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行业系列研究(一):总起篇律回春渐变革提速-230525(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付行业系列研究(一):总起篇律回春渐变革提速-230525(20页).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支付行业系列研究(一)总起篇:律回春渐,变革提速行业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行业报告 银行与金融科技 2023 年 05 月 25 日 强于大市(强于大市(维持维持)行情走势图行情走势图 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袁袁喆喆奇奇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20080003 YUANZHEQI 研究助理研究助理 黄韦涵黄韦涵 一般证券从业资格编号 S1060121070072 HUANGWEIHAN 许淼许淼 一般证券从业资格编号 S1060123020012 XUMIAO 平安观点:我国支付体系与产业
2、链我国支付体系与产业链介绍介绍:我国近二十年居民端(C 端)支付的模式经历了由银行卡支付体系向第三方支付体系的演变,现两种模式共同构成我国居民非现金支付的主要方式。我国 C 端支付产业链包括发卡行、清算机构、数字钱包(账户侧)、收单机构(商户侧)四类主要参与者,其中数字钱包、收单机构均属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根据面向用户的类型,分为面向个人用户的数字钱包和面向企业用户的收单机构。除了持牌机构,产业链中还有其他玩家,比如承担商户拓展维护服务的外包服务机构,以及上游比如提供 POS 机具的硬件厂商、支付 IT 服务商等非持牌参与者。我国我国 C端支付行业现状及趋势:端支付行业现状及趋势:疫情冲击量价,
3、关注修复进程疫情冲击量价,关注修复进程目前 C 端支付各参与主体的收入主要来自商户基于交易流水所支付的手续费,具体可拆分为价(交易费率)和量(交易规模)两个维度。1)价的维度,价的维度,我国支付行业先后经过六次费改,商户前端费率水平从最初的 3%下降到目前的 0.6%左右。受疫情期间让利影响,行业总体费率再次经历下滑,22 年多家上市收单机构的实际分润比例已降至约 0.1%的低点。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短期监管因素仍会是影响商户费率的核心因素,一方面,在当前经济弱复苏背景下,中小商户经营依然面临压力,减费让利政策或将持续抑制费率定价,很难向海外市场靠拢,另一方面,收单机构合规成本的抬升可能会使得收
4、单机构迫于经营压力抬升前端费率,但整体空间较为有限,因此我们认为整体商户费率水平将整体保持稳定。2)量的维度,量的维度,从 C 端支付交易流水的增长情况来看,过去几年整体呈现下行趋势,2022 年我国银行卡消费交易规模 130 万亿元(YoY-4.3%)、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 338 万亿元(YoY-4.9%),同比均出现负增。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短期伴随疫后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C 端支付交易规模增速有望同步修复,长期来看考虑到包括银行卡和移动支付在内的非现支付工具使用已进入成熟期,C端支付交易规模增长将趋近于居民消费增长水平。我国支付行业展望我国支付行业展望:关注技术革新,监管持续趋严关注技术革
5、新,监管持续趋严1)技术层面,技术层面,新兴技术的革命性不容忽视,未来在技术引领下支付媒介的迭代会带动居民支付习惯更改,可能如以往移动支付一样,给行业带来新的变革,就我国而言,具备法币性质的数字人民币(DCEP)有望构建新的支付格局,当前正处于试点阶段,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支付产业链上各方参与者都应积极拥抱参与数字人民币的推进。2)市场层面,市场层面,关注跨境支付带来的新机遇,我们看到支持外贸新业态导向下国家大力鼓励跨境支付及底层建设的发展,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基础设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正在不断迭代,同时后续伴随外贸行业的修复,跨境支付的产业环境也有望迎来优化。3)监管层面,监管层面,
6、支付行业严监管已经常态化,针对支付产业链上各主体均提出了更细化的针对性要求,包括断直连、备付金存管、支付受理终端管理等等,短期可能会对行业传统的盈利模式构成一定冲击,并带来合规成本的抬升,但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将有利于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风险提示:风险提示:1)监管力度超预期。)监管力度超预期。2)费率提升不及预期。)费率提升不及预期。3)新进入者导)新进入者导致竞争加剧。致竞争加剧。4)消费复苏不及预期。)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证券研究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银行与金融科技行业深度报告 2/20 正文目录
7、正文目录 一、一、我国支付体系与产业链介绍我国支付体系与产业链介绍.4 1.1 我国支付基础设施:以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4 1.2 我国 C 端支付清算体系:银行卡支付 vs 第三方支付.5 1.3 我国 C 端支付产业链.6 二、二、C 端支付行业现状及趋势:疫情冲击量价,关注修复进程端支付行业现状及趋势:疫情冲击量价,关注修复进程.8 2.1 盈利模式:支付环节产生手续费收入,参与各方分润.8 2.2 价:商户费率呈下行趋势,减费让利影响持续.9 2.3 量:疫情影响流水下滑,关注经济复苏进程.11 三、三、支付行业展望:关注技术革新,监管持续趋严支付行业展望:关注技术革新,监管持续
8、趋严.13 3.1 新兴技术涌现,引领支付媒介迭代.13 3.2 积极拥抱数字人民币,迎接支付新格局.14 3.3 跨境支付红利释放,产业环境向好.15 3.4 支付牌照收紧,行业严监管常态化.17 四、四、风险提示风险提示.19 VXcVvVjWmUpNmOnQ7NbP7NsQqQpNtQjMmMrMeRtRoQaQpPyRwMnOyQwMsQvN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银行与金融科技行业深度报告 3/20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 我国支付基础设施:7 家支付清算机构及职能.4 图表 2 银行卡支付
9、:我国目前采用四方清算模式.5 图表 3 第三方支付:账户侧新增数字钱包.6 图表 4 我国 C 端支付产业链:账户侧 vs 商户侧.7 图表 5 C 端支付各参与者利润分配模式.9 图表 6 我国支付行业经历六次费率改革.10 图表 7 历次费率改革带来的产业各方分润比例变化.10 图表 8 2021 年支付降费政策内容.10 图表 9 当前收单机构支付业务实际分润比例约 0.1%.10 图表 10 2022 年下半年以来行业迎涨价潮.11 图表 11 海外收单费率明显高于国内.11 图表 12 我国银行卡渗透率已经相对平稳.11 图表 13 我国银行卡交易规模(单位:万亿元).11 图表
10、14 我国电子支付渗透率处于较高水平.12 图表 15 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12 图表 16 居民消费驱动支付行业交易规模增长.12 图表 17 社零增速今年以来逐步回升.12 图表 18 支付方式发展阶段演变.13 图表 19 移动支付已成为主要电子支付方式.13 图表 20 新兴支付方式不断涌现.14 图表 21 5 月北京地铁引入“刷掌”技术.14 图表 22 数字人民币 vs 其他数字钱包.14 图表 23 数字人民币机构试点情况.14 图表 24 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展.15 图表 25 跨境支付支持政策梳理.15 图表 26 CIPS 系统业务量稳步提升.16 图表 27 CI
11、PS 系统参与者全球分布.16 图表 28 我国外贸环境有望迎来修复.17 图表 29 2022 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 15.7 万亿元.17 图表 30 我国支付牌照数量收缩.18 图表 31 2019 年以来支付行业股权收并购事件汇总.18 图表 32 近年来支付行业重要监管文件梳理.18 图表 33 4 月多家支付机构自曝“跳码”涉及退还资金.19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银行与金融科技行业深度报告 4/20 一、一、我国支付体系与产业链我国支付体系与产业链介绍介绍 本文主要讨论日常关注度和交易频
12、率最高的本文主要讨论日常关注度和交易频率最高的居民端(居民端(C 端)支付端)支付。我国近二十年 C 端支付的模式经历了由银行卡支付体系向第三方支付体系的演变,现两种模式共同构成我国居民非现金支付的主要方式。我国 C 端支付产业链包括发卡行、清算机构、数字钱包(账户侧)、收单机构(商户侧)四类主要参与者,数字钱包、收单机构均属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根据面向用户的类型,分为面向个人用户的数字钱包和面向企业用户的收单机构。除了持牌机构,产业链中还有其他玩家,比如受持牌机构委托、承担支付非核心业务(如商户拓展维护服务)的外包服务机构,以及上游的硬件厂商(如提供 POS 机具)、支付 IT服务商(如提供支
13、付 SaaS 服务)等非持牌参与者。1.1 我国支付我国支付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以以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为为核心核心 按照国际清算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按照国际清算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CPSS)的定义,所有涉及到资金转移的行为,都可视作支付。)的定义,所有涉及到资金转移的行为,都可视作支付。支付系统是金融体支付系统是金融体系的核心,系的核心,就我国而言,就我国而言,目前目前设置了设置了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中国银联中国银联、网联清算等、网联清算等在内的在内的 7 家支付家支付清算清算机构机构,其中由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负责运行管理的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
14、PS,由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组成)发挥着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其他运营机构也各有分工。就就本文主要讨论的范围本文主要讨论的范围居民端(居民端(C 端)支付来说,端)支付来说,小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承担(承担借记支付和小额贷记支付清算职能借记支付和小额贷记支付清算职能)、)、网上支付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跨行清算系统(承担网银清算职能)以及(承担网银清算职能)以及银联运营银联运营的的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承担银行卡清算职能承担银行卡清算职能)、)、网联运营网联运营的的非银行支付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承担第
15、三方支付机构基于银行账户的支付清算职能承担第三方支付机构基于银行账户的支付清算职能),共同构成我国,共同构成我国 C端支付的端支付的主要主要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而面向企业端(B 端)和金融机构(F 端),大额支付系统为最核心的基础设施,为银行机构、企事业单位提供跨行资金汇划结算服务,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主要提供全国性银行间外币实时全额结算服务,此外城银清算、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服务于各类型中小金融机构间的交易清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负债境内外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跨境交易清算。图表图表1 我国支付基础设施我国支付基础设施:7 7 家支付清算机构家支付清算机构及职能及职能 资料来源: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国支付产
16、业年报2022,平安证券研究所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银行与金融科技行业深度报告 5/20 1.2 我国我国 C 端端支付清算体系:银行卡支付支付清算体系:银行卡支付 vs 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 我国近我国近二十年二十年 C 端端支付支付的的模式模式经历了经历了由银行卡支付体系由银行卡支付体系向向第三方第三方支付支付体系体系的演变的演变,现两种模式,现两种模式共同构成我国居民共同构成我国居民非现金非现金支支付的主要方式付的主要方式:1)银行卡支付:)银行卡支付:当前当前我国我国银行卡支付银行卡支付已已形成
17、形成四方清算模式,即围绕银行卡清算四方清算模式,即围绕银行卡清算机构机构(中国银联)(中国银联),由发卡,由发卡行行、收单、收单机构机构、商户和消费者四方搭建的支付网络商户和消费者四方搭建的支付网络。具体流程来看,消费者在使用银行卡支付时,其支付信息会通过POS 机具或网关加密传递给收单机构,收单机构将数据整合后转交给清算机构,随后由清算机构向发卡行申请确认,经发卡行核准后消费者会收到系统答复,同时发卡行完成交易并计入账户。在此过程中,收单机构向商户收取手续费;由于清算机构承接整个支付流程的信息流,向发卡行和收单机构收取网络服务费;此外发卡行向收单机构收取发卡行服务费、向消费者收取账户服务费。
18、图表图表2 银行卡支付:银行卡支付:我国我国目前目前采用采用四方清算模式四方清算模式 资料来源:平安证券研究所 2)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伴随网络支付、移动支付伴随网络支付、移动支付逐渐逐渐成为我国成为我国 C端支付的端支付的主要主要方式,方式,在原有四方清算模式基础上,在原有四方清算模式基础上,第三方支付机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加入了我国支付体系,构也加入了我国支付体系,常见常见模式为模式为介入账户侧,介入账户侧,通过数字钱包支持消费者绑定银行卡和银行账户,实现直联卡支付或通过数字钱包支持消费者绑定银行卡和银行账户,实现直联卡支付或余额支付。余额支付。但由于早先数字钱包余额支付时可绕过清算机构
19、自行清算,存在金融监管风险,我国由央行牵头于 2017 年成立了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负责第三方支付机构发起支付业务的清算,形成下图所示的支付模式。由于数字钱包的加入,收单机构所收取的手续费将在自身、数字钱包、发卡行、清算机构之间分配,清算机构向其他三方均收取网络服务费,此外为涉卡交易时,数字钱包也需要向发卡行支付一定费用。部分情况下,我们也能看到同一支付机构同时承担数字钱包和收单机构的角色,比如部分综合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如支付宝、财付通)也兼具收单职能,为 B 端直连商户提供服务。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银
20、行与金融科技行业深度报告 6/20 图表图表3 第三方第三方支付:支付:账户侧新增账户侧新增数字钱包数字钱包 资料来源:平安证券研究所 1.3 我国我国 C 端端支付产业链支付产业链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我国我国 C端端支付产业链支付产业链包括包括发卡发卡行行、清算机构、清算机构、数字钱包数字钱包(账户侧)、收单机构(商户侧)(账户侧)、收单机构(商户侧)四类四类主要主要参与者参与者,数字数字钱包、收单机构均钱包、收单机构均属于属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根据根据面向用户面向用户的类型,分为面向个人用户的数字钱包和面向企业用户的收单机构的类型,分为面向个人用户的数字钱包和面向企业用户的
21、收单机构,四类四类参与主体具体的职责包括:参与主体具体的职责包括:1)发卡行发卡行:主要负责向持卡人发行银行卡,并通过提供银行卡相关服务收取一定费用。2)清算机构清算机构:负责支付过程中的资金清算、交易对账等职能,并收取一定的清算手续费,我国由银联承担主要的银行卡清算职能,2017 年网联清算成立后开始承担互联网支付的清算功能。3)数字钱包(账户侧):数字钱包(账户侧):面向个人用户提供 C 端钱包服务,支持消费者绑定银行卡和银行账户,实现直联卡支付或余额支付。4)收单机构(商户侧):收单机构(商户侧):面向企业用户提供 B 端收单服务,作为受理机构负责确认交易的真实性,并将收到的付款结算后转
22、至商户账户。除了持牌机构,产业链中还有其他玩家,比如受持牌机构委托、承担支付非核心业务(如商户拓展维护服务)的外包服务机构,以及上游的硬件厂商(如提供 POS机具)、支付 IT服务商(如提供支付 SaaS 服务)等非持牌参与者。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银行与金融科技行业深度报告 7/20 图表图表4 我国我国 C C 端端支付支付产业链产业链:账户侧:账户侧 v vs s 商户侧商户侧 资料来源: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艾瑞咨询,平安证券研究所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
23、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银行与金融科技行业深度报告 8/20 二、二、C 端端支付行业支付行业现状及趋势现状及趋势:疫情冲击量价,关注修复进程:疫情冲击量价,关注修复进程 目前目前 C 端端支付支付各参与主体的收入主要来自商户基于交易流水所支付的手续费,具体可拆分为价(交易费率)和量(交易规各参与主体的收入主要来自商户基于交易流水所支付的手续费,具体可拆分为价(交易费率)和量(交易规模)两个维度。模)两个维度。价的维度,价的维度,自 1993 年起我国支付行业先后经过六次费改,商户前端费率水平从最初的 3%下降到目前的 0.6%左右,当前处全球较低水平,受到疫情期间减费让利
24、影响(标准类商户 9 折,优惠类商户 7.8 折),总体费率再次经历下滑,2022 年多家上市收单机构的实际分润比例已降至约 0.1%的低点。此外监管近期严格整治支付受理终端,行业合规成本有所攀升,为了覆盖成本,我们看到 2022 年下半年起大部分支付品牌费率已经开始出现上涨。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短期监管因素仍会是影响商户费率的核心因素,一方面,在当前经济弱复苏背景下,中小商户经营依然面临压力,减费让利政策或将持续抑制费率定价,很难向海外市场靠拢,另一方面,收单机构合规成本的抬升可能会使得收单机构迫于经营压力抬升前端费率,但整体空间较为有限,因此我们认为整体商户费率水平将整体保持稳定。量的维度,
25、量的维度,从 C 端支付交易流水的增长情况来看,过去几年整体呈现下行趋势,2022 年我国银行卡消费交易规模 130 万亿元(YoY-4.3%)、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 338 万亿元(YoY-4.9%),同比均出现负增。拆分原因来看,一方面受到了疫情对居民消费的负面冲击(2022 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负增 0.2%),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非现金支付、电子支付渠道的渗透率都已较为稳定,渠道转换对于交流规模的提升有限。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短期伴随疫后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C 端支付交易规模增速有望同步修复,长期来看考虑到包括银行卡和移动支付在内的非现支付工具使用已进入成熟期,C 端支付交易规模增长
26、将趋近于居民消费增长水平。2.1 盈利模式盈利模式:支付环节产生手续费收入,参与各方分润支付环节产生手续费收入,参与各方分润 C 端支付业务主要的收入产生于交易支付过程中商户支付的手续费,手续费按笔计费,就单笔交易而言,我们将商户支付手续费占单笔交易量的比例称为前端费率,当前采取市场化议价的形式,但从行业单笔交易费率情况来看,POS刷卡约为0.6%,线上支付约 0.6%,条码支付约 0.38%,而后再由参与支付过程中的各类主体进行分润。根据交易模式的不同,收入分配结构略有差异,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我们还是按银行卡和第三方支付分类进行介绍。在传统银行卡支付模式下,支付手续费收入的分配在清算机构、发
27、卡行和收单机构间展开。在传统银行卡支付模式下,支付手续费收入的分配在清算机构、发卡行和收单机构间展开。1)清算机构:清算机构:向发卡行、收单机构分别收取网络服务费,当前根据政府定价要求网络服务费率分别均不高于 0.0325%(单笔 3.25 元封顶)。2)发卡行:)发卡行:向收单机构收取发卡行服务费,根据政府定价要求,费率标准为借记卡不超过 0.35%、单笔 13元封顶,贷记卡不超过 0.45%。3)收单机构:)收单机构:商户手续费经过清算机构和发卡行分配后,剩余的部分为收单机构分润。因此因此从具体分配比例来看,从具体分配比例来看,若考虑若考虑主流信用卡交易模式,发卡行、收单机构与清算机构约为
28、主流信用卡交易模式,发卡行、收单机构与清算机构约为 7:2:1,总体来说银行的,总体来说银行的分润比例相对分润比例相对更更高高。在第三方支付模式下在第三方支付模式下,由于由于数字钱包数字钱包的加入,原有分润模式将会增加一方,同时根据具体交易参与主体的不同,分润结构的加入,原有分润模式将会增加一方,同时根据具体交易参与主体的不同,分润结构会有所差异会有所差异。1)数字钱包余额支付:数字钱包余额支付: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条码,只要通过数字钱包余额支付,整个环节仅数字钱包和清算机构两方参与,商户向数字钱包支付手续费后,清算机构向数字钱包收取网络服务费。2)数字钱包刷卡支付:数字钱包刷卡支付:当个人通过
29、数字钱包中绑定的银行卡支付时,除了数字钱包和清算机构,发卡行也会参与进来,向数字钱包收取服务费用,其中,若为线上支付,收单机构与数字钱包往往为同一方,因此参与支付手续费分润的主要是三方,即数字钱包(收单机构)、清算机构、发卡行共同分配商户支付给数字钱包的手续费。若为线下刷码支付,商户支付的手续费(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为例,扫码费率通常为 0.38%)将在发卡行、清算机构、数字钱包和收单机构四方之间进行分配。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银行与金融科技行业深度报告 9/20 图表图表5 C C 端端支付支付各各参与者参
30、与者利润分配利润分配模式模式 资料来源:央行,艾瑞咨询,平安证券研究所 2.2 价:价:商户商户费率费率呈下行趋势,呈下行趋势,减费让利影响持续减费让利影响持续 自 1993 年起我国支付行业先后经过六次费改,商户前端费率水平从最初的 3%下降到目前的 0.6%左右,当前处全球较低水平,受到疫情期间减费让利影响(标准类商户 9折,优惠类商户 7.8 折),总体费率再次经历下滑,2022 年多家上市收单机构的实际分润比例已降至约 0.1%的低点。此外监管近期严格整治支付受理终端,行业合规成本有所攀升,为了覆盖成本,我们看到 2022 年下半年起大部分支付品牌费率已经开始出现上涨。展望未来,我们认
31、为短期监管因素仍会是影响商户费率的核心因素,一方面,在当前经济弱复苏背景下,中小商户经营依然面临压力,减费让利政策或将持续抑制费率定价,很难向海外市场靠拢,另一方面,收单机构合规成本的抬升可能会使得收单机构迫于经营压力抬升前端费率,但整体空间较为有限,因此我们认为整体商户费率水平将整体保持稳定。自自 1993 年起年起我国我国支付行业支付行业先后先后经过六次经过六次费改费改,定价机制由政府主导转定价机制由政府主导转向更为市场化向更为市场化,总体来看,总体来看,前端前端费率水平从最初的费率水平从最初的3%下降到目前的下降到目前的 0.6%左右左右。我国由政府主导开展商户费率价格体系改革,逐渐建立
32、起产业各方分润模式,2004 年央行发布 126 号文件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确立了发卡银行、收单机构以及清算组织“7:2:1”的分润比例。2013 年,央行发布 263 号文件关于切实做好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标准调整实施工作的通知,按照行业大幅下调商户费率,并对发卡银行和清算组织分润实行政府定价,对收单机构分润实施政府指导价,其中,餐饮类商户费率 1.25%,一般类商户费率 0.78%,民生类商户费率 0.38%,公益类商户实行零费率。2016 年 9 月 6 日颁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国人民银行 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557 号)(9
33、6 费改)对当下影响意义最为重大,一方面首次提出借贷分离的定价机制,行业定价开始由政府主导转向更为市场化的模式,对发卡行和清算组织分润实施政府指导价,收单机构服务费完全市场化议价,另一方面对商户按性质进行分类,形成了POS 机刷卡收取标准类商户 0.6%、优惠类商户 0.38%、公益类商户 0 费率的固定模式,延续至今。商户支付手续费网络服务费发卡行服务费数字支付服务费市场调节价政府定价(清算机构向收单机构/数字钱包、发卡行收取)政府定价(发卡行向收单机构/数字钱包收取)市场调节价借记卡0.065%向收单机构收取不超过0.35%,单笔封顶13元0.3175%/0.2175%贷记卡0.065%向
34、收单机构收取不超过0.45%0.4175%/0.1175%余额支付0.20%向数字钱包收取不超过0.005%0.005%/0.195%/借记卡0.60%0.01%向数字钱包收取不超过0.35%,单笔封顶13元0.345%/0.245%/贷记卡0.60%0.01%向数字钱包收取不超过0.45%0.445%/0.145%/余额支付0.20%向数字钱包收取不超过0.005%0.005%/0.195%/借记卡0.38%0.01%向数字钱包收取0.08%,或固定服务费模式0.075%向收单机构收取0.2%0.12%0.175%贷记卡0.38%0.01%向数字钱包收取0.30%,或固定服务费模式0.295
35、%向收单机构收取0.2%-0.10%0.175%收单机构剩余分润(其余各项均不超封顶情况下)清算机构分润条码支付线上支付发卡行分润数字钱包分润费率性质0.60%各收不超过0.0325%,合计不超过0.065%,合计单笔封顶6.5元线下刷卡支付费用名称各收不超过0.005%,合计不超过0.01%各收不超过0.005%,合计不超过0.01%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银行与金融科技行业深度报告 10/20 图表图表6 我国我国支付行业经历支付行业经历六次费率改革六次费率改革 图表图表7 历次费率改革带来的产业各方历
36、次费率改革带来的产业各方分润比例分润比例变化变化 资料来源:央行,国家发改委,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工商银行,平安证券研究所 96 费改之后费改之后行业行业分润分润的的模式已经模式已经趋于趋于稳定,稳定,但但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可以看到从从收单机构收单机构角度而言角度而言利润利润偏偏薄薄,一方面一方面受到受到疫情疫情期间期间减费让利减费让利影响影响,支付支付手续手续费率费率更更是是出现进一步下滑出现进一步下滑,我们看到我们看到 2022年年多多家家上市上市收单机构收单机构的的实际实际分润比例分润比例已降至已降至约约 0.1%的的低点低点。2021年央行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
37、户支付手续费的通知,于 2021 年 9 月 30 日起实行 3 年,针对使用频度高的基础支付服务,要求商业银行、清算机构对标准类商户借记卡发卡行服务费、网络服务费实行 9 折优惠,对优惠类商户发卡行服务费、网络服务费继续在现行政府指导价基础上实行 7.8 折优惠,收单机构同步下调商户前端费率,行业因此整体承受一定的压力。图表图表8 2021 年年支付支付降费降费政策政策内容内容 图表图表9 当前收单机构支付业务当前收单机构支付业务实际实际分润比例约分润比例约 0.1%资料来源:央行,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平安证券研究所 注:此处分润比例=收单机构支付业务收入/支付交易
38、流水 另一方面在另一方面在支付受理终端管理支付受理终端管理的严格的严格监管背景下监管背景下,收单机构收单机构合规成本合规成本攀升攀升,行业行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榨,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榨,为了覆盖营业成为了覆盖营业成本,我们看到本,我们看到 2022年年下半年下半年起起大部分大部分第三方第三方支付品牌费率支付品牌费率有所抬升以覆盖成本有所抬升以覆盖成本。以拉卡拉为例,2022 年 12 月 28 日起部分终端刷卡和扫码费率分别上调万分之二。3%2%2%2%1.25%0.60%0.0%0.5%1.0%1.5%2.0%2.5%3.0%3.5%1993年1996年1999年2004年2013年2016
39、年特约商户(前端费率)发卡银行清算机构收单机构降费政策具体措施降低银行账户服务收费鼓励商业银行在免收一个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不含不动户管理费,下同)和年费基础上,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收全部单位结算账户管理费和年费。降低人民币转账汇款手续费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通过柜台渠道进行的单笔10万元(含,下同)以下的对公跨行转账汇款业务,商业银行应按照不高于现行政府指导价标准的9折实行优惠。实际收费标准低于上述标准的,鼓励继续执行实际收费标准。人民银行指导清算机构对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单笔10万元以下的交易按照现行费率9折实行优惠。银行卡清算机构免收小微企业卡、单位结算卡
40、跨行转账汇款手续费。取消部分票据业务收费商业银行取消收取支票工本费、挂失费,以及本票和银行汇票的手续费、工本费、挂失费。降低银行卡刷卡手续费银行卡清算机构协调成员机构,对标准类商户借记卡发卡行服务费、网络服务费在现行政府指导价基础上实行9折优惠、封顶值维持不变,对优惠类商户发卡行服务费、网络服务费继续在现行政府指导价基础上实行7.8折优惠。收单机构应同步降低对商户的收单服务费,切实将发卡行、银行卡清算机构让利传导至商户。0.18%0.13%0.11%0.11%0.10%0.16%0.18%0.17%0.17%0.19%0.19%0.15%0.12%0.11%0.09%0.14%0.12%0.1
41、2%0.08%0.10%0.12%0.14%0.16%0.18%0.2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拉卡拉汇付天下(已退市)新大陆(国通星驿)新国都(嘉联支付)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银行与金融科技行业深度报告 11/20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短期监管因素仍会是影响商户费率的核心因素,一方面,在当前经济弱复苏背景下,中小商户经营依然面临压力,减费让利政策或将持续抑制费率定价,很难向海外市场靠拢,另一方面,收单机构合规成本的抬升可能会使得收单机构迫于经营压力抬升前端费率,但整体空间较为有限
42、,因此我们认为整体商户费率水平将整体保持稳定。图表图表10 2022 年下半年以来行业迎涨价年下半年以来行业迎涨价潮潮 图表图表11 海外海外收单费率明显高于国内收单费率明显高于国内 资料来源:移动支付网,北京商报,公司官网,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平安证券研究所 2.3 量:量:疫情影响流水下滑,关注经济复苏进程疫情影响流水下滑,关注经济复苏进程 从从 C 端支付端支付交易流水的增长情况来看,过去几年交易流水的增长情况来看,过去几年整体呈现下行趋势整体呈现下行趋势,2022 年我国银行卡消费交易规模年我国银行卡消费交易规模 130 万亿元万亿元(YoY-4.3%)、第三方支付交易
43、规模)、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 338万亿元(万亿元(YoY-4.9%),同比均出现负增同比均出现负增。拆分原因来看,一方面受到。拆分原因来看,一方面受到了了疫情对居民疫情对居民消费的负面冲击(消费的负面冲击(2022年我国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负增同比负增 0.2%),),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非现金支付、电子支付渠道的当前我国非现金支付、电子支付渠道的渗渗透透率都已较率都已较为为稳定,稳定,渠道转换对于交流规模的提升有限。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短期伴随疫后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渠道转换对于交流规模的提升有限。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短期伴随疫后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C端支付端支
44、付交易规模增速有望同步交易规模增速有望同步修复修复,长期来看考虑到包括银行卡和移动支付在内的非现支付工具使用已进入成熟期,长期来看考虑到包括银行卡和移动支付在内的非现支付工具使用已进入成熟期,C端支付交易端支付交易规模增长将趋近于居民消费规模增长将趋近于居民消费增长水平增长水平。银行卡支付方面,银行卡支付方面,从银行卡渗透率可以看出,我国居民非现金支付的习惯已经相对稳固,银行卡消费金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已由2008年的24.2%提升至49.2%,近些年均保持相对的稳定水平。2022年我国银行卡交易规模1012万亿元,同比增长 1.0%,其中银行卡转账和银行卡消费为最主要用途,占比分别达
45、到 81%、13%,其中银行卡消费交易规模 130 万亿元,同比负增 4.3%,我们认为主要受到宏观环境影响下居民消费负增长(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YoY-0.2%)的影响。图表图表12 我国我国银行卡渗透率银行卡渗透率已经相对平稳已经相对平稳 图表图表13 我国我国银行卡银行卡交易交易规模规模(单位:万亿元)(单位:万亿元)资料来源:Wind,央行,平安证券研究所 注:此处银行渗透率是指剔除房地产、大宗批发等交易类型,银行卡消费金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 资料来源:Wind,央行,平安证券研究所 POS刷卡单笔费率调整前调整后调整日期国通星驿0.47%-0.60%0.55%-0.8%2
46、023年1月拉卡拉0.50%-0.60%0.52%-0.62%2022年12月快钱0.55%-0.60%1.5%+3元2022年12月乐刷科技0.55%-0.60%0.52%-2%2022年12月银盛支付0.55%-0.67%0.55%-2%2022年11月海科融通0.55%-0.58%0.63%-1.5%2022年7月付临门0.55%-0.60%1%+3元2022年6月0.60%2.29%+$0.192.50%+$0.22.60%+$0.12.75%+$0.152.90%+$0.290.0%0.5%1.0%1.5%2.0%2.5%3.0%3.5%国内(标准类)First PayTSYSSqu
47、areWorld PayGlobalPayments刷卡单笔费率24.2 32.0 35.1 38.6 43.5 47.5 47.7 48.0 48.5 48.7 49.0 49.0 49.2 49.2 010203040506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中国:银行卡渗透率(%)中国:银行卡渗透率(%)3 4 7 10 15 21 32 42 55 57 69 93 117 117 136 130-10%0%10%20%30%40%50%60%70%80%020040060080010001200200720
48、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银行卡取现银行卡存现银行卡转账银行卡消费银行卡交易YoY(右轴)银行卡消费YoY(右轴)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银行与金融科技行业深度报告 12/20 第三方支付方面,第三方支付方面,得益于移动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触达,我国居民电子支付的渗透率也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并且趋于平稳,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22 年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占网民整体数量比例已稳定在 85%以上水平。不过同样受
49、到居民消费负增的影响,根据移动支付网统计,2022 年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 338 万亿元,同比负增长 4.9%。图表图表14 我国电子支付渗透率处于较高水平我国电子支付渗透率处于较高水平 图表图表15 我国我国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交易交易规模规模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移动支付网,平安证券研究所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短期伴随疫后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C 端支付交易规模增速有望同步修复,长期来看考虑到包括银行卡和移动支付在内的非现支付工具使用已进入成熟期,C 端支付交易规模增长将趋近于居民消费增长水平。图表图表16 居民消费驱动支付行业居民消费驱动支付行业交易
50、交易规模增长规模增长 图表图表17 社零增速今年以来逐步回升社零增速今年以来逐步回升 资料来源:Wind,国家统计局,央行,移动支付网,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平安证券研究所 46.9 60.5 64.9 68.8 72.5 85.0 86.4 87.6 85.4 0204060801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网络支付应用网民使用率(%)网络支付应用网民使用率(%)99.27143.26208.07249.88294.56355.46337.87100.63%44.3%45.2%20.1%17.9%20.7%-4.9%-20%0%
51、20%40%60%80%100%12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万亿元)YoY(右轴)-20%0%20%40%60%80%100%12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银行卡消费交易规模YoY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YoY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YoY-30-20-100102030402015-022015-072015-122016-062016-112017-052017-102018-042018-092019-032019-082020-022020-0720
52、20-122021-062021-112022-052022-102023-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银行与金融科技行业深度报告 13/20 三、三、支付行业支付行业展望展望:关注技术革新,监管持续趋严:关注技术革新,监管持续趋严 展望支付行业往后的发展,展望支付行业往后的发展,我们认为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值得关注的重要的重要影响影响变量变量:首先首先是是技术层面,技术层面,新兴技术的革命性不容忽视,未来在技术引领下支付媒
53、介的迭代会带动居民支付习惯更改,可能如以往移动支付一样,给行业带来新的变革,就我国而言,具备法币性质的数字人民币(DCEP)有望构建新的支付格局,当前正处于试点阶段,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支付产业链上各方参与者,都应积极拥抱参与数字人民币的推进。市场层面,市场层面,关注跨境支付带来的新机遇,我们看到支持外贸新业态导向下国家大力鼓励跨境支付及底层建设的发展,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基础设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正在不断迭代优化,同时后续伴随外贸行业的修复,跨境支付的产业环境也有望迎来优化。监管层面,监管层面,支付行业严监管已经常态化,针对支付产业链上各主体均提出了更细化的针对性要求,包括断直连、备
54、付金存管、支付受理终端管理等等,短期可能会对行业传统的盈利模式构成一定冲击,并带来合规成本的抬升,但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将有利于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3.1 新兴新兴技术技术涌现涌现,引领引领支付支付媒介迭代媒介迭代 从支付从支付媒介媒介的演变来看,不论是从现钞的演变来看,不论是从现钞、银行卡,、银行卡,还是转向还是转向移动移动终端终端,支付方式的变革更多依托于技术变革带来支付便捷,支付方式的变革更多依托于技术变革带来支付便捷性性的改变的改变。以支付宝取代现钞和网上银行为例,2005 年以前用户主要通过线下借记卡、信用卡进行刷卡消费,2005 年支付宝推出担保交易为开始标志,解决了淘宝买卖双方的信
55、任问题,促进了线上支付的快速发展,2011 年支付宝又创新式地推出移动二维码支付,将业务场景拓展到线下,成为抢占线下支付“蛋糕”的最大武器,同时,移动网络迅速普及、智能终端设备快速铺开,移动支付也迎来爆发式发展,根据艾瑞咨询统计,移动支付占第三方市场份额已经由 2013 年的 18%提升至当前 90%以上,支付宝在第三方的市场份额超过50%,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图表图表18 支付支付方式方式发展阶段演变发展阶段演变 图表图表19 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已成为主要电子已成为主要电子支付支付方式方式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平安证券研究所 未来,伴随未来,伴随支付支付终端
56、终端和技术和技术的迭代,的迭代,如如近场支付(如近场支付(如蓝牙支付、红外线支付、蓝牙支付、红外线支付、NFC 支付支付)、生物识别支付、生物识别支付(如(如掌纹、掌纹、指纹、指纹、人脸、虹膜、声波、静脉等人脸、虹膜、声波、静脉等)、ARVR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的的不断涌现不断涌现,居民支付,居民支付习惯可能会习惯可能会迎来迎来转变转变,给给支付支付行业带来行业带来新的变革。新的变革。继面部识别支付和指纹支付后,我们看到掌纹支付也步入了推广阶段,2020 年 9 月,亚马逊发布手掌掌纹识别技术 Amazon One,2022 年 8 月,Amazon One 已经扩展至加利福尼
57、亚州的 65 个全食超市。在国内,支付宝也在相关领域展开研发和布局,已经有多个掌纹支付专利获得授权,其中包括掌纹识别设备、收银设备等。2023 年 5 月 21 日,微信刷掌支付正式发布,用户目前可以在刷脸设备上进行刷掌操作,同日北京轨道交通宣布大兴机场线“刷掌”乘车服务正式上线,除交通场景外,未来刷掌支付可能逐步应用于办公、校园、健身、零售、餐饮等领域。0%10%20%30%40%50%60%70%80%90%100%0501001502002503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万亿元)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万亿元)移
58、动支付占比(右轴)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银行与金融科技行业深度报告 14/20 图表图表20 新兴支付方式新兴支付方式不断涌现不断涌现 图表图表21 5 月月北京地铁北京地铁引入引入“刷掌”技术“刷掌”技术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新华社,平安证券研究所 3.2 积极拥抱积极拥抱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迎接,迎接支付支付新新格局格局 我国数字人民币我国数字人民币(DCEP)具备法币性质,同时相较于第三方支付在支付终端和体验上无明显差异,具备法币性质,同时相较于第三方支付在支付终端和体验
59、上无明显差异,且且在安全性、便捷性、在安全性、便捷性、费用成本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费用成本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我们认为我们认为伴随伴随 DCEP 用户基数的增加以及应用场景的下沉,用户基数的增加以及应用场景的下沉,当前我国当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垄第三方支付垄断断的的局面局面或将被打破或将被打破,DCEP 有望有望构建新的支付格局构建新的支付格局。当前 DCEP 已经处于试点阶段,形成了由央行发行、主导推动,再通过运营机构分发,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商户平台等共同参与逐层递推的推广方式,目前已在 17 个省市的 26 个地区展开试点,并确立了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
60、、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 10 家运营机构。截至 2022 年,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商户超过 1120.4 万家,同比增长 209%,累计通过共建 APP 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 8270.2 万个,交易金额达到 6358.6 亿元,截至 12月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余额已达 136.1亿元。图表图表22 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 vs其他数字钱包其他数字钱包 图表图表23 数字人民币机构试点数字人民币机构试点情况情况 资料来源:央行,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数字人民币App,平安证券研究所 因此因此我们认为支付产业链上各方参与者都应积极拥抱参与数字人民币的推进:我
61、们认为支付产业链上各方参与者都应积极拥抱参与数字人民币的推进: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目前除了提供数字人民币的运营机构,其他部分商业银行也通过直连运营机构或是间连数字人民币互联互通平台的方式参与进体系中。我们认为商业银行应该主动拥抱数字人民币推进所蕴含的全新机遇,积极寻求试点资格,此外缩短与互联网支付巨头在后端生态构建上的差距,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银行与金融科技行业深度报告 15/20 通过开放银行等方式优化客户体验,提升获客能力。2)第三方支付机构(数字钱包和收单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数字钱包和收单机构
62、):数字钱包、收单机构分别在零售和商户生态上具有优势,机遇与挑战并存背景下,可以承担平台搭建、场景落地、商户开拓、提供数币解决方案等功能,寻求有助于数字人民币推广的生态合作模式。同时数币因“支付即结算”在流通过程中减少了数字钱包和清算机构两个环节,可能带给收单机构更大的盈利空间。3)上游厂商及服务商上游厂商及服务商:数字人民币将牵引参与机构软硬件系统改造需求,如数字货币系统搭建、软硬件系统改造升级、终端机具新建改造,促进支付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图表图表24 我国我国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展试点进展 资料来源:政府文件,平安证券研究所 3.3 跨境支付跨境支付红利释放红利释放,产业环境向好产业
63、环境向好 支持外贸新业态支持外贸新业态导向下导向下,国家,国家鼓励跨境支付鼓励跨境支付行业发展行业发展,政策政策红利红利有望不断释放有望不断释放。近年来我国相关政策文件不断推出,涉及跨境电商及外贸发展、跨境金融标准制定、外汇收支便利化、拓宽跨境支付业务领域等多个方面,为跨境支付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外贸交易变得愈加便利,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多。2022 年 6 月,跨境支付行业迎重大利好,央行印发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一方面加速银行与支付机构的合作,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与境内银行合作参与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另一方面拓宽了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服务的交易种类
64、范围,将支付机构业务办理范围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拓宽至经常项下,场景方面,由跨境电商扩充至市场采购贸易、海外仓和外贸综合服务等。图表图表25 跨境支付支持政策梳理跨境支付支持政策梳理 方面方面 文件名文件名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 发布发布主体主体 要点要点 促进外贸发展 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5 年 6 月 国务院 对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作出了全面部署,标志着我国跨境电商将进入管理规范化、服务集约化、产业链协同发展阶段 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零售出口货物税收政策的通知 2018 年 9 月 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海关总署 1.综试区电子商务出口企业出口部分货物试
65、行增值税、消费税免税政策 2.加快建立电子商务出口统计监测体系 “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 2021年10月 商务部等 24 部门 支持国内金融机构建立境外服务网络,加大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力度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银行与金融科技行业深度报告 16/20 推进标准制定 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2 年 2 月 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 全面开展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产品服务、清算结算处理、业务运营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标准建设,制定金融市场交易报告数据要素标准。加强跨境支付标准国际交流与
66、合作。鼓励金融机构、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积极参与金融国际标准制定。优化外汇管理 关于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 2019年10月 国家外汇管理局 1.扩大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 2.实施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 3.简化小微跨境电商企业货物贸易收支手续 关于优化外汇管理支持涉外业务发展的通知 2020 年 4 月 国家外汇管理局 1.全国推广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 2.优化银行跨境电商外汇结算 扩大业务范围扩大业务范围 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民币结算的通知 20222022 年年6 6 月月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1.1.把支付机构跨境
67、业务办理范围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拓宽至经把支付机构跨境业务办理范围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拓宽至经常项下常项下 2 2.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与境内银行合作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与境内银行合作参与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参与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资料来源:国务院,财政部,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平安证券研究所 基础设施方面,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是由央行组织开发的独立支付系统,为境内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清算与结算服务,该系统于 2012 年 4 月开始建设,2015 年 10 月正式启动,作为我国重要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其迭代优化对跨境支付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2
68、 年 CIPS 系统处理业务 440.0 万笔,金额 96.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1.7%、21.5%。截至 2023 年 4 月,CIPS 系统共有 80家直接参与者,1357 家间接参与者,覆盖全球 110 个国家和地区,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图表图表26 CIPS 系统业务系统业务量稳步提升量稳步提升 图表图表27 CIPS 系统参与者系统参与者全球全球分布分布 资料来源:Wind,央行,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跨境清算公司,平安证券研究所 产业环境产业环境方面方面,此前我国进出口贸易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较大冲击,此前我国进出口贸易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较大冲击,伴随伴随后续复苏向好后续复苏
69、向好,外贸行业有望,外贸行业有望迎来修复迎来修复。今年我国贸易进出口平稳开局,2022 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 42.1 万亿元,同比增长 7.6%,今年一季度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 9.9万亿元,同比增长 4.8%,呈现逐月向好。跨境电商已成为支持“外循环”的重要引擎,根据网经社统计,2022 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达 15.7 万亿元,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 37.3%,2016-2022 年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 15.3%。0.5 4.4 14.6 26.5 33.9 45.3 79.6 96.7 807%234%82%28%33%76%21%0%100%200%300%400%
70、500%600%700%800%900%02040608010012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CIPS系统业务金额(万亿元)YoY(右轴)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银行与金融科技行业深度报告 17/20 图表图表28 我国外贸我国外贸环境环境有望迎来修复有望迎来修复 图表图表29 2022 年年我国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 15.7 万亿元万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海关总署,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网经社,平安证券研究所 3.4 支付牌
71、照收紧,支付牌照收紧,行业行业严监管常态化严监管常态化 支付行业作为强监管行业,支付行业作为强监管行业,监管监管因素的变化往往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对行业经营带来重大影响会对行业经营带来重大影响,比如比如费率改革费率改革,已在,已在本文本文 2.2详细阐述,详细阐述,本小本小节节重点重点补充补充持牌经营持牌经营和合规监管的情况和合规监管的情况,我们认为,我们认为当前支付牌照收紧背景下,未来行业头部集中度有望提升,但我们也看当前支付牌照收紧背景下,未来行业头部集中度有望提升,但我们也看到通过股权收并购等方式的到通过股权收并购等方式的行业行业整合仍在持续,未来新玩家整合仍在持续,未来新玩家的入局的入局也
72、有可能带来也有可能带来整体整体格局的格局的改变改变,此外此外近年来监管针对支近年来监管针对支付产业链上各主体均提出了付产业链上各主体均提出了更更细化的针对性要求细化的针对性要求,包括包括断直连、断直连、备付金存管备付金存管、支付受理终端管理、支付受理终端管理等等等等,行业行业严监管已经常严监管已经常态化,态化,短期可能短期可能会会对行业传统的盈利模式构成一定冲击,同时带来合规成本的抬升,但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将有利于行业对行业传统的盈利模式构成一定冲击,同时带来合规成本的抬升,但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将有利于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的健康稳定发展。持牌经营:支付牌照收紧,持牌经营:支付牌照收紧,更多通过更
73、多通过收并购股权收并购股权方式入局方式入局 支付支付牌照新发停滞、牌照新发停滞、续牌愈发严格,续牌愈发严格,头部集中度有望提升。头部集中度有望提升。支付牌照的有效期为五年,央行对已持有牌照的非银行支付机构会进行严格的管控,到期之前央行会对牌照公司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续展。根据央行官网,自 2016 年起停发支付牌照,我国支付牌照数量持续收缩,2022 年共计 23 张支付牌照被注销、2023 年以来也已有 10 张牌照被注销,当前仅剩支付机构191 家,在支付牌照收紧背景下未来行业头部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不过不过我们看到我们看到过去过去京东、京东、拼多多、字节跳动拼多多、字节跳动、快手、快手、
74、Bilibili 等多家等多家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通过通过收并购收并购股权的股权的方式方式入局支付入局支付行业行业,当前当前行业整合仍在持续,行业整合仍在持续,2022 年小商品城、广电运通完成了支付牌照的获取,年小商品城、广电运通完成了支付牌照的获取,未来未来新玩家新玩家进入进入对于支付格局的对于支付格局的影响力仍有待观影响力仍有待观察察。2022 年,6 月小商品城完成对快捷通支付 100%股权的收购、11 月广电运通收购中金支付 90.01%股权,除此之外也有多家支付机构传出股权转让的消息,5 月以来银联商务拟将五家子公司股权挂牌转让,包括北京数字王府井、上海银联电子、北京银联商务、宁波
75、银联商务及深银联,9 月中联信(福建)支付公司的 100%股权被挂牌拍卖,10 月广西恒大万通支付的 40%股权遭股东质押,12 月邦付宝 100%股权拟被转让。5.7%2.4%-7.1%-0.9%14.3%9.7%3.5%2.1%21.3%7.6%-10%-5%0%5%10%15%20%25%051015202530354045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中国:进出口金额:人民币(万亿元)YoY(右轴)50.0%33.3%28.6%24.1%20.3%11.7%16.7%19.0%13.6%10.6%0%10%20%30%40%50%60%
76、02468101214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跨境电商进口市场规模(万亿元)跨境电商出口市场规模(万亿元)跨境电商交易规模YoY(%,右轴)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银行与金融科技行业深度报告 18/20 图表图表30 我国支付牌照我国支付牌照数量数量收缩收缩 图表图表31 2019 年以来年以来支付行业支付行业股权股权收并购收并购事件汇总事件汇总 资料来源:央行,平安证券研究所 注:截至2023年5月18日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平安证券研究所 合规监管
77、:行业严监管常态化,合规监管:行业严监管常态化,正面临合规正面临合规成本抬升考验成本抬升考验 近年近年来来监管针对支付监管针对支付产业链上各主体均产业链上各主体均提出了细化的针对性要求:提出了细化的针对性要求:2021 年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将此前的监管措施从部门规章升级为行政法规,提升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法律的级别。伴随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又称“259 号文”)、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的落地,对于收单侧支付机构强化对支付受理终端和特约商户的管理,对于账户侧支付机构更强调备付金的存管、划转、监督原则,强调反垄断监督。此外在金融产品网
78、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强调削弱支付业务对借贷业务的导流作用,断开支付工具与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图表图表32 近年来近年来支付支付行业重要监管文件行业重要监管文件梳理梳理 资料来源:央行,平安证券研究所 101197250269 26926724723823723322420119105010015020025030002040608010012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新设数量主动注销及不予续展数量支付牌照存量(右轴)时间公司名称被收购方收购股权比例2022年11月广电运通中金支付90.01%2022年
79、6月小商品城快捷通100%2021年11月Bilibili甬易电子65.50%2021年1月Paypal国付宝30%2021年1月江泉实业芯火科技100%2020年11月快手易联支付60%2020年9月博彦科技江苏亚银60%2020年9月字节跳动合众支付100%2020年1月拼多多付费通50%2019年11月翠微股份海科融通支付通未透露2019年11月Wirecard商银信支付100%2019年10月Paypal国付宝70%2019年6月京东哆啦宝100%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银行与金融科技行业深度报告
80、19/20 合规监管更严格、更细化,合规监管更严格、更细化,短期短期可能可能对对行业行业传统的传统的盈利模式盈利模式构成一定冲击,构成一定冲击,同时同时带来带来合规成本的抬升,合规成本的抬升,但但我们认为从我们认为从长期长期来看将来看将有利于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比如自 2017 年以来央行多措施强调“直连切断、备付金上缴”,收单机构依靠备付金利息实现资产增值的经营路径失效。再比如为了抑制行业“套码”“跳码”等风险,259 号文明确规定“1 台银行卡受理终端只能对应 1个受理终端序列号”“1 台银行卡受理终端只能对应 1 个特约商户”,限期内支付机构需要对不符合规定的银
81、行卡受理终端进行改造或更换,我们看到今年 4 月以来,包括拉卡拉、翠微股份、新国都、新大陆在内的多家头部支付机构公开承认“跳码”涉及资金退还事项,出现巨额营业外支出,对利润形成较大拖累,行业仍然处于严格整改阶段。图表图表33 4 4 月月多家多家支付支付机构自曝“跳码”机构自曝“跳码”涉及涉及退还资金退还资金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平安证券研究所 四、四、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1)监管)监管力度超预期力度超预期。支付行业为强监管行业,监管因素对行业经营构成重大影响,重大监管变革短期可能会对行业传统的盈利模式构成一定冲击。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全球监管当局均高度重视支付领域反垄断的问题,需要警惕反垄断风险
82、。2)费率提升不及预期。)费率提升不及预期。疫情期间监管采取了减费让利举措,商户经营仍处修复阶段,上调费率可能在监管侧和商户侧面临阻力。3)消费复苏不及预期。)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居民消费是支付行业的基本盘,当前宏观经济复苏节奏有待观察,居民消费修复可能低于预期。4)新进入者导致竞争加剧。)新进入者导致竞争加剧。当前已有部分互联网巨头入局支付行业,在用户基数和生态上具备绝对优势的新进入者可能重塑行业格局,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平安证券研究所投资评级:平安证券研究所投资评级:股票投资评级:强烈推荐(预计 6 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市场表现 20%以上)推 荐(预计 6 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市场表现 10
83、%至 20%之间)中 性(预计 6 个月内,股价表现相对市场表现在10%之间)回 避(预计 6 个月内,股价表现弱于市场表现 10%以上)行业投资评级:强于大市(预计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市场表现 5%以上)中 性(预计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相对市场表现在5%之间)弱于大市(预计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弱于市场表现 5%以上)公司声明及风险提示:负责撰写此报告的分析师(一人或多人)就本研究报告确认: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公司研究报告是针对与公司签署服务协议的签约客户的专属研究产品,为该类客户进行投资决策时
84、提供辅助和参考,双方对权利与义务均有严格约定。本公司研究报告仅提供给上述特定客户,并不面向公众发布。未经书面授权刊载或者转发的,本公司将采取维权措施追究其侵权责任。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无时不在的市场。您在进行证券交易时存在赢利的可能,也存在亏损的风险。请您务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认真考虑是否进行证券交易。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免责条款: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
85、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3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平安证券研究所 电话:4008866338 深圳深圳 上海上海 北京北京 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 5023 号平安金融中心 B 座 25 层 邮编:518033 上海市陆家嘴环路 1333 号平安金融大厦 26 楼 邮编:200120 北京市丰台区金泽西路 4 号院 1 号楼丽泽平安金融中心 B 座 25 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