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年度策略: 一体两翼孕育新机-231116(5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行业年度策略: 一体两翼孕育新机-231116(50页).pdf(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 证券研究报告 科技科技 一体两翼,孕育新机一体两翼,孕育新机 华泰研究华泰研究 通信通信 增持增持 (维持维持)通信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 增持增持 (维持维持)研究员 王兴王兴 SAC No.S0570523070003 SFC No.BUC499 +(86)21 3847 6737 研究员 高名垚高名垚 SAC No.S0570523080006 +(86)21 2897 2228 联系人 王珂王珂 SAC No.S0570122080148 +(86)21 2897 2228 联系人 陈越兮陈越兮 SAC No.S05701
2、23070042 +(86)21 2897 2228 行业行业走势图走势图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重点推荐重点推荐 股票名称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股票代码 目标价目标价 (当地币种当地币种)投资评级投资评级 中国移动 600941 CH 120.00 买入 中国电信 601728 CH 7.53 买入 中国联通 600050 CH 6.90 增持 中兴通讯 000063 CH 41.14 买入 中际旭创 300308 CH 158.76 买入 天孚通信 300394 CH 119.41 买入 新易盛 300502 CH 45.57 增持 华工科技 000988 CH 34.77 买入 移远
3、通信 603236 CH 47.64 买入 广和通 300638 CH 28.50 买入 美格智能 002881 CH 31.52 增持 紫光股份 000938 CH 26.76 增持 锐捷网络 301165 CH 49.65 买入 上海瀚讯 300762 CH 23.70 买入 海格通信 002465 CH 14.14 增持 国博电子 688375 CH 106.31 增持 资料来源:华泰研究预测 2023年 11月 16日中国内地 年度策略年度策略 通信行业通信行业 2024 年展望:年展望:关注数字经济、关注数字经济、AI 算力、算力、卫星互联网卫星互联网&5.5G/6G 回顾 2023
4、 年初至今,通信(申万)指数累计涨幅较沪深 300 具有明显的超额收益,其中光通信、电信运营商等板块均收获较好涨幅,卫星互联网、5.5G、算力租赁等板块相关标的亦有轮动表现。展望 2024 年,我们看好通信行业的“一体”(数字经济)与“两翼”(两大新兴产业趋势:AI 与卫星互联网):(1)数字经济持续深化背景下,关注电信运营商、工业互联网等板块发展机遇;(2)全球 AI 算力侧投资加码趋势明晰,带来光模块、交换机等硬件需求打开;(3)6G 时代渐行渐近,我国卫星互联网有望迎来加速建设,此外关注基站侧射频器件、天线等行业长期发展机遇。“一体”之数字经济:“一体”之数字经济:我国数字化发展持续迈进
5、,关注运营商我国数字化发展持续迈进,关注运营商/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 展望 2024 年,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的深化,我们认为电信运营商、工业互联网是数字中国产业图谱中值得关注的两大板块:1)我们判断电信运营商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角色有望逐步由“通信管道”转变为“产业链链长”。长期来看,电信运营商有望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科技央企优势,成为数字化产业资源的聚集地,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战略地位也将不断提升;2)新型工业化有望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内涵之一,我们认为在工业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建议关注工业互联网等板块发展机遇。此外国内拥有自主研发实力的软硬件公司有望逐步替代进口厂商份额,实现快速
6、发展。“两翼”之“两翼”之 AI:全球算力侧投资加码,全球算力侧投资加码,光模块光模块/交换机交换机/物联网模组迎新机物联网模组迎新机 我们认为随着 AI 产业的快速迭代,产业趋势持续明晰。海外方面,随着 AI算力侧投入持续加码,400G/800G 光模块作为大规模 GPU 训练集群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2024 年需求端有望快速提升;未来随着 GPU 的持续升级迭代,1.6T 光模块亦有望加速导入,国内头部光模块厂商有望充分享受海外市场高景气红利;国内方面,我们认为 AI 算力侧投资亦有望于 2024 年启动,催生光模块、交换机、服务器等相关环节需求的释放。此外,随着 AI 算力有望由云端向边
7、缘侧进一步渗透,边缘计算基于低时延、低成本、隐私性、安全性等优势有望迎来发展机遇,为物联网模组等产业注入新动力。“两翼”之卫星互联网:拥抱“两翼”之卫星互联网:拥抱 5.5G/6G 与卫星互联网大时代与卫星互联网大时代 随着 5.5G/6G 时代的渐行渐近,我们认为:1)更大通信带宽需求下,5.5G/6G时期超大规模 MIMO 有望推动基站侧的天线、射频、PCB 等部件的需求数量进一步增加,为相关产业链厂商带来发展机遇。2)星地一体融合网络有望不断迈进,推动卫星互联网或迎加速发展。我国民营商业火箭技术持续迭代,随着多款新型火箭将首飞,预计填补卫星互联网运力缺口得以快速发星;同时国家队与民营企业
8、合力卫星制造,实现卫星低成本快速批产;需求方面亦不断涌现,卫星互联网上车和手机有望成为潮流,打开广阔的市场空间。重点推荐标的重点推荐标的(1)数字经济:中国移动(A 股)、中国电信(A 股)、中国联通(A 股)、中兴通讯(A 股);(2)AI 算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新易盛、华工科技、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紫光股份、锐捷网络;(3)6G:上海瀚讯、海格通信、国博电子。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云厂商资本开支投入不及预期;5G 发展不及预期。(9)5203448Nov-22Mar-23Jul-23Nov-23(%)通信通信设备制造沪深300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
9、请务必一起阅读。2 科技科技 正文目录正文目录 2023 年回顾:通信板块超额收益显著,机构持仓提升年回顾:通信板块超额收益显著,机构持仓提升.5 2023 年行情回顾:数字经济、AI 算力、卫星互联网等板块轮番演绎.5 通信板块 2023 年持仓占比明显提升,AI 算力/运营商/卫星互联网获增持.6 2024 年展望:关注数字经济、AI 算力、卫星互联网&5.5/6G 三大主线.7“一体一体”之数字经济之数字经济:顶层设计引领数字化发展按下加速键顶层设计引领数字化发展按下加速键.9 电信运营商:加速转型为数字经济主航道的科技创新公司.10 移动业务:行业竞争趋于理性,深耕存量用户价值成为主要
10、发展战略.10 固网业务:千兆网络及智慧家庭渗透率持续提升,固网 ARPU 有望稳中向好.11 产业数字化业务:数字中国战略下,已成为运营商收入增长第一引擎.12 新型工业化持续迈进,关注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14 工业互联网:着眼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关注工业通信设备国产替代机遇.15“两翼两翼”之之 AI:全球算力侧投资加码全球算力侧投资加码,产业趋势明确产业趋势明确.20 光通信:乘 AI 东风起,扬帆正启航.20 交换机:AIGC 需求有望带动国内产业链景气度修复.22 边缘计算:算力由云端迈向边缘侧,为物联网模组打造新引擎.25“两翼两翼”之卫星互联网之卫星互联网:拥抱拥抱 5.5G/
11、6G 与卫星互联网大时代与卫星互联网大时代.28 天线射频:对标 5G 发展脉络,关注行业在新周期中的技术升级机遇.28 6G 与卫星互联网:产业趋势确立,关注投资机遇.31 卫星互联网规模化部署,产业链加速发展.31 天地一体 6G 网络,行业走向规模化应用.38 产业链梳理:空间段火箭与卫星制造、地面段测运控核心网、用户段设备与卫星运营.41 重点公司推荐重点公司推荐.44 风险提示.47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年初至 2023 年 11 月 15 日通信(申万)指数及沪深 300 走势图.5 图表 2:3Q23 公募基金通信板块持仓比重为 2.88%.6 图表 3:3Q23 基金通
12、信板块超配 0.69%.6 图表 4:通信行业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市值.6 图表 5:2011.1.42023.11.14 通信(申万)指数市盈率 TTM 变化.6 图表 6:3Q23 通信行业前十大重仓股持股总市值增幅 top10 公司.7 图表 7:通信行业前十大重仓股持股总市值 top10 公司.7 图表 8:数字中国规划出台,明确数字经济建设的逻辑主线.9 图表 9:电信运营商及新型工业化为数字中国版图中值得关注的两大方向.9 图表 10:9M23 三大运营商服务营收稳步增长.10 图表 11:9M23 三大运营商净利润同比增长稳定.10 5VcVuW8ZvZ5WlYsV9PaO8OoMq
13、QsQoNkPnMrQkPoPrO9PqRnOuOtRoMvPmQtM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 科技科技 图表 12:1H23 三大运营商移动业务 ARPU 同比改善.11 图表 13:2023 年三大运营商 5G 套餐用户数增长稳定.11 图表 14:三大运营商固网业务 ARPU 变化.11 图表 15:三大运营商固网业务合计营收及同比增速变化.11 图表 16:三大运营商智慧家庭相关业务用户快速增长,为家庭市场持续增厚收入.12 图表 17: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1H23 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12 图表 18:国内云计算业务市场规模及其增速.
14、13 图表 19:2022 年国内公有云 IaaS 厂商市场份额.13 图表 20:三大运营商云计算业务及其增速.13 图表 21:运营商用户数据的主要来源及作用.14 图表 22:三大运营商大数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14 图表 23: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大数据业务收入.14 图表 24:各时期新型工业化道路表述.15 图表 25: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逐步成为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关键要素之一.16 图表 26:我国工业规模持续增长.16 图表 27: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与增速.16 图表 28:工业互联网产业链.17 图表 29:工业互联网通信设备分类(按通信方式).17 图表 30:工业
15、互联网三种主流通信协议对比.18 图表 31:工业互联网三种主流通信协议占比.18 图表 32:工业通信价值量分布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占比最大(2022).18 图表 33:工业通信全球市场格局(2022).18 图表 34:工业通信设备市场主要厂商.19 图表 35:PCIe 和 NVLink 互联下,通信时间对比.20 图表 36:网络架构中光模块使用.20 图表 37:英伟达 InfiniBand 网络架构图示.21 图表 38:全球前十大光模块供应商变动情况(2010-2022).21 图表 39:2021-2022 年各厂商在细分光模块市场上份额.22 图表 40:中国厂商在光组件和光模
16、块市场上份额.22 图表 41:2Q23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规模同比下降 7.9%.22 图表 42:2Q23 全球交换机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36%.22 图表 43:交换机产品分类及特征.23 图表 44:交换机下游需求分布(2021).23 图表 45:国内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竞争格局.23 图表 46: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竞争格局.23 图表 47:全球以太网交换机中 200G/400G 交换机占比提升.24 图表 48:Infiniband 交换机市场规模及增速.24 图表 49:2020 年中国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格局.24 图表 50:2020 年中国万兆以上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格
17、局.24 图表 51:华为 CloudEngine 16804 框式交换机模型(用于数据中心核心/汇聚层).24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 科技科技 图表 52:不同应用场景对边缘计算的需求程度.25 图表 53:可从云端分流到终端上行的 AIGC 大模型应用.25 图表 54:生命周期视角下的边缘计算发展阶段示意图.25 图表 55:智能模组构成及主要特点.26 图表 56:通信模组是边缘计算物联网架构的核心设备.26 图表 57:广和通推进与上游算力厂商的联调.27 图表 58:5G 时期主要指数及中兴通讯 A 股涨跌幅(以 2017 年 1 月 3
18、日为基准点).29 图表 59:移动电话基站数量及同比增速.29 图表 60:5G 基站数量及同比增速.29 图表 61:5G 建设期(2019-2020 年)天线、射频板块主要供应商营收增速明显提升.30 图表 62:5G 标准协议发展历程.30 图表 63:4G/5G 基站的主要组成部分:PCB、PA、天线、滤波器等.31 图表 64:海内外主要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32 图表 65: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公司股权结构透视(截至 2023 年 11 月 4 日).33 图表 66: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穿透(截至 2023 年 11 月 4 日).33 图表 67:我国低轨星座申报情况(根据
19、 ITU e-submission 统计,截至 2023 年 11 月 14 日).34 图表 68:卫星互联网重要政策发展历程.34 图表 69:2022 年国内发射卫星的火箭运力统计表.35 图表 70:国内外代表性商业火箭公司技术路线对比.36 图表 71:我国四大陆上航天发射场.36 图表 72:星河动力在研可回收火箭“智神星一号”.37 图表 73:星际荣耀完成双曲线二号火箭垂直起降与重复使用飞行试验.37 图表 74:主流火箭成本对比.37 图表 75:银河航天批量研制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38 图表 76:银河航天“卫星设计生产线供应链”的量产铁三角模式.38 图表 77:卫星互联
20、网典型应用场景.38 图表 78:全球 5G 覆盖分布图.39 图表 79: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场景图.39 图表 80:Transparent Payload NTN 架构.40 图表 81:Regenerative Payload NTN 架构.40 图表 82:近年来卫星星座呈现低轨化的趋势.40 图表 83:手机直连卫星技术路线与海内外进展.41 图表 84:相控阵单元框图和 Starlink 1.0 卫星相控阵天线示意图.41 图表 85:卫星由有效载荷和卫星平台组成.42 图表 86:卫星平台各分系统示意图.42 图表 87:卫星平台各分系统功能介绍与价值量占比.43 图表 88:重
21、点推荐公司一览表.44 图表 89:重点推荐公司最新观点.45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5 科技科技 2023 年回顾:年回顾:通信板块通信板块超额收益显著,机构超额收益显著,机构持仓提升持仓提升 2023 年行情回顾:数字经济、年行情回顾:数字经济、AI 算力算力、卫星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板块轮番演绎等板块轮番演绎 回顾 2023 年(年初至 11 月 15 日),通信(申万)指数累计最大涨幅达 51%,相对于沪深300 具有明显的超额收益。其中光通信、电信运营商等板块均有较好涨幅,此外卫星互联网、算力租赁、华为产业链、5.5G 等板块相关标的亦有轮动表现
22、。我们将行情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23/1/12023/4/20):该阶段通信(申万)指数累计上涨 37%,主要系:1)电信运营商、中兴通讯等权重股受到中特估、数字经济等主题催化,估值呈现持续提升;2)3 月下旬以来在海外 AI 算力侧投入带动 800G 光模块需求向好预期下,光通信板块股价呈现快速上涨。第二阶段(2023/4/202023/5/16):通信(申万)指数跟随大盘呈现一定调整。第三阶段(2023/5/162023/6/20):该阶段在光通信板块的引领下,通信(申万)指数呈现出单边上涨,市场主要交易 2024 年全球 AI 算力侧所带来的 800G 光模块需求预期向
23、好,且期间英伟达1QFY24财报、英伟达发布GH200等事件对于板块走势亦形成情绪催化。第四阶段(2023/6/20 至 2023/11/15):通信(申万)指数跟随大盘呈现回调,期间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光通信板块头部公司股价累计最大跌幅超 40%,对前期快速上涨后的估值形成一定消化。同时,第四阶段中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板块基于低估值、高股息等优势,股价走势较为坚挺。此外该阶段中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例如卫星互联网、算力租赁、华为产业链、5.5G 等主题均有轮动表现。图表图表1:年初至年初至 2023 年年 11 月月 15 日通信(申万)指数及沪深日通信(申万)指数及沪深 300 走势
24、图走势图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6 科技科技 通信板块通信板块 2023 年年持仓占比持仓占比明显提升明显提升,AI 算力算力/运营商运营商/卫星互联网获增持卫星互联网获增持 根据我们对公募基金 2023 年三季报的统计,3Q23 末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中通信板块 A 股持仓占比 2.88%,较 4Q22 末提升 1.79pct;3Q23 板块超配比例为 0.69%。与 4Q22 相比,公募基金增持光模块、ICT 基础设施、电信运营商、卫星互联网、算力租赁等板块,减仓海缆、军事通信等板块。估值层面,2023 年 11 月 14
25、日通信(申万)市盈率 TTM 为 30.21x,系 2011 年初至今 8.40%历史分位数。图表图表2:3Q23 公募基金通信板块持仓比重公募基金通信板块持仓比重为为 2.88%图表图表3:3Q23 基金通信板块超配基金通信板块超配 0.69%注:通信板块持仓比重=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通信板块持股总市值/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总持股市值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注:通信板块超配/低配(+/-)比重=通信 A 股持仓比例-通信行业流通市值占比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4:通信行业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市值通信行业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市值 图表图表5:2011.1.42023.11.14 通信
26、(申万)指数市盈率通信(申万)指数市盈率 TTM 变化变化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中国移动、上海瀚讯、中国联通、中天科技、梦网科技为中国移动、上海瀚讯、中国联通、中天科技、梦网科技为 3Q23 加仓幅度前五个股。加仓幅度前五个股。3Q23基金前十大重仓持股总市值增幅前五的公司依次为中国移动、上海瀚讯、中国联通、中天科技、梦网科技,基金持股总市值分别较 2Q23 末增加 19.22 亿、7.68 亿、6.78 亿、6.11亿、5.12 亿;个股涨跌幅方面,以上五者 3Q23 期间涨幅分别为 5.3%、43.8%、2.5%、-5.5%、11.5%。3Q23 持
27、股股本变动方面,中国移动、上海瀚讯、中国联通、中天科技、梦网科技分别较 2Q23 末加仓 1675、4491、13586、4718、3489 万股。0.0%0.5%1.0%1.5%2.0%2.5%3.0%3.5%4.0%2Q193Q194Q191Q202Q203Q204Q20 1Q21 2Q21 3Q214Q211Q222Q223Q224Q221Q232Q233Q23通信通信A A股持仓比例股持仓比例-1.0%-0.8%-0.6%-0.4%-0.2%0.0%0.2%0.4%0.6%0.8%1.0%1.2%1Q192Q193Q194Q191Q202Q203Q204Q20 1Q21 2Q21 3Q
28、214Q211Q222Q223Q224Q221Q232Q233Q23通信通信A A股超股超/低配比例低配比例-60%-40%-20%0%20%40%60%80%100%120%02004006008001,0001,2001Q192Q193Q194Q191Q202Q203Q204Q20 1Q21 2Q21 3Q21 4Q211Q222Q223Q224Q221Q232Q233Q23(亿元)通信行业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市值环比增速(右)0%10%20%30%40%50%60%70%80%90%100%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1-01-042011-10-202012-08-0
29、22013-05-232014-03-112014-12-182015-09-302016-07-152017-05-032018-02-072018-11-262019-09-062020-06-292021-04-122022-01-212022-11-102023-08-23历史分位数(右轴)通信(申万)PE-TTM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7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6:3Q23 通信行业前十大重仓股持股总市值增幅通信行业前十大重仓股持股总市值增幅 top10 公司公司 股票代码股票代码 名称名称 基金持仓总市值变动基金持仓总市值变动(万元万元)基金持仓股
30、本变动基金持仓股本变动(万股万股)3Q23 期间个股涨幅期间个股涨幅 600941 CH 中国移动 192,229 1,675 5.3%300762 CH 上海瀚讯 76,820 4,491 43.8%600050 CH 中国联通 67,790 13,586 2.5%600522 CH 中天科技 61,061 4,718-5.5%002123 CH 梦网科技 51,243 3,489 11.5%600498 CH 烽火通信 49,714 2,586-3.2%002465 CH 海格通信 31,374 2,462 9.0%300628 CH 亿联网络 26,407 669 7.1%603220
31、CH 中贝通信 21,374 619 110.1%601728 CH 中国电信 20,309 2,488 4.6%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 中际旭创中际旭创、中兴通讯中兴通讯、中国移动、中国移动、天孚通信天孚通信、新易盛新易盛位列通信行业位列通信行业 3Q23 前五大重仓股。前五大重仓股。从 3Q23 基金前十大重仓持股总市值来看,排名前五的个股分别为中际旭创、中兴通讯、中国移动、天孚通信、新易盛位,持股总市值分别为 197.1 亿元、163.8 亿元、122.9 亿元、65.4 亿元、44.6 亿元。与 2Q23 情况对比来看,中际旭创上升 1 名位列第一,中兴通讯下降 1 名
32、位列第二,中国移动与 2Q23 持平位列第三,天孚通信持平位列第四,新易盛持平位列第五。图表图表7:通信行业前十大重仓股持股总市值通信行业前十大重仓股持股总市值 top10 公司公司 3Q23 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持股市值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持股市值 top10 公司公司 2Q23 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持股市值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持股市值 top10 公司公司 排名排名 股票代码股票代码 名称名称 持股总市值持股总市值(万元万元)股票代码股票代码 名称名称 持股总市值持股总市值(万元万元)1 300308 CH 中际旭创 1,970,575 000063 CH 中兴通讯 2,927,397 2 000063
33、CH 中兴通讯 1,638,164 300308 CH 中际旭创 2,452,722 3 600941 CH 中国移动 1,229,300 600941 CH 中国移动 1,037,071 4 300394 CH 天孚通信 653,913 300394 CH 天孚通信 787,591 5 300502 CH 新易盛 445,876 300502 CH 新易盛 787,143 6 000938 CH 紫光股份 371,127 000938 CH 紫光股份 776,803 7 601728 CH 中国电信 249,497 601728 CH 中国电信 229,188 8 600522 CH 中天科
34、技 196,066 603712 CH 七一二 192,273 9 300628 CH 亿联网络 183,539 300628 CH 亿联网络 157,132 10 603712 CH 七一二 156,939 600522 CH 中天科技 135,005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 2024 年展望:关注数字经济、年展望:关注数字经济、AI 算力、算力、卫星互联网卫星互联网&5.5/6G 三大主线三大主线 通信行业通信行业 2024 年展望:关注数字经济、年展望:关注数字经济、AI 算力、算力、卫星互联网卫星互联网&5.5/6G。展望 2024 年,我们看好通信行业中的“一体两翼”
35、“一体”即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持续发展背景下,关注电信运营商、工业互联网等板块发展机遇;“两翼”即两大新兴产业趋势:AI 与卫星互联网。我们认为 AI 算力侧投资加码趋势明确,有望带来光模块、交换机等硬件需求打开;另一方面,随着 5.5G/6G 时代渐行渐近,卫星互联网有望迎来加速建设,此外关注基站侧射频器件、天线等行业发展机遇。展望展望 2024 年,随着数字经济年,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发展的深化,我们认为电信运营商、的深化,我们认为电信运营商、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数字中国产是数字中国产业图谱中值得关注的两业图谱中值得关注的两大大板块板块:1)我们判断电信运营商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角色有望逐
36、步由“通信管道”转变为“产业链链长”。长期来看,电信运营商有望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科技央企优势,成为数字化产业资源的聚集地,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战略地位也将不断提升;2)新型工业化有望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内涵之一,我们认为在工业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建议关注工业互联网等板块发展机遇。此外国内拥有自主研发实力的核心软硬件公司有望逐步替代进口厂商份额,实现快速发展。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8 科技科技 我们认为随着我们认为随着 AI 产业的快速迭代,产业趋势持续明晰产业的快速迭代,产业趋势持续明晰。海外方面,随着 AI 算力侧投入持续加码,400G/800
37、G 光模块作为大规模 GPU 训练集群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2024 年需求端有望快速提升;长期来看,随着 GPU 的升级迭代,1.6T 光模块亦有望加速导入;国内方面,我们认为 AI 算力侧投资亦有望于 2024 年启动,催生光模块、交换机、服务器等相关环节需求的释放。此外,随着 AI 算力有望由云端向边缘侧进一步渗透,边缘计算基于低时延、低成本、隐私性、安全性等优势有望迎来发展机遇,为物联网模组等产业注入新动力。随着随着 5.5G/6G 时代的渐行渐近,我们看好卫星互联网发展前景,以及基站侧射频器件、天时代的渐行渐近,我们看好卫星互联网发展前景,以及基站侧射频器件、天线等环节厂商迎接发展机遇
38、线等环节厂商迎接发展机遇:1)更大通信带宽需求下,5.5G/6G 时期超大规模 MIMO 有望推动基站侧的天线、射频、PCB 等部件的需求数量进一步增加,为相关产业链厂商带来发展机遇。2)6G 星地一体融合网络有望不断迈进,卫星互联网有望迎来加速发展阶段。星地一体融合网络有望不断迈进,推动卫星互联网或迎加速发展。我国民营商业火箭技术持续迭代,随着多款新型火箭将首飞,预计填补卫星互联网运力缺口得以快速发星;同时国家队与民营企业合力卫星制造,实现卫星低成本快速批产;需求方面亦不断涌现,卫星互联网上车和手机有望成为潮流,打开广阔的市场空间。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39、9 科技科技 “一体”之数字经济“一体”之数字经济:顶层设计引领数字化发展按下加速键:顶层设计引领数字化发展按下加速键 数字数字中国顶层设计出台中国顶层设计出台,数字基础设施及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将成为重要增长引擎数字基础设施及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将成为重要增长引擎。2023 年2 月,数字中国规划文件正式出台,文件从顶层设计上全面勾勒出数字经济发展整体框架及建设方向,在此框架下,“数字基础设施”及“数据要素”市场的完善是数字中国建设的两大核心目标。2023 年以来,我们观察到政策、投资、产业落地等各个层面均围绕这两个核心目标持续推进:1)一方面,电信运营商资本开支向算力领域倾斜,带动数字新基建多点开
40、花;2)另一方面,国家数据局正式组建,涉及数据资产上表、确权、交易的相关规则也在各地市逐步试验推行,我们认为未来在数字中国指导方针的大框架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数据要素市场将持续不断发展,成为数字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引擎。图表图表8:数字中国规划出台,明确数字经济建设的逻辑主线数字中国规划出台,明确数字经济建设的逻辑主线 资料来源:工信部官网,国务院官网,华泰研究 展望展望 2024 年,我们认为电信运营商、新型工业化是数字年,我们认为电信运营商、新型工业化是数字中国中国产业图谱中值得关注的两个板产业图谱中值得关注的两个板块。块。1)随着三大运营商全面发力产业数字化赛道,我们判断电信运营
41、商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角色,也逐步由“通信管道”转变为“产业链链长”。长期来看,我们认为运营商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科技央企优势,成为数字化产业资源的聚集地,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战略地位也将不断提升;2)9 月 22-23 日,全国新型工业化大会召开,会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现代化是关键任务。我们认为,新型工业化旨在提升包括工业互联网、算力网络、卫星互联网在内的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产业链韧性及安全性,同时在此趋势下,国内拥有自主研发实力的核心软硬件公司有望逐步替代海外龙头份额,实现快速发展。图表图表9:电信运营商及新型工业化为数字中国版图中值得关注的两大方向电
42、信运营商及新型工业化为数字中国版图中值得关注的两大方向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信通院,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0 科技科技 电信运营商:加速转型为数字经济主航道的科技创新公司电信运营商:加速转型为数字经济主航道的科技创新公司 2023 年以来,运营商加速从年以来,运营商加速从纯粹的通信纯粹的通信网络网络运营商加速转型为全面挺进数字经济主航道的运营商加速转型为全面挺进数字经济主航道的科技创新公司科技创新公司。作为数字经济建设主力军,运营商的产业数字化业务正在从生态合作、能力体系、建设投入等多个维度发生积极变化,打造新的收入增长动力的同时,也在中国特
43、色社会主义估值体系下为其带来了估值重塑的契机。过去一年(22/10/31-23/10/31),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A 股分别上涨 44%/41%/37%,PE(TTM)分别提升至 14.9/16.2/17.6 倍。除产业数字化外,随着行业竞争趋缓、经营效率提升,运营商的基本盘表现也愈发稳固,9M23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A 股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7.08%/10.42%/10.92%,A 股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7.20%/6.50%/6.71%,高分红、稳增长的优质资产属性愈发凸显。展望展望 2024 年,我们认为运营商的数字化业务年,我们认为运营商的数字化业务有望有
44、望打开更多新的增长点,资本开支结构打开更多新的增长点,资本开支结构也也有有望望发生发生一定变化一定变化:1)收入端,移动/固网等基本盘业务仍将保持稳健,个人权益业务的拓展、智慧家庭渗透率的提升都将推动移动/固网用户 ARPU 值稳步增长;产业数字化业务正在塑造运营商在新时期的成长性,1H23 移动云/天翼云/联通云分别同比实现 80.5%/63.4%/36%的增长,未来央国企上云空间仍然广阔,此外,运营商拥有大量优质数据资源,23 年 11月以来各地市数据财政规划、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方案逐步出台,后续运营商在大数据方面的商业模式将更加明晰,数据能力积淀所带来的收入利润增厚也将逐步在报表端体现。除
45、云计算、大数据两大市场关注的焦点外,运营商作为数字化产业链的链长、数字中国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未来有机会打开更多新的业务增长点,伴随国内数字经济产业共同成长。2)成本端,资本开支方面,我们认为随着 5G 网络建设步入尾声,未来运营商资本开支占收比将逐步下降,资本支出结构将与之前有所不同,算力领域支出向智算倾斜、网络领域700/800/900M 等低频段建设需求将增加;其他成本方面,伴随着运营商经营效率的提升,包括网络运维、销售管理在内的各项开支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推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9M23 移动/电信/联通 ROE 分别为 8.3%/6.2%4.8%,分别同比提升 0.11/0.48/0.3
46、2pct。总体而言,我们认为运营商作为国内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将在数字中国及 AIGC 趋势下迎来新一轮成长机遇,叠加其高分红、稳增长的优质资产属性,其在数字中国资产中拥有较高的配置价值。图表图表10:9M23 三大运营商服务营收稳步增长三大运营商服务营收稳步增长 图表图表11:9M23 三大运营商净利润同比增长稳定三大运营商净利润同比增长稳定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 移动业务:移动业务:行业竞争趋于理性,深耕存量用户价值成为主要发展战略行业竞争趋于理性,深耕存量用户价值成为主要发展战略 运营商行业政策导向运营商行业政策导向及发展战略及发展战略发生明显变
47、化,推动企业由提速降费向高质量增长转变,发生明显变化,推动企业由提速降费向高质量增长转变,三大运营商发展战略由争夺市场份额转向推动用户价值提升。三大运营商发展战略由争夺市场份额转向推动用户价值提升。5G 商用以来,移动市场格局及厂商份额基本保持稳定,1H23 移动/电信/联通以用户数计量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57.4%/19.1%/23.4%,抢占市场份额早已不再是行业发展的主题,各大厂商更加关注自身存量用户价值的挖掘,竞争策略的改变推动行业平均移动 ARPU 值由 2019 年的 45.1 元企稳回升至 1H23 的 47.8 元。在移动业务 ARPU 改善带动下,三大运营商移动业务营收迎来拐点
48、并延续向好态势。0%1%2%3%4%5%6%7%8%9%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20192020202120229M23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移动同比(右轴)电信同比(右轴)联通同比(右轴)(亿元)-20%-15%-10%-5%0%5%10%15%20%25%3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192020202120229M23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电信同比(右轴)移动同比(右轴)联通同比(右轴)(亿元)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1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12:1H23 三大运营商移动
49、业务三大运营商移动业务 ARPU 同比改善同比改善 图表图表13:2023 年三大运营商年三大运营商 5G 套餐用户数增长稳定套餐用户数增长稳定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 固网业务:固网业务:千兆网络千兆网络及智慧家庭渗透率持续提升及智慧家庭渗透率持续提升,固网固网 ARPU 有望稳中向好有望稳中向好 近年来随着智能组网、家庭安防、全屋智能、家庭教育、智能社区等家用市场的智能化应用场景走进千家万户,三大运营商也得以依靠其广泛的客户群体基础、数字化领域的能力积累及产业链链长的优势生态地位持续扩展在家庭市场的业务边界,实现良好的收入增长。1H23 中国移动智慧家庭
50、增值服务收入达 173 亿元,同比增长 21.4%;中国电信智慧家庭收入同比增长 15.7%至 93.2 亿元;中国联通智家业务主要产品付费用户超过 9500 万,主要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49%。同时,我国千兆宽带发展全面提速,截至 9M23,我国 1000Mbps及以上速率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总数为 1.45 亿户,占比 23%,较上年末净增加 5289 万户。我们认为智慧家庭与千兆宽带的普及将持续推动三大运营商固网业务我们认为智慧家庭与千兆宽带的普及将持续推动三大运营商固网业务 ARPU 的稳定提升。的稳定提升。图表图表14:三大运营商固网业务三大运营商固网业务 ARPU 变化变化 图表图表15
51、:三大运营商固网业务合计营收及同比增速变化三大运营商固网业务合计营收及同比增速变化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 注:中国联通未公布 1H23 固网业务收入,根据用户数及 ARPU 值趋势推算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 2030405060708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1H23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元)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23年1月2023年3月2023年5月2023年7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百万人)2025303540455055201620172018201920
52、20202120229M23中国移动家庭宽带ARPU中国联通宽带综合ARPU中国电信宽带综合ARPU(元)02468101205001,0001,5002,0002,5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1H23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合计同比(亿元)(%)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2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16:三大运营商智慧家庭相关业务用户快速增长,为家庭市场持续增厚收入三大运营商智慧家庭相关业务用户快速增长,为家庭市场持续增厚收入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各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产业数字化业务:数字中国战略下,已成为运营商收入增长第一引
53、擎产业数字化业务:数字中国战略下,已成为运营商收入增长第一引擎 数字中国规划顶层设计出台,运营商有望凭借科技央企的优势定位成为数字化产业资源聚数字中国规划顶层设计出台,运营商有望凭借科技央企的优势定位成为数字化产业资源聚集地集地。2023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其中明确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我们认为数字中国背景下,运营商拥有网、云、数等构筑国内数字经济大动脉的三大关键性资源,其角色正由通信管道逐步向产业链链长转变,未来将成为我国数字化产业资源的聚集地。从基本面的角度来讲,这一在战略定位上的优势未来也有望逐步体现在运营商的收入端
54、,表现为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在内的产业数字化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9M23 三大运营商产业互联网相关业务营收保持快速增长。三大运营商产业互联网相关业务营收保持快速增长。9M23,中国移动 DICT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26.4%至 866 亿元;中国联通的产业互联网业务营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收入同比增长 14%至 606.9 亿元;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业务(包括 IDC、工业云计算、网络专线、物联网、数字化平台及大数据等)收入同比增长 16.5%至 997.4 亿元。产业数字化业产业数字化业务已成为三大运营商收入增长务已成为三大运营商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力主要驱动力,并有望在数字化时代赋予运营商
55、新的成长属性。,并有望在数字化时代赋予运营商新的成长属性。图表图表17: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1H23 产业产业数字化数字化业务收入业务收入 1H23 收入(亿元)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同比增长 占服务收入比占服务收入比 中国移动 移动云 422 80.5%9.3%大数据 26 56.6%0.6%中国电信 天翼云 459 63.4%19.4%IDC 163-8.4%6.9%物联网 33 75.7%1.4%中国联通 联通云 255 36.0%13.3%物联网 54 24.0%2.8%大数据 29 54.0%1.5%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
56、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3 科技科技 拆分来看,云计算业务方面,数据安全考量下,运营商承担着辅助央国企上云的主要任务,拆分来看,云计算业务方面,数据安全考量下,运营商承担着辅助央国企上云的主要任务,未来成长空间仍然广阔未来成长空间仍然广阔。我们观察到,自 2022 年以来,受互联网流量增长放缓及国资云建设等政策影响,云计算行业增长动力逐步由互联网行业转向传统企业,在此背景下,三大运营商接捧互联网巨头成为政府、金融等行业上云的 IaaS 服务主力军。根据各公司公告,2Q23 阿里云/百度云/金山云/优刻得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4%/5%/-7%/-29%,收入增速仍然承压;而
57、在算力网络建设及国资云的拉动下,三大运营商云 1H23 合计营收为 1136 亿元,同比增长 61.8%,已成为云计算行业的主要增长极。据信通院,我国云计算市场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期,预计 2022-2025 年市场规模将从 4550 亿元增长至 11055 亿元,未来成长空间依然广阔,而运营商云的强势增长将引领新一轮市场发展。图表图表18:国内云计算业务市场规模及其增速国内云计算业务市场规模及其增速 图表图表19:2022 年国内公有云年国内公有云 IaaS 厂商市场份额厂商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信通院云计算白皮书(2023),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信通院云计算白皮书(2023),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
58、20:三大运营商云计算业务及其增速三大运营商云计算业务及其增速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 大数据业务方面,运营商手握优质数据资源,将从供给大数据业务方面,运营商手握优质数据资源,将从供给/服务两服务两个维度个维度深度参与数据要素市深度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场。据移动通信期刊上发表的电信运营商大数据资源变现模式及策略研究(2016年第 40 期,陈科帆、周洪成)一文,三大运营商用户数据主要来自于 IT 支撑系统、网络产生数据、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产品数据三个方面。相比于其他数据要素产业链参与者,运营商数据具备两大优势:1)数据资源极为丰富,用户群体基数大、具有多样性;2)运营商用户数据可挖掘价值高
59、。基于庞大的数据资源、央企安全可信特征与技术积累,运营商可以作为数据供给方、数据服务方等角色深度参与数据要素市场。据工信部,9M23 运营商大数据业务增速达到 37.1%,有望为其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增长注入全新动能。0%10%20%30%40%50%6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20202120222023E2024E2025E国内云计算市场规模(亿元)增速(右轴)(亿元)阿里云25%天翼云16%移动云10%华为云10%腾讯云10%联通云7%其他22%0%20%40%60%80%100%120%140%01002003004005006007002
60、020202120221H23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YOY(右轴)中国电信YOY(右轴)中国联通YOY(右轴)(亿元)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4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21:运营商用户数据的主要来源及作用运营商用户数据的主要来源及作用 资料来源:陈科帆电信运营商大数据资源变现模式及策略研究(2016),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22:三大运营商大数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三大运营商大数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 图表图表23:中国移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大数据业务收入中国联通大数据业务收入 资料来源:工信部,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华泰研究 新型工业化持续迈进,
61、关注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新型工业化持续迈进,关注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 政策面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势所趋政策面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势所趋。“新型工业化”首次提出于 2002 年十六大报告,将“新型工业化”纳入顶层设计,此后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位置不断提高,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2023 年 9 月 22 日23 日,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
62、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0%10%20%30%40%50%60%70%20201H2120211H2220221H23三大运营商大数据业务同比增长0510152025303540452017201820192020202120221H23中国联通大数据收入中国移动大数据收入(亿元)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5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24:各时期新型工业化道路表述各时期新型工业化道路表述 会议 会议时间 新型工业化表述及内涵 中共十六大 20
63、02 年 11 月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达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中共十七大 2007 年 10 月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中共十八大 2012 年 11 月 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
64、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 2021 年 3 月 到 2035 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二十大报告中,在“建设现代化,与“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并列 中共二十大 2022 年 10 月 到 2035 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国务院“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发布会 2023 年 3 月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支撑,是
65、构建大国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重点做好六方面的工作: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健全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 2023 年 9 月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
66、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法院网、中广网、华泰研究 新型工业化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内涵之一,关注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新型工业化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内涵之一,关注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2023 年 9 月 25 日,中央政府网发布的政策解读“以新型工业化塑造新优势”中提到,我国新型工业化应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工业化,也是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两个重要领域,其中数字技术已成为推动工业领域提升效率、质量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在工业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之下,我们
67、建议关注工业互联网等板块发展机遇。工业互联网:着眼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关注工业通信设备国产替代机遇工业互联网:着眼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关注工业通信设备国产替代机遇 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新时代工业生产变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逐步成为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新时代工业生产变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逐步成为新一轮制造业竞争的关键所在。新一轮制造业竞争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正在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革命的兴起,在过去十年中,我们见证了消费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未来十年,互联网平台有望由商业领域向制造领域拓展,激发材料、装备、工艺等行业的创新潜力。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能够实现机器、原材料
68、、系统、产品以及工人之间的万物互联,从而更好的促进工业知识与实际生产过程融合,带领制造业转型升级,当前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逐步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关键所在,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端化、数字化、国产化的道路上,工业互联网环节的发展或必不可少。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6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25: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逐步成为新一轮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逐步成为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关键要素之一产业竞争的关键要素之一 资料来源: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华泰研究 工业规模扩大叠加自动化升级,工业规模扩大叠加自动化升级,我国我国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正正
69、处于产业扩张处于产业扩张阶段阶段。工业互联网能够实现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优化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模式,创造了全新的工业生态,实现企业降本增效、提质创新。从政策定位上看,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2022 年工信部披露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工业互联网项目占比16%;从市场规模的角度看,我国工业产业体量庞大,相当于欧洲与中亚之和,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土壤,2020-2022 年我国工业增加值 CAGR 为 13.3%,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趋势的背景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 2020-2022 年复合增长率达 16%,已突破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图表图
70、表26:我国工业规模持续增长我国工业规模持续增长 图表图表27: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与增速与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华泰研究 工业互联网旨在实现对工业生产流程的数字化表达,核心产业包括网络、平台、软件、应工业互联网旨在实现对工业生产流程的数字化表达,核心产业包括网络、平台、软件、应用解决方案等。用解决方案等。工业互联网即在传感设备、通信设备、控制设备的辅助下,通过软件定义制造的方式,实现对工业生产流程的数字化表达。若自上而下梳理,产业链可进一步细分为工业互联网网络、工业软件与 APP、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自动化及边缘计算、智能装备、工
71、业互联网安全等子领域。27.530.131.231.337.540.20%5%10%15%20%25%051015202530354045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全部工业增加值(万亿元)YoY(右轴)74388039910110760124190%2%4%6%8%10%12%14%16%18%2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182019202020212022E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亿元)YoY(右轴)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7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28: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工业互
72、联网产业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华泰研究 通信网络是工业互联网发展和建设的基础之一,目前通信网络是工业互联网发展和建设的基础之一,目前存在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存在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三种主流通信协议线三种主流通信协议。目前工业互联网存在三种主流通信协议,按应用时间排序分别为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目前,统一通信标准已成为公认的发展方向,工业以太网已成为现场总线技术的重要替代,5G、WiFi6 等技术成熟进一步推进了工业无线发展,有线+无线已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确定性趋势。未来,确定性网络、TSN 网络,边缘计算、工业安全、智能终端等新技术将进一步推进工业互联网升级
73、。图表图表29:工业互联网通信设备工业互联网通信设备分类(按通信方式)分类(按通信方式)类别类别 主要通信技术主要通信技术 主要网络通信设备主要网络通信设备 设备用途设备用途 有线通信 工业以太网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数据交换传输 现场总线及协议转换 串口服务器、总线网关、接口转换器 实现数据转换 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网关 实现数据本地处理 通信安全 防火墙、安全网关 网络安全防护 无线通信 WiFi、2/3/4/5G 无线 AP 有线网络数据转换为无线网络数据 无线 AC 集中控制无线 AP 无线路由器 不同局域网、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联网)相互连接 资料来源:三旺通信招股说明书,华泰研究 分协议
74、来看,分协议来看,工业以太网逐步成为主流,工业无线增长最快。工业以太网逐步成为主流,工业无线增长最快。从渗透率来看,2018 年开始,以太网成为工业通信中占比最高的通信方式,占比仍在持续提升中。工业以太网技术具有较大的传输速率,遵从 TCP/IP 框架,具有接口简单、协议开放、高可靠、大带宽等优势。工业无线则从 2015 年后开始得到广泛使用,具有较便携灵活的部署方式,可实现柔性制造,市占率正快速提升。HMS 预计 2023 年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年增速分别达到-5%/10%/22%。随着我国在5G技术的逐步领先和TSN技术正解决协议复杂的统一化问题,布局新技术或可成为国产厂商实现弯
75、道超车的新机遇。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8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30:工业互联网三种主流通信协议工业互联网三种主流通信协议对比对比 现场总线现场总线 工业以太网工业以太网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 主要协议类型主要协议类型 Profiibus,Modbus,DeviceNET,CANOpen,CC-Link,etc.Profinet,Ethernet/IP,Et hernet CAT,Modbus TCP,TSN,etc.WiFi,2G/3G/4G/5G,LoRA,ZiGBee,Bluetooth,etc.主要用途主要用途 实时数据传输 数据交换 数据采集、定位 确
76、定性确定性 高 高 一般 可靠性可靠性 高 高 一般 时延时延 1ms 1ms 20ms 通信速率通信速率 10Mbps 10Gbps 300Mbps 常用设备连接数常用设备连接数 1-16 1-32 1-100 部署方式部署方式 固定布线 固定布线 灵活部署 主要产品主要产品 现场联网设备 交换机 无线网关 资料来源:工控网,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31:工业互联网三种主流工业互联网三种主流通信协议占比通信协议占比 资料来源:HMS,华泰研究 自主可控大趋势自主可控大趋势下,工业通信设备国产化率有望逐步提升,关注工业下,工业通信设备国产化率有望逐步提升,关注工业以太网以太网交换机板块投交换机板块投
77、资机遇。资机遇。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产业中,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是值得关注的方向之一,主因:1)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是工业通信中价值量占比最高的环节,据 IHS Market,2022 年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占工业通信行业总收入的 54%,其次是网关(15%)和路由器(9%);2)从竞争格局来看,当前市场上思科、西门子等欧美和台系厂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国产厂商奋起直追,不断缩小与海外竞争对手的差距,并已在部分细分领域建立自身竞争优势,在自主可控及提升产业链韧性的大趋势下,国产厂商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并跟随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脚步不断成长。图表图表32:工业通信价值量分布工业通信价值量分布工业以太网交换
78、机占比最大(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占比最大(2022)图表图表33:工业通信全球市场格局工业通信全球市场格局(2022)资料来源:IHS Markit,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Omdia,华泰研究 71%66%58%48%42%35%30%28%27%24%29%34%38%46%52%59%64%65%66%68%4%6%6%6%6%7%7%8%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工业以太网交换机54%网关15%路由器9%无线AP8%其他14%思科19%西门子15%
79、Belden13%其他53%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9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34:工业通信设备市场主要厂商工业通信设备市场主要厂商 主要企业主要企业 国家国家/地区地区 简介简介 赫思曼(Belden)德国 赫斯曼系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开创者,自动化网络方面的主要市场参与者,在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历程中起重要作用,1984 年赫斯曼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光纤以太网,1990 年,又在全世界第一个推出了环形冗余以太网,2007 年被美国上市百通公司(Belden)收购。摩莎 中国台湾 摩莎 1987 年成立于中国台湾,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网络基础设施、
80、工业设备联网、工业计算等产品,并为多个领域提供工业物联网行业解决方案。经历 30 多年的行业积累与经验,摩莎的产品已进入全球范围,覆盖全球超过 70 多个国家与地区。研华 中国台湾 研华公司 1981 年成立,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目前研华的产品包括嵌入式电脑、工业自动化产品、智能通信产品、智能系统、网络通讯等产品,研华还形成了覆盖智慧工厂、智能零售、智能医疗、智能物流等多个领域的行业解决方案。罗杰康(西门子)加拿大 罗杰康公司是世界领先的生产用于严苛工业环境的高性能网络和通信设的制造商。公司总部位于加拿大,并在全球多个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自动化、交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等多
81、个领域。2011 年该罗杰康被西门子收购。HMS 瑞典 HMS 成立于 1988 年,总部位于瑞典,纳斯达克-OMX 交易所上市公司。HMS 是专业的工业通讯产品厂商。目前旗下品牌包括Anybus、Ixxat、Ew on、Intesis 等,主要为网关类产品。思科 美国 思科成立于 1984 年,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公司,是全球网络通信行业技术的领导者,是多种网络通信产品的首创者,目前旗下产品覆盖网络、软件、安全、数据中心、云计算、移动通信等多种业务。思科的产品板块包括了面向工业级市场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工业路由器等多种产品。东土科技 中国大陆 东土科技成立于 2000 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目前
82、公司产品包括防务及工业互联网产品,大数据及网络服务。东土科技工业互联网产品主要包括以太网交换机等工业通讯网络产品,工业服务器、电力服务器等服务器产品,Intew ell 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KyVista 工业互联网全景可视化集成平台等工业软件产品和高精度工业时频产品。映翰通 中国大陆 映翰通成立于 2001 年,公司的主营产品包括工业无线路由器、无线数据终端、边缘计算网关、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等工业物联网通信产品,以及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系统产品、智能售货控制系统产品等物联网创新解决方案产品。三旺通信 中国大陆 是国内较早从事工业互联网通信技术研发的公司之一,目前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矿山、轨
83、道交通、电力及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多领域。资料来源:工控网,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0 科技科技 “两翼”之“两翼”之 AI:全球全球算力侧算力侧投资加码,产业趋势明确投资加码,产业趋势明确 我们认为随着 AI 产业的快速迭代,产业趋势持续明晰。海外方面,随着 AI 算力侧投入持续加码,400G/800G 光模块作为大规模 GPU 训练集群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2024 年需求端有望快速提升;未来随着 GPU 的持续升级迭代,1.6T 光模块亦有望加速导入;海外公有云侧投资短期内或被 AI 所挤占,长期来看随着 AI 推理侧需求有望崛起,推理与云计算
84、对于光模块的需求或形成共振,有望拉长光通信产业链的景气周期;国内方面,我们认为 AI 算力侧投资亦有望于 2024 年启动,催生光模块、交换机、服务器等相关环节需求的释放。此外,随着 AI 算力有望由云端向边缘侧进一步渗透,边缘计算基于低时延、低成本、隐私性、安全性等优势有望迎来发展机遇,为物联网模组等产业注入新动力。光通信:乘光通信:乘 AI 东风起,扬帆正启航东风起,扬帆正启航 GPU 集群优化策略的重点之一是提升通信效率。集群优化策略的重点之一是提升通信效率。当分布式训练在 GPU 集群上执行时,集群中的每个节点分别进行一部分计算,不同计算节点之间存在数据依赖和数据共享,需要在其中传输大
85、量的数据,对于系统内部通信效率的要求上升。根据总训练速度=单卡速度*加速芯片数量*多卡加速比(多卡训练下单卡吞吐量与单卡训练下吞吐量之比,是评估 GPU集群扩展能力和加速能力的指标,主要由通信效率决定,数值越大越好),当模型的参数量达到十亿甚至万亿级别后,模型计算产生的临时变量规模庞大,由于通信瓶颈的存在,增加 GPU 的边际效应减弱,此时需要对通信方式进行优化。因此,通信性能对大模型运行速度和效率影响较大,优化通信策略成为 GPU 集群调试优化的关键之一。光模块是光模块是 AI 光网络的核心底座,通信性能提升依赖光模块用量增加和速率升级。光网络的核心底座,通信性能提升依赖光模块用量增加和速率
86、升级。在 GPU集群中,卡间通信主要分为两种:节点内通信,指一个计算节点内 GPU 间的信息传输,提升节点内通信带宽需要优化互联技术。比如英伟达引入 NVLink 互联技术代替 PCle,避免了数据通过 PCI Express 总线传输带来的瓶颈问题,根据英伟达技术经理路川在 2022 智算峰会上的演讲,互联技术由 PCIe 转变为 NVLink 后,程序的通信时间由 656ms 下降到70ms,速度提升 8 倍;节点间通信,指不同计算节点之间的信息传输,节点间通信性能依赖于网络架构所能承载的最大数据流量。在网络架构中,交换机承载着各层级间的传输流量,而光模块的数量和速率决定交换机的实际传输能
87、力,从而影响整个架构的数据传输流量上限,对节点间的互联带宽较为重要。图表图表35:PCIe 和和 NVLink 互联下,通信时间对比互联下,通信时间对比 图表图表36:网络架构中光模块网络架构中光模块使用使用 资料来源:应用驱动的数据中心计算架构(英伟达,2022 年百度智算峰会),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腾讯云公众号,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1 科技科技 依照依照英伟达英伟达 IB 网络架构网络架构设计设计,我们测算我们测算 DGX H100 中中 GPU:400G 光模块光模块:800G 光模块光模块之间的配比之间的配比为为 1:1:2.5。英伟
88、达采用的网络架构为 IB(InfiniBand)网络,是一种无阻塞架构(胖树),网络侧自下而上可分为架顶交换机、叶交换机、脊交换机三层架构:1)服务器层,每台服务器中含有 8 颗 GPU,每个 GPU 与一个 400G 网卡相连,通过一个 400G光模块输出数据。2)架顶交换机和叶交换机层,分为上行和下行两个链路,上行/下行链路均使用 800G 光模块作为连接,为保证足够的网络带宽,IB 采用无收敛的网络架构,交换机的上行端口数与下行端口数相等,使用的光模块数也相等。3)脊交换机层,由于是最上层架构,仅需下行链路,每个端口对应需一个 800G 光模块作为连接。综上,假设 GPU 用量为 N 个
89、,服务器层用到 N 个 400G 光模块,架顶交换机和叶交换机层上行、下行链路共需 2N 个 800G 光模块,脊交换机层需 0.5N 个 800G 光模块。图表图表37:英伟达英伟达 InfiniBand 网络架构网络架构图示图示 资料来源:英伟达 DXG 架构白皮书(2022 年 3 月),华泰研究 国产厂商国产厂商在全球光模块在全球光模块市场市场的的份额份额持续持续提升。提升。近十年国产光模块厂商不断拓展产品线和技术能力,凭借对光模块产品的交付能力、研发实力以及成本优势,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大幅提升。据 LightCounting 统计,2010 年全球光模块销售额前十大供应商中,国产厂商
90、仅有武汉电信器件一家上榜,而 2022 年上榜中国厂商达到 7 家,分别为旭创(和 Coherent并列第一)、华为海思(第四)、光迅科技(第五)、海信宽带(第六)、新易盛(第七)、华工科技(第八)、索尔思(第十,被华西股份收购);中国厂商在光组件和光模块市场上份额从 2010 年的 15%上升至 2021 年的 50%。其中中际旭创排名自 2021 年起与 II-VI(现Coherent 公司)并列全球第一位。图表图表38:全球前十大光模块供应商变动情况(全球前十大光模块供应商变动情况(2010-2022)资料来源:LightCounting,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
91、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2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39:2021-2022 年各厂商在细分光模块市场上份额年各厂商在细分光模块市场上份额 图表图表40:中国厂商在光组件和光模块市场上份额中国厂商在光组件和光模块市场上份额 资料来源:LightCounting,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LightCounting,华泰研究 交换机:交换机:AIGC 需求有望带动国内产业链景气度修复需求有望带动国内产业链景气度修复 受受 BAT 资本开支下滑,部分下游行业采购减少等影响,国内交换机市场需求有所承压,展资本开支下滑,部分下游行业采购减少等影响,国内交换机市场需求有所承压,展望望 2024 年,我们认为以年,我
92、们认为以 400G/800G 为代表的高性能交换机规模化起量将是明年交换机行为代表的高性能交换机规模化起量将是明年交换机行业的主旋律,在此带动下,国内行业景气度将逐步修复。业的主旋律,在此带动下,国内行业景气度将逐步修复。2023 年,海内外交换机行业景气度有所分化,据 IDC 数据,2Q23 全球交换机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36%,达到近十年来最高点,甚至已超过云计算大规模建设时期,主因:1)此前因疫情影响供应链积压的需求逐步释放;2)AIGC 带动下对高性能交换机的需求提升,在行业高景气度的带动下,产业链主要公司取得了亮眼的业绩增长,2Q23 Arista/Cisco 收入同比增长 38.7%
93、/16%,高于其前期指引。而国内交换机市场需求增长却有所承压,主因:1)2Q23 BAT 资本开支同比下滑;2)部分下游行业采购减少或推迟。展望 2024 年,从投资方的角度,我们观察到:1)三大运营商在算力领域的资本开支更多的投向智算领域;2)以 BAT 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也依次加入 AI 大模型军备竞赛行列,AI训练网络的搭建需求较高;3)算力租赁行业兴起,多家厂商宣布其在智算中心领域的布局及投资规划。从供给方的角度,以华为、新华三、锐捷、中兴为代表的交换机主力厂商依次公布其 400G、800G 乃至 1.6T 的高性能新品解决方案,特别的,华为在其星河 AI 网络白皮书中提出高吞吐、高可
94、靠、可运维的星河 AI 网络解决方案,并在部分智算中心实践案例中实现 ROCE 网络性能与 IB 网络基本持平,能够满足业务高性能需求。图表图表41:2Q23 中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规模同比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规模同比下降下降 7.9%图表图表42:2Q23 全球交换机市场规模同比增长全球交换机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36%资料来源:IDC,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IDC,华泰研究 -20%-15%-10%-5%0%5%10%15%20%25%30%35%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017Q12017Q32018Q12018Q32019Q1201
95、9Q32020Q12020Q32021Q12021Q32022Q12022Q32023Q1交换机市场规模(百万美元)同比(右轴)-15%-10%-5%0%5%10%15%20%25%30%35%4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17Q12017Q32018Q12018Q32019Q12019Q32020Q12020Q32021Q12021Q32022Q12022Q32023Q1交换机市场规模(百万美元)同比增长(右轴)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3 科技科技 从下游客户的角度来看,交换机行业从下游客户的角度
96、来看,交换机行业可细分为可细分为园区交换机、数据中心交换机两大类市场。园区交换机、数据中心交换机两大类市场。根据 IDC 数据统计,2022 年国内园区/数据中心类交换机需求占比大致为 54%/46%,其中,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需求为园区交换机行业的主要增长驱动力,政府/制造业/教育需求占比分别为 21%/14%/13%;云计算行业的蓬勃发展、东数西算等国家政策则推动数字中心交换机行业需求持续增长,互联网/金融/电信为下游需求的主要来源,分别占比 45%/19%/11%。图表图表43:交换机产品分类及特征交换机产品分类及特征 图表图表44:交换机下游需求分布(交换机下游需求分布(2021)资料
97、来源:各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IDC,华泰研究 从竞争格局来看,交换机市场具有寡头垄断性,各厂商份额相对稳定。从竞争格局来看,交换机市场具有寡头垄断性,各厂商份额相对稳定。由于网络设备行业具有较高技术壁垒、渠道壁垒和客户壁垒,决定了市场具有寡头垄断性,国内市场中,华为、新华三、锐捷、中兴为主要参与者,2Q23 市场份额分别为 37.83%/33.46%/11.93%/2.46%;全球市场中,Cisco/华为/Arista/HPE 等为主要的市场参与者,2Q23 市场份额分别为 45.45%/8.63%/9.98%/6.82%。图表图表45:国内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竞争格局国内以太网交换机市
98、场竞争格局 图表图表46: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竞争格局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IDC,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IDC,华泰研究 展望展望 2024 年,我们认为年,我们认为 AIGC 及数字中国建设带动下,国内交换机行业景气度有望逐步回及数字中国建设带动下,国内交换机行业景气度有望逐步回升:升:交换机作为 AI 基础设施中的一环,是建设智算中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国内大模型、小模型的训练需求增长,将带来高性能交换机配套需求的提升。在海外市场,AIGC 带来的高性能交换机需求增长已在市场规模端逐步兑现:1)2Q23 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中,200G/400G 等高性能交换机市场规模达
99、8.83 亿美元,占比提升至 6.3%;2)2Q23 AI 训练需求带动 Infiniband 交换机市场同比增长 146.8%至 1.78 亿美元。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7Q12017Q22017Q32017Q42018Q12018Q22018Q32018Q42019Q12019Q22019Q32019Q42020Q12020Q22020Q32020Q42021Q12021Q22021Q32021Q42022Q12022Q22022Q32022Q42023Q12023Q2华为新华三中兴星网锐捷其他0%10%20%30%40%50%60%70%
100、80%90%100%2017Q12017Q22017Q32017Q42018Q12018Q22018Q32018Q42019Q12019Q22019Q32019Q42020Q12020Q22020Q32020Q42021Q12021Q22021Q32021Q42022Q12022Q22022Q32022Q42023Q12023Q2Cisco华为AristaHPEH3CJunipter其他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4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47:全球以太网交换机中全球以太网交换机中 200G/400G 交换机占比提升交换机占比提升 图表图表48:Infiniba
101、nd 交换机市场规模及增速交换机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IDC,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IDC,华泰研究 此外,美国商务部 2023 年 10 月 17 日出台新规,对 AI 芯片出口施加更为严格的限制,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或将成为未来行业趋势。在交换机领域,上游交换芯片作为交换机中的核心部件,目前国产化率尚低,2020 年中国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中,博通、美满和瑞昱分别以 61.7%、20.0%和 16.1%分列前三,我们认为随着国内信息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重要性提升,交换芯片产业国产替代进程将加速,华为、盛科通信等具备以太网交换芯片生产能力的厂商有望迎来发展机遇。图表图表49
102、:2020 年中国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格局年中国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格局 图表图表50:2020 年中国万兆以上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格局年中国万兆以上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盛科通信招股书,灼识咨询,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盛科通信招股书,灼识咨询,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51:华为华为 CloudEngine 16804 框式交换机模型(用于数据中心核心框式交换机模型(用于数据中心核心/汇聚层)汇聚层)资料来源:华为官网,华泰研究 0%1%2%3%4%5%6%7%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021Q12021Q32022Q12022Q3202
103、3Q1200G/400G高速率交换机市场规模占比(右轴)(百万美元)-40%-20%0%20%40%60%80%100%120%140%160%0501001502002020Q1 2020Q3 2021Q1 2021Q3 2022Q1 2022Q3 2023Q1Infiniband 交换机市场规模(百万美元)YOY(右轴)(百万美元)61.7%20.0%16.1%1.6%0.6%博通美满瑞昱盛科通信其他73%15%9%2%1%博通美满瑞昱盛科通信其他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5 科技科技 边缘计算:边缘计算:算力由云端迈向边缘侧,算力由云端迈向边缘侧,为
104、物联网模组打造新引擎为物联网模组打造新引擎 AI 算力算力逐步向边缘侧逐步向边缘侧扩散扩散,边缘计算有望迎接发展机遇边缘计算有望迎接发展机遇。边缘计算是在靠近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通过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分布式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边缘计算可以实现使用本地或邻近本地的算力来进行数据处理,其相较于云端在成本、时延、安全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目前全球绝大多数 AI 算力均位于云端,随着边缘与终端采集到的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且对实时响应和低延时要求升高,我们认为 AI 向边缘计算延伸是未来趋势。边缘计算兼具低时延、低成本、本地计算及安全边缘计算兼具低时延、低成本、本地计算及安
105、全性高四大优势性高四大优势。相比于集中部署,边缘计算解决了时延过长、汇聚流量过大等问题,为实时性和带宽密集型业务提供更好的支持。边缘计算部署于数据源本地或其附近,数据不必再全部传输至云端进行处理,在本地的边缘侧完成处理后立即返回,这样就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隐私性和实时性,在各环节中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服务器、存储器、交换、带宽、电量、物理空间等成本,还能够及时应对瞬时大流量数据,从而满足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图表图表52:不同应用场景对边缘计算的需求程度不同应用场景对边缘计算的需求程度 图表图表53:可从云端分流到终端上可从云端分流到终端上行的行的 AIGC 大大模型模型应用应用 资料来源:亿欧
106、智库2022 年中国边缘计算产业研究报告,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高通混合 AI 是 AI 的未来(2023/05),华泰研究 边缘计算有望在工业质检、机器人、智能驾驶等场景率先落地边缘计算有望在工业质检、机器人、智能驾驶等场景率先落地。根据 Gartner 在 2022 年 9月发布的 AI 技术成熟度曲线,边缘 AI 将在未来 2-5 年内进入发展高峰期。边缘计算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的落地受到技术需求、异构资源的协调、上下游产业支持程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场景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也将成为边缘计算落地的关键之一;我们认为,以工业质检为代表的工业物联网、服务机器人为代表的消费服务和以智能驾驶为代表的车
107、载交通等潜在市场空间大、对边缘算力需求较为迫切的场景中,边缘计算有望率先规模化落地。图表图表54:生命周期视角下的边缘计算发展阶段示意图生命周期视角下的边缘计算发展阶段示意图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中国边缘云计算行业展望报告(2021 年 6 月),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6 科技科技 工业质检:工业质检:工业质检的应用场景复杂且对实时、安全、稳定等性能要求苛刻,我们认为有望是边缘计算最为主要的落地场景之一。工业产品复杂度和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质检场景存在着检测难度大、人力成本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低等痛点,边缘计算可以结合机器视觉、深度学习、5G
108、 等技术,于工业现场边缘对产品信息、缺陷位置、缺陷类别等检测结果进行实时预警和处理。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消费服务类场景对通常会面临大量的繁琐重复的工作,存在着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服务机器人作为边缘计算的载体之一,已经在智能家居、智慧园区、智慧物流等众多智慧服务类场景实现了初步落地,如智慧园区中机械臂可以实现强大负重能力和精准抓取操作,智慧物流中智能仓储机器人和无人搬运车提高了运输效率,智能家居中清洁机器人和除草机器人渗透率亦有望迎来快速提升。边缘计算能更好的支持实时多机协作,支持实时知识图谱提取、理解和决策,持续提升机器人的智能精度。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车载交通类场景对高带宽、低时延要求非常
109、高,云计算难以完全满足高等级自动驾驶场景的计算需求,智能驾驶场景的数据处理有如下特征:一是数据量大,这要求较优的数据吞吐量和计算成本;二是低时延,驾驶场景通常需要毫秒级通信,决策和执行要求极低时延;三是稳定性,智能驾驶要求数据分析在恶劣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减少故障提高可靠性;四是可拓展性强,智能驾驶需要持续的技术升级。我们认为边缘计算有望有效满足上述迫切需求,高阶智能驾驶融合边缘计算预计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之一。物联网物联网模组有望成为承载边缘算力的最佳形式之一。模组有望成为承载边缘算力的最佳形式之一。迈向万物智联新时代,以“连接+算力”驱动产业升级,已经成为实现数智化的重要途径。边缘计算物联网架
110、构中将边缘算力下沉至网络层,按照具体需求接收感知层获得的外部数据,进行本地分析和决策,筛选后再上传至平台层,快速适配不同行业边缘智能数据处理需求,实现关键业务本地毫秒级实时响应。我们认为在边缘计算物联网架构中,物联网模组一方面可以承担感知层和网络层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另一方面凭借内置算力可作为边缘算力的承载平台,集成通信和计算两个功能,有望成为边缘计算物联网时代核心硬件。图表图表55:智能模组构成及主要特点智能模组构成及主要特点 图表图表56:通信模组是边缘计算物联网架构的核心设备通信模组是边缘计算物联网架构的核心设备 资料来源:美格智能官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边缘计算产业联盟,华泰研究 物联
111、网模组厂商有望推动边缘计算加速落地。物联网模组厂商有望推动边缘计算加速落地。我们认为随着边缘计算时代的到来,终端客户或需要融合感知、前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数据的接入和传输等复合性功能的一体化模块,这些功能和技术的融合将更加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数据处理和传输的及时和有效性、降低产品功耗以及提高产品稳定性。而随着该类型模组的开发难度的加大、设计的复杂度越来越高,提升了终端客户直接进行开发的门槛;而物联网模组厂商有望进一步助力终端客户解决复杂的产品中间流程,将芯片认证、软硬件接口、开放平台等打包成为一个简单的中间件,使终端客户可以专注于设备以及垂直应用,提升了产业链的开发效率并降低了成本,从而
112、推动边缘计算在千行百业的加速落地。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7 科技科技 与上游算力厂商推进联调,加速终端技术成熟。与上游算力厂商推进联调,加速终端技术成熟。根据广和通、移远通信等物联网模组厂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各公司当前均已于英伟达 Jetson AGX Orin 平台完成联调,进一步加速 AIoT 应用开发。以广和通为例,根据广和通于 2022 年 6 月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公司的 FM160 5G 模组与安提国际 AI 边缘计算平台 AN810-XNX 成功实现联调,AN810-XNX 是安提所发布的高性能、低功耗 AI 计算平台,搭载了英伟达
113、 Jetson Xavier NX计算核心,具备深度机器学习能力,与广和通 5G 模组相结合,可帮助客户在边缘实现大容量数据的高速率、低时延传输与计算。图表图表57:广和通推进与上游算力厂商的联调广和通推进与上游算力厂商的联调 资料来源:广和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8 科技科技 “两翼”之卫星互联网“两翼”之卫星互联网:拥抱:拥抱 5.5G/6G 与卫星互联网大时代与卫星互联网大时代 政策面持续推动政策面持续推动 6G 发展,或在发展,或在 2030 年迎规模商用。年迎规模商用。自 2021 年 6 月6G 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
114、术白皮书发布以来,我国 6G 技术的研发和布局迅速开展。2023 年 1 月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表示,到 2030 年,5G/6G、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广泛应用。2023 年 3 月在国新办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将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全面推进 6G 技术研发。在 2023 年全国两会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再次表示,要加强国际合作,加快 6G 的研发。3 月 25 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3 年年会上,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表示,当前处在 6G 技术早期研究阶段,到 2025 年将推出 6G
115、应用的场景,完成 6G 早期技术的研究,到 2026 年开启 6G 技术的工程化研究阶段,预计 6G 将在 2030年推进到规模商用的阶段。展望展望 2024 年年:1)我国卫星互联网有望在供给我国卫星互联网有望在供给、需求、技术、政策、需求、技术、政策端端迎来突破,产业将步迎来突破,产业将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重点企业业绩将逐步兑现。,重点企业业绩将逐步兑现。6G 将首次实现全球无死角覆盖,卫星互联网是唯一选项。6G 的星地一体融合网络有望以地面网络为基础、以卫星网络为延伸,覆盖太空、空中、陆地、海洋等自然空间,为天基、空基、陆基等各类用户活动提供信息保障。展望 2024 年,
116、我国民营商业火箭将持续在运力与可回收技术上实现迭代,随着多款新型火箭将首飞,预计填补卫星互联网运力缺口得以快速发星;同时国家队与民营企业合力卫星制造,实现卫星低成本快速批产;需求方面亦不断涌现,卫星互联网上车和手机有望成为潮流,打开广阔的市场空间。2)天线射频有望在新周期中迎来技术发展机遇天线射频有望在新周期中迎来技术发展机遇。6G 要实现比 5G 更高的速率和更大的带宽。首先,在更大带宽需求下,天线、射频、PCB 等部件的需求数量增加。为了适应速率提升的需求,基站的通道数量相应增加,带动基站侧天线、射频等部件的数量需求同比例提升,除天线射频部分外,需要通过增加 PCB 导通层数提升数据转发处
117、理能力,将会带动高速多层 PCB 需求提升。其次,在追求更高频高速连接的同时,信息通信技术的能耗也大幅提升,对基础半导体器件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而硅基氮化镓有卓越的射频特性和明显的低功耗,已成为 5G 无线电中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有力竞争者。天线射频:对标天线射频:对标 5G 发展脉络,关注行业在新周期中的技术升级机遇发展脉络,关注行业在新周期中的技术升级机遇 我们复盘了我们复盘了 5G 初期初期通信通信板块市场表现板块市场表现,观察到观察到 5G 协议协议标准标准落地及落地及 5G 大规模大规模建设建设启动是启动是两大重要事件:两大重要事件:5G 协议标准落地期(协议标准落地期(2017/03
118、-2018/01):):2017 年被称为 5G 标准元年,2017 年 3 月,3GPP会议中确定了 5G NR 第一阶段标准化的内容,2017 年 6 月,5G 第一个版本 R14 标准正式冻结,2017 年 11 月,工信部为 5G 正式分配频段。在此阶段,市场依循 5G 协议标准的要求开始展望 5G 时期的建设规模、技术发展、应用场景,中兴通讯作为基站主设备供应商成为最受益标的,2017 年 3 月-2018 年 1 月,中兴通讯 A 股累计上涨 97%。5G 规模化建设期(规模化建设期(2019/01-2020/02):):2019 年起,运营商开始大规模进行 5G 基站招标建设,2
119、019-2021 年,我国 5G 基站数量由 13 万增长至 142.5 万个,运营商 5G 领域的资本开支也相应提升。这一时期,基站指数/天线射频板块指数分别上涨 118%/117%;中兴通讯作为基站主设备提供商迎来第二阶段上涨行情,累计涨幅达 155%。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9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58:5G 时期主要指数及中兴通讯时期主要指数及中兴通讯 A股涨跌幅(以股涨跌幅(以 2017 年年 1 月月 3 日为基准点)日为基准点)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59:移动电话基站数量及同比增速移动电话基站数量及同比增速 图表图表60:5G
120、基站数量及同比增速基站数量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工信部,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工信部,华泰研究 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伴随着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伴随着 5G 基站建设的推进,基站建设的推进,2019-2020 年天线、射频等基站设备年天线、射频等基站设备相关厂商相关厂商迎来了高景气机遇迎来了高景气机遇。除股价表现外,5G 建设的推进也为天线、射频等基站设备供应商带来了明显的营收增速提振,例如,基站天线板块供应商硕贝德/摩比发展/通宇通讯2019 年天线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 37%/35%/38%,达到历年高点;滤波器板块主要供应商大富科技/灿勤科技/武汉凡谷 2019 年相关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 41
121、%/593%/179%,达到历年来高点,我们判断若 5.5G/6G 新一轮通信建设周期启动,产业链相关标的将有望再次受益。-100%-50%0%50%100%150%200%250%300%2017/01/032017/03/032017/05/032017/07/032017/09/032017/11/032018/01/032018/03/032018/05/032018/07/032018/09/032018/11/032019/01/032019/03/032019/05/032019/07/032019/09/032019/11/032020/01/032020/03/032020/
122、05/032020/07/032020/09/032020/11/032021/01/032021/03/032021/05/032021/07/032021/09/032021/11/032022/01/032022/03/032022/05/032022/07/032022/09/032022/11/032023/01/032023/03/032023/05/032023/07/032023/09/032023/11/03射频及天线指数涨跌幅基站指数涨跌幅沪深300涨跌幅中兴通讯A股涨跌幅0%5%10%15%20%25%30%35%40%02004006008001,0001,200201
123、820192020202120221H23移动电话基站同比(右轴)(万个)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05010015020025030035020192020202120221H235G基站同比(右轴)(万个)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0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61:5G 建设期(建设期(2019-2020 年)天线、射频板块主要供应商营收增速明显提升年)天线、射频板块主要供应商营收增速明显提升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2024 年或将步入年或将步入 5.5G 发展新周期。发展新周期。根据国际电联的发
124、展规划,R15-R17 版本为 5G 发展的第一阶段,分别起到奠定基础/优化性能/拓展边界的作用。R18-R20 则为 5G 发展的第二阶段,也被命名为 5G Advanced(5.5G),旨在对 5G 时期发展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正、加强,并作为 5G 和 6G 之间的过渡衔接,为 6G 未来探索新的方向。根据国际电联的时间表规划,5.5G 的首个版本将于 2024 年上半年冻结,从产业端,我们也观察到新的进展和变化,23年 9 月 11 日,华为宣布率先完成 5G-A 全部功能测试用例,23 年 10 月 10 日,由华为主导的 2023 年全球移动宽带论坛在迪拜开幕,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表
125、示华为正在努力将5G-Advanced 技术带进现实。由此,我们认为 2024 年或将步入 5.5G 发展的新周期。图表图表62:5G 标准协议标准协议发展历程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国际电联(ITU),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1 科技科技 展望展望 5.5G乃至乃至 6G的发展,我们认为天线及射频部件或将是基站侧最主要的技术升级方向。的发展,我们认为天线及射频部件或将是基站侧最主要的技术升级方向。从 2G 到 5G,每一代的移动通信都以带宽扩展为目标,通信带宽的增加意味着信道容量的增加,以支持更高的速率。提升带宽主要有两大途径:1)一是载波频率的提
126、升,如 5G 尚待拓展的毫米波频段(24GHz-50GHz),5.5G 将拓展的 6GHz 频段,未来 6G 或将开垦太赫兹技术(0.1-10THz),以支持超大速率的无线通信。2)二是频率利用率的提升,例如用超大规模的 MIMO 技术来实现速率提升,增强链路可靠性等。由此推断,我们认为 5.5G-6G 时代,基站侧的技术升级将为相应的厂商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值得关注的新技术和新变化有:1)更大带宽需求下,天线、射频、PCB 等部件的需求数量增加。为了适应速率提升的需求,基站的通道数量相应增加,带动基站侧天线、射频等部件的数量需求同比例提升,除天线射频部分外,需要通过增加 PCB 导通层数提升
127、数据转发处理能力,将会带动高速多层 PCB 需求提升。2)在追求更高频高速连接的同时,信息通信技术的能耗也大幅提升,对基础半导体器件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而硅基氮化镓有卓越的射频特性和明显的低功耗,已成为 5G 无线电中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有力竞争者。图表图表63:4G/5G 基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站的主要组成部分:PCB、PA、天线、滤波器等、天线、滤波器等 资料来源:Macom 官网,华泰研究 6G 与与卫星互联网:产业趋势确立,关注投资机遇卫星互联网:产业趋势确立,关注投资机遇 卫星互联网规模化部署,产业链加速发展卫星互联网规模化部署,产业链加速发展 海外星座海外星座 starlink、on
128、eweb 快速推进、快速推进、新星座不断涌现新星座不断涌现,我国需要加快部署。,我国需要加快部署。根据 SpaceX官网,截止 2023 年 10 月 31 日,“星链”发射总数达 5376 颗(2023 年共发射 1659 颗),在轨卫星数量 4998 颗;SpaceX 未来的两个月内每月要发射 10 次以上,到 2024 年每月平均发射 12 次,2024 年度发射次数达到 144 次。星舰将执行第二次飞行试验,设计最大运载能力达 150 吨,相较于猎鹰九(最大运载能力 22.8 吨)和猎鹰重型火箭(最大运载能力64 吨),强大的运载能力和低廉的发射成本有望为第二代“星链”部署提供强大支持
129、。按SpaceX 的计划,到 2024 年将部署约 12000 颗“星链”卫星,到 2027 年将部署约 42000颗“星链”卫星。2023 年 3 月 29 日,Oneweb 完成一代卫星组网,即将提供全球卫星互联网服务。在全球卫星星座快速组网的背景下,卫星互联网布局得到政府和资本重视,欧盟 IRIS2 与亚马逊 Project Kuiper 计划展开部署。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2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64:海内外主要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海内外主要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 国家国家 公司公司 星座名称星座名称 卫星数量(颗)卫星数量(颗)轨道类型轨道类型 频段频
130、段 用途用途 中国中国 中国星网集团 星网 40452 LEO Ka/V 卫星互联网、商业宽带 上海垣信 G60 星链 29104 LEO Ku/QV 卫星互联网、商业宽带 银河航天 Blackspider 1804 LEO n.a.卫星互联网 Specstar 16228 LEO n.a.卫星互联网 美国美国 SpaceX Starlink 4408 LEO Ku/Ka 卫星互联网、全球商业宽带 7518 极低轨 V 卫星互联网、全球商业宽带 30000-E 卫星互联网、全球商业宽带 Amazon Kuiper 3236 LEO Ka 卫星互联网、全球商业宽带 Boeing Boeing 2
131、956 LEO V 先进通信、全球商业宽带 ViaSat ViaSat-4 288 LEO Ka/V 卫星互联网、全球商业宽带 欧洲欧洲 OneWeb OneWeb 6372 LEO Ka/Ku/V 卫星互联网、全球商业宽带 O3b O3b 60 MEO Ka 卫星互联网、全球商业宽带 EutelSat ELO 25 LEO Ku LPWAN 物联网、M2M 通信服务 加拿大加拿大 TeleSat Lightspeed 298 LEO Ka 全球宽带与窄带通信服务 Kepler Kepler 140 LEO Ku LPWAN 物联网、M2M 通信服务 俄罗斯俄罗斯 俄罗斯航天集团公司 太空 2
132、88 LEO Ka/V 全球宽带、窄带通信服务、军民通用 Gonets 信使-2 28 LEO Ka LPWAN 物联网、M2M 通信服务 资料来源:ITU、赛迪顾问 2020 年 8 月“新基建”之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国际太空 2022 年 3 月期刊,华泰研究 星网、星网、G60 试验星发射催化卫星互联网建设,海量卫星创造机遇。试验星发射催化卫星互联网建设,海量卫星创造机遇。在工信部、发改委等国家机构的支持下,我国积极入局卫星互联网。我国卫星星座建设已确定了总方向,由国家总体把控,频段轨道资源统一协调,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多部门共同推进建设。目前我国目前我国主要有两大低轨卫
133、星星座:星网与主要有两大低轨卫星星座:星网与 G60 星链。星链。星网公司统筹星座建设全局。星网公司统筹星座建设全局。21 年 4 月,国资委发布组建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公告,该公司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国资牵头,是一家卫星互联网运营公司,主要承担统筹中国卫星互联网发展任务。22 年 4 月 28 日,“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在正式公布前,中国星网集团以“GW”的代号向国际电信联盟(ITU)递交了频谱分配档案。2020 年 11 月 9 日,“GW”星座的申请被正式接收。2021 年 8 月 24 日,我国“星网”星座的首批试验卫星“融合试验卫星 01/02
134、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星网”测试双星将对关键技术进行在轨验证。2021-2023 年,星网集团以“CSN”系列星座代号向ITU 申报卫星频谱资源分配。2023 年 7 月 9 日,长征二号丙/远征一号 S 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我国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执行本次任务的运载火箭以及发射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分别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和五院抓总研制,意味着星网快速建设的大幕已开启。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3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6565: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公司股权结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公司股权结构透视(截至构透视(截至 2022023
135、 3 年年 1 11 1 月月 4 4 日)日)资料来源:天眼查,华泰研究 “G60 星链”星链”是由上海市牵头打造的是由上海市牵头打造的低轨宽频全球多媒体卫星低轨宽频全球多媒体卫星星座,运营方为上海垣信。星座,运营方为上海垣信。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由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 年 3 月发起设立,系上海市国资委下属控股企业,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卫星产业集团及卫星通信服务商。2023 年 7 月 25 日,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在“高质量发展在申城松江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松江打造低轨宽频全球多媒体卫星“G60 星链”,实验卫星完成发射并成功组网,一期将实
136、施 1296 颗,未来将实现一万两千多颗卫星的组网,是G60 星链计划首次公开发星规模。上海垣信是 G60 星链实施的核心企业,预计将于 2024年开始批量发射 G60 星链第一批次卫星,建设周期为 2024 至 2027 年。图表图表6666: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穿透(截至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穿透(截至 2022023 3 年年 1 11 1 月月 4 4 日)日)资料来源:天眼查,华泰研究 目前,星网与 G60 星链均已完成试验星发射,即将于 2024 年开始规模化部署,推动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趋势确立。据 ITU 网站公示的频率资源申报的资料,截至 2023 年 11 月
137、14日,我国申报的大型低轨星座申报数量累计超 8 万颗,将为行业创造重要机遇。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4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67:我国低轨星座申报情况(根据我国低轨星座申报情况(根据 ITU e-submission 统计,截至统计,截至 2023 年年 11 月月 14 日)日)资料来源:ITU,华泰研究 政策政策面利好频出面利好频出,助推助推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政策方面,卫星互联网领域在近期多个重要政府会议及文件中被反复提及。2023 年 8 月 22 日-23 日,政协常委会上的发言提出要大力发展自主卫星互联网,在“十四五”期间争
138、取实现 LEO 全球覆盖的卫星互联网。10 月 7日,工信部指出要推进电信业务向民间资本开放,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机制改革。10 月 25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强调要布局“天地一体”卫星互联网。我们认为,近期持续的政策利好,有望为国内卫星互联网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图表图表68:卫星互联网重要政策发展历程卫星互联网重要政策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华泰研究 短期内我国星座建设进度主要取决于供给端火箭运力与成本问题。短期内我国星座建设进度主要取决于供给端火箭运力与成本问题。国家队目前占据火箭发国家队目前占据火箭发
139、射与卫星研制的主导地位。射与卫星研制的主导地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旗下的长征系列火箭目前是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和水平的绝对代表。航天科技五院、八院当前是卫星研制的中坚力量,五院作为我国最早从事卫星研制的高科技单位,为中国卫星从零到有提供了重要助力。加之目前四大火箭发射基地均为国有,国家队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5 科技科技 通过需求测算以及现有运力统计,我们预计未来国内火箭运力缺口较大,这部分缺口是商通过需求测算以及现有运力统计,我们预计未来国内火箭运力缺口较大,这部分缺口是商业火箭公司的主要市场业火箭公司的主要市场,商
140、业火箭公司的技术突破有利于解决我国卫星发射运力缺口,从,商业火箭公司的技术突破有利于解决我国卫星发射运力缺口,从而加快我国发星节奏而加快我国发星节奏。国内商业火箭方面,从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0.3 吨、中科宇航“力箭一号”1.5 吨、天兵科技“天龙二号”LEO 2 吨/GEO 1.5 吨,到朱雀二号 LEO 6 吨/GEO 4 吨,以及下半年东方空间将首发的“引力-1 号”LEO 6.5 吨,我国民营运载火箭最大运力记录快速刷新。根据火箭运力统计表进行估算,2022 年国内发射卫星的火箭总运力约为120.8t/700km,与未来平均每年对火箭运力需求 343t/700km 差距较大。在卫星发
141、射需求刺激以及现有火箭运力供给缺失下,在未来卫星发射活动中,中大型运载火箭将成为主力军,国内民营火箭公司有望在加速我国星座部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图表图表69:2022 年国内发射卫星年国内发射卫星的火箭运力统计表的火箭运力统计表 型号(标型号(标*为民营火箭)为民营火箭)运载能力运载能力 发射成功次数发射成功次数*谷神星一号遥三运载火箭 0.3t/500km 1*谷神星一号遥四运载火箭 0.3t/500km 1*力箭一号运载火箭 1.5t/500km 1 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 0.2t/700km 3 快舟一号甲遥十六运载火箭 0.2t/700km 1 快舟十一号遥二运载火箭 1t/700km
142、 1 捷龙三号遥一运载火箭 1.5t/500km 1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4t/500km 5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 1.3t/700km 15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 1t/700km 2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 4t/700km 1 长征六号遥十运载火箭 1t/700km 1 长征二号丙/远征一号 S 上而级运载火箭 2t/700km 1 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 7t/GTO 1 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 5.5t/700km 1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6.9t/500km 4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 2.9t/700km 9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 2.3t/700km 1 长征四号乙遥四十运载火箭 2.3t/700
143、km 1 长征八号遥二火箭 3t/700km 1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 0.5t/500km 2 长征十一号海射遥三运载火箭 0.5t/500km 1 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 0.5t/500km 1 2022 年总计(其中总运力为估算值)120.8/700km 56 注:此表仅统计发射卫星的火箭,故而发射成功次数与国内总发射成功次数不一致 资料来源:卫星与网络,国家航天局,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6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70:国内外代表性商业火箭公司技术路线对比国内外代表性商业火箭公司技术路线对比 公公司司 SpaceX Blue Origin R
144、ocket Lab 东方空间东方空间 星际荣耀星际荣耀 蓝箭航天蓝箭航天 星河动力星河动力 科工科工 火箭火箭 中科宇航中科宇航 型型号号 Falcon 9 Falcon Heavy Starship New Shepard New Glenn Electron Neutron 引力一号 引力二号 双曲线一号 双曲线二号 朱雀 一号 朱雀 二号 谷神星 一号 智神星一号 快舟 一号甲 力箭一号 力箭二号 示示意意图图 首首发发时时间间 2010 2018 预计 2024 2015 预计 2024 2017 预计 2024 预计 2023 预计 2025 2019 预计2022 2018 202
145、2 2020 预计2024 2017 2022 n.a.LEO运运力力(t)22.8 63.8 100 以上 4 45 0.3 8 6.5 15.5 0.3 1.9 0.3 6 0.4 5 0.3 1.5 4 发发动动机机 9 台Merlin-1D 27 台Merlin-1D 37 台Raptor 1 台 BE-3 7 台 BE-4 9 台Rutherford 7 台Archimedes 固体发动机 10 台 原力-85 1 台 GT-1 10 台 焦点 1 号 固体 发动机 4 台 天鹊TQ-12 1 台 光年GS-1 7 台 苍穹 固体 发动机 固体 发动机 固体 发动机 推推进进剂剂 液
146、氧 煤油 液氧 煤油 液氧 甲烷 液氧 液氢 液氧 甲烷 液氧 煤油 液氧 甲烷 固体 液氧煤油 丁羟 三组元 液氧 甲烷 丁羟 四组元 液氧 甲烷 固体 液氧 煤油 固体 固体 固体 发发动动机机推推力力(kN)845(海平面)845(海平面)2000(海平面)490(海平面)2400(海平面)20(海平面)1100(真空)700(海平面)550(海平面)147(真空)784(真空)588(海平面)490(海平面)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71:我国四大陆上航天发射场我国四大陆上航天发射场 发射场发射场 酒泉发射场酒泉发射场 太原发射场太原发射场 西昌发射场西昌发射场 文昌发射
147、场文昌发射场 建设时间 1958 年 1967 年 1970 年 2016 年首次使用 地理位置 甘肃省酒泉市 山西省忻州市高原地区 四川省冕宁县 海南省文昌市 发射任务 承担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发射任务 承担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任务 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任务 主要用于发射中国新一代大型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航天器等航天发射任务 资料来源:新华社、各发射中心官网,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7 科技科技 火箭技术的突破将有利于大幅降低火箭发射成本并提升运力。火箭技术的突破将有利于大
148、幅降低火箭发射成本并提升运力。参考 SpaceX 火箭,发展火箭回收技术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如果能够突破火箭回收技术瓶颈,我国商业发射成本将大大下降,卫星互联网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从提升运力的角度看,火箭技术提升主要有(1)结构优化减重;(2)提高发动机推力和比冲;(3)优化级间比,增加推进剂的加注量;(4)选用推力大的发动机作为基础级动力,上面级选用高比冲发动机,并开展载荷姿控联合设计降低结构载荷条件等几个方向。目前,国内多个民营商业火箭如星河动力、星际荣耀、天兵科技等正在加速验证火箭可回收技术,致力于在 25 年达成阶段性成果。图表图表72:星河动力在研可回收火箭星河动力在研可回收火箭“
149、智神星一号”“智神星一号”图表图表73:星际荣耀星际荣耀完成完成双曲线二号火箭垂直起降与重复使用飞行试验双曲线二号火箭垂直起降与重复使用飞行试验 资料来源:星河动力官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星际荣耀官网,华泰研究 降低成本是卫星互联网建设的必由之路。降低成本是卫星互联网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卫星制造成本方面,根据未来宇航2020 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投资报告数据,预计到 2025 年前我国将发射约 3,100 颗商业卫星,单颗卫星制造成本为 429 万美元,而 Starlink 和亚马逊单颗卫星的制造成本仅为 50 万和 100 万美元,我国卫星制造成本显著高于美国。同时,我国火箭发射成本与 Spa
150、ceX 差距显著,SpaceX 猎鹰九号发射成本约为 2700 美元/公斤(约合 19000 元/公斤),我国民营航天企业中科宇航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本约为60000元/公斤。要满足国内卫星互联网建设需求,我们的卫星和发射成本依旧过高,只有降低成本才能使得卫星互联网产业获得可持续的商业发展。图表图表7474:主流火箭成本对比主流火箭成本对比 资料来源:Visual Capitalist 官网,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8 科技科技 在卫星制造方面,在卫星制造方面,引入民营企业形成规模制造是降低卫星成本的重要方向。引入民营企业形成规模制造是降低卫星
151、成本的重要方向。以银河航天和吉利为例,银河航天通过核心元器件自研降低卫星成本,同时构建了基于民用工业体系的商业化供应链,探索卫星量产模式,为卫星低成本批量研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而吉利也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发射了从台州卫星超级工厂量产出厂的高性能低轨卫星。充分证明发挥民营企业优势,打造卫星制造产业链,可以快速扩大生产规模并有效降低成本,促进航天商业化可持续发展。图表图表75:银河航天批量研制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批量研制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 图表图表76:银河航天“卫星设计银河航天“卫星设计生产线生产线供应链”的量产铁三角供应链”的量产铁三角模式模式 资料来源:银河航天官网,华泰研究
152、资料来源:银河航天官网,华泰研究 天地一体天地一体 6G 网络,行业走向规模化应用网络,行业走向规模化应用 卫星互联网应用广阔,未来需求有望大幅增加。卫星互联网应用广阔,未来需求有望大幅增加。首先,低轨卫星互联网可以将网络覆盖从地球二维表面延展到近地三维空间,并且不受地貌与气候环境的影响,解决偏远地区、极地、沙漠等长尾场景下用户互联网接入问题。其次,卫星互联网可满足时延要求较高的行业需求,在长距离传输的情形下,低轨卫星传输相比地面光纤网络能减少几十毫秒的误差,对于金融交易、视频会议、云支付等时延要求高的应用场景显得尤为重要。最后,卫星互联网具有强稳定性,在自然灾害等极端条件下也能提供高速备份链
153、路,形成稳定的网络环境,为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可靠、准确的信息。基于以上优势,卫星互联网长期来看市场空间大,提前布局具有价值。图表图表7777:卫星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卫星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 资料来源:中卫汇通官网,华泰研究 从从 1G 到到 5G,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主要依靠基站增加实现。,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主要依靠基站增加实现。传统移动通信技术主要依靠地面固定的蜂窝基站实现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根据 2022 年 8 月召开的世界 5G 大会上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陈山枝表示,全球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只覆盖了陆地表面的 20%、地球总面积的 6%。对于未实现信号覆盖的地域,使用地面基站的方案并不可行,一方
154、面由于人口稀少缺乏经济性,另一方面在海洋、森林、沙漠等地区受地形限制无法建设。因此实现移动网络全覆盖,必须使用卫星通信融合地面移动通信的方案。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9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78:全球全球 5G 覆盖分布图覆盖分布图 资料来源:OOKLA,华泰研究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是是 6G 网络网络的核心趋势,卫星互联网在的核心趋势,卫星互联网在 6G 研发中将获重点发展。研发中将获重点发展。星地融合网络以地面网络为基础、以卫星网络为延伸,覆盖太空、空中、陆地、海洋等自然空间,为天基、空基、陆基等各类用户的活动提供信息保障。为突破 4G、5
155、G 移动通信受地形限制的缺点,构建全球无缝覆盖的星地融合立体网络已成为当前国际讨论的热点和未来趋势,包括 3GPP 和 ITU 在内的国际组织已经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组开展星地融合的标准化研究,我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也于 2019 年成立了航天通信技术工作委员会开展星地一体化的研究工作。其中,3GPP 立项的非地面网络(NTN)致力于将卫星通信与 5G 网络融合,以实现更广阔的覆盖满足用户接入服务需求。5G NTN 标准化持续演进,ITU 6G 标准规划已初步成型,这些均为面向 6G 的星地融合奠定了技术基础。图表图表79: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场景图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场景图 资料来源: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
156、体系架构与网络切片技术付书航等(2021),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0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80:Transparent Payload NTN 架构架构 图表图表81:Regenerative Payload NTN 架构架构 资料来源: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in the New Space Era:A Survey and Future Challenges(Oltjon Kodheli 等,2020),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in the New Space Era:A
157、 Survey and Future Challenges(Oltjon Kodheli 等,2020),华泰研究 低轨星座方案将成为低轨星座方案将成为卫星互联网建设的主要卫星互联网建设的主要方案。方案。为实现基本的通信、导航、遥感功能,各国通常发射少量性能强大的大卫星到中高轨道以规避由于质量过大在低轨道运行时所存在的被拽入大气层的风险,并实现广覆盖。虽然中高轨卫星具有寿命长(约 15 年)、单星容量大等优势,但由于其轨道离地面的物理距离过长,因此无法提供低时延通信,并且无法实现全域覆盖。而低轨小卫星虽然单体寿命较短(5-10 年),单星容量较小,但受益于低轨道离地面的距离更短带来的更低传输时
158、延以及大规模布网带来的总容量提升而成为主流选择。从发展阶段看,随着卫星产品向高通量转变,卫星互联网已从上世纪末的窄带通信步入至宽带互联网时代,并逐渐与地面通信网络融合,涌现出以“Starlink”、“OneWeb”为代表的企业主导的新型卫星互联网星座。图表图表82:近年来卫星星座呈现低轨化的趋势近年来卫星星座呈现低轨化的趋势 星座名称星座名称 建设时间建设时间 轨道高度轨道高度 主要用途主要用途 铱星二代 2007 780km 全球窄带卫星移动通信 全球星 2010 1414km 全球窄带卫星移动通信 海事卫星 2003 GEO(35786km)全球窄带卫星移动通信 中星 1998 GEO(3
159、5786km)覆盖中国的高通量宽带通信 亚太 1992 GEO(35786km)覆盖亚洲的高通量宽带通信 OneWeb 2015 1200km 卫星互联卫星互联网网、全球商业宽带、全球商业宽带 Starlink 2015 335345km/550km/11101325km 卫星互联卫星互联网网、全球商业宽带、全球商业宽带 GW 2020 508km/590km/600km/1145km 宽带通信宽带通信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手机直连卫星受到关注,手机直连卫星受到关注,将是将是 6G 天地一体网络的重要特征天地一体网络的重要特征。在 Space X、华为、苹果等厂商参与下,手机直连卫
160、星已经成为卫星互联网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手机、汽车等智能终端与卫星网络加速融合,我们认为 To C 应用的发展有望牵引产业需求的快速增长。我们认为,手机直连卫星的发展将带来重要意义:1)用户的融合:大众用户对卫星通信服务的便利使用,未来手机、汽车、ARVR 等都能成为卫星服务的用户,商业潜力大;2)终端的融合:卫星终端和消费级智能终端形态统一;3)产业链的融合:培育促进终端制造、卫星制造和通信运营整个产业链的深度合作。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1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83:手机直连卫星技术路线与海内外进展手机直连卫星技术路线与海内外进展 资料来源:高通官网,苹
161、果官网,华为官网,SpaceX 官网,华泰研究 大规模多波束大规模多波束相控阵天线相控阵天线、射频射频前端低功耗高集成前端低功耗高集成是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是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相控阵天线指的是通过控制阵列天线中辐射单元的馈电相位来改变方向图形状的天线。低轨卫星轨道高度较低,相对运动速度较快,因此在其信号传输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多普勒频移,影响信号的传输速率和精度,因此需要相控阵技术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偿。在卫星端,多波束相控阵天线是低轨通信卫星系统的核心载荷之一,可以利用波束形成网络同时实现多个独立的高增益波束,提升低轨卫星的通信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在地面端,传统的抛物面天线难以稳定跟踪
162、快速运动的低轨卫星,高中低轨和地面融合网络的主流趋势也要求地面终端可以同时接入低轨和高轨卫星或多颗低轨卫星。卫星对接地面多用户终端、终端对接多颗卫星对于移动和多波束的刚需推动相控阵天线在卫星通信领域的发展应用。图表图表84:相控阵相控阵单元单元框图框图和和 Starlink 1.0 卫星相控阵天线示意图卫星相控阵天线示意图 资料来源:SpaceX 官网,华泰研究 产业链梳理:空间段火箭与产业链梳理:空间段火箭与卫星制造、地面段卫星制造、地面段测运控测运控核心网、核心网、用户段设备与卫星运营用户段设备与卫星运营 卫星互联网系统包括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环环相扣。卫星互联网系统包括空间段、
163、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环环相扣。其中,空间段主要指组成星座的卫星群,卫星星座则是具有相似功能的卫星分布在同一轨道或者互补轨道中,按照预设规则运行、协作,形成统一的网络系统,卫星群内相邻卫星间通过星上处理、透明转发和星上路由等技术实现星间链路传输;地面段包含了运营中心、关口站、测控站(移动式与固定式)等地表设施,其主要实现对卫星互联网的管理、业务处理与运营;用户段则包含了接入网及接入终端,接入网的形式包括机载、船载、车载等,接入终端包括手机、计算机等。技术路线技术路线2022年年11月月2023年年1月月2023年年3月月2023年年8月月2022年年8月月华为华为Mate50支持北斗单向短报支
164、持北斗单向短报文通信文通信Starlink宣布与宣布与T-mobile合作合作星链星链2.0搭载巨型天线搭载巨型天线将于将于2024年直连手机年直连手机2022年年9月月海内外进展:商业领域进展异常活跃海内外进展:商业领域进展异常活跃星链星链V2.0低轨星座低轨星座北斗北斗中高轨星座中高轨星座全全球星球星低轨星座低轨星座铱星二代铱星二代低轨星座低轨星座北斗北斗中高轨星座中高轨星座天通一号天通一号中高轨星座中高轨星座iPhone14支持支持卫星紧急卫星紧急SOS短信服务短信服务高通高通为下一代为下一代Android旗舰旗舰机提供机提供双向双向卫卫星消息星消息华为华为P60支持双向北斗支持双向北斗
165、卫星卫星消息消息华为华为Mate60支持卫星通话支持卫星通话双向北斗消息双向北斗消息Ka/Ku手机直连为地面手机直连为地面PCS频段频段L/S频段频段L频段频段频段频段S频段频段高度高度V2规划规划24年发射年发射48颗颗66颗颗数量数量3颗颗1414km手机直连卫星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手机直连卫星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328-614kmL/S频段频段780km21500/35786kmL/S频段频段21500/35786km30颗颗30颗颗35815km相控阵相控阵天线天线1 1相控阵相控阵天线天线2 2相控阵相控阵天线天线3 3相控阵相控阵天线天线4 4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
166、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2 科技科技 空间段卫星制造环节价值量占比较高,将先行建设。空间段卫星制造环节价值量占比较高,将先行建设。随着高轨高通量卫星发射及低轨卫星建设加速,上游卫星制造与发射端将迎来明确的增量空间。卫星制造分为通信载荷与平台制造,其中载荷是实现卫星功能的主体,包括转发器分系统(分透明转发 TP 和星上处理OBP 两种体制)与天线分系统(由上下变频、滤波、自动增益控制等组成);平台是载荷的载体,包括姿轨控/供电/数据管理/遥测/结构/热控/推进 7 个分系统。在通信载荷中,卫星载荷总体制造(上海瀚讯/信科移动)、相控阵天线(航天环宇/盛路通信)以及 TR 组件(国博电子/铖昌科技)
167、、星间激光通信(航天电子/仕佳光子/光迅科技)、FPGA 等信号处理(复旦微电子)等星载核心元器件为价值量最高的部分。在平台制造中,姿轨控系统(天银机电/航天智装)、数据管理(佳缘科技)、能源系统等环节价值量较高。图表图表85:卫星由有效载荷和卫星平台组成卫星由有效载荷和卫星平台组成 资料来源:NEC 官网,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86:卫星平台各分系统示意图卫星平台各分系统示意图 资料来源:航天器工程2015 年第 6 期,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3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87:卫星平台各分系统功能介绍与价值量占比卫星平台各分系统功能介绍与价值量占比 系
168、统名称系统名称 功能介绍功能介绍 价值量占比价值量占比 结构系统 为航天器的所有其它分系统提供机械支撑,保持星体基本构型和安装精度,主要包括卫星结构、总装直属件、卫星机构等 12%推进系统 为姿态控制和轨道控制提供所需动力,卫星推进技术主要包括冷气推进、单组元推进、双组元推进、双模式推进及电推进等-姿轨控系统 是姿态控制系统和轨道控制系统的总称,它的功能是使卫星稳定于太空中,并按任务要求 控制卫星的机动 40%供电系统 利用太阳能电池阵和蓄电池组作为能源产生、贮存设备,通过电源控制器的调节和管理,向整星输出稳定的一次电源,要求电源系统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 22%热控系统 用于控制卫星
169、内外热交换过程,使其平衡温度处于合适范围内,通常分为主动热控制和被动 热控制两类。主动热控包括电加热器、制冷器等,被动热控包括热控涂层、热管、隔热垫片等 7%遥感测控系统 是遥测、遥控和跟踪测轨分系统的总称,负责完成卫星上各种仪器设备的各类参数的采集与下传,地面控制指令的接收、处理、分发,并为地面段测距操作提供测距信号转发通道,实现地面对 卫星工作的监视、控制 9%数据管理系统 用于储存各种程序,采集、处理数据以及协调管理星上各分系统工作 10%注:各分系统价值量占比为 2020 年数据 资料来源: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在卫星总体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012,艾瑞咨询,华泰研究 地面段信关站全球布网是
170、产业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地面段信关站全球布网是产业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地面段通常包括信关站、网络控制中心和卫星控制中心、测控站及地面支撑网,用于将移动用户接入核心网,并具有对空间段的测控、网络运行管理及用户管理等功能,该段建设主要聚焦地面设备建造产业。近几年,随着卫星互联网发展的不断成熟,地面段对于运营商和服务商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一方面,卫星在发射入轨后,其状态和动态均要受到地面测运控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地面核心网是卫星网络运营的基础保障,卫星通信则是地面通信的重要补充。卫星通信将面向更多不适宜架设地面基站的地区,如海上、南北极、荒漠等地区,从而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测运控与核心网设施在卫星互
171、联网运营中不可或缺,国内相关产业链公司为震有科技、信科移动、航天驭星(未上市)等。卫星卫星用户设备用户设备、运营及服务环节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运营及服务环节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卫星运营用户段指接入网及接入终端,用户段建设主要聚焦终端设计制造及接入网运营服务产业。随着卫星通信技术演进带来成本的降低,加之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续扩大,将使下游以通信、导航、遥感等为代表的卫星应用场景日益多样化,且需求也会由军用主导向民用市场拓展,为卫星用户设备以及运营市场带来了广阔空间。根据 SIA 官方数据,2021 年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总规模约为 292.5亿元,预计 2025 年将上升至 446.9 亿元,CAGR 为
172、11.2%,其中地面设备价值量占比有望达到 51%。用户设备关注整机制造以及核心环节如相控阵天线、射频前端、基带芯片等,国内相关产业链公司包括海格通信、信维通信、华力创通、成都迅翼(未上市)、天锐星通(未上市)等。由于前期资本投入大,加之牌照资源稀缺,我国卫星运营行业以国家队为主,产业链相关公司为中国卫通、中国星网(未上市)、国电高科(未上市)等。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4 科技科技 重点公司推荐重点公司推荐 展望 2024 年,我们看好通信行业中的“一体两翼”“一体”即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持续发展背景下,关注电信运营商、工业互联网等板块发展机遇;“两翼”即
173、两大新兴产业趋势:AI 与卫星互联网。我们认为 AI 算力侧投资加码趋势明确,有望带来光模块、交换机等硬件需求打开;另一方面,随着 5.5G/6G 时代渐行渐近,卫星互联网有望迎来加速建设,此外关注基站侧射频器件、天线等行业发展机遇。推荐标的如下:(1)数字经济:中国移动(A 股)、中国电信(A 股)、中国联通(A 股)、中兴通讯(A 股);(2)AI 算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新易盛、华工科技、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紫光股份、锐捷网络;(3)6G:上海瀚讯、海格通信、国博电子。图表图表8888:重点重点推荐推荐公司一览表公司一览表 收盘价收盘价 目标价目标价 市值市值(百万百万)EPS
174、(元元)PE(倍倍)股票名称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股票代码 投资评级投资评级(当地币种当地币种)(当地币种当地币种)(当地币种当地币种)2022 2023E 2024E 2025E 2022 2023E 2024E 2025E 中国移动 600941 CH 买入 90.60 120.00 1,937,803 5.88 6.34 6.79 7.21 15.41 14.29 13.34 12.57 中国电信 601728 CH 买入 5.13 7.53 469,432 0.30 0.33 0.37 0.41 17.10 15.55 13.86 12.51 中国联通 600050 CH 增持 4.47
175、6.90 142,164 0.23 0.26 0.30 0.35 19.43 17.19 14.90 12.77 中兴通讯 000063 CH 买入 27.43 41.14 131,205 1.69 2.06 2.37 2.68 16.23 13.32 11.57 10.24 中际旭创 300308 CH 买入 100.04 158.76 80,315 1.52 2.34 5.29 6.50 65.82 42.75 18.91 15.39 天孚通信 300394 CH 买入 78.59 119.41 31,034 1.02 1.64 2.39 3.03 77.05 47.92 32.88 25
176、.94 新易盛 300502 CH 增持 41.47 45.57 29,440 1.27 0.98 1.52 1.94 32.65 42.32 27.28 21.38 华工科技 000988 CH 买入 30.01 34.77 30,175 0.90 1.09 1.41 1.80 33.34 27.53 21.28 16.67 移远通信 603236 CH 买入 54.81 47.64 14,501 2.35 0.56 1.91 2.94 23.32 97.88 28.70 18.64 广和通 300638 CH 买入 21.62 28.50 16,596 0.47 0.78 1.00 1.2
177、6 46.00 27.72 21.62 17.16 美格智能 002881 CH 增持 30.33 31.52 7,931 0.49 0.40 0.61 0.88 61.90 75.83 49.72 34.47 紫光股份 000938 CH 增持 21.29 26.76 60,891 0.75 0.79 0.96 1.10 28.39 26.95 22.18 19.35 锐捷网络 301165 CH 买入 40.14 49.65 22,807 0.97 1.06 1.40 1.78 41.38 37.87 28.67 22.55 上海瀚讯 300762 CH 买入 17.90 23.70 11
178、,241 0.14 0.15 0.53 0.84 127.86 119.33 33.77 21.31 海格通信 002465 CH 增持 13.49 14.14 31,087 0.29 0.32 0.40 0.46 46.52 42.16 33.73 29.33 国博电子 688375 CH 增持 83.84 106.31 33,537 1.30 1.44 1.92 2.44 64.49 58.22 43.67 34.36 注:数据截至 2023 年 11 月 16 日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预测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5 科技科技 图表
179、图表89:重点推荐公司最新重点推荐公司最新观点观点 股票名称股票名称 最新观点最新观点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600941 CH)收入利润稳步增长,基本面持续向好收入利润稳步增长,基本面持续向好 中国移动于 10 月 20 日公布 3Q23 财务业绩:2023 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7.2%至人民币 7756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7.1%至人民币 1055亿元,公司收入利润延续高个位数增长。我们看好公司的发展潜力,预计其 23-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1355/1453/1542 亿元。考虑到公司较高的盈利能力及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机遇,给予 A 股 1.9 倍 2023 年 PB(全球平均:
180、1.25),对应目标价 120.0 元;参考过去公司 AH 股溢价率均值 64.7%,给予 H 股 1.16 倍 2023 年 PB,对应目标价 78.0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ARPU 改善低于预期;2)5G 资本开支超出预期;3)竞争加剧;4)公司采取更为保守的股息政策。报告发布日期:2023 年 10 月 21 日 点击下载全文:中国移动点击下载全文:中国移动(941 HK,买入买入;600941 CH,买入买入):业绩稳步增长业绩稳步增长;政企市场发展动能充足政企市场发展动能充足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601728 CH)3Q23 收入利润稳健增长;着眼数字中国战略全局收入
181、利润稳健增长;着眼数字中国战略全局 中国电信于 10 月 20 日公布 3Q23 财务业绩:公司 2023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6.5%至 3811.03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271 亿元,同比增长10.42%。公司着眼数字中国战略全局,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推动长期高质量发展。考虑到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公司产业数字化业务增长潜力,我们预计其 23-25 年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 306/338/372 亿元,给予公司 A 股 1.55 倍 2023 年 PB 估值(全球平均:1.29),对应目标价 7.53元;参考过去公司 AH 股溢价率均值 64.28%,给予 H 股 0.94
182、倍 2023 年 PB 估值,对应目标价为 4.90 港币,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ARPU 改善低于预期;2)5G 资本开支超出预期;3)竞争加剧;4)公司采取较为保守的股息政策。报告发布日期:2023 年 10 月 21 日 点击下载全文:中国电信点击下载全文:中国电信(728 HK,买入买入;601728 CH,买入买入):经营持续向好经营持续向好;着眼数字中国战略全局着眼数字中国战略全局 中国联通中国联通(600050 CH)9M23 利润延续双位数增长;数字化能力持续增强利润延续双位数增长;数字化能力持续增强 中国联通于 10 月 24 日发布 9M23 业绩,公司 A 股营
183、收同比增长 6.7%至人民币 2816.9 亿元;A 股归母净利润 75.78 亿元,同比增长 10.9%;公司持续推进创新转型,数字化领域产品及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我们看好公司在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的发展,预计公司 A 股 23-25 年 BPS 为5.11/5.51/5.96 元,H 股 23-25 年 BPS 为 11.82/12.58/13.44 元,考虑到公司在数字经济领域增长潜力,给予 A 股 1.35 倍 2023 年 PB(全球平均:1.29),对应目标价 6.90 元,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美国 13959 号行政令的影响,给予 H 股 0.6 倍 2023 年 PB,对应目
184、标价 7.59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ARPU 改善幅度低于我们预期;2)5G 资本支出超出我们预期;3)竞争加剧;4)公司采取更为保守的股息政策。报告发布日期:2023 年 10 月 24 日 点击下载全文:中国联通点击下载全文:中国联通(762 HK,买入买入;600050 CH,增持增持):业绩稳步增长,数字化能力提升业绩稳步增长,数字化能力提升 中兴通讯中兴通讯(000063 CH)Q3 收入端短期承压,扣非净利稳健增长收入端短期承压,扣非净利稳健增长 根据公司三季度报,3Q23 单季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7/24/22 亿元,分别同比-12.
185、38%/+5.09%/+20.08%。我们判断营收的承压主要系公司部分产品收入确认节奏,以及公司下游市场需求短期波动影响;面对当下的变局与新局,公司推动高效运营,前三季度扣非净利仍保持稳健增长。我们维持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分别为 98、113、128 亿元,可比公司 2023 年 Wind 一致预期 PE 均值为 18x,考虑到公司 ICT 龙头地位,给予公司(A 股)2023 年 20 xPE,A 股目标价为 41.14 元(前值:45.26 元);参考 2023 年至今公司 H、A 股 PE 比率均值 63%,港元汇率取 0.94,对应 H 股 2023 年 PE13x
186、 及 H 股目标价 27.88 港元(前值:30.55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运营商业务毛利率下滑;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报告发布日期:2023 年 10 月 23 日 点击下载全文:中兴通讯点击下载全文:中兴通讯(763 HK,买入买入;000063 CH,买入买入):Q3 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中际旭创中际旭创(300308 CH)3Q23 单季扣非净利同比增长单季扣非净利同比增长 97%,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7.55 亿元亿元 根据公司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0.30/12.96/1
187、2.44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41%/52.01%/59.64%;3Q23 单季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26/6.82/6.61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4.90%/89.45%/96.69%,我们认为净利快速提升主因 800G 产品需求的快速释放,以及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考虑到 800G 光模块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公司盈利能力改善,我们上调公司 23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分别至 18.76/42.48/52.18(前值 16.29/33.49/40.53)亿元,可比公司 24 年 Wind 一致预期 PE 均值为 26x,考虑公司在数通 800G 光模块领域的领先地位,
188、给予公司 24 年 30 x PE,目标价为 158.76 元(前值:145.98 元),“买入”。风险提示:全球 800G 光模块需求不及预期;800G 光模块价格大幅度下滑。报告发布日期:2023 年 10 月 22 日 点击下载全文:中际旭创点击下载全文:中际旭创(300308 CH,买入买入):Q3 业绩高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业绩高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天孚通信天孚通信(300394 CH)Q3 单季扣非净利同比高增单季扣非净利同比高增 104%,紧抓高速率产品高景气机遇,紧抓高速率产品高景气机遇 据公司 2023 年三季度报,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
189、2.06/4.39/4.21 亿元,分别同比增加 35.57%/58.42%/68.46%;3Q23单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42/2.03/1.95 亿元,分别同比增加 73.62%/94.95%/104.05%。业绩的快速增长主要系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带动对光器件产品需求增长,尤其是高速率产品需求快速增长。考虑到高速率产品需求快速释放以及公司盈利能力改善,我们上调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分别至 6.49/9.43/11.97 亿元(前值:5.50/8.34/10.72 亿元),可比公司 2024 年 Wind 一致预期 PE 均值为 40 x,考虑到公
190、司在光器件领域龙头地位,给予公司 2024 年 50 xPE,对应目标价 119.41 元(前值:116.17 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报告发布日期:2023 年 10 月 19 日 点击下载全文:天孚通信点击下载全文:天孚通信(300394 CH,买入买入):Q3 业绩高增长,毛利率快速提升业绩高增长,毛利率快速提升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6 科技科技 股票名称股票名称 最新观点最新观点 新易盛新易盛(300502 CH)营收下滑营收下滑+盈利能力波动,盈利能力波动,Q3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公司业绩
191、短期承压 根据公司 2023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87/4.30/4.24 亿元,分别同比下降 13.56%/43.66%/35.02%。3Q23单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82/1.41/1.40 亿元,分别同比下降 16.38%/53.14%/52.47%,业绩短期承压主要系公司需求端波动,以及毛利率下滑。考虑公司营收以及毛利率承压,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94/10.78/13.80 亿元(前值:9.59/12.05/14.74),根据 Wind 一致预期,可比公司 202
192、4 年 PE 均值 26x,考虑到公司在数通光模块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给予公司 2024 年 PE 估值 30 x,目标价 45.57 元/股(前值:59.43 元/股),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云厂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光模块行业市场竞争加剧。报告发布日期:2023 年 10 月 21 日 点击下载全文:新易盛点击下载全文:新易盛(300502 CH,增持增持):Q3 业绩短期承压,长期看好发展前景业绩短期承压,长期看好发展前景 华工科技华工科技(000988 CH)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驱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驱动 Q3 归母净利同比增长归母净利同比增长 45%根据公司三季报,公司 2023 前
193、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72.08/8.12/7.49 亿元,分别同比-18.56%/+12.40%/+11.06%。3Q23 单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84/2.30/2.04 亿元,分别同比-17.06%/+44.74%/+41.00%,我们判断 Q3 公司营收承压或因小基站需求疲软,业绩同比增长主要系盈利能力的提升。我们维持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分别为 10.93/14.17/18.09 亿元,根据 Wind 一致预期,可比公司 2023 年 PE 均值为 30 x,考虑到公司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给予公司 2023 年 PE
194、32x,目标价 34.77 元/股(前值 39.15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光模块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激光加工技术在智能制造及新能源产业中拓展进展不及预期;光通信行业竞争格局恶化。报告发布日期:2023 年 10 月 26 日 点击下载全文:华工科技点击下载全文:华工科技(000988 CH,买入买入):毛利率持续提升,毛利率持续提升,Q3 业绩快速增长业绩快速增长 移远通信移远通信(603236 CH)Q3 单季扣非净利增速转正,静待景气回暖单季扣非净利增速转正,静待景气回暖 根据公司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9.67/-0.18/-0.
195、65 亿元,分别同比-1.67%/-104.14%/-119.65%;3Q23 单季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55/0.97/0.90 亿元,分别同比+0.22%/-38.63%/+18.31%,扣非净利增速较 Q2 转正。考虑到公司研发费用率的提升,我们下调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 1.48/5.04/7.79(前值:4.96/6.94/8.99)亿元,可比公司 2024 年 Wind 一致预期 PE 均值为 20 x,考虑到公司在物联网模组龙头地位,以及公司天线、ODM 等新业务具备较高增长潜力,给予公司 24 年 PE 25x,对应目标价 47.64
196、 元(前值:61.86 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报告发布日期:2023 年 10 月 26 日 点击下载全文:移远通信点击下载全文:移远通信(603236 CH,买入买入):Q3 扣非净利增速转正,静待景气复苏扣非净利增速转正,静待景气复苏 广和通广和通(300638 CH)Q3 扣非净利同比高增扣非净利同比高增 103%,车载、,车载、FWA 等业务快速开拓等业务快速开拓 根据公司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 59.14 亿元,同比增长 58.96%;归母净利润为 4.55 亿元,同比增长 59.3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4.34 亿元,同比增长
197、60.61%。其中 Q3 单季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49/1.52/1.50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57.26%/86.13%/102.91%。Q3公司业绩延续快速增长,我们判断主要系锐凌无线纳入合并范围,以及公司车载、FWA 等业务持续快速开拓等因素的驱动。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95/7.70/9.66 亿元,可比公司 2023 年 Wind 一致预期 PE 均值为 37x,考虑到公司在物联网模组行业的优势地位,给予公司 2023 年 37 倍 PE,对应目标价为 28.50 元(前值:25.45 元),维持“买入”评
198、级。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报告发布日期:2023 年 10 月 29 日 点击下载全文:广和通点击下载全文:广和通(300638 CH,买入买入):Q3 业绩延续高增长,毛利率同比提升业绩延续高增长,毛利率同比提升 美格智能美格智能(002881 CH)Q3 业绩短期承压,或因泛业绩短期承压,或因泛 IoT、FWA 等板块需求端波动影响等板块需求端波动影响 根据公司 2023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60/0.69/0.43 亿元,分别同比下降 13.43%/43.91%/47.66%,Q3单季营收/归母净利
199、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37/0.20/0.19 亿元,分别同比下降 20.60%/44.73%/46.21%。我们判断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主要因公司FWA、传统 IoT 等业务需求波动影响。考虑到需求承压,我们下调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分别至 1.05/1.58/2.29(前值:1.46/2.18/2.88)亿元,可比公司 2024 年 Wind 一致预期 PE 均值为 41x,基于公司在智能模组、算力模组等领域的领先地位,给予公司 2024 年 52xPE,对应目标价为 31.52(前值:33.54)元,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物联网模组行业竞争加剧,客户开拓进展不
200、及预期。报告发布日期:2023 年 10 月 30 日 点击下载全文:美格智能点击下载全文:美格智能(002881 CH,增持增持):Q3 业绩短期承压,研发保持高度投入业绩短期承压,研发保持高度投入 紫光股份紫光股份(000938 CH)3Q23 利润短期承压,持续深化全栈式业务布局利润短期承压,持续深化全栈式业务布局 紫光股份发布 2023 年三季度财务报告,公司 9M23 实现营收 552.15 亿元,同比增长 2.46%;实现归母净利润 15.41 亿元,同比下降 6.03%,主因来自互联网、中小客户的需求恢复略有滞后。公司聚焦产品及服务的领先性,深度构建覆盖“云-网-算-存-端”全栈
201、业务布局,有望受益于国内数字中国建设及 AIGC 等新应用的拓展,把握智算时代发展机遇。考虑到部分下游需求恢复滞后,我们预计其 23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22.73/27.37/31.50 亿元(前值:25.53/31.88/38.46 亿元),基于分部估值法,给予公司目标市值 765.30 亿元,目标价 26.76 元,对应 23 年 PE 33.67x,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1)公司自研芯片进度不及预期或投入过大;2)创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3)新业务市场不及预期。报告发布日期:2023 年 10 月 31 日 点击下载全文:紫光股份点击下载全文:紫光股份(000938 CH,增持增持
202、):利润短期承压,领航智能新时代利润短期承压,领航智能新时代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7 科技科技 股票名称股票名称 最新观点最新观点 锐捷网络锐捷网络(301165 CH)9M23 利润短期承压;敏捷创新能力有望驱动长期成长利润短期承压;敏捷创新能力有望驱动长期成长 锐捷网络发布 2023 年三季度业绩,9M23 公司营收为 79.51 亿元,同比增长 5.92%;归母净利润为 2.79 亿元,同比下降 45.8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2.52 亿元,同比下降 46.67%,主因短期内部分下游行业需求承压且公司加大研发投入。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借
203、敏捷高效的创新能力持续成长,考虑到下游需求短期承压,预计公司 23-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6.00/7.96/10.09 亿元(前值:7.25/10.04/12.17 亿元),考虑到公司数据中心交换机业务的增长潜力及行业地位,给予公司 23 年 47x PE 估值(可比均值:37.09),对应目标价 49.65 元(前值:60.00 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公司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招投标情况不及预期;公司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报告发布日期:2023 年 10 月 31 日 点击下载全文:锐捷网点击下载全文:锐捷网络络(301165 CH,买入买入):利润短期承压,加大利润短期承压,加
204、大 AI 领域研发投入领域研发投入 上海瀚讯上海瀚讯(300762 CH)业绩受外部因素影响短期承压,看好公司发展长期前景业绩受外部因素影响短期承压,看好公司发展长期前景 9M23 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6/-0.63/-0.85 亿元,同比减少 44.05%/170.28%/209.67%,3Q23 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0.69/-0.48/-0.50 亿元,同比减少 65.91%/172.81%/183.63%。我们认为虽然公司短期需求波动,但受益十四五信息化建设与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公司业绩有望迎来恢复,预计 23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0.91
205、/3.31/5.27 亿元,可比公司 2024 年 PE 均值为 41.16x,考虑到公司军用区域宽带龙头地位以及加大研发提升竞争优势,我们给予公司 2024 年 PE45x,目标价 23.70 元/股(前值:17.72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军品需求不及预期。报告发布日期:2023 年 11 月 01 日 点击下载全文:上海瀚讯点击下载全文:上海瀚讯(300762 CH,买入买入):行业短期波动,长期前景向好行业短期波动,长期前景向好 海格通信海格通信(002465 CH)3Q 业绩短期承压,主要受费用增加与订单交付节奏影响业绩短期承压,主要受费用增加与订单
206、交付节奏影响 公司 9M23 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40.35/3.59/2.81 亿元,分别同比+8.79%/-9.30%/-7.59%;3Q23 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58/0.47/0.29 亿元,分别同比-5.43/-54.53/-58.53%,3Q 净利润下滑主要系北斗导航、卫星通信、无人系统等新领域研发投入及其他期间费用同比增加,以及部分产品合同交付节奏所致。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7.41/9.12/10.60 亿元,23 年可比公司 Wind 一致预期均值 PE33x,考虑到公司多领域布局的协同效应,给予 23
207、年目标 PE44x,对应目标价 14.14 元/股(前值:13.40 元/股),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国防信息化发展不及预期。报告发布日期:2023 年 10 月 29 日 点击下载全文:海格通信点击下载全文:海格通信(002465 CH,增持增持):研发投入增长,定增全面赋能研发投入增长,定增全面赋能 国博电子国博电子(688375 CH)9M23 经营稳健,经营稳健,3Q 净利润延续增长态势净利润延续增长态势 公司 9M23 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28.26/4.50/4.11 亿元(yoy+6.19%/+12.05%/+6.52%),其中 3Q
208、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为 9.05/1.41/1.30 亿元(yoy-2.23%/+1.35%/-1.71%)。考虑到公司下游基站射频器件需求放缓,我们预计 23-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5.75/7.68/9.74 亿元(前值:6.52/8.93/11.42 亿元),23 年可比公司 Wind 一致预期均值 PE57.55x,考虑到公司军品 T/R 组件高增长以及民品射频芯片稀缺性,我们给予 23 年目标 PE74x,对应目标价 106.31 元/股(前值:120.63 元/股),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大客户依赖风险;存货减值风险;现金流量风险。报告发布日期:2023 年 11
209、 月 01 日 点击下载全文:国博电子点击下载全文:国博电子(688375 CH,增持增持):业绩稳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业绩稳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预测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1.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美贸易关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贸易摩擦激化或将在短期内影响上游核心芯片供应。2.云厂商资本开支投入不及预期。数据中心需求同云厂商资本开支相关,若云厂商放缓资本开支投入,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将产生影响。3.5G 发展进程不及预期。运营商及 5G 产业链公司与 5G 发展进程息息相关,若 5G 整体发展不及预期,则将对产业链需求造成影响。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
210、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8 科技科技 免责免责声明声明 分析师声明分析师声明 本人,王兴、高名垚,兹证明本报告所表达的观点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对标的证券或发行人的个人意见;彼以往、现在或未来并无就其研究报告所提供的具体建议或所表迖的意见直接或间接收取任何报酬。一般声明及披露一般声明及披露 本报告由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以下简称“本公司”)制作。本报告所载资料是仅供接收人的严格保密资料。本报告仅供本公司及其客户和其关联机构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及其关联机构(以下统称为“华
211、泰”)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以往表现并不能指引未来,未来回报并不能得到保证,并存在损失本金的可能。华泰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华泰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不是 FINRA 的注册会员,其研究分析师亦没有注册为 FINRA 的研究分析师/不具有 FINRA 分析师的注册资格。华泰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
212、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购买或出售所述证券的要约或招揽。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华泰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
213、,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影响所预测的回报。华泰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华泰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为该公司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或向该公司招揽业务。华泰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或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华泰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华泰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华
214、泰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有关该方面的具体披露请参照本报告尾部。本报告并非意图发送、发布给在当地法律或监管规则下不允许向其发送、发布的机构或人员,也并非意图发送、发布给因可得到、使用本报告的行为而使华泰违反或受制于当地法律或监管规则的机构或人员。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无论整份或部分)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需在使用前获取独立的法律意见,以确定该引用、刊发符合当地适用法
215、规的要求,同时注明出处为“华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中国香港中国香港 本报告由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在香港由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向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及其附属法律规定的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的客户进行分发。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监管,是华泰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香港获得本报告的人员若有任何有关本报告的问题,请与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联系。免责声明和
216、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9 科技科技 香港香港-重要监管披露重要监管披露 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雇员或其关联人士没有担任本报告中提及的公司或发行人的高级人员。天孚通信(300394 CH)、中际旭创(300308 CH)、华工科技(000988 CH):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关联公司实益持有标的公司的市场资本值的 1%或以上。国博电子(688375 CH):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关联公司在本报告发布日担任标的公司证券做市商或者证券流动性提供者。有关重要的披露信息,请参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网页 http
217、s:/.hk/stock_disclosure 其他信息请参见下方“美国“美国-重要监管披露”重要监管披露”。美国美国 在美国本报告由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向符合美国监管规定的机构投资者进行发表与分发。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是美国注册经纪商和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的注册会员。对于其在美国分发的研究报告,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根据1934 年证券交易法(修订版)第 15a-6 条规定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人员解释,对本研究报告内容负责。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联营公司的分析师不具有美国金融监管(FINRA)分析师的注册资格,可能不属于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的关联人员,因此可能不受
218、 FINRA 关于分析师与标的公司沟通、公开露面和所持交易证券的限制。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是华泰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任何直接从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收到此报告并希望就本报告所述任何证券进行交易的人士,应通过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进行交易。美国美国-重要监管披露重要监管披露 分析师王兴、高名垚本人及相关人士并不担任本报告所提及的标的证券或发行人的高级人员、董事或顾问。分析师及相关人士与本报告所提及的标的证券或发行人并无任何相关财务利益。本披露中所提及的“相关人士”包括 FINRA定义下分析师的家庭成员。分析师根据华泰证券的整体收入和盈
219、利能力获得薪酬,包括源自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的收入。广和通(300638 CH):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联营公司在本报告发布日之前 12 个月内曾向标的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并收取报酬。天孚通信(300394 CH)、中际旭创(300308 CH)、华工科技(000988 CH):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联营公司实益持有标的公司某一类普通股证券的比例达 1%或以上。国博电子(688375 CH):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联营公司在本报告发布日担任标的公司证券做市商或者证券流动性提供者。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联营公司,及/或不时会以自身或代理
220、形式向客户出售及购买华泰证券研究所覆盖公司的证券/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及债券(包括衍生品)华泰证券研究所覆盖公司的证券/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及债券(包括衍生品)。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联营公司,及/或其高级管理层、董事和雇员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所提到的任何证券(或任何相关投资)头寸,并可能不时进行增持或减持该证券(或投资)。因此,投资者应该意识到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购买或出售所述证券的要约或招揽,亦不试图促进购买或销售该等证券。如任何投资者为美国公民、取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根据美国法律所设立的实体(包括外国实体在美国的分支机构)、任何位
221、于美国的个人,该等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不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间接地投资本报告涉及的投资者所在国相关适用的法律法规所限制的企业的公开交易的证券、其衍生证券及用于为该等证券提供投资机会的证券的任何交易。该等投资者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评级说明评级说明 投资评级基于分析师对报告发布日后 6 至 12 个月内行业或公司回报潜力(含此期间的股息回报)相对基准表现的预期(A 股市场基准为沪深 300 指数,香港市场基准为恒生指数,美国市场基准为标普 500 指数),具体如下:
222、行业评级行业评级 增持:增持:预计行业股票指数超越基准 中性:中性:预计行业股票指数基本与基准持平 减持:减持:预计行业股票指数明显弱于基准 公司评级公司评级 买入:买入:预计股价超越基准 15%以上 增持:增持:预计股价超越基准 5%15%持有:持有:预计股价相对基准波动在-15%5%之间 卖出:卖出:预计股价弱于基准 15%以上 暂停评级:暂停评级:已暂停评级、目标价及预测,以遵守适用法规及/或公司政策 无评级:无评级:股票不在常规研究覆盖范围内。投资者不应期待华泰提供该等证券及/或公司相关的持续或补充信息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50 科技科技 法律实
223、体法律实体披露披露 中国中国: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香港香港: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具有香港证监会核准的“就证券提供意见”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AOK809 美国美国: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为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成员,具有在美国开展经纪交易商业务的资格,经营业务许可编号为:CRD#:298809/SEC#:8-70231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南京 北京北京 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228号华泰证券广场1号楼/邮政编码:210019 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
224、大街丰盛胡同28号太平洋保险大厦A座18层/邮政编码:100032 电话:86 25 83389999/传真:86 25 83387521 电话:86 10 63211166/传真:86 10 63211275 电子邮件:ht- 电子邮件:ht- 深圳深圳 上海上海 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5999号基金大厦10楼/邮政编码:518017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8号保利广场E栋23楼/邮政编码:200120 电话:86 755 82493932/传真:86 755 82492062 电话:86 21 28972098/传真:86 21 28972068 电子邮件:ht- 电子邮件:ht- 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 99 号中环中心 58 楼 5808-12 室 电话:+852-3658-6000/传真:+852-2169-0770 电子邮件: http:/.hk 华泰证券华泰证券(美国美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美国纽约公园大道 280 号 21 楼东(纽约 10017)电话:+212-763-8160/传真:+917-725-9702 电子邮件:Huataihtsc- http:/www.htsc- 版权所有2023年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