较此前不降反升,全球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事是重要推力。但随着其影响减退,有必要探究中美互加关税后,中国出口的国别结构发生了何种具体变化,中国出口与各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方式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1、中国出口市占率中国出口市占率变化的三个阶段变化的三个阶段 2018 年以来,中国出口市占率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第一阶段是2018年到年到 2020年初新冠疫情前,尽管经历了美国对中国产品大面积
15、加征关税的冲击,但中国出口市占率年初新冠疫情前,尽管经历了美国对中国产品大面积加征关税的冲击,但中国出口市占率总体平稳总体平稳,12个月移动平均值个月移动平均值保持在保持在13%左右左右。这一阶段,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市占率下滑了约 3.2个百分点至16.4%,但对东盟出口市占率上升了 3.5 个百分点至 26%。同期,东盟对美国的出口市占率上升了 1.2 个百分点,我们选取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两个国家越南和泰国,考察其出口美国商品中的中国增加值占比,可见在此阶段出现显著上行。因此,这一阶段中国出口市占率的稳定,主要在于通过东盟与美国实现了间接挂钩这一阶段中国出口市占率的稳定,主要在于通过东盟与美国
16、实现了间接挂钩。同时,这一阶段中国对韩国、西亚、澳大利亚、非洲、巴西的出口市占率也有较明显上行,体现了中国在经贸压力下积极拓展出口市场。第二阶段是第二阶段是2020年年初到初到2021年初年初,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冲击,中国凭借坚韧的供应链优势,出口市占率大上,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冲击,中国凭借坚韧的供应链优势,出口市占率大上台阶,台阶,12 个月移动平均值个月移动平均值提高了提高了 2.6 个百分点个百分点至至 15.6%左右左右。这一阶段中国对各地区出口市占率普遍上行,包括对美国出口市占率也完全收回了上一阶段的降幅。第三阶段是第三阶段是 2021 年初至今,随着新冠疫情冲击退去年初
17、至今,随着新冠疫情冲击退去,中国出口市占率逐步回落,中国出口市占率逐步回落,回吐了疫情期间涨幅的一半回吐了疫情期间涨幅的一半,但截但截至至 2024年年 4月月 12个月移动平均值个月移动平均值仍仍达到达到14.4%,比疫情前高约比疫情前高约1.4个百分点。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各地区情况可分为四类:1)对美国和港澳台地区出口市占率下滑至低于 2018 年水平;2)对日本、加拿大、欧盟出口市占率显著回落至低于或接近 2018 年水平;3)对俄罗斯、中亚、东欧出口市占率进一步大幅攀升,截至2024 年 4月,三地过去12 个月进口中来自中国的比例分别达到 49%、43.9%、7.9%;4)对东盟、巴
18、西、非洲、印度、墨西哥出口市占率进一步稳中有升。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5/22 图表图表1 2018 年以来中国出口市占率上台阶年以来中国出口市占率上台阶 图表图表2 中国出口市占率趋于下降的地区中国出口市占率趋于下降的地区 资料来源:IMF,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IMF,平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图表3 中国出口市占率大幅上升的地区中国出口市占率大幅上升的地区 图表图表4 中国出口市占率优势持续扩大的地区中国出口市占率优势持续扩大的地区 资料来源:IMF,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IMF,平
19、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图表5 2019 年东盟和中国对美国出口市占率一上一下年东盟和中国对美国出口市占率一上一下 图表图表6 东盟代表国家出口美国商品中的中国增加值扩大东盟代表国家出口美国商品中的中国增加值扩大 资料来源:IMF,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UIBE全球价值链实验室,平安证券研究所 46810121416180305070911131517192123%离岸价离岸价:中国中国全球全球出口出口市占率市占率1234045505551015202530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自自中国中国进口占比进口占比:近近12个月个月,%日本美国欧盟加拿大港澳台,右轴024681
20、0102030405060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自自中国中国进口占比进口占比:近近12个月个月,%俄罗斯中亚东欧(右轴)4812162024283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自自中国中国进口占比进口占比:近近12个月个月,%巴西东盟印度非洲墨西哥456789105101520250305070911131517192123对美国出口市场占有率(对美国出口市场占有率(FOB),%中国东盟(右轴)05101520253035%越南出口美国商品中的中国增加值占比泰国出口美国商品中的中国增加值占比 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
21、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6/22 经过上述三个阶段,中国对美国、港澳台经过上述三个阶段,中国对美国、港澳台地区地区、日本的出口市占率有所下降,而同时,对俄罗斯、日本的出口市占率有所下降,而同时,对俄罗斯、东欧、东欧、亚洲、亚洲(除日本(除日本外)外)、大洋洲、非洲、拉美的出口市占率均比中美经贸战之前显著上升,由此支持了中国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保持在高位。、大洋洲、非洲、拉美的出口市占率均比中美经贸战之前显著上升,由此支持了中国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保持在高位。这这体现出近年来“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中
22、国与拉美国家经贸合作、中非合作论坛等经贸领域合作协议对中国外循环的有力支持。图表图表7 2018 年以来中国对各地区出口市占率变化情况年以来中国对各地区出口市占率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IMF,平安证券研究所 2、中国出口的国别结构中国出口的国别结构迁移迁移 从中国出口的区域构成来看,从中国出口的区域构成来看,2018 年以来最大的变化年以来最大的变化就就是对北美出口占比下降。是对北美出口占比下降。2019 年中美互征关税后中国对北美出口迅即走低,2020-2021 年因全球疫情中国对北美出口占比止跌企稳,2022 年开始重拾快速下跌之势,截至 2024 上半年已比 2017 年底累计下降了 5
23、个百分点。同期,对亚洲出口占比经历了先降后升对亚洲出口占比经历了先降后升,而而对欧洲对欧洲(除俄罗斯除俄罗斯和和东欧东欧)出口占比先升后降出口占比先升后降。其主要原因包括:一是,2020-21年亚洲以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沙特、阿联酋为代表的亚洲国家进口需求受到暂时性冲击。二是,以 2020 年底中欧投资协定的达成为标志,在此前后中国与欧洲之间的经贸合作更加紧密。2020 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 1.24 万列,同比增长50%,成为防疫物资重要运送通道,为稳定中欧供应链和贸易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2021 年 5 月,欧洲议会通过一项动议,以中国对欧盟实施的反制裁为前提,宣布冻结关于批准中欧投
24、资协定的讨论,对中欧双方的经济合作和外交关系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三是,2022 年俄乌开战后对欧洲原油进口造成相当大的影响,欧洲对中国石油化工类产品的进口需求强劲。然而,2023 年后欧洲(除俄罗斯和东欧)在中国出口中的占比回落,收回了此前涨幅,代之以对亚洲出口占比回升。同期,中国同期,中国对拉丁美洲、俄罗斯对拉丁美洲、俄罗斯和和东欧、非洲的占比均东欧、非洲的占比均呈呈趋势性拾升,趋势性拾升,中国出口的区域构成更加多元。(10)0102030405060全球美国加拿大北美洲其他欧洲其他欧盟英国东欧俄罗斯大洋洲其他新西兰澳大利亚港澳台日本亚洲其他韩国西亚印度东盟中亚非洲拉美其他墨西哥巴西其他全球北
25、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其他%中国在各地区出口市占率及其变化中国在各地区出口市占率及其变化2017/122024/04相比2017年底 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7/22 图表图表8 2018 年以来中国对北美出口趋势下降年以来中国对北美出口趋势下降 图表图表9 中国对非洲、拉美、俄罗斯东欧出口趋势上升中国对非洲、拉美、俄罗斯东欧出口趋势上升 资料来源:Wind,海关总署,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海关总署,平安证券研究所 从各区域的主要从各区域的主要国家国家来看,来看,2018
26、 年以来中国对美国、中国香港、日本的出口占比分别下降了年以来中国对美国、中国香港、日本的出口占比分别下降了 4.9、4.3、1.7 个百分点个百分点,成,成为中国出口国别结构调整的主要拖累,而形成填补的国家为中国出口国别结构调整的主要拖累,而形成填补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主要集中在除除日本外的日本外的亚洲亚洲、俄罗斯、墨西哥和巴西俄罗斯、墨西哥和巴西。图表图表10 2018 年以来中国出口国别结构的主要转变年以来中国出口国别结构的主要转变 资料来源:Wind,海关总署,平安证券研究所 需要注意,需要注意,中国对香港的出口中国对香港的出口份额份额变化具有特殊性。变化具有特殊性。香港是重要的转口贸易中转
27、地,具有所得税税率较低、资金结算便利等优势。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发布的数据,2011-2017 年中国香港整体出口货值中的 98%以上都是转口货值(此后该数据未再发布),2003-2015 年中国香港进口货值中在港留用的比例仅占约 1/4。在香港的贸易总额中,中国大陆一直占据半壁江山,其次是美国、中国台湾、日本和新加坡。424446485052541315171921232598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22%中国出口的国别结构变迁中国出口的国别结构变迁北美洲欧洲(除俄罗斯东欧)亚洲,右轴024681098 00 02 04 06 08 10 12
28、14 16 18 20 22%中国出口的国别结构变迁中国出口的国别结构变迁非洲拉丁美洲俄罗斯东欧大洋洲及太平洋群岛0246810121416(5)(4)(3)(2)(1)012希腊比利时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英国荷兰德国利比里亚埃及尼日利亚南非孟加拉国澳大利亚阿根廷智利巴西墨西哥乌克兰白俄罗斯罗马尼亚捷克波兰俄罗斯伊拉克菲律宾中国台湾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柬埔寨韩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印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伊朗阿联酋沙特阿拉伯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日本中国香港加拿大美国欧洲(除俄罗斯东欧)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俄罗斯东欧亚洲北美洲%20182018年以来中国出口国别结构的主要转变年以来中国出口国别结构的主
29、要转变2024上半年占比相比2017年变化2024上半年占比,右轴 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8/22 图表图表11 中国出口美国、中国香港、日本的占比明显下降中国出口美国、中国香港、日本的占比明显下降 图表图表12 香港对外贸易以转口贸易为主香港对外贸易以转口贸易为主 资料来源:Wind,海关总署,平安证券研究所;注:2024数据截至6月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2018 年以来,香港贸易总额中来自美国、日本和中国大陆的占比均出现明显收缩。这一转变主要也是美国贸易政策突变的结果:2
30、020 年 7 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终止香港的特殊待遇地位。此后,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宣布,从当年 9 月 25 日起所有香港制造并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必须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而不能再按照 1992 年美国-香港政策法贴“香港制造”标签。这意味着原产自香港、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将按照对华关税政策,可能被额外加征7.5%到25%的关税。美国对香港特殊待遇政策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传统转口贸易(从中国大陆转出口至美国、日本等地)的运行造成了冲击,这可能是 2021 年以来中国对香港出口份额骤降的主要原因。而同期香港贸易总额中来自中国台湾的占比则异军突起,其中的进口货值占到 80%左右,
31、反映出对经香港转口的台湾电子产品的需求出现显著增长。总之,中国对香港出口总之,中国对香港出口份额的下降,份额的下降,主要主要体现出传统转口贸易的体现出传统转口贸易的收缩,收缩,最终最终反映的主要还是反映的主要还是中中国对美国和日本出口的国对美国和日本出口的下滑下滑。图表图表13 香港对主要国家香港对主要国家/地区贸易总额的结构分布地区贸易总额的结构分布 图表图表14 香港贸易总额中中国合湾的占比异军突起香港贸易总额中中国合湾的占比异军突起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3、中国、中国的的外需基础外需基础随之改变了么?随之改变了么?尽管中国出口中接近半数
32、是输往亚洲,但尽管中国出口中接近半数是输往亚洲,但其中有一部分通过中间品出口、绕道出口等方式,最终流向其中有一部分通过中间品出口、绕道出口等方式,最终流向了了北美、欧洲及其它北美、欧洲及其它地区。地区。为了识别中国出口的底层需求来源结构(这关乎海外经济增长结构与中国外需景气度之间的关联方式),我们采用UIBE 全球价值链实验室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库,考察中国对 63 个主要国家/地区的出口增加值,并与中国对这 63 个主要国家/地区的出口结构进行比较。我们发现:051015202598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22%中国出口的国别结构变迁中国出口的国别结构变
33、迁美国日本中国香港0102030405060708090100808284868890929496981009799010305070911131517%中国香港:留用进口货值/进口货值,右轴中国香港:转口货值/整体出口货值中国大陆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其它中国香港中国香港:贸易总额贸易总额外圈:2017年内圈:2023年30354045505505101520970003060912151821%在中国香港贸易总额中占比在中国香港贸易总额中占比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右轴 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
34、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9/22 1)2021 年(为最近一期可比数据)中国出口增加值中被亚洲吸收的比例为 25%,显著低于同期中国出口亚洲的份额41%。2)中国出口增加值在美洲、欧洲、亚洲和其它地区之间的分配,基本是“四分天下”。3)2018 年以来,虽然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比例显著下滑,但截至 2021 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增加值占比并未下降、甚至高于 2018 年及之前。图表图表15 中国出口与增加值出口的中国出口与增加值出口的区域区域结构比较结构比较 图表图表16 中国出口增加值中的美国占比并未下降中国出口增加值中的美国占比并未下降 资料来源:ADBMRIO 2022,平安证券研究所
35、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注:2024年数据为截至6月 这说明,中国出口的外需基础中,美国仍占有重要地位这说明,中国出口的外需基础中,美国仍占有重要地位。至少截至至少截至 2021 年,中美年,中美互加关税互加关税尚尚未对中国外循环产生显著收未对中国外循环产生显著收缩效应。缩效应。这也是 2018 年以来,中国出口与美国制造业 PMI之间仍保持良好相关性的原因。图表图表17 中国出口增长与中国出口增长与北美制造业景气度联系北美制造业景气度联系仍然紧密仍然紧密 资料来源:Wind,海关总署,平安证券研究所;注:指标为各国制造业PMI按中国对其出口的比例加权 分国别来看,截至截至 202
36、1 年对中国外需影响力最大的国家年对中国外需影响力最大的国家/地区,地区,首先是美国,吸收了中国出口增加值的 19.2%;其次是日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俄罗斯东欧欧洲(除俄罗斯东欧)亚洲世界其他地区20212021年中国出口目的地分布年中国出口目的地分布外圈:直接出口份额外圈:直接出口份额内圈:增加内圈:增加值出口份额值出口份额051015202598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22%中国出口商品输往美国的比例中国出口商品输往美国的比例按直接出口金额按所含增加值(40)(30)(20)(10)01020304050404550556065121314151
37、61718192021222324制造业制造业PMI:中国出口结构加权中国出口结构加权欧洲亚洲北美中国出口:当月同比,合并1-3月(右轴,%)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10/22 本和德国,分别吸收了 5.9%和 5.1%;再次是韩国、印度、英国、俄罗斯、墨西哥、澳大利亚、加拿大,均吸收了中国出口增加值的 2%以上。相比于 2017 年,美国、越南、德国、墨西哥、中国台湾等在中国外需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其其含义含义在于,在于,决定决定中国中国外需强弱的外需强弱的首先仍然首先仍然是传统经济大国是传
38、统经济大国(美国和德国)(美国和德国),其次需要看到其次需要看到印度、印度、越南、墨西哥等为代表的新兴越南、墨西哥等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正在正在发挥发挥更大更大影响影响。图表图表18 中国出口增加值的主要国别分布中国出口增加值的主要国别分布情况情况 资料来源:Wind,海关总署,平安证券研究所 二、二、中国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转变转变 接下来我们将视角转向中国出口的产品类型、特别是技术特征的变化。尤其显著的是,2018 年以来中国在中等技术制成品上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同时在美国出口管制下中国在高技术制成品上的进出口双向收缩。1、中国进出口产品结构概览中国
39、进出口产品结构概览 出口方面,出口方面,以 STIC 一位码行业来看,中国出口产品以 5-9 类的工业制品为主,0-4 类的初级产品出口较少。二位码来看,中国出口电气设备、电信设备、汽车、通用设备、自动数据处理设备,以及纺织服装、杂项制品、金属制品占比最高,大体指向中高技术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两端。2018 年以来,中国出口的电信设备、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纺织服装类产品占比下降,出口电气设备、汽车、杂项制品的比例抬升,并不是单纯偏向于某一端。04812162024(1.0)(0.5)0.00.51.01.5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波兰捷克共和国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共和国墨西哥巴西德国英国法国荷
40、兰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比利时瑞典瑞士挪威丹麦奥地利爱尔兰芬兰希腊葡萄牙日本韩国印度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泰国越南新加坡菲律宾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北美洲大洋洲俄罗斯东欧拉丁美洲欧洲(除俄罗斯东欧)亚洲%中国出口增加值的地区分布中国出口增加值的地区分布2021相比2017年变化2021,右轴 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11/22 图表图表19 2018 年以来年以来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中国出口产品结构(SITC 分类分类2 位码)及变化位码)及变化 资料来源:UNcomtrade
41、,平安证券研究所 进口方面,进口方面,以STIC 一位码行业来看,中国进口主要集中在第 2类非食用原料、第 3类矿物燃料、第 7 类机械及运输设备。从二位码来看,中国进口电气设备、石油类、金属矿类产品比例最高,前者较多承担加工贸易先进后出的需求,后两者则是工业原料,这三类合计占比达到 45.3%。2018 年以来,中国进口的石油、金属矿、食品类产品占比增加,而进口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比例有所下降,这可能部分反映了该领域“进口替代”的倾向。2.1%0.1%0.7%1.6%0.1%2.2%0.8%0.3%0.7%0.4%0.2%1.1%0.8%1.2%0.1%0.9%0.5%0.9%4.1%1.7
42、%2.6%1.3%4.4%1.6%2.6%0.4%5.9%5.8%8.0%17.1%6.4%1.6%1.5%2.4%1.1%4.5%1.5%1.4%0.6%6.6%2.5%-0.7%0.3%0.3%0.3%0.2%0.5%-0.8%0.5%0.6%0.5%-2.9%-4.2%4.3%2.6%-0.4%-2.1%-0.6%-1.0%0.6%2.1%-10%-5%0%5%0%5%10%15%20%25%30%食品及活动物:0类饮料及烟类:1类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2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3类动植物油、脂及蜡:4类51章有机化学品52章无机化学品53章染料,鞣料及着色料54章医药品55章精
43、油、香料及盥洗、光洁制品56章制成肥料57章初级形状的塑料58章非初级形状的塑料59章其他化学原料及产品61章皮革、皮革制品及已鞣毛皮62章橡胶制品63章软木及木制品(家具除外)64章纸及纸板;纸浆,纸及纸板制品65章纺纱,织物,制成品及有关产品66章非金属矿物制品67章钢铁68章有色金属69章金属制品71章动力机械及设备72章特种工业专用机械73章金工机械74章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件75章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76章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77章电力机械、器具及其电气零件78章陆路车辆(包括气垫式)79章其他运输设备81章活动房屋;卫生、水道、供热及照明装置82章家具及其零件;褥
44、垫及类似填充制品83章旅行用品、手提包及类似品84章服装及衣着附件85章鞋靴87章专业、科学及控制用仪器和装置88章摄影器材、光学物品及钟表89章杂项制品未分类的商品:9类5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6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8类杂项制品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中国出口产品结构:SITC分类分类2024年上半年占比(上轴)差值:2024年上半年-2017年 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12/22 图表图表20 2018 年以来中国进口产品结构(年以来中国进口产品结构(SITC 分类分类2 位码)及
45、变化位码)及变化 资料来源:UNcomtrade,平安证券研究所 2、中国中国进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进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 为了更为了更准确准确定位中国定位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我们采用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我们采用 Lall,and Sanjaya(2000)1的技术分类方法,的技术分类方法,将 STIC 三位码行业进一步整合划分为初级品、资源密集型制成品、低技术制成品、中等技术制成品、高技术制成品五个大类,以及 HT1 高技术制成品-电子和电器,HT2 高技术制成品-其他,LT1 低技术制成品-服装、鞋类、纺织,LT2 低技术制成品-其他,MT1 中等技术制成品-汽车,MT2 中等技术制成
46、品-加工品,MT3 中等技术制成品-工程品,RB1 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农业,RB2 资源密集型制成品-非农业,初级品十个中类。按照这样的产品按照这样的产品技术结构技术结构划分,可见中国是低、中、高划分,可见中国是低、中、高各类各类技术制成品的净出口国,是初级品和资源品的净进口国。技术制成品的净出口国,是初级品和资源品的净进口国。1 Lall,and Sanjaya.The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Developing Country Manufactured Exports,198598.Oxford Development Stu
47、dies 28.3(2000):337-369.4.8%0.3%0.1%2.2%0.4%0.7%0.9%0.5%0.5%11.1%0.1%2.0%14.7%3.4%0.0%0.4%8.9%6.6%0.3%1.8%2.7%1.6%19.5%2.4%0.5%4.7%5.3%1.9%0.0%-0.1%-0.1%-0.3%-0.5%-0.3%0.1%0.1%3.4%0.0%0.8%4.3%1.6%0.0%0.0%-1.7%-0.7%-0.4%-0.7%0.1%-2.2%-1.1%-1.9%-1.1%-2.6%5.3%-12%-9%-6%-3%0%3%6%0%5%10%15%20%25%0类食品及活动物
48、1类饮料及烟类21章 生皮及生毛皮22章 油籽及含油果实23章 生橡胶(包括合成橡胶及再生橡胶)24章 软木及木材25章 纸浆及废纸26章 纺织纤维及其废料27章 天然肥料及矿物(煤、石油及宝石除外)28章 金属矿砂及金属废料29章 其他动,植物原料32章 煤,焦炭及煤砖33章 石油,石油产品及有关原料34章 天然气及人造气35章 电流4类动植物油、脂及蜡5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6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3章 金工机械74章 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件75章 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76章 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77章 电力机械、器具及其电气零件78章 陆路车辆(包括气垫式)79章 其他运
49、输设备8类杂项制品9类未分类的商品2类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中国进口产品结构中国进口产品结构:SITC分类分类2024年上半年占比(上轴)差值:2024年上半年-2017年 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13/22 图表图表21 中国分产品技术层级的贸易差额情况中国分产品技术层级的贸易差额情况 资料来源:UNcomtrade,平安证券研究所 2018 年以来,中国贸易顺差中,中等技术制成品的顺差占比明显提升,而低技术制成品的顺差占比显著下降,体现中国年
50、以来,中国贸易顺差中,中等技术制成品的顺差占比明显提升,而低技术制成品的顺差占比显著下降,体现中国总总体上体上向产业链上向产业链上游游攀升攀升;初级品和资源品对贸易顺差的相对拖累有所减弱,则体现了内需的相对放缓。图表图表22 中国贸易顺差的技术层级构成中国贸易顺差的技术层级构成 资料来源:UNcomtrade,平安证券研究所 3、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变化、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变化 2018 年以来,年以来,截至截至 2024 年年 6 月,月,中国出口的中等技术制成品占比提高中国出口的中等技术制成品占比提高 4.4 个百分点个百分点,至至 28.9%,低技术制成品占比下降,低技术制成品占比
51、下降2.6 个百分点个百分点,至至 26.1%,出口高技术制成品占比下降,出口高技术制成品占比下降 3.6 个百分点个百分点,至至 30%,三者占比,三者占比基本基本相当相当。之所以高技术制成品高技术制成品的顺差占比降幅不这么明显,可能因为中国参与全球高技术产业链主要以其中下游环节为主,因此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下降(8,000)(6,000)(4,000)(2,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202320212019201720152013201120092007200520032001亿美元x 100000000贸易差额:分产品技术层级贸易差额:分产品技术层级初级品
52、其他低技术制成品中等技术制成品高技术制成品资源密集型制成品-81.3%-20.3%96.9%65.2%41.0%-112.2%-33.5%164.6%46.5%49.4%-200%-150%-100%-50%0%50%100%150%200%250%300%初级品资源密集型制成品低技术制成品中等技术制成品高技术制成品贸易差额:分产品占比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201220112010 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14/22 的同时,其
53、进口也在收缩。具体来说,中国主要出口偏中下游的电信设备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而大量进口半导体、芯片类的上游核心技术产品。随着美国对中国使用随着美国对中国使用半导体半导体芯片的管制升级,芯片的管制升级,近年来近年来中国高技术中国高技术制成品制成品的进、出口都出现了下滑。的进、出口都出现了下滑。图表图表23 近年来中国出口中等技术制成品占比显著提升近年来中国出口中等技术制成品占比显著提升 图表图表24 近年来中国高技术制成品进口、出口占比双降近年来中国高技术制成品进口、出口占比双降 资料来源:UNcomtrade,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UNcomtrade,平安证券研究所 中等技术制成品中等技术
54、制成品则与之不同,近年来中国进口的中等技术制成品占比下滑,而出口的中等技术制成品占比上升,体现出“进口替代”的趋势。尤其是 2018 年以来,中国进口的汽车及零部件、电气设备占比下降较为明显。近年来中国低技术制低技术制成品成品的出口表现呈现分化:纺织鞋服类产品的出口占比明显下降,产业已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而铁等贱金属制品、玩具、塑料制品等其它低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却有所上升,中国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竞争优势仍在。资源密集型制成品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出口则在 2022 年以来受益于国际油价大涨,中国出口石油化工类产品的比例有所上升,对欧洲的石化产业链形成补充。图表图表25 中国中等技术制成品进口减少
55、、出口增加中国中等技术制成品进口减少、出口增加 图表图表26 中国中国出口服装类与其它类低技术制成品走向分化出口服装类与其它类低技术制成品走向分化 资料来源:UNcomtrade,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UNcomtrade,平安证券研究所 152025303540000204060810121416182022中国出口结构中国出口结构:不同类型产品占比不同类型产品占比低技术制成品中等技术制成品高技术制成品%2025303540000204060810121416182022进口:高技术制成品出口:高技术制成品%5101520253035000204060810121416182022在中国
56、进出口中的占比在中国进出口中的占比进口:中等技术制成品出口:中等技术制成品%510152025000204060810121416182022中国出口结构中国出口结构:低技术类产品占比低技术类产品占比低技术-纺服鞋类低技术-其他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15/22 三、三、中国中国出口结构出口结构转变转变的几条线索的几条线索 最后,我们将国别视角与技术视角联系起来,对中美互加关税以来的中国出口行为变化提出几条理解的线索。1、对美出口下滑的“牛鼻子”对美出口下滑的“牛鼻子”按照前
57、面介绍的技术结构十个种类划分,相比于 2017年,2023年中国出口的高技术制成品-电子和电器、低技术制成品-纺织鞋服占比明显下降(可称为“一高一低一高一低”),而出口的中等技术制成品-汽车、其它低技术和中等技术制成品占比明显上升。将中国对美国出口将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的产品结构与产品结构与之之进行比较,可见:进行比较,可见:1)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高技术制成品)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高技术制成品-电子电器类降幅更大,但对美国出口的低技术制成品电子电器类降幅更大,但对美国出口的低技术制成品-纺织鞋服的降幅反而相对较小纺织鞋服的降幅反而相对较小,说明中国出口纺织鞋服的减少是整体意义上的产业链转移,美国加征关税
58、并非主要原因。2)中国对美国出口汽车未见占比提升,)中国对美国出口汽车未见占比提升,这受加征关税影响较大,美国对从中国进口运输设备的 94%都加征了关税。3)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低技术制成品-其它、中等技术制成品-工程品都出现了相对较大幅度的占比提升(注意:这主要是“一高一低”占比下降情况下的被动提升),其中的代表性产品包括玩具等塑料制品、贱金属制品、家电、医疗器械,这可能与美国加征关税的结构有关,目前美国仅对玩具和体育用品中的 18%加征了 7.5%的关税、其余 82%并未覆盖关税。因此,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主要冲击落在电子电器类高技术制成品和汽车上因此,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主要
59、冲击落在电子电器类高技术制成品和汽车上,是牵引中国对美国出口份额显著,是牵引中国对美国出口份额显著下降的“牛鼻子”。下降的“牛鼻子”。图表图表27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技术结构与对全球出口的技术结构比较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技术结构与对全球出口的技术结构比较 资料来源:UNcomtrade,平安证券研究所 0%5%10%15%20%25%30%-5%-4%-3%-2%-1%0%1%2%3%4%HT1 高技术制成品-电子和电器LT1 低技术制成品-服装、鞋类、纺织初级品RB1 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农业HT2 高技术制成品-其他RB2 资源密集型制成品-非农业MT3 中等技术制成品-工程品MT2 中等技术制成
60、品-加工品LT2 低技术制成品-其他其他MT1 中等技术制成品-汽车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类别结构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类别结构对世界出口结构2023-2017对美国出口结构2023-20172023年在中国出口中占比(上轴)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16/22 图表图表28 美国对中国纺织鞋服大部分加征了关税,但对玩具体育用品征税范围较小美国对中国纺织鞋服大部分加征了关税,但对玩具体育用品征税范围较小 资料来源:PIIE,The US-China Trade War and Phase One Agr
61、eement,平安证券研究所;注:关税覆盖率是指关税清单覆盖的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比例;由于四舍五入,数字之和可能不等于 100。2、中等技术产品出口中等技术产品出口变化中变化中映射了什么映射了什么 中国汽车中国汽车出口出口在近年来迅猛增长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国别结构上的不平衡性。在近年来迅猛增长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国别结构上的不平衡性。中国对美国、日本出口汽车的比例相比 2017年有较明显下降,今年 5 月美国又进一步强化了对中国汽车出口的打压,将中国电动汽车的加征关税从 25%进一步提高到100%、动力电池和电池零部件关税从 7.5%提升至 25%。而汽车出口占比提升最为突出的是俄罗斯,其次是
62、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吉尔吉斯斯坦、西班牙和墨西哥。这体现了中国车企对欧洲市场的进军,并可能有部分经墨西哥绕道出口美国,其根本在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在不断增强增强。不过,不过,中国汽车出口的逆风已然中国汽车出口的逆风已然进一步进一步来袭:来袭:一方面,一方面,今年今年 6月月 12日欧盟委员会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发布声明,声明,拟拟从从 7月月 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近最高近38%的的临时反补贴税临时反补贴税,最长持续4个月。当地时间8月 20日,欧盟委员会向相关方披露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反补贴税的
63、决定草案,税率为比亚迪 17.0%,吉利 19.3%,上汽集团 36.3%,其他合作公司21.3%,其他所有非合作公司 36.3%;决定对特斯拉作为中国出口商实施单独关税税率,现阶段定为 9%。另一方面,中国另一方面,中国车企在墨西哥的投资也备受关注车企在墨西哥的投资也备受关注。“美墨加协定”(USMCA)将于 2026 年进行修订,美国立法者呼吁重新就协定中的原产地规则条款进行谈判,以应对中国在墨西哥汽车行业的投资;特朗普在今年 3 月的竞选集会上表示,若重新入主白宫,将对中企在墨西哥生产的汽车征收 100%的关税;路透社 4 月 18 日援引多名墨西哥官员讲话,因美国施压,墨西哥将无法向中
64、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低成本公共土地或税收减免等投资激励。0204060801001201401600.00.20.40.60.81.01.2电子和电气机械机械纺织品和服装玩具和体育用品金属塑料和橡胶鞋类运输设备化学品石材和玻璃木制品皮革和皮草食品动物产品植物产品矿物产品燃料其他%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的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的301条款关税覆盖范围条款关税覆盖范围List1(25%)覆盖率List2(25%)覆盖率List3(25%)覆盖率List4A(7.5%)覆盖率未覆盖率2017年贸易额(亿美元,上轴)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
65、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17/22 图表图表29 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更多聚焦俄罗斯、欧洲、墨西哥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更多聚焦俄罗斯、欧洲、墨西哥等等市场市场 资料来源:UNcomtrade,平安证券研究所 2018 年以来,中国出口的其它中等技术产品中,更少比例出往美国、日本、作为中转的香港、以及巴基斯坦,而更大比例出口至俄罗斯、墨西哥、巴西、印度及多数东盟国家。中等技术产品主要是工业中间品和生产设备,中国对这些新兴和发中等技术产品主要是工业中间品和生产设备,中国对这些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展中国家投资建厂、投资建厂、出口出口设备和设备和中间品中间品增多增多,体现了中国积极融入其工业化
66、发展,体现了中国积极融入其工业化发展,及及实现与美国实现与美国“间接挂钩间接挂钩”的一种方式。的一种方式。图表图表30 中国中等技术加工品、工程品出口从美日转向俄罗斯和亚非拉中国中等技术加工品、工程品出口从美日转向俄罗斯和亚非拉 资料来源:UNcomtrade,平安证券研究所 3、高技术制成品高技术制成品在压力中求生在压力中求生-20%-10%0%10%20%30%40%俄罗斯联邦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吉尔吉斯斯坦西班牙墨西哥土耳其哈萨克斯坦泰国斯洛文尼亚巴西瑞典挪威马来西亚斯里兰卡韩国法国孟加拉国中国香港德国巴基斯坦印度菲律宾越南日本美国其它中国出口中等技术制成品中国出口中等技术制成品-汽车的国
67、别结构汽车的国别结构2023相比2017变化2017-10%-5%0%5%10%15%20%25%30%俄罗斯墨西哥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泰国土耳其波兰马来西亚新加坡吉尔吉斯斯坦菲律宾柬埔寨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荷兰希腊比利时加拿大匈牙利罗马尼亚意大利斯里兰卡法国英国丹麦韩国马耳他德国巴基斯坦日本美国中国香港其它中国出口中等技术制成品中国出口中等技术制成品-加工品、工程品的国别结构加工品、工程品的国别结构2023相比2017变化2017 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18/22 中国参与全球高技术电子电
68、器产业链,中国参与全球高技术电子电器产业链,主要是进口半导体、芯片,出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电信设备、电动机械设备及其主要是进口半导体、芯片,出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电信设备、电动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零部件。具体对应到STIC三位码行业上,中国在第776类半导体芯片产品上形成大量逆差,而在 764类电信设备、752类自动数据处理设备、778 类电气机械、以及其它高技术电器设备类产品上都是贸易顺差。中国高技术-电子电器类进口主要集中于中国台湾和韩国(2017 年二者合计占 40%),日本、马来西亚、越南的占比也在 5%以上。2018 年以来,中国高技术年以来,中国高技术-电子电器产品的进口国别结构趋于
69、分散,电子电器产品的进口国别结构趋于分散,从中国台湾、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美国、菲律宾、新加坡等此前占比较高地区的进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从越南、爱尔兰、匈牙利、墨西哥等其它国家进口增多,或与全球芯片厂商更广泛布局工厂有关。图表图表31 中国进口半导体芯片、出口中下游设备及零部件中国进口半导体芯片、出口中下游设备及零部件 图表图表32 中国从韩、台、日高技术电子产品进口降幅更大中国从韩、台、日高技术电子产品进口降幅更大 资料来源:UNcomtrade,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UNcomtrade,平安证券研究所 中国高技术-电子电器类产品主要出口至美国,以及作为中转地的中国香港,2017 年
70、二者合计占这一技术类别出口的 44%,此外,日本、韩国、荷兰的占比也在 5%以上。2018 年以来,中国高技术年以来,中国高技术-电子电器类出口从中国香港、美日韩、新加坡,电子电器类出口从中国香港、美日韩、新加坡,更多转向越南、马来西亚、德国、俄罗斯、印度及其它欧洲和亚洲地区。更多转向越南、马来西亚、德国、俄罗斯、印度及其它欧洲和亚洲地区。图表图表33 中国出口高技术电子电器产品的集中度有所降低中国出口高技术电子电器产品的集中度有所降低 资料来源:UNcomtrade,平安证券研究所 (3,000)(2,000)(1,000)01,0002,0003,000亿美元x 100000000贸易差额
71、:贸易差额:高技术制成品高技术制成品-电子和电器电子和电器752716718751759761771774764776778-10%0%10%20%30%40%韩国中国台湾日本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美国菲律宾德国新加坡墨西哥爱尔兰其它中国进口高技术制成品中国进口高技术制成品-电子和电器的国别结构电子和电器的国别结构2023相比2017变化2017-10%-5%0%5%10%15%20%25%越南马来西亚德国俄罗斯印度波兰巴西西班牙墨西哥土耳其捷克共和国比利时泰国意大利印度尼西亚斯洛文尼亚英国法国荷兰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希腊菲律宾柬埔寨斯洛伐克吉尔吉斯斯坦葡萄牙爱尔兰新加坡韩国日本美国中国香港其它中国出
72、口高技术制成品中国出口高技术制成品-电子和电器的国别结构电子和电器的国别结构2023相比2017变化2017 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19/22 4、对欧洲出口对欧洲出口呈现“呈现“技术技术升级”升级”我们考察中国出口中占比最高的七个欧洲国家德国、荷兰、英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比利时,比较 2023年中国对这七个主要欧洲国家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相比 2017年的变化。不同于中国整体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对欧洲出口高技术不同于中国整体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对欧洲出口高技术制成品制成品-电子电器的比
73、例不降反升,电子电器的比例不降反升,出口汽车的比例出口汽车的比例也也出现了更大幅度上升,出现了更大幅度上升,其中主要是出口电力机械和半导体芯片占比提升。近年来,欧洲加速向清洁能源过度,增加了对电力机械、特别是对风电和光伏设备的需求,而在进口中国汽车的过程中,对汽车芯片的进口也受到带动。不过,近来不过,近来欧盟对中国光伏风电产品欧盟对中国光伏风电产品也在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也在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今年 5 月欧盟通过的净零工业法案(Net Zero Industry Act),可能将中国产品排除在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公共招标之外;今年 4 月欧盟委员会根据新的外国补贴条例(Foreign Sub
74、sidies Regulation),对中国风力涡轮机供应商发起调查;同月对我国光伏企业隆基绿能和上海电气在罗马尼亚的光伏项目展开反补贴调查。图表图表34 中国对欧洲出口的高技术制成品、汽车大幅上升,低技术制成品大幅下降中国对欧洲出口的高技术制成品、汽车大幅上升,低技术制成品大幅下降 资料来源:UNcomtrade,平安证券研究所 同时,中国对欧洲出口同时,中国对欧洲出口的的低技术制成品(纺织鞋服和其它)出现了更大幅度下降。低技术制成品(纺织鞋服和其它)出现了更大幅度下降。简要对中国出口低技术制成品的国别结构变化做一考察,可见:低技术制成品在中国出口中的占比下降主要是受到美、日、欧的拖累,同时
75、,低技术产品也在更多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及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轻了中国相关产业链调整的压力。图表图表35 中国低技术产品出口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墨西哥、澳大利亚中国低技术产品出口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等国转移转移 资料来源:UNcomtrade,平安证券研究所 0%5%10%15%20%25%30%-8%-6%-4%-2%0%2%4%6%HT1 高技术制成品-电子和电器HT2 高技术制成品-其他LT1 低技术制成品-服装、鞋类、纺织LT2 低技术制成品-其他MT1 中等技术制成品-汽车MT2 中等技术制成品-加工品MT3 中等技术制成品-工程品RB1
76、 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农业RB2 资源密集型制成品-非农业初级品其他中国中国出口出口产品的技术类别结构产品的技术类别结构对世界出口结构2023-2017对欧洲主要国家出口结构2023-20172023年在中国出口中占比(上轴)-5%0%5%10%15%20%25%马来西亚墨西哥越南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尼西亚希腊哈萨克斯坦印度土耳其菲律宾巴西波兰柬埔寨罗马尼亚韩国蒙古俄罗斯荷兰意大利瑞典法国比利时巴基斯坦加拿大西班牙德国英国日本美国中国香港其它中国出口低技术制成品的国别结构中国出口低技术制成品的国别结构2023相比2017变化2017 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
77、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20/22 四、四、研究结论研究结论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18 年以来,不管从中国对各地区的出口市场占有率,还是从中国出口的国别结构来看,数据均表明:第一,年以来,不管从中国对各地区的出口市场占有率,还是从中国出口的国别结构来看,数据均表明:第一,中国出口的拖累主要来自美国和日本,美国主要体现经贸冲突的影响,日本则还受制于相对疲软的经济表现;第二,第二,中国对欧洲(除俄罗斯、东欧)的出口一度得益于中欧经贸合作加深和俄乌战事冲击而上升,但现已回落并完全收回了前期涨幅;第三,第三,支撑中国出口市占率整体稳中有
78、升的力量主要来自俄罗斯、中亚、东欧,以及亚洲、非洲、拉美。此外,作为转口贸易中转地的中国香港,受到 2020 年美国取消香港特殊地位的影响,其中转功能也受到了冲击。2.中国出口的外需基础中,美国仍中国出口的外需基础中,美国仍占有占有重要地位。重要地位。2018年以来,虽然中国对美国直接出口的比例显著下滑,但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增加值占比并未下降。截至 2021 年,美国吸收了中国出口增加值的 19.2%,这一占比不仅是全球最高的国家,而且也高于 2018 年及之前水平。从中国出口增加值的国别结构来看,决定中国外需强弱的首先仍然是传统经济大国,其次需要看到印度、越南、墨西哥、中国台湾等为代表的新兴发
79、展中经济体正在发挥更大影响。3.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基本特征是进口初级品和资源品,出口低、中、高各技术等级的工业制成品。2018年以来,中年以来,中国出口的中等技术制成品占比提高国出口的中等技术制成品占比提高 4.4 个百分点至个百分点至 28.9%,进口的中等技术制成品占比则明显下滑,体现出在中等技术层级上“进口替代”的趋势。中国出口的低技术制成品占比下降中国出口的低技术制成品占比下降 2.6 个百分点至个百分点至 26.1%,其中,纺织鞋服类产品的占比明显下降,产业已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而铁等贱金属制品、玩具、塑料制品等其它低技术产品的占比却有所上升,中国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中的优势仍在
80、。中国出口高技术制成品占比下降中国出口高技术制成品占比下降 3.6 个百分点至个百分点至 30%,中国参与全球高技术电子电器产业链,主要是进口半导体、芯片,出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电信设备、电动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随着美国对芯片的出口管制升级,近年来中国高技术制成品的进、出口都出现了下滑。4.2018 年以来,牵动中国对美国出口下滑的“牛鼻子”是电子电器类高技术制成品、以及加征关税影响下的汽车。而年以来,牵动中国对美国出口下滑的“牛鼻子”是电子电器类高技术制成品、以及加征关税影响下的汽车。而低技术制成品并不是关键拖累。低技术制成品并不是关键拖累。这也表明,美国发起对华经贸战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对中
81、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遏制。5.中国汽车出口在美国和日本遇阻,但对俄罗斯、欧洲市场大举进军,并可能有部分绕道墨西哥出往美国,这从根本上中国汽车出口在美国和日本遇阻,但对俄罗斯、欧洲市场大举进军,并可能有部分绕道墨西哥出往美国,这从根本上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不过,近期中国汽车出口的“逆风”进一步来袭:除了美国进一步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关税外,欧盟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近 38%的临时反补贴税,中国车企在墨西哥的投资也受到了美国关注与施压。汽车出口的环境进一步收紧。6.2018 年以来,中国对欧洲出口高技术制成品年以来,中国对欧洲出口高
82、技术制成品-电子电器的比例不降反升,其中主要是出口电力机械和芯片的占比提升。电子电器的比例不降反升,其中主要是出口电力机械和芯片的占比提升。近年来,欧洲加速向清洁能源过渡,增加了对电力机械、特别是对风电和光伏设备的需求,在进口中国汽车的过程中,对汽车芯片的进口也受到带动。不过,近来欧盟对中国光伏风电产品也在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不过,近来欧盟对中国光伏风电产品也在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今年 5 月通过的净零工业法案,可能将中国产品排除在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公共招标之外;今年 4月欧盟委员会对中国风力涡轮机供应商、我国光伏企业隆基绿能和上海电气在罗马尼亚的光伏项目发起的反补贴调查等。7.中国中国高技术
83、制成品压力中求生高技术制成品压力中求生,寻求寻求以时间换空间以时间换空间。中国高技术电子电器类制成品进口主要集中于中国台湾和韩国(2017 年二者合计占 40%),2018 年以来,中国高技术制成品-电子电器产品的进口国别结构趋于分散,从越南、爱尔兰、匈牙利、墨西哥等其它国家进口增多,与全球芯片厂商更广泛布局工厂有关。中国高技术电子电器类制成品出口主要集中于美国和中国香港(2017年二者合计占44%),2018年以来更多转向越南、马来西亚、德国、俄罗斯、印度及其它欧洲和亚洲地区,出口的集中度也呈明显降低。8.2018 年以来,中国出口的其它中等技术产品中,更大比例地出口至俄罗斯、墨西哥、巴西、
84、印度及多数东盟国家。中中等技术产品主要是工业中间品和生产设备,中国对这些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出口设备和中间品增多等技术产品主要是工业中间品和生产设备,中国对这些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出口设备和中间品增多,体现了,体现了中国积极融入其工业化发展,以及实现与美国间接挂钩的一种方式。中国积极融入其工业化发展,以及实现与美国间接挂钩的一种方式。9.2018 年以来,中国低技术制成品出口受到美国、日本、欧洲的同步拖累,但同时,低技术产品更多出口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产业链调整的压力。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
85、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21/22 综上,当前中国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欧洲(俄罗斯综上,当前中国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欧洲(俄罗斯、东欧除外),东欧除外),美国加征关税以来,中国高技术制成品和汽车出口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欧洲市场,但近来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补贴调查、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等,均为中国出口前景蒙上阴影。二是二是以以芯片为代表的芯片为代表的高技术产品进口限制,高技术产品进口限制,倘若美国进一步收紧相关规则,将加大中国在高技术领域以时间换空间的难度。三是与美国的间接挂钩,三是与美国的间接挂钩,如若美国升级其对
86、华关税的原产地规则,向友国施压,打击各种“绕道”出口,则可能动摇目前中国出口增加值中的对美占比保持稳定的局面。高压之下,中国出口仍需勇辟新局高压之下,中国出口仍需勇辟新局。一是,尽更大努力巩固与欧洲的经贸协作关系一是,尽更大努力巩固与欧洲的经贸协作关系。必要时可考虑采取自愿出口配额的方式,减少其有关倾销、产能过剩等相关指责。稳定欧洲市场基本盘,也是稳住中国高技术产品和汽车产业链的应有之义。二是,在与美国的竞合之中寻求最大公约数二是,在与美国的竞合之中寻求最大公约数。通过拓展进口、单向开放、扩大服务贸易开放等措施,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赶超发展争取更大时间与空间。三是,一如既往地扩大与亚洲、非洲、拉
87、美、俄罗斯东欧的经贸往来三是,一如既往地扩大与亚洲、非洲、拉美、俄罗斯东欧的经贸往来,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四是,四是,以内循环提升外循环。以内循环提升外循环。深化国内市场机制改革,通过强化市场公平竞争、优化民营外资企业营商环境、积极扩大内需,形成有利于中国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肥沃土壤。五、五、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1.中美经贸战升级,美国对从中国进口产品加征更高关税,相应引发中国反制,造成中美经贸脱钩。2.欧洲与中国出口产生摩擦,欧洲对从中国进口的新能源汽车、光伏设备等产品加征更高关税。3.美国对中国进口高技术、尤其“卡脖子”产品展开更大范围封锁,使得中国失去高技术产品出口能力。4.美国对进口商品
88、启动更严格的原产地规则,围堵经墨西哥、东盟等地的绕道出口,加剧中美经贸脱钩。平安证券研究所投资评级:平安证券研究所投资评级:股票投资评级:强烈推荐(预计 6 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市场表现 20%以上)推 荐(预计 6 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市场表现 10%至 20%之间)中 性(预计 6 个月内,股价表现相对市场表现在10%之间)回 避(预计 6 个月内,股价表现弱于市场表现 10%以上)行业投资评级:强于大市(预计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市场表现 5%以上)中 性(预计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相对市场表现在5%之间)弱于大市(预计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弱于市场表现 5%以上)公司声
89、明及风险提示:负责撰写此报告的分析师(一人或多人)就本研究报告确认: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公司研究报告是针对与公司签署服务协议的签约客户的专属研究产品,为该类客户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辅助和参考,双方对权利与义务均有严格约定。本公司研究报告仅提供给上述特定客户,并不面向公众发布。未经书面授权刊载或者转发的,本公司将采取维权措施追究其侵权责任。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无时不在的市场。您在进行证券交易时存在赢利的可能,也存在亏损的风险。请您务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认真考虑是否进行证券交易。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免责条款:此报告旨为发
90、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4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平安证券研究所 电话:4008866338 深圳深圳 上海上海 北京北京 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益田路 5023号平安金融中心 B 座 25 层 上海市陆家嘴环路 1333 号平安金融大厦 26 楼 北京市丰台区金泽西路 4 号院 1 号楼丽泽平安金融中心 B 楼 25 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