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研究院:社融增速缘何与M2增速持续背离?(2023)(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研究院:社融增速缘何与M2增速持续背离?(2023)(14页).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银研究产品系列经济金融展望季报中银调研宏观观察银行业观察国际金融评论国别/地区观察作者:梁斯中国银行研究院电话:010 6659 4084签发人:陈卫东审稿:周景彤李佩珈联系人:王静刘佩忠电话:010 6659 6623对外公开全辖传阅内参材料2023 年 3 月 16 日2023 年第 22 期(总第 477 期)社融增速缘何与 M2 增速持续背离?社融和 M2 是衡量实体经济融资情况的核心指标,也是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依据。但 2022 年下半年以来,社融增速持续下行的同时 M2 增速却连创近年新高,呈现出明显的“剪刀差”现象,引发各界关注。本文从 M2 和社融统计口径差异入手,分析了二者
2、出现背离的原因。研究发现,本次 M2 和社融增速背离的主因在于债市波动加大导致债券等非贷款融资项目的疲弱以及疫情影响下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居民消费动力不足不利于经济加快恢复,债市波动加大不仅影响企业发债,同时信用利差持续保持高位也增大了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建议:优化政策措施,合理有效提振居民消费意愿,推动居民消费复苏,带动经济加快回暖;有效拉低信用利差,稳定市场预期,多措并举推动债券市场稳定运行,为企业发债融资提供更多支持,恢复企业多渠道资金来源。研究院宏观观察2023 年第 22 期(总第 477 期)1社融增速缘何与 M2 增速持续背离?社融和 M2 是衡量实体经济融资情况的核心指标,
3、也是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依据。但 2022 年下半年以来,社融增速持续下行的同时 M2 增速却连创近年新高,呈现出明显的“剪刀差”现象,引发各界关注。本文从 M2 和社融统计口径差异入手,分析了二者出现背离的原因。研究发现,本次 M2 和社融增速背离的主因在于债市波动加大导致债券等非贷款融资项目的疲弱以及疫情影响下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居民消费动力不足不利于经济加快恢复,债市波动加大不仅影响企业发债,同时信用利差持续保持高位也增大了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建议:优化政策措施,合理有效提振居民消费意愿,推动居民消费复苏,带动经济加快回暖;有效拉低信用利差,稳定市场预期,多措并举推动债券市场稳定运行,
4、为企业发债融资提供更多支持,恢复企业多渠道资金来源。一、历史上 M2 和社融增速出现两次比较明显的背离M2 和社融同比增速长期保持高度正相关。M2 和社融主要区别在于统计视角的差异。社融衡量的是实体经济从金融业获得资金的总和,是从资产端进行统计,主要反映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M2 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是从金融机构负债端进行统计,主要反映实体经济的可用资金。因此,可以理解社融和 M2 为一枚硬币的两面,理论上二者增速应当保持高度正相关。但二者在统计口径上也存在一定差异,M2 统计的主要是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负债(主要是商业银行),但社融不仅统计金融机构的资产端,也统计企业以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
5、获取的资金。2015 年以来,M2 和社融增速基本同步,但也出现了两次明显背离(图 1)1。一是 2016 年 7 月-2017 年 7 月。2016 年 7 月起,社融增速出现持续走高,2017年 2 月一度突破 16%,随后在高位运行近三个月后开始下降。与之相对应,M2 增速则出现持续下滑,直至 2017 年 7 月二者走势基本同步。二是 2022 年 4 月至今。2022 年下半年以来,社融同比增速出现持续下降,20221社融同比增速在 2015 年以前只有年度数据,没有月度数据。2023 年第 22 期(总第 477 期)2年 12 月降至 9.6%,为有该项数据统计以来首次跌破 10
6、%。2023 年 1 月,在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历史新高背景下,社融同比增速继续降至 9.5%,再创历史新低。与之相对应,2022 年以来 M2 增速则出现持续上升,2023 年 1 月达到 12.6%,为 2016 年 2 月以来最高,出现明显的“剪刀差”现象。历史上社融增速大都高于 M2 增速,但从 M2 和社融增速两次背离情况看,第一次为社融增速走高但 M2 增速低,本次为社融增速走低但 M2 增速走高,且二者相差接近3 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在加快探索构建现代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而优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锚定方式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02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
7、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M2 和社融增速的背离可能会导致中介目标的参考价值受到干扰,从而影响货币政策调控。图 1:M2 和社融同比增速变化(%)二、社融和 M2 增速两次背离的原因及影响第一次背离:2016 年 7 月-2017 年 7 月由于人民银行并未直接公布 M2 的组成项目,为此以其他存款性公司信贷收支表为数据样本进行估算。人民银行对 M2 的统计口径进行过多次调整,其中,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以及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占比较大。根据 M2 的定义,可近似以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机关团体存款+非银金融机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之和表示。从拟宏观观察2023 年第 22 期
8、(总第 477 期)3合结果看,二者走势基本同步,且误差不超过 1%(图 2)。图 2:对 M2 的拟合及与 M2 走势资料来源:作者计算从 M2 内部结构看,各类存款增速均出现普遍下行,趋势上与 M2 保持一致,但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出现大幅下降是导致 M2 增速走低的主因。具体看,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大都与 M2 增速基本保持同步,但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速下降速度较快,由 2016 年 2 月最高的 43.67%一路降至 2016 年 11 月的-4.5%,是 M2 增速的主要拖累因素(图 3)。图 3:M2 主要科目余额同比增速变化(%)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表外融资快速上
9、行是推动社融增速持续走高的主因。2015 年以来,社融中占比最2023 年第 22 期(总第 477 期)4高的人民币贷款增速大体保持稳定。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表外融资科目增速出现持续走高,二者增速在 2016、2017 年间长期保持在 20%以上,信托贷款余额增速更是一度达到 36%。但自 2017 年下半年起,二者增速同步出现放缓,一度降至个位数甚至0%以下。社融和 M2 增速第一次出现背离经历了近一年左右的时间。从统计视角看是由于内部科目变动导致整体增速出现差异,但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是部分主体资金需求渠道受限导致金融业务的无序扩张。贷款等传统融资渠道管理严格、业务链条短,因此更
10、加透明。但 2010 年以来,随着针对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主体融资政策趋严,金融机构开始积极引入各类非银渠道,即通过通道合作“绕道”为不符合信贷投向要求的主体提供资金支持。例如,银行通过银银合作、银证合作、银信合作等同业渠道大量投向非标准化资产,其实质与贷款没有本质区别,但由于引入了非银金融机构,便可以通过不计入贷款项目的方式投放资金。二是社融并未将所有金融机构资产科目纳入统计范围,去杠杆政策对 M2 和社融的影响存在时差。银行存款增减会受资产项目增减变化的影响,银行购买债券或进行其他投资业务也会在负债端创造出等额存款,结果与贷款一致。不论金融业务如何创新,其结果均会体现为经济主体可用资金(
11、M2)的增加。但社融统计口径中并未包含所有金融机构资产科目,从而在统计上造成了二者的差异。在以非标准债权类等影子银行业务大幅扩张背景下,金融风险开始不断积累,对金融稳定带来严重隐患。为此,2016 年以来,监管部门开始强力推动去杠杆,加快对各类不规范金融业务的整治。例如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考核、规范资管业务发展、限制通道业务、禁止资金池操作等。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等受到重点整治,银行资产端除贷款外的不少科目增速出现大幅下降。除贷款外,金融机构资产端涉及货币创造的科目同比增速出现明显的“大起大落”。从银行资产端主要科目余额同比变动情况看,贷款增速长期保持稳定。在影子银行业务加速发展背景下,有价证
12、券投资、债券投资及股权及其他投资增速出现快速上升,特别是股权及其他投资增速在 2016 年 2 月一度达到 112.46%。股权及其他投资宏观观察2023 年第 22 期(总第 477 期)5主要包括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等与金融同业相关的科目。2016 年部分银行应收账款类融资甚至超过了贷款发放额(图 4)。图 4:部分银行应收账款科目大幅扩张(亿元)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2016 年上半年,有价证券投资、债券投资及股权及其他投资增速先后达到最高点后开始出现下滑。股权及其他投资余额同比增速一度降至 0%以下,有价证券投资同比增速最低降至 3%左右(图 5)。股权及其他投
13、资、有价证券投资等资产科目同比增速的下降,意味着商业银行资产端在缩表,这会导致资产负债科目同步抵消。由于银行资产端不少科目大都未体现在社融中,这也导致去杠杆政策对社融的影响相对滞后,因此导致了二者增速出现暂时性的背离。图 5: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端主要科目余额增速变化(%)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第二次背离:2022 年 4 月至今2023 年第 22 期(总第 477 期)6私人部门存款增速持续上升是 M2 持续走高的主因。2022 年以来,住户存款及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出现持续上行,与 M2 增速基本保持同步,是导致 M2 持续走高的重要原因。值得关注的是,2022 年三季度以来
14、,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已经掉头向下,但住户存款增速依然出现持续攀升,2022 年 12 月末达到 17.32%,同比上升近 7 个百分点。住户存款余额增速持续走高的原因包括:第一,股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持续疲弱影响了居民投资预期。一方面,2022 年以来,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A 股运行整体疲弱,2022 年末,上证指数收报 3089.26点,较去年年末下跌幅度超过 15%。虽然股票及其相关资产在居民和企业财富中的占比并不高,但由于近年来资管业务的加速发展,居民持有相关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也已超过 20%。在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等因素影响下,即使不直接持有股票资产,但A 股若出现持续性下跌也会影响居
中能传媒研究院:2022能源发展成就报告-非凡十年(51页).pdf
远瞩咨询:2022年中国渔业分析报告(42页).pdf
微热点研究院:2022年Q3医美行业网络关注度报告(22页).pdf
中国银行:全球大型资管机构发展趋势及启示报告(2022)(17页).pdf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字货币全球治理的进展、挑战与建议(2022)(23页).pdf
芜湖生态&IPE:582座垃圾焚烧厂社会责任履行民间观察报告(2022)(35页).pdf
易观分析:2022在线招聘求职行业洞察报告(47页).pdf
中物研协:2022中国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研究报告(59页).pdf
万华化学-深度研究:从单轮驱动到构建四梁八柱-221116(30页).pdf
国投资本-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以证券业务为主的综合金融控股平台-221116(23页).pdf
元力股份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木质活性炭细分龙头炭、硅双轮驱动-221116(36页).pdf
洋河股份-深度调整完成未来值得期待-221120(52页).pdf
【公司研究】石英股份-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石英龙头进军半导体领域高端产品大幅提升盈利能力-20200117[27页].pdf
【公司研究】斯达半导-国内IGBT领军企业成长替代空间广阔-20200605[28页].pdf
【公司研究】斯达半导-公司深度报告:国产IGBT龙头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20200210[22页].pdf
【公司研究】石英股份-半导体石英勇立潮头光纤光伏一枝独秀-20200303[33页].pdf
【公司研究】圣农发展-公司深度报告:再看圣农食品业务驶入成长快车道有望迎来估值重塑-20200322[27页].pdf
【公司研究】神州数码-云管理服务行业的领导者鲲鹏整机核心供应商崛起-20200415[31页].pdf
【公司研究】生物谷-精选层申报公司巡礼系列:中成药灯盏花制剂龙头坐拥云南优势道地药材-20200618[20页].pdf
【公司研究】世纪华通-版图初具剑指游戏“第三极”-20200707[43页].pdf
【公司研究】胜宏科技-公司研究报告:显卡PCB保驾护航特斯拉、5G和服务器引领新增长-20200526[33页].pdf
【公司研究】盛世大联-汽车后服务市场“互联网+”引领者-20200521[21页].pdf
【公司研究】世纪华通-并表盛趣游戏版图终成型龙头扬帆再度起航-20200519[39页].pdf
【公司研究】生益科技-高端加速放量传统产品盈利能力好转覆铜板龙头再起航-20200224[24页].pdf
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连锁茶饮第一股(724页).pdf
线上健身第一股-keep招股说明书(463页).pdf
麦肯锡:2023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33页).pdf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完整PDF.pdf
QuestMobile:2022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7页).pdf
QuestMobile: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30页).pdf
小红书:2023年度生活趋势报告(34页).pdf
町芒:2022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47页).pdf
QuestMobile:2021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0页).pdf
锐仕方达&薪智:2022年薪酬白皮书(105页).pdf